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巢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2023-12-12 06:1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巢湖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不是核心期刊,就是一般学报。
《巢湖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巢湖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双月刊;主要刊登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巢湖学院学报》主要刊登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全年出版六期,文科四期,理科两期。文科版常设主要栏目: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学·艺术、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等;理科版常设主要栏目:数学与统计、计算机科学、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体育等。设有“环巢湖研究”“创新创业研究”等专题研究特色栏目。

巢湖学院学报的主要栏目

哲学·政治、法律·经济、语言·文学、教育·心理、历史·文化、艺术研究、图书·情报·文献、研究生论坛以及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包括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化学和工程技等。

会计论文参考文献有哪些?

一、

1 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邓红平 华中科技大学 2010-10-01 博士
2 网络环境下数据库技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崔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05-01 硕士
3 论网络会计的影响和应用 周述梅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01 硕士
4 网络经济时代会计问题研究 常辉 山西财经大学 2010-05-30 硕士
5 网络技术对会计发展影响的研究 李秀丽 东北农业大学 2003-06-01 硕士
6 试论网络公司及其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雷光勇; 黄斌 会计研究 1999-01-15 期刊
7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对策 许小满; 王乐园 经济师 2008-07-05 期刊
8 浅议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影响 李丽君 商业经济 2007-01-20 期刊
9 网络时代会计发展面临的新问题 陈泰锋; 何光明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12-25 期刊
10 简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董战辉 人力资源管理 2010-04-08 期刊
11 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宋世坤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11-28 期刊
12 网络会计对当前会计的影响及面临的问题 姜明 商业经济 2008-11-10 期刊
13 试论网络会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吴克平 科技经济市场 2009-07-15 期刊
14 浅析网络会计的特征和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胡婷婷 新西部(下半月) 2007-05-25 期刊
15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影响 李明华; 何生棠 财会通讯 2003-08-15 期刊
16 浅谈网络对传统会计假设的影响 田荣梅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6-23 期刊
17 网络会计及其对企业财务工作的影响 万李 煤矿机械 2003-05-25 期刊
18 谈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王利花 新疆财经 2006-10-25 期刊
19 网络会计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王云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6-15 期刊
20 网络环境对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影响分析 朱一妮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9-25 期刊
21 网络时代对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 王霞 财经界 2010-05-01 期刊
22 网络会计初探 秦冬梅 西南农业大学 2001-04-01 硕士
23 网络技术对会计基本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曹惠民; 柴庆孚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6-01-01 期刊
24 论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刘红侠 现代商业 2010-06-25 期刊
25 浅析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网络会计的产生 张锋; 董德民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7-30 期刊
26 网络财务对会计领域的影响 马俊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9-30 期刊
27 我国网络会计的特点及其对传统财务会计实务的影响分析 袁伟 山东纺织经济 2009-05-20 期刊
28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十大影响 程翠凤 经济师 2001-11-15 期刊
29 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模式影响的探讨 王允平; 杨庆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4-07-20 期刊
30 网络环境下会计假设探析 岳茂林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9-07-15 期刊
31 网络环境对会计假设的影响及发展对策 杜耀昌 现代商业 2010-03-25 期刊
32 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赵改玲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5-10-30 期刊
33 网络会计发展探析 谈来英 商场现代化 2011-03-10 期刊
34 网络新环境下对传统会计假设的重新认识 丁健新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8-15 期刊
35 浅谈网络财务对传统财务会计的影响 孙煜 新西部(下半月) 2007-12-30 期刊
36 浅谈网络会计 马瑞娟; 张书剑 中国集体经济 2011-02-05 期刊
37 浅谈网络会计 宋清梅 科学之友(B版) 2008-01-10 期刊
38 试析现代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影响 李复臣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15 期刊
39 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分析 赵素存 光盘技术 2008-08-08 期刊
40 简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 秦丹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05-28 期刊
41 网络对传统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影响 詹长征 巢湖学院学报 2007-05-25 期刊
42 计算机网络对会计工作的影响探讨 易美华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3-15 期刊
43 论网络会计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徐丽波 信息技术 2011-09-25 期刊
44 试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发展 武财 会计之友(中旬刊) 2007-06-25 期刊
45 网络经济发展视角下的财务会计 王煜 中国集体经济 2010-02-05 期刊
46 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 杨守杰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9-30 期刊
47 网络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孟文艳; 白英华 黑龙江电力 2005-06-30 期刊
48 浅谈网络对会计的影响 李国强 山西科技 2005-05-25 期刊

