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国家级

2023-12-07 19:2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国家级

女,1954年3月生。副主任技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现任职于西安解放军323医院检验科。中华医学会陕西分会会员。从事医学检验工作30年,曾主管筹建医院生化实验室工作,开展起临床生化检验的全部工作。

医生感人故事演讲稿

演讲有内容、目的的不同, 演讲稿 也具有不同的形态,有报导、有说明、有论辩、有答谢等。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关于医生感人 故事 演讲稿,欢迎借鉴参考。

医生感人故事演讲稿5分钟

作为普通的县卫生院,由于设备条件及技术条件差,难以全面开展医疗手术业务,就在这种环境中为农民处理一些常见病、多发病。

1996年1月的一天,接诊一位因阑尾穿孔患急性腹膜炎的危重病人,按当时卫生院的条件,根本无法进行手术处理,须马上送县医院急救。可这位根本无钱到县医院治病的庄稼汉却流着泪-

恳求在乡卫生院治疗,如果不行,只有让乡亲抬上自己回家。此刻的强忍泪水安慰病人,然后迅速取出自己的全部积蓄,把病人送到县医院办理了入院手续。这位患者康复出网院后逢人就讲,是李医生给了自己第二次生命。

看着农民对健康的期盼,被提拔为院长的倾心于卫生院治疗条件的改善,他以开拓的睿智、务实的作风开创了县乡镇卫生院的一系列第一:外科手术全县第一,仅今年1至5月,为农民患者做外科手术182例;直接主刀的外科手术全县第一,仅今年1至5月主刀的外科手术就达132例,且成功率达百分之百;开展疑难手术全县第一,肠切除吻合、胆总管探查、胃穿孔修复、股骨切开复位、前列腺摘除、膀胱切开取石、子宫全切除等;医疗费收入全县第一,今年预计可突破110万元;农民患者住院费用全县最低,人均1219元……目前的卫生院已成为全县乡镇卫生院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好的卫生院。

为农民解除病痛却不能为老父尽孝

县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宣传动员阶段,父亲已卧病不起,为了工作,带领医务工作者跑遍了全乡250多平方公里的村村寨寨、家家户户,边远山区村寨没有手机信号,当邻居跑到边远山寨把找回家中时,苦苦等待的老父亲已离开人世。曾经为许多重病患者挽回生命的虽然极度愧疚未能留住老父,但经过他的努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却全面顺利开展起来,农民实实在在得到了合作医疗的实惠。现在的卫生院,农民做一个胆囊切除手术,除了国家给予的报销之外,只须支付医疗费900元左右。<

农民的口碑工作的动力

兢兢业业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护,那些通过手术抢救获得第二次生命的村民,每逢山乡集日,都要到医院看看他们的救命恩人。每当遇到村民那无穷无尽的感激,总是淡淡一笑:“救死扶伤,永远是医生的天职。”

优秀乡村医生 事迹 材料

××××,1956年出生,××*人,初中 文化 ,中共党员,于1978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是一名在农村医疗防保战线上工作了近30年的老乡村医生,现任××××市汉留镇京汉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三十年如一日,××××走村串户,默默奉献,及时解除患者病痛,被当地群众誉为健康的“保护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4次被××××市卫生局评为“优秀乡村医生”,连续多年被××××市汉留镇卫生院评为“年度乡村医生先进个人”,多次被该镇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一、情系乡村,扎根基层,无私奉献。

1978年底,由群众一致推荐,应村党支部的召唤,在××××水利局当通讯员网的他怀着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向往和热爱,回到京汉村当了一名赤脚医生,负责合作医疗(村卫生室)筹建工作。毫无医学基础的他,工作热情虽高,但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他也曾经踌躇过、彷徨过,但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选择了坚持,他说绝不能辜负群众的信任和组织的期望。为了尽快掌握医药知识和技能,他一边工作,一边在乡卫生院学习中医传统医学并参加临床实践,他购买了大量的医学书籍,利用晚上时间挑灯夜读,拼命地汲取 医学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他顺利通过市卫生主管部门考核,取得了“赤脚医生证书”,1986年参加江苏省乡村医生统一考试,取得“江苏省乡村保健医生证书”。××××和许许多多扎根农村的赤脚医生一样,虽然“白手起家”,但是不断自我挑战,虽然条件艰苦,但是不断克服困难,逐渐担当起了“乡村医生”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重任。

