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英语相关的中文论文

2023-02-10 14: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英语相关的中文论文

一、翻译类毕业论文选题
1.Study on Translation of Trade Marks and Culture
商标翻译与文化研究
2.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影响翻译实践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3.On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
论英语习语的翻译
4.Study on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of English Idioms
英语习语翻译特点研究
5.The Comparison and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中英习语翻译与比较
6.Study on Loyalty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中英互译的忠实性研究
7.Cultural Equivalence in Translation
翻译中的文化对等性研究
8.Literature Translation and the Important of it
文学翻译与重要性研究
9.On the Du Fu’s Poems Translation
论杜甫的诗词翻译
10.The Analysis of Techniques for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Through Translation
通过翻译学习外语的技巧分析
11.中英颜色词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olor words
翻译中不可译性的文化阐释
12.An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Untranslatability
中英动物文化内涵的不同及翻译
13.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Transl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s
浅论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度
14.On Degre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ranslation
修辞策略在广告英语中的效用探究
15.A Probe of the Effect of Rhetorical Device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
16.Error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about Scenic Spots in Wuhan
武汉旅游景点资料的英译错误分析
17.Semantic--Transliteration-the Most Favorable Method for Translating Foreign Words into Chinese
音意兼译—外来词中译之首选方法
18.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Cohesion and Coherence in Sun Zhili’s Chinese Translation of Pride and Prejudice
浅论《傲慢与偏见》孙致礼中译本的衔接与连贯
19.Chinese Translation of Attributive Clauses in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技英语中定语从句的汉译
20.Film Titles and Their Translation——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从跨文化角度分析电影片名及其翻译
21.Translating Expressions on Public Sign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汉语公示语英译
22.论文化差异与翻译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23.商标名的翻译原则与品牌文化
The Translation Principle of Brand Names and Brand Culture
24.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研究
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Film Names
25.意美、音美、形美--英文商标的汉译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On Translation of English Trademarks into Chinese
26.中文商标英译探
On the Translation of Trademarks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二、文化类毕业论文选题
27.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双赢语用策略
The Win-Win Pragmatic Strategie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28.Grice 的合作原则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Grice’s Cooperation Principle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Negotiation
29.中西文化面子观差异对比分析
An Analysis on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Ideas on Face
30.中西文化中女性角色意识差异及其对职业发展影响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Role Awareness of Women and the Effects on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31.英语学习中文化障碍
Cultural Obstacles in English Learning
32.从中西委婉语的对比透视中西文化差异
Understand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al Differences through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Euphenism
33.中英禁忌语比较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taboos
34.从隐私权看中西文化差异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the Aspect of Privacy right
35.中西社会习俗比较
A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Social Conventions
36.言语行为理论及其应用
Speech Act and its Application
37.湖北经济学院英语自主学习现状调查
A Survey on the Students’ English Autonomous Learning in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38.湖北经济学院双语课程学习现状调查
A Survey on Bilingual Courses’ Learning in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39.1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English Etymology and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Vocabulary
英语词源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
40.English idioms—A Mirror Reflecting British Culture
英语习语与英国文化反映
41.On Values of Chinese from Perspective of Lexicon
从词汇角度读中国人的价值观
42.On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Body Language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论中英体态语文化差异
43.The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People
东西方人际关系要素差异探析

44.Approach to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Sino-U.S. Business Negotiation and its Impacts
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探析
45.Asymmetrical Features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的非对称性研究
46.English and Chinese Euphemisms: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ir Cultural Implications
从英汉委婉语对比中透析中西文化差异
47.O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the Etiquette Norm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Nonverbal Communication
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俗规范的文化差异研究
48.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Basic Chinese and English Color Words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49.Characteristic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of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中英文习语的特点以及文化差异
50.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Values in Advertising Language
从广告语中看中西方文化观
51.The Differences of Family Valu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n
中国和美国家庭观差异
52.The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中西人际关系比较
53.Cultural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on Politeness
从中英文礼貌用语中看文化差异
54.谈跨文化交际中的“面子”观
On Face Perception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55.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Euphemism in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56.从英汉习语看东西方文化异同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Idioms
57.中英文化中的礼貌对比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Cultures
58.解析文化差异引起的语用失误
The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59.从文化角度论英汉语中的性别歧视
On the Sexism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60.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因素探析
Approach to Cultural Factors for the Sino-American Business Negotiation
61.英汉道歉语的对比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f apologi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62.跨文化交际中颜色词的运用
Application of color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63.英汉寒暄语的差异研究
Some difference of small talk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64.不同交际风格中恭维语及其回应的研究
Compliment and its response with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tyles
65.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意义对比研究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animal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66.英语委婉语的功能与效果研究
On functions and effects of euphemism in English
67.中外幽默的跨文化对比
A inter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foreign humor
68.英语副语言交际研究
A survey on communication of paralanguage