二、
1 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研究 李晋辉 山西财经大学 2012-03-01 硕士
2 基于电子商务网络财务会计发展研究 陈嘉莉 企业经济 2012-06-25 期刊
3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杨晓红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2-02-15 期刊
4 电子商务对会计的影响及会计的发展趋势 吴腾烽 商业会计 2012-02-20 期刊
5 谈网络会计的利弊及发展对策 刘东山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09-24 14:28 期刊
6 网络信息时代会计专业期刊品牌塑造与发展研究 李笑雪 孝感学院学报 2012-12-04 14:13 期刊
7 浅议网络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森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06-25 期刊
8 网络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王伟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7-08 期刊
9 网络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防范措施 高想清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6-25 期刊
10 会计专业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刘波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2-02-28 期刊
11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华耀军 时代金融 2012-02-15 期刊
12 论网络对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影响 赵婧 现代商贸工业 2012-02-15 期刊
13 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控风险及防范 李晓宏 当代经济 2012-08-08 期刊
14 网络环境条件下会计档案管理初探 李业巍 办公室业务 2012-12-05 期刊
15 对企业网络会计信息安全的探讨 赵勇 商场现代化 2012-01-10 期刊
16 现代网络环境下高校会计考核与评价体系变革探究——以南京审计学院“会计网上作业与考核系统”为例 许汉友; 杨政 会计之友 2012-01-05 期刊
17 基于网络环境下会计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以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董春华; 张光照 职教论坛 2012-11-25 期刊
18 对信息时代下网络会计的探讨 牛瑞琴 商场现代化 2012-08-01 期刊
19 网络环境下的《基础会计》的教学方法研究 毛远林 科技信息 2012-10-15 期刊
20 论网络会计对传统会计实务的影响 侯泊寒 企业导报 2012-08-30 期刊
21 浅谈企业如何加强网络会计下内部控制 吕宁 商场现代化 2012-09-20 期刊
22 在网络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框架构建探讨 孙敏 现代商业 2012-09-28 期刊
23 网络会计发展的几点建议 陶桂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3-18 期刊
24 网络环境下会计核算流程的探讨 吕小凤; 王伟国 山东纺织经济 2012-11-20 期刊
25 浅谈网络时代会计的发展方向 杨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7-15 期刊
26 网络会计下的内部控制研究 冯雅妮 商业文化(上半月) 2012-05-15 期刊
27 基于网络环境下企业会计电算化的信息系统安全及对策 李先梅 信息系统工程 2012-01-20 期刊
28 信息时代对网络会计的探讨 江华 商 2012-02-25 期刊
29 浅议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的风险控制 朱晖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3-08 期刊
30 网络环境下的会计系统——网络会计 肖云霞 科技信息 2012-05-05 期刊
31 试论传统会计在网络会计时代面临的挑战及发展 王瑛 现代经济信息 2012-08-23 期刊
32 浅谈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之策 徐晓萍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8-25 期刊
33 网络时代的会计 李天海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2-04-18 期刊
34 网络会计安全问题及研究对策 马香兰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2-10-15 期刊
35 传统会计模式与网络会计模式会计目标的比较及评价 张桂欣 商场现代化 2012-03-10 期刊
36 浅析网络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赵丽娟 财经界(学术版) 2012-10-25 期刊
37 网络会计研究 孙海波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2-02-28 期刊
38 论网络经济时代的财务会计发展问题 李岩 财经界(学术版) 2012-11-25 期刊
39 网络会计特点的分析 李彦锐 绿色财会 2012-06-10 期刊
40 网络经济时代事项会计假设的新思考 万晓文; 赵静 新会计 2012-05-28 期刊
41 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模式探讨 宋琪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8-15 期刊
42 网络环境下完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思考 马英娟; 郭莲 改革与战略 2012-04-20 期刊
43 信息时代网络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陶娜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9-25 期刊
44 会计专业网络课程设计 华耀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05-16 期刊
45 网络时代多元化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 孙铁民 东方企业文化 2012-10-08 期刊
46 网络会计研究 唐翼锋 经济师 2012-07-05 期刊
47 浅论网络会计是会计电算化的必然趋势 蔡范丰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9-25 期刊
48 浅议网络环境下的电算化会计系统内部控制 熊菁璇 财经界(学术版) 2012-02-25 期刊
49 基于网络技术的会计舞弊防范与治理研究 王淑玲 财会通讯 2012-01-25 期刊
50 网络信息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于明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06-25 期刊

