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白手起家,三十多年打造中国民营企业“常青树”;他,与时俱进,缔造了以现代农业为核心、产融结合的综合性企业集团;他,不忘初心,要培养十万新农民与农技员,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他就是新希望集团的创始人刘永好。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创业的民营企业家,刘永好见证了民营企业家这个群体从无到有,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全过程。在刚刚结束的2020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六届夏季高峰会上,他重点强调了企业家应该有更大的责任和担当。
当下,面临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环境双影响的冲击,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考验,刘永好在刚刚结束的2020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六届夏季高峰会上强调,企业一定要有责任和担当,与此同时,需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加速企业转型的脚步。
据新希望2020年半年报显示,新希望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46.96亿元,同比增长了26.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1.64亿元,同比增幅达102.57%;扣非净利润为32.84亿元,同比增幅达97.58%。
疫情下企业经营向好也为刘永好履行 社会 责任提供了底气。刘永好表示,新希望将在疫中湖北增加200亿元投资,直接扩招工人数达2000人。另外,新希望也将扩大在青岛的投资,包括建立农业生态产业园、升级冷链物流等。
刘永好向来注重和践行企业 社会 责任,这是他所理解的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内涵。早在几年前,刘永好便提出新希望的“五新”转型,其中就有新责任一项:2019年、2020年、2021年三年要实现每年新增超过一万名员工的目标。疫情发生后,刘永好加大了今年的新增就业目标:至少新增2万个就业岗位。
刘永好认为,对于那些受疫情影响而难以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生,龙头民营企业应肩负起更大的责任和担当。
当前企业正面临 转型加速的挑战
《公益时报》:在新冠肺炎疫情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环境双影响的冲击下,企业家面临着哪些困难和问题?
刘永好: 第一,对于不少企业来说,如何跨过生死线是一门考验。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冲击很大,中小企业,乃至于老牌的企业,甚至是巨无霸的企业也有的宣布破产、倒闭。特别是对餐饮、 旅游 、航空、影视、服务性的这些行业影响更是大,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得恢复过来。
第二,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推进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使得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企业家们遇到了空前的挑战,一些外销的订单被取消,一些企业被迫停工、减员等。对外贸易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寻找更多的内生的动力。
第三,正在进行的经济转型升级和企业的转型发展,正处于关键的时刻,此时的大考对国家和企业的智慧和应变能力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公益时报》:针对上述问题,企业家应当如何应对挑战,提升创新能力和应变的能力?
刘永好: 第一,企业要有责任担当,在疫情以后率先助力经济重启,为“六稳”“六保”做贡献,形成一股重要的力量。
第二,这次大考,考的也是企业的竞争力。我们的企业转型升级正在加速,一些数字化的企业、互联网的企业、高 科技 的企业,正在通过 科技 武装快速地发展,这个过程中大企业做的越来越大,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
第三,传统产业可以运用产业互联网的思维进行再造。近年来企业对产业数字化的升级,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需要,而是未来产业生存的需要。数字化转型能够在危机时,为企业带来转机,也能在企业追求长期发展目标的道路上持续注入动力。
以新希望为例,随着养猪业的大发展,我们开始升级猪舍,现在3层楼、5层楼、6层楼的楼房式猪舍已经开始投入使用。与此同时,运用最新的5G设施,智能化控制猪舍的电灯、温度和空气质量,自动化送水、送饲料,采用无人式值守和管理,这些都是靠 科技 的价值和智能化的再造。我认为这是当下的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机会,我们要在这个格局里积极 探索 ,并运用新型的技术和能力来推动和提升企业的转型升级。当下,我对于那些小微企业的建议是尽早的转型,尽早的用数字化转型取得先机从而带来新的发展。
疫情之下,保障供给是最大的责任
《公益时报》:疫情至今,新希望目前在各方面的恢复情况怎么样?
刘永好 :疫情对新希望集团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包括供应链断裂。我们是肉蛋奶的生产企业,一年生产超过400万吨,包括猪肉、鸡肉、鸭肉、牛肉、牛奶等,这是老百姓的必需品,也是保供的产品。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基本渡过了难关。
我们率先恢复生产,动员一切力量,现在看来我们基本没有受影响,反而还加大了生产力度。特别是由于受到非洲猪瘟的影响,生猪供求缺口比较大,价格上涨了3倍。
为了保供,我们在全国各地大幅度地增大了养殖的力度,而且用一种环保智能化的少用人、少占地、少用水、少污染的5S的养猪办法。我们在积极推动养殖的保供、生产和产业的转型,以及工业互联网在农业里面的再造。所以我们把危机变成了机会,求得新的发展。
新希望六和的产业扶贫项目
《公益时报》:新希望集团未来3年要加大在湖北的投资力度,将投资200亿元助力湖北脱贫攻坚,能否谈谈做这一重大决定的初衷和具体执行方向?
