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科技财富杂志社夏煜

2023-02-09 23: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科技财富杂志社夏煜

不是。
周岭(1949-),著名红学家、编剧。中国科技财富杂志社社长。南海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方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中国创业板研究会研究员、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学术中心(筹)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红学家、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编剧;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处讲课或讲学;曾成功操作过中国境内资源性项目在北美上市及境外融资;曾受托管理、重组国内大型主板上市公司

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知名校友

任启亮:男,汉族,1956年5月出生,安徽省淮北市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曾在煤炭工业部、中央组织部工作。1992年调国务院侨办,先后任副处长,处长,山东省淄博市市长助理(挂职),北京华文学院院长,国务院侨办秘书行政司司长。现任国务院侨办副主任。 沈强:1961年6月出生,安徽宿州人。中文79级校友。现任安徽省淮南市委书记。沈强历任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办公室秘书、宿县地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安徽省砀山县委书记,县长、安徽省宿州市委常委、安徽省亳州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安徽省亳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代市长,安徽省亳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等。 周岭:南海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方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中国创业板研究会研究员、常务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著名红学家,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编剧,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处讲课或讲学,曾成功操作过中国境内资源性项目在北美上市及境外融资,曾受托管理、重组国内大型主板上市公司。现在还兼任《中国科技财富》杂志社社长,该杂志重在关注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指导优势投资。 彭介林:1978年进入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1976年3月参加工作,1986年6月入党,黑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士,现任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吕绳振:男,1949年10月生,汉族,安徽淮北市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任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人大常委,安徽省伦理学会理事长,曾任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煤炭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获安徽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连续两届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 侯志明:1964年2月生,内蒙古四子王旗人,中文83级校友,现任内江市政府副市长、市委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1987年7月,侯志明被分配到沈阳矿务局《沈阳矿工报》编辑部,1992年担任编辑部副主任职务,后又历任新华社辽宁分社《中华第三产业报》社总编辑助理、编辑部主任;新华社辽宁分社影视部编辑部主任;新华社四川分社绵阳记者站站长;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绵阳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社科联副主席;中共绵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社科联副主席;中共内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外宣办主任;中共内江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李森:男,1964年11月出生,河北无极人,高级政工师,中文84级校友。历任煤炭部人事司干部管理处副处长,国家煤炭工业局人事司调研员,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干教一处调研员兼副处长、处长,中组部干部教育局综合处处长,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副主任(副司级)、辽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天村的作品荣誉