关于如何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参考文献

1/68
题名:培养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对策分析
作者:高东晓
刊名:科教文汇.2007(08S): 42-42
2/68
题名:培养英语交际策略意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董国英
刊名:科教文汇.2007(08S): 43-43
3/68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与英语口语教学
作者:倪斐 陈洁
刊名:中国科学教育.2007(15): 47-48
4/68
题名: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邓毅光
刊名:广东教育:教研版.2007(7): 107-108
5/68
题名:高职高专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沙红芳
刊名: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3(4): 90-91
6/68
题名:在课堂上提高开放教育英语本科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洪朝晖
刊名: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5(2): 84-86
7/68
题名:基础阶段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模式初探——浅谈“6R”互动语言教学法
作者:王怡
刊名: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24(2): 85-87
8/68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与英语口语教学
作者:王晶波
刊名: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7(6): 86-87
9/68
题名:提高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对策
作者:任玉伟
刊名:辽宁高职学报.2007,9(6): 89-89,112
10/68
题名:素质教育与英语交际能力培养
作者:何红
刊名: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113-115
11/68
题名:教育观念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以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为例
作者:张沉香
刊名:高校教育管理.2007,1(3): 82-85
12/68
题名:企业商务活动中管理者的英语交际能力应注重文化差异
作者:孙凌
刊名:集团经济研究.2007(05S): 275-275
13/68
题名: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耿阳
刊名: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4): 119-120
14/68
题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胡少如
刊名:教育信息技术.2007(4): 14-15
15/68
题名:浅谈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现状与策略
作者:邱坚娜
刊名:发展.2007(5): 133-134
16/68
题名:从制约因素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陈学凯
刊名:甘肃教育.2007(04X): 44-44
17/68
题名:营造轻松和谐教学氛围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从外教的口语课看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娟
刊名: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2): 94-96
18/68
题名:如何利用网络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刘丽军
刊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2): 138-139
19/68
题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李淑君
刊名:教育实践与研究.2007(04B): 40-41
20/68
题名:论语篇教学对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卫东
刊名: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75-78
21/68
题名:改革专科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顾春红
刊名: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5(3): 39-40
22/68
题名:简论提高成人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刘增美
刊名:中国成人教育.2005(9): 78-79
23/68
题名: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作者:计道宏
刊名:唐山学院学报.2005,18(3): 35-39
24/68
题名:图式理论在培养英语交际能力中的应用
作者:刘姁
刊名: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53-54
25/68
题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杨海庆[1]
刊名: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5,23(3): 54-56
26/68
题名:教师支持下的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发展
作者:熊金菊
刊名: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9): 40-42
27/68
题名:教师支持下的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发展
作者:熊金菊
刊名: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7S): 112-113
28/68
题名:加强英语口语教学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毕跃忠
刊名: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0): 56-58
29/68
题名:课堂教学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探索
作者:王春金
刊名: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5(5): 85-85
30/68
题名:浅谈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玉华
刊名: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100-100,109
31/68
题名:了解英汉文化差异 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孙正虎
刊名: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7(2): 42-44
32/68
题名:以景激趣 培养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佟洁
刊名: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5(5): 45-45
33/68
题名:语篇与交际——论高职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作者:谢媛媛
刊名: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3): 91-93,100
34/68
题名:论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俎媛媛
刊名: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5,21(2): 66-68
35/68
题名:大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王彩琴
刊名: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3(2): 101-102
36/68
题名:从语体出发,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潘丽萍
刊名:中学文科:教研论坛.2005(1): 22-22
37/68
题名:两种模式一体化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曾庆敏
刊名: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2): 87-89,95
38/68
题名: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三个环节
作者:司雅琳
刊名: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2005,4(3): 71-71
39/68
题名:略论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石兴波
刊名:湖南教育.2005(1): 36-37
40/68
题名:浅论中学英语教学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魏微