刘永好 :我们签订的协议将会在湖北投资200亿元,包括农业、食品等领域。具体而言,新希望要在湖北养400多万头猪,新增约4000名包括学生在内的各类就业,计划带动上下游2万人以上的就业。为湖北省脱贫攻坚和经济重振助力的同时,推进湖北的产业转型升级及经济 社会 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我们将在武汉建立新希望华中总部,目前已和武汉相关区签订了协议。我们希望华中总部能在食品农业、城乡制造业和智慧城市、智慧农村建设等方面有所发展。
我们比较看好湖北,原因是基于以下这几点:第一,湖北的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第二,湖北人才很多,是全国大学生最多的地方之一。据说武汉的大学总数名列前茅,为经济转型和新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第三,疫情期间,国家给湖北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降低了湖北的综合要素成本。湖北的用工成本相对较低,交通运输的成本也不高,土地征用的成本也一样,因此有利于吸引外部投资。
责任、担当、创新 企业家精神的关键要素
《公益时报》:你曾经表示假如穿越回到过去,还是会选择做农业。你坚守农业的核心动力在哪里?发展依据呢?
刘永好: 如果我穿越回到过去,我还会选择做农业。所不同的是,我会更早地用 科技 的能力,包括生物 科技 、数字 科技 ,来进行农业的再造。
在我看来,农业关系到民生。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非常大,但是我们对食品的需求并没减少,说明农业是民生的产业。另一方面,农业是有生命的产业。不管是粮食作物,还是猪、鸡、牛、羊,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关爱这些生命。
我当年创业是为了让家人生活地更好,以后是为了我们的员工生活地更好,让上下游的产业链生活的更好。我们现在提出“希望让生活更美好”,就是想让全国的老百姓能够享受到现代农业带来的进步,实现“猪肉自由”。
我觉得做农业,既有经济价值,更有 社会 价值。虽然做农业投入多,风险大,周期波动也大,但总是要有人做的,而我们已经在这个轨道上了。我熟悉它、了解它,所以我们持续坚守在农业上是对的。
《公益时报》:你心目中的企业家精神是什么样的?在你看来,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你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应该具备哪些精神品质?
刘永好: 有人说企业家精神是不怕吃苦,勤奋,能拼搏,不怕困难。这是对的,但我个人认为,除了这些以外,首先要有 社会 的担当,要能引领大家。担当体现在怎么样做好我的企业,怎么样带领员工、带领队伍。当公司出现困难、问题的时候,要敢站出来,同时要以身作则、能够担当。同时,企业家要让市场、 社会 、老百姓认同,还要善于处理员工、管理者、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其次要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人进步或者是 探索 的一个动力。
实际上,企业家精神体现在责任、担当、创新和拼搏,又体现在智慧、情商和智商,还体现在能够处理好政府、市场、供应链、员工之间的关系。当处理好这些关系的时候,企业顺,毛病少,反之则困难多,压力大。企业家还要处理好突变的事件,特别是像非洲猪瘟或者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变化。
姓名:刘永好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1年9月
公司名称:四川新希望集团
职务:董事长
个人简历
刘永好,男,生于1951年,四川省成都市人,大专文化,高级工程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永好曾是四川省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讲师,1982年以后辞去公职到农村创业。历任成都希望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希望集团总裁、新希望集团董事长、中国民生银行副董事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乳业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荣誉称号
先后被有关方面评选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中国十佳民营企业家”以及“中国十大扶贫状元”、“2002年中国十大民营企业家”、“2002中国十大金融风云人物”等,并曾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2000亚洲之星”。
注册资本:5.3亿元
总资产:48亿元
上一年度营业额:42亿元
企业情况与业绩
新希望集团现有15000多名员工,90家企业,产业范围涉及饲料、乳业、肉食品加工、房地产、金融与投资、基础化工、现代商贸与物流等领域,并在东南亚建有3家生产型企业,2002年实现产值42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民生银行的第一大股东,是中国民生保险主要发起股东。
聚人气表现
刘永好先生是光彩事业的倡导者和积极实践者,新希望集团一直坚持在实业领域发展,刘永好先生作为民营企业家与媒体和社会各界保持着良好的社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