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决策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

2023-02-09 22:5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决策杂志社编辑部副主任

1983年09月,阜阳师范学院政教系政治教育专业学生;1987年07月,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社会学专业研究生;1989年08月,任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科员;1992年08月,任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科员;1995年11月,任《安徽决策咨询》杂志社主编(聘任,副处级待遇);1998年09月,任《安徽决策咨询》杂志社主编(正处级);2004年06月,任《安徽决策咨询》杂志社副社长(正处级)(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挂职任淮北市政府市长助理、市政府党组成员); 2006年04月,任安徽省淮北市委秘书长;2007年01月,任安徽省淮北市委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2008年11月,任安徽省淮北市委宣传部长、市委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2009年02月,任安徽省淮北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2011年04月,任安徽省淮南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2015年02月,任安徽省淮南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委统战部部长。

欧阳洁的成就

(又名阳洁),女,中国湖南长沙市人,1962年11月生。1986年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数量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国多家大学任教。1986年~1996年在中国国防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历任讲师(1989年)和副教授(1994年),1996年~2001年在中国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历任副教授和教授(1999年)。2002年至今在中国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任教授。在国防科技大学工作期间,曾连续十年为厅处级领导干部讲授《经济发展战略》课程,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之一,曾荣获“省级干部教育优秀教师”光荣称号,曾被评为国防科技大学“巾帼建功”标兵;另外还为系统工程专业的博士生讲授《数量经济学》课程。在广东工业大学工作期间,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过《国际营销》、《决策分析》等课程。目前在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为MBA、IMBA、MPM讲授《决策管理》和《决策模拟》课程,是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大学的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评审教授。研究方向涉及企业管理学科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方向,主要有“决策管理和决策分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多年来一直不间断地研究多个不同背景管理系统尤其是政务管理、商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规划、评价及决策分析的理论与方法,近年来致力于为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提供富有成效的有效政策评价和决策分析依据。研究特色注重多学科的有机融合,亦注重将理论成果推向实际应用。曾经主持完成过中国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的重大软科学计划项目,主持完成过中国多家大、中型企业的管理研究课题,在企业股份制改造决策规划、企业投资决策管理、企业战略发展决策制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务、企业营销方案策划、企业网站筹建与实施等方面有相当的理论根底和实操经验。多年来累计在学术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在中国及境外出版著作和教材十余部。1995年获中国国防科工委部委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年获中国广东省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一等奖、2004年获中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2005年获中国首届人力资源管理大奖银奖,所主持完成的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案例,成为中国中经网点击率最高的案例之一。目前担任广东省政府、广州市政府、广州市东山区政府的决策管理顾问,担任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大决策论证专家、广东省可持续发展专题规划论证专家,同时还担任多家企业的决策管理顾问和人力资源管理顾问。2003年~2004年作为教练指导MBA和研究生参加“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Global Management Challenge,简称GMC)”,所全程指导的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暴风雪”队2003年荣获第八届中国赛区GMC全国冠军,2004年荣获第二十一届全球赛区GMC世界冠军。2005年因研究GMC的学术著作的出版和发行,获GMC中国组委会颁发的“特殊贡献奖”,现有关GMC的三本学术著作不仅已被中国赛区和亚洲赛区作为指定培训教程,而且从2006年开始由GMC国际组委会推荐并认定为GMC大赛全球赛区的指定培训教程。