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宜春学院学报是核心吗

2023-12-09 09: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宜春学院学报是核心吗

好发。
宜春学院学报杂志目前为月刊,年发文量在350篇左右,收稿量算是比较少的。收稿量少版面就少,审稿周期和见刊周期就长。
《宜春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由江西省教育厅主管,宜春学院主办的教育综合类学术期刊。

宜春学院大学好吗?

评价一所学校的好与坏,惟一的方法就是比较了,下面是宜春学院的最新资料,你可以拿它与其他学校进行对比。说实在的,宜春学院在本科院校中的确不怎么样,所以每年报考的人数也不多,也许是它地处赣西的缘故,抑或者是学校本身的原因。 宜春学院是2000年合并组建的一所多科性本科院校,是一所有着长期办学历史,又有着崭新发展历程的省属高等院校,是拥有800多万人口的赣西地区唯一的一所本科大学。 学校所在地——宜春市位于江西省中西部,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江西省双拥模范城、文明城市和卫生城市。学校的前身是原宜春师专、宜春医专、宜春农专和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宜春师专的前身是宜春大学,1958年6月10日正式成立;宜春医专的前身是南昌专区医学专科学校,1958年9月25日成立;宜春农专的前身是宜春农学院,1959年6月创办;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创办于1979年。以上四所学校,在其悠久的办学历史中,都为国家尤其是地区经济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合格人才。2000年1月25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上述四所学校合并组建宜春学院(以下简称“合并”)。学校合并之后,全校师生员工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群策群力,励精图治,使学校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稳步提升。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数16000余人,拥有本部校区、北校区、西校区、继续教育校区等4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60246.8m2(合2040亩),生均81.15㎡;教学行政用房252262.95㎡,生均15.05㎡;学生宿舍建筑总面积136217.43m2,生均8.1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107.53万元,生均5205.49元;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座位数共10675个,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64个;校内外实习基地185个;纸质图书130.07万册,电子图书99.2万册,生均131册。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等能满足学校目前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学校一贯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确保教师的主体地位;师资规模逐年扩大,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学校现有在职教工1358人,其中专任教师951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人员297人,博士、硕士共39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23人。学校先后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江元生教授等100多位院士、博导、教授、博士担任兼职、客座、名誉教授。学校现设有17个教学院、6个校级研究所、1个实验中心,拥有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等9大学科门类。学校现有51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2007年批准设置的两个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一个。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探索,学校初步形成了以文、理、医、农为主干,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兼办专科(高职)教育;以普通教育为主,兼办成人教育的办学格局。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创造条件,营造氛围,促进学生在思想道德、科技文化、身心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学校现建有127个学生社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比赛中获奖300余项。2004年以来,我校参加科技文化活动的学生达4万余人次,其中,共有240人次获国家级奖励,542人次获省级奖励。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学生获奖情况年年有进步。2004年获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2005年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06年获全国二等奖1项、全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2006年7月,我校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少年英语技能大赛获特等奖,并获全国5个优秀组织奖中唯一以学校名字命名的优秀组织奖。学校奉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办学思路,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2006年10月,首批88名留学生入校就读,结束了宜春没有留学生教育的历史;2006年3月、10 月,国际美容联盟协会主席拼托先生先后两次专程来校视察,签订系列合作协议,并将亚洲美容培训中心设在我校;2006年11月上旬,我校先后承办国际抗衰老中胚层疗法培训班和首次海峡两岸医学美学学术论坛,活跃了学术氛围,扩大了影响。随着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也不断提高。目前,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结构日趋合理,生源质量逐步提高。近几年来,我校的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都位居江西省同类地方本科院校前列。 当前,学校正抓住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中部崛起”和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为使学校各项建设迈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教学性、应用性、区域性、多科性的本科教育,使各项工作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
以上回答你满意么?

我想写<余华笔下的乡村世界>,谁能给我点资料

  认识脚下的土地

  ——我看余华笔下的乡村世

  在世人的眼中,城市与乡村呈现的是两幅完全不同的画面。喧嚣与恬静、现代与传统、繁华与落后……等都是我们在比较城市与农村区别中常见到的语汇。韦伯对中国的乡村特征也作了“中国城市是没有自治的官员的舞台,而村落则是没有官员的自治聚落”的著名定义。的确,传统和政策等因素造就了当下中国农村与城市的“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截然不同的现实境遇。

  中华民族对于现代化的追求已经足足跋涉了一个世纪,现代化的先驱们也从来没有忘记农村,李大钊于1919年2月在《晨报》上发表《青年与农村》一文,特别强调:“我们中国是一个农国,大多数的劳工阶级就是那些农民。他们若是不解放,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弊病;他们的愚暗,就是我们国民全体的愚暗;他们的生活利病,就是我们政治全体的利病。”因此他号召广大青年到农村去,帮助农民“脱去愚暗”,毛泽东则更要求广大青年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无疑,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挥之不去的一个重要命题,正因为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对时代天生敏感的文学必然也会有诸多的呈现,提到反映农村的乡土文学就不得不提到鲁迅,鲁迅在为《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所写的导言中说:“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从北京这方面来说,则是侨寓文学的作家。”和李大钊、毛泽东等政治家强调农民问题一样,鲁迅看到的也是中国乡土文学的根基,作家尽管身处大都市,但仍挣脱不掉乡土的脐带,解不开乡土的情结,描述的仍是来自农村土地的人情与世故。鲁迅更是身体力行,创作了《风波》、《故乡》、《阿Q正传》等描述古老乡村文化传统的作品。受其影响,在鲁迅周围聚集了一大批以描写乡土为背景的作家群,他们形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第一个流派——乡土文学流派”,留下了《柚子》、《回乡时记》、《父亲的花圈》等传世之作。其后,沈从文给我们展示了梦幻般的湘西世界,赵树理的“乡村启蒙”,而“在五六十年代,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创作,无论是作家人数,还是作品的数量,在小说创作中都居首位。”至八十年代汪曾棋的苏北乡镇风情小说,高晓生的“陈奂生系列”,韩少功、阿城的“文化寻根小说”……等都将笔触指向了农村以寻找东方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到来之际能与世界进行对话的文化资源。

