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娱乐休闲
解析:
赵丽华,女,1964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先后在《南方周末》、《中国民航》、《晶报》、《东方新报》、《都市女报》、《兰州晚报》等几十家报刊开辟随笔专栏。与郁葱合作主编2000-2002年度《中国诗选》,与罗晖、伊沙合作主编2003-2004年度《中国诗选》。先后担任全国文学最高奖“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委、全国“柔刚诗歌奖” 评委、《诗歌月刊》全国“爱情诗”大奖赛评委及全国“探索诗”大奖赛评委等。
曾在《人民文学》、《诗刊》、《诗选刊》等各大报刊发表大量作品。作品收录各个诗歌选本。出版个人诗专集《赵丽华诗选》、《我将侧身走过》,合集《九人诗选》、《中国实力女诗人六人集》,主编《中国诗选》、《中国女诗人合集》等。个人荣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河北省作家协会奖、中国诗歌学会奖、“诗神杯”全国新诗大赛金奖等。兼任《诗选刊》社编辑部主任。现居河北省廊坊市。
诗歌:
《一个人来到田纳西》
毫无疑问
我做的馅饼
是全天下
最好吃的
《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
一只蚂蚁
另一只蚂蚁
一群蚂蚁
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傻瓜灯——我坚决不能容忍》
我坚决不能容忍
那些
在公共场所
的卫生间
大便后
不冲刷
便池
的人
《事实胜于雄辩》
一辆车和另一辆车追尾
不是一条公狗在嗅一条母狗
反过来也不是
《剩下我一人》
我的侄子
刘又源
他5岁半
和另外一个孩子
出去玩了
《张无忌》(一)
张无忌
和他太师父
张三丰
学过一些
太极功夫
接着练会九阳真经
和乾坤大挪移
他研习圣火令上的武功
用了一天一夜
后来他又得到了
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
《张无忌》(二)
张无忌和赵敏接吻
赵敏把张无忌的嘴唇
给咬破了
有关这一吻
电视上处理的比较草率
《我发誓从现在开始不搭理你了》
我说到做到
再不反悔
《摘桃子》
诗人们相约去北京西郊摘桃子
问我去不去
我说要是研讨我就不去了
但摘桃子好玩
远胜过赏花
《杏花开了梨花开》
亲爱的,在廊霸路西侧,有几株
杏花开了
我这么说,没有带任何情绪,没有在抒情
如果仅仅是在饶舌
对不起诸位,我已打住
《魔鬼终结者》
董根深刚才说他不能玩传奇了
要和张挺一起去看望我们的同事蔡志国
我们问小蔡怎么了?
他说昨晚小蔡看欧洲杯累了
感觉屋子有些闷
就去开阳台的窗户透透气
阳台和卧室之间
是大玻璃推拉门
我们的同事蔡志国
没有推
也没有拉
就那么直接过去了
结局如你所知:他挂彩了
《传呼小姐比赵丽华聪明》
第一次
赵丽华:请呼54321。
传呼台:请问小姐贵姓?
赵丽华:姓赵。
传呼台:请留全名。
赵丽华:赵丽华——燕赵的赵,美丽的丽,中华的华。
第二次
赵丽华:请呼54321。
传呼台:请问小姐贵姓?
赵丽华:姓赵。
传呼台:请留全名。
赵丽华:赵丽华——燕赵的赵,美丽的丽,中华的华。
第三次
赵丽华:请呼54321。
传呼台:请问小姐贵姓?
赵丽华:姓赵。
传呼台:请留全名。
赵丽华:赵丽华——
传呼台:请问是燕赵的赵,美丽的丽,中华的华吗?
赵丽华:?#¥%……-*()!!!