刊名: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5): 106-106
41/68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及课堂教学
作者:何贵芬
刊名:云南教育.2004(23): 46-46
42/68
题名: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乔春颖
刊名:河南教育:基教版.2004(5): 35-35
43/68
题名:探讨英语教学后发优势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可持续提高
作者:申洪军
刊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4,19(1): 131-134
44/68
题名:高职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中教师的作用
作者:王素莉
刊名:北方经贸.2004(4): 124-124,126
45/68
题名:浅谈中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琦
刊名:江西教育:管理版.2004(5): 30-30
46/68
题名:恰当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王慧玲
刊名:教育信息化.2004(1): 52-52,51
47/68
题名:拓展学习空间 讲究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李晓梅
刊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34): 19-20
48/68
题名:《新世纪初中英语》教材:以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作者:叶露怡 李立基
刊名:计算机教与学.现代教学.2004(12): 45-47
49/68
题名: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罗彬彬
刊名:南昌教育.2004(5): 17-17
50/68
题名:“全英式教学”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唐美华
刊名:零陵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3): 77-78
51/68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及其培养策略
作者:张小曼
刊名:巢湖学院学报.2004,6(6): 113-115
52/68
题名:在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扬功能意念法之长
作者:林冰虹
刊名: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 78-80
53/68
题名: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侯卷娥
刊名:西藏教育.2004(11): 43-43
54/68
题名:浅谈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梁松林 张建平
刊名:江西教育科研.2004(8): 39-40
55/68
题名:雅思考试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张作功
刊名: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11): 133-135
56/68
题名:培养学员英语交际能力的“三法”
作者:宫娇
刊名:黑龙江教育:综合版.2004(7): 91-91
57/68
题名:放飞英语教学思维,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江丽琴 涂翔
刊名: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 85-87
58/68
题名:试析交际法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治
刊名: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4): 91-93
59/68
题名:高校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与教学原则
作者:张庆芳
刊名:洛阳大学学报.2004,19(3): 61-63
60/68
题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高的对策
作者:刘丽军
刊名: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5): 143-145
61/68
题名:提高医学院校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探略
作者:王梅
刊名:遵义医学院学报.2004,27(3): 316-317
62/68
题名:注重双向交流 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禄颖
刊名: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130-131
63/68
题名:朗读对英语交际能力的促进作用
作者:董振周
刊名: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7): 34-34
64/68
题名:对比文化差异 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廖成英
刊名: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8(2): 39-40
65/68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浅谈
作者:夏盛昭 邹锦
刊名:现代教育科学:考试专参初中篇.2004(6): 53-53
66/68
题名:浅析英语交际能力训练方法
作者:阿春林
刊名: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131-132
67/68
题名:文化认知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宏
刊名:河西学院学报.2004,20(4): 72-76
68/68
题名:了解请求方略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李艳玲
刊名:活力.2004(6): 53-53
〖检索时间〗2008-01-23 13:35:30
1/100
题名:浅谈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蓉
刊名: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5(4): 67-68,89
2/100
题名:在情境教学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陶小洁
刊名:今日教育.2004(6): 40-41
3/100
题名:浅谈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姚景丽
刊名: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6): 16-16
4/100
题名:略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胡龙娇
刊名: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19(1): 92-93
5/100
题名:论英语交际能力与中外文化差异
作者:郑超萍
刊名:茂名学院学报.2004,14(2): 28-30
6/100
题名:关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调查报告
作者:李旭东 李灏
刊名: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4(1): 20-24
7/100
题名: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吴书标 张桂兰
刊名:安徽教育论坛.2004(1): 37-38
8/100
题名:文化因素对英语交际能力的影响
作者:蒋宇红[1] 孟冬[2]
刊名: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4(2): 35-38
9/100
题名: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探究
作者:李丽红
刊名:淮阴工学院学报.2003,12(4): 58-59
10/100
题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郭海泉
刊名:现代教育.2003(14): 60-60
11/100
题名:试论如何培养初中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覃建宁
刊名:河池师专学报.2003,23(B12): 47-49
12/100
题名:加强朗诵,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张居设
刊名:广西粮食经济.2003(6): 40-42
13/100
题名:交际教学法与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王迎晖
刊名: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3,16(4): 86-87
14/100
题名:在交往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孙潋
刊名: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10): 6-8
15/100
题名:如何加强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邱佳岭[1] 于颖南[2]
刊名:天津教育.2003(12): 40-41
16/100
