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著名作家写春节的文章

2023-02-09 23:5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著名作家写春节的文章

老舍眼中的 “太平花”

  长大了些,记得有一年除夕,大概是光绪三十年前的一二年,母亲在院中接神,雪已下了一尺多厚。高香烧起,雪片由漆黑的空中落下,落到火光的圈里,非常的白,紧接着飞到火苗的附近,舞出些金光,即行消灭;先下来的灭了,上面又紧跟着下来许多,像一把“太平花”倒放。我还记着这个。我也的确感觉到,那年的神仙一定是真由天上回到世间。 ——《老舍自传》

  胡适儿时的 大年夜

  每年除夕我家中总有一大群讨债的人,每人一盏灯笼,坐在大厅上不肯去。大哥早已避出去了。大厅的两排椅子上满满的都是灯笼和债主。我母亲走进走出,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钱等事,只当作不曾看见这一群人。到了近半夜,快要“封门”了,我母亲才走后门出去,央一位邻居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儿钱。做好做歹的,这一群讨债的才一个一个提着灯笼走出去。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儿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

  ——胡适《四十自述》

  沈从文忆 湘西过年

  我生长的家乡是湘西边上一个居民不到一万户的小县城,但是狮子龙灯焰火,半世纪前在湘西各县却极著名。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

  我照例凭顽童资格,和百十个大小顽童,追随队伍各处走去,和大伙在炮仗焰火中消磨。玩灯的不仅要凭气力,还得要勇敢。为表示英雄无畏,每当场坪中焰火上升时,白光直泻数丈,有的还大吼如雷,这些人却不管是“震天雷”还是“猛虎下山”,照例得赤膊上阵,迎面奋勇而前。我们年纪小,还无资格参与这种剧烈活动,只能趁热闹在旁呐喊助威。因为始终能跟随队伍走,马不离群,直到天快发白,大家都烧得个焦头烂额,精疲力尽。队伍中附随着老渔翁和蚌壳精的,蚌壳精照例多选十二三岁面目俊秀姣好男孩子充当,老渔翁白须白发也做得俨然,这时节都现了原形,狼狈可笑。

  最后集中到各会馆前点验家伙散场时,正街上江西人开的南货店、布店,福建人开的烟铺,已经放鞭炮烧开门纸迎财神,家住对河的年轻苗族女人,也挑着豆豉萝卜丝担子上街叫卖了。有了这个玩灯烧灯经验底子,长大后读宋代咏灯节事的诗词,便觉得相当面熟,体会也比较深刻。

  ——《沈从文文集》

有哪些描写到新年或者春节的文学作品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莫言的《过去的年》;丰子恺的《过年》;逄春阶的《晃动中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同时对比新旧社会的春节,突出了新社会移风易俗、春节过得欢乐而健康,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

《过去的年》主要讲了作者小时候认为只有春节才是年,特别盼望过年,因为对小孩子来说,春节就是一个可以吃好饭、穿新衣、痛痛快快玩几天的日子。要想过春节,必须先过腊八,过腊八,当然少不了那香喷喷的粥,这也令作者十分向往;过了腊八,就是能吃饺子的辞灶日;过了辞灶日,春节就迫在眉睫了;最后讲了作者在除夕夜的晚上想吃带铜钱的饺子的事。

北京的春节是谁写的?

《北京的春节》是著名作家老舍写的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作者用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喜爱之情。

老舍(1899年2月3日至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我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北京的春节》好词好句

《北京的春节》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文章,选自《聂绀弩杂文集》。文中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我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北京的春节》好词好句,希望大家喜欢。

《北京的春节》好词:

欢天喜地  红红火火  兴高采烈  欢呼雀跃  张灯结彩  喜气洋洋  欢天喜地  举国欢腾

事半功倍  八喜临门  笑逐颜开  年年有余  步步高升  万事大吉  心想事成  合家欢乐

年年平安  岁岁如意  恭喜发财  财源滚滚  三羊开泰  龙马精神  双龙戏珠  五福临门

福星高照  前程似锦  锦上添花  花好月圆  圆圆满满  恭喜发财  财源滚滚  风风火火

《北京的春节》好词好句

《北京的春节》好句: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

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

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地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

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历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

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

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

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北京的春节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

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

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多少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

按旧日的说法:有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

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北京的春节》好词和好句

《北京的春节》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一篇文章,选自《聂绀弩杂文集》。文中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我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北京的春节》好词好句,希望大家喜欢。

《北京的春节》好词:

耿耿于怀  轰轰烈烈  滔滔不绝  堂堂正正  亭亭玉立  欣欣向荣  自食其力  力不从心

牵肠挂肚  前途无量  文武双全  闻风丧胆  闻名遐迩  问心无愧  一呼百应  一视同仁

一见如故  一见钟情  一箭双雕  一举成名  望眼欲穿  十全十美  十万火急  拾金不昧

情同手足  情投意合  情真意切  全神贯注  全心全意  热情洋溢  仁人志士  物美价廉

《北京的春节》好词好句

《北京的春节》好句: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

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

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

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们,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

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

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

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

春节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

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灯。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

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