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武陵学刊是核心期刊吗

2023-12-06 07: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武陵学刊是核心期刊吗

主持的科研课题1.1998年12月,主持中国教育学会课题“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渗透”,该成果在1999年10天津的国际教育研讨会上被国内外专家评为二等奖;2.2005年11月,主持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转型时期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课题编号:05YB25,研究经费0.6万元;3.2006年7月,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高办学目标的大学战略管理研究”,课题编号:XJK06QJL005,自筹经费;4.2006年11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高等教育治理与政府、大学关系重构”,课题编号:CIA060077,研究经费7.5万元;5.2007年1月,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服务消费者权利保障研究”的子课题,课题编号:XJK06ADG030,自筹经费;6.2007年3月,主持亚洲开发银行课题“湖南省吉茶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安置外部监督项目”( 国家级国际合作项目),研究经费60.0万元;7.2009年12月,主持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中国大学治理问题研究”,编号:NECT-10-0331,研究经费20.0万元;8.2009年12月,主持湖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课题“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及对我校的启示”,研究经费1.0万元;9.2009年8月到2010年10月,联合主持湖南省“中方县工业园发展规划”项目,研究经费70.0万元。10.2010年11月到2011年6月,主持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房地产开发市场调查”项目,研究经费15.0万元。11.2013年1月,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博导类课题“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大学合作治理网络研究”项目,研究经费12.0万元。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研究的国家级课题1.《增强城市群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7年)。2.《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及其博弈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8年)。3.《当代中国职业指导理论体系的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2000年)。4.国务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生教育学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2004年)。5.教育部规划课题《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问题研究》(教育部课题,2003年)6.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与我国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4年)。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研究的省级和其它课题1.《小城镇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湖南省科技厅课题,2003年,编号:200312223。2.《基于教育服务消费者视角的大学生权利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006年。3.《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3—2010年发展战略规划》,2004年。4.《湖南工学院2004—2010年发展战略规划》,2004年。5.《山东交通学院2005—2010年发展战略规划》,2005年。6.《邵阳学院学科群建设与发展规划》,2006年。7.2006年1——3月《湖南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的制订工作。8.2006年5月,《湖南大学服务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规划纲要(2006——2010)》的制订工作。9.2010年1月《湖南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的制订工作。 出版专著情况1.《治理理论视野下的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2007年,独著)。2.《职业指导学》(1999年,合著)3.《研究生教育学》(2005年,合著)科研论文发表情况1.普通高中开展职业指导初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9/042.谈职业高中开展职业指导的五个共性,职教通讯,1999/113.职业指导的三元结构理论述评,职业技术教育,2000/134.优化教室环境 推进素质教育,教书育人,2000/115.对愉快教育的再认识,教书育人,2000/236.论CAI课件开发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57.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北京教育,2001/02,核心期刊8.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异化问题的思考,基础教育研究,2001/01,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9.普通高中职业指导的模式研究,上海教育科研,2001/03,核心期刊,CSSCI期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0.高校扩招与大学职业指导,高教探索,2002/04,核心期刊,CSSCI期刊11.普遍伦理视野下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异化问题探讨及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03/03,核心期刊12.The commentary of the Three-element Structure of Career Guide Theory,China Teaching Cross Magazine,2002/1113.论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中的作用,科技导报,2003/04,核心期刊14.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启迪,江苏高教,2003/04,核心期刊,CSSCI期刊15.