诗歌:《快乐小诗》、《杭州六和塔》、《天涯海角》、《诗魂》、《就是这块土地》、《释佛》、《天台山隋梅诗四章》、《孤山》、《太阳颂歌》散文:《走过石梁》、《指点葛岭山》、《不惑之鹅》、《石松》、《心》、《梦》、《肾》、《始丰溪·母亲河》、《百年人生外祖父》、《祖国 北京 文学人生》、《嘴赋》、《肋骨赋》、《文人情秀》、《乘着月亮船去流浪》、《毛泽东“蛙泳”渡长江》、《骑牛上扬州》、《诗人胚胎,散文人生》、《中年青春》、《“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同在一个地球上》、《从孙悟空与唐僧讲起》、《假使诸葛亮不在三国出现》、《忧思三十年:做人与做作家》小说:《青春·柔情·旋律》(长篇)、《贞节碑之魂》(中篇)、《大日头》、《小鼠无传奇》、《东山石特传》(《流浪中国一万年》)(长篇)、《相约今生是真情》(长篇)、《中国孤儿青春梦》(长篇青春励志小说)理论·评论:《林非作品中美的旋律——美在红杏出墙来》《知音是艺术灵魂的相遇》《书山有路风光美——读林非先生〈读书心态录〉漫记》《“文化天台”,新世纪的发展战略》《天才中国的诞生》 1987年 诗文在省报上发表,朋友奖赏三杯绍兴国酒;2003年8月 浙江天台文学界召开“天村作品研讨会”;2004年10月 浙江天台电视台拍摄播出电视专题片《天村的路》;2004年 获中国作家杂志社、女友杂志社、鲁迅文学院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年文学作品大奖赛大奖;2005年 获《散文选刊》“古风杯”优秀散文奖;2005年 获中国作协文艺报、中国作家世纪论坛联合主办的全国文学作品一等奖;2005年 获台州市天台“旧城改造大家谈”征文大赛奖;2006年 获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中国当代散文精英奖之“卓越成就奖”;2006年台州电视台、天台电视台拍摄播出天村和月亮船文学社宣传报道;2006年 中国作协机关报《文艺报》两次发表天村文学创作信息;2007年 获中国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杯;2008年 获中国作家世纪论坛文学创作特别奖;2009年 获《人民文学》瘦西湖杯优秀散文奖;2009年 获浙江省“优秀文艺人才”荣誉;2010年国庆节 中国基层党建网和中国科技财富杂志社联合授予“中国骄傲之星”荣誉;2010年 荣获《中国作家》杂志社全国征文散文一等奖;2011年 荣获浙江省天台山杯养生文化论文奖;2012年 被授予“感动中国优秀文化人”荣誉;2012年 荣获浙江省“天台山文化奖”文学大奖; 高天当“桌面” 大地作“键盘”昨日多真情 明天有知音——漂泊中国五十度,青春悲歌歌一曲天村1962年4月23日,我生于浙江天台。这一日,是世界读书日。1968年,我6岁,元宵节上小学。1974年7月,12岁时小学毕业,9月升初中。1976年7月,14岁时初中毕业。因那时升高中是“推荐”,读书好没有用。当我朝天发问:“我为什么不能读高中?”老天无语时,惊闻“万岁毛主席”逝世。临近国庆节,才被一所“五七学校”高中部录取,课本仅语文和政治与普通高中一样,参加全国高校文科考试,历史、地理两门全靠自学,后两度转到普通高中插班学习,数学和英语两课成绩总赶不上去。这个时候,我开始思考社会制度不健全,弊病多多。又喜闻中国搞经济特区,新时期的到来,我大声喝彩。连续三次高考落榜后,想到自己写作是特长,加上那时中国文学热,便是伴随改革开放大潮来临而方兴未艾,不少作家仅凭一两篇作品仿佛一夜间成名,遂踏上名利双收的人生大道。忆当初,很多人都在写稿投稿,我无疑也插上了一对文学梦想的翅膀开始高高飞翔。1980年,我18岁,金秋季节,就开始向杭州、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城市的文学报刊大量投稿,当年三分一枚的邮票总是整大张地买,稿纸信封也都是成捆地买。因为不断地投稿,所以也不断地收到铅字退稿信。我屡投屡败,还投还败,我坚信,在一万次失败之后,第一万零一次总是成功吧!