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各种各样的盐科普小文章

2023-02-10 00:0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各种各样的盐科普小文章

洗盐趣事  

 

  童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但有些童年有趣的事,仍留在我的脑海中。  

  在我四岁那年的一天,妈妈做午饭时,打开碗橱一看,发现食盐没了,而家中只有我一人,妈妈便给了我十元去超市买盐。我给自己壮了壮胆,便跑出了家门。到了超市,我挥了挥手中的十元钱,对超市的阿姨说:“阿姨阿姨,我要买盐”于是,阿姨给我拿了一袋盐。我那时很疑惑,不知道阿姨给我的是不是盐,于是我就撕开一个小口子,用食指伸进袋子蘸了蘸,而后伸进嘴里舔了舔,“啊,真咸!”,我惊叫起来,就在尝盐的那一刻,手中的盐袋子被我扔到了地上,只见雪白雪白的盐洒了一地。我赶忙大把大把地把盐从地上抓起来,心里想:糟了,我把盐给弄脏了,怎么办,怎么办?!突然,我想到了一个“又好又妙”的办法。于是,我问超市的阿姨要了一个塑料袋,把掉在地上的盐装在袋中。我急急忙忙跑回了家,趁妈妈不注意,我端了个小板凳,站在板凳上,开了水笼头,把盐撒到盆子里,洗啊淘啊,定睛一看,哪里还有盐的影子啊!好像盐在和我捉迷藏,故意躲起来了,我又气又急,赶忙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无奈地对我笑了笑说:“盐,在这水里已经溶解了,变成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小颗粒,以后啊,你就别再干‘洗盐'这傻事了!”  

  长大以后,每当我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总会想起这件事;每当我无聊的时候,我也会想起,还不禁傻笑起来。

食用盐一般有哪几种?哪种盐比较好?

常用的食用盐的种类:低钠盐、碘钾盐、海藻盐、螺旋藻盐、绿色食品食用盐等。不同的盐好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功效:

1、按烹调需求购盐。颗粒大的食盐,尤其是粗盐,适宜腌制食物,不仅风味好,还利于盐缓慢溶出和渗入。

2、日常做菜时,颗粒大的盐溶解慢,在达到同样咸度时,加入量较多,不利于控制血压,反而是颗粒小的盐容易分散均匀,比较适合。

需要注意的是,盐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咸味,不管什么盐都需限量。对健康人群而言,若每天只吃6克盐,无论是碘盐还是低钠盐,都不会带来麻烦。

如果吃得太多,每天达到十几克甚至二十几克,即使是所谓的“高档盐”,照样会有害处,吃出高血压、中风和骨质疏松。低钠盐含钾量较高,肾功能不全和心脏疾患等病人不建议食用。

扩展资料:

另外,根据原料来源,食盐主要分为四大类:海盐、湖盐、井盐、岩盐(矿盐)。

1、海盐是将海水引入盐田,经过日晒、蒸发、结晶而成;

2、湖盐是从盐湖中直接采出的盐,或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

3、井盐是采用地下天然卤水晒制而成;曾经的海水因地质运动变成陆地上的咸水,经过长期蒸发,含盐物质结晶形成岩石状矿层,这就是岩盐,它深埋于地下100~3000米处,需经过钻井、注水溶解、抽取加工才能制成。这些食盐原料经过以下不同处理,便会成为不同种类和叫法的产品。

参考资料来源:

手机人民网-怎么科学用盐?正确用盐需要做到这七点

人民网-我们到底该吃什么盐

食盐的种类有哪些

1,精制盐
精制盐是日常烹调中最常用到的盐,指的不是它的颗粒精细,而是指它是被精炼和提纯过的。它可能是海盐、井盐、湖盐,或者最可能的——岩盐。事实上今天人们在餐桌上食用的盐,大约40%来自从盐矿开采的岩盐,30%来自地下卤水或者盐湖制成的井盐。通过化学加工,精制盐中氯化钠的含量达到99.5%以上,而其他矿物质元素大多被剔除,包括有益的和有害的。

2,大粒海盐
海盐不像精制食盐那样经过重重加工,因此它们能保留更多的微量元素。海盐分为粗盐、细盐和片盐。根据产地和内含矿物质的不同,海盐的颜色各异,有白色、粉色、黑色、灰色和混合色。纯粹萃取的海盐,味道细致,细品下会带有微妙的甜味。除了调味,大粒海盐还可以用来盐渍。

