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数字技术论文3000字

2023-02-10 15: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数字技术论文3000字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电气和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下面是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数字电子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篇一
  浅谈《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

  摘要:本文阐述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思路,罗列了项目驱动的模块教学内容,以及每个模块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在课程资源,课程考核方面作了改革。

  关键词:理念和思路;项目驱动;教学方法和手段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电气和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别是在职业院校中,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更应凸显,本文针对课程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我校该课程的教改推行,就以下几方面浅谈如下:

  1 改变教学理念和思路

  传统的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方法,一直沿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教师按照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模式讲授,最多再在数码箱上验证书本上的理论知识。针对教材内容和实际应用联系不够,职业岗位技能没有得到真正提高等问题,我们提出的思路是:

  (1)自编适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教材,把课程所需的知识点融进实际任务中,以任务引领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教、学、做、验、仿融为一体。

  (3)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4)改变考核方式,注重过程考核,课程成绩的评定由学生的作品、平时的表现、知识点考核、职业技能等多方面组成。

  2 优化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以数字逻辑基础模块、逻辑门电路模块、组合逻辑电路模块、时序逻辑电路模块、综合模块为基本内容展开学习,这些模块涵盖了数电的主要内容,并自行设计贴近实际又主要涵盖课程内容的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为职业知识的载体,尽可能将相关知识点分解在各个任务中,强调了工作任务和知识点的联系,工作任务和实际应用的联系,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的联系。具体内容安排如右上表:

  3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我们根据具体内容的特点,由课堂教学为主的;由制作实物任务驱动的;由在数码箱上验证任务知识点的;由通过EWB软件仿真综合任务的,真正把教、学、做、验、仿融到了整个教学中。具体情况如右下表:

  4 建立立体化教学资源

  在教学资源方面,除了传统的教材外,我们有对学生开放的实验实训室、机房,学生可以在课外自己去实验实训室完成课题任务。还有更多的资源在本课程的天空网站,它包括电子教材、PPT、电子教案、课程标准、单元实施方案、考核方法和结构、题库、试卷库等,特别还专门开辟了师生网上互动,学生可以在网上提问,和老师作在线交流互动,学生可以随时上网,为他们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网上资源界面如下:

  5 注重过程考核

  对于该课程的考核,我们打破了常规的考核方式,不是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而是注重过程考核。以往学生总觉得平时不认真学习不要紧,只要期末复习时用功一下就行。现在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对于整个的学习过程都会很重视,而且也不再是理论卷面成绩好,本课程就学得好,它包括了很多方面,如作业、出勤、理论考核、实践操作过程、任务完成效果、职业素养、团队合作、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等。这种从各个方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把工作任务融入到教材中;采用教、学、做、验、仿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丰富教材资源,构建师生互动平台;注重过程考核等改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经常主动去实验室制作调试自己的作品,很好地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技能,从学生反馈的情况看,教学效果也明显好于非教改的班级,达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学”的教学目的。当然,在教学改革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例如,在焊接技能方面如何和电工电子实践初步这门课程横向联系起来;在课题选择方面如何和模电等课程联系起来;有了实物制作的过程,那么课时应该安排多少比较合适;如何将课题不断和新技术结合等等。总之,课程改革应该是持续的,与时俱进的,我们将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真正成为受学生青睐的课程。
  数字电子技术论文篇二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初探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它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条件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因此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如何定位教学目标、如何进行任务分析、如何制定教学策略和正确选择教学媒体、如何编制教学评价标准等。 现代 教学设计吸收了先进的 教育 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围绕各个实际问题展开,这些问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体现为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主导-主体"教育模式,既注意教又注重学,称为"以教学问题为中心的教学系统设计"。如何把现代教学设计的思想 应用到《数字 电子 技术》课程教学中?