题名: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唐竹
刊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107-108
17/100
题名:改革英语教学模式 提高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蒋郑宏[1] 刘宁南[1] 曾兆令[2]
刊名: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10(21): 1967-1969
18/100
题名:如何培养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山成才
刊名:青海教育.2003(5): 25-26
19/100
题名:浅谈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教学实践
作者:王岩 何英
刊名: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 242-243
20/100
题名:研究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唐承贤
刊名:江苏高教.2003(6): 134-134
21/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刘国荣
刊名:江西教育:管理版.2003(1): 37-37
22/100
题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群芳
刊名:广东教育.2003(6): 26-26
23/100
题名:影响英语交际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及对策
作者:连益芝
刊名:龙岩师专学报.2003,21(4): 72-73
24/100
题名:中国文化因素对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影响
作者:赵洋
刊名:教育家.2003(4): 52-53
25/100
题名:浅谈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徐晓红
刊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14(5): 77-78
26/100
题名:一石激起千层浪-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晓
刊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17(5): 70-70,77
27/100
题名:“听”“说”结合,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黄芳
刊名: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3(4): 37-39
28/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孔凌
刊名:山西教育.2003(16): 48-48
29/100
题名:从语用学维度审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勇
刊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 70-73
30/100
题名: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李晓坤
刊名:辽宁高职学报.2003,5(3): 123-124
31/100
题名:提高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思考
作者:王丽峰
刊名: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 74-75
32/100
题名:语言的交际功能与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柳静
刊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6(1): 50-52
33/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福珍
刊名: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5): 34-35
34/100
题名:浅论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雷术海
刊名:教育实践与研究.2003(3): 49-50
35/100
题名: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尹洪佳
刊名:教育探索.2003(8): 89-90
36/100
题名:怎样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胡杨朋
刊名:英语辅导:初二年级.2002(5): 16-16
37/100
题名: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张志国
刊名:教书育人:普教版.2002(11): 19-19
38/100
题名:创设情景 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郝翠平 郝翠华
刊名:甘肃教育.2002(12): 30-30
39/100
题名:由“单向”到“互动”——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关键
作者:郭整风
刊名: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6): 22-24,F003
40/100
题名:论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俊媛
刊名: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21(6): 104-105
41/100
题名:克服母语干扰,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卜绛雯
刊名:太原科技.2002(4): 50-50,52
42/100
题名: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策略思考
作者:赵若英
刊名:基础教育研究.2002(10): 38-40
43/100
题名:开设实践课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沈艺
刊名:中医教育.2002,21(2): 27-29
44/100
题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初探
作者:王冬青
刊名:卫生职业教育.2002,20(2): 55-56
45/100
题名:激发兴趣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高莲芹 杞秀玉
刊名:黑龙江科技信息.2002(6): 61-61
46/100
题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唐德斌
刊名: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2,18(3): 57-59
47/100
题名:交际法教学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作者:邵静
刊名: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0(3): 84-86
48/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拓展
作者:武守群
刊名:高考.2002(5): 39-41
49/100
题名: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张雁生
刊名:镇江高专学报.2002,15(3): 94-96
50/100
题名:浅谈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卫红
刊名: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5(4): 48-49
51/100
题名:浅谈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传香
刊名: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2): 48-49
52/100
题名:浅谈初中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作者:王志玉
刊名:陕西教育科研.2002(3): 57-57
53/100
题名:浅谈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胡昱
刊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6(3): 48-49
54/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与高考
作者:刘斌
刊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2,16(2): 47-47,52
55/100
题名:社会语言学与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唐小云
刊名: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2,18(3): 39-41
56/100
题名:交际教学法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文芳
刊名:教学研究(河北).2002,25(2): 130-132
57/100
题名:高职英语文化负迁移现象与英语交际能力的探讨
作者:耿民
刊名:辽宁高职学报.2002,4(1): 119-120,125
58/100
题名:合作学习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玉玲
刊名: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5(1): 78-80,82