京汉村是××××市汉留镇最大的行政村,村民分散,居住在32个自然村庄,全村村民近3000人,谁家的人有什么病,谁家的媳妇什么时候到预产期,谁家的孩子什么时候该接种何种疫苗,他的心里都有一本账。近30年来,他的足迹遍及京汉村的每一个角落、每条巷道。村民朱留党因患慢性胆囊炎、胃病多年,每次病情发作,都请××××出诊,他从不厌烦,每次都及时赶到,为病人进行治疗,一等就是几个小时,有时候能等到深夜,直到病人病情稳定,他还要再嘱咐几句,才放心地回家。虽然是多次出诊服务,但从未收过出诊费和注射费。病人为了感谢他,给他送去了家禽和鸡蛋,他也总是婉言谢绝。

近30年来,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白天黑夜,村民们的病痛是××××最挂心的,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无私地奉献着。哪家有人病了,一个电话过来,他立即上门诊疗,或者载着患者回卫生站救治,有时碰到疑难杂症自己无法救治,他会想方设法帮助病人转到镇医院。腊月的一个夜晚,村民袁梅红因剧烈腹痛,到卫生站急诊,恰逢××××值班,病人刚到就出现了休克症状,根据多年行医 经验 ,他判断可能是异位妊娠引起的内出血。时间就是生命,他当机立断,立即安排病人转镇卫生院治疗,他一边联系镇卫生院做好准备工作,一边联系车辆,并陪护病人一同前往。经上级医生诊断,病人因黄体破裂,出血量达ml,如不及时手术,极有可能有生命危险。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病人转危为安,他悬着的一颗心安然放下,默默地离开卫生院,回到家已是凌晨2点多。在医疗工作中,××××同志始终把孤寡老人、特困家庭作为重点关注对象。京汉村孙吴组两位五保老人,朱扬开患老慢支\肺心病,老伴张俭英患高血压、脑梗塞,长年无人照顾,连基本生活也不能自理,××××就定期免费送医送药上门,长达5年之久,从无怨言;村民张素珍,多年前因结扎留下了后遗症,身体一直不好,“屋漏偏逢连阴雨”,家境本来就不好的她,82年丈夫又患胃癌不幸去世,留下了两个未成年子女,她几乎丧失了生活的信心,××××知道情况后,多次登门劝说、开导,并给孩子和她带去了营养品,鼓励她重新树起生活的信心,并为她垫付了几千元医药费。说起这样的事情干部群众如数家珍,不胜枚举。多年来,他累计为当地群众减免医疗费用数万元。同时他还坚持对军烈属重点关照,每逢他们有了病痛,都主动上门,送医送药。他说,人都有个病痛,军属家庭孩子不在身边,我做好他们的保健医生是应该的。

二、立足本职, 爱岗敬业 ,任劳任怨。

除了诊治农村多发病、常见病,××××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保健工作,积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前些年,由于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落后,预防意识淡薄,导致计划免疫工作在农村开展难度较大,但××××知难而进,逐门逐户核实做好登记和宣传 教育 ,改变家长们的淡薄观念,使他们能及时带孩子参加计划免疫接种,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对于困难户,他总是慷慨解囊。有一次,他走访蒋庆同家庭,动员孩子接种疫苗却被家长一口回绝,“又来要钱,没钱”,甚至要把××××撵出家门,并且说我孩子好好的,为什么还要打什么预防针?经过××××苦口婆心,耐心解释预防接种的益处,“再穷也不能耽误了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毫不犹豫地从自己口袋掏出了钱为其垫付,孩子家长感激不已,最终接受了预防接种。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该村计划免疫工作有了明显的提高,各种疫苗接种率都达到了100%。在计划免疫工作中,××××还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率先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了新生儿预防接种登记, 儿童 出生登记,流动儿童管理登记本,使计划免疫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就在他日夜为百姓求医问药解除病痛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又把他推到了“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第一线,在防治“非典”工作中,他负责疫情排查和宣教工作,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外出返乡人员情况,他走村入户,跟群众沟通了解,宣传非典防治知识,在防治非典的数十个日日夜夜,他没睡过一次安稳觉,不知疲倦地奋斗在一线,××××消瘦了,累病了,人黑了,但他无怨无悔。他经常与当地群众谈心,积极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动员村民进行改水改厕,现在京汉村自来水和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5%以上。近几年,他每年都能筛查上报疑似结核病人2至3例,全程督导结核病人1—2例。在督导病人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送药到手,看服到口,服后再走”的要求。他尽自己所能,为公共卫生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三、勤奋好学,精益求精,德艺双馨。