3,烟熏海盐
烟熏海盐属于加工盐,有非常强烈的风格。这种盐是在木炭上熏制而成的,因此用它烹调的食物往往会有熏烤的香味,会为平凡的豆腐鸡蛋添上动人的烟熏香气,也适合与煎炸和熏烤的菜肴搭配。

4,片盐
盐质具有天然纯净、疏松速溶等特点,色泽洁白、味道清澈,充满海风的味道。可以用来搭配烧烤或煎制的食物,在高温下略略融化,咬起来有细碎的声响和轻盈的颗粒感。

5,竹盐
竹盐是以含丰富矿物质的天然海盐为原料,放进三年生的青竹中,两端以天然黄土封口,以松树为燃料,经过1000℃~1500℃高温煅烧后提炼出来的。竹盐的口感清香纯正,适合各种烹调。

6,柠檬盐
除了精制盐和海盐,超市里还有一些特殊口味的盐,如香草盐、胡椒盐、柠檬盐等。这些盐都属于加工盐,就像不同口味的醋一样有不同的用途。柠檬盐的颜色非常漂亮,有清新的柠檬味道,只要一点点就能让海鲜的腥味消失、鲜味提升,用来拌沙拉也是不错的选择。

7,昆布盐
这是产自日本的一种加工盐,在细细的海盐里添加了磨碎的昆布(类似海带的一种海产品)粉末,闻起来有一种海洋的气息,喝汤的时候加一些调味,味道非常独特。

8,夏威夷黑色熔岩盐
因为火山活动而形成的天然矿物盐,和火山灰混合的这种盐有独特的烟熏和矿物味道。而产自夏威夷的黑色熔岩盐则更黑,其中含有微量的活性炭和火山岩。黑色火山盐有股柔和的焦炭回味,有将菜品杂质醇化的效果。

盐与健康征文

盐与健康征文6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征文吧,征文的主要目的是宣传与教育,内容选择主要是颂扬和体会。你知道征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盐与健康征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盐与健康的关系,早就已经被提出来了。医学家认为,摄入盐过多,易导致血容量增加,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增加,使血压增高,还会导致血管硬化。吃盐过多,让人产生口渴的感觉,需要喝大量的水来缓解,长期大量摄取盐会导致身体浮肿,同时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多吃食盐容易患高血压、心肌梗塞和癌症等。据统计,我国北方人每人每天摄盐量达15克,口味偏淡的南方人每人每天的摄盐量也达七八克,都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人每天摄盐量低于5克的标准。尽管不断有新的低钠盐产品问世,但很多人觉得一天吃5克盐还是十分困难的。减盐的对策有:

1、少吃零食。饼干、薯片、大部分膨化食品、果仁类食品中都含有较多的盐。

2、尽量少吃快餐。不管是洋快餐还是中式快餐,为了提高口味,里面的盐分含量都不低,所以喜欢吃快餐的朋友们要注意啰!

3、购物学会看标签。购买食品的时候不仅要注意看保质期、营养成分,还要注意看里面添加的食盐量,如果包装上注明每100克含1.25克以上盐或0。5克以上钠,就意味着含盐量超标了;如果每100克含0.25—1.25克盐或0.1—0.5克钠,这说明含盐量适度。

4、多吃生蔬菜或蔬菜沙拉:每天的餐桌上还可以备一些西红柿、黄瓜、萝卜等生吃的蔬菜,不加任何调味品,既保证蔬菜摄入,又减少盐的食用量。或者用酸奶调制蔬菜沙拉味道也非常不错。

5、尝试多种配料:食物提鲜不只靠咸味,一些具有特殊气味的蔬菜也可以用来调味,比如香菜、香菇可以在熬汤时加入,而洋葱可以作为凉菜很好的辅料。醋是软化血管、调节口味最常用的家庭调味料,柠檬汁、柳橙、菠萝等各种果味的加入,也可以使食物的味道改变。所以说:每人每天不超过6克盐。

