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论文格式

2023-02-10 17: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论文格式

我是文学院的毕业生,这是我们院的论文标准,希望对你有帮助。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为了进一步规范毕业论文的撰写,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毕业论文内容组成
本科毕业论文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封 面
前置部分 中文摘要、关键词
学 英文摘要、关键词
位 目 录

文 引言或序言
形 正 文
式 主体部分 结 论
结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附录部分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可选)
二、毕业论文撰写内容要求
1.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汉字。如有特殊要求,可加注副标题。
2. 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中文摘要在200汉字左右,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
3. 关键词
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不超过6个。每一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用标点符号。
4. 目录
目录是论文主要内容的索引,应标出一级标题,也可标出二级标题。目录的标题一定要和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5. 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序言、正文主体两部分。序言应说明本课题的意义、目的、主要研究内容、范围及应解决的问题。正文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
6. 注释
正文中凡是引用他人的观点及原话、主要数据等必须注明出处,有需要解释的内容,可以加注说明。
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指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所参阅的文献资料,是毕业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可列入主要文献10篇左右。
8. 附录
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为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如调查问卷、公式推演、编写程序、原始数据附表等,一般附录的篇幅不宜超过正文。且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
三、毕业论文撰写规范
毕业论文按学校规定要求,用计算机打印。汉字必须使用国家公布的规范字。纸张选用A4,上、下、右页边距2厘米,左页边距2.7厘米;字体:宋体;字型:小四;字间距:标准;行间距:23磅。
(一)前置部分
1. 封面:一律按照学校统一要求的封面模板下载后套印输出,必须正确无误。封面到文学院网站—教学工作区(210.30.208.155)或教务处网站(210.30.208.161)下载并按照指定格式要求输出。
2. 题目:论文题目为3号黑体字,可以分为1或2行打印。
3. 摘要和关键词:分为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合为一页。在页面顶端有标题,题目下空一行左起空二格打印“摘要:”二字(小四号黑体,字间空一格)。 “摘要:”二字后打印中文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
中文关键词置于中文摘要文后,另起一行,中文关键词前应冠以“关键词:”(小四号黑体),后接关键词内容(小四号楷体)。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格式示例:

张艺谋电影艺术论

摘 要:20世纪以来,建构主义成为风靡全球的理论流派,××××××××××××××××××,××××××××××××××××××××××××××××××。×××××××××××,××××××××××××××××××××××××××。
本研究以建构主义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
…………
××××××,××××××××××××××××××××××××××××××。×××××××××××,××××××××××××××××××××××××××。

关键词:课程知识;建构;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个体建构

中文关键词下空一行为论文英文题目(为3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可以分为1或2行居中打印)。
论文英文题目下空一行左起空四个字母打印“Abstract:”(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 “Abstract:”后打印英文摘要内容(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英文关键词置于英文摘要文后,另起一行,英文关键词前冠以“Key words:” (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作为标识,后接英文关键词内容(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格式示例:

The view of Zhangyimou’s film art

Abstract:Since the middle of 20th century,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has been very popular in the world. ××××××××××××××××××,××××××××××××××××××××××××××××××.×××××××××××,××××××××××××××××××××××××××.
Taking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s the theory base, ××××××,××××××××××××××××××××××××××××××.×××××××××××,××××××××××××××××××××××××××.
…………
××××××,××××××××××××××××××××××××××××××.×××××××××××,××××××××××××××××××××××××××.

Key words: Curricula Knowledg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vism; Social Constructivism; Individual Constructivism

4. 目录:目录由论文的引言、章节(或序号)、结论、附录等序号、名称、页码组成。要求目录中体现的章节内容(或一、二级标题)和正文中出现的章节要一致,不能出现不同的情况。目录的行间距为1.5倍行距。
目录格式示例:

目 录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引 言………………………………………………………………………………1
一、××××××……………………………………………………………………4
(一)××××××××…………………………………………………………4
(二)×××××××……………………………………………………………10
二、××××××××××××……………………………………………………18
三、××××××××××××……………………………………………………26
结 语……………………………………………………………………………113
参考文献……………………………………………………………………………115
后 记……………………………………………………………………………121