三、语言类毕业论文选题
69.语篇分析中的语境功能研究
The function of context in discourse analysis
70.语篇分析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Discourse analysis in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English reading
71.英语广告语言特点分析
An analysis on the feature of English advertisement
72.非语言交际与身势语研究
Nov-verbal communication and gesture language
73.英语委婉语研究
About English euphemism

英语翻译方向论文

翻译是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英语翻译方向论文,供大家参考。

英语翻译方向论文 范文 一:高职 商务英语 翻译课程改革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就业为导向,从课程定位、教材改革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着手,探索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方向,以期优化该课程教学设计,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服务。

[关键词]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改革

1引言

根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课”,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框架及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不可忽视。然而,目前该课程普遍存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本科化、缺乏职业针对性、师资学科型”的问题。(江晗,2010)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结合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下称“我院”)的实际情况,就课程定位、教材改革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提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改革方向。

2课程定位

高职英语专业翻译课容易走入定位不清的误区。有的学者提出“现有高职、高专已经成立的翻译系或翻译方向最好主要以证书培训为主要目标”(穆雷,2008);有的院校干脆将课程目标单纯定位为通过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考试、获取证书。但是,通过走访我院用人企业得知,外语等级证书和翻译证书都不是企业所看重的指标或用人条件,真正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才为用人单位所器重。因此,不适合将考取翻译证书作为该课程的定位和目标,但可作为辅助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笔者认为,高职《商务英语翻译》课程的定位,取决于学生自身的能力水平及 毕业 后的就业岗位所需。一方面,高职学生的外语水平基础较差,特别是双语转换能力较弱,即使经过一学期或一学年的翻译课程学习,也难以胜任高端的会议交替传译,更不用说同声传译,只适合进行初级的口、笔译工作;另一方面,就我院以往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没有专门从事翻译行业的专职译员,所以不能照搬培养专职译员的外语专业本科或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来对高职学生进行教学,而应该按实际情况来做出切实的课程定位,以指导该课程的开展,培养毕业生工作所需的相应翻译能力。通过对我院应用外语系2015届毕业生就业统计及个别访谈得知,我系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是小微涉外跨境企业,而这些企业基本上没有设置专职翻译岗位。毕业生从事的岗位群主要集中在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跨境电商岗位操作员、跨境电商岗位推广及运营专员,从事销售、采购、跟单、商务策划、接待、客服等工作,他们在工作中的翻译活动主要包括涉外商务谈判、商务营销、接待应酬、国际会展、公司及产品介绍、日常文书和邮件处理等。这些工作任务的性质,突出了高职翻译的交际功能,决定了高职学生需要的翻译是一种初级实用型商务翻译;毕业生身兼数职,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在涉外场合兼顾翻译的角色,也决定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是“复合型译员”。(姚嘉五,2012)根据这两点,我院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应定位为中英双向初级商务文本笔译和一般商务情景的涉外陪同口译,课程培养目标是能胜任小微涉外企业与翻译有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3教材改革