59/100
题名:交际法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古莉
刊名: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2,25(1): 25-26
60/100
题名:关于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调查
作者:关剑
刊名:煤炭高等教育.2002(5): 94-96
61/100
题名:文化教学与培养高校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杨跃 李红梅
刊名:煤炭高等教育.2002(3): 68-69
62/100
题名:如何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沈进
刊名: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2,16(4): 45-45
63/100
题名:浅谈如何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孔艳波
刊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1): 60-62
64/100
题名:掌握中西文化差异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白红梅
刊名: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4(4): 64-65
65/100
题名:浅谈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张行文[1] 乐清平[2]
刊名:芜湖师专学报.2002(2): 123-124
66/100
题名:关于英语交际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作者:关剑
刊名: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2,4(1): 114-116
67/100
题名:电影语言情景教学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王朝英
刊名: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1(2): 62-66
68/100
题名:互动式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
作者:徐玉娟
刊名: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 194-196
69/100
题名:精读课教学与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孙志红
刊名:山东外语教学.2001(2): 72-74
70/100
题名:谈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余琴
刊名:山东教育.2001(7): 93-93
71/100
题名:谈英语交际能力与文化背景教学
作者:李盈光 曾祥玲
刊名:中国成人教育.2001(12): 56-56
72/100
题名:论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李红英
刊名: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1(5): 72-76,71
73/100
题名:关注文化差异,培养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巴岩 李寒冰
刊名:枣庄师专学报.2001,18(3): 80-81
74/100
题名:了解英语交际策略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杨晓红
刊名:呼兰师专学报.2001,17(2): 57-58
75/100
题名:论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魏俊轩
刊名: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1(5): 54-55
76/100
题名:如何培养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潘向阳
刊名:煤炭高等教育.2001(4): 66-67
77/100
题名:在师范院校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惠克宁
刊名:集宁师专学报.2001,23(3): 47-50
78/100
题名: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浅谈
作者:周幼明
刊名: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 122-123
79/100
题名: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王晗
刊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19(1): 107-109
80/100
题名:如何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周梅艳
刊名: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3): 97-98
81/100
题名:提高英语交际能力ABC
作者:萧民
刊名:初中生学习技巧.2001(8): 12-12
82/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与中考试题
作者:颜新祥
刊名:英语辅导:初三年级.2001(3): 22-23
83/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在英语课中的尝试
作者:孙晓秋
刊名: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14(2): 48-48
84/100
题名:提高英语交际能力ABC
作者:萧民
刊名:英语辅导:初一年级.2000(1): 20-20
85/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强化训练(Units1-4)
作者:萧民
刊名:中学课程辅导:初一版.2000(7): 27-27
86/100
题名:大学英语交际能力教学初探
作者:何玉敏
刊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12(3): 64-65
87/100
题名:初中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牟金环
刊名: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0,16(1): 68-70
88/100
题名:从素质教育出发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角”功能初探
作者:陈文
刊名: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2000(12): 27-29
89/100
题名:谈中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徐秋菊
刊名:许昌师专学报.2000,19(4): 127-128
90/100
题名:搞好短剧表演活动 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李培 黄玉兰
刊名: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1): 53-54
91/100
题名:课棠讨论与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方碧姬
刊名: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7(1): 51-54
92/100
题名:课堂教学中提高英语交际能力的探索
作者:王国凤
刊名: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0,13(2): 76-78,32
93/100
题名:怎样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李文强
刊名:农村成人教育.2000(1): 17-18
94/100
题名:研究中英文化差异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孙海燕
刊名: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123-124
95/100
题名:论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意义与途径
作者:陈金荣
刊名:许昌师专学报.1999,18(2): 127-128
96/100
题名: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概说
作者:秦莉
刊名: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8(6): 122-122,134
97/100
题名:注重听力训练 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蔡晓斌
刊名:泉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3): 78-79
98/100
题名:谈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作者:陈海燕
刊名: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3): 74-76
99/100
题名:谈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作者:王建平
刊名: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9,20(2): 105-105
100/100
题名:培养英语交际能力的三个方面
作者:许爱侬
刊名:韩山师范学院学报.1998,19(1): 111-114,120

