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职数学论文600字

2023-02-10 16:5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职数学论文600字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数学论文作文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家到观前街大约3500米。周末我们开车出行大约需要3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大约开120米左右。另外,还要再加上找停车埸的时间,而且还需要付停车费。但有一次奶奶带我骑电瓶车去,只用了20分钟。也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大约骑了175米。这么一比较,骑车的速度是开车速度的1。5倍左右。于是,我跟妈妈说:“如果我们骑车出行,不但能节省时间还可以别让马路上太挤,更可以省了停车费和油费。”妈妈笑着夸我会动脑筋。

这次无意间的计算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要提倡绿色出行了!真的省时又省钱。

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只要肯动脑筋,就会发现很多省时又节约的方法。我喜欢数学,一定要认真学,要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今天,姑妈给我出了一道数学题目,是关于年龄问题的,别看就一道题,它可是奥数题,我可要好好的动一下脑子。题目是;女儿今年3岁,妈妈今年33岁,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7倍?

我想了想便说;他们的年龄的差要先算出来;33—3=30(岁)她们的年龄差永远都不会变。几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3倍?要把女儿的年龄看作是一份,妈妈的年龄看做7份,可以画线段图来做做。就是相差6份,就是‘7—1=6(份)6份就是30岁,所以几年后女儿的年龄是30除以6=5(岁)也就是说;5—3=2(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女儿的7倍。

姑妈听了,不时在向我投来赞赏的目光!

星期天,我到隔壁邻居家串门,正巧,他正为一道奥数题目发愁呢,我向他手中的纸一看:小明有1元,2元和5元的.人民币共60张,总面值为200元,已知1元比2元的人民币多4张,问这三种面值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他说,只要我能把这道题做出来,就和我一起出去玩,我一看这题目,就想到了我这学期新学的知识:替换,我便爽快的答应了。

先假设1元人民币减少4张,那么这三种人民币总共就是60-4=56张,总面值就是200-4=196元,这样1元和2元人民币的张数就变得同样多。再假设这56张人民币全是5元的,那么这些人民币的总面值就是5x56=280元,比前面假设的情形多了280-196=84元

这是由于把1元和2元的都假设成了5元的,这样的话就多算了5x2-1-2=7元,84÷7=12,由此可知有12张1元和12张2元的被假设成5元的了,因此,原来2元面值的人民币有12张,1元的有12+4=16张,5元面值的人民币有60-12-16=32张。

做完后,我在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答案是正确的,我立刻把我的计算过程讲给了他听,他直夸我解题能力强,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我们便一起高高兴兴地出去了。

我认为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理解运用它并且与朋友分享,这才是最大的快乐!

同学们,我这里有一道题目,你们也haveatry吧!

一辆汽车上午行了3小时,下午行了2小时,上午和下午一共行了340千米。如果上午每小时比下午每小时多行5千米,上午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下午呢?

有一天,我在玩一个游戏,碰上一道挑战题,只要题目做对了就能得到相应的奖励,题目是这样的:从1+2+3+……100=?我心想这样要加到什么时候啊。我赶紧请教爸爸,爸爸教了我一个好办法:例如从1加到6,可以组成1+6=7、2+5=7、3+4=7,再将三个7相加或者是3×7,得数就是21。计算方法是将第一个数1和最后一个数6相加得7,再和最后一个数的一半相乘,即和6÷2= 3相乘,3×7 = 21,这样就方便多了。我试着算了一下,从1加到10就是1+10 = 11,10÷2 = 5,11×5= 55;那么从1加到100就是1+100= 101,100÷2= 50,101×50= 5050。

哈哈,加法变乘法,算起来又快又准,数学真奇妙,数学无止境,数学真是快乐的天堂!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一定能发现它蕴含的无穷奥秘。

我很喜欢数学,平常很爱探究,数学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我唯一的爱好。我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数学家,成为一名伟大的数学家。

在四年级时,数学老师周老师教了我们商不变的规律,刚学习这个规律的我感到很好奇,有一些不相信。

商不变的规律就是: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若干倍或缩小若干倍,商不会变,但余数会变。

我围绕着这个规律展开了实验。我用40和6两个数进行了实验。40除以6等于6,余数是4,。我将40和6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100,变成4000除以600,我计算了一下,商是6,余数是400,它的商没有变,余数扩大了相同的倍数100,变成了400。我吃了一惊,商居然真的没有变,还是6,而余数却变了。

我还是有一些不相信,又用50和4试验了一下。50除以4等于12,商是2。这次我将50和4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变成100和8,100除以8,商是12,余数是4。商还是没有变,但余数扩大了相同的倍数2倍,变成了4。我彻彻底底的震惊了,再一次体会到了数学的神奇。

五年级时,我又接触到了方程,方程其实就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在学习商不变的规律后,我再次对方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找了许多方程来做,并学会从中发现规律。

3x?2=302计算方法是:先将302减去2,变成3x=302-2,那么3x=300,再将300除以3,变成x=300÷3,结果变成x=100。没想到只需几步就可以将这个方程解开,得到答案。

我又找了一个方程来计算。5x-6÷3=38,先将6÷3算出变成5x-2=38,再将38?2等于40,式子就变成了5x=40,最后将40除以5等于8,结果就是x=8。

数学,就像一座高峰,直插云霄,刚刚开始攀登时,感觉很轻松,但我们爬得越高,山峰就变得越陡,让人感到恐惧。这时候,只有真正喜爱数学的人才会有勇气继续攀登下去,所以,站在数学的高峰上的人,都是发自内心喜欢数学的,站在峰脚的人是望不到峰顶的。只有在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才能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

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数学的奥秘吧!