  第一,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注重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造就出适应生产、建设、 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它要求受教育者最终应"具备较快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 工作能力。"职业教育教学要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删除陈旧过时、偏多偏深而又不实用的内容。

  1.从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选择教学内容,把握理论上的度。

  《数字电子技术》是应用电子技术、信息工程、电子设备运行与管理等电子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程,其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和设计方法,训练学生数字应用电路制作与调试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 科学 态度、科学思维方式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 实践技能,为今后可能从事的职业打好基础。因此,基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突出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和知识的应用,回避了繁锁的集成电路内部分析和数学推导。着重外部逻辑功能的描述、分析和应用。强调外特性和主要参数。

  2、从培养能力出发,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

  由于《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其基本理论与实践技能是许多后续课程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在本门课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各章都设置了相应的实践训练环节--技能训练。它包括基本性技能训练和设计性技能训练两部分。"基本性技能训练"所涉及的内容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充分体现课程的实践性。"设计性技能训练"是根据给出的实际问题,由学生自己设计实现逻辑功能的电路、选用芯片、进行安装调试、排除故障。同时还设置了理论与实践综合课程--课程设计内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和实训课程的实践,使学生基本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再通过相应的课程设计将理论用于实践,将设计和实现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课程设计中即能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的能力,又能在这一过程中 体会到理论设计与实际实现中的距离。

  第二,教学方法的设计要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要体现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学方法上,基于职教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我们力求避免单纯的注入式,改用启发式、讨论式、答辩式的教学方法。将课堂讲授、课内讨论、课外自学、技能训练等合理结合,把教学过程分为课题引入、设疑激学、讲练结合、精选例题、 总结 巩固等环节进行教学实践。  1.由设计实例或工程实际问题引入课题。

  在介绍一些重要章节前,列举一个设计实例或工程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设计、引入相关知识和理论。例如:在学习中规模集成组合逻辑电路一节时,先让学生用已学过的SSI组合电路的设计方法"设计一个 交通 灯故障报警电路。交通灯有红、黄绿三色。只有当其中一只灯亮时为正常,其余状态为故障,要求用与非门实现。"然后提出问题,"用SSI组合电路进行设计时,是以门作为电路的基本单元,我们能否用其它逻辑部件来实现这个电路的设计呢?"在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后,教师可以直接给出总是的答案:"本节将要学习的内容中,译码器、数据选择器这两种中规模逻辑器件都可以完成上述电路的逻辑功能"。同时画出相应的设计电路。这样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起来,并产生诸多疑问:什么是译码器、数据选择器?为什么它们也能实现上述电路设计?等等。

  2.设疑激学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只有不断提出问题,才能探究解决问题。设疑激学,就是教师用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生疑、质疑和释疑"的能力。提问方式的设计包括"何时提问"、"提哪些问题"、"如何提问"等等。这些问题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对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将相关知识有机地 组织起来,进行探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导他们分析解决问题。

  3.现场教学,讲练结合

  将课堂讲授与技能训练合理结合,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在实验、实训中进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边讲边练主要用于介绍集成电路 工作原理后,由学生对电路的功能及外部特性进行测试:练讲结合则是由学生根据集成电路的功能表对电路进行测试。而后由老师和学生对测试结果进行讨论,归纳 总结 ,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这样,将教学过程放在实验、实训中,有利于学生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 自然 过渡。在边学边练中更深刻地领会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建立起理论与实际的 联系,使学生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和 实践技能。引导学生将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 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精选例题

  在《数字 电子 技术》课程教学中,主张"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是指对重要的概念和原理及相关知识点要讲深、讲透。"多练"是指在解题思路和设计方法上要勤于练习,要学会创造性作业,学会一题多解。为此,教师必须精选具有代表性并联系工程实际的综合性和设计性例题,在课堂上多讲设计思路和方法,少讲具体知识。引导学生由求同思维"为什么这样?"转向求异思维"不这样行吗?"、"还有没有更好方法?"。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激发创造性。

  
看了“数字电子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 数字电路学术论文

2. 电子类论文范文

3. 趣味电子技术论文(2)

4. 电工电子技术论文发表

5. 电子信息科学论文

数字媒体技术论文文献(2)

