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花木兰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2023-02-09 09:2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花木兰中西文化差异论文

中国的花木兰是民族英雄,是女中豪杰,一枝独秀。
美国的花木兰注重个人抱负,也就是不管国家怎么把她看做英雄,她首先是个个人意义上的英雄,是个人成就的典范。同时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等。就是美国那一套。
你给再多分也不会有人帮你写的。自己想想吧。

求通过迪士尼动画《花木兰》评论中美文化差异 详细 急!!!

中国画、古建筑、古京剧,花木兰本身也属于中国文化元素~,长城、太极,……

迪斯尼在选择影片题材时,希望每一部影片都能与众不同。《花木兰》一片,是迪斯尼首次尝试古装动画片的制作,同时也是迪斯尼第一次真正走进亚洲世界。这对于迪斯尼的创作人员来说无疑是一次令人兴奋的挑战。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将故事改编成动画片的过程中,迪斯尼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有人说这是一个外包装是中国化的,内部结构被完全西化的故事,也有人说,这样的故事已经不具备中国的传统文化色彩,但究竟如何,要让观众评判。

尽管这是个东西合璧的电影,但很多人认为影片中全新的木兰形象非常吸引人,这主要是因为她身上有一些小缺点,她不是一个完美的神。她有时做事也会出错,这让人觉得她是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很普通的人,很真实。木兰生活在中国传统礼教束缚的封建社会,但她没有被这个社会吞食,而是通过她的身体力行改变了这个社会的传统,改变了人们对她的看法。

由于花木兰是中国故事,与过去的美国动画片截然不同,它的鲜明的东方风格吸引了许多西方观众的注意。画面上的花木兰以及其他的所有人物,都长着地地道道的中国面孔,黑色的头发,黑色的眼睛,黄色的皮肤,与美国过去制作的动画片中的人物完全不一样。跟随在花木兰身边的一个小动物——一条红色的小龙,也与过去迪斯尼动画片里的各种小动物完全不同,这条小龙也是地道中国式的。还有片中展现出来的中国古代战争的宏伟场面,也与西方的战争场面不同。中国人重视家庭荣誉,认为个人应该报效国家的固有价值观念,在此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样严肃的主题与迪斯尼过去热衷于逗趣的风格很不一样。总而言之,别具一格的花木兰故事,让美国人看着十分新鲜。�

不过这部动画片的创作毕竟是出自美国人之手,它也给花木兰的故事添加了若干美国式的细节。比如上面提起过的那条跟随在花木兰身边的小红龙,就是美国人喜爱的表演方式,不过这个小动物不同于米老鼠唐老鸭大灰狗,而是只有中国才有的小龙罢了。还有就是它在全剧的结尾处,给花木兰加上了一场爱情戏,爱情戏也是美国人所热衷于表演的,仿佛没有爱情就构不成戏剧一样。�

在美国上演花木兰,当然要说英语,他们特地找了一位出生在美国的华裔女演员为花木兰配音。不过,做为一名中国人,我看着屏幕上的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那感觉是既惊奇又滑稽的。试想,假如有一名美国观众坐在北京的某家电影院里看《泰坦尼克号》,听着剧中的男女主人公用标准中国普通话谈情说爱,那感觉大概也会与我今日的感觉十分相近。�

迪斯尼真是搞噱头的大师。它为了配合动画片的上映,还在乐园里推出了全新的花木兰游行。这个游行队伍由一百多人组成,大部分参加者是华裔演员。迪斯尼乐园还挑选了一位刚刚中学毕业的华裔女学生,在游行队伍中扮演花木兰,而由她的哥哥扮演花木兰的父亲,这父女二人将坐在游行花车的顶端,而花车则由四匹高大的骏马拉着缓缓行进。�

除此之外,迪斯尼乐园还特地从我国的河北省请来了一个杂技团,参加花木兰游行。中国杂技团带来了头顶大缸,踩高跷,扯铃,转盘子等节目,杂技团演员们表演的真功夫,令参观的老美们看得目瞪口呆。�

这一切迪斯尼乐园认为还不够。今年春天它又从四百多位报名应征者中甄选出一位华裔女大学生,请她扮演动画片花木兰中女主角的“化身”,在乐园举办的有关宣传活动里露面,接受大众媒体的采访,在乐园里为花木兰迷们签名。�

好不热闹。这就是美国式的艺术操作。而它这一次操作的主题,却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中国故事。
《花木兰》不仅因首次破天荒地取材中国民间故事而引起全球瞩目,更因其在动画制作技术上的突破性发展,堪称所有迪斯尼动画片中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

当然是商业片~对中国文化传播有作用,但这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哀~

从迪士尼拍的《花木兰》中怎么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动画制作及人物形象有差异,二,故事情节有差异。三,添入爱情元素,修改结尾,更有娱乐性,不具教育性。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