(二)论文主体部分
1.引言(或序言等)
(1)内容为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该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某方面的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有关历史回顾和前人研究成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也可以单独成章,用足够的文字叙述,置于正文之中;
(2)引言必须由另页开始。
2.正文
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打印。正文页不再打印论文题目。
(1)因学科专业不同、论文的选题不同,正文部分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
(2)标题结束处不能有标点符号;
(3)一级标题三号黑体字,居中,一级标题之间换页;
(4)二级标题四号黑体字;
(5)三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粗;
(6)标题编号:要符合学术规范,标题编号顺序由高到低依次为:“一、”、“(一)”、“1.”、“(1)”,不能使用“(一)、”、“(一、)”、“一.”“1、”等不规范用法;
(7)论文中的计量单位、制图、制表、公式、缩略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规定的标准;
(8)论文中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或分章)编号;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论文中的公式编号,用括弧括起写在右边行末,其间不加虚线。
3.注释和引用
(1)注释指作者进一步解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
(2)引用是指作者撰写论文或论著而引用的有关期刊论文和图书资料等。当作者直接引述别人的话,或者虽未直接引述别人的话、但参考了别人著作或论文的意思的时候,必须注明出处。
(3)注释和引用采用“脚注”方式,宋体小五号字。在需要注释处标明序号,序号加方括号放在加注处右上角,例如[1];注释内容排在加注处所在页的下方。每页注释序号均从[1]开始,不与前页的注释连续编号(注释格式参照参考文献并标清页码)。
4.结语(或结论等)
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准确。
5.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是指在文章写作过程中所参阅的文献资料;
(2)文献说明统一置于文后,位于结论之后另起一页;
(3)序号加方括号,如〔1〕,宋体五号字。
(4)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如下:
①专著作者名:书名(加书名号),出版社,出版年。
②期刊作者名:文章名(加书名号),刊名(加书名号),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③学位论文作者名:文章名(加书名号),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④报纸作者名:文章名(加书名号),报纸名(加书名号),出版日期(×年×月×日第×版)。
⑤电子文献作者名:文章名(加书名号),出版者(网址、网站名、网页名),发表或更新日期。
6.附录
(1)内容:包括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的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2)附录与正文连续编页码。
7.后记
(1)后记必须由另页右页开始;
(2)后记可包括论文的说明、致谢等;应简明扼要,朴实自然。
论文主体部分格式示例:

引 言

××××××××××××,××××××××××××××。×××××××××××××××××,××××××××××××,×××××××××××××××××××××××。

第一章 ××××××

一、××××××××
(一)××××××
×××××××××××××××,×××××××××××××××××××××××××××××××××××。[1]××××××××××××××××××××××××××××。

第二节 ××××××××
×××××××××××××××,××××××××××××××××××××××××××××××。

第二章 ××××××××
××××××××××××××,×××××××××××××××××××××××××××。×××××××××××××××××××××××××××××××××××××。

结 语

××××××××××,×××××××××,×××××××××××××××××××××××××。××××××××××××××××××××××××××××××××××。[1]
×××××××××××××,××××××××××××××××××××××××××××××××。×××××××××××××××××××××××××××××××××。

参考文献

[1]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钱理群:《〈万象〉杂志中的师陀的长篇小说〈荒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3期。
[3]Chen S,Billing S A,Cowan C F,et al.Practical identification of MARMAX models[J].Int J Control,1990,52(6).
……

附 录

××××××
××××××××××××××××××××××××××××××××××××××××××××××。

后 记

××××××××,××××××××××××××××××××××××××××××××××××××。××××××××××××××××××××××××××××××××。