  数字媒体技术论文篇二
  数字技术环境下传统媒体发展的再思考

  摘 要:文章通过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对比研究,发现传统媒体虽然在信息形式及信息传播方面面临着新兴媒体的冲击,但在信息内容的质量与易读性方面,传统媒体仍有着自身的优势。为此,传统媒体可通过媒体的构成形态、经营方式以及运作模式的重新调整,来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策略。最后,文章还指出,电子商务、物流信息链以及网络信息平台等新的服务内容整合,以及资本运作手段的介入是传统媒体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

  关键词:数字技术 传统媒体 新兴媒体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4-010-03

  一、引言

  从媒体发展所面临的环境来看,以互联网、多媒体制作以及光纤电缆通讯为基础的数字技术已经全面介入新闻传播领域,吸引社会大众利用新技术去共享信息和娱乐休闲;同时,网络远程通信技术的全面升级,也促使数字电视、车载移动电视、互联网媒体以及手机媒体等多种新媒体的出现,这为信息传播以及文化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变化与趋势。而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兴媒体无疑具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传播信息的快速化、内容的综合化以及主体的多元化都使得传统媒体的消费者在逐年减少,并使得新兴媒体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更为严峻地是,随着新兴媒体的全面扩张,传统媒体正面临着以下的连锁窘境:传统媒体消费者规模的缩减,导致传统媒体收益的减少;传统媒体收益的减少,进而导致传统媒体行业人才的流失;传统媒体行业人才的流失,又导致传统媒体传播内容质量的下降;传统媒体传播内容质量的下降,最后再导致传统媒体消费者规模的进一步缩减。与新兴媒体相比,传统媒体虽然有不足之处;但就传播信息的内容质量而言,在文字编排的严谨性与易读性方面,传统媒体也有着自身的优势。因此,传统媒体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地面对新兴媒体的挑战,力争做到与新兴媒体有限竞争与共存发展。

  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对比研究

  为了更好地把握传统媒体面临的现状,以提出可行的发展策略,本文特选取了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于2010年4月所开展的上海都市居民文化消费调研的部分数据,以对比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消费现状,从而发现居民在不同媒体选择上的消费分布,并为数字技术环境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决策的依据与支持。

  本次调研以分布全市徐汇、静安等10个区的上海居民作为调研的对象,通过随机访问的形式完成。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713份,得到有效问卷1601份。在调研的样本分布上,男女的性别比例、年龄层次、教育程度、职业等级及收入水平等都进行了认真的甄别,并按照各年龄阶层的真实人口分布,以中青年作为调研的主要对象,从而保证了调研的数据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当前新兴媒体消费的现状。

  (一)调研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1.调研群体的性别比例。从此次调研的性别比例来看,男性人数为766,占调研总体的47.8%;女性的比例为835,占调研总体的52.2%。这表明,女性的人数略占优势,但是从整体来看,男女双方比例接近,可保证本调研结论因性别差异而造成的内在误差在可控制的范围之内。具体的男女比例分布结果可见表1-1:

  2.调研群体的年龄层次。从此次调研的年龄层次来看,25岁-29岁群体占据样本总体的30%,为人数最多的群体;45岁-49岁群体占据样本总体的18.2%,为人数较多的群体。这表明,在调研的总体年龄分布上,中青年群体成为本调研的主体;一方面,青年人代表着社会消费的主流趋势,另一方面,中年人因社会地位及购买力使得自身群体成为最有可能的实际消费者,这也从侧面保证本调研的对象在年龄层次的分布比较符合社会消费的现状,从而极具参考的价值。具体的年龄层次分布结果见图1-1:

  3.调研群体的教育程度。从此次调研的教育程度来看,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群体占据总体样本的48.4%,将近调研总体的一半比例;具有大专学历的群体占据总体样本的18.7%,与高中及以下学历水平的群体比例基本持平。这表明,本调研对象的整体教育素质较高,可以保证调研对象对本调研目的及意图的认知水平。具体的教育程度分布结果见图1-2:

  4.调研群体的职业等级。从此次调研的职业等级来看,机关事业单位职员、公司或企业普通职员及一般专业技术人员等初级职位群体占据样本总体的53%左右;机关或事业单位干部、企业或公司部门经理及中级专业技术人员等中级职位群体占据样本总体的30%左右。这表明,本调研群体在职业等级的分布上比较全面,各等级层次上的群体都有所涵盖,并比较符合社会现状中的职位等级分布情况。具体的职位等级分布结果见图1-3:

  5.调研群体的收入水平。从此次调研的收入水平来看,4000元以下的较低收入群体占据总体样本的40%左右,基本与4000-7999元中等收入群体在总体样本中的比例持平。这表明,在居民收入分配上,上海保持着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合理消费结构,其在较高层次的媒体文化消费上的现状将具有典型性的代表意义。具体的收入水平分布结果见图1-4:

  (二)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阅读现状对比分析

  在关于阅读“纸质报纸”与“数字报纸”时间的对比研究中,可发现有15.7%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阅读纸质报纸,有17.7%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泛读纸质报纸1-10分钟,有42.4%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略读纸质报纸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精读纸质报纸30分钟以上;同时还可发现有72.9%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阅读数字报纸,有8.3%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泛读数字报纸1-10分钟,有12.1%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略读数字报纸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精读数字报纸30分钟以上。这表明,在即时性信息的传播方面,可能是由于文字编排及易读性的原因,传统媒体比新兴媒体具有更大的阅读优势;同时,在需要对信息进行深入解读时,较多的调研者都会选择传统的报纸作为信息了解的渠道。具体的对比结果可见图2-1:

  在关于阅读“纸质杂志”与“电子杂志”时间的对比研究中,可发现有26.1%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阅读纸质杂志,有17.7%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泛读纸质杂志1-10分钟,有40.3%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略读纸质杂志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精读纸质杂志30分钟以上;同时还可发现有64.6%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阅读电子杂志,有5.9%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泛读电子杂志1-10分钟,有13.6%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略读电子杂志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精读电子杂志30分钟以上。这表明,在延时性信息的传播方面,可能由于阅读易读性的原因,传统媒体仍是社会大众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具体的对比结果可见图2-2:

  在关于收看“有线电视”与“网络电视”时间的对比研究中,可发现有16%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收看有线电视,有2.9%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有线电视1-10分钟,有19%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有线电视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有线电视30分钟以上;同时还可发现有51.8%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不会收看网络电视,有2.4%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网络电视1-10分钟,有13.9%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网络电视10-30分钟,其余的调研者表示每天会收看网络电视30分钟以上。这表明,在社会大众工作之余的娱乐休闲方式上,传统的收看电视节目消遣仍是其主要的娱乐休闲方式。具体的对比结果可见图2-3:

  (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消费内因对比分析

  在关于不购买“传统图书”和“电子图书”的原因调查上,可发现因图书内容质量问题而不愿意买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10.1%,因价格原因而不愿意买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16.1%,因没有时间阅读而不愿意买书的人数占总体的20%,因网络可以下载的原因而不愿意买书的人数占总体的27.3%;同时还可发现因图书内容质量问题而不愿意买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30.2%,因价格问题而不愿意购买电子图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6.9%,因电子屏幕小而不愿意购买电子图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32.7%,因不了解电子图书而不愿意购买电子图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5.2%,因拥有传统图书而不愿意购买电子图书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22.1%。这表明,传统图书在内容质量与易读性方面比电子图书更具优势,而电子图书在价格因素上更为占优。具体的对比结果可见表2-1:

  在关于不收看“有线电视”和“手机电视”的原因调查上,可发现因节目质量问题而不愿意收看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62%,因生活忙绿而没有时间收看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9.2%,因个人兴趣而不愿意收看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17.5%;同时还可发现因屏幕问题而不愿意收看手机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36.3%,因价格因素而不愿意收看手机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28.1%,因节目质量问题而不愿意收看手机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16.7%,因信号问题而不愿意收看手机电视节目的人数占样本总体的12.7%。这表明,对于传统的有线电视,社会大众更多的关注于节目的质量因素,而对于新型的手机电视,画面的可视效果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另外,对于新兴媒体的收费模式,因网络等新技术环境下资源免费的影响,消费者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付费收看习惯。具体的对比结果可见表2-2:

  三、传统媒体的发展策略研究

  通过以上的调研分析可以看出,随着新兴媒体的出现,人们的消费习惯开始发生转变,传统媒体在与新兴媒体比较中,传统媒体在信息传播的内容质量、可信度以及易读性方面,明显占据着优势。另外,由于纸质媒体存在的稀缺性,通常情况下,越是稀缺的版面资源,其广告收入越高。因此,在传统媒体发展策略的制定上,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融合新兴媒体互动的多元化、即时性,并结合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迁移等特征,寻求在内容和渠道上的创新,以提升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具体的策略建议如下:

  1.媒体的形态应该将传统平媒与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结合起来。传统平媒是由信息的发布方决定信息的内容及形式,其核心价值在于其背后拥有强大的新闻报道团队,能挖掘新闻背后的信息,这不仅是信息,是知识和智慧。因此,传统媒体应在确保传统阵地不失的同时,利用数字技术力求内容及渠道的创新。

  以IPAD这个数字出版平台为例,一线平媒纷纷出版IPAD版。如《时代》周刊的IPAD版,《国家地理》杂志的IPAD版。他们充分利用了IPAD的极具视觉优势的功能,对平媒内容组合进行了创新,这种创新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同时,平媒内容商和掌握数字技术的渠道商的结合也给内容提供商带去了丰厚的利益。

  2.媒体的经营应该将付费化与免费化结合起来。传统媒体的业务模式主要是依靠营运收入及版面收费,与网络环境下免费享受的信息咨询相比,消费者无疑更愿意选择后者;因此,在媒体业务的调整上,传统媒体应大力发展版面收费的模式,并采用DM直投来进行发行,以应对新兴媒体免费模式的冲击。在版面收费模式的制定上,传统媒体应根据自身的定位,来选取是以广告版面的收费为主,还是以内容版面的收费为主;DM直投的发行商,也应根据自身消费者阶层,来选择是在公共场所免费发放,还是选择通过定点直邮或在目的地定点投放的方式去发放。

  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业务的部分免费化也不是意味着信息质量的下降,相反应根据现代社会的文化特征,针对自身媒体的受众,传播易于该受众群体接受并认可的“共同生活文化形态理念”。所谓的“共同文化生活形态理念”,不仅涉及到目标受众的性别、年龄及收入等浅层次的社会阶层信息,也应包括其相关的爱好兴趣、价值观念等信息综合形成的地理和信息轮廓;并通过此种“共同文化生活形态理念”的形成,来保持自身受众对媒体的兴趣及忠诚度。

  3.媒体的运作应该将职业化与业余化结合起来。传统媒体在信息的采集上主要是依靠职业记者通过专业的设备来完成,而在数字技术环境下,业余人员可以简单地通过数码相机或手机等工具来完成对新闻信息第一手的收集。在信息来源的广度及参与度上,新兴媒体具有更大的优势;因此,在媒体具体的运作上,传统媒体应更多地吸引业余人士作为编外记者,以为其提供第一手的新闻线索,并推动自身向专业的纵深向发展。如传统媒体可设立新闻热线,或者在其网络版中设置上传区域,以为社会大众提供信息传播的平台,同时还将对质量高的信息提供者提供奖励,以激发其参与的兴趣与动机,并最终形成所谓的“肖像部落”。

