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关于五育融合的论文题目

2023-02-10 00:4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于五育融合的论文题目

一.选题依据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

  蔡元培一九一二年初在出任教育总长时提出的五育是指:军国民主义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项主张。新时期的五育指的是《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近期,《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要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坚持‘五育’并举”,在课程方面“增加学生选择学习的机会,满足持续发展、个性发展需要”,以及“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

(二)本课题对已有研究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要做到这些,学校应依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整体规划、设计学校课程。在教育快速发展的现在,“五育”融合是当前及未来基础教育改革最重要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之一,有助于提升育人质量。我国教育一直在提倡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五育中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是不可能完全分开的,每一种教育教学,都会对学生各方面产生影响,各个教育之间往往也是相互渗透、相互连接的。经过多年的实践,“五育”融合的校本化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当前的教育形式是让学生以学业成绩为目的,忽略过程中的方式与多种感观教育。在这种传统模式下,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方法,既能保证国家课程有充足的教学时间,又不耽误“五育”的渗透。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五育”融合结合校本化课程与社团活动实施。其优势在于:

    1.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力。“五育”融合校本化实施的关键是注重国家课程资源、学校校本资源、学生生活经验的调用和自身活动体验的主动参与,正是由于融合后的目标明晰有序,才为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余地,真正落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地位,实现满足学生持续发展、个性发展的需要。

    2.有利于深化教师教学观的认同和完善,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打造特色学校,全面、均衡、优质、高效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创设师生教学共生的境界。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东阳完小全体教师及学生(二)总体框架

    一直以来,国家课程是学校实行五育的主要载体,国家课程由国家统一开发,“五育”理念贯穿其中。学校和教师位于课程体系的最远端,只是国家课程的传授者和使用者。这些原因致使教师不具备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被动的执行课程计划,敷衍的贯穿“五育”理念。为了将“五育”融合校本化,我校教师和学生将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借助“生本+阳光课堂”改革的东风,专门制定东阳完小校本课程建设开发指导方案,并结合我校“阳光教育”办学理念,将课堂活动和社团活动进行整合开发,构建了六阳光课程体系:阳光文课程(语文主题学习,数学生本课堂)、阳光心课程(国学社团等)、阳光美课程(剪纸社团,艺术社团等)、阳光智课程(魔方社团,叠被社团等)、阳光动课程(试验田基地)、阳光体课程(乒乓球社团,足篮球社团等),做到有课程目标、有课程计划、有课程内容、有课程实施、有课程评价,确保学校“五育”活动课程化,以课程建设落实立德树人,发展核心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型实践者,学生成为课程和活动的主人,成为校本化实施的最大受益者。有效地弥补“自上而下”的国家课程变革的不足,为国家课程的扎实实施、学校的个性化发展奠定基础。

    重点难点

    我校践行生本教育思想,结合“五育”理念,以“阳光 绽放”为核心思想,以“办阳光教育 育花样少年”为办学宗旨,以创造具有东阳完小特色的“五育”融合阳光教育品牌为重点,依托课程改革和社团活动,探索成熟的校本化课程体系。

    主要目标

  “五育”融合,在阳光教育品牌统领下,以深化阳光课堂改革,推进阳光课程校本化建设,强化教学精致管理,助推教师专业发展,打造特色学校为五大支点,全面、均衡、优质、高效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探索成熟课程体系,指导师生把整合的资源双向交流、师生互动,满足学生持续发展、个性发展需要,树立新的学习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三、思路方法

    (一)基本思路

    1.学校顶层设计了校本化实施系列方案。如用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及人物打造校园文化,经典诵读、征文比赛、亲子诵读比赛、飞花令、国学才艺展示等活动扎实的开展起来,学国学,学礼仪,争做国学小名士,注重孩子仁义礼智信的教育,让每个孩子有信仰,讲诚信,有爱心,懂感恩,德才兼备,真真正正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结合学校实际,开发了阳光劳动课程,利用校内闲置的空地,开辟出了小葵花等实验田,让学生践行绿色种植实践活动,种植各种蔬菜,亲身参加劳动,体验劳动的辛苦与快乐,从劳动中获取直接的认识,养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以实验田为载体,课程视角,素养立意,解“五难”,融“五育”,展未来,培养了学生克难攻艰的勇气和锐意创新的实践精神。基于校情,以生为本,因校制宜,善用资源,以一育融五育,助力儿童有滋有味地成长,为每一个五彩的生命奠基。