主要学术著作有:1、《国际营销》,主编暨第一作者(两人合著),香港世界名流出版社1998年2月出版;2、《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务》,主编暨第二作者(三人合著),香港新华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3、《成功企业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研究范例》(上),第一作者,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4、《决策管理----理论、方法、技巧与应用》,独立作者,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5、《成功企业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研究范例》(下),第一作者,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出版;6、《绩效考核》,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7、《员工培训》,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8、《有效招聘》,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9、《人才素质测评操作手册》,独立作者,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10、《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赛前必读》,第一作者,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11、《市场预测和决策分析方法》,独立作者,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12、《公司职员管理培训金典》,独立作者,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主要研究项目如下:1、1986年主要参与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课题《中国职工工资物价补偿模式的研究》;2、1987年独立完成项目《株洲硬质合金厂MIS经济效益评价》,成果获部委级重大科技成果奖;3、1990年主要参与完成项目《“湖南省洞庭湖地区社会、经济、科技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及研究》。成果获部委级重大科技成果奖;4、1992年主要参与完成项目《“湖南省冷水江市社会、经济、科技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及研究》;5、1993年作为第二主持人主持完成特大型企业项目《衡阳钢管厂股份制改造总体设计》;6、1993年独立完成项目《大庸人造板厂1.5万M3中密度纤维板投资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论证》;7、1998年主要参与完成广东省高教厅课题《城市交通系统工程》;8、1999年独立完成“管理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课题《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环境评价及预测模型研究》;9、2000年主持完成广州市政府重大软科学课题《广州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环境评价方法支持系统的研究》,课题成果鉴定居国内领先水平;10、2000年主持完成项目《广东二笔软件集团企业网站的筹划及建站》;11、2001年作为第二主持人主持完成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粤高速”)项目《“粤高速”工作职位分析及评价》;12、2001年作为第二主持人主持完成广东省邮政局项目《广东省信源发展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13、2001年作为第二主持人主持完成爱立信广州公司项目《广东移动竞争战略及营销战略研究》;14、2001年主持完成广州市政府课题《广州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的灰色预测与评价》;15、2002年独立完成国家信息标准委员会项目《中国“喷墨盒”国家标准制定的有关技术经济论证》;16、2002年主持完成项目《“粤高速”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的研究》;17、2002年主持完成IBM公司北京公司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优化论证》;18、2003年主持完成项目《“粤高速”薪酬规范管理研究》;19、2003年主持完成广州市政府软科学课题《广州市科技进步投入产出宏观绩效评价与监测体系模型方法研究》;20、2003年主持完成广州市政府软科学课题《广州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及预测方法研究》,课题成果鉴定居国内领先水平。21、2003年主持完成项目《“粤高速”招聘与培训体系研究》;22、2004年主持完成项目《广东中烟战略重组一体化运作模式研究》;23、2004年主持完成项目《广东基础工程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24、2005年主持完成项目《“粤高速”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规范化研究》;25、2006年主持广东省政府软科学课题《广东省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决策支持研究》;26、2001年担任珠海天威耗材厂、南海电力局决策管理顾问;27、2002年担任珠海方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决策管理顾问;28、2003年担任广州卷烟一厂、梅州卷烟厂决策管理顾问;29、2004年担任广东冠粤路桥工程公司、南方科学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决策管理顾问;30、2005年担任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广东力维软件有限公司决策管理顾问;31、2006年担任中国人才素质测评网、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决策管理顾问。

