罗平亚同志40年来一直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成果有:1.抗高温深井泥浆的研究。提出“利用高温改善泥浆性能”的新观点,建立了一种“井越深,温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性能越好,工艺越简单,成本越低”的超深井泥浆体系,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聚合物泥浆技术。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用两性离子聚合物作泥浆处理剂”的观点,并由此研制开发出一系列新型聚合物处理剂和配套技术,成为目前我国该项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之一。3.保护油层的钻井、完井液技术。提出“保护油层的屏蔽式暂堵技术”观点,经济效益上亿元。 此外,还在井壁稳定、水平井钻井 技术、渗流物理化学、采油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油田应用化学工程理 论和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 多年来,罗平亚先后主持和完 成了40余项部省级以上的科研项目,获部省级以上研究成果奖励30余项(次),其中国家级奖6项,部省级一等奖9项。出版专著6部,论文70余篇。培养硕、博士60多人。罗平亚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参与创建了学 院“油气田开发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油井完井技 术 中心。他获部省级政府以上表彰6次,被评为全 国劳动模范和部、省级劳动模范、先进教师,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年被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 获孙越崎能源大奖。罗平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并任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四川省党代会代表,200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 1978年 女基井6000M 超深井钻井技术全国科技大会奖 1978年 聚丙烯酰胺泥浆 全国科技大会奖 1979年 关基井7175M 超深井钻井技术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年 抗高温泥浆处理剂SMK研制与应用石油工业部优秀成果一等奖1983年 抗高温泥浆降失水剂SMP研制与应用石油工业部优秀成果一等奖1984年 深井磺化树脂类泥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 泥浆处理剂SCH与SMC的研制与应用石油部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0年 教学与科研促进学科建设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四川省一等奖1991年 冀中地区保护油层的钻井完井技术 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 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处理剂FA-367 与XY-27的研制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2年十大优秀科技成果奖 1993年 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研究与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1994年 保护油层的暂堵技术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保护油层技术的继续工程教育中国石油天然气 总公司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996年 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研究及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7年钻井完井过程中保护油层的屏蔽式暂堵技术石油 天然气总公司十大新技术推广成果 1996年 新疆火山喷发岩裂缝性油藏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 一等奖1997年 钻井模拟器的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8年 HL—Ⅱ4惰性降失水剂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9年青 海油田油层保护技术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0年 土哈油田井壁稳定问题研究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 进步二等奖 2001年 东海平湖油气田开发工程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 应用化学专业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改革与实践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0年 建立提高育人质量的运行机制研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学成果一等奖罗平亚是我国油田化学和石油工程方面的著名专家。1940年6月3日出生于四川省隆昌县。1946~1951年就读于四川大学附属小学,1951~1957年就读于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成都十二中学),1963年毕业于四川石油学院(即今西南石油大学)石油钻井专业,现任“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井完井技术中心主任。1995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同志40多年来一直从事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早在1973年,就参与了我国第一口超深井“女基井”的深井泥浆攻关任务,经过800多个日夜的艰苦努力,终于攻克了深井泥浆的技术难题,为我国第一口超深油井的成功钻探做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罗平亚凭着勤奋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在石油天然气科技和教育领域不懈攀登,硕果累累,主要有:一、抗高温深井泥浆的研究。提出“利用高温改善泥浆性能”的新观点,开发了一种“井越深,温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性能越好,工艺越简单,成本越低”的超深井泥浆体系及应用技术,至今仍在全国深井中普遍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二、聚合物泥浆技术。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用两性离子聚合物作泥浆处理剂”的观点,并由此研制开发出一系列新型聚合物处理剂和配套技术,成为目前我国该项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之一。三、提出“保护油层的屏蔽式暂堵技术”观点,开发了保护油层的钻井、完井液技术,在全国普遍采用。以上各项系列技术一直在全国被广泛采用,成为本领域的主导性技术,并已大量应用于国外。此外,还在井壁稳定、水平井钻井技术、渗流物理化学、采油过程中的油层保护技术、化学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理论与技术、油田应用化学工程理论和应用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3月31日,中石油重庆开县罗家2号井压井工作基本完成了堵漏任务,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的最新研制成果“智能凝胶”在堵漏压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4月11日,蒋洁敏给罗平亚院士发来了感谢信。多年来,罗平亚先后主持和完成了40余项部省级以上的科研项目及一批其他项目,获部省级以上研究成果奖励30余项(次),其中国家级奖6项,部省级一等奖13项。出版专著10部,论文100余篇。已培养硕、博士80多人,其中不少人已成为教授、学科建设带头人或走上重要领导岗位。罗平亚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参与创建了学校“油气田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学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井完井技术中心。他获部省级政府以上表彰6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和部、省级劳动模范、先进教师,1986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0年被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3年获孙越崎能源大奖。罗平亚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四川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并任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四川省党代会代表。200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1 罗平亚.储集层保护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2 罗平亚.国外低压钻井技术研究分析.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3 罗平亚.石油测井与井壁稳定.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4 罗平亚.院士文集·抗高温水基泥浆作用原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5 罗平亚.国际石油工程会议论文集·使用水基泥浆钻深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26 罗平亚.适合于喷射钻井的泥浆体系研究.钻井泥浆,1986(1)7 罗平亚.院士文集·钻井完井过程中保护油层的屏蔽式暂堵技术.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8 罗平亚.国际石油及石油化工研讨会论文集·利用网络模拟确定注入水中的固相颗粒含量.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9 罗平亚.偏心环空紊流场的分布规律及岩屑沉降特性的研究.石油学报,1994,15(2)10 罗平亚.院士文集·增强抑制性、改善流变性的两性离子聚合物泥浆体系.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11 罗平亚.院士文集·我国煤层气开发中的技术对策.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12 院士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
朱夏.1986.自序,朱夏论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石油工业出版社
Miyashiro,A.1981.Tectonic and Petrologic of Asia,Memoir of the geologic of China,No.4
黄汲清.1981.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
任纪舜.1990.中国东部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的新见解.中国区域地质,(4)
高长林等.1990.东秦岭俯冲消减古深壳的地球化学鉴定.石油实验地质,12(2)
杨巍然.1986.华南加里东阶段古构造特征,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
王鸿祯.1986.中国华南区地壳构造发展的轮廓,华南地区古大陆边缘构造史.武汉地质学院出版社
朱夏.1983.试论古全球构造与古生代油气盆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4(1)
Coward.M.P.and Rics,A.C.1986.Collision Tectonics Published for the Geological Sociely by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P.Tapponnier等.1990.印度与亚洲之间的碰撞机制,碰撞构造
M.马托埃.1983.山链的形成,特提斯构造带地质学.地质出版社
Kenshiro Ousuki,Plate Tectonis of Eastern Eurasia in the Light of Fault System,P.18.