    2.聚焦课堂改革,“五育”融合,发展核心素养,助推教学管理精致化。在准备阶段,学校制定了“生本+阳光”课堂教学改革等指导性系列方案,从过程、学科、学校、教研四个层面全方位系统化推进学校管理水平,加强了教学过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以精致管理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内涵发展,形成学校特色。教师初步具备了“五育融合”的教学新基本功,既善于在自己的学科领域,也善于融合利用各育的育人资源,实现基于融合、为了融合和在融合之中的新型教学方式。

    3.“五育”融合不仅仅是学科资源与社团活动的融合,而是要德育并举,对学生进行文化、卫生、家庭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综合教育。学校通过构建个人-小组-班级-年级-学校-家庭六维一体自主管理模式,制定了学生自主管理制度,成立了班级、学校自主管理组织,对班级、小组、学生采取积分制管理,定期评比最美班级、评选阳光之星-文之星、心之星、美之星、智之星、动之星、体之星。五育融合要轻评价,少利害,重鼓励,侧对话,悦成长,要注重化知识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化实践为奇妙。

    (二)研究方法

    通过对东阳完小学校、学生的现状分析和对研究思路的梳理,在本次课题研究中我们将采用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质量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成果展示法等诸多方法来研究。

    (三)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21年10 月—2021 年11月)。制定课题实施方案,课题正式开题。在这一阶段,收集相关资料,主要做好课题的论证和研究方案的撰写工作,撰写课题初期报告。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1年12月—2022 年11月)。正常开展各方面活动,实施研究,阶段性总结分析,撰写课题中期成果报告。根据调查法、质量分析法、经验总结法得到的各种信息调整课程设计,举行各种活动。

    第三阶段:改进、总结与结题阶段(2022年12月—2022年6月)。充分利用已有条件开展“五育”融合的各项学科活动和社团活动,如价值引领,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课改论坛,与校际联研相结合。榜样示范,与专家引领相结合等;继续使用融合后的校本化课程进行学科教学,同时音、体、美、信全面展开各项活动,充分发挥每一堂课、每一个教育活动的“五育效应”,形成成熟的校本化课程体系;最后整理材料、总结成果、撰写结题报告。

教育学论文题目

关于教育学论文题目

教育是对人的完善,就是实现人的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的统一。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教育学论文题目,希望你会喜欢!

1、城区学生与农村学生的对比研究

2、传统教师评价的负面影响

3、传统作文教学的误区研究

4、词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5、大学生选择教育类专业的心理相关研究

6、大众媒体对小学生的影响分析

7、当代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期待与要求

8、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研究

9、东西方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研究

10、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11、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2、儿童课外文学阅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

13、儿童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地位及意义

14、改革开放以来小学作文教学方法的多元现象研究

15、改进小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6、改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17、关于文学欣赏的研究

18、合格教师基本标准的探究

19、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措施、途径的研究

20、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1、家庭环境对学生个性养成与心理成熟的影响

2、家庭教育对儿童语言发展的影响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配合问题的研究

4、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

5、教师的科研能力研究

6、教师的素质研究

7、教师的学历水平研究

8、教师发展的教育需求思索

9、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因探究

10、教师发展对教学质量提升的相关研究

11、教师发展对于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相关研究

12、教师发展对于学校课程改革的促进研究

13、教师发展过程中可用资源的梳理与归纳研究

14、教师发展进程中内在障碍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15、教师发展进程中外在困难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16、教师发展于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作用

