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抽油机的维护与保养论文

2023-02-09 17:3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抽油机的维护与保养论文

油田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的研究论文

摘要: 在油田企业中,特种设备的运用十分广泛,且所运用的特种设备数量、种类较多,因而,为了确保工作安全性,油田企业还应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避免因特种设备事故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本文就油田企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对策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油田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0引言

特种设备主要是国家认定的,在应用过程中极易发生事故,且事故造成损失重大的具有较大危险性的设备,例如大型游乐设施、电梯、压力容器等。在实际工作中,油田企业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制度,不断加强企业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尽可能的降低事故发生可能性,从而推进油田企业的健康发展。

1油田企业特种设备应用现状

特种设备是油田企业中运用量较大、运用范围较广的一类设备,包括钻井悬吊工具、井口装置、抽油泵、抽油机、压力容器、压力管道、非常规设备等。在石油勘探开发中的诸多工作中,特种设备都实现了有效运用,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是在当前油田企业特种设备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安全事故,例如仅2015年,我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高达257起,其中,造成278人死亡,300多人受伤,经济损失十分严重。特种设备本身具有危险性较大、易引发事故的特点,再加上石油勘探等油田相关行业也属于高危行业,因而安全风险更高,油田企业必须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从而实现设备的安全应用。

2油田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2.1法律规定落实力度不足

油田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存在相关法律规定落实力度不足的情况,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的宣传上,存在一定的死角,实际工作中多按照原有标准要求工作,未能将安全管理工作上升到法律层面上。对此,油田企业还应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相关法律规定的宣传[1]。通过专题讲座、公告板、张贴标语、提供宣传材料等形式,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使广大员工能够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充分认识。并充分发挥企业领导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作用,在企业领导带领下,开展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法律规定的.学习,使员工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主动实现法律规定的有效落实。

2.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档案及台账不规范

一些油田企业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中,未能建立规范的安全技术档案和台账,一些资料没有得到及时的存档,导致特种设备改造资料不完整。同时,在当前管理过程中,未能实现对档案和台账的统一管理,资料较为分散,应用和查找都存在较大难度。一些独立核算子公司由于缺乏统一标准的汇总明细、档案建立流程等,也导致一些档案缺乏规范性[2]。另外,油田企业所运用的特种设备中,会引入一部分进口设备,其各类标识、说明书等都未能运用中文,这也给企业进行台账管理、档案建设等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油田企业还应严格遵循《特种设备安全发》规定,建立完善的安全技术档案,并对档案内容、档案建设流程等进行规范,实现档案的统一管理。并要求特种设备主管部门能够对特种设备档案进行统一监管、存档,对于资料不完整的档案,部门不予验收。同时,要求当前管理部门能够对特种设备技术档案进行准提管理,对于确实部分资料应进行查找归档,若是资料确实无法找回,则应通过其他方式对档案进行完善。

2.3忽视特种设备维护工作

部分油田企业对特种设备的维护工作并不重视,完全依赖安全管管部门及检验机构,缺乏自身检验监督意识,检查整改不认真,再加上一些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素养不足,导致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还在使用,甚至一些报废设备也仍在使用。对此,油田企业还应将特种设备维护工作纳入企业日常重要工作任务中,坚持定期全面的安全检查和验收,加强对特种设备的检修改造。例如将部分电动单梁起重机进行移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分开改造[3]。或是对所有其中设备都增加设置过载保护装置等。通过对设备的改造,提升设备的安全性。同时,应加强老旧设备更新工作,引入安全性能更加良好的设备。对维护保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记录,避免问题并未得到及时处理或是一些工作人员不负责任的情况出现。并提升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实力,通过定期培训、交流会议等的开展,提高人员业务素养,培养其职业责任感,从而实现油田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3结论

特种设备是油田企业必备的一类设备,且在所有应用设备中所占比例最大。特种设备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存在较大的危险性,因而,要求油田企业能够加强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针对当前相关法律规定难以落实的问题、特种设备安全档案及台账不规范的问题、特种设备缺乏保养维护问题等深入分析。并通过企业内部制度的完善、工作人员素养的培养等,提高企业整体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岩,赵宏鑫.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22):177~178.

[2]张领,施月涛,张健.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5(17):47~48.

[3]唐又雄.化工企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风险及对策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6,2(2):98~104.

石油化工设备高效运行中点检保养维修的运用论文

石油化工设备高效运行中点检保养维修的运用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石油化工设备高效运行中点检保养维修的运用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 本文结合某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设备管理工作实际情况,从机动部日常管理设备作为出发点,探讨公司在设备运行维护、日常点检、设备维修、保养维护、成本控制等几方面进行探讨,做好日常节能降耗工作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设备管理;故障频率;设备检制;保养维护;

点检,就是按照设定的标准、固定周期、对设备重点部位进行检查,便于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故障隐患,尽快检修保养维护,使机电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一种设备管理方法。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设备点检工作法不仅是一种日常检查的方法,而且还是一套可操作性比较强的管理制度。机电设备管理是一个企业保持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某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能管中心作为全厂维持正常生产、职工工作、员工生活提供水源、电能、气能的后勤保障部门。能管中心机电设备性能多种多样,其分布也是点多面广。该石化能管中心的设备管理工作担负着整个企业的安全高效运行,它的发展伴随着该石化的不断创新和优化而发展,从基础的管理方式逐渐进入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方式。

1、建立设备管理体系是基础

该石化公司作为国内一家现代化石油化工企业,为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机电运转设备管理是管理的核心。因此,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为企业提供优质管理的制度保障,使得企业的经营生产活动建立在最佳的技术之上,以确保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能管中心各运行车间设备点多面广,种类繁多,按照日常生产和产品的设计、加工等全过程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管理制度,加大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效率,降低设备能耗,减少维护保养。在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逐步完善设备档案、设备台帐、备品配件等,按照PDCA循环,及时进行修订、完善和优化,实现动态达标。