四、毕业论文的装订
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按规定的要求进行装订,装订顺序为:
第一页:论文封面
第二页:毕业论文任务书
第三页:毕业论文评审书
第四页: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摘要、关键词
第五页:目录
第六页起:正文(包括引言或序言、主体、结论三部分)
正文后第一页:注释和参考文献
正文后第二页起:附录(可选)主要是一些重要的原始数据、数学推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零件图、装配图等。(此页可无,据实际情况而定。)
五、学位论文印刷册数
(1)学位论文装订册数应保证导师、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成员每人一本,共四本。注:存档的学位论文要求打印,以保证文本质量。
(2)本科生通过答辩后需将论文全部内容的电子文档按有关要求提交文学院办公室存档并上交一式三份成稿(一份装学生档案、一份指导教师存档、一份院系存档)。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好投吗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杂志简介
本站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北京工业大学学报》官方网站。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CN:11-2286/T)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栏目设置
前沿观察、 当代社会研究、 经济与管理研究、 科技创新与评价研究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杂志特色
1.投稿稿件遵循著作权法,凡引用他人资料、数据、方法、图表以及结果、结论的,必须注明出处,列出文献。

2.图表应有自明性,可用文字叙述的则不必用图表,图、表不要相互重复。照片应清晰、对比度适宜。

3.凡在本刊发表的文章,作者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所投文章进行删改,如不同意删改清在投稿时注明。

4.基本要求:文献引用和说明性注释均采用当页脚注形式。脚注序号用①,②,③……标识,每页单独排序。

5.来稿应提供作者真实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籍贯、职务、职称和工作单位、研究方向、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和电子信箱等信息,并用单独一页纸打印,以便匿名审稿。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北京工业大学
快捷分类:工业综合科技B类综合
出版地区:北京
国际刊号:0254-0037
国内刊号:11-2286/T
创刊时间:1974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A4
审稿时间:1-3个月
所在栏目:工程科技II
综合影响因子:0.278
期刊级别: CSCD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  统计源期刊 
核心其月 刊 亻弋 写发 口口①⑦⑥0④⑤⑦⑥⑨③ ②⑤⑧⑨③①⑥⑥⑥④

小论文格式

小论文格式模板范文

毕业论文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锻炼过程,是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表现。以下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小论文格式模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摘要】“编辑学者化”是当今学术编辑发展的趋势,编辑身份加上学者身份是学术编辑工作创新性和学术性的内在要求。编辑劳动是建立在作者劳动之上的,作者是学术的真正引领者,编辑不要妄谈引领学术,应在尊重作者的前提下依靠作者去实现引领学术。

【关键词】“编辑学者化”;引领;学术

“编辑学者化”曾引起了编辑界的广泛争论,编辑是否有必要成为一个学者,成了大家争论的焦点。目前,“编辑学者化”已基本得到学界的认同,但在当前编辑未必都是学者的情况下,学界又提出“编辑应引领学术研究”,对编辑学术水平的要求提出了新的高度。一方面,有学者把“引领学术”看作编辑的一项基本职能。依照传统认识,在学术研究事业发展的序列中,编辑的工作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编辑业务所涵盖的一系列工作完全是辅助的、被动的,人们对编辑工作的一贯评价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即文字裁缝而已。其实这是很片面的认识。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实上看,编辑都应该而且可以做到主动推进学术研究、主动引领学术研究”[1]。另一方面,吴承学先生提出:编辑不要妄议引领学术潮流[2]。两方面的观点都有道理,看似矛盾实则并不冲突,只是从不同角度去看问题而已。学术编辑是否应引领学术研究?编辑、学者、作者之间应是什么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学术编辑的身份转型

所谓“编辑学者化”,这涉及编辑与学者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编辑学者化”中的“编辑”应限定为学术编辑。编辑虽古已有之,但毕竟是一个现代新出现的概念。当今世界对“编辑”的定义有上百种之多,分歧亦大,而且现代分工越来越细致,编辑人员可细分为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图案编辑等,细分后的编辑工作有时只需要具备一定技能就能从事,并不一定要编辑达到学者的要求。另外,不同的发行内容、发行对象和发行效果,也会对编辑工作产生影响,如儿童画报的编辑、大众杂志的编辑,就不一定要求他们有学者的高度。所以在“编辑学者化”这个命题中,泛谈编辑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应该把范围限定在编辑学术类出版物的编辑人员。