大家好,你们知道食盐的危害吗?如果不知道的,可肯定会说:“你的说的不对,如果对的话,你为什么还有许多农村人都说,我们只要多吃盐力气就会变大,所以我们要多吃盐,因为只有这样力气才能变大。”许多农村人都说:“我们只要多吃盐力气就会变大,所以我们要多吃盐,因为只有这样力气才能变大。"下面,就让我给你们讲一讲盐的危害吧!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明盐是人们的必需品。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诗句,有“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吃饭时菜里如果不放点盐,即使山珍海味也如同嚼蜡。盐不仅是重要的调味品,也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它调节人体内水份均衡的分布,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参与胃酸的形成,促使消化液的分泌,能增进食欲;同时,还保证胃蛋白酶作用所必需的酸碱度,维持机体内酸碱度的平衡,和体液的正常循环。人不吃盐不行,吃盐过少也会造成体内的含钠量过低,发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古时候,荷兰、瑞典等国对于触犯刑律的人,就规定在一个时期内不准吃盐,以作为惩罚。

但是,多吃盐也对人体有害无益。科学家们研究的结果表明:盐能使人体“水化”,就是说盐对水有某种吸附力,人体内盐分多了,要求水分也相应地增加,从而使过多的水分滞留在体内,因此引起高血压。有人调查过日本东京北部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他们平均每天吃盐25克,患高血压的人占全体居民的30~40%;在世界的另一些地区,每天吃盐只5~15克,患高血压的只有8~10%;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每天吃盐量低于5克,几乎没有患高血压的。因此,专家们建议,成年人每天的吃盐量,最好不要超过12克。

所以盐吃多了病也来了。

所以,我要呼吁:“我们大家都应该少吃盐,当然也不要多吃盐,只有一天不超过6千克身体才会健康,所以为了让我们的健康,就让我们恰当的吃盐吧!

俗话说:“无盐不出味”,食盐是人们生活中必需的调味品。在菜肴中适当放点盐,既调味又有利人体健康。食盐的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渗透平衡和正常的水盐代谢。在大汗不止时,适当补充盐分,可防止体内微量元素的缺乏。在通常情况下,人体摄入的水和盐的总量与排出的水和盐的总量是容易维持平衡的。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可能破坏此平衡,出现问题。例如人患急性肠胃炎,喝下去的.水不能吸收到血液里,都随粪便排出去了,而体内的水却仍然通过呼吸、汗液、尿液,继续排出体外,结果造成严重的脱水。这时除了用药物治疗外,还要给病人注射一些生理盐水,来维持水代谢的平衡。又如在剧烈的体力劳动中,在高温作业中,体内盐分随汗液大量排出。这时可能由于体内缺乏盐分,出现肌肉痉挛的现象。因此,在休息时,要喝一些淡的食盐水,来维持食盐的代谢的平衡。

《神农本草》记载:“食盐宜脚气,洁齿、坚齿,治一切皮肤诸症。”用食盐和苏子根煎水洗脚,可以治脚气病。常用盐水擦洗皮肤,可使皮肤健康,增强抵抗力。食盐有止痛作用,如热水烫伤了皮肤,擦点盐(或酱油)可以减少疼痛。天热喝点淡盐水,可以防治大便不通、喉咙痛、牙痛和腹痛。每天早晨喝一杯盐开水,可以避免嗓音发哑。如果误食了有毒食物,喝点盐开水,可以解毒。夏秋牛奶易变质,在牛奶中少加点盐,能使牛奶保鲜期延长。蔬菜瓜果食用前,先将其浸泡在淡盐水中20分钟,能去除残存的农药、寄生虫卵,有杀灭病菌作用。煎鱼前将鱼放在盐水中洗净,鱼就没有泥土和腥味。此外,食盐还能软化体内酸性肿块。

食盐对人的健康有很多好处,但食量要适宜,每人天以10克为宜,如果过量也会给人带来危害。

食盐过多会引起高血压。据专家调查,吃盐量与高血压发病率有一定关系,吃盐越多,高血压发病率越高。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的食盐量很低,基本上没有患高血压的,而每天食盐量高达20克左右的日本北部居民,高血压发病率高得惊人。在我国食盐量较低的广东省,高血压发病率仅为3。5%;而喜食咸的北方人,高血压发病率却明显增高。这是因为盐在某些内分泌素的作用下,能使血管对各种升血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而且还可能使肾细小动脉硬化过程加快。同时盐又有吸咐水分的作用。如果盐积蓄过多,水分就要大大增加,血容量也会相应增加,再加上细胞内外的钾、钠比例失调,使红细胞功能受到损害,血流粘滞,流动缓慢,加重了血液循环的工作负担,导致血压的进一步升高。