遇挫时,激情启动,智慧源出,我关注起人和生命的问题,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我一面在写稿投稿,同时想方设法找个好工作。清楚记得一次官方招聘,我报名、填表格、交照片后,等待通知考试。结果是被人暗中“卡”掉了,没有接到通知。父亲知道后,在公共场所作了一回大辩理。这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另一面,和学校老师讲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怎么如此大相径庭呵。每每找工作不成后,只好又埋头写稿投稿,寻求出路,这也是最省本钱的事情。在这前后几年,许多亲友为我介绍对象,不下十几门亲事,都被我“谢绝”。有谁能解读我此时的青春梦想啊!1982年,我20岁,金秋,和一帮朋友在天台国清宾馆,把酒吟诗,点歌抒怀后,回城里时,因我视力差劲,朦胧月色里,自行车载我冲向公路边沟作“英雄”,跌破头皮,颅骨裂痕,缝了20多针,住院20多天。朋友祝福说,“大难不死,必有洪福”,我笑笑,若真这样,定将邀你们再去琼台赏明月,再上华顶观日出。1983年和1984年,先后两次到北京,寻求文学人生奇迹出现。拜访过《诗刊》社,《北京文学》社,《人民文学》社等。《诗刊》一位老编辑告诉我浙江籍诗人艾青家地址,我带上一部诗稿,找到艾青家,向老诗人请教诗艺。那次,也向有关编辑打听过著名作家陈建功先生和林非先生的单位或家庭住址,都未如愿。尔后一次上北京,满怀青春豪情,决意从首都北京开始流浪,将一份出自镇政府的“到北京拜师访友找工作”的介绍信也撕毁丢进果壳箱,就这样没有了身份证明(那时还没有《居民身份证》),在北京站广场过夜时,被公安人员检查后送到北京市收容谴送总站,过了几天后回浙。这两年,还到过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打过工,寻求人生出路。1985年和1986年,分别几次到杭州,又转广州等珠三角地区找工作。在杭州《江南》编辑部,拜见过当年编辑俞赞时、徐谓明等老师,因投送过许多部中篇小说稿,收到编辑老师几次亲笔信,为我的稿子提意见,鼓励我。那时的珠三角地区对我的魅力确凿很大,尤其是深圳特区。我多次尝试去那粤南沿海改革开放城市群作淘金梦。有次,也像已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打工作家王十月那样“偷渡”进特区,他“偷渡”成,我却没“偷渡”成。1986年开始写成长篇小说《青春.柔情.旋律》。1987年,我25岁,春夏时节,再度旅居大上海,租了一间小屋,设想一边打工挣钱,一边业余搞文学写作,创造条件立足大上海。我到过《文汇报》社、《萌芽》社、《收获》社、《小说界》社、《上海文学》社、《解放日报》社,投送过不少稿子。我还自订了《文汇报》和刚创刊的《上海滩》杂志。记得有位编辑讲过,现在“文学热”已过去,转为“赚钱热”了。诚然,这次游学大上海,让我熟悉了不少上海滩风情。我回浙江时,一位爱好文学的上海小姑娘还写来热情洋溢的信,她父亲还是副县长,只叹我无福无缘。这年,还到过成都和广州,在南国五羊城参与多家单位招聘,都没中。正因为找工作屡屡没成全,更鼓舞了我写稿投稿的劲头。1987年秋,幸遇杭州作家田虚先生,文章开始在浙江日报副刊发表,第一次发表的是短诗,得到5元稿费。接下几年,连续发了数十篇。八、九十年代交接几年,已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任编辑记者的老同学江正茂,帮我的多篇稿子向有关报刊推荐发表。1988年,我26岁,春,随乡亲到四川做生意,和一个“辣妹子”一见钟情,她跟我来浙江天台,成为结发夫妻。1989年5月,大女儿出生,1994年1月,小女儿出生。我的老家在天台县坦头镇的东边,中小学校在镇的西边,我和我俩女儿读中小学,就要横穿整个小镇,足有2公里,每天早上学、晚回家,像过“长征”一样,无疑锻炼了我和我俩女儿。想想我自己,想想俩女儿,天真、聪明、好学,知足常乐嘛。我虽说“官方”工作无数次没找成,未如愿,可在我的信念中,必须吃成“国家饭”。今走到这地步,仍在温饱线上过日子;我把一切都看成是新时期的打工生活,包括在小镇老家种田、栽菜、砍柴、养猪养鸭养鹅。