  姑且不论这样的文化探索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现在的战果和今后可能取得的成就,但是一大批文人学者在励精图治的进行着自己理想状态的文化实践,提及到民间文化资源,范家进就指出“‘民间文化’主要是指中国下层百姓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与上层主流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整套关于天与人、人与人、人与自我及生与死的知识体系与价值体系”我们可以说,在中华民族的数千年的历史流动中,乡村确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理念、审美观、世界观与体系,当然这个体系里面渗透和参和着儒家、道家等诸多不同文化流源的脉络与痕迹,再之,近代以降,现代意义的城市在中国的出现,他们携带着西学东渐之风,商品、民主、女权等观念的输入给生长在乡村的斯民带来的启蒙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很难对民间文化作出精确的价值评判和定型,处于历史中的个体只能从个人的角度和立场出发对民间文化做自己的理解。可以说,蔚为大观的百年中国文学被乡村磁性吸引着,它从未有脱离农村这一深厚的文化根基。

  余华作为以先锋小说蛮声文坛的作家,其早期的作品多以暴利和残杀为文本特征,揭示人类生存中的某种真实,如《一九八六》、《死亡叙述》等,都用阴郁晦暗的笔调展现了一幅冷酷残绝的世界,但是写作《活着》开始,余华开始对80年代先锋文学的推倒与反叛,对余华的最高评价也是从《活着》开始的,他的小说里“出现了真正了中国人”,他对于国民性的思考和描述,与鲁迅走在同一条道路上。实际上余华在关注国民性的时候显然无法将生存在乡村的中国农民置之不理,其实余华的人生也与农村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年,正逢全国文化部门实行民间文学大搜集,搞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于是余华经常被文化馆派到全县各乡村之中,负责搜集整理海盐地方的各种民间故事。这些材料搜集整理好之后,便被油印出来,按体例分门别类,最后集成图书。这项工作虽然颇为辛苦,但也为从小生活在小城镇中的余华提供了广泛接触民间生活及其精神状态的良好机会,使得他在田间地头不停的游走之中,获得了许多乡村生活的第一现场,以及民间传说中大量奇特诡异的文化素材。”,事实上我们在余华的《一个地主的死》、《我没有自己的名字》、《祖先》、《活着》以及《在细雨中呼喊》等文本中都看到了他对于农民的解读,可以说当这位转型后的先锋作家去认真审视与回味这片使文学“赖以生长的土壤”时, 关注脚下的土地之后,他发现了其中的精髓和奥妙,掌握了他们的心态,写出了吾国吾民的文学。

  如果说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苦难史,是丝毫不为过的,这个字眼对于国人来说充满着困惑与恐惧,但是和它又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苦难的主题也一直深受作家的关注,世纪之交的文坛有部分作家也热衷于苦难主题的挖掘,但是真正能展现苦难的,笔者以为还是我们的乡村世界,因为对于城市的相对发达的现代化水平,中国相当多的乡村还是停留在落后与愚昧状态中,旧社会的农村更是苦难的集中营,建国以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模式,乡村相对于城市来说是疾苦的,它的苦难表现在物质层面,也表现在精神层面。从形而上层面来说,苦难是人人都要经受的,没有人能逃得了,生活的意义在于不断地忍受苦难,这个角度上说,农民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了!

  "未知生,焉知死”,对生的执著和对死的困惑,自古以来就是哲人们悉心探究的问题。余华一直奉行“零度情感叙述”,他看来,主体对作品的随意侵入是有害的。他力图使作品具备一种客观性,在总体上保持叙述对象的原生面貌。余华小心翼翼地控制自己的想象与情感,尽可能平实地诉说。他冷静地向读者传达的只是画面本身,而不是情绪,因此他更加注意客观而舍弃主观。

  余华的客观在于,他笔下鲜明有无比善良,也有卑鄙无耻,这些乡民代表着每一时代最下层的普通百姓。他们卑微地忍受苦难、卑微地挤出一点生物性的生存空间。他们的最高和最低目标都是能够“活着”。《在细雨中呼喊》中的小学教师会天才地想办法折磨学生。除了自己的生存之外,小人物活着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繁衍后代,在他们身上还根深蒂固的印记着中国传统的思维和存在模式,古人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所以他们为了子孙的卑微的奋斗也是为了有一条“根”,绝不是他们伟大到了为人类文明的延续贡献力量,最伟大的也不过是不能“绝后”以免愧对祖宗。因此在这里妇女的命运依旧如几千年来无法改变的宿命一样,她们充当了男人性和繁衍后代的工具。自“五四”运动以来,启蒙一直是先进知识分子为之奋斗的毕生目标,一代学人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决绝心态投身于这场启蒙运动中的,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但是我们发现,启蒙仅仅还是局限在一些中心城市,城市与农村处于断裂的状态,当城市里的年轻摩登女子在为自己权益做斗争,在与封建势力做顽强抗争乃至取得一定成果的时候,放眼真正体现中国传统的农村的时候,我们惊诧的发现,传统的农村还是处于原来的生存状态,于是,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启蒙者是为了具体的社会文化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必须付出巨大的能量以维持主动进攻的姿态,被启蒙者对这一切全然不顾甚至全然不觉,他们只需按照固有的观念和轨道运动,在一个严密封闭的生活模式和观念模式中以逸待劳甚至是以逸代劳,他们往往连抵抗的能量也不需要付出,只需拒绝只需冷漠只需闭塞就可以稳操胜券。”这是一个知识分子难以面对的尴尬,也是启蒙者面对中国农村无奈的历史悲剧。

