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领域三大顶级期刊是自动化学报、控制与决策、控制理论与应用。
《自动化学报》主要刊载自动化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高水平理论性和应用性的科研成果,据2018年3月学报官网显示,学报第十三届编委会拥有82名编委。
据2018年3月中国知网显示,《自动化学报》出版文献量5804篇、总下载次数1776345 次、总被引次数103508 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2.620、(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658。
《自动化学报》,无疑是国内自动化&机器人领域的最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的,目前有中文版和英文版两种。《自动化学报》英文刊,是从学报录用文章中选出了四期文章,中英文对应发表,中文发表在《自动化学报》,英文发表在ScienceDirect上。
2013年12月,《自动化学报》(英文版)与IEEE正式签署国际合作备忘录,确认期刊名称为IEEE/CA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简称为JAS,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和IEEE共同组成指导委员会、编委会。
曾获1996年美国李氏基金杰出成就奖、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何潘清漪最佳论文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被选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担任国际著名期刊Automatica,《控制与决策》等期刊编委。管晓宏教授发表了100多篇论著,被SCI引用200余次。管晓宏教授曾受邀做国际会议大会报告,并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EPRI等著名学术机构做过学术报告。2006年11月当选IEEE Fellow。
早期从事运动稳定性及最优控制的研究,其中有新型的有限时间区间稳定性。在自动控制领域取得一系列系统性理论成果,解决过武器研制中的重要关键问题。参加“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研制,解决了控制系统的关键问题,解决了因控制指令交叉耦合而不能中靶的关键问题,取得突出实效,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奖,1993年冶金部“在冶金军工创业和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奖。对于微分对策理论,建立了一整套关于定量与定性两类基本问题的新理论和方法,形成新体系。提出并论证了定性微分对策的极值性质,提出了定性极大值原理,并与一系列应用结合。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主从对策理论是其扩展研究,提出惩罚量等新概念及定量计算。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开辟一全新方向,即复杂控制系统对称性和相似性结构与控制规律的研究。得到系统的规律,即这类结构可使系统降维、分解、化简,并得到简化的控制规律。对非线性系统及组合大系统已取得系统性的结果并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国内外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专著2部。代表作有:《有限时间区上的运动稳定性》、《轨线受限的最优控制问题》、《一种解定性微分对策及确定能控区边界的新方法》、《定性极值原理的某些应用》、《空战中角色二重性问题》、《集合覆盖法》等论文40余篇。著有《微分对策》一书。他的《微分对策及定性极值原理研究》获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书1部。1986年创办了《控制与决策》学术期刊并出任主编。1983年张嗣瀛出任《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卷〉》编委兼控制理论分支主编。1989年又创办了全国性的“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任会议文集主编 。2005年他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汝为一起,创办了《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学术期刊并共同担任主编。张嗣瀛院士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以及《信息与控制》副主编,《自动化学报》等4个学报的编委。1986年他主持了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CA)的“建模、决策与对策(MDG)国际学术会议”,并任国家组织委员会主席。 主要学术成就为:提出了定性极大值原理,建立了一整套关于定量与定性两类基本问题的新理论和方法,形成新体系,并给出一系列应用,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主从对策理论是其扩展研究,也取得系统研究成果,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90年代提出并开辟一个全新研究方向,即复杂控制系统对称性和相似性结构与控制规律的研究,对非线性系统及组合大系统已取得系统性的结果,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年获冶金部“在冶金军工创业和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