食盐过多会引起水肿。由于食盐过多,使钠在体内积累,而钠具有亲水性,所以引起水肿,并增加肾脏的负担。

食盐过多会引起感冒。高浓度的钠盐有强烈的渗透作用,会影响人体细胞的抗病能力。过量食盐,一是使唾液分泌减少,以致口腔的溶菌酶也相应减少,使病毒在口腔里有了着床的机会。二是由于钠盐的渗透,上皮细胞防御功能被抑制,较大地丧失了抗病能力。感冒病毒很容易通过失去了屏障作用的细胞侵入人体,所以易使人患感冒,而且咽喉炎、扁桃腺炎等上呼吸道炎症也常会发生。

食盐过量会引起心脏病。《内经》有这样一段记载:“多食盐,则脉凝注而色变”。“味过咸,大骨气伤,心气抑”。咸多伤心,食味过咸使小动脉收缩,有害于心脏。例如湖南居民心脏病死亡率比全国高出四个百分点,这同倚重猪肉和食盐消费过多有密切的关系。

食盐过多会导致胃癌。日本的胃癌患者以东北部的秋田、山形两县爱吃咸的地方为最多。面临日本海的新泻、石川两县居民顿顿吃稻米饭,患胃癌的也多。患胃癌数占首位的秋田县曾发动一场减盐运动,结果死于胃癌的人减少二成以上。可见吃盐过量是患癌的一大原因。盐里并无致癌物质,但它容易破坏胃的粘膜,对致癌物质起帮助作用。此外,肾脏病和中风与食盐过量也有密切关系。

因此,平时吃菜不要吃得太咸,尤其是老年人与婴幼儿的食物不能过咸。不能以成年人的味觉为标准准给孩子食物,使孩子受到损害,诱发高血压和心肌衰弱。对老年人烹调中尽量用醋、荠末,胡椒等香辣调料来代替盐分,减少食盐的数量。

饼干、谷物类食品和面包等固体食物通常含有较高的食盐,用这些食物喂养幼小的婴儿会使他们在一生中偏爱咸味食品。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这篇研究论文表明,人们在生命的早期就应该努力减少食盐的摄入。论文的作者称,情况有可能是这样的:在婴幼儿期存在一扇“敏感窗”,在敏感窗的作用下,接触到的某种食物和味道就会像编程序那样被编入大脑,日后便会渴望得到这些食物和味道。

莱斯利·斯坦说,尽管婴儿一出生就明显地偏爱甜味食品,而且极为厌恶苦味食品,但在其生命的前几个月中对于咸味好像并不介意。当给两个月的婴儿喂盐水时,他们显示不出任何面部表情,这可能意味着婴儿没有喝出咸味,或者他们对于咸味毫不在乎。

为了搞清这个问题,斯坦及同事追踪了61名两个月大的健康婴儿的情况。如果孩子们已经开始吃饭,几乎有半数(26名)曾经食用饼干、软面包或谷物类食品,这些食物通常含盐量较高。在喝瓶水测验中,这些婴儿比那些没有接触过此类食物的婴儿多喝了55%的盐水。当这26个孩子到了学龄前的时候,再次了解他们对咸味的偏爱情况,发现那些早期食用富盐淀粉食物的孩子更加喜欢咸味。

生命早期的饮食会改变咸味信号传输到大脑的途径,在生命的那个时段,大脑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表明早期的咸味饮食跟日后的咸味嗜好之间具有关联性。如果这一点属实,那么父母就有办法降低嗜好咸味的风险了。

婴儿喂养的实践表明,如果让婴儿吃某种食物至少十次,他们就学会喜欢这种食物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婴儿想吃这种食物,只是学会了容忍这种食物。研究还表明,甚至胎儿还在子宫里时,就可以通过妈妈的饮食了解味道,出生后通过母乳的滋味也可以了解味道。这种早期的饮食也能够帮助他们喜欢上其中的味道。

为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大家合理膳食,寒假期间,省教育厅和省卫生厅开展的手拉手我劝家人少吃盐健康主题活动,我们做为实践者,我非常高兴。