数学论文 400-600字

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开始教授数字,鸡蛋形状的0 ,火柴棍一样的1,水上游的鸭子的2,发育畸形的耳朵3,三角小红旗招展的4,称钩子的5,体育老师的哨子6,农民的锄头7,七个葫芦娃的8,一把勺子的9,是每个小孩的必须课程。
今天已经少有孩子知道火柴棍是个什么样的玩意,杆秤之后有磅秤电子称地秤,七个葫芦娃早就被名侦探柯南虹猫蓝兔喜羊羊和大灰狼取代,农民用的也都是大中小型的拖拉机收割机。
为什么0 就只能像鸡蛋,不能像鸭蛋鹅蛋鸵鸟蛋?为什么2只能是鸭子,不能是大雁天鹅和鸳鸯?为什么 4必须是三角的小红旗,不能是小蓝旗小白旗么?为什么8就不像老爸夏天出门戴的太阳镜?关于数字的十万个为什么我不能回答给朋友的小女儿。因为自己一向不曾有过正形,实在不是模范形象,误人子弟是绝对不可饶恕的大过。
被教育着开始数数,从1到100,三两岁的年纪能够单独的完成了,厉害!父母的脸面都从这个位十位百位的数字上获得了。
上到小学就开始学习加减乘除。个位数的计算用两只手的指头就足以应付了。
苹果和糖果的分配是最常用的例子,谁取得多少,失去多少,孩子的心里就有了计算。高明一点的老师会讲到礼让的故事,却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在心里滋长那样品格。毕竟还有别人教育着他们:一旦你的失去了,就成为别人的了。
大一点的就把数手指头变成了数指关节,顺便就开始了人体构造的第一课学习。手脚都不够用的时候就是黄豆花生一类的工具,但经常性的缺失,因为它们的普遍功用是作为食物。

之后是乘除。九九乘法表是关于数字最普遍最常用的规律,必须要倒背如流才能顺畅的使用,正用是乘,反用是除。颠倒的算计中,有无相生的哲学原理的体现。古人智慧可嘉。
加法的倍数运算,一斤白菜三毛六,三斤白菜多少钱?还有四斤呢?五斤呢?六斤呢?春晚出来的著名的数学运算,把已经上初中的妹妹给折腾了一把,口算心算都难一笔清。佩服那个孩子耳濡目染的彻底!
到菜市场买菜她总是可以拿个计算器的,找对了数字,按几下,出来的数值又快又准。
你要拿计算器上菜市场买菜?
有人还拿手提电子秤呢?要不去超市也行,直接称完价钱就出来了。何必劳神费心的去计算呢?
开始懂得什么是平均分配。1/X,就是把一个完整的事物平均的分为多少分之后的其中一份。这个X越大,这一份就越小;X越小,这一份就越大。无赖的想法就是,干脆不要分配最好了,那样的最大!
一个苹果可以很容易平均分成2、4、8、16份,却很难被公平的分成3、6、9或者5、7 份。看似公平的体制,却有除不尽的烦恼。余数,做什么用呢?做公用基金或者变成小数点后的数字。
原来数字不仅仅是整的,还可以带零头的,一块二毛九分钱的肥皂。给他一块三就该找五分。可是一分的货币不流通了,那他就算了吧。如果是一块二毛四分的话,我只要给一块二毛就好了。这个叫做四舍五入。真是个好方法,模糊具体的数额。每次的白白被超市占了一 分钱的便宜。
当一个男人问我年龄的时候,我告诉他说四舍五入的话今年二十岁,明年三十岁。哈哈,那个男人说我相当的幽默。幽默是需要智慧的。当然也可以用在个人所得税的交纳上,多交或者少交,重点就在于如何计算。偷税漏税违法,合理避税没有什么不可以。
除了口算心算,中国最有名的一种计算方法是珠算。古人延续了几千年的计算方法,据说计算机得以发明,其中就有珠算的功劳。上二下五的珠子。一样的珠子却代表不一样的数值,一或者五。一边背九九乘法表,一边拨弄珠子,珠子是很好的计数工具。除了啪啪清脆的响声之外,还必须要相关的口诀,谁能记得那许多。
一个孩子脑子灵活,手指头僵硬的时候是不能合理的应用这样的工具的,一颗珠子就是一次运算,上下增减都是问题。太难!
亿、万亿、兆、万兆,似乎是不是常用的数值,经常被用来做天文学上的运算,计算行星、恒星的距离,黑洞、星云的宽窄,一个光年带的0就够把手写到酸的数值,它们叫做天文数字,庞大得遥远的于生活无关。至今有很多的人都不知道这个数值是怎样得出的。或者是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概念表达,一般人谁能分清每分钟运行亿次或者万亿次的差别呢?或者用于计算国民GDP,分配到国民们各自的头上也不过最多成千上万。
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千克、克、毫克、微克…关于10的10倍甚至百倍千倍的乘积或分割。单位!不是老爸上班的地方,而是一种关于某种事物的大小概念。换算,大小的变化的同一实质。
只是恶狠狠的多了一堆扰人头疼的0,不管是在小数点前还是小数点后,带着裂变或聚变的威力来叫人头疼眼花。