学术编辑的学者化,编辑学界已探讨得非常充分。在对学术编辑的认识过程中,学术编辑的身份发生了转型,除了编辑身份还要再加上学者身份。

首先,这种转型来自对编辑工作的重新理解,编辑工作由传统认识中单纯的技术工作转变成学者化的内涵深化工作,创造性的工作性质得到确认。人们对于编辑劳动的评估,一直存在两种认识:一种认为编辑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一种认为编辑的劳动不过是技术性的劳动。但从编辑的实践过程以及编辑劳动的整体看,创造性和技术性劳动两者应兼而有之,而且各有其重要性[3]。把编辑工作形容为“剪刀加糨糊”的传统偏见,是基于古代编辑活动的实际状况的客观评价,是对当时编辑活动表面的、局部的和片面的认识[4]。编辑对学术论著的再创造,体现在对原稿的提高、规范和优化上,有内容、形式方面的,也有专业、技术方面的。编辑对稿件观点的斟酌、事实的订正、结构的调整、文字的修饰,集中体现着编辑的创造性[1]。编辑加工是属于内容再创新的过程,是价值再创造的过程[5]。在对编辑创造性确认的基础上,编辑的主体性得到了大大的加强,编辑工作不仅仅是附属性工作,而是有了再创造的用武之地,因此对编辑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学者型的编辑才能使编辑工作有更好的效果。

其次,这种转型来自对学术刊物的学术性的认识。学术性是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6]。高等学校学报是由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人们在对学术期刊学术性认识的基础上,学术编辑的学者化要求当然在所难免。编辑必须有学问,有阅历,有见解,有独到之处[7]。学报编辑的工作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项:策划作品、鉴定作品、提高作品。做好这几项工作主要不是依靠学报编辑的编辑业务水平,而是学术水平[8]。编辑学术思考凸显出学术编辑积极、主动的职业特征[1]。学术编辑的学者化水平不高,也招来诸多诟病。即使编辑们是正派的,甚至拥有一流的学术鉴赏能力,在这样一个学术高度专业化的时代,他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学术的最新趋向,从而做出明智的取舍判断。许多学术期刊之所以大量刊发平庸的缺乏学术创新价值的成果,原因就是审稿者自身学术水平低下[9]。因此,学术性成为学术编辑的内在特质,学者化对学术编辑来说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二、学术编辑的“将军梦”

在明确学术编辑的学者化倾向后,一些有强烈进取心的编辑往往会意气风发地向更高目标前进,提出引领学术研究甚至引领学术潮流的`口号,这成了学术编辑的“将军梦”。学术编辑是否有可能实现这个“将军梦”?答案是肯定的,古往今来的大手笔编辑作品都是明证。这些作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大学者编辑的作品,如孔子编辑《诗经》等作品,引领中国学术数千年;其二是官修的编辑作品,如《四库全书》,官方的权威性和内容的正统性,引领中国学术风尚。当代中国的学术编辑,无论是对社会舆论还是报刊风格都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编辑用什么样的稿,约谁的稿,本身就有倾向性。具体地讲,编辑是通过组稿、改稿、言论、组织语言等编辑过程或编辑手段来体现这种倾向性的[10]。

学术编辑是一个群体概念,编辑的学术思考融合的是编辑群体的思想和智慧,它是学术编辑内在的编辑活动。编辑的学术思考应是办刊思想、办刊宗旨的体现,具体渗透在选题策划、审稿组稿、编排设计等编辑过程及联系作者、反馈作者等方面的编辑活动中[11]。在科学过程中,编辑既从宏观上,也从微观上发挥着学术作用。宏观上,编辑着眼整个社会,而不埋头于某一具体课题,身份超脱,视野开阔,在学科相互渗透、高度综合的形势下,能避免某一领域的专家因“专”而带来的局限。微观上,编辑从审读加工着手,其不满足于原稿值得发表这样笼统的评价,不迷信专家权威,不放过一字一符,能弥补作者的疏误[12]。编辑在文化出版业中,其积极主动的地位也越来越明晰。出版业已经转型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就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建设先进文化,编辑不仅是文化的传播者,还是文化的建设者[13]。因此,当代的学术编辑,是完全有可能引领学术研究甚至学术潮流的。   学术编辑可以拥有“将军梦”,但并不等于这个梦一定会实现。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真正能成长为将军的士兵却是少数。学术编辑有一定的导向性及影响力,这个可以做到,但其要达到引领学术的层次,恐非易事。我国的学术刊物有高、中、低三层次,不可能所有刊物的编辑都具备引领学术的能力。引领学术对于学术编辑来说,应该是一个较高的要求,而不应作为普遍性的要求。我们所称的编辑学家,是自立一言的编辑家,他们不仅有自己独到的学问,同时要以自己的学识铸造编辑工作的特色,以自己的学识培养一批作者,从而形成一个有影响的著作者群体[14]。学报编辑的学术水平应高于或略高于撰稿者的水平,起码也应具有相等的水平。

