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西南农业学报增刊有哪些

2023-02-09 10: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西南农业学报增刊有哪些

1.中国栽培稻的籼粳分化机理再论[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3):321~3252.中国栽培稻的籼稻和粳稻分类及方法(综述)[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增刊):480~4863.论中国杂交粳稻种质资源的类型[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4):829~8344.中国地方粳稻资源特征特性评价及多样性分布[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5):875~8825.中国三系杂交粳稻种质资源的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007,20(6):1151~11567.中国二系杂交粳稻种质资源的评价[J],西南农业学报,2008,21(6):1825~18358.稻种资源多样性的生态地理分布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8,9(4):475-4799.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Ⅰ.云南地方稻种资源中特种稻资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6,7(3):331~33710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Ⅱ.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营养品质[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2):185~19111.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Ⅲ.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外观品质[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3):378~38412.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Ⅳ.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加工品质[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4):585~59013.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Ⅴ.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蒸煮和食用品质[J].西南农业学报,2006,19(5):811~82214.云南稻作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Ⅵ.稻瘟病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4):936~94115.云南稻作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Ⅶ.稻白叶枯病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09,22(6):1501~150416.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XIII.稻抗病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0,11(5):611~61517.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XVI.蔬菜资源的多样性分布研究[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2,13(1):52~56

谁了解《西南农业学报》增刊

情,沉默无言,但足以令人为之感动;有一种爱,无怨无悔,即便是牺牲一切也不求偿还.当风雨中的步履已经疲惫,当外界的生活遭遇困难,当心头的苦衷需要倾诉,有一扇大门永远为你敞开.尽管这间屋舍并不华丽,但它足以遮挡窗外的风雨,让你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这就是家,一个充满爱的港湾. 记得那是一个雨天.学校放学的铃声刚刚响起,同学们就像潮水般涌了出来.我同样迈着兴奋的步伐奔向接我的爷爷.突然,我感到有人将我猛地一推,我一头栽进了水坑里.顿时,手上、衣服上、鞋袜上都沾满了泥巴.浑身上下湿漉漉的,好冷!只见推我的那个人,转身跑进了人群中.我“哇”地哭了起来,这时没有人上来

投稿体会

近两年投稿了8篇论文,总计投稿过上海农业学报、江苏农业科学、南方农业、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江苏农业学报、浙江农业学报、植物保护、植物遗传资源学报、中国生物防治学报、种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版)、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13个农业类期刊,经历秒退、退修无数次、最后论文改得完全变样、小修后直接收录等事件,写论文过程中没有总结出太多经验,投稿过程中倒是有了一些小体会:

如果时间充裕,论文质量还不错,可以先从CSCD里学术水平较高的期刊投起,一般会得到两个结果:一是秒退,二是一段时间后给你退稿意见。脸皮要厚,不能惧怕秒退,退了再改投其它期刊,有些期刊的编辑很认真负责,他们虽然会退稿但同时会提出很多宝贵意见。比如我将一篇刚开始很粗糙的论文投到《中国农业科学》,几分钟后就收到退稿邮件,动作之迅速,让我惊叹,真的是毫不留情啊!不过想到它代表国内农业期刊中的老大哥,收稿量巨大、稿件要求高、目光犀利,一眼就能看穿你的论文水平,秒拒也是严谨负责、工作高效的表现。后来我又投到《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此期刊的审稿老师很负责任,为我仔细修改了论文,摘要、图表等地方表达不妥之处均作了详细标注和修改,尤其是摘要等地的措辞修改后一下子上了一个档次,为我接下来投下一个期刊打下了基础。在投稿到《植物保护》等期刊时也收到很多宝贵意见,非常感谢众多期刊背后辛勤付出的审稿老师。所以,投学术水平高点的期刊,万一遇到热心审稿老师为你把关的话,你的论文水平会改进不少呢。

投稿时遇到了两次假的投稿平台,都是在百度上搜索期刊网址,筛选后投了稿子,然后一两个月都没有消息,后来再从这个网址进去的时候已经关闭页面了。其中一个是投稿《江苏农业学报》,投稿后很久没有消息,于是在网上查了编辑部的电话,然后才得知他们换了网址,我投错平台了。所以,投稿后如果没有收到收稿信息,那么要尽早打电话确认编辑部是否已经收到稿件,避免耽误宝贵的论文发表时间。因为论文写好后的近期修改,很多数据、观点都还记得,拖得时间越长,数据分析等细节都会遗忘,再改起来会很吃力。还有一个是投稿《种子》期刊,在贵州种子管理站看到投稿链接,投稿后得到一个文章编号,但是没有收到确认消息,投稿后一个月网址居然打不开了,后来在贵州同学处问到《种子》编辑部的电话和投稿方式,才顺利投稿。所以,如果投稿后没有收到编辑部发来的收稿邮件,那么得确认是否投错稿件了,避免像我一样傻等耽误时间。