  在此“肖像部落”中,参与信息传播的成员,不限年龄与职业等外在的条件,仅以“有社会正义感与偏爱信息传播”作为肖像特征的最好表征;同时,也通过此种媒体信息来源方式的创新,以引导传统媒体从报道角度到新闻素材、从表达方式到话语形态、从外在形式到内在特征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形成媒体文化的再次整合,以新形成的互动性“平民文化意识”去弥补传统单向性“精英文化意识”的局限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媒体的变革及新媒体的冲击带给社会的影响和改变是巨大的;而传统媒体也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产业重组与整合。所谓的重组是指传媒的信息内容生产,读者定位以及运营模式都要更为准确与合理,并在广告投放上也要采取创新的理念,以保证媒体自身内容的独特性,从而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所谓的整合是指,传媒的发布方在信息的采集、编辑、传播及接受方式上进行重新的组合与再造,从而引发信息采编内容及方式的全新变化,并保证信息互动中主体的多元化,以最大程度地聚集消费者的参与。

  尤其值得注意地是,传统媒体的变革,将会让许多既定的社会传统与管理控制体系需要再次的重新建构,而不能简单地采用传统的管理思想和体制去强制和保护传统媒体的发展,因为这很可能会抑制因新媒体的冲击而带给传统媒体的开放性和创造性,并让传统媒体丧失了一次通过产业的重组整合而完成自我调整过程的市场机会。另外,如何利用资本运营的手段将电子商务、物流信息链以及网络信息平台等新兴的服务内容整合进传统媒体的发展中,也是传统媒体产业面临的新课题,这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 上海 200042)

  
看了“数字媒体技术论文文献”的人还看:

1.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论文

2. 数字媒体技术论文(2)

3. 浅谈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论文

4. 电子商务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5. 数字电视技术论文3000字

数字技术在电影表演中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数字技术在电影表演中的应用与发展论文

引言

在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下,电影技术革命经理了三次大变革,改变观众传统的欣赏模式同时,还激发了电影创作者的艺术创造思维。数字技术时代的到来,更是直接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制作模式,可以说,电影正在处于一个崭新的数字电影时代,数字电影的诞生标志着电影产业的最彻底变革。2002年,电影《西蒙尼》讲述的一个让演员不安的故事,即发明的虚拟演员编码程序,整个电影制作只要有导演操控即可,而演员的表演却被计算机演员所代替。那么这个由数字技术主控的电影表演时代会不会成为现实?

一、数字技术在电影表演中的重要作用

数字技术在电影表演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不断强化了对表演者的表演风格。在电影表演中,应用数字技术能不断拓展电影的叙事空间,而多元化的影片题材也给数字技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发挥空间.童话、魔幻和更多的未知世界能借助数字技术将电影制作者的想法和构思完好的实现,一些捕捉而成的表演虽然是虚拟而成的,是和日常生活相区别的。这就要求表演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表演想象力,甚至需要对传统的审美原则大胆颠覆,而去塑造一个与观众审美需求相符合的电影角色。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能提高电影的艺术表现力,推进表演者的专业化发展。一个没有接受专业训练的演员是不能在蓝幕前进行表演的,因为他根本无法想象蓝幕后的情况是什么样的。虽然很多导演在挑选演员的时候,主要是以演员的气质形象为标准,秉着可塑性开展工作,而这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演员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很好的完成整个演员创作,但是面对数字特效的时候,演员就无法完全应付了。同时,传统的电影表演,演员是在真实场景下完成的,比较容易发挥自己的情感,但是在数字技术下,搭配的是虚拟场景,演员很难找到情感寄托,对其表演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说明了在数字技术推动下,虽然对演员的专业性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另一方面也能很好的促进演员的专业化发展。在新技术推动下的电影表演,需要更为专业的演员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二、数字技术在电影表演中的实际应用

1.数字技术应用于电影空间表演

电影和电视的最大区别在于电影能很好的表现出电影空间,电影能在不同时间和地点上都有很好的表现.观众能通过电影表现对地球上的任何地方和空间有所了解,可以跟随导演的创造力天马行空,而数字技术将电影的这种时空优势扩大化。在影片《乱世佳人》中,导演就是借助多次曝光的技术在影响中重塑空间,影响就是多次借助该技术自由的改变荧幕空间环境。传统的电影表演很难直接将一些瞬间和细节捕捉到荧幕上,但是借助数字特效技术能将不同画面拍摄到的各个元素合成后,制作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效果,这就是数字特效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

