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成都大学学报编辑部李科

2023-02-09 09: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成都大学学报编辑部李科

研究成果

36.周鲁, 李赛. 工科物理化学课程的定位与特点. 化工高等教育.2010,(5):44-46

35.浅谈对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探索.化工高等教育. 2009(6):64-68

34.提高教育技术现代化水平促进基础化学教学上新台阶.化工高等教育. 2004(1):104-106

33.周鲁, 黄小川.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关联分析.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3, 35(5): 99-102

32.李嘉, 周鲁, 李克峰. 泥沙粒径分布函数的分形特征与吸附性能. 泥沙研究. 2003(3): 17-20

31.周鲁. 化学反应耦合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3, 35(2): 49-51

30.李洪, 李嘉, 李克峰, 周鲁. 泥沙的分形表面和分形吸附模型. 水利学报. 2003(3): 14-18

29.周鲁, 石碧. 皮革热收缩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理论基础. 中国皮革. 2003, 32(1): 15-17

28.周鲁. 线性反应动力学系统的参数估计.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2, 34(1): 65-68

27.周鲁. 复杂体系的平衡问题.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2000, 32(6): 57-62

26.周鲁, 陈小全, 徐书明. NO催化还原反应的Monte Carlo模拟.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 32(4):62-64

25.陈敏, 赵蔡斌, 胡海宏, 周鲁. CO催化氧化反应的Monte Carlo模拟.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1999, 3(4): 37-41

24.陈敏, 李培峰, 李朝路, 周鲁. 线性反应动力学系统的辨识问题. 四川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1999, 3(3): 43-47

23.周鲁. 复杂反应机理的简化方法.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1997, 1(6): 61-64, 71

22.周鲁, 陈敏. Monte Carlo 方法模拟Landolt振荡反应.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1997

21.周鲁, 伏开社. Gear方法模拟光化学烟雾形成反应.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1997, 1

20.周鲁, 黄小川. 复杂反应体系的机理与动力学的线性特征.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 工程科学版.

19.周鲁. 化学动力学中的加和计算方法.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6(6): 47-50

18.周鲁, 孙本繁, 吕日昌. 氢在Ni(100)(110)(111)单晶表面吸附的研究.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7.周鲁. Fischer-Tropsch反应机理研究进展.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6(1): 91-96,102-105

16.孙本繁, 周鲁, 唐向阳等. 氢在钯单晶表面的解离与在体相的扩散. 催化学报. 1995, 16(1):

15.周鲁, 孙本繁, 滕礼坚. 氢在Fe,W,Pd,Ni(110)单晶表面吸附的位能面. 自然科学进展: 国家

14.周鲁, 孙本繁, 吕日昌等. 镍和铂单晶(111)面上氢解离的比较研究. 催化学报. 1994, 15(4):

13.俞华根, 周鲁. O(1D)+O3(X1A1)→2O2(X3∑-g)反应的经典轨迹研究. 化学物理学报. 1992, 5

12.周鲁, 滕礼坚. 表面反应位能面研究. 催化学报. 1991, 12(4): 293-300

11.周鲁, 何福城, 邓风等. H2+Cl2反应的准经典轨迹研究.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1990 (6): 11-17

10.何福城, 周鲁, 李象远. Li+HF反应的准经典轨迹研究. 成都科大学学报. 1990(1): 17-21

9.周鲁, 陈禺. 脱附的分子动态特征和几率分布研究.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89, (5): 49-54

8.周鲁, 李洪菊. 吸附的分子动态特征和几率分布研究. 催化学报. 1989, 10(1): 62-67

7.周鲁. N2在W(001)表面吸附的分子动态特征.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88(5): 35-39

6.周鲁. 表面脱附的分子动态特征. 催化学报. 1988, 9(1): 96-98

5周鲁, 王绍荣, 陈树滋. 势垒贯穿与速率常数.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87(3): 157-161