他在坚持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多年来参加培训学习达30多次,并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基层医生的各类医学书籍,并记了大量笔记,遇到难题更是从不放过。他坚持向镇卫生院资深医师、大医院专家虚心请教,在业务上力求精益求精。1992年他还参加了××××市卫生局举办的中医知识培训班,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中医结业证书。通过自学和理论联系实践,他的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得很快,使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得心应手,一般的疾病不用去大医院,在他这里都能得到解决,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成为了当地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

德艺双馨是××××的一贯品德。××××常说:做人要讲人品,行医要重医德。因此他从不为金钱所动,为钱丧德,从医30年来,他从不做违规违纪之事,从不接受吃请,不拿病人“红包”,进药也严格把关,几十年来从未因用药而发生医疗事故。他还积极参与献血等公益活动,几年来,先后无偿献血6次,仅一年就献血2次,可以说,他将自己的一生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他所钟爱的事业。

四、思想解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县的有关政策要求,××××市加强了对村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规范管理和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的拓展,面对新的形势,××××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积极投身于卫生改革中,献计献策,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实行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他率先主动出资5000元给卫生院,帮助卫生站建设,他的所为,一时让人难以理解,甚至遭到了少数人的反对,认为这是卫生院的事,一体化后还会影响个人利益,而他不但不为所动,反而耐心说服其他乡村医生,“乡村一体化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是为了把我们农村卫生事业做优做强,不但群众受益,我们的事业也会越来越有发展啊!”。在他的影响下,其他乡村医生也积极筹资,有力地推动了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工作的开展。目前,汉留镇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乡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是千千万万乡村医生的缩影,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奉献、任劳任怨、辛勤耕耘、艰苦创业。虽然他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正是他几十年来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疾苦,关心群众安危,才巩固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网底,保障了一方百姓的健康安全。

医生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__枚同志从事临床一线心血管疾病救治工作二十五年以来,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救治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他扎根边疆、乐于奉献、虚心好学、刻苦钻研,临床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能力。他医德高尚,视病人如亲人,以患者挽救患者的生命为最高人生目标,多年来已使近百位濒临死亡的心血管患者重获新生,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及同行的充分认可。

在多年的临床一线工作中,__枚同志已不记得多少次于半夜被叫至科室或导管室处理危重患者、行急诊手术。杨雨生就是其中的一位患者,当时已77岁的高龄的杨大爷20xx年因脑梗塞在神经内科住院,期间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任心内科主任的__枚同志刚刚出差到家,晚间12点接到值班医生 报告 后不顾劳累迅速赶至导管室进行急诊手术,术中患者因年龄大、病情复杂多次出现呼吸、心跳停止,__枚主任冷静沉着、镇定指挥抢救,最终成功完成手术,当走出导管室时,已经是凌晨3点多钟了。次日他又最早赶至病房观察患者病情,向主管医生交代注意事项。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也因此受到了无数患者的好评及肯定。

20xx年夏天,一位名叫李兰英的老人被120送至我院急诊科,经诊断是“急性心梗合并心源性休克”,正在家吃午饭的__枚同志立即于急诊科参加抢救,患者病情危重,出现呕吐、大小便失禁,他不怕脏乱认真查体、积极抢救,最终使患者转危为安,经长达1月的精心治疗,患者病情稳定出院了,此后长达6年的时间里,老人每年都会来到军区总医院看望__枚主任,只要感到身体不适就一定会到军区总院治疗,她说“军区总院就是我第二个家”,她还把周围的许多老朋友介绍到军区总院看病,在她心目中,人民军医才是最可信的人。