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比如每天买的不同菜色的不同重量之后总共花去的人民币,有较强数字概念的人都是能够轻松的在头脑中完成的。可是几乎所有的财会人员都会一笔一笔的记录在案。
加上大中小的括号,难度无疑增加了,再一次在先乘除后加减的逻辑上增加另一个逻辑,先括号里的在括号外的,而就括号的区分也是有的,先大的还是先小的,这是一个问题!就是逻辑的不断的叠加,最后得到的是一个头昏脑胀的孩子和一个费尽周折也不一定正确的数值。要多大的一个系统才能够用到一个带上大中小括号和加减乘除同时存在的一个运算?答案只有一个,航天工程!
假想设定的数值X、Y、Z,由已知到未知最后使未知成为确知。一元两次的方程式,非常精明的计算。只需要一个已知就可以得出两个甚至三个的未知!赞!算是见微知著,学会这个就可以做成福而摩斯一样的侦探了,却只是用来计算两辆不同车速的汽车的行驶和一家三代中爷爷、爸爸和儿子具体的年龄。开个车试试可以么?直接用问的或者看看户口本也应该是可以得到答案的吧?
以上是当年某人学习的小学的数学的经历,在至今的生活中绰绰有余,还有许多不曾使用到的地方,例如亲眼所见带0 最多的数值就父母在购置房屋时拿出的有5个0的存折;身高体重的测量最多只是精确到毫米和克而已,纳米只是新闻报道的一个高精尖的科学技术的代号;带括号的计算除了在课堂上被老师强制的要求时勉强做过几次之外,生活中无论是计算生活费还是清理银行存款都没有用到过。
都说数学是自然科学王冠上的明珠,数字必然就是构成这颗明珠的化合物,碳酸钴二氧化三铁都可以让这个明珠熠熠生辉。而我们只是需要一些简单的计算,获得一些简单的数值,无须它光彩耀人,只要能够质朴无华的用得上而已。

数学论文600字左右

生活中的数学
其实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比如说奇妙的圆
圆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图形,人们几乎无处不在应用圆。在车上,在路上,在家里,甚至在空中,你总是能见到圆的踪迹。
圆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它们没有棱角。汽车为什么可以使汽车运行得快速,而又使坐在车里的人感到不颠簸?就是因为汽车的轮子是圆的。你在玩保龄球的时候,为什么保龄球是球体而不是正方体或长方体的?就是因为球体与地面的摩擦力最小,速度慢下来的时间最长,且速度并不容易改变。正因为没有棱角,人们才把圆形和球体称之为最美观的平面图形和最美观的立体图形。
圆是公认的最经济的图形。大家都知道,周长相同时,圆的面积比其他任何形状都要大。依据这个道理,人们设计出了圆形的窨井盖,因为圆形的窨井盖在与地面垂直放在窨井上时,不会像正方形或长方形窨井盖那样掉进窨井里,而是稳稳地卡在上面。这么可爱的图形,怎么能不受到人们的青睐呢?
除了圆,还有一些和圆相关的,诸如圆柱体和球体之类的立体图形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在材料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圆柱体的容积是最大的,同样,它的支撑力也是最大的。树干,竹子,水桶等东西,无不应用了圆柱体。 还有小数点,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高斯求积、植树问题……这一个个奇妙的数学定律令我们惊奇。下面让我们去寻找奇妙的数字之旅吧!

小数点不论在体重、价格上无处不有。无处不在它向右移动代表扩大,向左移动代表缩小,这个神奇的小数点揭开了我们今天的数字之旅。

在我们测量和计算中有时得不到整数,小数点就在这里登场了。小数点拥有巨大的“权利”它右边是小数部分,左边是整数部分。它在数字界拥有很大的威望,因为:它的移动就改变了数字的大小。它有两种方法改变数字的大小:1、数字调换位置,2、移动小数点。

在生活中,小数点变化多端一转身变成了单名数,一转身变成了复名数,小数点不仅移动小数点来改变数字的大小,还用乘除法改变数字的大小,乘表示向右移动,移动一位扩大10倍;除表示向左移动,移动一位缩小10倍。

小数点真神奇,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神奇的定律,让我们一起探寻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