高校的传统翻译教材编排,一般沿用两条主线,一为“专题型”,关注的重点是不同专题的内容及表达;二为“技能型”,关注的重点是技巧训练。“专题型”教材包含的某些专题,如政治外交演讲、政府会议、时事、科技、体育方面的材料,或难度偏高或与高职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岗位关联较小,不适合用于高职的翻译教学;“技能型”教材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要求过高,往往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和畏难情绪。以上两种教材,都不太符合高职 教育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回顾笔者所使用过的翻译教材,存在纰漏、拼写或语法错误等,部分内容要么过于陈旧,要么缺乏与区域经济相符合的素材,而且缺少音频或视频,也没有配套的教师用书,口译对话练习并不是英汉穿插而是全英或全中文,并不适合用来做翻译练习。基于以上现状,教材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在难度上,要贴近高职学生的能力水平,“重信息传递、淡化翻译技巧”(曾昭涛,2009)。传统的翻译教材对翻译史、翻译理论和技巧有较为详尽的阐述,但这往往对注重实用和实践操作的高职生缺乏吸引力,因此应该淡化,转而关注高职翻译的核心交际功能,即“信息传递”,不苛求翻译技巧的处理。其次,在内容上,应该对接 职场 ,摒弃政府 报告 、外交辞令、大型会议翻译的题材,选取与学生就业岗位需要相吻合的口、笔译素材,体现当地区域经济特点,融入当地特色行业元素。以东莞为例,作为广东三大展览基地之一,该城市每年举办各种展会30多个,因此将会展口译纳入高职翻译教材很有必要。东莞还有明显的特色经济,已形成电子信息、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家具、玩具、造纸及纸制品、食品饮料、化工等八大支柱产业,所以翻译内容也要考虑选取与这些行业相关的文本,以体现翻译教材的行业性。再次,在章节编排上,不宜把主题安排得过于广泛,应遵循典型翻译工作任务流程,把翻译课程项目化、模块化,这样既符合高职“工学结合”的教育内涵,又体现高职教材的特色。教材改革的重担落在高职院校一线任课教师身上,教师可以在原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取舍,再扩展补充与区域经济、特色行业相关的内容,也可重新编写出符合学生学情又满足就业需求的教材。教材的改革需要教师积极到企业单位进行调研和实践,了解实际翻译情境需要,收集具体岗位工作可能接触到的语言素材,编写真正实用的课本,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4教学模式改革

由于高职翻译课的老师多为科班出身,上课容易落入本科翻译教学的俗套,即采取老师讲授、学生练习、老师点评的方式,课程模式比较僵化,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知识构建中来,同时脱离了真实的商务翻译情景,学生学习兴趣低,容易产生倦怠情绪,自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高职学生的学情和人才培养目标,商务翻译课程应以典型翻译工作流程来设计教学环节,真正将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岗位需求结合起来。例如,以会展陪同翻译这一模块为例,可安排以下仿真商务活动流程:国际名家具(东莞)展览会与外宾初次接触——参观家具厂、了解产品——商务合作洽谈——合同签订——庆功宴会——机场送行。实践教学中可穿插项目化教学法、模拟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和合作学习法等,各种 方法 各有侧重、相互渗透、灵活多变,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理论教学”转为“实践教学”,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真正凸显高职教育特色。此外,还应加强语音室和口译实训室的建设,设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做到教学、实践、服务一体化,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氛围,让翻译教学更贴近实际、贴近市场、贴近岗位。

5结语

社会和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既需要能担当国际会议的同声传译,更需要能胜任企业基层工作、懂商务又懂英语翻译的人才。高职英语专业的商务翻译课应该走出自己的特点,积极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翻译教学改革,采用切实的定位、合适的教材和有效的 教学方法 ,才能优化翻译教学,培养出优秀的高职高专实用性、复合型翻译人才,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

参考文献

[1]江晗.高职翻译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53.

[2]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2:123.

[3]穆雷.建设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J].中国翻译,2008(1):43.

[4]姚嘉五.工具-公文-公式:高职应用翻译专业的定位[J].中国科技翻译,2012(3):55.

[5]曾昭涛.论高职应用翻译理论[J].上海翻译,2009(1):50.

英语翻译方向论文范文二:高校英语翻译中西方 文化 论文

一、中西方文化在英语翻译方面的差异性

宗教文化也是众多文化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其也会因信仰的不同而产生一定的差异。中国的宗教门派众多,但是主要的可以分为道家、佛家和儒家这三个主要的流派。不同的教派具有不同的教义,如中国道家主张人和神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佛教则主张佛祖则是至高无上的神,其法力无边,这也可以从我国古代语言中明显看出。汉语中有“天命不可违”、“借花献佛”和“不看僧面看佛面”等的语言表达。而西方则主要以__为主,他们只承认上帝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其无所不能,这在西方语言中也可以明显的看出来。如“Manproposes,Goddisposes”(谋事在人,成事在天)、“GodiswhereHewas”(上帝无所不在)和“Heavenisaboveall”(上帝高于一切)等。因此,为了达到翻译忠实原意的目的,我们必须要充分了解中西宗教文化的差异性。