学术编辑“将军梦”的另一缺陷来自对学术潮流合理性及效果的判断。学术编辑即使引领或迎合了某种学术潮流,但这种潮流的研究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即便像孔子这样的圣人在编辑删定《诗经》后,依然招来非议,他只是按儒家的思维去删定诗三百,号称“思无邪”,但那些被删掉的所谓“有邪”的诗篇,让后人难以再见其原真面目,在文献史料诗歌艺术研究方面是一种巨大损失。《四库全书》编辑定稿后,对文献保存有重大贡献,但其因各种原因未收录大量著作,并因政治思想因素大量删改原著,也是饱受后人诟病。当代学术编辑如果刻意去引领学术,这种学术潮流能影响一时,但未必都能在历史上会有好的效果。作为科技文化信息传播者的编辑,其承担的社会角色已经不仅仅是科技文化信息的修补匠,而是科技文化信息传播的规范者和控制者[4]。如果学术编辑对这种学术的自由性做出过多的人为干预,逼迫作者顺从自己所引领的学术潮流,则可能会导致权力暴力或学术。吴承学先生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编辑把用不用稿作为一种个人权力和资源,那是很危险的。”[2]现行的急功近利、工具理性占据主导的“以刊评文”模式导致学术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的编辑们由过去的学界“边缘人”成为学术舞台上的活跃角色,从“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幕后英雄”演变成号令“学界诸侯”的“无冕之王”,学术编辑的学术权力获得了空前的膨胀[15]。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片面强调编辑如何去引领学术,将编辑的权力凌驾于作者之上,让作者围着编辑的学术潮流指挥棒转,可能会产生不少负面效果。

三、编辑与作者:谁真正引领学术?

编辑引领学术的问题,引出的是编辑与作者的定位问题,即编辑与作者,谁真正引领学术?从表面上看,学术论文、著作原稿是否获社会准入,编辑是把关者[1]。这种模式是现代出版制度的传播方式决定的,没有编辑的采稿,作者的作品可能永不见天日。在古代,没有编辑的劳动,作者的作品很可能失传。从这个意义上讲,编辑如何挑选作者和作品,直接决定学术的方向,似乎编辑在引领学术。但具体情况并非如此简单。以古代为例,古代有总集和选集之分,总集是总括收集,尽量搜罗,编辑总集一般不会把关剔除,起到一个保存完整文献的作用,只有编辑选集时才会进行甄别选择,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编辑都在起把关者的作用。即使是编辑对论文进行选录时,某论文可能收于某作者文集中,也可能转抄于其他文集中,也可能收录于官方文库内,所以某个作者的某篇论文,可能面对多个编辑。这么多的编辑都在引领学术吗?实际上真正引领学术的还是作者,真正体现学术意义的是作者的学术作品,后世要研究的学术问题还是要探究到作者作品的具体内容。而且学术作品的传播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不一定非要经过编辑审定,古代可能会是洛阳纸贵,今天可能会是网络花开,如何争取到作者的好稿反而成为焦点。因此,作者对学术的引领作用是非常明显而且是根本性的。