4.周鲁, 刘淑清, 彭毅. H2分子在Ni(110)表面吸附位能面研究. 分子催化.1987, 1(2): 15-20

3.陈树滋, 周鲁, 徐成尧. 半经验DIM方法改进. 四川大学学报. 1985 (1): 107-110

2.陈树滋, 陈豫, 马利, 周鲁. N2在W(001)表面吸附模式研究. 催化学报. 1985, 6(2):

1.陈树滋, 刘显明, 周鲁.化学反应位能面LEPS方法改进.物理化学学报. 1985, 1(2): 196-199

四川大学学报的自然学版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是国家教育部主管, 四川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 国内外公开发行, 主要刊登四川大学理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具有创造性价值的研究论文、快报和综合评述, 包括数学, 物理学, 化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以及无线电电子学, 计算机科学, 核科学与技术, 生物工程, 光电技术及材料科学等新兴学科和高新技术学科的内容. 读者对象是国内外有关的教学、科学工作者以及研究生和大学生。本刊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 促进科学技术发展, 繁荣学术研究,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努力提高学术水平, 为教学、科研服务,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为经济振兴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作贡献.她创刊于1955年, 经1966年停刊, 1975年再复刊, 1995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她是全国高校中创刊较早的学报之一. 1990年以前, 本刊一直由我国资深院士柯召教授担任, 现任主编为中科院院士刘应明教授. 自1955年创刊以来, 本学报刊登的研究论文等近4000篇, 对促进四川大学学术队伍的成长, 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科学发展, 都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 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近年来无论是学术水平, 还是编辑印刷质量都有稳步提高, 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位居全国同类期刊前列.在国内, 已被《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生物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长期列为指定的收录对象;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从创刊起就将本学报列为自然科学综合类及数学类的源刊之一, 并一直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在国外, 本学报被美国《数学评论》,《最新数学出版物》及《化学文摘》, 德国的《数学文摘》和俄《文摘杂志》等收录和评论. 还被美国国会图书馆, 美国自然博物馆, 康乃尔大学, 英国大英图书馆, 英国大英科技图书馆, 日本名古屋大学, 堪培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 法国巴黎大学等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和大学列为馆藏期刊. 国家“双效”期刊四川省十佳科技期刊,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1995,1999)四川省科技优秀期刊一等奖(1996,2000) 期刊名称: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汉语拼音名称:Si Chuan Da Xue Xue Bao (Zi Ran Ke Xue Ban)期刊外文名称:Journal of Sichu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刊期:双月刊创办日期:1955年主管部门:教育部主办单位:四川大学主编:刘应明副主编:陈向荣(常务)责任编辑:李富河, 白林含, 周兴旺, 伍少梅编务:杜小蓉编辑出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四川大学《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邮政编码: 610064国内统一刊号:CN 51-1595/N国际标准刊号:ISSN 0490-6756国内总发行:四川省成都市邮政局国外总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订购处:全国各地邮政局国内邮发代号:62-127国际邮发代号:BM5974国内定价:10.00元/本

为什么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请举例说说

“皇帝爱长子,百姓疼幺儿”这种说法其实是一种错觉。
前者与实际情况有差距,后一种说法则复合实际情况
“皇帝爱长子”的说法是源于封建社会的“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实际上皇帝是不喜欢太子,这是有数字支持的:
1、皇位继承是“嫡长子继·承制”。根据统计,嫡长子当皇帝的,只有31.89%。清朝12个皇帝,只有道光一个是嫡长子。参考资料:成都大学学报1998年第四期《中国古代皇位嫡长子继承制计量分析》
皇帝不喜欢太子,原因有下面几点:
2、古人结婚早,皇帝生育长子的时候,还很年轻,皇帝与太子年纪相差不大,还没有当父亲的思想觉悟,对孩子不懂疼爱,随着年龄渐长,成熟之后,对孩子才有父爱。
3、皇帝与自己的儿子相处时间很短,孩子一成年就必须搬出皇宫,一年也就几个重要礼仪节日有机会见面,相互之间欠缺亲情。
4、太子唯一的价值就是等皇帝宾天继承皇位,这样的角色容易引发皇帝的心理阴影。
5、年轻一代的大臣必然要投效未来的皇帝(太子),作为长期投资,期盼新皇帝登基后自己有机会往上爬。而现在掌权的老臣担心老皇帝死后,自己的位置会被这些年轻人夺走,一定会发生矛盾与争斗。老臣都会想方设法、挑唆皇帝换掉太子,顺带把太子身边那些威胁自己的对手一起除掉。扶持其他幼小皇子来替代长子,施恩于幼小皇子,以保持今后自己的权势
6、“百姓疼幺儿”是因为古代的赋役制度,古代赋税是按户征收,徭役是按户征发的。所以一有孩子成年,官府都要强制“分户”,也就是让孩子独立成家(只留下一个男丁)。因此,长子对家庭父母没用,早早就要自己独立了。只有最小的儿子才能一直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为父母养老送终。