张金昌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张金昌 ,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北唐县人,1959年1月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兼职教授,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勘探技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专业核心期刊《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编委。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1年毕业于河北地质学院探矿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探矿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1月分配到勘探所钻机三室从事科研工作。1987年7月任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1987年6月---1991年12月在勘探所从事科研工作,任研究室副主任。1992年1月---1994年8月在勘探所从事科研工作。1992年12月被评聘为高级工程师。1994年9月---1995年9月到美国进修学习。1995年10月---2000年3月在勘探所设备工程室从事科研工作。1996年7月--2000年3 月任研究室主任(正处级),并担任党支部书记。2000年4月至2009年1月,任勘探所副所长(副司局级)、党委委员,分管所科研管理工作。2001年12月被评聘为探矿工程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1年1月---2005年12月任第七届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1月起任第八届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2003年7月起任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06年5月---2006年7月在国家行政学院参加第七期国土资源厅局长培训班。2006年8月起任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及重大项目评审专家。2006年12月被廊坊市委、市政府聘为廊坊市第三届专家咨询服务委员会委员。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任勘探所副所长(主持工作)、党委委员。2010年12月至今,任勘探所所长、党委副书记 。 研究方向:从事地质岩心钻探、水文水井和工程施工设备设计、工艺研究以及科研管理工作。 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达16项,其中部级课题10项。国家863重点项目:2000m地质岩心钻探关键技术与装备 负责人地质调查科研计划项目:2000m以内地质钻探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 负责人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科学超深井钻探技术方案预研究 负责人 作为主要成员先后参加或主持完成了部、院、所及横向市场科研项目16项,其中获部科技成果三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一等奖一项。参与完成的“水文水井气举钻探新技术”研究成果推广应用到全国30个省、市、区,并广泛应用于国外水井钻进工程中,产生经济效益数十亿元,1993年度获得原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六);主持完成的“CG1900型全套管冲抓成孔设备、器具及施工工艺研究”项目,是原地质矿产部“九五”地勘高新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已于2001年通过部级鉴定。该项研究成果是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大口径全套管冲抓施工设备,成果总体水平达到了国际同类技术先进水平,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桩基施工中。2005年“CG型全套管冲抓成孔设备”入选国家重点新产品。2006年以来,又研制成功四种型号的旋挖搓管机,并出口俄罗斯、乌克兰等国,2011年又成功进入北美市场。2001年5月,担任编委副主任编辑完成的《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与开发技术译文集》是我国第一部主要介绍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与开发技术的译文集,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探开发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8—2009年,在青海省木里海拔4200米的高原冻土区成功实施“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DK-1—DK-4科学钻探实验孔”,在130-170米之间发现了3个天然气水合物层。在高原冻土地区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在世界上尚属首次,标志着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和取样钻探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6—2007年开始担任863重点项目“2000m地质岩心钻探关键技术与装备”及地质调查计划项目“2000m以内地质钻探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负责人。带领课题组,利用“2000米地质岩心钻探关键技术与装备”在山东乳山金青顶金矿区成功实施一倾角80度终孔深度达2212.8米的生产示范孔,标志着我国第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00m深孔全液压动力头地质钻机系统研制成功,其中多项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将大幅度提升我国深部岩心钻探装备设计、制造和配套实力,打破西方少数国家对深部地质岩心钻探装备市场的垄断。这两个项目的成功实施,使我国2000m以内全液压动力头钻机形成了系列化(300米—2000米),解决了长期制约我国地质岩心钻探效率提高的关键工艺技术问题,使我国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和装备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筹划“十二·五”2000—5000m地质岩心钻探技术与装备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负责的“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课题12000—15000m“科学超深井钻探技术方案预研究”进展顺利。