放假后,我们全家人认真地学习了《健康饮食实践手册》,为了引起家人重视,我们全家人又一起上网查找资料,认真了解使用盐过多的危害,家庭减盐措施和减盐的方法,控盐工具使用方法等,掌握盐与高血压、盐与慢性病等方面的知识,从根本上认识到减盐降压的重要性。

那爸爸妈妈做菜的时候如何少放盐呢?我有几个小窍门哦。

一、要自觉纠正口味过咸而过量增加食盐和酱油的不良习惯,对于每天食盐的摄入量实行总量控制,不要放一大盒子盐在灶台边上,而是用小勺分成均等的小份,每餐每人按2克盐的标准来烧菜。

二、习惯口味重的人,可以在烧菜的时候,放一点点醋,提高菜肴的鲜香味,帮助自己适应少盐食物。

三、豆腐乳、咸菜等都含有极高的盐份,应尽量不吃或少吃,如果吃了,应按比例减少其他菜中的食盐用量。

这个假期,经过全家人不懈地努力,我们家已初步养成了饮食低盐的良好饮食习惯了,希望更多的家庭加入到健康饮食的队伍中来,从现在做起,为我们的健康加油!

吃得太咸有损健康

“钠盐的过多摄入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钠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减少钠盐的摄入量可降低人群血压水平,减少高血压的发生,最终能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高盐饮食可加重心脏、肾脏的负荷,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祸根。”众所周知,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但人体对钠的生理需要量是很低的,成人每天需要氯化钠约为3至5克,如摄取钠过多可造成体内水潴留,血管内压力升高,阻力增大,使心脏负荷加重,久而久之造成心脏肥大、心衰、肾功能异常等难以治愈的疾病。正常人减少盐的摄入量,可有效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减少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和死亡。如果食盐摄入量减少一半,我国估计每年死于脑卒中、心脏病和慢性肾脏病的人可减少50万。

揪出生活中的“隐形盐”

“生活中看得见也摸得着的食盐,很容易被大家发现,可味精、熟食等食物中含有的‘隐形盐’很容易被忽视。一旦我们吃下去,它在无形中让我们的身体摄入了许多食盐。”成人每日最多摄入5克盐,其实已经包含了这些“隐形盐”,所以生活中也应当少食含钠盐量较高的各类调味料,比如酱油、番茄酱、辣椒酱等。还应尽量控制香肠、午餐肉、酱牛肉、烧鸡等熟食制品和咸菜、酱菜、咸鸭蛋等腌制食品,因为它们含盐量也特别多。

“应该提醒大家,某些甜品中也含盐。”比如饼干、冰淇淋等甜味食品也都含盐,因为奶酪、糕点成胚后储存发酵前,要在表面抹上一层盐来腌制,这是发酵和储存的必备工序。吃的时候,盐味已经被那股浓郁的酸甜味掩盖住了,我们就没有感觉到盐的味道。

生活中控盐有技巧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有效控盐?一些控盐小诀窍:

吃完菜会把菜汤倒掉,这样能减少对食盐的摄入。有些人很喜欢喝菜汤,或是把菜汤倒入饭里泡饭吃,但炒菜时很多盐分都溶化在了菜汤里,菜汤里的盐含量是最高的,所以吃完菜最好把菜汤倒掉,可以减少盐的摄入量。

“烧菜时越晚放盐越好,既能保持口感,又能控制盐的摄入。”很多家庭的晚餐都会准备汤,最后喝的汤,尽量不要放盐,清淡入口,可以帮助清理肠胃。要做到少用盐,必须要有决心和耐心。多用醋,少放酱油,这样可以少放盐,改善口感。

“淡口味要从小培养,宝宝的菜里尽量别放盐,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一般1岁之内不建议放盐,2岁之后也要尽量少放盐,长大之后也要少吃薯片、话梅等零食,这些食品里往往含有很多盐。

“采用低钠盐也是个不错的办法。”低钠盐当中的钠要比普通碘盐中的钠低三分之一左右。因此,选用低钠盐就可以减少20%至30%的氯化钠的摄入。从味道上来说,低钠盐的咸味儿跟普通精制盐的咸味儿是差不多的,因为低钠盐中增加了氯化钾和氯化镁的量,氯化钾也是有一定的咸味儿,而且钾和镁对人体也是非常有益的。