种田还是读初中时,学校有小农场,班主任老师亲手教的;我记住老师一句重要的话,插秧一定要把每一株秧苗插端正,一株秧苗好比一个人,站端正就好,就会健康成长。在那生活艰难时期,是鲁迅的立人精神和丰子恺的生活情趣支撑着我苦苦前行。有那么许多年,我要感激结发妻子的忠实与勤劳。妻为私人老板打工,都是按件计酬,不分日夜,为多赚点钱,一心为家庭生活过得美好。那些年里,我铭记父母双亲对我家庭生活的帮助,也难忘当年还健在的老祖母帮我带孩子。记忆到这里,特提上一笔,鉴于全人类所创造传承下的一切文化,在我心灵里一直都很神圣的,故我曾去朝拜“佛菩萨”,朝拜“大帝”们,曾去问津“排八字算命”与“看相”,还“打卦求签”等民间俗文化活动,但我绝不是去相信“迷信”,而是凭文化人的心态,敬畏“天地神佛”,敬畏“宗教文化”、敬畏“民间文化”,并加以认真地深入地研究。我笃信“知识就是力量”、“文化就是财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尊“神佛”坐着。我在此忠告“80后”、“90后”的年轻人,当你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闯世界时,再不要看重装在口袋里的“学历”,不要看重以前曾拥有的“东西”,要学会转身,让生活升华,记住,重要的是如何发挥自己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灵活,再灵活地运用,向社会展示自己的才智与能力,同俗众社会所有“迷信”活动拉开距离,阴阳相吻而泾渭分明,只有这样,你心中的“上帝”会时刻佑护着你引导着你——向前,向前,不倦地向前,你会与你今生命定的“贵人”相遇......不知多少人都这样说,女儿嘛,能读读初中,就可赚钱了,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我每每听到这种话,心头旋即涌动着悲喜冲撞情绪,经过激烈的灵魂搏斗后,又露出充满喜剧的微笑。我绝不能这样随波逐流,一定要以文化人的独特方式,和妻一起携领俩女儿走好属于自己的路。1989年,我27岁,春夏,因慕名贾平凹、陈忠实等著名作家,到西安打工游学,在民办的艺术学校,接触到不少有深度有力度的社会文化知识。这年前后的许多载光阴,多次多地方参加函授、刊授等成人高等教育自学,取得中文系、新闻系大学文凭。八十年代末,写成长篇小说稿《流浪中国一万年》(又名《东山石特传》)。90年代初,《天台山报》始创,老同学奚德基推荐我的文章在县报上陆续刊载。1993年,我31岁,盛春一日,风儿骀荡,大气和畅,独个人骑自行车到“台州府城”临海市,100多里路程,早去晚归,中途必经一段盘山公路,雄关险境,风光尽享,就为了购买一本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精装本,快哉!1997年,我35岁,香港回归日,我前往杭州谒师访友之行,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大楼崛起,感受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力度加大、速度加快,豪壮哉!——回到家,却借酒浇愁,为工作之事,为孩子成长之事,有时真学名家汪曾祺、李存葆那样喝醉,渴望获得创作灵感,一举成功。我对工作的希望一直在,文学的希望一直在。1998年,我36岁,苏州打工半载,看苏南大地变化非常,全国领先,虽曾为一些小事、大事、家事、国事,既触目惊心,也愤慨非常;——事后,转身想想,相信,中国必定发展,走向繁荣昌盛。这年,我编出人生第一本书——散文小集《雨浴人生小站》。90年代时光里,我写成散文随笔集《按摩冲动人生》稿子,其中数篇在报刊上先发表。为了不被科技发达的信息时代所淘汰,在八、九十年代间,我先后订过《人民文学》、《北京文学》、《江南》、《东海》、《小说界》、《上海文学》、《萌芽》、《收获》、《当代》、《青春》、《花城》、《浙江日报》、《文艺报》、《文学报》、《现代人报》等报刊。2000年,我38岁,新世纪灿烂的曙光照耀我、温暖着我一个人在县城租房居住,鞭策我努力打工养家。这期间,曾有亲友约我合伙做生意,试了试,凿实不是做生意的料,亏了几万块。找不成工作又赚不到钱,这么许多年来,我依然一颗童心天真可爱,仿佛与“绝望”无缘结识。