1、兀型钻架(桅杆)静动载及稳定性研究。2、SPC-150型水文水井钻机。3、SHB140/100气举反循环双壁钻具。4、SPJC-300型水文水井钻机。5、水文水井气举钻探新技术研究。6、SJ-1500型水文水井钻机。7、CG1900型全套管冲抓成孔设备及施工艺研究。8、高压旋喷注浆技术研究与开发。 1 全液压动力头水井钻机国产化若干问题 臧臣坤; 张金昌; 冯起赠 探矿工程 2009-02-252 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及其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张金昌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9-08-253 2000m地质岩心钻探成套装备研制工作进展 张金昌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9-06-154 CG型全套管搓管成孔设备的研究和应用 宋志彬; 冯起赠; 和国磊; 王年友; 张金昌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9-06-155 再接再厉,创新钻掘技术 甘行平; 傅秉锋; 张金昌; 刘三意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6-02-256 回顾与展望 甘行平;张金昌; 刘三意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7-09-257 钻探技术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和新任务 张金昌; 冉恒谦; 刘芳霞 探矿工程 2007-09- 258 CG型全套管冲抓成孔设备及施工工艺 宋志彬; 冯起赠; 王年友; 张金昌 探矿工程 2007-09- 259 国产旋挖钻机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周红军; 蒋国盛; 张金昌 探矿工程 2008-08-2610 岩溶地区水文水井钻探新技术 张金昌; 宋志彬; 冯起增 西部探矿工程 2005-12-3011 我国水文水井钻机发展综述 张金昌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5-09-3012 防渗加固高压旋喷注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宋志彬; 张金昌; 冯起增; 杨大根; 孙正基; 王年友 探矿工程(岩土钻 掘工程) 2003-01-2513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张金昌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4-02-2514 江河堤坝垂直防渗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张金昌; 宋志彬; 杨大根; 王年友 探矿工程 2000-09-2515 CG1900型全套管冲抓成孔设备、器具及施工工艺的研究和应用 张金昌; 宋志彬; 王年友; 杨大根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01-11-2516 我国水文水井钻机发展综述 张金昌 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 2005-09-0117 2004年亚、非、拉水文水井钻探技术培训情况介绍 张金昌; 冉恒谦; 孟庆鸿; 张林霞 “十五”重要地质科技成果暨重大找矿成果交流会材料四——“十五”地质行业重要地质科技成果资料汇编 2006-12-0118 钻探技术新进展 张金昌 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10-0119 全液压动力头水井钻机国产化若干问题 臧臣坤 张金昌 《探矿工程》2009年2期 2009-02-0120 地质岩心钻探技术及其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张金昌 《探矿工程》2009年8期 2009-08-0121 中国地质钻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张金昌 《矿业装备》2009年10月号 2009-10-0122 2000m地质岩心钻探成套装备研制工作进展 张金昌 《探矿工程》增刊 2009-10-0123 科学超深井钻探技术国内外现状 张金昌《地质学报》2010年6期 2010-06-01 1.1993年度获得原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奖。2.2003年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留学回国人才”。3.2008年、2010年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各一项。张金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金昌,甘肃天水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智泽华软件公司董事长。先后出版《财务分析与决策》、《现代企业经营理财》、《企业经济学》(合著)、《21世纪的企业治理结构和组织变革》(合著)、《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打造国际竞争力》、《财务分析学教程》等专著。主持“加强我国企业竞争力研究”、“21世纪公司治理结构和企业组织变革展望”、“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成因和对策研究”等课题研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重要论文100多篇,其中 “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思考”(香港,《中国评论》杂志,2000年6期)、“中国养老保险部分积累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International social Security Review, Ma. USA VOL. 53,2000 No.4〉、“中国的劳动生产率:是高还是低?”(USA-China Economics Review,2002.vol.2, New york,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4期)等论文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反响。主持开发了《智能化财务分析系统》(2001)、《中国建设银行财务顾问专家系统》(2008)、《财务危机预警系统》(2006)、《中国农业银行财务风险分析预警系统》(2009)等软件。1986年毕业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工程专业,1986-1993年在首都钢铁公司从事企业管理专业工作,期间考入南开大学研究生班并派往法国尼斯大学深造,获得法国DESS-CAAE学位。1993年回国到社科院从事企业管理、财务分析、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与社会保障问题。2001年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2008-2009在美国布鲁克大学以研究教授级访问学者名义进行国际合作研究。