  但是最终的恶果不是在惩罚启蒙的知识分子这个精英群体,启蒙未果最终还是要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自己来承担,他们精心培养的后代又是怎么样的呢?答案是这些“后代”似乎并不尊重祖宗,甚至连饭都不愿给。《在细雨中呼喊》中的父亲在祖父老到只能吃饭的时候便挖空心思让他早死。先是每天指桑骂槐让祖父孙有元胆战心惊不敢吃饭,后来嫌他吃得多夺去他的饭碗,再后来干脆定量,只给一小碗;孙有元将死之际父亲才突然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温柔,并高兴地满村宣传老爹终于要死了。也是这个父亲,在家人未必能塞饱肚子、但还不致挨饿的情况下将剩余的精力去睡一个老寡妇,并将家里的东西渐渐移到寡妇家中,作为“嫖资”。农民一直一代又一代演绎着相同的故事,虽然他们也在这土地上辛勤的耕耘着,但是始终还是无奈的苟延残喘的延续着。“活着”的意义本身固然只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是那么的艰难和困苦,超越苦难的路他们找不到,在《活着》的文本中隐含着两个强烈的对比:其一,福贵由阔少爷变成佃农,后来家境一败再败。恰如其父的那个比喻:徐家是从牛变成了羊,由羊变成鹅,鹅变鸡,最后连鸡都没有了,这是一个从有到无,由富及贫的过程。于福贵个人而言,这前半生和后半生的反差是相当巨大的。其二,福贵身边的亲人朋友一个个相继死去,而独独他仍然活着。对福贵们这些平凡人物而言,人生本来就是如此:没有伟大的人生追求,他们从来就没有逃离过生存的底线;他们虽然没有宗教、信仰等形而上的支撑,却在精神深处有着“对生命的本源性的留恋和执着”。他们一生所要做的不是与命运、苦难进行抗争、喊叫,更不是以死来证明其生的伟大;相反的,他们是无声无息地顺从、忍受,是用“生———活着”来向死亡挑战,并对死亡予以巨大的嘲弄。这死亡和活着的对比恐怕是再强烈不过了吧!最后的选择如文本中的,福贵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怡然自乐,似乎是一种宁静和平和,但是我透过这表面的背后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对生活的无追求和绝望。福贵就是亿万中国农民中的一位,也可以说是一个时代中国农民的代名词,是几千年来民族文化积淀的活化石,是苦难的标准文本!

  余华以着自己对中国国民生存状态下的深刻关注与执著探索,给我们再一次展现了传统乡村的农民的生存状态和他们的价值理念。当然从余华的文本中也发现,余华其实对于乡村生活的了解和熟悉程度是有限的,他的生活是琐碎平凡的,他的人生状态也是普通的,余华提到了他的创作“使我不再忠诚所描绘事的形态,开始使用一种虚伪的形式。这种形式背离了现实世界提供给我的秩序和逻辑,然而却使我自由的接近了真实”,他对于农村的生活方式和内在精神的了解程度也是有限的,以及他秉承的先锋理念,因此我们看到他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多是来自对人类整体认识基础上个案处理,但是这也丝毫不影响他作品呈现给我们来自这片养育我们,生长我们土地的思考

江西有那些大学学院什么的

1 南昌大学
有江西省的支持,综合性大学,当之无愧
学校位于有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和“英雄城”美誉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南昌市。现有前湖、青山湖、东湖、鄱阳湖、抚州5个校区,占地面积8098亩,校舍面积213万平方米。前湖主校区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是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基地;青山湖校区是软件学院、科学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小学以及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和同等学力人员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基地;东湖校区是医学科学研究,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本科生(含留学生)高年级教育以及医学继续教育基地;鄱阳湖校区是共青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基地;抚州校区是专科层次的医学教学及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基地。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97亿元,图书馆藏书362万余册,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华东南地区江西主节点,被全国高校文献保障中心和江西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西省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南昌大学学报》分文、理、工、医科版,其中文、理科版为中文核心期刊,医科版为中国医学核心期刊;各级各类附属(直属)医院10所,其中国家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3所,三级甲等口腔医院1所。
学校是“文理工医渗透、产学研结合”的综合性大学。现拥有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等11个学科门类的91个本科专业;各类在校生81829人,其中全日制本、专科生69957人,各类研究生8000人,留学生126人,继续教育在校脱产生3746人;现有3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2 个博士学位二级学科授予点,2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75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材料加工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临床医学);具有工程硕士(16个工程领域)、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临床医学硕士、口腔医学硕士、法律硕士(JM)等专业学位、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15个专业)、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学科2个(材料物理与化学、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食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鄱阳湖生态环境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教育部发光材料与器件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生物质转化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食品质量与安全” 创新团队、“半导体照明技术”创新团队),国家级临床药理基地1个,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分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现代汉语》、《高等数学》),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基因工程》),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41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36个,省级医学领先专业16个。

