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材料科学与工艺投稿经历

2023-12-07 15: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材料科学与工艺投稿经历

外审。材料化学与工艺期刊初审下来外审,选好一个期刊准备投递,并且修改完毕、登陆期刊投递之后,论文才会进入初审、外审、复审、终审等以下阶段。通过初审后文章就会进入复审,复审也叫外审,外审由杂志社外部专家完成,专家通常不是杂志社内部人员,一般是行业内的教授、专家、学者,外审重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征稿要求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征稿简则

本刊主要报道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有关的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及物化、反应工程、结构与性能、成型加工理论与技术、材料应用与新技术开发、研究方法及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栏目包括:专论与综述;合成实验与工艺;结构与性能;分析测试、加工与应用;新技术与产品开发;教学讨论与快讯。

一、投稿要求:

1.来稿文摘自负。稿件内容符合本刊报道宗旨,论点鲜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

2.来稿参照本刊格式撰写。审稿期限3个月。超过3个月未接到录用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请作者保证所投稿件为原创作品,凡已录用的稿件请按录用函中的修改建议进行修改。修改稿用E-mail返回我刊。修改稿50日不返回者,按自然退稿处理。无一稿两投,并且不涉及保密及其他与著作权有关的侵权问题。

二、稿件撰写要求:

1.【论文题名】论文题名要求准确、简明地表达文章的主题内容,应具有文献检索价值,字数不超过20字,不应有非规范的缩略词、符号、代号。资助课题须在首页下注中注明资助来源、基金项目号、联系人及其研究方向和E-mail地址。

2.【摘要】摘要应是一篇独立、完整的短文,着重反映其研究目的、方法和结果,不加任何注释和评论。采用第三人称,一般不超过200字。

3.【关键词】关键词应选取便于检索并反映文章主要内容词组。关键词不超过8个。中英关键词须一一对应。

4.【图、表】图表位于相应的正文段落之后。图的线条要清晰、数据要清楚。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图、表中的“量与单位”之间用“/”表示。

图的尺寸(以打印出来的为准)如下:

a.. 光谱图、核磁共振谱图,不画纵坐标,纵向约38mm,横坐标约57mm;

b. 左右均有纵坐标的,纵坐标约38mm,横坐标约42mm;

c. 只有左边纵坐标的,纵坐标约38mm,横坐标约48mm;

d. 照片的纵坐标约35mm,横坐标约40mm,一般3~5张。

5.【参考文献】必须是在论文中直接引用的已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各篇文献应按照正文引用的顺序编号。参考文献的作者需列前3人,后加“等”或“et al”。英文参考文献的作者姓名一律采用姓在前、名(首字母缩写)在后的形式。中文参考文献的作者姓名和出版物需中英文对应。

材料科学与工程真的是坑吗?

不是。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包括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材料领域的科学与工程方面较宽的基础知识,能在各种材料的制备,材料结构与性能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技术改造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层次、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人才。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习注意事项

材料领域可以按照其功用大致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这两大类。前者如飞机、发动机的叶片和反应堆的压力容器等。后者如发光二极管、集成电熔芯片、磁记录等。且以为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比较仙的学科。

以前材料研究分散在物理、化学、冶金、机械工程等不同学科的门下,现在凑在一起了,所以每个学校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课程的内容都有所不同。好在本科生的区别不大,大一大二都是以基础课为主,一般包含数学、物理、化学以及一些工程基础课如:制图、工程力学、计算机基础等。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真的不行吗?

不会,这个专业非常有前景。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材料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2012年,该专业正式出现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之中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具备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等方面知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人文情怀,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能在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制备、成型、热处理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

学科发展历史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前身是1865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之初的地质与采矿学科,后来学科经过发展逐渐衍生出冶金专业,之后从冶金中分化出金属材料专业,随着化工学科中陶瓷材料和高分子材料的并入,最终形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1950年之后,中国材料科学在国内开始起步,国内各重点理工科大学在不同学科门类中都设有材料相关的系部。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科始于1952年成立的金属热处理专业和1955年成立的焊接专业;天津大学材料学科始于1952年成立的硅酸盐工学专业、1952年成立的金属热处理设备及车间专业和1958年成立的塑料工学专业。

20世纪5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模式是仿照前苏联,专业划分细致,学生知识面较狭窄,培养的毕业生服从国家统一分配,可立即赴相应岗位任职。

改革开放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国家对人才培养理念和思路的转变,各大高校纷纷将分散在不同系部的材料学科资源加以抽提和整合建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并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大学科趋势下,打破传统按照材料类别进行培养的模式施行大材料教育 。

1998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最先出现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的“工科本科引导性专业目录”中,专业代码为080205Y 。

201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对1998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印发的专业设置规定进行了修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正式出现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之中 。

以上资料参考:百度百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类期刊哪些是EI源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复合材料学报 、材料研究学报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材料热处理学报、 材料科学与工艺等。

期刊,定期出版的刊物。如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半年刊、年刊等。由依法设立的期刊出版单位出版刊物。期刊出版单位出版期刊,必须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持有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领取《期刊出版许可证》。

以《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为代表,将期刊分为四大类:

(1)一般期刊,强调知识性与趣味性,读者面广,如我国的《人民画报》、《大众电影》,美国的《时代》、《读者文摘》等。

(2)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评论等文章,以专业工作者为主要对象。

(3)行业期刊,主要报道各行各业的产品、市场行情、经营管理进展与动态,如中国的《摩托车信息》、《家具》、日本的《办公室设备与产品》等。

(4)检索期刊,如我国的《全国报刊索引》、《全国新书目》,美国的《化学文摘》等。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