(按:本诗曾以高稿酬发表在国内数一数二的报刊上,谁叫人家是国家一级作家呢)
《我认为超过一岁半的孩子必须断奶》
两岁的王佑安
小名沉沉
从二幼小托班回家
就赖上他-妈-的 *** 了
小嘴巴含一个
小手握一个
还即兴做了一首诗:
馋馋啊
还能吃
馋馋啊
还能摸
(继续按:馋馋,当地 *** 之俗嗲称谓也)
《想着我的爱人》
我在路上走着
想着我的爱人
我坐下来吃饭
想着我的爱人
我睡觉
想着我的爱人
我想我的爱人是世界上最好的爱人
他肯定是最好的爱人
一来他本身就是最好的
二来他对我是最好的
我这么想着想着
就睡着了
《如果有变化,会首先从我开始》
从后半夜开始
风大了
拍着门窗
刚刚回升的气温
又降了下来
昨天手机上
有天气预报短信
说:大风降温
我还不信
《有风吹过》
我看到柳枝摇摆的幅度
有些过分
《秋天来到廊坊》
我从图书馆骑车去市委大院
我去办一点个人的私事
我骑车穿过了大半个市区
风吹着我 *** 在外面的
半截手臂
风有点凉了
我可否说:秋天已全面进入廊坊?
不是。毛主席在花山的作者翟志刚简介如下:
翟志刚出生于1951年10月26日,河北省丰润县人。从小随父母在部队生活。在家庭的影响下,四岁便接触诗歌。在北京读中小学。
1969年到河北农村插队落户,两年后参军,在铁道兵基层单位当卫生员,发表第一组诗歌《采药行》。
1973年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976年起到《诗刊》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上海文学》等各地报刊发表诗作。曾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
扩展资料:
“花山”是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镇以北的一个小村子。花山最初被称作"福寿乡",是因为辖区内山多、湖多,湖山环绕,算得上是块"群峰聚气,环水生财"的风水福地。
解放初期,一位名叫雷茂嗓的驼背老人,在这里开了一家小店,因此又得名"驼子店"。后来,因为此处有一个花山寺,人们每年正月十五都会到寺里进香、观龙灯,即由"花山"取代了"驼子店"。
《毛主席在花山》主要讲述了以下三件事:
1、让警卫员把到别处碾米的群众请回来。
2、派警卫员给碾米群众送去茶水。
3、毛泽东来到碾米群众中交谈并帮群众推碾子。
这三件事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让警卫员把群众请回来碾米,不要影响群众正常生活,表现了毛泽东对群众的关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毛主席在花山
李小雨,当代女诗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副秘书长。同名人物:李小雨,江西宁都石上中学教师,宁都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目录
人物简历
主要作品
人物故事伴随着父亲的诗歌长大
生活像诗一样朴实无华
梦的深处是故乡
语录
同名书法家人物简历
获奖作品
人物简历
主要作品
人物故事 伴随着父亲的诗歌长大
生活像诗一样朴实无华
梦的深处是故乡
语录
同名书法家 人物简历
获奖作品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历
1951年10月26日生。河北省丰润县人。从小随父母在部队生活。在家庭的影响下,四岁便接触诗歌。在北京读中小学。1969年到河北农村插队落户,两年后参军,在铁道兵基层单位当卫生员,发表第一组诗歌《采药行》。1976年起到《诗刊》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上海文学》等各地报刊发表诗作。曾在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学习。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抒情诗集《雁翎歌》(197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红纱巾》(1983年创作)。她的诗作被选入《女作家百人作品选》、《青年诗选》、《她们的抒情诗》、《当代诗醇》中。《最后一分钟》被收入小学五年级语文。
编辑本段人物故事