无论如何肯定编辑的劳动,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编辑的劳动必须建立在作者的劳动基础之上。这样一来,编辑的劳动就带有强烈的服务性、隐藏性、评估性等色彩[3]。其实不管怎样强调编辑的创造性,都不能否定作者的先前劳动,作者是第一性的,编辑是第二性的。如果编辑和作者的主从位置调换过来,编辑第一性,作者第二性,那编辑只能改称为策划了。当代的编辑虽然包含策划功能,但主体功能仍然是对作者作品的编校整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术编辑的学术能力再强,就算是一个钻研精深的学者,也不能一人包办学术期刊的所有篇幅,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作者投稿,为作者服务。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应是“五大员”:学术论著的审查员、学术事业的服务员、学术领域的研究员、学术作者的资料员、学术外交的联络员[16]。从这“五大员”角色去看,学术编辑在学术态度上更应甘当一个配角,为作者做好服务工作。

总的来说,学术编辑想引领学术研究或潮流,是学术编辑有责任心、上进心的表现,本无可厚非,虽然要求非常高,也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在表达编辑“引领”雄心之前,务必注意两点:一是,是否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水平达到引领学术的层次;二是,是否对作者有充分的尊重和服务的态度。正如吴承学先生所强调,对于编辑引领学术问题,不是不议,而是不要妄谈。

[1]马光. 编辑学术地位新论――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主动作用[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2009(60):115-120

[2]吴承学. 编辑不要妄谈“引领学术”[N]. 光明日报,2009-06-22.

[3]金龙,克元. 编辑的劳动与作者的劳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4(3):79-80

[4]傅建祥. 对编辑形象的再认识[J]. 石油大学学报,2000(2):94-96

[5]刘杲. 我们是中国编辑[M]. 北京:海豚出版社,2011.

[6]陈正夫. 高校学报学[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0.

[7]孙犁. 孙犁文集[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

[8]杨焕章. 再论学报编辑学者化的必要和可能――兼答“学报编辑学者化”口号的质疑者[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116.

[9]许纪霖. 学术期刊的单位化、行政化和非专业化[N].文汇报,2004-12-12.

[10]翟正荪. 编辑不仅仅是编稿[J]. 新闻知识,1996(9):12.

[11]刘嘉秀. 编辑的学术思考和创新思路――对学术期刊编辑而论[J]. 编辑之友,2011(6):82.

[12]赵蕴. 刍议科技期刊编辑在审稿中的学术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6(4):90.

[13]于殿利. 对新形势下编辑定位的再思考[J]. 中国编辑,2012(3):22.

[14]蒋广学. 编辑通论[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5]杨玉圣. 学术编辑的道义担当[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06-02-16.

[16]郑东. 学术编辑在学术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职岗效能[J]. 中州学刊,2008(5):287.