2、点检保养维修为设备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2.1实行点检定修,界定职责范围

点检定修是一套加以制度化的、比较完善的科学的设备管理方法,它是以点检作为管理的核心,全体职工参与的管理体系,有助于增强设备运转的可靠性、高效性、稳定性、连续性,避免故障经常发生。在点检定修中,参与点检的人员承担着机电设备管理的主体责任,一方面负责设备点检工作,另一方面又担负着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其中点检员是核心管理者。点检定修制的优点具有科学性:精细分工,清晰职责。该石化能管中心车间在运用点检定修制进行设备管理时,不断加强管理资料内业方面的管理,同时注重与时俱进,明确点检定修中各方职责,细化流程,分工具体,及时发现运行设备存在的隐患,为设备维护保养处理提供可靠的数据。

2.2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实行超前维修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就是在设备运行的同时在线进行掌握、判断故障原因及大体位置,或者是在不拆却主体设备,不影响主机运行的情况下,也能达到判断故障原因及大体位置,超前预测、超前预报即将存在的状态的一种技术。能管中心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采用的是分类比较、状态确认、故障情况发展趋势、预报决策的流程,通过与设备生产厂家研发,定期聘请厂家技术人员来现场进行指导,全面检测、诊断、分析设备存在的问题、故障原因及处理的应对措施;通过诊断仪器定期实施精密诊断,比如振动监测、温度监测、轴承探伤等进行超前性维修更换,将设备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以期维持设备的正常连续运行,减少能源消费,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3实行定期维护保养,降低设备故障频率

机电设备日常维修保养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能管中心设备的维修频率。对设备定期进行定期维护保养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能管中心根据设备分布、种类,结合各种用能设备的性能,建立详细的检修制度,编制检修计划,做好检修记录,并按点检定修制度严格执行。

2.3.1维修保养制度

建立健全维修保养制度,制定详细的润滑管理制度、振动监测制度、温度监测制度等,确保岗位职工工作明确,提高可操作性,同时对岗位职工的自身成长也有一定的促进。

2.3.2检修记录

根据机电设备的性能,形成定期保养和不定期保养,管理人员不定期抽查。按照不同的维保周期,定时做好维护保养这项工作,并形成记录。

2.3.3维护保养计划

制定详细的维护保养计划,与维护保养记录一一对应,主要包括日保养、周保养、月保养、季保养、半年保养和年度保养计划。

2.3.4维护保养组织验收

定期由验收人员组织各业务部门进行验收,日常养、周保养由班组长自行初验,然后报请主管部门,月保养、季度保养、半年保养及年度保养由分管职能部分组织验收。发现保养不规范,进行返工,在组织复查,验收合格之后进行签字确认。

3、降低设备维护成本是增效创收的有效方法

3.1加强设备预知管理,降低设备运行成本

设备的`预知管理就是对设备还未投入使用的预先规划管理,主要是指设备选型、工艺设计、工作流程等方面的管理,对投入使用后运行成本控制、维修费用成本控制起着决定作用。首先,设备设计合理、选型科学、运行经济关键,在一体化论证时要充分计算到设备投入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经济性等方面,又要充分考虑到具体工作环境因素。其次,设备选型符合实际的资金计划投入有利于减少设备的投入成本,不可单纯盲目降低设备投资,应从设备使用寿命、安全性能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降本增效。

3.2降低设备停机时间,提高设备综合指标

在设备运行日常管理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故障停机影响,是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手段,需要运用科学统筹管理,围绕创效增收这一基本点,充分考虑成本投入和收益,所以要不断优化和完善设备维修保养制度,节约维修成本,减少停机故障影响,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3实施预算管理控制设备成本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指导成本控制,通过前期调研与科学统筹分析,将全面预算计划纳入设备管理中,分解指标、层层把关,有效地将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以减低成本。

3.4加强企业设备管理创新实现设备资产优化增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都在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科工艺,提高科技装备投入,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机电设备结构日益复杂化,同时,监测的工作量也越来越大,越来越繁琐,要求也越来越高。设备故障仅仅依靠旧的管理手段和人的经验很难再检测出来,所以必须用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方法进行检查和诊断,现代化的企业必须要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应用计算机对设备进行辅助管理,对设备信息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分析、归类、总结,实现资源的信息共享,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管理者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转情况。

4、结语

机电设备管理是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基础,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全面参与、积极配合,在现代化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高,要认识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作为一项综合性应用课题,都要以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稳定运行为目的,无论在理论指导,还是在实际应用都要紧紧抓住搞好设备现场管理、强化维修保养这项中心工作,不断提高设备管理水平,提高整改企业的安全、经济和社会效益。

5、参考文献

[1]杨宏伟.试论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管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8.

[2]李连成.石油化工设备维护与企业现场管理[J].化工管理,2008.9.

[3]付维新.新形势下加强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才智,2009.11.

[4]陈仲波.如何提高石油化工企业设备运行可靠性[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3.

[5]黄方礼.化工设备管理中关于现代管理技术的应用探析[J].化工管理,2009.11.

抽油机的一级保养是什么?

“抽油机的一级保养也称“十字”作业法,即,清洁,紧固,润滑,调整,防腐。 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一级保养周期700~800h进行保养。 2.用手锤检查螺丝紧固时必须敲击螺栓正面,不得敲击棱角,不得逆时针敲击。 3.检查减速箱机油时,一定要注意检查其呼吸阀畅通情况。 4.启抽或停抽时人要...”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