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湖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02-10 03:0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湖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一、质量要求:来稿应具有一定学术水平。选题新颖、观点明确、论述严谨、材料翔实、文字简练。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产生的论文及关于湖北本土研究的文章,本刊优先采用。二、标题与作者姓名:文章正题一般不得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作者姓名之下应写明工作单位、地址、省、市(县)、邮编。三、摘要和关键词:摘要是对论文内容梗概简明、准确、完整记述的短文,不加注释和评价性文字,以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要内容的名词性述语,一般每篇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四、作者简介:作者简介写于关键词之下,内容依次为: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五、正文:正文字数6000-8000字左右为宜。论文应观点明确、新颖,资料翔实、可靠,论证严密、科学。六、注释和参考文献:注释主要指对文章篇名和内文某一特定内容的解释及补充说明,注释(用①②标示)一律采用当页脚注。参考文献依顺序附于文后。七、英译文 题名、作者名、单位、省、市(县)、邮编及摘要和关键词要译成英文并与中文一一对应,置于参考文献后。八、本刊有权压缩、删改文章,作者如不同意删改请在来稿末声明。来稿在3个月内未收到采用通知者,可自行处理。来稿一般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的介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杂志为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面向基础教育,服务于中学师资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中学教学研究。开展高等师范各学科的研究、继续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学教育管理研究等。

论文的相关资料

[1]张珍. 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与艺术设计[D]. 淮北师范大学: 淮北师范大学,2010.
[2]武宇林. 回族民间剪纸及其艺术风格——以阿依舍·井春霞的剪纸为例[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
[3]何红一. 南方民族民间剪纸对中国剪纸的特殊贡献[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4]段春华. 中国民间剪纸与马蒂斯剪纸的比较[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10).
[5]戴嘉艳. 走过岁月,历久弥新——谈蔚县剪纸与时代发展的全新适应[J].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6).
[6]余晓红. 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访湖南望城第一家华夏剪纸博物馆[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7]郭秀. 民间剪纸造型手法研究[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8).
[8]万炜. 黄河三角洲民间剪纸艺术简论[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
[9]赵娅迪. 山东民间剪纸的地域性文化特征[J]. 美术大观,2010,(5).
[10]王媛媛. 中国民间剪纸中的牛文化[J]. 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2).
[11]白航. 柳林民间剪纸初探[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12]杨雨佳. 创作主体的没落对民间剪纸艺术的影响[J]. 艺术百家,2010,(4).
[13]朱晓红. 近现代以来中国民间剪纸研究发展变化思考[J]. 装饰,2010,(11).
[14]马安君. 甘肃民间剪纸艺术及其旅游开发[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9,(1).
[15]刘国武,刘贲. 医巫闾山满族民间剪纸文化观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16]吕焰. 论格式塔与民间剪纸的造型思维[J].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17]黄千,王晓华. 略论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视觉美感[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6).
[18]黄千,李英睿. 略论长白山满族民间剪纸的视觉美感[J]. 美术大观,2009,(8).
[19]梅玉洁. 从齐鲁文化角度看山东民间剪纸[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20]李晓丹. 东西方造型基础的追溯——浅谈中国民间剪纸与平面构成之异同[J]. 美术大观,2009,(11).
[21]董喆. 美在人间 贵在纯真——漫话民间剪纸艺术[J]. 美术大观,2009,(11).
[22]汪辉,肖琼娜. 民间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装饰,2006,(2).
[23]顾浩,周军. 扬州民间剪纸在当下社会的命运[J]. 装饰,2006,(7).
[24]关健. 谈民间剪纸的收藏[J]. 装饰,2006,(9).
[25]康小花,赵军. 浅析民间剪纸的时空表达模式[J]. 美术大观,2006,(10).
[26]季玉民,殷晓克. 浅谈中国民间剪纸艺术[J]. 美术大观,2006,(10).
[27]许中美. 浅析乡村女性对民间剪纸传承的影响[J]. 美术大观,2006,(11).
[28]尚军.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装饰美[J]. 装饰,2007,(1).
[29]黄坚. 备极工巧:闽南民间剪纸艺术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1).
[30]陆蕾. 浅谈民间剪纸的审美创造[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4).
[31]许茵茵. 金华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发展构想[J].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32]谢群. 论我国民间剪纸艺术的特点[J]. 美术大观,2007,(6).
[33]王晓玲. 对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文化价值的探究[J]. 美术大观,2007,(9).
[34]王晓昕.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象征体系架构[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9).
[35]王继红. 学习民间剪纸艺术的几则断想[J]. 淄博师专学报,2006,(2).
[36]许中美. 民间剪纸里的动物图形寓意[J]. 菏泽学院学报,2007,(4).
[37]谭嫄嫄,宁绍强. 民间剪纸艺术在民族化包装设计中的应用[J]. 包装工程,2008,(12).
[38]陆序彦. 民间剪纸的精神性及思考[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5).
[39]王焰安. 试论民间剪纸的版权主体及版权享有[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0]孙琳,陈立.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当代设计领域中的应用[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8,(1).
[41]刘彩清. 中阳民间剪纸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42]王景怡,王立秋. 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现状[J]. 美术大观,2008,(5).
[43]王立秋,董其志. 民间剪纸艺术在高师美术教学中的尝试[J]. 美术大观,2008,(5).
[44]楼正国.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设计语言[J]. 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7).
[45]刘流,张展. 毕加索的中国知音——浅谈中国民间剪纸与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中的直觉思维[J].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46]李志宏. 民间剪纸艺术传达方式中的平面构成元素[J].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
[47]詹克兢. 民间剪纸的艺术语言[J]. 艺术百家,2005,(3).
[48]何红一. 我国南方民间剪纸的历史、现状与保护策略[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49]李滔. 民间剪纸中的生活美[J]. 装饰,2005,(9).
[50]王焰安. 对商业形态民间剪纸版权的思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