求一篇论文,电磁波在隐形技术中的应用

电磁波隐身技术的发展黄志洵
【摘要】:论述了“对电磁波隐身”这一研究领域的由来和发展,指出它必将对雷达技术引起一场革命。对于作战用飞行器,本文以美国隐形飞机F—117为例,详细分析了其隐身原理和设计思想。并指出,对飞行器的有关水平宜用两个技术指标加以描绘,即“迎头散射截面平均值”(σa)和“侧向散射截面平均值”(σb)。讨论了吸波材料的作用和应用方法。指出了近年来理论工作的某些动向;特别讨论了导波理论研究对RCS计算(以及降低RCS值)的意义。
【关键词】: 雷达散射截面 雷达吸波材料 隐形飞机 飞行器可发现距离 加衬波导
【分类号】:O441.4
【DOI】:CNKI:SUN:BJGB.0.1996-01-002
【正文快照】:
电磁波隐身技术的发展黄志洵(广播电视传输系)〔摘要〕论述了“对电磁波隐身”这一研究领域的由来和发展,指出它必将对雷达技术引起一场革命。对于作战用飞行器,本文以美国隐形飞机F—117为例,详细分析了其隐身原理和设计思想。并指出,对飞行器的有关水平宜用两个
全文下载: CAJ格式 (推荐) PDF格式
不支持迅雷等加速下载工具,请取消加速工具后下载
CAJViewer7.0阅读器支持所有CNKI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平安车险,网购-方便,省钱15%,还有大奖 应届毕业生撰写“英文简历”& 英语面试技巧下载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倩瑾,周美玲,陆山,戴瑶;导电高聚物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飞艳;溶胶—凝胶法制备Fe/TiO_2复合薄膜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邓科;高分子化二茂铁吸波材料的分子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勇军,王龙根,何国瑜;GTEM小室放置被测物后的场分布[J];宇航计测技术;2001年01期
2 黄卡玛,李颖,刘宁,袁渊,陈星,王可,马永东;近年来弱电磁场(波)生物效应机理研究的进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0年01期
3 孟萃,陈雨生,王建国;瞬态电磁场对多孔洞目标耦合规律的数值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0年06期
4 汪杰,洪伟;弯曲波导广义散射参数的快速精确计算[J];微波学报;2000年02期
5 刘长军,黄卡玛,胡仲霞,赵翔,袁渊,陈星;化学反应对微波非线性响应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J];微波学报;2000年02期
6 邹澎,周晓萍,高宇;利用三维FDTD法分析非对称横电磁波室内场的分布[J];微波学报;2000年03期
7 尹家贤,谭怀英,刘克成;双极化口径耦合微带天线FDTD分析[J];微波学报;2001年01期
8 蔡明娟,李晋文,田立松,何建国;无源微带电路中集总参数元件的FDTD模拟[J];微波学报;2001年02期
9 沈爱国,宋铮,邢军;FDTD近场到远场的时域转换[J];微波学报;2001年03期
10 许锋,洪伟;多元Pade逼近结合FDTD法快速获取柱体宽角度和宽频带RCS[J];微波学报;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魏立柱;王卓;;基于FDTD的区域电磁场分析[A];第17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李童;;Matlab与电磁场算法FDTD[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3 孟萃;陈雨生;程建平;刘以农;;瞬态电磁场对双层圆柱腔体耦合效应的三维FDTD数值模拟[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徐远哲;高成;常芸芬;周璧华;;三维瞬态电场测量的宽带天线设计[A];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利军;复杂目标等离子体涂层的散射特性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刘立业;GPR天线和目标的电磁特性分析及数据解译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冯玉田;水中目标声散射特性研究[D];上海大学;2006年
4 冯德山;基于小波多分辨探地雷达正演及偏移处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5 郭剑;变电站接地系统冲击特性的全时分析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赵永久;吸收边界条件的研究及其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8年
7 张晓娟;基于矢量偏微分算子理论的电磁场本征问题研究及应用[D];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2000年
8 聂小春;电磁散射混合方法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9 詹毅;复杂有耗色散地层中的FDTD方法以及在冲击探地雷达中的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10 龚杏;微波断层成象重建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晓明;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裂缝天线分析与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刘春华;开放系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边界输入技术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交通学院;2004年
3 马国武;毫米波回旋超辐射的机理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年
4 李庆容;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平台辐射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5 牛颖;双负材料的电磁动态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唐莹;微波加热CaO-SiO_2体系材料的数值模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董亮;一种新型近场光学显微镜成像数值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袁洪;计算电磁学中时域微分方法的数值特性分析与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9 代勇;二维光子晶体的FDTD计算[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彭洋;具有截止圆波导的盒形窗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联文,江建军,何华辉;脉冲激光沉积技术在磁性薄膜制备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2003年02期