17、教师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研究

18、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关系研究

19、教师发展在专业化进程中的价值探索

20、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

21、教师能力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1、教师人格发展内涵与策略的研究

2、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职业生活研究

3、教师使用新教材出现问题的研究

4、教师思想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5、教师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6、教师知识发展内涵与途径的思考

7、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界定与标志的思考

8、教师职业生活规律的相关研究

9、教师智慧发展内涵与策略的思考

10、教师自我教育的途径与策略探究

11、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研究

12、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知识储备研究

13、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的专业思想形成研究

14、教育类专业学生就职前角色转变过渡的相关研究

15、教育实习后的专业认同变化研究

16、课程改革与小学语文学科课程关系的研究

17、课改背景下的“好课”标准的研究

18、课改背景下的学生作业的研究

19、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程发展性教育评价研究

20、课堂教学改革困境的研究

21、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德问题研究

22、课堂教学新境界的研究

1、教育资源差异化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2、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困境及救助对策研究

3、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

4、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家庭义务教育决策的影响

5、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6、辽宁省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7、绿色教育视野下华德福课程思想研究

8、大学和中学孝廉文化教育有机衔接研究

9、HW公司互联网教育商业模式研究

10、浅谈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11、西部大开发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投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12、教育信息化中数据处理与数据可视化研究

13、基于教育传播学视角的高中地理课堂多媒体教学研究

14、家庭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15、远程教育运用于羽毛球教学的方法研究

16、现代远程教育中学生管理问题研究

17、盲聋哑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研究

18、后平权时代美国原住民教育政策研究

19、我国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20、高中生异性交往中理想异性的特征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

21、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角色研究

22、城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23、初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城乡差异分析

24、视频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5、铁岭市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6、高中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27、基于体感交互的教育游戏的设计与开发

28、心理游戏在中小衔接心理教育中的策略探究

29、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30、数字化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课堂实践研究

31、云南边疆地区卫校学生心理健康及教育干预研究

32、县域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3、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34、县域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35、二战后台湾原住民语言教育政策变迁研究

36、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37、江西省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

38、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39、孟子人性论在当代道德教育中的价值

40、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41、农民工随迁子女基础教育公平的问题探究

42、基于儿童本位理论下学龄前儿童教育类APP的交互设计研究

43、农民工随城子女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44、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45、新媒体环境下中学语文教育网站建设研究

46、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支持对总体幸福感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47、美国“家庭学校”教育方式在中国的推行方案研究

48、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需求与胜任的分析

49、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课程观形成的叙事研究

50、凉州区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51、智能教育物理平台中基于前向推理的解题子系统的研究

52、农村学前教育教师信息素养现状与改进路径研究

53、我国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关系问题研究

54、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55、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56、我国义务教育政府支出责任分担机制研究

57、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中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58、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性研究

59、教育救助法律制度研究

60、中国民办培训教育办学规制问题研究

61、微视频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62、湖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分析

63、基于情境创设的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

64、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

65、美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路径研究

66、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农村教学点发展案例研究

6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求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68、留守儿童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69、中芬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比研究

70、农民工子女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71、湖北省黄梅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

72、聋哑学校科任教师参与班级管理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73、盘锦市农村贫困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74、后现代视角下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

75、延边州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调查研究

76、延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

77、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对社会流动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78、毛泽东理想信念教育思想研究

79、黑龙江省教育考试机构发展改革研究

80、武威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研究

81、民国时期公民教育研究

82、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特岗教师教育信念研究

83、财政性教育经费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84、基于政策视角的广州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研究

85、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制度研究

86、游戏教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87、教育管理视角下的高中生学习倦怠研究

88、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89、解构基础教育的性别迷思

90、人际与群际视角下青少年慈善捐助归因的特点及其教育干预

91、中国和新加坡的英汉双语教育政策比较研究

92、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93、学校教育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有限性研究

94、台湾新移民子女教育政策评述及启示

95、教育转移支付对义务教育供给及均等化影响的研究

96、基于信息技术的`义务教育阶段酸和碱教学研究

97、全球化时代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公民教育研究

98、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镇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99、农村失学儿童的受教育权保护现状及救助对策