郭金乐老人家住军区总院对面的地矿局家属院,今年已有80高龄了,从1998年开始他就和我院心内科结下了不解之缘,从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起搏器、植入冠脉内支架到反复心衰的治疗,老人一次次在心内科住院,每次都能转危为安,在10余年的看病过程中,他也和__枚主任成为了忘年之交,不是简单的医患关系,更有着诚挚的信任和深厚的友谊,老人说“我的孩子都在国外,李主任就是我的亲人”。__枚主任就是这样,把每一个病人都当作自己的亲人,热情、认真、负责的对待着,不仅看好了身体的疾病,也让他们的精神有了更大的安慰。这么多年来,__枚主任以他卓越的人格魅力和高超医术,使无数患者成为了心内科最忠实的宣传者。

在担任心内科主任期间,__枚同志注重落实各项 规章制度 及人才培养,将科室人员分批送至国内各大知名医院进行学习,不断引进先进治疗 方法 ,短短几年内使心内科的冠脉介入、电生理及先心病的介入技术均领先于国内及全军水平。心内科的临床工作中又许多疾病需要接触放射线进行治疗,而放射线对人体是有一定损伤,__枚同志在工作中对年轻医生手把手传帮带的同时,不忘关心他们的身体、生活,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将科室各级医生的工作与休息妥善安排,而自己长时间接触放射线却不顾休息。就是这样的无私奉献,造就了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专业实力强大的心内科,为医院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科室先后多次被医院和联勤部表彰为先进科室和基层建设标兵单位。而__枚主任也成为了科里各级医生学习与敬佩的榜样。

__枚主任注重医德修养,从医多年,从未收过患者一分钱红包,多次用真诚化解医患矛盾,为科室年轻医生作出了表率。

25年以来,__枚同志从一名大学 毕业 生迅速成长为科主任、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在心血管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并于20xx年被医院任命为医院副院长。曾任新疆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委员,电生理专业副主任委员,全军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兰州军区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兰州军区科学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兰州军区高职评委,《西北国防医学杂志》编委;《临床军医杂志》编委;中国冠心病介入沙龙主席团成员;06-09届中国介入心脏病大会学术组成员,兰州军区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兰州军区“十五”重点人才,医院危重病救治专家组组长、副院长等。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四等奖3项,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1项,三等功3次,其中战功1次,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多次受到军队和自治区的表彰。

1. 医生感人事迹演讲稿

2. 身边感人故事演讲稿

3. 感人故事演讲稿三分钟

4. 医生关于爱岗敬业演讲稿

5. 感人故事演讲稿五分钟

青海和甘肃有哪些全省发行的报刊?

《兰州晚报》为甘肃地区第一大报,全省日均发行30万份、年广告总量1亿元人民币、社会影响力创办报以来的历史新高,已在甘肃、西部乃至全国报界独树一帜。
甘肃报纸:
■ 甘肃日报 ■ 甘肃农民报 ■ 甘肃科技报
■ 兰州日报 ■ 人民军队报 ■ 甘肃工人报
■ 兰州晚报 ■ 甘肃经济日报 ■ 中学生导报
■ 信息导报 ■ 甘肃青年报 ■ 法制导报
■ 生活环境报 ■ 甘南报(藏) ■ 甘南报(汉)
■ 平凉日报 ■ 民族报 ■ 天水日报
■ 武威日报 ■ 陇东报 ■ 甘肃工商报
■ 民主协商报 ■ 甘肃体育报 ■ 陇南报
■ 白银日报 ■ 张掖日报 ■ 甘肃法制报
■ 甘肃交通安全报 ■ 甘肃邮电报 ■ 中学生导报(初中版)
■ 甘肃电力报 ■ 平凉时报 ■ 兰州晨报
■ 西部商报 ■ 西部发展报 ■ 中学生导报(高中版)
■ 天水晚报 ■ 都市天地报 ■ 少年文摘报(小学1、2年级版)
■ 少年文摘报(小学3、4年级版) ■ 少年文摘报(小学5、6年级版) ■ 少年文摘报(初一学习版)
■ 少年文摘报(初二学习版) ■ 少年文摘报(初三学习版) ■ 少年文摘报(高一学习版)
■ 少年文摘报(高二学习版) ■ 少年文摘报(高三文科版) ■ 少年文摘报(高三理科版)
■ 少年文摘报(中学写作与欣赏) ■ 新世纪小学生报 ■ 新旅游报
■ 科技鑫报