一部人性呼唤的高等教育力作:《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评介,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3/0416.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历史渊源与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演进,江苏大学学报,2003/03,核心期刊17.论研究生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机制,大学教育科学,2003/03,核心期刊18.高等教育的工具价值探讨,现代教育科学,2003/06,核心期刊19.高等学校组织结构分析及改革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01,核心期刊,CSSCI期刊20.全国首届院校研究研讨会在甘肃天水召开-院校研究研讨会综述,江苏高教,2004/01,核心期刊,CSSCI期刊21.论高等教育治理视野下的政府角色转变,现代大学教育,2004/01,核心期刊,CSSCI期刊22.人本化: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体现,理工高教研究,2004/0223.新升格地方高师院校的定位与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4/05,核心期刊,CSSCI期刊,重点期刊24.论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的参与协商机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05,核心期刊,CSSCI期刊25.英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江淮论坛,2004/05,核心期刊,CSSCI期刊26.加强学术研讨,促进学术创新,高等教育研究,2005/01,核心期刊,CSSCI期刊,重点期刊27.办学特色与个性培养:人才强国战略的路径抉择,民办教育研究,2005/0128.政府、大学、社会的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大学教育科学,2006/03,核心期刊29.教育民主与学生个性培养——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对个性培养的启示,现代大学教育,2005/04,核心期刊,CSSCI期刊30.政府公共权力重构与高等教育治理,高等教育研究,2005/11,核心期刊,CSSCI期刊,重点期刊,人大复印资料摘登31.关于强化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功能的思考,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432.大学单位制改革的制度路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05,核心期刊,CSSCI期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办学自主权的政策文本分析及启示,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核心期刊34.高等教育的多中心治理:内涵、必要性与意义,江苏高教,2006/06,核心期刊,CSSCI期刊,人大复印资料摘登35.论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视野下的政府责任,现代大学教育,2007/01,核心期刊,CSSCI期刊36.论高等教育发展的治理模式,高等教育研究,2007/02,核心期刊,CSSCI期刊,重点期刊37.治理理论:起因、学术渊源与内涵分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04,核心期刊,CSSCI期刊38.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背景、缺陷和政策建议,美中公共管理,2007/06,核心期刊39.论高等教育服务提供社会化: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高教探索,2007/06,核心期刊,CSSCI期刊40.合作伙伴:治理视野中政府与大学关系的新愿景,高等教育研究,2008/05,核心期刊,CSSCI期刊,重点期刊41.美国高校战略管理的实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民族论坛,2008/0642.美国非营利组织税收制度及其启示,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0643.论体制转型与政府、大学和社会关系的新向度,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核心期刊44.论公务员的自律,湖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45.“两型高校”建设:内涵、必要性与路径探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核心期刊,CSSCI期刊46.房地产企业人力资源建设探微,湖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547.政府生态责任与臻善,求索,2010/02,核心期刊,CSSCI期刊48.论市民社会发展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多中心治理,大学教育科学,2010/02,核心期刊,CSSCI期刊49.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运行的保障体系,高等教育研究,2010/02,核心期刊,CSSCI期刊,重点期刊50.权威多元化:现代社会公共事务治理的新愿景,企业家天地,2010/0551.我国政府在金融监管中的定位困境与对策,求索,2010/02,核心期刊,CSSCI期刊52.基于善治视角的我国高校问责制发展趋向,大学教育科学,2011/01,核心期刊,CSSCI期刊53.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伙伴关系的构建,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核心期刊,CSSCI期刊54.教师职业伦理及其后现代诠释,大学教育科学,2012/01,核心期刊,CSSCI期刊55.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对话德育及其建构,高等教育研究,2012/01,核心期刊,CSSCI期刊,重点期刊56.教师职业角色发展的嬗变及伦理反思,高教探索,2012/03,核心期刊,CSSCI期刊57.地方政府土地违法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求索,2012/04,核心期刊,CSSCI期刊58.新时期优化我国高校问责活动的路径探析.大学教育科学,2013/03, CSSCI期刊59.基于德性伦理的教师德育路径.武陵学刊,2013/03,核心期刊60.网络治理视野下的社区志愿组织发展.求索,2013/05,CSSCI期刊61.善治视野下城市型水灾害防治中的公民参与.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CSSCI期刊62.大学校庆功能的异化及治理.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5,CSSCI期刊63.危机管理中政府与第三部门组织的互动.江西社会科学,2013/08,CSSCI期刊64.基于网络治理视角的社会管理创新.湖南社会科学,2013/09,CSSCI期刊

核心期刊有哪些?