不知多少个日子,就吃四、五角一包的两包方便面过一天,或到牛血羹店吃一碗牛血羹和一只馒头加二两白酒,只要一块五角左右,和现今物价比,真是便宜得要命。对此,我还向文学师友骄傲地说过:一块五角钱,就有酒有肉,吃饱喝醉。我生活得无忧无虑啊。这真如陈瑜老师在评论我作品的《廿年辛勤,生活馈赠》一文中说:天村的作品,有一股闪烁的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这可能是天村认识世界、把握世界的基本功夫。2003年,我41岁,编出《天村作品自选本》,被列入“中国当代作家精品文丛”,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系诗歌、散文、小说综合文学作品选集。8月份,在县文化界前辈曹志天老师、陈瑜老师和汤达明主席的帮助下,在县文体局会议室为我召开“天村作品研讨会”。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江正茂电话祝贺,并帮我的作品写过一篇短评《初读天村文学作品集感想》,在报刊上发表。2004年,我42岁,把一家人都接到县城里居住。这年秋,我买来一台600元的小电视机,算是我购买的最值钱的家用电器。在县文学界领导的关怀下,我创办了月亮船文学社,属天台作协团体会员。青少年写作辅导中心,以辅导青少年学生写作为主,兼招全托半托中小学生。是年暑假,大女儿以优秀成绩考上天台中学读高中,读小学的小女儿从坦头镇中心小学转到天台小学,因户籍关系不在同一个学区,要缴借读费,增加不少开支。一家人住到县城里,坦头小镇算是故乡吧。同年10月份,天台电视台为我拍摄播出近20分钟的电视专题片《天村的路》。在天台文化界领导和前辈老师的关心与指导下,为爱好写作的青少年朋友达成和美丽的文学梦想相拥抱,为前来学习写作的中小学生有发表文章的良好平台,亦为发展天台文化事业而奉献一颗爱心,特编辑出版《月亮船文学报》,四开四版内部小报,图文并茂,赠送社会各界。小报以发表青少年学生习作为主,并重点刊登名家指导青少年学子如何读书学习、如何踏入社会、如何迈好人生通途等富有极大教育意义的篇章,著名作家王蒙、陈建功、林非、周明、王宗仁、汪兆骞、李晓虹、王兆胜、赵朴初等作品都曾发过。这年,我荣获鲁迅文学院、中国作家杂志社和女友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全国青年文学作品征文大赛诗歌奖。2005年,我43岁,到北京参加“先觉杯”、“古风杯”中国新文学创作研讨会,聆听李瑛、梁晓声、周明、汪兆骞、苏叔阳、周大新、何建明、牛汉、赵大年、张同吾、肖复兴、张颐武、崔道怡、张宝瑞、苑坪玉等名流精彩演讲。作品《石松》荣获“古风杯”优秀散文奖,并选入汪兆骞主编的《华夏散文精选》。还参加中国作家世纪论坛,刚出版的长篇小说《流浪中国一万年》(又名《东山石特传》)获得中国作协文艺报全国文学作品一等奖。作品《乘着月亮船去流浪》和《始丰溪.母亲河》分别入选《中国作家论坛获奖作家文库》2005卷和2006卷。天台文化文章《旧城改造,打响“中华天台城”品牌》获台州市天台县“旧城改造大家谈”征文大赛奖。同年,加入中国散文学会,并任理事。同年8月5日,《钱江晚报》发表我的散文小品《文人也有财富来》,想不到被阿里巴巴、腾讯网络杂志、中国办公网、育龙网、中国食品科技网、上海中小企事业、创业商机网、天津金铺网、大学生家园、广州企业、天下商机等近百家网站或其它大小媒体转载,它们改题目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富翁》、《人以善为贵,学以诚至圣》、《一个文人的小本创业故事》等。2006年,我44岁,10月,前往北京参加中国当代散文论坛,和著名作家林非、周明、石英、王宗仁、卞毓方、肖凤、李晓虹、红孩、王兆胜等名家一起研究探讨中国当代散文发展方向,如何为改革开放新中国创作出合时宜顺潮流的优秀篇章。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随笔集《按摩冲动人生》,彩插有著名作家林非先生题写的墨宝,著名作家、《当代》杂志原副主编汪兆骞先生赐写序言,本书荣获中国当代散文精英奖之卓越成就奖。