甘肃杂志:

■ 党的建设 ■ 视野 ■ 草原与草坪
■ 中国沙漠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合成橡胶工业
■ 质量指南 ■ 石油化工设备 ■ 石油矿场机械
■ 遥感技术与应用 ■ 化工机械 ■ 故事作文
■ 读者·乡村版 ■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化工自动化及仪表
■ 西北地震学报 ■ 冰川冻土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中国兽医科技 ■ 飞碟探索 ■ 阳关
■ 红柳 ■ 甘肃科技纵横 ■ 金城
■ 膜科学与技术 ■ 华夏装璜 ■ 西部人
■ 甘肃社会科学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新一代
■ 飞天 ■ 小演奏家 ■ 娱乐世界
■ 甘肃农业科技 ■ 甘肃教育 ■ 摩擦学学报
■ 高原气象 ■ 标准化报道 ■ 沉积学报
■ 石油化工自动化 ■ 现代妇女 ■ 开发研究
■ 甘肃畜牧兽医 ■ 数学教学研究 ■ 草业科学
■ 老年博览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金星
■ 中兽医医药杂志 ■ 秘书之友 ■ 中国草食动物
■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 科学.经济.社会 ■ 农业科技与信息
■ 兰州医学院学报 ■ 敦煌研究 ■ 甘肃医药
■ 甘肃林业 ■ 现代涂料与涂装 ■ 甘肃科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西北军事文学 ■ 西北人口 ■ 分子催化
■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 兰州学刊 ■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 妈妈画刊 ■ 图书与情报 ■ 甘肃科技
■ 甘肃中医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财会研究
■ 甘肃农业 ■ 电化教育研究 ■ 世界沙漠研究
■ 草业学报 ■ 卫生职业教育 ■ 地球科学进展
■ 丝绸之路 ■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 电气传动自动化
■ 甘肃理论学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 甘肃农村科技 ■ 人大研究
■ 游戏机实用技术 ■ 现代青年 ■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 石化技术与应用 ■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求知与探险
■ 少年文摘报(小学1、2年级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小学3、4年级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小学5、6年级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初一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初二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初三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高一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高二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高三文科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高三理科合订本) ■ 少年文摘报(中学写作与欣赏合订本) ■ 西部论丛
■ 黄金科学技术 ■ 幸福生活与科学 ■ 读者

青海报刊
青海日报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的荣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建社20多年来,共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各类出版物奖励240余项,并六获国家级图书大奖——“中国图书奖”。2002年,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被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命名为全省“创佳评差”竞赛活动最佳单位。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评选活动中,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无网络法及其应用》 (刘更等著,责编:张近乐、刘晖)榜上有名,荣幸入选中国首届原创科技图书,陕西省有4家出版社获此殊荣,国防科工委委属出版社独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一家,“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是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为了推动文化创新、鼓励原创出版和推进“走出去”战略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首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分为3类,每类100种,其中人文社科类原创图书100种,自然科技类原创图书100种,文艺和少儿类原创图书100种。评选工作从2006年8月开始启动,历时8个月,中国共有385家出版单位报送了符合入选条件的1101种图书参选。自然科技类评审委员会的18位专家从268种报送的科技图书中精中选优,只评出了96种原创科技图书。《无网络法及其应用》是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精心组织出版的一部高水平专著,该书学术水平高,编校及装帧质量好,推著专家对该书评价较高。该书的入选反映了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抓学术出版、出精品图书工作取得了成效,是大学出版社在专业化发展道路的体现2007年6-10月陕西省新闻出版局对全省18家出版社的192种新版图书的编校质量进行了 集中检查,共有优质书六种,其中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英语写作基础》、《实用英语词汇学》分列全省优质书第一、第三。3月初,根据“关于加大和深入做好‘陕西金版图书工程’选题策划工作的通知”(陕西出图[2007]19号)精神,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组织相关人员积极准备,最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组织了“现代国防科技系列丛书”、“中国青少年国防科技百科全书”、“职场利剑计算机培训系列丛书”等3个项目申报“陕西金版图书工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