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翻译要点第一条:正式
这大概是最广受认同的要诀了。年轻学者不论翻译论文的经验多寡,都知道要字斟句酌地以正式的文字撰翻译。不过有些学术圈前辈自认翻译得很正式,但其实学术论文翻译出来的文字与其说正式,不如说是无用,成为后生晚辈的负面教材。这些学者认为用冗长的英文字一定比短字好,有多音节的字在学术圈里显得更有份量。但这样根本不是用语正式,而是自以为是,一定要避免。
有时候选字很简单,例如缩翻译一定要避免,本质上缩翻译就是不正式。另外,口语用的字词或片语,像是「东西(things)」和「差不多(pretty much)」,是绝对不可出现在正式翻译里的,「不错(lived-in)」等组合型片语也都不适当。较难选择的是一些正统用法,例如「开始」要用commence或是begin、「居住」要用reside或是live,这些字在某个用法下能让论文变得更易懂,但用另一种用法可能反而有反效果。关键就在判断力。选字是一项必备的学术技能。
学术论文翻译要点第二条:客观
用字客观的相反就是用字主观。用字客观就能强调出论文的主旨,用字主观则减损了论文主旨的力道,反而凸显作者本身。先举个用字主观的例子:「我正把笼子的门关上时,不小心碰倒了水盘,水溅了出来。」这样的事件若不提及作者可以表达得更清楚:「正关上的门碰倒了水盘,溅出的水弄脏了纪录。」第二种翻译法保留了所有讯息,水溅了出来,而且读者清楚知道是谁造成的。
使用客观文字的原因之一是将作者从读者的思绪抽离。读者可从论文标题页知道作者的名字,这样的信誉就足够了。用字客观能将论述提升到更高的层次,让事实与观察报导般的论述来主导,依赖的是有条理的思路和情感中立不偏私的解释。人称代名词、个人意见、其他人的引述会破坏这样的行文,偏离了焦点,读者就是不想被东一句、西一句出自个人的典故震得头昏脑胀。
学术论文翻译要点第三条:精确
精确的学术翻译可以有好几种形式,但每一种形式的共通点就是「是什么就说什么」。例如翻译学术论文时,一定要精确描述研究材料和方法,这么做的好处不只一个。举个例子:一位化学家辨别出14种化合物,无疑证明了他高超的实验技巧。但若翻译成一位化学家的研究成果是找出了一打以上的化合物,读者就得自己猜。况且「14」翻译起来又比「一打以上」精简,啰嗦在学术翻译里绝不是美德。
如果你指的是英语语言研究相关的核心刊物的话,我给你作如下期刊的介绍:
1、《外语界》,ISSN:1004-5112
2、《外语教学与研究》,ISSN:1000-0429
3、《现代外语》,ISSN:1003-6105
4、《中国外语》,ISSN:1672-9382
5、《外语研究》,ISSN:1005-7242
6、《外语学刊》,ISSN:1000-0100
7、《上海翻译》,ISSN:1672-9358
8、《外国语》,ISSN:1004-5139
-----------
希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