康德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将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进行对比,通过考察发现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有康德哲学影响的痕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源自对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的批判和改造。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康德对现代哲学的影响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从实践概念看康德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

摘 要:将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进行对比,通过考察发现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有康德哲学影响的痕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源自对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的批判和改造。在当代语境下,重新考察康德的实践理性,对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理论创新,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性具有重要的学术旁证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康德;马克思;哲学;实践概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4-0078-02

在西方哲学史上,康德是一位绕不过去的伟大哲学家,其哲学思想因其晦涩、体系庞大而让人难以领会。日本哲学家安倍能曾经这样形容:康德哲学是一个蓄水池,以往的传统哲学都流向康德,而以后的现代哲学又从康德哲学流出。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康德哲学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长期以来,传统观点认为康德哲学属于唯心主义体系,其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不大,其实,马克思的实践、主观能动性、自由、社会生产关系和人的价值思想均受康德哲学影响,为了说明“康德是通向马克思的桥梁”[1]7,本文拟从实践概念入手,考察康德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

一、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马克思的实践观

(一)康德实践理性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内涵

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立者,他提出的关于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先验哲学,给当时的哲学思想带来了一场革命,我国现代饮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和宗教学家韦卓民先生对康德的评价远远超过了黑格尔。长期以来,学界在讨论马克思理论来源这一问题时,总是将问题的焦点放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身上,强调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多于康德哲学。传统哲学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有三个:一是德国古典哲学;二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三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当大家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身上时,忽视了康德哲学对马克思的影响。从方法论来看,马克思哲学受益于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但是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科学的理论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曾受惠于康德哲学,“康德是通向马克思的桥梁。”为了说明“康德是通向马克思的桥梁”[1]7。这一理论问题,下面我们将考察康德实践理性的逻辑起点和理论内涵。

“理性和人是康德哲学的两大主题,对人的关注是康德批判理性和重建理性的目的”[2]40,康德将理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理性;另一类是实践理性。理论理性以“现象界的感觉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关涉到自然必然性”[1]6,实践理性“以本体界的道德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关涉到自由”[1]6,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康德的实践理性称之为道德实践。康德的实践理性是“从原理出发,分解到概念,然后以关照事实”[1]6,那么,康德对实践理性分解的逻辑起点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康德的“善良意志”,康德正是借助“善良意志”来贯彻执行他的实践理性,所谓“‘善良意志’就是为善而善的意志,它只为‘善’而存在,不为其他目的而存在,它代表的是‘至善’”[3]82。康德实践理性的逻辑起点是以人的善良意志和意志自由为前提,将道德法则与道德自律统摄于实践理性的绝对命令之下。从这个角度来看,绝对命令就善良意志的主人,没有善良意志,康德的理性实践就无法被主体自觉遵守。

在考察康德的实践理性的逻辑起点之后,我们还必须了解康德实践理性的理论内涵。那么康德的实践理性是什么呢?康德认为,“它就是‘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即道德律或绝对命令,亦即纯粹理性向人心颁定的先天法则规律或无条件的命令。绝对性即无条件性,即不管在什么具体条件下都‘应当如此’。”[3]82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理解,康德的理性实践是“人绝对服从自己的绝对命令,这才是真正的自由。”[2]43即“康德认为只有人心中的实践理性所规定的道德法则才具有客观的普遍有效性,才能成为普遍的必然的道德标准。”[4]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康德的道德标准是先验的、唯心主义道德观,并且,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卢卡奇一语道破康德道德哲学的本质,即“只是简单地把从自然科学中获得的概念直接运用于社会。”[3]8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过于机械化和直观化,是唯心主义的实践观。