陈发景.1986.我国含油气盆地的类型、构造演化和油气分布.地球科学(3)
孙岩.1986.层滑轮——地壳运动观.地学研究
刘和甫等.1989.川东、黔北冲-断褶皱带构造分析与油气远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雷奕振.1987.白垩系,长江三峡地区地层参观指南
刘鸿瑞等.1985.川鄂湘滇黔桂含油气区大地构造与油气评价.中国含油气区大地构造远景评价研究报告集
Zolotow,A.N.1988.对深层油气勘探的预测.第12届世界石油会议论文集
国家地质总局航空物探大队遥感室编.1978.地球资源卫星影像图集,地质出版社
王金祺.1990.安县构造运动.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1(3)
孙肇才.1983.试论发掘我国油气资源潜力的理论道路和方向.石油实验地质,5(1)
孙肇才.1981.板内形变与晚期次生成藏——扬子区海相油气总体形成规律的探讨.石油实验地质,13(2)
许志琴,卢一伦,汤耀庆等.1988.东秦岭复合山链的形成——变形、深化及板块动力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徐树桐等.2002.大别造山带的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张渝昌等.1989.扬子区古生代盆地构造格架与油气关系的若干认识.石油实验地质,11(3)
许靖华.1989.华南大地构造与日本的联系.地质科学进展,(1)
岳文新,业治铮.1993.一条横亘千里的古斜坡带——缅怀朱夏教授.载:中国油气盆地分析朱夏学术思想研讨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袁见齐.1946.西北盐产调查实录.盐政丛书2.袁见齐.1946.新疆库车、拜城、温宿岩盐之成因.地质论评,11(5.6)3.袁见齐.1959.柴达木盆地中盐湖的类型.地质学报,39(3)4.袁见齐.1960.盐类矿的分类及其在中国分布规律的初步意见.全国盐矿盐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辑5.袁见齐.1961.中国内陆盐湖钾盐沉积的若干问题.地质学报,41(1)6.袁见齐.1975.钾肥与钾盐矿床.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7.袁见齐、朱上庆、翟裕生主编.1979.矿床学.高等学校试用教材.北京:地质出版社8.袁见齐、霍承禹.1980.中国碎屑岩系中钾盐矿床的形成条件.国际交流地质学术论文集(为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撰写)成矿作用和矿床分册,第三辑.北京:地质出版社9.袁见齐、霍承禹、蔡克勤.1982.盐类矿床成因理论的新发展及其在矿床学上的地位.矿床地质,1(1)10.袁见齐、霍承禹、蔡克勤.1983.高山深盆的成盐环境——一种新的成盐模式的剖析.地质论评,29(2)11.袁见齐、蔡克勤.1985.盐类沉积演化阶段及其特征.见:沉积学和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2.袁见齐、霍承禹、蔡克勤.1985.干盐湖阶段的沉积特征兼论钾盐矿层的形成.地球科学,10(4)13.袁见齐、蔡克勤.1986.中国中新生代的盐体构造.见:湖北石油学会主编,蒸发岩与油气.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4.袁见齐、高建华.1987.中国中新生代盐盆地的构造控制.地球科学,12(4)15.袁见齐、段振豪.1989.掺杂作用与HW模型在掺杂作用研究中的应用.地球科学,14(5)16.袁见齐、蔡克勤、曲一华.1993.我国钾肥资源潜力与对策分析.见:中国资源潜力、趋势与对策(中国科学院学部讨论会论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7.袁见齐.1994.中国盐类矿床,中国矿床(下),宋叔和等主编.北京:地质出版社,162—22818.袁见齐、蔡克勤、赵德钧.1994.蒸发沉积作用与蒸发岩.见:冯增昭等主编,中国沉积学.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袁见齐、杨谦等.1995.察尔汗盐湖钾盐矿床的形成条件.北京:地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