国内核心期刊有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科技核心。
1、国内核心期刊总共有七大核心,但主要的有四个核心。北大核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南大核心,即CSSCI,就是通常所说的C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即CSCD,号称中国的SCI。科技核心,也叫统计源核心。主要是医学方面的。
核心期刊是国内比较权威的期刊,对论文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一般需要评高级职称的人员或者是科研人员需要发表核心论文的。

杨向荣的科研成果

一.专著1.《现代性和距离: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齐美尔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2.《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二.参著1.《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王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参著)。2.《文学理论导引》(季水河主编),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参著)。3.《西方文论关键词》(赵一凡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参著)。4.《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周宪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参著)。三.译著1.尼采:《权力意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译著)。2.培根:《论人生》,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译著)。 一.CSSCI论文(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共34篇)2012年1.《从诗学的审美诉求到批判的社会规划:马尔库塞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反思与批判》,《俄罗斯文艺》2012年第2期。 2.《艺术的自主性》,《外国文学》2012年第2期(湘潭大学认定二类期刊)。 3.《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及其原因》,《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011年1.《文化社会学:学科抑或理论浮现》,《思想战线》2011年第6期。2.《边界游离中的知识建构:新世纪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反思与检讨》,《聊城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3.《时尚、眼球与名牌的追逐:后现代文化视野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变》,《求是学刊》201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11年第7期全文转载)。 4.《语言的牢笼及其突围:詹姆逊的形式主义美学解读》,《文学评论丛刊》201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11年第6期全文转载)。 2010年1.《俄国形式主义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反思与检讨》,《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0年第12期转载)2.《生态学视域下的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2010年第3期。3.《文化悲剧与现代性货币》,《湖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4.《距离》,《外国文学》2010年第2期。5.《从康德到鲍德里亚:基于“审美距离”的多维解读》,《求是学刊》2010年第2期。6.《文化社会学:文艺理论研究的新范式》,《湘潭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7.《政治与情感的复调变奏:毛泽东“鲁迅论”的悖论》,《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0年第2期。2009年1.《模仿与再现新读》,《云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2.《陌生化与非亚里士多德式戏剧:布莱希特对亚里士多德式戏剧的批判与超越》,《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3.《陌生化重读:俄国形式主义的反思与检讨》,《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3期。4.《现代性、游戏与审美:齐美尔的游戏理论解读》,《东方丛刊》2009年第3期。5.《齐美尔论现代性体验》,《湘潭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9年第三期摘载)。6.《齐美尔的现代性批判路径》,《社会理论论丛》2009年,总第4辑。2008年1.《文化社会学视域下的齐美尔货币哲学思想解读》,《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2.《齐美尔现代性美学批判》,《湘潭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3.《跨越边界,填平鸿沟:后现代主义艺术的一种思考》,《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3期(《中国美术馆》2008年第4期摘载)。4.《距离的生成与消隐: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当代外国文学》2008年第3期。5.《审美幻象抑或审美救赎:阿多诺艺术自主性的悖论》,《学术月刊》2008年第2期。6.《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齐美尔与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8第12辑(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9年第7期全文转载)。7.《陌生化诗学的价值维度建构》,《文学评论丛刊》2008年第11卷第1期。8.《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和谐美》,《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第1期全文转载)。2003年-2007年1.《距离:现代主义的一种思考》,《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2.