(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源自对康德的“实践理性”概念的批判和改造

首先,康德的实践主体是人的理性,而马克思的实践主体是现实的人。

“康德开创了主体论思维和研究方式,建构了西方近代第一个具有典型性和转折意义的实践哲学,康德的实践哲学以自由为核心,将主体性问题研究由认识论提高到主体论的高度,使之由纯粹的认识问题升华为道德实践问题。”[5]实践概念在康德和马克思各自哲学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不同的是,康德的实践是人内心中的道德修养,而马克思的实践是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为进一步说明二者实践主体的区别,我们先从康德的实践哲学入手,康德实践哲学的主体是人的理性,强调“人为自然立法”,康德将实践分为两种,一种是遵循自然概念的实践,另一种是遵循自由的实践。康德将这两种实践置于精神范围内予以讨论,这是因为“康德的道德是先验的‘道德’,康德的‘自由’是以先验的道德法则为基础的自由,康德的‘实践’是道德的实践,是遵循自由概念的实践。”[6]由此看来,康德是用唯心主义的方式凸显实践主体,他将这种实践主体“归结为一种意志的活动,而不是现实的人的具体的现实活动。”[6]

马克思打破了以往旧哲学的藩篱,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感性的对象性的活动”,这个实践的主体不是抽象的理性,也不是什么客观精神,而是“现实的人”,那么什么是“现实的人”呢?马克思和恩格斯是这样理解的,“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6]因此,马克思超越了康德唯心主义的实践主体,提出了实践的主体是“现实的人”,建立了新的世界观。同时,马克思的实践观凸显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这一“‘主体’概念同样源自康德,尤其源自康德自称的‘哥白尼的革命’。”[1]7即强调主体性在实践中的重要性,并将这一重要性引入到实践概念中,实现了实践理性与主体的融合,并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其次,康德道德实践的客体是道德律令,马克思的实践客体是现实世界。

康德在确立道德实践哲学的主体是人的理性之后,提出了其实践哲学的对象即客体是道德律令。康德认为,“只有遵循道德法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7]“所谓实践自由,就是指意志除了道德法则之外,不再依靠任何别的东西。”[8]康德实践哲学的全部中心内容就是道德律令,同时,这个没有任何规定性的道德律令是康德实践哲学的客体。

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实践客体则是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同时,马克思将实践客体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指出,人类正是通过这种认识现实世界和改造现实世界的物质生产活动,得以生存和繁衍。

最后,康德实践的目的是解释世界,而马克思实践的目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康德建立实践哲学的目的是用“实践理性去解决其在认识论领域中遇到的纯粹理性不能认识‘自在之物’困境,从而在道德领域为实践理性留下地盘”[6],即康德实践哲学的目的是解释世界,实现“至善”的道德目标。马克思与康德不同,这正是马克思超越康德的精华所在,马克思认为实践的目的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他认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7]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实践观是指人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通过对康德理性实践的深入分析和思考,在继承、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开始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重要标志。

二、康德实践理性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意义及评价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有受康德哲学影响的痕迹,但是马克思并未完全被笼罩于康德的实践理性下,而是以批判和超越的眼光来看待康德的实践理性,“康德的实践理性将人的价值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3],马克思将这一高度继续拔高,将人的主体性价值进一步凸显,“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2]97,把“事物、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97,从这一系列的论述来看,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已初具雏形。思想敏锐的马克思虽然汲取了康德实践理性的合理内核,但是,具有批判精神的马克思并未止步于康德,而是进一步揭示出康德实践理性的阶级根源,“德国的小资产者,包括其代表人物康德在内,害怕法国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实践方式,因而他们竭力把法国资产阶级的血淋淋的革命‘实践’转化为德国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无力的‘实践理性’。”[1]6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康德的实践理性是代表德国资产阶级利益的,是唯心主义的实践理性,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在现实中是不堪一击的。

鉴于此,本文的结论是:马克思是康德实践理性的受益者和批判者,马克思通过批判分析康德的实践理性,吸收其合理内核,中间经过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进而提炼出自己的实践概念,并以实践概念作为自己的理论体系核心,创立了科学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关注康德的实践理性对我们重新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渊源,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具有一定的学术旁证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俞吾金.康德是通向马克思的桥梁[J].复旦学报:社科版,2009(4).

[2]关锋.论马克思的实践理性[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

[3]张西平.历史哲学的重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4]李霞.实践批判:在康德和马克思的视域中[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54(2).

[5]欧阳康,张明仓.康德实践哲学及其意义探析[J].河北学刊,2008(5).

[6]刘玲,陈娟.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论马克思对康德实践观的超越[J].巢湖学院学报,2011,13(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康德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康德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