为什么《小王子》这本书会深受大家的喜爱?

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不仅是一本世界著名的童话读本,更是一本关于生活和生命的哲理寓言,它创造了书籍世界的一个奇迹:《小王子》自1943年发表以来,已译成一百多种语言,其中包括印度群岛 的土语和印度土邦的地方语,销售量达2500万册。

从《小王子》广泛的阅读群可见,不论对孩子还是对成人,它都具有十足的魅力。一部短短的仅仅五万来字的童话,它凭什么打动了那么多读者的心呢?

众所周知,童话面向的是儿童读者,但写童话的作者是成人,这就注定了童话本身的立意、寓意就不一定是单纯的,其中可能有极深的哲理蕴涵着,值得剖析。尤其是《小王子》这样一部发行量仅次于《圣经》的成人童话,含蕴更深。而《小王子》这篇童话仅用短短的五万多字篇幅承载了那么多关键而众大的人生问题,含蕴着深刻哲理的句子几乎俯拾皆是,这也是其魅力的来源。同时,《小王子》文本的内容和含蕴涉及了我们生命中许多基本问题,其魅力妙就妙在,就连我们成人,几乎对这些人生问题的理解也只是局部的。比如,有的人从中读到“象征意象”,有的人从中读到“童趣”,有的人反思到成人世界的无奈,有的人悟出了爱与责任的关系。

正因为从每个局部都可以进行深入分析深度挺进,宏观来看,广大读者的这些感悟和寓意显得支离破碎,没有整合感,亦不十分透彻,久而久之,这样的“寓意迷宫”的叠加使《小王子》成了世界文学史上最简约又最复杂的童话。

摘 要: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的作品《小王子》自问世以来很受欢迎,不少读者曾对它进行解读。作者用平淡的语言描写了一个童话故事,但在故事背后蕴含着生活哲理,能引起读者去思考,这正是小王子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小王子》,生活哲理,思考

一 引言

《小王子》是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所写的童话故事,自它问世以来,大受欢迎,不仅小孩子喜欢它,很多大人也喜欢它,不少人更是对它进行了解读,阐述其童话背后所蕴涵的生活哲理。在洪友译本的中文版序——关于生命与生活的寓言写着:圣·埃克苏佩里在大地与星空中度过44载之后,神秘地消失于大海之中,他的生命结束了,但他的思想、他的心灵、他的《小王子》永传于世。这是一部写给大人看的童话,所有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就像喜欢自己的一个朋友,甜甜的、淡淡的,带有一丝哀愁。这是一本使人感到平静、快乐之书[1]。

二 他人对小王子的解读

李千钧、李欣的《〈小王子〉的告诫:远离异化,回归本真》中写着:故事中小王子在游历几个小星球的过程中见到国王、商人、爱虚荣的家伙、地理学家的情节,揭示了权力、金钱、名声、知识对人的异化;醉汉、点灯人和地球上见到的乘火车的人们,揭示了没有生活目标的人们的痛苦、可怜。而小王子与“我”(年轻飞行员)以及狐狸的交往,则正面体现了感性、直觉和想象力的重要,真诚、友谊、爱情、沟通、责任感的珍贵。[2]