2 景茂祥;沈湘黔;;纳米磁性金属电磁波吸收剂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材料导报;2005年12期
3 刘珍,梁伟,许并社,市野濑英喜;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0年03期
4 杨福来;羰基铁的成键、结构、性质、制备及应用[J];抚州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5 秦友兰,冯斌,王银峰;光纤TiO_2薄膜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研究[J];功能材料;2002年02期
6 陈国钧,褚维;高技术磁性薄膜及其产品开发[J];金属功能材料;1999年06期
7 刘业磊,姚洪伟,陈刚,刘增欣;TiO_2溶胶的制备与稳定性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年02期
8 张姝,赖欣,毕剑,高道江;纳米材料制备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9 张榕,裔国瑜,任洪梅,阎明;FeSiAl合金磁性薄膜的制备与研究[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薛双喜,王浩,杨辅军,王君安,曹歆,汪汉斌,高云,黄忠兵,冯洁,W.Y.Cheung,S.P.Wong,赵子强;Ag对CoPt/Ag纳米复合膜的结构与磁性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5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学杰;二茂铁基聚合物的合成和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王建军;新型二茂铁基聚合物的合成、表征、交联反应及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高正娟;颗粒分散体系电磁特性基础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2 周建萍;高分子化8-羟基喹啉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3 安全长;高分子磁体的表面改性与聚二茂铁甲酰芳胺基硫脲及其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4 彭华乔;主链含二茂铁酰胺缩聚物及其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5 蒋福全;含1,1’-二乙烯基二茂铁作单体的系列共聚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能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马成勇;程海峰;唐耿平;谢炜;;红外/雷达兼容隐身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7年01期
2 王岩;冯玉杰;刘延坤;武晓威;;隐身技术与隐身材料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06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侯进;水滑石、石墨、碳化硅以及铁氧体复合吸波涂层制备与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梁槟星;新型金属陶瓷微波吸收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2 李伟平;导电聚苯胺的制备及其电磁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钟己未;新型氧化锌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其应用[D];南昌大学;2006年
4 王鹏;新型纳米吸波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5 曹芙蓉;复杂目标电磁散射特性分析与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振根;;“千呼万唤始出来”——B-2隐形轰炸机揭秘[J];世界知识;1989年03期
2 马丁;;高技术兵器在海湾[J];世界博览;1991年10期
3 徐润君,陈心中;隐形技术的新进展[J];物理;1994年12期
4 时春华;高科技对物理教学的渗透和影响[J];现代物理知识;1994年S1期
5 张永宏 ,张小平;隐形飞机的发展何以举步艰难[J];知识就是力量;1994年06期
6 张昌治 ,邓剑华;独领风骚的F-117A隐身战斗机[J];知识就是力量;1994年07期
7 ;编后记[J];大自然探索;1995年03期
8 榕叶;美试验新隐形战机[J];国外科技动态;1995年08期
9 黄志洵;电磁波隐身技术的发展[J];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10 黄志洵;对电磁波隐身[J];电子科技导报;199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剑奇;赵拥军;党同心;;虚拟仪器技术在雷达系统测试中的应用[A];第七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杨凯;徐贲;;光量子效应光电侦察新技术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刘思力;潘伟;毛宁;;光导开关在超宽带雷达中的应用[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世江 孟庆芳 慎言;美军要打全隐形战[N];中国国防报;2001年
2 冯长松 徐家锋 吴俊海;隐形飞机的“克星”[N];中国国防报;2002年
3 都世民 王志闻 黄学爵;隐形飞机能隐形多久?[N];中国国防报;2002年
4 卜金初 司友福;隐形飞机自招“杀身之祸”[N];中国国防报;2002年
5 马庆恒 徐永强;隐形与反隐形技术[N];河北日报;2002年
6 李有林 赵之恩;隐形家族新杀手:隐形导弹[N];解放军报;2003年
7 董洪良 项志明;在看不见的战线[N];科技日报;2003年
8 ;欲捂中国眼 霸手难遮天[N];科技日报;2004年
9 李聪聪;防空导弹五代登科[N];解放军报;2005年
10 王辉 耿海军;信息化战争空中作战新走势[N];解放军报;2005年

找工作-英语简历及面试技巧
平安车险,方便,更省15%
2010年股市行情推荐

相关期刊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飞航导弹

>科学启蒙

>北京广播学院学报(自然科...

>少年科学

>国际航空

>现代物理知识

>小学科技

>全球定位系统

>国防

相关机构
>江苏省淮安市钦工中学

>空军第五研究所七室

>陆军指挥学院人武系教研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管理学...

>南京军区装备部

>北京广播学院

>湖南岳阳市七中

>北京理工大学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人武系教...

>空军某高射炮兵旅

相关作者
>孟德占 >黄再祥
>小袁 >谢明
>巩彩金 >任道南
>马丁 >徐润君
>迪平 >李大光
>路庆和 >周发国
>张小平 >毛文戎
>杨宏斌 >白木
>陈正平 >林白
>董洪良 >吴振根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