二、提高高校英语翻译质量的策略

(一)导入异国文化

中西翻译的差异性。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翻译的认识度和理解度,教师需要在英语翻译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们导入到量的异国文化。通过将英语翻译与文化学习二者进行有机地结合来提高学生们英语翻译的水平。但是特别需要注意一点就是,教师在导入异国文化的过程中要始终本着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此外,教师除了要为学生们普及一些西方文化知识外,还需要为学生们普及一些西方文化习俗的来源。例如,英语中有“raincatsanddogs”的习语,这句话用汉语可以表述为“倾盆大雨”,但是如果按照直白的翻译就会理解为“下猫跟狗”,这样就明显偏离了翻译的本意。这句习语主要来源于北欧的神话 传说 ,传说猫跟狗对于风和雨等天气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又如“asstrongasahorse”(壮如牛),但是如果单纯的按照意思来理解则成了“壮如马”了等。如果学生对于这个文化背景不了解,则会出现上述可笑的误译现象。

(二)介绍英汉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性

英语结构区别于汉语结构,其重视主题句和主体结构的构成以及 句子 结构连接过渡词的作用,并且侧重用介词和连词来表示句子和词组之间的逻辑关系,这种现象在汉语中则很少用或几乎不用。另外,英语表述中特别忌讳重复,如果出现重复的问题,通常用省略、替换或代词的形式来加以表示,但是我们汉语中常用重复来表示强调。

(三)讲解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

在学生掌握了上述英语翻译的基本知识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解一些常用的翻译技巧,从而让学生们学会如何通过删减或增加词语来使语句变得更加通顺。常用的翻译技巧主要包括词类转换、增删词语以及拆分语句等手段。首先,词类转换作为一种有效的翻译手段,其主要是将那些由动词转化来的名词或具有动作意义类型的名词后接of的形式按照汉语中动宾 短语 来进行翻译即可。其次,英语和汉语之间的结构表述有所不同,只有通过增加或删减词汇才能够使意思更加忠实原文的含义。总之,中西文化差异性对于英语翻译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英语翻译能力,教师必须要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西方的文化传统,从而使学生做到“知己知彼”,然后并要在基础上教授给学生英语翻译的一些技巧,从而达到提高高校翻译教学质量的目的。

英语翻译方向论文相关 文章 :

1. 外语翻译论文

2. 毕业论文用英语怎么说

3. 关于学术论文中文摘要英语翻译的思考论文

4. 英语论文

5. 文化对影片翻译的影响--外语翻译论文

6. 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及文体翻译

求助,要写一篇与英语相关的论文(用中文写的),请问有什么好的题目可以选择啊

参考范文:

商务英语中文化与翻译

[摘 要] 商务英语是我国涉外活动所使用的主要语言。商务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又是文化的具体体现;在商务英语翻译中,除了需要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以及语言的基本知识之外,对文化,尤其是跨文化的熟知也是做好商务英语翻译必不可少的条件。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对商务英语的翻译进行深入分析,旨促进商务英语的翻译的水平。

[关键词] 商务英语 跨文化 翻译

商务英语指的是在商务交际中所使用的英语,但是商务交际不可能仅仅通过商务上的专有词汇或者是术语就能完成,而是涉及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跨文化知识在商务英语交际中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跨文化交际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它通常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或者群体与另一种背景的人或者群体所进行的交际。在商务英语翻译中,除了必须了解商务英语的规律和特点外,还需要了解商务英语中的跨文化因素才能做好翻译。