姜雅珉的《在爱的逃离和回归———以探索爱的角度来读〈小王子〉》中写着:在《小王子》中,作者通过小王子对爱与责任不断的领悟升华,表达了对人生本真的坚守、对温情的向往乃至对完美人生价值孜孜不倦追求的终极理想。[3]

李俏梅的《心灵里的“童年自我”——圣埃克苏佩里的童话〈小王子〉解读》中写着:事实上,当我们阅读《小王子》时,我们也发现那些对于爱、美和单纯生活的渴望也是我们心底里最深的渴望,小王子也一直是潜伏在我们身上的另一个自我,(所以这本书才有这么多的读者!)“因为每一个大人都是从做孩子开始的”,只是在世俗利益原则的驱使下我们不断压抑着他,把他看做需要克服的不成熟表现,使他慢慢缩小以致无形。可如果他真的在我们的内心消失,我们就不再是人,而是像他所说的,变成“蘑菇”了。正如圣埃克苏佩里在书的末尾深情地呼唤小王子的再次出现,我们也希望这个“小王子”在成人们的内心更壮大一点,像呵护宝物一样地呵护他,因为只有他才能促使我们不断调整离轨的生活,活得真正像个人。[4]

诸如此类文章还有不少,在此无法一一列举,只简列以上三篇。从他人对小王子的解读中,可见《小王子》确实引起了读者对其童话背后所蕴涵生活哲理的思考。

三 《小王子》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在《小王子》中,虽然作者的语言平淡,但它的内容中有很多能让我们去思考,下举几例为证。

例一:《小王子》的第1节,作者叙述了自己6岁时画的《一号画作》——一条巨蟒吞食了一头大象,他拿给大人看时,大人们都说那是一顶帽子。以后他再拿《一号画作》给他认为是思维敏锐的人看时,对方的回答都是“不就是一顶帽子嘛。” 最后作者选择了“于是,我再也不向这种人说起巨蟒、原始森林或星星了。我会主动降低层次、迁就对方,和他谈论桥牌、高尔夫、政治、领带之类”。[5]而作者已是一个大人,为什么却说“大人们也为碰到我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家伙而喜形于色”,而不是“人们也为碰到我这样一个善解人意的家伙而喜形于色”呢?

例二:第10节开头“小王子发现自己身处325、326、327、328、329、330星宿附近。于是,他开始一一访问它们,以增长一点见识……”,[6]在这6个星宿上,小王子遇到了国王、自大狂、酒鬼、商人、点灯人和地理学家,为什么作者要安排小王子遇到这些人?他们分别代表着现实生活中怎样的人?姜雅珉的《爱的逃离和回归———以探索爱的角度来读〈小王子〉》中写着:国王、自大狂、酒鬼、商人、地理学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自私自利的。他们仅仅对自身片面的所谓唯我价值观感兴趣。惟有满足自己的欲求,忽视了对外界的爱。[7]国王对权利的狂热,自大狂对荣誉的迷恋,酒鬼对醉酒快乐的不可自拔,商人对钱数的疯狂,地理学家对知识的据为己有,他们仅仅只能从自身能否从外界获得什么的角度出发来看待外部世界。他们对他者的需要漠不关心,对他者的精神尊严和价值完善兴趣索然[8]。