在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男女主人公在船上展开双臂相拥,与海水、海风相接融合的场景之所以能成为电影永恒画面,很大程度都归功于数字技术。相信没人会因为拍摄一部影片去特意铸造一艘这样的巨轮,加上四周的灯光、蓝幕及其他虚假的模型,都是依靠数字技术将各种元素组合在一幅画面里,让环境和角色真实的融合在一起。数字技术在电影空间的应用,给电影发展带来了更高的表现力,也给演员的表演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合成和虚拟生成的空间越复杂,就更依赖于演员的表演创作。

2.数字技术应用于电影克隆

克隆人在电影荧幕上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双胞胎,虽然存在真实的双胞胎,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借助电影技术来完成的。最初技术借助多次曝光技术进行原始合成,并用手工操作进行画面分割,但是这种技术制作出的克隆形象多数是固定的.而数字技术在电影克隆中的应用,很好解决了这种问题,电影中的克隆形象和现实中没有什么差别,能进行自由的交流和运动。电影《克隆人》就是对数字技术应用电影克隆中的最好体现,该影片导演在美国电视采访中表示,这部电影骗过90%的观众是毫无问题的。3.数字技术应用于虚拟影像虚拟影像是借助数字软件在计算机工作站上直接生成的一种影像,生成后不需要摄像机拍摄,能直接输出在胶片上。数字技术在虚拟影响中的应用,能很好的结合表演者和虚拟影响,使得演员的表演是在演员和虚拟影响结合后塑造的人物形象,而不单单是演员的简单表演。《终结者2》中,就有数字技术应用虚拟影像的'主要体现。观众在荧幕上看到的未来杀手在不费吹灰之力下就穿越铁栏杆的时候,不得不惊叹数字技术将虚拟影像和真人能在肉眼不能分辨的基础上完美结合。

数字技术应用于电影表演中,有项重要技术,即数字合成技术,是在技术条件下,把两个以上的源图像合成为一个单独图像。为了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合成效果,技术人员应该在电脑上把不存在的生物设计形状找到与导演需求相符的物体质感,并为其创作出相应的运动轨迹。一旦导演设计出的虚拟形象能根据导演意图自由运动时候,就可以将虚拟形象和演员真实的行为和表情融合一起。同时,为了能充分表现演员的表情和行为,如捕捉演员微笑时候肌肉运动的形态,可以在演员面部贴上一些感光金属片来提高表演效果。

三、数字技术在电影表演中的发展路径

数字技术作为一种进行电影制作的高级技术,包涵了数字影像合成技术、数字影像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生产图像技术等形式。

在电影表演中应用数字技术,能使用计算机的虚拟仿真、三维动态和合成技术来对影像进行构成,在计算机上利用数字技术对摄影、场景、剪辑等内容进行构建。数字技术电影表演中的发展路径体现在以下几点。

1.重构电影时空

着名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任何一种艺术的最高任务就是使用幻觉来产生一种更高更真实的假象。”电影的最大魅力是能将人类带入更多的未知,而数字技术给这种更多的未知提供了纽带。使用数字技术推动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能通过重构电影时空来完成。数字技术下的电影表演时空重构通过以下方法完成,即在虚拟影像的作用下,对传统影像本体核心的真实性进行转变。数字技术下的电影表演虽然保留了传统电影表演艺术的真实性,但是这种真实性已经超过了传统电影的真实,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即超真实。

通过重构电影时空,在很大程度上发散了电影创作者的创造性思维,把观众带领到一个全新的观影世界。但是数字技术推动下的电影表演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演员有丰富的想象力,还要求演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哲学思维来更好的进行角色创造。虽然,电影时空重构在我国电影界还未完全形成,但是相信不久将来,这种大势所趋必将成为我国电影表演艺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2.提高演员的形体表现力