在当今中国诗坛,李瑛、李小雨父女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父亲李瑛被誉为“诗坛常青树”,82岁高龄,仍笔耕不辍,出版了58部诗集,其作品《一月的哀思》《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我的中国》至今仍广为传诵。女儿李小雨,当代著名诗人,现任《诗刊》副主编,出版了《雁翎歌》《玫瑰谷》《东方之光》《声音的雕像》等8部诗集,其中《红纱巾》获第三届全国优秀新诗集奖,并获第一届庄重文学奖、第二届铁人文学奖等。和父亲一样,李小雨待人谦和、行事低调,但一说起父亲,说起诗歌,她就充满激情。
伴随着父亲的诗歌长大
李小雨
在李小雨的眼中,父亲李瑛似乎就是为诗而生的。“父亲从16岁开始写诗到80多岁,60多年来,诗始终伴随着他,为此他磨秃了半抽屉铅笔。”李小雨说,生活中,父亲似乎缺少很多东西。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麻将,不跳舞;但却永远遨游在自己创造的精神世界里。76岁那年,他完成了第51本诗集,取名《出发》。“这本书意味着父亲青春的再出发。他觉得自己还可以探索更多新鲜的东西,写出比过去更优秀的诗。”李小雨说,直到今天,父亲心里仍涌动着巨大的情感波澜,对诗歌依然有着火一样的热情。 作为李瑛的女儿,李小雨是伴随着父亲的诗歌长大的。“父亲开始写诗的时候,还没有我。诗,伴随父亲成熟;父亲的诗,伴着我长大。”李小雨说,童年中印象最深的,是无数个深夜,当她一觉醒来,四壁黑暗,遮挡光亮的报纸上,映出了父亲端坐桌前写诗的身影…… 李小雨
很多时候,李小雨还是父亲诗作的第一个读者。她常常溜进父亲的书房翻看父亲的手稿。1976年,父亲创作的悼念周恩来总理的长诗《一月的哀思》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无法公开发表,父亲将它默默地藏在抽屉底层,李小雨偶尔发现,一读便舍不得放下,每一次泪水都打湿稿纸。 中学时代,李小雨和千千万万个知识青年一样,到广阔的天地中去劳动,到部队的大熔炉去锻炼。所不同的是,当别人在寻找眼前出路的时候,她却从大自然中汲取了灵感。1972年,21岁的李小雨发表了她的第一组诗歌《采药行》,从此一发不可收。 和父亲“金戈铁马”的写作风格不同,李小雨的诗细腻柔婉,她喜爱用富于生活气息的诗句,传达内心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尽管近些年来,诗坛凋敝,诗声日渐衰微,李小雨却一直在坚守着,凭着对生活敏锐的直觉和纤细的情感用诗歌来发掘普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说,生活是诗歌生长的土壤,只有保持着对生活的爱和激情,才能写出激动人心的诗。
生活像诗一样朴实无华
李小雨
李小雨用诗书写生活,而她的生活也像她的诗一样朴实无华。李小雨说,她和父亲都喜欢过最简单平实的生活。他们不习惯外面饭店的宴会,家里的饭无论多简单,只要有面条,有咸菜,就有了热腾腾的一切。 作为诗人和编辑,父女俩终日生活在纸的城堡里,却惜纸如金。李小雨说,她家的台历用完后,年年留着由父亲用线绳穿起来做本子。直到这些年,台历上印满了花花绿绿的“一日一笑”“一日一菜”,无法使用了才罢休。父亲还亲手翻制信封,把印刷厂印过一面的纸或者别人寄过来的旧信封翻过来,重新粘贴,父亲翻制的信封平整光滑,十分好用。由此及彼,他们家形成了一个规矩,凡用过一面的纸都整整齐齐留着,以备翻过来再用。 父亲骑了几十年老掉牙的飞鸽自行车,至今仍是家里的“宝贝”。父亲80多岁的时候还坚持骑着自行车满城转。 受家庭的影响,李小雨为人低调、朴实。她说,平时最愿意干的事情就是在房间里安静地读书。李小雨在《诗刊》编辑的岗位干了30多年,编发了大量有影响的好诗,经她培养的一大批青年诗人也早已在诗坛上崭露头角。她依然对编辑工作勤恳认真,无论是改稿或是复信,都一丝不苟。她要求自己像父亲一样,凡是给她寄信、寄稿、寄书的,一律亲笔回信,还要帮人家转稿、编书、推荐出版……而她却说,比起父亲,自己做得还很不够…… 长期以来,李小雨谢绝了不少媒体采访、录像的要求。她说,如果读者想了解我,就请到我的诗中去寻找和认识我吧。
梦的深处是故乡