王选的人物生平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二月五日,王选出生在上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4岁进入上海南洋模范中小学附属幼稚园,5岁入一年级,直到1954年高三毕业,一直在当时的上海南洋模范学校上学。 1954年秋,王选考入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前两年以学习基础课为主,师从江泽涵、程民德、丁石孙等一批著名学者,打下了扎实的数学基础。1956年,分专业,大多数成绩好的同学选择了数学专业,王选却有不同想法,他对当时还是新兴学科的计算数学专业情有独钟。他看到1956年1月制定的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未来重点发展学科就包括计算技术;又从报刊上了解到计算机在未来将对人类产生巨大神奇的作用。他认为,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同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奉献于社会,因此王选下决心选择了计算数学专业。 1954年至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学习。1958年9月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副主席。1958年至1978年北京大学无线电系教师。1958年,王选大学毕业,留校在无线电系当助教,主持电子管计算机逻辑设计和整机调试工作,也参与过部分电路设计,一直在硬件第一线摸爬滚打,每天工作都在14个小时以上。通过阅读国外文献,他逐步领悟到只有同时掌握硬件设计和程序与应用,才能产生创新。1961年,王选从硬件转向软件,但不放弃硬件,从事软硬件相结合的研究,以探讨软件对未来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影响。 1963年,王选在研究过程中养成了每做一个项目先要了解国外现状的习惯,为了加快英文阅读速度,他开始锻炼英语听力,连续两年多每天半小时的收听使他的反应速度明显加快。当时这样做的理科教师很少,所以“收听敌台广播”后来在“文化大革命”中成了王选的一条“罪行”,但这对他了解外国的先进技术起了很好作用,并使他打下了扎实的英语基础。 1964年,王选承担了当时正在进行硬件设计的DJS21机的ALGOL60编译系统,同时探讨适合高级语言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由于王选有硬件实践经验,所以很容易想出硬件上的方法来克服程序运行中的瓶颈。经过几年努力,该系统研制成功,在几十个用户中推广,成为国内较早的高级语言编译系统,被列入计算机工业发展史大事记中。这种软硬件两方面的知识和实践成为王选后来能够承担激光照排系统研制的决定性因素。 1974年8月,中国制定了国家重点项目“汉字信息处理工程”(简称“748工程”)。北京大学从1975年开始从事其子项目“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究工作,王选作为技术负责人领导这一科研项目。他在调研了国际技术发展方向后于1976年做出决策:跨过日本流行的第二代光学机械式照排系统、欧美流行的第三代阴极射线管式照排系统,直接研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采取跨越式发展的技术路线。 1975年,王选听说国家有一个“748工程”,即汉字信息处理系统工程,其中“精密照排系统”这一项目的价值和难度吸引了王选。王选当时正病休在家,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研制工作中。为了解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王选常挤公共汽车到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查阅外文资料。为节约5分钱,他总是提前一站下车走去,并常常靠手抄节省复印费。 当时国内已有5家单位在从事汉字照排系统研制,但选择的都是模拟存储方式。1975年开始,他作为技术总负责人,领导中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后来的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工作,这一系统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使中国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得到了彻底改造,占领了国内报业99%和书刊(黑白)出版业90%的市场,以及80%的海外华文报业市场,并打入日本和韩国,累计利润15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大地促进了印刷行业生产力的提高。研究成果两度被评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中国十大科技成就。王选教授被誉为“当代毕升”。 1975年到1993年这18年中,几乎放弃了所有节假日,每天上、下午和晚上三段工作,身心极为紧张劳累。 1976年夏,王选在做了调查研究后决定采取数字存储方式,跳过当时日本流行的光学机械式二代照排机、欧美流行的阴极射线管式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国外尚无商品的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他利用数学知识和软、硬件的实践经验,针对汉字字数多、印刷用汉字字体多、精密照排要求分辨率很高所带来的技术困难,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形的高倍率信息压缩技术(压缩倍数达到500∶1)和高速复原方法,率先设计了提高字形复原速度的专用芯片,使汉字字形复原速度达到700字/秒的领先水平,在世界上首次使用控制信息(或参数)描述笔画宽度、拐角形状等特征,以保证字形变小后的笔画匀称和宽度一致。西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采用“轮廓加参数”的描述方式(即称为提示信息或控制信息的HINT技术),而王选早8年提出并实现了这一方法,成为世界上使用这一方法的第一人,这一发明成为华光和方正激光照排系统的基石,获得了欧洲专利和8项中国专利。王选成为中国获欧洲专利的第一人。 