100、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投资收益与风险研究

10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102、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青少年逆反心理研究

103、学校教育中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研究

104、我国残疾儿童义务教育保障问题研究

105、教育不公平的影响机制研究

106、无锡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107、孔子道德教育思想及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108、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流入地义务教育同城待遇研究

109、洛克的自由教育思想及其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影响

110、孔子与耶稣教育哲学思想比较研究

111、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义务教育供给的影响

112、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归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113、教育虚拟社区伦理失范预警模型构建研究

114、学校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困境研究

115、基于增值评价的教育公平研究

116、呼和浩特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117、基于教育技术学语境的先秦儒道技术思想价值阐释

118、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119、我国青少年的孝道问题与教育对策研究

12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供需关系研究

121、进城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体制改革的探索研究

122、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影子教育治理的政策研究

123、日本对非洲数学和科学教育援助研究

124、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125、S教育培训公司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研究

126、民国时期福建省教育视导制度研究

127、基于学校教育视角的家校合作的个案研究

128、大数据背景下网络教育发展的困境和出路

129、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与自我发展

130、课堂教学中的性别教育研究

131、消费文化语境中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

132、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研究

13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学教师计算机焦虑的状况研究

134、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惩戒问题研究

135、社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研究

136、杜威的道德教育方法及其当代启示

137、教育手段的正当性研究

138、同侪互助在提升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的案例研究

139、基于移动终端的微资源设计与开发

140、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141、江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142、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建筑更新改造的设计研究

143、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教育观念的变迁

144、家庭教育方式、家园合作共育对幼儿自信心、独立性的影响研究

145、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研究

146、基于罗尔斯正义思想的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147、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问题

148、农村人口迁移对城市教育投入的影响研究

149、新疆沿边经济带教育、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150、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研究

151、沈阳市民办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152、大连金州新区教育综合改革案例研究

153、话语视角下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反思

154、基于教育生态学视角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

155、精神分析思潮的道德观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156、论教师的教育习惯及其更新

157、国家教育考试舞弊防治及其改进研究

158、外来务工者子女自信心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159、秦皇岛市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160、夏邑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161、中美教育游戏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162、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163、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仿真平台设计与开发

164、中韩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比较研究

165、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学校道德教育研究

166、我国农村离异家庭儿童道德教育研究

167、城市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受教育权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168、经验道德认识论及其道德教育启示

169、学校礼仪教育的失落及其可能出路

有没有有关学前教育或者是融合教育领悟有创新的论文题目

1全语言下的早期阅读观;
2浅谈社会领域课程选题范围;
3当红课程全脑开发与适宜课程的异同;
4剧本课程如何在幼儿园开展及实际运用。

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参考版

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参考版

要学德育论文了,那么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幼儿园德育论文题目参考版,欢迎大家阅读!

1.幼儿园书法教学浅议

2.幼儿园语言教学高效课堂的建构思路分析与实现

3.构建以微信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德育平台的若干思考--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4.试论鉴赏与表现相结合的幼儿美术教育研究

5.在一日活动中加强幼儿品德教育

6.幼儿教育之我见

7.浅谈如何开展以正确价值观为导向的幼儿教学

8.幼儿品德教育初探

9.关于幼儿德育的若干教学思考

10.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11.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新模式

12.在美术区域游戏中渗透德育

13.家、园、社区三位一体提高幼儿品德教育的有效性

14.摭谈幼儿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意义

15.让“德育之花”在幼儿园完美绽放

16.培养幼儿的爱心是品德教育的坚实奠基

17.幼儿园德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探究

18.浅谈幼儿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9.以身立教--浅谈对小班幼儿的德育

20.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优化策略探索研究

21.幼儿德育教育及实施方法

22.浅议幼儿园小班文明礼仪行为的养成

23.我对幼儿德育特征的浅显认识

24.融德育于幼儿美术活动中

25.注重幼儿道德教育的时代意义及措施

26.传统国学教育对幼儿德育教育的作用探析

27.幼儿礼仪教育的培养

28.浅谈幼儿德育的有效途径

29.浅析幼儿园实施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30.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研究