和父亲一样,李小雨对唐山有一种“走到哪里也难以忘怀的情感”。李小雨说,小时候她是从父亲的诗里认识故乡的,“凤凰山的石洞”“陡河的岸边”,还有“上学去的瘦瘦的小路”。唐山,这个亲切的名字时常在父亲的作品中出现,父亲用“生长着年轮的笔”表达着对家乡朴素的爱恋,也使她的情感和这座城、这片土地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连在了一起。 李小雨真正走进故乡是在1969年。当时18岁的李小雨带着父亲的期望,来到丰润县中门庄公社插队落户,两年的插队生活把她原来想象中的故乡化作了有形。“那是一段难以忘怀的青春记忆。”李小雨说,她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家乡的土地上,家乡的山水也给了她不绝的创作源泉:长地垅、向日葵、土屋矮墙、小油灯……她获得第三届全国优秀新诗集奖和第一届庄重文学奖的诗集《红纱巾》就是记录这段青春岁月的。 此后李小雨曾多次返回故乡。1976年唐山大地震,刚进《诗刊》杂志社的李小雨在地震后8天就来到唐山,在故乡的废墟上,她流着泪水写出了《震不倒的红旗》等作品。1996年,唐山地震20周年时,李小雨陪父亲回唐山,站在抗震纪念碑广场,父女俩禁不住泪湿衣襟。父亲在《光明日报》发表的长诗《寻找一座城》中写出了父女俩对故乡的眷眷深情:“就是在这座没有墓志铭的废墟上/一座新城高昂着头站起来……” 李小雨说,唐山是她的根,故乡使她的生命和诗同时闪亮。无论她在哪里,无论她走多远,故乡始终分享她的一份感情。正像此次回唐山前,父亲在信中所写的那样:“故乡的山凝成我的骨骼,它的水流成我的血液,它的泥土孕育了我生命的基因,我是吃了她的乳汁长大的……离开她后,我无论走到哪里,也无论离开她多久,总是情牵梦绕想起她,怀念她。她像一座巨大的磁场时时刻刻吸引着我。”[1]
编辑本段语录
“诗歌要体现一种温情、一种真情。这样你才能打动读者。” “写悲伤容易,写快乐难。要把这一种情绪具象化,不要仅仅使用这个词汇,要把它分解成若干细节。” “不论作者前面如何写实,总要在最后提炼出提点东西来,这才是一首诗的价值所在。” “关于诗歌中经常用到的一些词汇,比如无奈、哀伤等,不要直接在是个里面说出来,要尽量物化,让读者去感受,并心领神会。要善于制造反差,制造距离感,进而产生美感。” “诗歌,不在乎你想写什么,而在于你想怎么写,怎么感动人。” “第一是,要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诗意,但这种诗意在你表达出来后,不能仅仅感动你自己。第二,要善于想象,要制造一种飞起来的感觉。” “作者只要把你要表达的用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意象表达了出来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所有向告诉读者的都写出来,是什么,让读者自己想去。” “在语言的运用上,要注意虚实结合,以增强语言的张力。大喊狼来了,后面真有狼,那不是文学。不要把诗歌写的太像诗。” “一首诗歌的写作之初,就不要期望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哲理,并把这个哲理直白地写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人类的战争史,博物馆可以从某种程度上视为战争史展览馆,但这个极其沉重东西和氢气球形成了强烈的对举和反差。那种冲击力立刻就出来了。” “选题要机智,巧妙。要会选材。”[2]
编辑本段同名书法家
人物简历
李小雨,男,别署春雨,1971年生于江西宁都。幼承家训,爱好书画,山野村夫,无缘名师,师法古人,初学唐楷,上溯魏晋,尤好“二王”。软硬兼施,临池廿载,名碑名帖,广学博采。厚积薄发,稍有收成。
获奖作品
“奔向 2008 ——北京好运·活力中国”首届全国书画大赛:特等奖(2007年1月) “草原杯”全国书画美术大展赛:金奖(2007年3月) 中国首届“八一杯”文学艺术大奖赛:一等奖(2007年6月) 第四届新世纪全国教师三笔字书法大赛:一等奖(2007年8月) “米芾杯”全国书法美术大展赛:一等奖(2007年5月) 第六届“四方杯”国际书画大赛:金奖(2007年5月) 中华孝文化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2007年10月) “长江奖”首届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2007年11月) 中国硬笔书协首届临书大展:传统功力百佳(2007年11月) 中国第一座硬笔书法碑林 ---- 浙江大陈岛碑林大赛:铜奖 “梨都杯”首届兰亭奖全国硬笔书法大赛:银奖(2007年11月) 全国第六届“银河杯”青少年书法大赛:一等奖(2007年12月) 全国第三届硬笔书法大展:三等奖(2008年9月) 首届写字节 . 孝文化硬笔书法大展:优秀奖(2008年10月) 《书法报 . 硬笔书法》第 59 期书法家栏目专版介绍。 作品十余次发表于《书法报·硬笔书法》、《中国钢笔书法》、《青年书法》《青少年书法报》等专业报刊,入编各种大型典集十多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