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腾讯挨骂文章计算机杂志

2023-02-10 02: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腾讯挨骂文章计算机杂志

  被称为“全网公敌”的企鹅仔这次真的怒了。行业刊物《计算机世界》昨日出版的最新一期以《“GOU RI的”腾讯》为封面报道标题,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并“迫使”腾讯在昨日凌晨1时发表声明,谴责该杂志“恶劣粗言”,并称“恶毒攻击”后果很严重。

  《计算机世界》的该篇文章不仅在封面配图中将象征腾讯的企鹅“三刀刺得鲜血淋淋”,还用醒目的大标题直呼腾讯“GOU RI的”。文中对于腾讯对互联网产业都要插一脚的做法“很不满”,称腾讯“一直在模仿,从来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总能在成熟的市场中找到空间,横插一杠子”。

  不仅如此,文章接连搬出美团网创始人王兴、百度老总李彦宏、联众创始人鲍岳桥、“站长之王”蔡文胜、新浪创始人王志东、新浪总编辑陈彤等业界人士对腾讯的指责,称“抄袭且贪得无厌的企鹅仔”已经“与全网为敌,所招致的民愤可见一斑”。

  其实,腾讯的产品扩张策略在业界早有争议,“模仿,抄袭,不懂创新”的骂名一直不断,而马化腾对此的回应通常是:模仿是最稳妥的创新。有分析人士表示,腾讯在网游、邮箱、电子商务等领域中途杀入并迅速占领市场,的确会让竞争对手,特别是一些中小互联网企业惶恐不已。“毕竟,拥有庞大即时通讯用户基数是腾讯的最强优势,对别人而言也是巨大的威胁。”

  尽管腾讯的经营策略颇具争议,但仍有网友表示可以理解。网友“玻璃猫”认为,“《计算机世界》对腾讯的指责太过偏激”,因为一项新产品出来,总会有跟进的企业。网游、电子商务等都有很多人在做,怪就怪腾讯太强太显眼。互联网资深人士谢文也在文章中表示,“微博、杀毒、电子商务到今天的团购,这些领域的商业模式在那儿摆着,人人都在抄,你凭什么要求腾讯高抬贵手,不去挣这个钱”?他认为,业界这种对腾讯的埋怨,就像“小孩儿撒娇”,是五十步笑百步。

  值得一提的是,该篇文章报出后,腾讯在昨日凌晨1时第一时间发出官方声明,表示欢迎媒体对企业发展发表评论,但《计算机世界》是恶毒攻击,对于这种行为“严正谴责,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分析人士指出,这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口水战。腾讯的“抄袭”争议直接反映了互联网行业目前所处的无序竞争状态,同时,缺乏创新和同质化现象严重也是重要隐患。这一点也可从频频发生的“真假开心网”互诉、360与金山对簿公堂等事件中看出端倪。对此,有业内人士呼吁,互联网企业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产品创新上,而不是简单的模式模仿。

  记者手记

  淡定的“抄袭”和不淡定的情绪

  对腾讯“抄袭”问题的斥责一直让业界有隔靴搔痒的感觉。这一次,《计算机世界》憋不住,狠狠地往小企鹅身上捅了几刀。鲜血淋淋的效果很明显,无论是腾讯,还是站在对立面的《计算机世界》和腾讯的竞争者,甚至是普通网民,大家开始痛痛快快地宣泄不淡定情绪。

  老实说,即使被人诟病,腾讯在“山寨”和“抄袭”的道路上一向走得很淡定。小企鹅形象笨拙,但亦步亦趋,大多数时候还能小跑超越。所以说,在最初模仿ICQ成功后,腾讯开始了网游、电子商务、搜索引擎、输入法的疯狂复制,并在这条道路上我行我素。

  尽管缺乏涵养,《计算机世界》和众多腾讯竞争对手的联手“骂街”赚足了眼球。“GOU RI的”粗口也为媒体书写了“开创性”一笔,其主观不满和咬牙切齿的情绪感染了不少网民,他们纷纷加入到讨伐腾讯的宣泄中来。“就是靠抄别人起家的”、“人家的创新,在你模仿下走向绝路”、“唐骏是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而马化腾是我的复制可以成功”……揶揄,嘲讽,或许发表以上观点的网友正使用QQ传递“腾讯被骂”的消息。