一、对动物的认识与翻译

英汉动物词汇的象征意义对比关系离不开其内涵比较,在浩瀚的词汇海洋里,动物词往往蕴涵着丰富的感情色彩,它不仅有直接的,表面的,字典的意义,还有内涵的,情感的,迁移的意义。不同语言动物词的概念意义有的相同或相近,但有时则大相径庭。例如,提起“公鸡”,国人往往会联想到“闻鸡起舞”、“金鸡报晓”、“雄鸡一唱天下白”,但“金鸡”牌闹钟,“金鸡”牌鞋油销往英美国家,若商品名译为“Golden Cock”,“Shoeshine Cock”则恐怕无人问津。因为在英语中cock有“雄性动物生殖器”之意,这种难登大雅之堂的联想自然会令商品滞销。再如,“龙”的形象在中西文化中的差异广为人知,所以“望子成龙”宜意译为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切不可将“望您子成龙,女成凤”译为:Wish your son a dragon, your daughter a phoenix。中国人称自己为“龙的传人”,势必会使西方人误解,因此,有人主张把中国的“龙”译成long而不是dragon的建议不无道理。

二、对颜色的认识与翻译

在东西方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的词汇非常丰富,这在商务翻译中需要译者特别注意。如:红色在我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喜庆,而西方文化中常说a red battle(血战 )、red alert(空袭报警);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基本禁忌词,西方人常用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white wedding(新娘)a white lie 无害的谎言等;黑色在中国文化里象征严肃、正义,又象征着邪恶、反动,西方文化中black是禁忌色,如black words(不吉利的话)、black deed(极其恶劣的行为)、give me a black look(怒气冲冲地看着我);绿色在中国文化中除了表示狭义外,还表示野恶,西方文化中的green表示新鲜、没有经验、妒忌。如a green hand(生手)、green with envy(充满妒嫉)。在颜色方面,商务译者应首先明晰其在源语及译入语中是否具有特殊语用含义,之后才能确定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传达。又因商务策划,广告及语言宣传应具有企业形象代表性和形象持续性,因此在颜色应用及表述方面一着不慎将导致满盘皆输的严重后果。

三、对数字的认识与翻译

在商务翻译中,另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数字。由于受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等的影响,数字在东西方文化中同样存在着明显差异。如我国有 “666”、“999”、“金六福”、“三枪”、“十三香” 等这些数字被用作商标的商品。在欧美国家同样可以看到“7-Up”、 “Mild Seven”、“7-Eleven”等商标的商品。但要把three、six、thirteen用作商品的商标或者定为约会的日期就会遇到麻烦,因为six象征魔鬼、thirteen是不吉利的数字,而three在贝宁、博茨瓦纳等地视为不吉数。再如尽管汉语与英语中4都是不好的象征,但汉语中是因其与“死” 谐音,而英语中 “four” 则代表粗俗,廉价。例如: Four-letter words 指的是粗俗的下流话。由此而衍生出four-letter man(专喜使用粗俗的下流话的人)。由four组合的另一习语是:Four-sale(廉价的啤酒;每品脱原来只卖四便士的啤酒)。一个很好的商务案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一家美国公司为表示出口到日本的高尔夫球价廉物美,而将其包装定为四球一套。岂不知,日本文化脱胎于中华文明,二者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日本文化中,数字“四”同样代表“死亡”,是人们唯恐避之不及的。对这家美国公司的高尔夫球在日本的销售情况大家便可想而知了。

四、结束语

商务翻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在众多需要考虑的因素中,文化因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涉及动物、颜色、数字翻译时我们有必要研究两种语言中的相关文化因素,特别是其在译入国家的文化暗含。从事商务翻译时要注意以上文化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才能有效的传达正确商务信息,有力地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陈 舒:文化与外语教学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2004,第2期:P1~4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3]李天辰:论跨文化交际研究[J].齐鲁学刊,2005,第2期:P16

相关文献:

[1]刘惠华:电子邮件语言的性质和文体[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2)
[2]李俊儒:商务英语电子邮件体裁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7)
[3]何光明:商务英语电子邮件的写作[J].英语自学,2006(5)

[1]Hawkins,R. Second Language Syntax:a generative introduction[M].Blackwell.
[2]Skehan,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M].OUP,1998.
[3]王守元.评Krashen的习得——学习假说[J].外语学刊,1999,(4).
[4]周旭阳.第二语言学习与习得对教学的影响[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1]Mark, Ellis and John Christine. Teaching Business English.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2]Smith, F.. Understanding reading: A psycholinguistic analyses of reading and learning to read. 5th ed. 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1994.
[3]郭书彩.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和认知因素〔J〕.国外外语教学,2002(2).
[4]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

仅供参考,请自借鉴

希望对您有帮助

补充:

相关资料: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