小王子离开每个星宿之前会说一句“大人们真奇怪”、“大人们确实很古怪”或者是“大人们确实都很反常”,为什么小王子会说“大人们奇怪呢”?这又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例三:小王子爱慕他星宿上一朵美丽的花。当他在地球上看到一大片跟他星宿上一样的花,他觉得自己原来拥有的只是一朵普通的玫瑰。直到狐狸告诉他“你的花是世上独一无二的花”,小王子明白了他星宿上的那枝玫瑰是属于他的,仅它一朵便比他看到的所有玫瑰重要。因为“是我为它浇的水,是我为它罩上了玻璃罩,是我放置屏风为它遮风挡雨,是我为它杀死了毛毛虫(不过,我们留了两三条毛毛虫,让它们变成蝴蝶)。当它发牢骚、吹牛皮,甚至偶尔一言不发时,我都是它的听众。它是我的玫瑰花。”[9]后来狐狸又告诉了小王子一个非常简单的秘密:“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得准;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10]以及 “人们已经忘记了这条道理,但是你必须记住它。从现在起,你要永远对你驯服的事物负责。你要对你的玫瑰花负责……”[11]。一般玫瑰花代表的就是爱情,小王子和玫瑰花的故事想告诉人们什么呢?邬震婷的《童话〈小王子〉中的象征与哲理》中写着:小王子与玫瑰花的故事让我们认识到,每个人的爱情都是一颗闪亮的星星,星星上有你钟爱的那朵独一无二的玫瑰,并且所有的星辰都会因此而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而若玫瑰不在了,那对你而言,所有的星星也会在刹那间变得黯淡无光,生命之所以变得厚重的原因之一,也就在于怎样永远保护好你那朵柔弱的玫瑰,怎样让你的星星永远闪闪发光![12]除了爱情,作者想表达的也可能是人要有责任心啊,尤其要对自己驯服的事物负责。

狐狸的秘密“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得准;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又有什么深层意思呢?

例四:小王子离开地球之前送给了作者一件“礼物”:所有人都是星星,但是,对于不同的人,星星的含义不同。对那些旅行者来说,星星是向导。对另一些人来说,星星不过是天空中的点点亮光。对那些学者来说,星星是他们研究对象。对我遇到的那位商人来说,星星就是财富。但是,所有这些星星都不会说话。而你——仅就你而言——你拥有其他任何人都不曾拥有的星星……我会住在其中的一颗星星上,会在其中的某颗星星上笑着。所以,当你晚上守望夜空时,你会觉得所有星星似乎都在笑……你——只有你——拥有会笑的星星。”[13]小王子送给作者的礼物就只是“拥有会笑的星星”吗?这又蕴藏着什么呢?

四 结束语

《小王子》是一部写给成人的童话,作者在献词“致列翁·维尔特”中写着“我请求孩子们原谅我,把这本书献给了一个大人……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尽管他们几乎不记得这一点。因此,我就把献词改为:献给小时候的列翁·维尔特”。[14]作者通过《小王子》想告诉人们什么呢,不断地有读者对它进行解读,阐述其童话故事背后的哲理。不同的人对其童话背后的生活哲理的感悟可能不同,如上面列举的文章有爱、人生本真、单纯生活、责任感等。但作者真的就是想表达这些呢,无人可知,因为这个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作为一本童话,《小王子》中小王子的话语完全是用小孩子的口吻,但里面的幻想并不算夸张,笔者认为作者的语言是比较平淡的,缓缓地讲出一个童话故事。作为一本哲理书,《小王子》比直接阐述哲理的书更有魅力,因为它引起了读者去思考童话背后所蕴涵的生活哲理,就像探究叙事背后的规律或哲理一样。可以用狐狸的秘密“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得准;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来形容《小王子》,它表面是一篇童话,而它的故事引起了读者用心去思考其深层的生活哲理,,这正是《小王子》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法)圣·埃克苏佩里,洪友译.小王子[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中文版序

[2]李千钧、李欣.《小王子》的告诫:远离异化,回归本真[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7月:95

[3]姜雅珉.爱的逃离和回归———以探索爱的角度来读《小王子》[J].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54

[4]李俏梅.心灵里的“童年自我”———圣埃克苏佩里的童话《小王子》解读[J].域外视野.2003年6月:36

[5](法)圣·埃克苏佩里,洪友译.小王子[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3

[6](法)圣·埃克苏佩里,洪友译.小王子[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31

[7]姜雅珉.爱的逃离和回归———以探索爱的角度来读《小王子》[J].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55

[8]姜雅珉.爱的逃离和回归———以探索爱的角度来读《小王子》[J]. 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55