这年,台州电视台、天台电视台拍摄播出天村和月亮船文学社宣传报道。中国作协机关报《文艺报》两次发表天村文学创作消息。散文作品《文人情秀》荣获中国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杯。2007年,我45岁,被批准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同年,去北京拜谒林非先生、周明先生、肖凤教授、李晓虹博士等著名作家、理论家,围绕文事畅谈,接受淳淳教诲。导师授我创作之道,解我人生之惑,让我听到文学之神在前方殷殷召唤,创作灵感在心尖上任由春风吹动景色,导我步入一种潇洒的大美艺术境界。同年,大女儿以优秀成绩考上国家211重点大学——江南大学。妻子到苏州她妹妹那边打工,负起大女儿的学杂费、生活费。下半年,青少年写作中心停办,《月亮船文学报》因缺经费暂停编辑出版。2000年至2007年之间,我还在天台博物馆、赤城街道、县政协等做过事,并在吉利集团、石梁酒业等许多家企业打过工。2008年,我46岁,6月份,到天台县委党史研究室上班,做党史研究编撰工作。开始时月工资仅一千,我愉快地将这一千元作这样的调剂:400元给读高中住校的小女儿生活费,至少300元缴房租费、水电费、手机费、公交车费等,还有近300元是我个人吃喝用;清楚记得,大约5个月时间,每天中午在办公室吃一元六角一包的方便面,或吃两只大饼,也正好是一元六角,开水是免费的,紧紧裤带,呵呵口气,满是激动的泪花,生活如此美丽,不亦乐乎!人到中年了,每星期不吃几块鱼肉补补身子也不行呀。妻子骂得在理,“谁叫你没本事赚大钱”。2009年,我47岁,作品《骑牛上扬州》,荣获人民文学杂志社颁发的瘦西湖杯优秀散文奖,并在《人民文学》获奖作品专号发表。这一年,浙江省委宣传部授予我“优秀文艺人才”荣誉。年底,我学会上网,开建“天村创作网(博客)”。这前后几年,我的散文随笔集《按摩冲动人生》进入中国作家网“作品推荐榜”。汪兆骞先生赐写的《按摩冲动人生.序言》在中国作家网专栏刊登。中国作家网发表我的作品有:《祖国.北京.文学人生》、《毛泽东“蛙泳”渡长江》、《打工文学推动着一个时代》、《七访鲁迅故里“百草园”》、《中国作协会员有“35村”》、《从天台山启程的徐霞客精神》、《作家应和所生活的时代潮流赛跑》等等。其中《祖国.北京.文学人生》写了著名作家陈建功、林非、周明、王宗仁四位如何成为我的“文学人生之父”精彩片段。2010年,我48岁,1月,天台党史文章《初谈编纂天台党史二卷》,在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的《足迹》杂志第一期发表。国庆节,被中国基层党建网和中国科技财富杂志社联合授予“中国骄傲之星”荣誉。作品《从唐僧和孙悟空说起》荣获中国作家杂志社全国征文散文一等奖,并入编《中国作家金秋笔会获奖作品集》。在《文艺报》发表的数篇短章,被全国各地许多家基层文学报刊转载。2011,我49岁,1月,中共党史文化论文(合作)《关于毛泽东、朱德“早登天台山”的战略构想》在《足迹》杂志第一期发表,获得好评。6月份,天台山养生文化论文《托起辉煌的天台山“葛仙翁养生茶”文化》,参加台州市社科联和天台县委宣传部主办的“天台山养生文化研讨会”,并荣获优秀论文奖。同年,大女儿以优秀成绩江南大学本科毕业,供职于上海一家高科技企业单位。小女儿以优秀成绩考上国家211重点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妻从苏州回到天台,让我感到伉俪爱意深浓。2012年,我50岁,在我的信念里,必须同时追求一种完美的事业和一个完美的家庭,可完美这一境地在现实社会里是不方不圆的,已走过“半个世纪”尽如梦之旅,惟愿在我心魂深处永远是一种完美行程,通向完美境域,正在路途上,问好你我,互致平安,互递爱心。此时此刻,我的一只眼睛管我写字,另一只眼睛在看电视剧《北京青年》;突然,一名博友递过“纸条”:“写热人心,感动地球”吧!我读后 ,“哈哈”笑声中,灵感袭来,将这篇文字,当作质朴、纯情、大美大爱的散文,出题目为:《高天当“桌面”,大地作“键盘”——漂泊中国五十度,青春悲歌歌一曲》。感慨:油米酒水衣装住行,日月其中,书刊网络科技文化,乾坤真大。2012年9月 月亮船书斋月亮船文学社