投稿论文要想投CSCD以上的期刊,必须使用国际单位,尤其是亩产等单位要避免,在一开始分析处理数据的时候就将单位换算过来,避免论文投出去后再修改工作量太大,要修改正文和表中的各处数据,也要重新做图,相当于一切重来了。

一篇文章投稿到《西南农业学报》上的办事点负责人手中后,一直没有收到编辑部任何修改或者退稿消息,期间催问过多次负责人,都说已经接收让我静待编辑排版,等了一年多后实在忍不住了,打电话问编辑部,编辑部说没有收到文章,让我从网络投稿平台重新投稿,后来居然收到改投增刊的消息。追问编辑部设立办事点的意义,也无人回答。就这样,《西南农业学报》的投稿之旅完美结束了,以后绕行。可悲的是这篇已完稿一年半的论文仍在漫漫投稿旅程中,何时或者能否达到目的地还是未知数,因为修改现在对我来说也是很头疼的事情,许多数据分析方法早都不记得了。

投稿到影响因子较低的非核心期刊,不需较多修改,也无需很长时间就可以收到收稿通知,如果试验数据确实含金量不高,或者项目结题急需,那投稿到这些期刊可以快速搞定一篇论文。但是若想投稿到质量较高的期刊,根据我的经历投稿到中文核心《江苏农业科学》、CSCD《上海农业学报》是个不错的选择,后者不需要参考文献的英文标注,前者除了文章题目、摘要和关键词,其余地方均不需要英文,光少了参考文献的英文标注就能降低至少一天的工作量。不过,今后期刊的投稿要求肯定会趋于一致,大多数期刊会像《中国农业科学》等期刊一样高要求、严标准,所以要提前做到心中有数,论文行文格式等按照最高标准来,紧跟趋势走,习惯后自然会提高写作效率。