学校实行学分制,建有10大基础实验中心、46个专业实验室和217个校内外实习基地,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设立了"优秀学生奖学金"、"新生入学奖学金"、"中兴奖教学金"、"王氏奖学金"等20余种奖学金。在校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连续11年获18个一等奖,连续多年获得江西省大学生电子制作大赛冠军,连续2年获全国大学生网络大赛第二名。2005年,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设计大赛影视类全国唯一的金奖和29项单项奖,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专业组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大赛二等奖1项,第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1项,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赛"最佳语言奖",第十届全运会女子四人双桨金牌。毕业生就业率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瞄准学科前沿和经济建设需要,大力加强科研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丰硕成果。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和参与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3项;为地方、企业服务的横向科研项目771项,形成了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共发表学术论文6084篇,被SCI(E)、EI、ISTP、CSSCI收录602篇。南昌大学科技园为国家大学科技园,2005年被确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创业项目和创新项目服务机构,2006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认定为全国大学科技园首家“国家专利技术展示交易中心”,2007年在吉安市设立南昌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生物科技分园。学校先后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南昌高新开发区成立中兴软件技术(南昌)有限公司,与新加坡新达科技集团在吉安市合作建设新加坡食品医药科技园,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已取得一批标志性、有特色的科技成果:如成功研发“蓝宝石衬底GaN基蓝光材料生产技术”,打破了这一高技术产品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攻克了世界难题“硅衬底蓝色发光材料生长与器件制造技术”,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被评为863重大成果等等。此外,学校还成立有高等研究院、军工研究院和北京研究院。

学校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20多个国家的3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建立了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其中,与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合作培养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医院管理硕士,并合作在法国建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与法国巴黎高等电力与自动化学院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与英国阿伯泰·邓迪大学合作培养软件工程与信息技术科学硕士;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作开展寄生虫病学研究;与美国田纳西州圣犹大儿童病研究院合作开展流感病毒和抗流感病毒疫苗研究;与新西兰国立理工学院、奥克兰理工大学、英国利兹大学和圣约克学院、德国德雷斯顿技术大学、日本三梨学院大学、九州大学、冈山大学、佐贺大学、泰国宋卡王子大学等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2003年受教育部委托赴几内亚开展经济管理师资培训,成为中国首所在非洲颁发学历证书的高校。2005年受教育部、商务部委托开展援助非洲专题项目研究。学校还成立了培材韩国语教育中心、中德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中比文化交流中心。

2 江西财大
声名在外,势力不俗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建设一流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不断提升办学层次;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主,打造区域人文社会科学中心;以立足江西为主,面向全国发展教育。
学校设有工商管理学院、 香江公共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国际经贸学院、经济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旅游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用友软件学院、电子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体育学院、国际学院等18个教学单位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规制与竞争研究中心、产业集群与企业发展研究中心、会计发展研究中心、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产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财政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管理科学 与工程等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包括MBA、MPA、JM、MPAcc等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4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管理的专业8个,江西省品牌专业17个);拥有16个江西省“十一五”重点学科 、4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1个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和4个江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为全国大学生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项目学校和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编辑出版《当代财经》(月刊)和《江西财经大学学报》(双月刊)两个学术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当代财经》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百强优秀期刊, 在全国社科核心期刊中名列第15位。

3 江西师大
慢慢成为第二个综合性大学
江西师范大学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南昌,现有瑶湖和青山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600亩,建筑总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学校缘起庐山白鹿洞书院,肇基于1940年创建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1953年改为江西师范学院,1983年更名为江西师范大学。

国立中正大学是江西办学史上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创建之初便设有文、法、经、理、工、农等学科。1949年更名后,学校仍为国立综合性大学,直属中南教育部领导。1953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国立南昌大学大部分学科、专业调整至中南区的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工学院等14所高校,保留了师范部的中文、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和艺术7科,学校改为江西师范学院,性质由综合性大学改变为培养中等学校师资的高等师范院校。与此同时,在江西,以国立南昌大学农学院为基础,单独组建了江西农学院(现江西农业大学);1962年,江西师范学院生物系又被调至江西大学(现南昌大学)。上世纪50-70年代,江西师范学院还积极支持省内各地市兴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和江西师范学院分院,这些学校今天都已发展成为本科院校。由此,学校不但支援了国内许多重点大学的建设,为国家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省内一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一代又一代江西师范大学学人薪火相传,学校砥砺出"静思笃行、持中秉正"的校训,孕育了"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优良校风,形成了"以人为本、面向社会"的办学思想和"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现已发展成为一所融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于一体,师范与非师范并举,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被省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和全国第一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现有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89个硕士学位授予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52个本科专业;有17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高校软件科学技术中心,1个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设有23个学院,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3万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600余人,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学生5000余人。现有在编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4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为48%;研究生比例为51%,35岁以下教师比例为52%。在编教师中,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7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0人;江西省跨世纪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8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43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青年体育教师、江西省教学名师等23人。此外,学校聘请了王梓坤、杨叔子、刘应明等10名院士和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学校一贯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始终把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九五"以来,学校持续加大投入,加快改革步伐,推动教学工作不断进步。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学校努力突破办学空间狭小、实验仪器设备不足等教学条件落后的瓶颈,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建设了一个占地2680亩、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的瑶湖新校区,教学行政用房、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办学基本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与此同时,学校加大了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的力度,取得明显成效。学校现有省级本科品牌专业25个,省级优质课程17门,2门课程今年被推荐参加国家精品课程评选。近三年,学校承担了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扩展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1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164项、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3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7项,省级教育规划课题优秀成果奖11项,1个课件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两课"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2个课件在教育部"第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现场决赛中荣获大学组优秀奖,23个课件获省级多媒体课件大赛奖。