广东人均日摄盐9。1克世卫组织标准量:应少于5克

减盐迫在眉睫。省疾控专家指出,调查发现,广东人均日摄盐9。1克,超过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标准70%。“重口味”的后果,就是高血压患者群体庞大,“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压,50岁以上是1/2。”高血压又导致中风、心脏病、慢性肾病死亡率高,如果人均摄盐减至4~5克,专家推算广东每年因这些病死亡的人数将下降5万。

昨日,由省预防医学会、省盐业集团公司举办的广东省减盐行动正式启动,拟于三至五年低钠盐食用率达到30%左右。口味难改,因此,活动倡议“减钠不减咸”,以含钠70%、含钾30%的低钠盐,逐渐取代90%以上钠含量的传统盐。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引,人均日摄盐量应少于5克;而中国营养学会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标准,每人每日的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内。广东人、粤菜以口味清淡著称,摄盐是否达标呢?

省疾控中心监测结果显然不达标,人均摄盐超标68。9%。她援引最新的广东省第三次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结果,20xx年,广东人均日摄盐9。1克;沿海居民爱食咸鱼,粤东居民尤喜腌菜,超标量更大;城市超标比例约六成,而农村则高达八成。

当然,与国内其他地区比,广东人确实吃盐少些:全国人均日摄盐量达10。6克。卫生部门调查显示,北京人每天吃盐平均13。4克,农村地区更高达16。5克,总体而言“北咸南略淡”。

贪咸恶果

5个广东人1个高血压

“贪咸”伤不起。医学研究证实,高盐饮食可引致血压升高,因此限盐已经成为临床医学治疗高血压最普遍也最有效的手段。“高血压患者中,74%对盐敏感,也就是说高盐导致高血压。”

省疾控中心日前发布的第三次全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显示,每5个18岁以上的广东居民中就有1个高血压患者。都是“贪咸”惹的祸,在吃盐更多的我国北方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更高。

除了高血压,吃盐太多还会导致多皱纹,美丽减分。当然,高血压的危害更大,“要知道,我国居民85%死亡归因于这些慢性病,而心血管、脑血管病占40%,居死因首位,超过肿瘤。”

口味难改

低钠盐实现“减钠不减咸”

减盐迫在眉睫。在各种慢性疾病防治方案中,减少钠盐的摄入无疑是最切实可行的方案。“如果广东人均每日摄盐减至4~5克,全省每年这些病死亡人数下降5万人左右。”

不过,口味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习惯,专家因此推荐更为可行的“减钠不减咸”方案,低钠盐虽然钠含量减少35%~40%,但咸味差不多,比单纯减盐的可接受度更高。

不过,专家提醒,一般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后遗症等人群适宜吃低钠盐。而尿毒症、肾功能受损等肾脏病患者不适宜吃低钠盐。

吃低钠盐

每个人每个月只花2元

“我们是卖盐的,却乐于请大家少吃盐、吃好盐、健康用盐。”在昨日的广东省减盐行动启动活动上,我国不少地区已经率先启动“限盐行动”,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西藏等省(市)已向集体食堂、餐馆、家庭推广使用低钠盐;北京还明确提出通过三至五年时间,使北京居民低钠盐食用率达到10%。

低钠盐好过传统钠盐,属于优质食盐品种。改吃低钠盐后,会不会增加市民群众的负担?记者走访超市发现,400克一包的传统加碘钠盐为1。3元/包,250克低钠盐为1。9元/包,一个成年人吃低钠盐,一个月总量不会超过1袋,还不用花2元钱。

每天只吃一盖盐

一个啤酒瓶的盖子,去掉那层胶垫,装满盐就正好是6克;省卫生厅和广州市推广发放过控盐勺,那个小的容量就是2克,每天吃盐少于3小勺即可。

现在很多矿泉水、饮料瓶的瓶盖,都削薄了一半,这种瓶盖盛满了,就是4~5克。“足够了,因为面包、馒头、咸菜、油条等等都是有盐的。”

一篇1500字左右的科普文章,题目自拟。

题目:认识餐桌盐

众所周知,地球化学中的众多化学元素,有的对人体是害的,有的对人体是有益的,然而所有有益于人体的化学元素对人体的作用都是双刃剑,则:少了会致病,多了同样会致病。这里我们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大自然给人类养生的秘诀就是一个“度”字。