《悖论中的张力美》,《俄罗斯文艺》200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摘载)。3.《陌生化》,《外国文学》200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4.《齐美尔距离的现代性解读》,《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5.《齐美尔论现代性体验中的冒险》,《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6.《取消前在性》,《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全文转载)。二.部分其他论文(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共52篇)2012年1.《五四启蒙话语的反思与批判》,《聊城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2.《循着齐美尔的思想轨迹:时尚及其审美意义建构》,《社科文库·人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官网2012年1月5日。 3.《波希米亚精神的产生及其内涵解读》,《艺术设计研究》2012年第1期。4.《〈讲话〉与20世纪中国文论》,《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011年1.《〈迷途〉之“迷”在何方》,《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2.《从〈新华日报〉重大节庆报导看党报影响力的创新建构》,《传媒观察》2011年第9期。(中文核心)3.《〈讲话〉与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论》,《君子莲》2011年第3期。4.《毛泽东文艺美学研究的新开拓》,《中国文化报》2011年8月4日。5.《文学文本与政治文本的对话:鲁迅与毛泽东文艺批评思想对读》,《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载)。2010年1.《童年的影像记忆:谈谈“80后”的集体怀旧情结》,《中国政协报》2010年10月25日。2.《文艺学知识建构的反思》,《文艺报》2010年10月15日。3.《当下文学与图像关系的学理思考》,《文艺报》2010年8月3日。4.《意识形态的突围:阿尔都塞对布莱希特的批判与超越》,《马列文化研究》第15辑,2010年9月,湘潭大学出版社。5.《意识形态的崇高主体》,《武陵学刊》2010年第3期。6.《主体性的缺席与在场:模仿与再现对读》,《外国语文》2010年第2期(CSSCI扩展版)。7.《毛泽东文艺批评思想溯源》,《聊城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8.《意识形态诗学的主体向度》,《武陵学刊》2010年第3期。9.《政治巨人与文化巨人的情感桥梁:毛泽东的鲁迅情结解读,《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10.《政治文化视野下小说创作的批判性反思》,《理论与创作》2010年第1期(CSSCI扩展版)。2009年1.《传媒时代的文化转型与知识分子的角色转变》,《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中文核心)。2.《边界位移中的知识建构与反思:60年文艺学的发展走向》,《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4期(中文核心)3.《山寨文化解读:兼及文艺学研究的文化社会学路径》,《理论与创作》2009年第3期(中文核心)。4.《陌生化与语言的牢笼:詹姆逊对俄国形式主义的批判与超越》,《探求》2009年第3期。5.《风格与距离:齐美尔艺术思想解读》,《聊城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2006年-2008年1.《现代性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认同话语建构》,《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2.《齐美尔艺术形式的现代性解读》,《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中文核心)。3.《齐美尔艺术距离的现代性解读》,《艺术百家》2008年第1期。(中文核心)4.《文化社会学视域下和谐美》,《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5期。(中文核心)5.《陌生化与非人化》,《聊城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6.《奥尔特加与艺术的非人化》,《文景》2006年第12期。7.《现代生活的中断与救赎》,《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中文核心)8.《货币与现代生活风格》,《文景》2006年第7期。9.《时尚的文化社会学思考》,《文景》2006年第4期。2003年-2005年1.《“陌生化”与“新奇”》,《文学评论丛刊》,第8卷第2期,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中文核心)2.《现代性视域下的艺术自律》,《艺术百家》2005年第3期。(中文核心期刊)3.《弗莱神话理论的文化学解读》,《英语研究》2005年第2期。 4.《〈挪威的森林〉中的“性”与“死亡”》,《学术前沿》2004年第4期。 5.《西方陌生化诗学纵读》,《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6.《论艺术创作中的缺失性体验》,《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7.《说韵》,澳洲《汉声》2003年第9、10期。8.《诗学话语中的陌生化》,《天中学刊》2003年第3期。9.《陌生与熟悉》,《钦洲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10.《论“韵”的流变与内涵》,《株洲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11.《论文学性与陌生化》,《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三.教改论文(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共4篇)1.《文艺学研究范式的新变》,《质量的风(二)》,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1.《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8期。2.《〈美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第1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08年。3.《〈文学理论〉课程改革与优化的思考》,《高等教育研究》第2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09年。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