学校从1999年开始实施学分制改革,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为三大平台,以"学分制管理、模块化课程、菜单式培养、开放型教学"为四大运行机制,以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适应"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学校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探索和实施了"3.5+0.5"、"3+0.5+0.5"、"3+1"、"4+1+2"、"4+2"等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开展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扩展学生专业知识为目标的课余活动。近年来,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学校生源质量、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等一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并在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体育竞赛、专业竞赛、科技活动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如杨文军同学参加第28届雅典奥运会获得金牌1枚;欧阳鲲鹏同学参加第22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获2项冠军并打破纪录;学校健美操队代表国家参加第八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实现了中国健美操国际大赛中奖牌零的突破;艾黎莎同学参加2004年"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获得第一名;李凡同学参加2003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获得铜奖;周黎同学获2004年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才能奖";"蓝天"环保社团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和江西省高校大学生示范社团,在"中国湿地使者行"活动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受到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国家林业总局等单位的表彰,并在2005年世界自然基金会组织的"湿地使者行动"竞标中获得第一名。

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以科研促教学,取得了可喜成绩。2002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项,国家科技部"十五"科技攻关项目3项,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1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项、"973"前期预研项目3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1项,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课题1项;科研总经费从2002年的1125万元大幅增加到2005年的3500万元;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9项;出版著作40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其中25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俄、美、加、澳、日、韩、英等国家和港、台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近三年,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英国蒂赛德大学、日本冈山商科大学、香川大学、韩国大邱加图立大学等签订硕士培养项目,实行学分互认,学生交换;同时聘请一批外籍教师来校授课,其中外籍教师Constance Gibson 荣获国家"友谊奖"。学校先后招收日、澳、韩、美、印尼等国留学生及港、台学生来校学习。

春华秋实,桃李芬芳。68年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全日制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逾10万人,为基础教育培养和输送教师近7万人。毕业生遍布江西及全国各地的教育、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一大批已成为所在行业领域的中坚骨干力量。2004年我校有14名校友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有3名校友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有20名校友荣获"江西省模范教师"、"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5年江西省新增90名中小学特级教师,我校毕业生有42人,占46.7%。历年毕业生中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黄克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庆元;重点大学校长解沛基、刘振群、林增平、尹长民、贝效良等;著名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江作昭、陈嘉翔、刘大椿、邱菀华等;著名诗人公刘等。此外,还有一部分优秀校友走上了省部级领导岗位,如原中共江西省委书记万绍芬,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局局长王太华,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中共江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上洋,中共江西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舒晓琴等。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高校、全国心理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16次)、全省高校党的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1999年,学校教务处被评为"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务处"。2004年,学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标兵"荣誉称号,是全国师范院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05年,师大参加了全国高校的评估,获得了优的良好成绩。06年又首开江西省师范院校培养工程硕士的先例,填补了江西省人文社科博士点空白。

2008年江西师范大学普通本科招生除艺术、体育、国际教育学院高收费专业仍执行二本线外,提前批次招生各专业从2008年起由执行二本录取线调整为执行一本录取线。

该录取批次的调整是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应广大考生及家长的迫切要求,经江西省教育厅批准而做出的重大战略调整,此举提升了江西省整体教育品牌和质量,也将更好地吸纳优质生源报考我校,促进学校更好、更快、更高地发展

4 江西农大
近年发展迅速,值得表扬
5 华东交大
今华东交通大学位于江西省南昌,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理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1971年9月22日,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下发《关于六所高等院校的体制调整和领导关系的通知》,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迁往江西,改名为华东交通大学。1973年,华东交通大学选址于江西省南昌市郊马鞍山林场,并破土动工建设。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3月,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并被江西省列为重点加强建设的高等院校。学校环境优美,校园面积2800余亩,树木葱郁,鸟语花香,孔目湖蜿蜒其间,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使华东交通大学成为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的好地方。为“全国部门造林绿化300佳单位”。

学校现有16个学院, 52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6个,在校学生20000余人,教职工1600余人,正副教授450余人。学校拥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科技拔尖人才”、“全国优秀教师” 、“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50多人,享有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37人。

16个学院分别为:土木建筑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基础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体育学院,理工学院(校北区),理工学院(黄家湖校区),成人教育学院,软件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和国防生学院。

学校具有一流的办学条件,现代化的教学大楼、装备优良的中心实验室。图书馆藏书157余万册,是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一级咨询站。学校先后建立了遍及全国10个省、市、区的120个校外实习基地。近几年,学校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1200多项,其中国家级基金项目10余项,国际投标项目中标1项,科研经费1亿多元。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0多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这也是全省高校中唯一获此殊荣的。

华东交通大学运动队在全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曾获得过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名和男女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学校参加的其它各项赛事上也屡屡获奖,捷报频传。学校篮球队多次代表江西高校参加全国大学生篮球赛(CUBA),曾主办过东南赛区的比赛。2004年5月学校入股南昌八一衡源足球俱乐部,并为该职业足球队提供了生活、学习和训练基地。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已与美国的匹兹堡州立大学、托伊大学,鲍尔州立大学,英国索福大学,加拿大的新不伦瑞克大学,日本的九州工业大学,澳大利亚的斯威本科技大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俄罗斯伊尔库茨国立铁道大学等结为姊妹学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学校享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多年来在大多数省、市、区招收的新生,其分数都远高于当地的录取线。学校已获准招收港、澳、台学生和外国留学生。2004年,学校作为南京军区在江西招收培养和选拔国防生的唯一一所定点高校。高质量的生源,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近几年,学校的毕业生一次性双选率都雄居江西省高校榜首年表现不俗,有望07年博士点冲击