温皓然的《红楼梦续》是200多年来红楼梦续书史上第一,为什么在《红楼梦群仙》里排名第8?

  你说的是这个咩?这个应该是按年纪排的?
  红楼群仙图

  柏梁诗

  雪芹抱恨笔如椽,红一梦惊九天①。
  蓼生戚蕴传新篇,二牍两歌弥可怜,敷华掞藻云水宽②。
  高鹗原非笼中鸢,催眉折腰权贵边,恨不移情向别园③。
  汝昌解密痴如癫,亦悲亦醉全无端,犹如老树临风前④。
  周岭才雄纳百川,高谈阔辩惊四筵⑤。
  建忠灼灼有慧眼,锦绣文章一千篇⑥。
  心武踯躅欲补天,费却生涯几十年⑦。
  北大醉侠不上船,洒家本是他方仙⑧。
  皓然皎皎美婵娟,擎天圣手霹雳禅,百世修成不了缘⑨。
  立娟咏絮才翩翩,清词浩气满人间⑩。

  此柏梁诗成于2012年春夏之交。连同原著曹雪芹,一并纳入其他对《红楼梦》传播最深,影响最广的各位学界精英。史称一弯明月与数颗明星,交相辉映:曹雪芹、戚蓼生、高鹗、周汝昌、周岭、赵建忠、刘心武、孔庆东、温皓然、熊立娟,称为“红楼群仙人”。这首诗句句用韵,一韵到底。并列分写十人,句数多少不齐,首、尾、中腰,各用两句,前后或三或四,变化中自有神理。
  ①:曹雪芹(1724—1764),名沾,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素性放达,常以阮籍自比。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而饱尝了人生的辛酸。创作出长篇小说《红楼梦》(未完),被后世誉为“人类小说史上的颠峰”。另有《废艺斋集稿》。故里有四,河北丰润,辽宁辽阳、铁岭与江西武阳,尚无确切定论。
  ②:戚蓼生(1730—1792),字念功,号晓堂、晓塘,德清城关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
  中进士,官封为刑部主事,升到郎中。乾隆五十六年升为福建按察使。一生为人洒脱,不修饰仪表,喝酒后喜欢乱骂人,但能力强,有理政的才能,办公桌上没有遗留的公文,最后因劳累而死于官邸。戚蓼生早年赴京应试,购得曹雪芹80回本《石头记》早期抄本,大为赞叹,书序一篇,对《石头记》的写作艺术推崇备至。戚序抄本后在清末由有正书局石印发行,分订前后两部各40回,用大字精钞,题为“国初钞本”,与程伟元排印、高鹗续写的百二十回本并行于世,分称“戚本”、“程本”。戚序抄本是研究《红楼梦》的重要版本之一。由于“戚序本”是“红学”的重要资料,所以戚蓼生也就成为《红楼梦》研究者所经常提到的人物。

  ③:高鹗(1738—1815)字兰墅,一字云士。清代文学家。因酷爱小说《红楼梦》,别号“红楼外史”。熟谙经史,工于八股文,诗词、小说、戏曲、绘画及金石之学亦颇通晓。热衷仕进,累试不第,乾隆五十三年(1788),始为顺天乡试举人。六十年进士。晚年家贫官冷,续写《红楼梦》后四十回。一说是书商程伟元与高鹗共同续成。
  ④:周汝昌(1918—2012)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曾用笔名念述、苍禹、雪羲、顾研、玉工、石武、玉青、师言、茶客等。我国著名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诗人、书法家,新中国红学研究第一人,享誉海内外的集大成者。有七十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其代表作《红楼梦新证》是红学史上具有开创和划时代意义的重要著作,奠定了现当代红学研究的坚实基础。
  ⑤:周岭(1948—),中国当代著名红学家,《红楼梦》的捍卫者。出生书香世家。才思敏捷,熟谙经史,能诗词歌赋,擅吟诵。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编剧,中国科技财富杂志社社长。南海石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成功操作过中国境内资源性项目在北美上市及境外融资;曾受托管理、重组国内大型主板上市公司。2008年,登录央视《百家讲坛》,引经据典,挥洒自如,赢得好评如潮。被观众称为“最脱稿先生”。

  ⑥:赵建忠(1963——),中国当代著名红学家,中国红学会理事、天津红学会秘书长。天津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古典文学特别是红学的研究和教学,出版红学专著多部,并在各类学术刊物发表红学论文数十篇,累计近200万字。曾发起组织首届全国中青年和海峡两岸中青年学者红学研讨会,学术经历和成就入选《红楼梦大辞典》(增订版)“红学人物”和“红学书目”相关条目以及“国内外红学专家—互动百科”词条。主要专著:《红楼梦续书研究》、《红楼管窥》、《红学流派批评史略》等。
  ⑦:刘心武(1942——),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以《班主任》闻名文坛。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茅盾文学奖。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进行系列讲座,对红学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2011年3月1日,出版《刘心武续红楼梦》,引起文坛广泛关注。