[9](法)圣·埃克苏佩里,洪友译.小王子[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69

[10](法)圣·埃克苏佩里,洪友译.小王子[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69

[11](法)圣·埃克苏佩里,洪友译.小王子[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69

[12]邬震婷.童话《小王子》中的象征与哲理[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30

[13](法)圣·埃克苏佩里,洪友译.小王子[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84-85

[14](法)圣·埃克苏佩里,洪友译.小王子[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6:献词: 致列翁·维尔特

四川文理学院体育系的师资队伍

董 立,男,1982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专业。现任体育系主任,教授,学院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院级精品课程《排球》负责人。1987年在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助教进修班学习一年,并被评为优秀学员;1994年在成都体育学院随李学芹副院长做访问学者。先后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论坛》等刊物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排球理论、学校体育教育。佘 涛,男,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任体育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兼教工支部书记,副教授。主要从事篮球教学,国家一级裁判,曾多次执裁省、市级篮球比赛。研究方向:运动生物力学、篮球训练与教学。陈碧述,男,民盟成员,1988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现任体育系副主任,教授。2003年在成都体育学院访问学习,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主要从事篮球教学。研究方向:篮球、社会体育学。丁奇君,男,1988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乒乓球、羽毛球教学。2002年在成都体育学院进修学习,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杨绍月,男,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田径教学,田径国家级裁判,曾多次担任省、市级田径比赛副裁判长、裁判长。研究方向:运动训练学。敬 文,男,中共党员,1989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体操、羽毛球教学。研究方向:体操教学、体育史。李文华,男,1990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体操、体育概论等教学,研究方向:体育教材教法、课程改革。付 宏,男,民建成员,1991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副教授,主要从事足球教学,曾多次带队参加省市级足球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研究方向:足球训练。许汝霞,女,2009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舞蹈教学。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体育人文学。张 皓,男,中共党员,2007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现任体育系党总支副书记兼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学,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李 霞,女,中共党员,2003年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0年取得西南大学硕士学位,助理研究员,体育系团总支书记、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大学体育、形势政策等教学。潘家礼,男,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现任体育系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体育管理和学校体育教学与研究。郑 芳,女, 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法学专业,国家级企业法律顾问,四川省企事业法律顾问协会会员,体育系教学秘书。主要从事体育法学教学。张 丽,女,1989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讲师,主要从事田径、体育舞蹈等教学。谢成立,男,2001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讲师,主要从事武术及体育游戏教学工作,武术国家一级裁判,跆拳道国家一级裁判。覃雪芹,女,中共党员,201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体育学专业,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篮球、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王 茂,男,2003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讲师,主要从事运动人体科学等理论课教学。宋京林,男,中共党员,2003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讲师,现任体育系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田径、跆拳道、户外运动等教学。举重国家级裁判,拳击国家一级裁判,田径国家一级裁判,世界跆拳道联盟黑带一段,中国大众跆拳道一级教练员。罗小兵,男,中共党员,201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体育学专业,硕士,讲师,现任体育系专业术科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田径及体育测量与评价等教学。唐绪明,男,中共党员,2004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讲师,主要从事体育舞蹈教学。冉卫东,男,中共党员,2004年毕业于西华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讲师,主要从事体育舞蹈教学。史海燕,女,2010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专业,硕士,讲师,主要从事武术教学。李进文,男,中共党员,2007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人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体育基本理论、大学语文等教学。苟映辉,男,2005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讲师,主要从事篮球教学。沈 娟,女,中共党员,2005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讲师,主要从事武术教学。徐永燊,男,中共党员,2005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运动训练专业,讲师,主要从事曲棍球、篮球教学。樊永强,男,中共党员,2012年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乒乓球、排球教学。彭炤灴,男,2004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讲师,主要从事体操教学。樊 云,女,中共党员,2009年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网球教学。冯其明,男,中共党员,2010年毕业于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网球国家一级裁判员,国家中级游泳社会指导员,主要从事篮球教学。孙亮亮,男,中共党员,2010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排球理论与实践、体育游戏教学。杨 明,女,中共党员,2006年毕业于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主要从事田径教学。那明明,女,中共党员,2011年毕业于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