6 中医学院
中医类的硕士点都拿了下来,不错!
7 江西理工
凑合,不是很有亮点
8 南昌航院
实力上有所下降,吃老本
9东华理工
今年硕士点发展很快
10 景德镇陶瓷学院
感觉实力和7,8,9相差好大
11,赣南师范
实力一般,再省内还行,
12江西科技师院
硕士点俱乐部新成员
13井冈山学院
省内过大力支持,相信进步很快
14赣南医学院
13,14估计07年进入硕士点俱乐部
15,宜春学院
偶尔有些学术新闻
16,上饶师范
据说这些年引进了不少硕士
17 蓝天学院
知名民办院校
18 南昌理工
民办院校,据说不错
南昌理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英雄城南昌昌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园环境优美,教育设施完善配套。学校校训为:科学、务实、厚德、创新。学院坚持以“航天科教,兴我中华”为办学宗旨,遵循以教学质量求生存,靠科研创新促发展的办学原则。
学院建校八年以来飞速发展,占地面积4600亩,建筑面积107万平方米,06年在校生39000余人;有三个校区(南昌、共青、樟树),五个校园。各类图书资料251.3万余册,各种教育资产总计达16个多亿;教职工3600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41人,有8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院级领导中有两位省政协常委,三位原省重点大学校长、书记,三位年青的博士。学院聘请中科院王梓坤院士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王子才院士为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K8飞机总设计师石屏教授为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
学院现设十三系六部九个基地,即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系、光信息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系、经济管理系、外语系、艺术系、航天航空系、生物与环境工程系、传媒系、体育系、建筑工程系、心理学系、政法系;五年高职部、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职业技术部、远程与成人教育部、科研开发部;教育部计算机NIT证培训基地、教育部英语等级证考试基地、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职业鉴定所和培训基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控机床工艺员培训基地、国家人事部培训网公务员培训基地、大学生电脑竞赛基地、江西省大学生勤工俭学见习培训基地、中国电子学会工程师进修基地、江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共开设四个办学层次,70多个学科专业。各类教学实训设备共投资2.3亿元。
学院特别注重内涵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实施诚信办学,依法管理。学院党委被省教育工委授予“先进党组织”称号,院团委被评为“全省五四红旗团委”和“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行家严格的科学管理,名师规范而创新的指导,使学院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不断增强。在连续七届江西省大学生电子电脑大赛中,学院连获多项第一名;在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院作品获全国三等奖和江西赛区一等奖……。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提高了学生科技创新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成为学院高就业率的保证。2005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居全省同类高校就业排名榜首。“订单教育”和校企合作的启动,更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因此,学院赢得“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高校”、“全国首批十所就业型重点大学”、“中国十佳诚信民办高校”、“十大最受企业欢迎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等荣誉。南昌理工学院法人代表邱小林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荣获2006年“中国教育管理卓越成就奖”,并被评为“中国十大民办教育领军人物”、“影响2006—中国最具责任感教育领袖。”