张文秀的著作论文

1、张文秀:人口增长制约大特区经济发展 《海南技术经济信息》19902、吴月良、张文秀:四川粮食生产预测和跟踪研究 《农村经济》1995.103、张文秀:长江上游山地综合开发初探 《山区经济》1996.54、吴月良、张文秀:开县移民前后的土地开发和农业发展研究《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72辑》19965、张文秀:蚕业产业化初探 《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73辑》19966、张文秀: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云南大学学报》 19977、张文秀:川西北高原牧区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持续发展《山地资源开发与持续发展》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98、张文秀:四川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109、张文秀:雅安地区农村小康工程建设浅议 《农村经济》1997.210、张文秀:四川丘陵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1998.611、刘学贵、张文秀: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中的问题与对策《中国农业科技成果市场化问题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1112、任大廷、张文秀:浅议西部地区生态建设与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技术经济》2001.513、张文秀:青储饲料养猪效益分析 《农业技术经济》2001.614、王燕、张文秀:刍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过程中的问题 《农村经济》2001.715、陈波、张文秀:从供求出发推动农地流转 《农村经济》 2002.616、明辉、张文秀:战略性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及应用 《农村经济》2002.617、陈波、张文秀:绵阳市丘陵山区县域经济发展探讨 《农村经济》 2002.818、唐勇智、张文秀: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决策咨询通讯》2003.319、唐勇智、张文秀:试论政府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农村经济》 2003.620、张萍、张文秀:浅议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抵押 《国土经济》 2003.721、周伟、张文秀: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理论初探 《国土经济》 2003.922、张婷、张文秀:四川甘孜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资源开发 《国土经济》 2003.923、王小红、张文秀:西南喀斯特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探讨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124、陈丽霞、张文秀:四川盆地丘陵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4.125、王燕、张文秀:攀西地区优质稻生产的技术进步贡献率测度与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226、张萍、张文秀:土地整理过程中应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627、马其芳、张文秀:加快我国土地复垦的对策浅析《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628、何格、张文秀:农地整理中土地权属调整的模式、技术依据及程序《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629、张婷、张文秀:四川盆地西缘山区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价 《农村经济》2004.630、王燕、张文秀:提高优质稻品质,发展攀西优质稻产业 《农村经济》 2004.731、刘远新、张文秀:刍议加强城市土地资产管理 《资源与人居环境》2004.1032、张良、张文秀:川西高原区农村可持续发展评价 《农村经济》 200433、陈丽霞、张文秀:论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 《农村经济》 2004.增刊34、邢姝媛、张文秀:当前农地流转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村经济》 200435、刘远新、张文秀:四川省盆周山地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4.11.36、高成风、张文秀:成都平原区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04.37、张文秀: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重庆大学学报》2005.138、何格、张文秀:合理安置失地农民的构想 《农村经济》 2005.139、张颖聪、张文秀: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委托代理关系分析 《农村经济》2005.4.40、刘远新、张文秀:浅析对失地农民进行社会保障安置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5.41、张良、张文秀:土地征用补偿价格探讨 《农业经济》 200542、金小琴、张文秀:成都平原地区农地流转中几种现象的思考《农业经济》 2005.增刊43、李启宇、张文秀:当前农地流转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村经济》 2005.944、薛森、张文秀:耕地保护的外部性研究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10.45、李启宇、张文秀:从农地价值构成看征地补偿 《农业经济》 200546、尹科、张文秀:农地流转中的业主经营浅析 《农业经济》 200547、杨奕、张文秀:绿色GDP与可持续发展实证研究 《农村经济》 2005.7.48、冷奕明、张文秀: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西南农业学报》 2006.249、张文秀、张婷:四川盆地西缘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250、尹科、张文秀: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分析 《农业、农村、农民》 2006.552、李启宇、张文秀:四川省粮食单产影响因素的灰关联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6.8.53、刘自娟、张文秀:四川省的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中国水土保持》2006.854、戎晓红、张文秀:土地利用结构的区域差异研究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6 (2)55、潘安兴、张文秀:四川省生态足迹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新疆农垦经济》2006.1156、罗才军、张文秀:四川盆地西缘山地生态环境状况及其治理对策《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57、潘安兴、张文秀:经济发展对四川房价的影响分析 《中国物价》2007.258、薛莉娜、张文秀:四川省城市土地利用宏观评价研究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 .259、薛森、张文秀:生态建设的正外部性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2007.460、潘安兴、张文秀:四川省经济发展与耕地非农化的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7.461、戎晓红、张文秀:基于农户调查的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07.562、余桂南、张文秀:房地产投机与房地产价格 《商场现代化》2007.1063、赵本宇、张文秀:新形势下耕地资源集约利用及其评价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07.1964、潘安兴、张文秀:郫县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子分析 《新疆农垦经济》2007.965、樊小红、张文秀: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实践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7.966、潘安兴、张文秀:成都市住宅市场有效供求非均衡研究 第三届中国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国际研讨会论文 2007.1067、刘媛媛、张文秀:微观主体行为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及原因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8.168、李启宇、张文秀:四川省粮食安全的消费需求与最少耕地保有量预测《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569、常春水、张文秀: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区域发展创新论》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7 (2)70、常春水、张文秀:基于DEA模型的中国小麦1995-2006年生产效率研究 《世界农业学术》2008.871、郑华伟、张文秀:阿坝州草地退化中的牧户行为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08.972、徐旭、张文秀:基于农户视角的成都平原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分析《世界农业学术》2008.1073、郑华伟、张文秀:甘孜州草地退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研究――以理塘县为例《资源开发与市场》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2008.1276、郑华伟、张文秀:四川省耕地节约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9.377、张文秀、郑华伟、刘东伟:西部少数民族牧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分析《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9.378、郑华伟、张文秀:四川省耕地利用集约度评价及区域差异特征《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479、陈倩、张文秀:辽阳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9.480、郑华伟、张文秀:川西北牧区草地建设保护的外部性分析《乡镇经济》2009.581、郑华伟、张文秀:甘孜州草地生态足迹经济社会影响因素分析《乡镇经济》2009.682、牛艳春、张文秀:矿区土地复垦的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平顶山市的调查.中国国土经济学会2009论文集83、李启宇、张文秀:内蒙古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农业经济》2009.10.84、张文秀、郑华伟、司秀林:西部少数民族牧区生产问题及对策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CSSCI 2009.10.85、张文秀、王冲:西部少数民族牧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活宽裕的影响因素分析《软科学》 CSSCI 2009.1186、李启宇、张文秀: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研究述评《经济纵横》CSSCI 2009.1287、李莉、张文秀:城市土地市场化程度研究---以四川省简阳市为例《价格理论与实践》ASPT 2009.1188、李丹、张文秀:山东半岛城市群城市用地综合效益分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289、周福星、张文秀: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郑州市地价预警分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490、李启宇、张文秀:内蒙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特区经济,2010.691、李启宇、张文秀: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户农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经济》CSSCI 2010.5.92、黄凯、张文秀:四川丘陵区耕地数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农村经济》CSSCI 2010.6 93、WU Jing, ZHANG Wenxiu:Total-factor cultivated land efficiency in China “2010 Internation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国际会议论文集(EI检索)2010.894、ZHANG Wenxiu,SI Xiulin,ZHENG Huawei:Analysis of Socioeconomic Driving Forces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in the Northwest of Sichuan Province.《Agricultural Reformation and Rural Progressing》 国际会议论文集, 2010.995、JIA Yanbing, ZHANG Wenxiu, XIAO Jun,Cultivated Land Conversion,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Some Empirical Evidence and the Related Policy from Sichuan Province,3rd,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tiscs & Management Engineering Symposium,Weihai,China, 国际会议论文集,(ISTP检索)2010.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