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系列公众号。
另外,科学网每期会有期刊解析类文章发表。Nature是世界上最负盛名科技期刊之一,只有Science能与其比肩。Nature是一种高级科普,一般能达到在这个上面发表的论文都是比较厉害的。
在中国,有两种分区:一种是JCR分区;另一种是中科院分区。在国外,基本不存在分区概念,这只是一个参考,他们一般只投本学科权威期刊,不管分区的,但这些权威期刊一般影响因子都很高。
但是由于Nature集团现在创办了很多新刊,现在Nature系列期刊有将近一百种,包含各个学科,非常复杂,除近年新办期刊外均为SCI期刊。
导读:要么承认,历史是由未来决定的。要么承认,历史在被看到之前是不存在的。
顶级期刊《自然》的物理学子刊《Nature Physics》五月刊发表惊人论文,澳洲国立大学(ANU)物理工程研究院的物理学家成功设计了量子物理实验证实,在观测之前,现实是不存在的。用白话讲就是,现实直到你看见的时候才存在,你没看见的就是不存在的。
这次科学家的实验确证了John Wheeler的延迟决定理论。
按照人们的常识,物体或者是以波动形态存在、或者是以粒子形态存在,这和我们怎么观测他们无关。但是量子物理却预言说,物体在被观测之前到底是以何种形态存在取决于它被你观测的一刹那。而这正是此次实验所证实的。
实验是这么设计的:
第一步,先捕获一堆氦原子,让它们处于波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然后逐一剔除直到只剩下一个氦原子。
第二步,让这个氦原子从高处跌落,经过一对反向发射的激光束。激光束会形成格栅,就像十字交叉路口。
第三步,另一个光栅会被随机添加,从而出现相长干涉(contructive interference)或者相消干涉(destructive interference),就如同这个原子同时从两条路(走法一)走过。如果另一个光栅没有被添加,那么就不会出现干涉现象,就像这个原子只选择了一条路(走法二)。
第四步,什么时候生成决定是否添加第二个光栅的随机数呢?在这个氦原子经过了两个光栅跌落到终点的时候!
那么有趣的事情来了。这个氦原子在掉落途中到底是按走法一还是走法二经过两个光栅,竟然是在这个氦原子掉落到终点的时候决定的。也就是,历史竟然是由未来决定的——如果你坚信历史是现实存在的话。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这个氦原子其实并没有从高点掉落到终点。只有当它在终点被观测的时候,它的历史行为——波动的还是粒子的——才成为现实存在。
《Nature Physics》上的paper原文:
原发于微信公众号startupmost《最创业》 1435766400
如果是在校大学生,用内网登陆学校的图书馆,在数据库中就能查到。以在中山大学图书馆查找Nature为例。
1、打开中山大学图书馆,下拉到最下面选择数据库。
2、在数据库中按字母N检索,就能看到Nature,单击就能看到。
另外推荐有两种办法:
1、通过海外代购,或者你海外的亲朋好友给你邮过来,但这样的花费很大。
2、在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杂志中国官网上进行订阅,同时你还可以在中国官网上进行投稿。(官网:《science》 《Nature》)
扩展资料:
《Nature》兼顾学术期刊和科学杂志,即科学论文具较高的新闻性和广泛的读者群。论文不仅要求具有“突出的科学贡献”,还必须“令交叉学科的读者感兴趣”。
它包括三类:综述性期刊,对重要的研究工作进行综述评论;研究类期刊,以发表原创性研究报告为主;临床医学类期刊,对医学领域重要的研究进展做出权威性解释,并促进最新的研究成果转变为临床实践;
《science》属于综合性科学杂志,英文名:Science Magazine 。它的科学新闻报道、综述、分析、书评等部分,都是权威的科普资料,该杂志也适合一般读者阅读。
主要关注点是出版重要的原创性科学研究和科研综述,此外《科学》也出版科学相关的新闻、关于科技政策和科学家感兴趣的事务的观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nature
百度百科-科学
尽管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光材料的开发和发射机制的阐明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电子注入/传输机制仍不清楚,用于电子注入/传输的材料在20多年来基本没有变化。
在这里,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强碱将阴极附近的功函数调谐到约2.0eV来揭示电子注入/传输机制。这种极低功函数的阴极允许电子直接注入各种材料,并且发现有机材料可以独立于其分子结构来传输电子。基于这些发现, 作者实现了一种结构简单的蓝色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工作寿命超过1000000小时。 如本文所述,解开电子注入/传输机制,不仅大大增加了用于器件的材料选择,而且允许简单的器件结构。相关论文以题目为“Unravelling the electron injection/transport mechanism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期刊上。
论文链接:
从Tang和VanSlyke 1987年的报告开始,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其实际应用在有机器件中是最先进的。在过去30年中,通过了解荧光OLED中的三重态-三重态湮灭(TTA)以及发现磷光发射器和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发射器,在提高发光材料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另一方面,阴极和发射层(EML)之间使用的材料(包括发光材料)基本保持不变。由于OLED中使用的材料的电子亲和力(EA)小于其他有机器件中使用的材料的电子亲和力(EA),化学反应性碱元素(如Li/Cs或分子n掺杂剂)对于阴极附近的电子注入层(EIL)至关重要。
此外,含有含氮杂环的化合物,如吡咯烷、咪唑和菲咯啉,通常被定义为电子传输材料(ETM),并且在开发具有高电子迁移率的ETM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努力。由于n-掺杂改变了注入和传输特性,因此很难区分它们对工作电压的影响。在用于OLED的ETM的开发过程中,工作电压主要根据ETM的电子迁移率进行讨论,而电子注入特性对工作电压的影响很少讨论。
在这里,作者通过将OLED的特性与阴极周围的实际能级相关联,阐明了OLED中的电子注入/传输机制。在低工作电压下获得OLED发射的唯一要求是最小化阴极和EML之间的势垒。含氮杂环化合物被认为是典型的ETM,它们被发现以电子注入而不是电子传输的形式存在。发现了一种可以显著降低阴极周围功函数(WF)的EIL,从而证明这些典型的ETM对于OLED不是必不可少的。碱和其他有机半导体中氮之间形成氢键(H键)将WF降低到约3 eV。本研究中发现的EIL可以通过配位反应和氢键的形成将铝阴极附近的WF降低到2.0 eV左右。这种极低的WF允许直接电子注入到具有相对较大带隙的蓝色和绿色EML中。(文:爱新觉罗星)
图1具有不同EIL/ETL组合的OLED特性。
图2使用28种材料作为ETL的OLED特性总结。
图3.展示了新型的蓝色OLED。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材料科学与工程”。欢迎转载请联系,未经许可谢绝转载至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