19九江学院
除了规模和暴力事件,不足为道
20 南昌工程
网站半天打不开,传说中的高校

吴礼权的主要论文

1.《试论孙炎的语言学成就》,《古籍研究》1987年第4期。2.《试论汉语委婉修辞格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87年第6期。3.《中国现代史上的广东语言学家》(合作),《岭南文史》1988年第1期。4.《试论古汉语修辞中的层次性》,《淮北煤师院学报》1988年第4期。5.《“乡思”呼唤着“月夜箫声”--香港诗人杨贾郎〈乡思〉〈月夜箫声〉赏析》,《语文月刊》1988年第5期。6.《中国哲学思想在汉语辞格形成中的投影》,《营口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7.《试论吴方言数词的修辞色彩》,载《语文论文集》,百家出版社,1989年10月。8.《试论黄遵宪的诗歌创作与成就》,《岭南文史》1990年第2期。9.《〈经传释词〉在汉语语法学上的地位》(合作),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1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 年第 期转载。10.《〈西湖二集〉:一部值得研究的小说》,权威期刊《明清小说研究》1991年第2期。11.《情·鬼·侠小说与中国大众文化心理》,《上海文论》1991年第4期。1994年获“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优秀论文奖。12.《点化名句的艺术效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学语文》1992年第4期。13.《情真意绵绵,绮思响“雨巷”--谈戴望舒〈雨巷〉一诗的修辞特色》,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2年第5期。14.《回顾·反思·展望--复旦大学组织全国部分青年学者关于中国修辞学研究的过去现状及未来的讨论综述》,《鞍山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15.《语言美学发轫》,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3年第5期。16.《汉语外来词音译艺术初探》,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3年第5期。17.《论〈文则〉在中国修辞学史上的地位》,《鞍山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18.《汉语外来词音译的特点及其文化心态探究》,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4年第3期。19.《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评王希杰新著〈修辞学新论〉》,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4年第4期。20.《试论赋的修辞特点》,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5年第1期。21.《先秦时代中国修辞哲学论略》,《上海文化》1995年第2期。22.《试论汉语委婉修辞手法的范围》,《南昌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23.《关于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历史分期问题》,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5年第3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5年第10期转载。24.《王引之〈经传释词〉的学术价值》,核心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4期转载。25.《修辞结构的层次性与修辞解构的层次性》,《延边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4期转载。26.《两汉时代中国修辞哲学论略》,综合类核心期刊《江淮论坛》1995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6年第2期转载。27.《〈经传释词〉对汉语语法学的贡献》,《中西学术》第1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6月版。28.《创意造言的艺术:苏轼与刘攽的排调语篇解构》,台湾《国文天地》1995年第11卷第6期(总第126期)。29.《旧瓶装新酒:一种值得深究的语言现象》,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5年第4期(总第6期)。30.《改革开放与汉语的发展变化学术研讨会综述》,1995年11月《上海社联年鉴》。31.《〈经传释词〉之“因声求义”初探》,核心期刊《古籍研究》1996年第1期。1998年获上海市(1996-1997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32.《谐译:汉语外来词音译的一种独特型态》,《长春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33.《英雄侠义小说与中国人的阿Q精神》,台湾《国文天地》1996年第11卷第8期(总128期)。34.《论修辞的三个层级》,《云梦学刊》1996年第1期。35.《音义密合:汉语外来词音译的民族文化心态凸现》,《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36.《咏月嘲风的绝妙好辞--晏子外交语篇的文本解构》,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6年第2期。37.《论汉语外来词音译的几种独特型态》,《雁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4期。38.《触景生情的语言机趣--陶糓与钱俶外交语言解构》,台湾《国文天地》1996年第12卷第6期(总138期)。39.《〈语助〉与汉语虚词研究》,《平原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40.《关于〈声类〉的性质与价值》,核心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6年第6期。41.《论夸张的次范畴分类》,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6年第6期。42.《新世纪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和我们的历史使命》,全国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7年第1期。43.《论委婉修辞生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缘由》,核心期刊《河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44.《清代语言学繁荣发展原因之探讨》,《云梦学刊》1997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8期转载。45.《论中国修辞学研究今后所应依循的三个基本方向》,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7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7年第6期转载。46.《80年代以来中国修辞学理论问题争鸣述评》,《黄河学刊》1997年第2期。47.《论委婉修辞的表现形式与表达效应》,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湘潭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48.《中国修辞哲学论略》,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49.《论夸张表达的独特效应与夸张建构的心理机制》,核心期刊《扬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50.《训诂学居先兴起原因之探讨》,载《语文论丛》第5辑,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6月。51.《语言美学的建构与修辞学研究的深化》(第一作者,与宗廷虎教授合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7年第5期。52.《“夫人”运用的失范》,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语文建设》1997年第6期。53.《论〈马氏文通〉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地位》,《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54.《论委婉修辞生成的心理机制》,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8年第2期。55.《论孔子的修辞哲学思想》,《雁北师院学报》1998年第3期。56.《“水浒”现象与历史变迁》,《人民政协报》1998年4月27日第3版《学术家园》。57.《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的省思》,全国综合性社科核心期刊《社会科学》(上海)1998年第5期。58.《修辞心理学论略》,全国综合类核心期刊《复旦学报》1998年第5期。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1998年第11期转载。59.《中国现代修辞学研究走向语言美学建构的历史嬗变进程》,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60.《二十世纪的汉语修辞学》(与宗廷虎教授合作),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丛书《二十世纪的中国语言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61.《关于中国修辞学发展的历史分期及各个时期研究成就的估价问题》,载《郑子瑜〈中国修辞学史稿〉问世十周年纪念论文集》(宗廷虎教授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2月。62.《潘金莲形象的意义》,台湾《古今艺文》1998年11月第25卷第1期。63.《进一步沟通海峡两岸的修辞学研究》,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8年第4期。64.《吴方言数词的独特语用效应》,载《修辞学研究》第8集,南海出版公司1998年年 6月。65.《中国风格学源流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湘潭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66.《语言理论新框架的建构与21世纪中国语言学的发展》,云南省一级学术期刊《学术探索》(云南)1999年第1期。67.《修辞学转向与现代语言学理论》,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9年第2期。68.《论夸张》,载《中国第一届修辞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师范大学1999年6月。69.《论修辞文本建构的基本原则》,核心期刊《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70.《平淡情事艺术化的修辞策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71.《修辞主体论》,《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72.《方言研究:透视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云南省一级学术期刊《学术探索》1999年第3期。73.《[请读我唇]三人谈》(与宗廷虎教授等合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语文建设》1999年增刊。74.《看文人妙笔生花,让生命得到舒畅——评沈谦教授[林语堂与萧伯纳]》,台湾《中国语文》1999年第4期(总508期)。75.《修辞学研究新增长点的培植与催化》(与宗廷虎教授合作),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1999年第4期。76.《借代修辞文本建构的心理机制》,全国人文和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2期选摘。77.《论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嬗变之历程(上)》,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第54号(1999年)。78.《[金瓶梅]的语言艺术》,载《经典丛话·金瓶梅说》,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月。79.《中国古典言情小说模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台湾《国文天地》2000年第1期(总181期)。80.《论中国现代修辞学发展嬗变之历程(下)》,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第55号(2000年)。81.《评黎运汉著[汉语风格学]》(与宗廷虎教授合作),《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12月9日第2版。