  ⑧:孔庆东(1964——),别名北大醉侠,当代鲁迅。祖籍山东,孔子第73代直系传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攻中国现代文学。擅长和媒体交锋,语言幽默。经常发表时评,振聋发聩。曾在博客及若干讲座中点评《红楼梦》续书现象,2011年为温皓然的《红楼梦续》长篇书序万言,称温续是:“立足红学,忠实内心,施展才艺,面向时代”。

  ⑨:温皓然(1976——),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别号乌金卓玛,新诗古诗皆能,通晓音律,信仰佛教。温皓然是“七十年代以后”逆创作潮流的代表作家,后现代古典主义文学流派的奠基人之一,被北大醉侠孔庆东誉为“女文豪”、“天津小龙女”。2011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续》被著名红学家赵建忠誉为“200多年来《红楼梦》续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

  ⑩:熊立娟(1986——)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主要研究当代文学,尤以当代红学为主。其文章清透洒脱,雏音夺人,可谓““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红楼梦中人评委周岭的简介大家有人知道么?

就是周汝昌
周汝昌,字玉言。研究员,男,汉族,1918年4月14日生人,籍贯天津。曾就学于北京燕京大学西语系本科、中文系研究院。先后任燕京大学西语系教员、华西大学与四川大学外文系讲师、人民文学出版社古典部编辑、是第五——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中国曹雪芹学会荣誉会长。1991年开始享受政府特贴津贴。

治学以语言、诗词理论及签注、中外文翻译为主;平生耽吟咏、研诗词、笺注、赏析、理论皆所用心,并兼研红学。有20多部学术著作问世,尚有几部正在印制之中。其中《红楼梦新证》是第一部、也是代表作。 1980年赴美国出席“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1984年受国家委派赴苏联考察列宁格勒藏本《石头记》;1986-1987年,获美国鲁斯基金,赴美国访学讲学一年并任威斯康辛大学客座教授。

红学专著:《红楼梦新证》(40万字),1953年上海棠棣出版社出版,三月内连销三版,后增订至80万言,197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雪芹》(14万字),196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后增订至20万字的《曹雪芹小传》,1980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恭王府考》(12万字),198O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献芹集》(40万字),198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石头记鉴真》(20万字),与周祜昌合著,1985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红楼梦与中华文化》(18万字),1989年工人出版社与台湾东大图书公司分出;《红楼梦的历程》(11万字),1989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恭王府与红楼梦》(20万字),1992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曹雪芹新传》(23万字),1992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红楼艺术》(19万字),199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红楼梦的真故事》(27万字),1995年华艺出版社出版;《红楼真本》(12万字),1998年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周汝昌红学精品集》(184万字),1998年,华艺出版社出版;《风流文采第一人》(25万字),1999年东方出版社出版。

学术专著:《范成大诗选》(22万字),1959年、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白居易诗选》(20万字),与他人合著,1962年作家出版社、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杨万里选集》(28万字),1962年中华书局、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书法艺术问答》(8万字),1980年香港中华书局、1982年文化艺术出版社分出;《诗词赏会》(20万字),1987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东方赤子•大家丛书•周汝昌卷》(28万字),1999年华文出版社出版;《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周汝昌卷》(54万字),1999年安格教育出版社出版。其他成果:《石头记人物画》(题诗40首),197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岁华晴影》(23万字),1997年上海东方出版社中心出版;《胭脂米传奇》(18.5万字),1998年华文出版社出版;《砚霓小集》(30.8万字),1998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脂雪轩笔语》(18万字),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主编了《红楼梦辞典》、《中国当代文化大系•红学卷》;校订过新版《三国演义》、《红楼梦》、《唐宋传奇选》,并撰序文;为《中国古代文学词典》、《唐宋词鉴赏词典》、《诗词曲赋名作鉴赏大词典》、《中国历代短篇小说选》、《诗词典故词典》。《〈红楼梦〉世界语版》等撰写了序文;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序跋与专栏文章发表于各地报刊。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