数字特效技术中一项很重要的技术是动作捕捉技术,对演员的形体要求很高。因此,提高演员的形体表现力是数字技术下电影表演艺术发展的主要手段。比如《指环王》中咕噜姆的表演者安迪·赛基斯就是以一种特殊方式给角色注入灵魂的,是动作捕捉技术的代表演员,其在电影表演中时而四脚爬行,时而直立行走,很好的演绎出了一个有古怪性格的小怪物。如《绿巨人》中的主人翁浩克就是导演李安自己披挂上阵的。张建亚导演在拍摄新版《大闹天宫》电影时候,曾邀请六小龄童参演,但是当六小龄童得知自己只是一个数字道具时,并没有答应。因这部数字技术主导的电影里,导演需要的只是六小龄童“猴化”的形体而已。可见,演员的形体表现力对数字电影的重要性。

在电影《德赛克·巴莱》中,影片中的野猪即便用了数字特效技术,但是动物并不受控制,无法进行现场真实拍摄,只能有专业的武打演员利用动作捕捉技术,并经过后期数字技术合成而得。当然,另一方面上看,数字特效技术的诞生,对特技演员来讲会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也可能是专业形体演员的主要机遇.总而言之,数字技术推动下的电影表演对演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演员的素质是专业的、是全面的。

3.实现角色形象的多元化创新

电影《阿凡达》中蓝色外星人给人格外深刻的印象,很大是因为反射球的缘故。在表演者身上闪闪发光的反射球是一种重要的数字技术表现形式,即表情捕捉和上面提到的动作捕捉技术。

表情捕捉技术是利用演员脸部肌体的表演数据来展现虚拟角色表情的,该技术的直观描述是演员的衣服及其衣服上的感应点。在拍摄中,能使用包括数字摄像机和照相机在内的数字设备多方位的对演员身体的不同位置反射球运动轨迹进行记录,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合成后,制作出动态人物形象,塑造出新的电影表演角色形象。《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中,是数字化电影发展旅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全片只有三位真人演员,将“抠像技术”这种数字影像技术展现在观众眼前。抠像技术是使用蓝色或绿色幕布搭建摄影棚背景,然后使用反射球对数字进行抠像,使用数字技术构设了一个真实的拍摄场景,最终构建成完整的电影显示空间.

在日本电影界,曾经有人使用电脑绘图技术设计出了一个世界上第一个与真人形似的“计算机活动人物形象”.世界上整部电影都是数字演员的电影已经出现了,《最终幻想》中的全部角色都是计算机制作完成的,具体方法如下:将真人演员的表情和动作输入电脑后,使用计算机制作出逼真的数字人物模型,并借助影响捕捉技术成功的塑造出一个有“声明真实感”的人物形象。《阿甘正传》中主角和已逝总体相会的场景深入人心,丹中尉腾在半空中的断腿触目惊心,但却很真实,其功劳就是数字技术中的局部抠像技术。局部抠像技术除了要注重对局部抠像界点外,还要让演员对角色进行创作。

总之,新技术推动下的电影表演正处于飞速变革时期,数字技术在对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数字技术在电影空间表演、电影克隆人和虚拟影像合成中都有良好应用,而为了更高的提高数字技术在电影表演中作用,可以通过重构电影时空、提高演员的形体表现力、实现角色形象的多元化创新来实现。

注释:

1.侯李游美。数字时代下电影创作的新方向探析大众文艺[J].2013(20):34-35.

2.李昂。浅析数字时代下电影创作的新方向[J].华章,2013(17):09-10.

3.李立宏,孙德元。新媒体技术趋势下的影视表演与教学模式研究[J].当代电影,2013(09):18-19.

4.刘珂珂。数字电影画面中的艺术表现探析[J].电影文学,2012(02):22-23.

5.喻晓和。现代电影艺术与观众心灵感应[J].影视制作,2014(05):19-20.

6.范倍,程刚。从游戏到电影:试论电影化改编与游戏性表演[J].当代电影,2013(03):27-28.

7.万传法。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的表演美学及其生态研究[J].当代电影,2015(03):36-37.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