1976年9月,电子工业部在了解了王选的方案后给予大力支持,把“748工程”中汉字精密照排系统的研制任务正式下达给北京大学,并成立了北京大学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由王选负责整个系统的总体设计和研制工作。 1979年7月27日,经与协作单位共同努力,王选主持研制成功汉字精密系统的主体工程,从激光照排机上输出一张八开报纸底片。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来北大参观后,给予很高评价。1979年8月11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用通栏大标题做了《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获重大突破——中国自行设计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辑排版系统主体工程研制成功》的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1980年2月22日,时任国务院进出口管委会副主任的江泽民给国务院几位副总理写了一封4页的亲笔信,反对引进不适合国情的外国产品,坚决支持北大等单位的研制工作。 1980年9月15日,王选为首的课题组用激光照排系统成功地排出了一本《伍豪之剑》的样书,这是中国在告别铅字的历程中排出的第一本书。方毅看到后批示:“这是可喜的成就,印刷术从火与铅的时代过渡到计算机与激光的时代,建议予以支持。”邓小平于1980年10月25日做了“应加支持”的批示。这一年,王选晋升副教授。 1981年开始,王选便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商品化工作,使中文激光照排系统从1985年起成为商品,在市场上大量推广。 1981年7月,王选主持研制的中国第一台计算机激光汉字照排系统原理性样机(华光Ⅰ型)通过国家计算机工业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举行的部级鉴定,鉴定结论是“与国外照排机相比,在汉字信息压缩技术方面领先,激光输出精度和软件的某些功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1983年,北京大学在原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王选任副所长。1984年,他晋升为教授。 1985年初,华光Ⅱ型机研制成功,在新华社投入试运行。此后,华光Ⅲ型机、Ⅳ型机、方正91型机相继推出。198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1987年,《经济日报》成为中国第一家勇试华光Ⅲ型机的报纸,第二年,经济日报社印刷厂卖掉了全部铅字,成为世界上第一家彻底废除中文铅字的印刷厂。1989年,华光Ⅳ型机开始在国内新闻出版、印刷业推广普及,这年年底,所有来华研制和销售照排系统的外国公司全部退出中国内地市场。到1993年,国内99%的报社和95%以上的书刊印刷厂采用了国产系统,中国报业和印刷业掀起了一场“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 1988年后,他作为北大方正集团的主要开创者和技术决策人,提出“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积极倡导技术与市场的结合,闯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道路。 1991—1994年,王选带领北大科研集体不断抓住机遇,用创新技术引领市场,又引发了报业和印刷业三次技术革新;告别报纸传真机,直接推广以页面描述语言为基础的远程传版新技术(1991年开始),致使中国报纸的质量和发行量大大提高;告别传统的电子分色机阶段,直接研制开放式彩色桌面出版系统(1992年开始),引起一场彩色出版技术革新;告别纸和笔,采用采编流程管理的电脑一体化解决方案(1994年开始)。 1991年,王选任北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1991年和1994年,分别以计算机所为依托建立文字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子出版新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均由王选任主任。1992到1994年,王选先后当选为三院院士,1992年当选为第八届政协委员。 1993年,王选主动表示自己的创造高峰已经过去,他决定退出科研一线,全力扶持年轻人创造更多新思想和新成果,这一年,他把三个年轻人同时推上研究室主任的位子,还随身带个笔记本,记录研究院每个年轻人的兴趣、特长、导师评语和进步,每天都在琢磨如何发挥每个研究人员的潜能,给予他们一个充分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他的培养下,一批敢于创新、敢于拼搏的青年科学家走到了科研前沿。 1995年7月,北大计算机研究所与北大方正共同成立方正技术研究院,王选任院长,建立起从中远期研究、开发、生产、系统测试、销售、培训和售后服务的一条龙体制,树立了“顶天立地”的高新技术企业:“顶天”就是不断追求技术上的新突破,“立地”就是商品化和大量推广、服务,顶天和立地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实践证明,这是一条产学研一体化的成功之路。这一年,王选任方正(香港)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9月,李岚清副总理视察中央电视台,指示中央电视台与北大方正合作,研制中国自己的计算机动画制作系统,于是王选做出决定:以研制计算机动画制作系统为契机,开发数字视频领域,进军广电业,12月方正在香港以红筹股的形式成功上市,中国报业的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先进行列。王选决定研制日文出版系统,进军日本市场,依靠自主创新技术走向国际。 1997年5月,方正集团与日本第二大杂志社——日本株式会社利库路特(Recruit)公司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购买方正日文出版系统签约仪式,这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较大规模地出口和销售拥有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的高科技应用软件。其后,方正日文出版系统相继进入日本报纸、广告和杂志业,韩文市场也启动。 2001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2年2月1日,获500万元奖金。2002年3月18日,北京大学从并不充裕的经费中拿出500万元,重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王选院士,这一奖励在中国高校历史上尚属首次。2006年2月13日11时许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