近代科学发现人体中需要含有60多种化学元素,其中: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等11种元素占人体重量组成的99.9%,学术界称它为“宏量”元素。其余不到0.1%的是由硅、铁、氟、锌、碘、铜、钒、锰、镍、硒、铬、锡、钼等为人体必需的14种元素组成,学术界称它为“微量”元素。人体中还有30多种极其微量甚至只能在化验中以“痕量”显示的元素,这些元素中,有些具有对人体特殊生理功能为人体所必需的,也有一些对人体可有可无的,此外另有一些是对人体是有毒的,诸如:铅、镉、汞、六价铬、砷、等元素。

当以上这些元素均以人体所需的“度”存在于人体时,人体就健康。但在人体的新陈代谢、吐故纳新的生理活动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球化学环境制约和人为饮食习惯的影响,而对某一种元素的摄入量过多或过少时,它就会在人体上显示出某些不适甚至于不同程度的病态来。

当前人们非常关心“钠”这个宏量元素对人体影响。钠在地球上分布非常广泛,多以“氧化钠”存在于各类岩石中,而人体所需的钠是“氯化钠”,即“食盐”。柴、米、油、盐是人们日常缺一不可的四大生活物质。,有人爱吃咸(称口味重),有人爱吃淡(称口味轻),这里可有学问了,我们且不可轻视它。因为钠元素是人体代谢所必需的矿物质营养素,起着维持细胞酸碱度的平衡,并且维持神经、肌肉、心脏、肾脏以及各种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动。钠摄入人体后又会通过尿、粪、汗液、泪水、鼻涕等向体外代谢,而主要的是通过汗液排泄。如果人体钠的摄入量高于排泄量超过人体所需的“度”时,它会打破体内的代谢平衡,阻碍其他营养的吸收,出现周身浮肿,引患高血压,诱发心脑血管病发生,严重危害着人的生命。但当钠摄入量少于排泄量而不能满足人体钠的所需的那个“度”时,又会罹患“钠缺乏症”,其症状表现:为身体倦怠乏力,神情淡漠木僵,还会出现恶心、视力模糊、心率加速、血压降低、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起立昏倒,严重的甚至会导致肾功能和心功能衰竭,同样会危害人的生命。眼下时尚“清淡”,然而清淡还得有个“度”,当前有人把“戒晕禁盐”作为长寿之道,这就就显得不那么科学了。国际卫生组织建议成人每天食盐摄入量需要6克左右,也就是人体每天的必需量。但依照我们中国人的口味成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要超过6克的2—3倍。大家都知道,一般体力劳动的人出汗多,钠通过汗腺向体外 排泄量就多了,人们付出的动强度大,相对多吃一些盐亦在情理之中。夏天,人爱出汗,如果得不到钠的及时的补充,人就会中署。”,我国的西部地区因日照强,所以那里的人群特别爱吃咸,这是气候因素所决定的。从人们日常生活习惯看,吃辣与不吃辣它和口味或重或轻有关,辣能刺激人体汗腺的分泌,可促进人体对钠元素的新陈代谢。大家都知道,四川人爱吃火锅,咸得简直不能再咸,然而辣得简直不能再辣,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食盐对人体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它作为人体“补碘的载体”,则“加碘食盐”被国家强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碘是人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国际卫生组织建议每天成人摄入量为150- ──300微克,我们莫看其微,一当人体患上“碘缺乏症”,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就大了。它可诱发人体“甲亢症”和“克汀病”的发生。甲亢症状:颈粗、突眼、怕热、多汗、腹泻、易饿、心悸、消瘦、肌无力、手震颤、妇女月经纹乱,还会焦燥易怒,从而常常会引发家庭、邻里、社会的不和谐。严重的还会导致精神、心血管、肌肉骨骼、生殖系统等诸多方面的疾病,因此危及人体健康和寿命。

从历史角度看,在未推行加碘食盐前, “甲亢”病患者随处可见,因患克汀病而导致人群中出现白痴、半白痴几乎每个大小村庄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聋哑、半聋哑和智商低下的人就更多了,“白痴家庭”也常有所见,而且山区尤为严重一些。这不能说与我国有部分地区环境缺碘无关吧。
再次呼吁对富含碘的海产品有着不常吃和不爱吃习惯的人群,购买食盐,需选加碘食盐。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