31.现代教育技术开启幼儿礼貌教育新模式

32.基于陶行知德育思想的幼儿人格教育实践探究

33.中职德育工作模式初探

34.让幼儿在行动中养成良好品质

35.对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有效探究

36.初探幼儿“关爱教育”与德育实施研究

37.浅谈幼儿音乐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38.美术活动与幼儿社会性的培养

39.幼儿品格教育的实践探索研究

40.农村幼儿家长育儿观念的质性研究

41.幼小衔接视角下幼儿合作能力培养现状的研究

42.浅谈幼儿园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性

43.在美术教学中开启幼儿美的心灵

44.浅析“新八德”与幼儿德育教育

45.谈德育在现代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

46.简论日本学前的家庭教育给中国的启示

47.内隐学习理论下幼儿德育应用研究

48.对幼儿主体间性德育的思考

49.简析红色教育对幼儿成长的重要作用

50.浅析幼儿教育中德育教育渗透的有效方法

51.幼儿园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52.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与作用

53.论幼儿师范学生学习物理学之目的

54.刍议幼儿德育生活化的策略探讨

55.幼儿园如何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

56.探索幼儿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57.幼儿德育情境模拟训练的合理性根据

58.浅谈素质教育下的幼儿园德育

59.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德育教育浅识

60.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职幼师德育课程的内在联系

61.幼儿园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相结合研究

62.谈谈开展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的价值

63.新视角下幼儿师范生德育价值取向探析

64.幼儿德育教育意义及策略

65.在幼儿教育中契机与情境结合效果分析

66.试论幼儿的道德情感教育

67.浅析中国传统节日教育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影响

68.构建合作型德育模式,促进幼儿德育可持续发展

69.浅议幼儿美育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70.幼儿园德育过程中实践活动案例研究

71.德育应从娃娃抓起

72.让德育之花在幼儿教育中常开

73.我园加强幼儿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

74.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

75.农村幼儿教育中德育教学的渗透路径

76.浅谈幼儿园开展德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77.如何在幼儿的点滴生活中渗透德育内容

78.关于新视角下幼儿师范生德育价值取向探析

79.浅谈幼儿教师素养对幼儿德育的潜移默化

80.刍议把握幼儿园德育的契机

81.初探我园德育教育的创新途径

82.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实施

83.试论幼儿德育教育的有效措施

84.基于教师角度下开展农村幼儿德育工作初探

85.对幼儿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方法

86.试析幼儿园晨练活动的意义及组织策略

87.浅谈民族传统体育游戏在幼儿园的挖掘与利用

88.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89.让幼儿具备竞争意识

90.浅析幼儿园分享教育的有效策略

91.以主题性游戏促进幼儿德育教育的'发展

92.情感教育在幼儿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浅析

93.开展幼儿品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94.浅谈德育课程师生角色互换教学的“多赢”效果

95.让音乐艺术渗透幼儿园常规教育

96.浅谈幼儿的德育教育

97.在幼儿心中播下“德育”种子

98.幼儿德育宜化虚为实

99.学前教育专业英语教学中听说能力的培养策略

100.幼儿舞蹈对幼儿启蒙发展的重要性

101.幼儿园德育教育工作的心得

102.推动学前德育教育新发展

103.幼儿的音乐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104.浅谈幼儿园交互式主题墙饰的创设

105.浅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思路

106.试论幼儿分享教育

107.幼儿教育如何融德育于幼儿生活

108.如何对幼儿开展德育教育

109.浅析德育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110.有效推进幼儿品德教育工作的探索

111.幼儿师范学校德育课困境与对策探究

112.学前教育师范生师德培养的途径和措施--以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13.幼师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

114.基于洛克幼儿教育思想谈我国幼儿园教学理念--以《教育漫话》为例

115.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园德育教育的新视角

116.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117.神话传说对幼儿德育的培养

118.培育核心价值观从幼儿德育入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