  国人或许正陷入这样一种悲哀:任你情绪不淡定吧,腾讯正按部就班地把自己复制成另一个微软式的企业——恨它又离不开它

为什么互联网大佬中,马化腾挨骂最多

  原因一:腾讯是BAT中唯一一个直接收用户钱的公司;
  一个前提,这里说的是主营业务。
  对比阿里和百度,腾讯一直以来最大的不同就是其面向C端的增值业务。具体来说,用户对阿里接触最多的应该是淘宝和天猫,虽然用户都是掏钱从上面买东西,但是大家都知道,用户掏的钱并不是直接给了淘宝,而是给了淘宝卖家,阿里其实自己并没有直接沾用户的钱——虽然支付宝可以通过账期、互联网金融等各种方式进行盈利,但用户根本不关心,这也就使得用户在跟阿里之间隔了一层淘宝卖家,即便用户有什么不满,也很少针对阿里发脾气;而来看百度,百度和用户之间的直接金钱关系可以说隔了1万个阿里,百度一直以来都是以B端业务为主——搜索引擎的竞价广告,虽然这部分偶尔会有用户跳起来说影响了自己正常搜索,但毕竟用户没有给百度任何钱,所以用户也就还好,不会直接跳起来。
  反观腾讯,腾讯最赚钱的业务是其增值业务。什么是增值业务,包含的是QQ会员各种钻、游戏,这部分可是用户直接掏钱给腾讯买的,当然不爽!一个是花钱的用户永远不会满意,另一个是没花钱的看到花钱的能享受那么多特权,自然也不爽。不爽,当然要骂!
  原因二:腾讯最赚钱的业务是很多人深恶痛绝的;
  在传统的价值观里,腾讯的钱似乎不太那么光彩,主要盈利的业务显得不是那么“健康”,游戏……你懂得——被很多专家称为黄赌毒后的又一大危害,“网瘾”这个词不知道让多少家长和孩子深恶痛绝。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马云的功劳,马云号称绝对不会做游戏——虽然现在也做,但是当年可是因为这句话,不知道收获了多少粉丝,成为了多少人心中有责任的企业家。尽管当时阿里和腾讯还并不是竞争对手,但是马云这句话,其实不知道给了腾讯多少耳光,现在腾讯还处于这个行为的影响时代,额!
  腾讯做游戏这个生意,而且做到全国甚至世界最大,那些“单纯”的网友自然“口不择言”了。
  原因三:当年负面报道波及太广,竞争对手挖坑太深;
  几乎在所有企业家关于创业失败因素的总结中,都可以看到一条内容——防止不良媒体报道。一个媒体的报道可以毁灭一个公司,甚至到现在仍旧成立。
  2010年,计算机世界一篇《狗日的腾讯》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报道,文中把腾讯作为互联网公敌进行批判,将互联网商业竞争写成了不可调和的恩怨。详细叙述了联众等公司与腾讯之间的恩怨情仇。该文言辞辛辣、“刀刀见血”,并伴有联众创始人鲍岳桥等“受害者”声泪俱下的哭诉。虽然已经事隔5年,细节早已被大家淡忘,但那个扎眼的封面报道图片和标题,以及腾讯“抄袭”的印象还是深深印在了大家的心里。
  现在搜索这篇文章,还有专门的百度百科,如果搜索相关图片,可以看到各种版本的企鹅与狗的造型,这也就造成大家在骂马化腾时,抄袭用的最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把腾讯拱上风口浪尖的竞争对手,对于大家骂马化腾这事也是“功不可没”。没错,就是360。当年的3Q大战,几乎把腾讯打的一败涂地,腾讯的品牌形象可以说荡然无存,一向以用户至上的QQ反而成为了大家心中成为了利益不顾用户的罪魁祸首,再加上360宣传的封闭、抄袭等各种因素……只能说,腾讯真是太难过了。
  原因四:腾讯总是做一些正确但不得人心的事情;
  从腾讯举报快播的事件可以看出,腾讯往往喜欢做一些“正确但伤人”的事。从商业角度来看,腾讯举报快播确有其道理,快播确实触犯了法律,并且腾讯也是通过正规手段去操作,无可厚非。但是从人心来看,快播一直以来,不知道是多少人心中的“自留地”,承载了多少欢乐,快播被封杀,第一个触犯的就是这些人的利益,巧合的是,上快播的人大多也是腾讯的用户。
  即使快播应该被举报、或者说快播迟早会被举报,这个举报者一定应该是腾讯么,再或者举报之后,腾讯有必要站出来说么?这个么……
  实际上,腾讯最近两年仍然在做一些这样的事情,花大价钱购买IP,购买音乐版权、购买图书版权,名义上是在反盗版,其实还是希望通过规范版权市场,进而售卖版权获利——最近和网易云音乐合作,就被很人多解读成为版权赚的第一桶金。
  同样的性质,从商业的角度,确实是无可厚非,甚至可以打出一个为内容制作者提供正规的创作环境,但是损害的却是普通网民的利益——相信还是有不少人逃脱不了盗版的禁锢。腾讯正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甚至是对整个行业发展都有利的事情,但是普通网民才不管,谁损害了我的直接利益,我就骂谁!
  不知道这个原因,是因为腾讯做的不对,还是因为网民的素质不够逼格?
  原因五:腾讯针对领导人的声誉管理做的太少。
  如果说腾讯在最初的几年发展期让自己的品牌遭受到了很大损失的话,那么按理说,腾讯应该最大限度的去填上这些坑,并进行各种正面引导。
  但是,我们看到,近几年来,腾讯对于马化腾个人形象方面的包装,做的似乎非常少。很少有看到马化腾像其它互联网大佬那样,在一些关键场合说一些给自己加分的话——比如马云,就算他不是阿里掌门人,估计当个意见领袖都可以了,李彦宏也类似,在重大社会事件中,还是可以看到其身影。
  除了极少极少数马化腾在高校分享之外,很少看到互联网之外马化腾出现的身影。去年的冰桶挑战,那么火的时候,马化腾也没出来……
  虽然这一部分原因是腾讯和马化腾个人低调,但我还是相信,更大的原因是公司层面对此的不够重视,再低调,出去做个分享,对热门事件做做评论还是有时间的吧。公司没安排,马化腾自然不去,也不会意识到事情的后果。
  马化腾总不出来,让大家猜,大家只能凭借那些既有印象,去随便“猜”喽!
  历史虽然是由胜利者所书写的,但是很多时候,历史上的只言片语,能够影响很多很多。如果马化腾继续被骂下去,那么历史上很可能对马化腾的记载就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但做事不得民心”,额……
  马化腾被骂,非常冤枉,因为他并不是大家评论中所说的那样的人,马化腾被骂也不冤枉,因为大家都不了解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计算机世界》封面为腾讯小企鹅(插了三把刀)是多少期?具体讲腾讯什么事最好原文粘贴多来。谢谢!