82.《论比拟修辞文本的表达与接受心理》,《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83.《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论中国文学中的双关修辞模式》,台湾《国文天地》2000年第4期(总184期)。84.《委婉修辞的语用学阐释》,载《语文论丛》第6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85.《修辞学研究的深化与修辞学教材的改革创新》,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1年第1期。86.《比喻修辞文本的心理分析》,《平顶山师专学报》2001年第3期。87.《论精细修辞文本的心理机制》,全国优秀社科学报《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88.《异语修辞文本论析》,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1年第4期。89.《语言的艺术:艺术语言学的建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90.《论旁逸修辞文本的建构》,湖南省一级学术期刊《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91.《论拈连修辞文本》,《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92.《论结尾的修辞策略》,《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93.《顶真式衔接:段落衔接的一种新模式》,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2年第2期。94.《论顶真修辞文本的类别系统与顶真修辞文本的表达接受效果》,《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第4期。95.《论锻句与修辞》,《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96.《吞吐之间,蓄意无穷——留白的表达策略》,台湾《国文天地》2002年8月第18卷第3期(总207期)。97.《关于建立言语学的思考》(合作),武汉大学《长江学术》第3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11月。98.《论事务语体的修辞特征及其修辞基本原则》,《平顶山师专学报》2003年第1期。99.《从统计分析看“简约”与“繁丰”的修辞特征及其风格建构的原则》,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修辞学习》2003年第2期。100.《与时俱进:语言学由理论研究走向应用研究的意义》,《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101.《基于计算分析的法律语体修辞特征研究》,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102.《论学习修辞学的意义》,《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103.《论起首的修辞策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04.《论口语体的基本修辞特征和修辞基本原则》,载《语文论丛》第8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105.《平淡风格与绚烂风格的计算统计研究》,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106.《韵文体刚健风格与柔婉风格的计算研究》,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107.《庄重风格与幽默风格的计算统计研究》,《渤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108.《中国修辞学:走出历史偏见和现实困惑》,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109.《从<汉语修辞学>修订本与原本的比较看王希杰教授修辞学的演进》,载《修辞学新视野》,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2月出版。110.《从计算分析看文艺语体的修辞特征及其修辞基本原则》,《修辞学论文集》第七集,新华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111.《评谭学纯、朱玲 》,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112.《关于建立言语学的思考》(合作),《言语与言语学研究》,崇文书局,2005年8月出版。113.《话本小说“正话”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的修辞学研究》,载《语言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8月。114.《话本小说“篇首”的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15.《话本小说“篇首”的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116.《话本小说“题目”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平顶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117.《话本小说“头回”的结构形式及其历史演进的修辞学研究》,核心期刊《复旦学报》,2006年第2期。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7期全文转载。118.《论修辞学与语法学、逻辑学及语用学的关系》,《平顶山师专学报》2006年第4期。119.《汉语外来词音译的四种特殊类型》,载《词汇学理论与应用》(三),商务印书馆,2006年3月。120.《由汉语词汇的实证统计分析看林语堂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对中国人思维特点所作的论断》,《跨越与前进――从林语堂研究看文化的相融与相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大学,2006年10月出版。121.《八股文篇章结构形式的渊源》,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研究论丛》,2006年(平成18年7月)LXVII。122.《评朱玲[文学文体建构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123.《修辞学的科学认知观与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发展》,载《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发展之路:2007学术论坛论文集》,语文出版社,2008年1月。124.《八股文“收结文”之“煞尾虚词”类型及其历史演进》,载《修辞学论文集》第十一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125.《比喻造词与中国人的思维特点》,核心期刊《复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3期转摘。126.《〈史记〉史传体篇章结构修辞模式对传奇小说的影响》,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127.《“用典”的定义及其修辞学研究》,核心期刊《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1期。128.《段落衔接的修辞策略》,《平顶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129.《南北朝时代列锦辞格的转型与发展》,《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09年第8期。130.《从〈全唐诗〉所存录五代诗的考察看“列锦”辞格发展演进之状况》,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131.《学术史研究与学科本体研究的延展与深化》,《外国语言文学》(季刊)2010年第1期。132.《从〈全唐诗〉的考察看盛唐“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1期。133.《从〈全唐诗〉所录唐及五代词的考察看“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0年第1期。134.《从〈全唐诗〉所录唐及五代词的考察看“列锦”辞格的发展演变状况》,《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0年第1期。135.《不迷其所同而不失其所以异——论黎锦熙先生的汉语修辞学研究》,核心期刊《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第一作者。2010年第5期。136.《“列锦”修辞格的源头考索》,核心期刊《长江学术》,2010年第4期。137.《修辞学与汉语史研究》,核心期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4期138.《“列锦”辞格在初唐的发展演进》,《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39.《还原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差异的真实面貌》,《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1年第1期.。140.《艺术语言的创造与语言发展变化的活力动力》,《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月刊),2011年第5期.。141.《网络词汇成活率问题的一点思考》(第一作者),《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42.《名词铺排与唐诗创作》,《蜕变与开新——古典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东吴大学,2011,7出版。143.《海峡两岸词汇“同义异序”现象的理据分析兼及“熊猫”与“猫熊”成词的修辞与逻辑理据》,载郑锦全·曾金金主编《二十一世纪初叶两岸四地汉语变迁》,台湾新学林,2011年12月出版。144.《晚唐时代“列锦”辞格的发展演进状况考察》,《平顶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145.《关于中国修辞学研究走向的几点思考》,《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46.《海峡两岸现代汉语词汇“同义异序、”同义异构“现象透析》,核心期刊《复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2期。147.《王力先生对汉语修辞格的研究》,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4期。148.《由〈全唐诗〉的考察看中唐“列锦”辞格发展演进之状况》,核心期刊《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149.《孔子“正名”论的语言学阐释》,《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50.《杜甫诗歌与名词铺排》(第一作者),《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151.《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在海峡两岸的存续现状探析——以海峡两岸对西方人名翻译的修辞行为为例》(第一作者),《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52.《列锦辞格的基本类型》,《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52.《列锦辞格的基本类型》,《平顶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153.《先秦两汉诗赋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特点》,《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54.《元曲“列锦”结构模式及其审美追求》,《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155.《“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陈望道先生的治学经验及对中国当代修辞学研究的启示》,《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2期。156.《修辞的性别分野与女性修辞研究》,《宜春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157.《宋词“列锦”结构模式的继承与发展》,《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二辑,核心期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158.《明清词“列锦”结构模式的发展演进考察》,《语言研究集刊》第十三辑,核心期刊,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