第二十八期 因为腾迅现在已经成为国内IT业的航母级企业了。盛大和巨人都已经慢慢地在走下坡路,而腾迅现在正在疯狂地积累财富,它的股票每天都在涨价。

腾迅在整个网络全面覆盖了所有业务,任何单做一样或只做几样的公司都搞不过他,都会被他挤垮。现在一些中小型公司已经悟到了用户数的重要性,。比如迅雷,360,都在积极地扩大用户群以期在未来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腾迅的成功在于整体长期战略的正确性。它用了三年时间死撑不倒,又用了三年完善QQ的多维功能,又用了四年抄袭网游。

中间三年它开始赚钱,也铺好了一大半网络相关的平台,更抓住了一亿网络用户,后面这四年它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一举雄踞IT业潮头。

现在所有网民中不用QQ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而用QQ的人就不得不接受QQ所有平台广告及服务的诱惑,这给腾迅带来更大的商机。最重要的是QQ的多维功能让你只要拥有整套QQ软件,你几乎可以为所欲为(这可能也就是它的优势及目标)。你想聊天,有QQ,你想写博,有空间,你想版聊,有论坛,你想玩网游,市面上的网游出一个他抄一个,而且不用注册ID。你想看电影,有QQlive,你想斗地主,有QQ游戏平台。你想买东西,你想婚恋交友,你想上网安全,,你想下载网络资源,它都有你能用的。它给你的理由就是方便。方便是绝大多数人在上网时最重要的要求之一。

这种变相的垄断,目前还没有哪家公司能站出来抗衡,国家也暂时不会管。且静观其变吧。个人认为网游这块,它是做得很失败的。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