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

2023-12-10 01:1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藏文

学 报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原刊名为 《青海民族师专学报》,创刊于 1990 年。分藏、汉两种版本。1999 年汉文版学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暑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刊期为半年; 2000 年藏文版学报亦获准公开发行,刊期半年。 2001 年原青海民族师专并入青海师范大学后,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汉、藏文学报亦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我院学报创刊以来,注重突出学术性、师范性、地方性和民族性,认真贯彻“双百”方针,繁荣学术研究。促进校内外学术交流,为提高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学报开辟了“双语教学研究”、“藏学研究”、“青藏高原文化研究”等特色栏目,发表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的科研、教学论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为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藏族文化中,羌母是什么意思?

嘎尔羌母是流传于全区各派藏传佛教寺院的一种宗教乐舞。

  藏语“嘎尔羌母”,是表演舞蹈之意。曾有人称嘎尔羌母为“宗教跳神”、“宗教法舞”、“宗教羌母”等等,但藏传佛教各教派对此艺术有两种基本不同的传统称谓,一是除格鲁派之外的其他教派称它“嘎尔羌母”;二是格鲁派称它“桑威多吉嘎尔羌母”,是“表演密宗金刚舞”之意。因它们的历史起源以及表演时所伴奏的器乐不同而分别称为“阿羌母”和“铜羌母”。表演“阿羌母”主要由各种鼓钹作为主奏乐器,而表演“铜羌母”则由各种铜管乐器作为主奏乐器。除此之外,“阿羌母”的历史起源早于“铜羌母”,据传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镇压佛教的敌人“如扎纳布”,利用当时的民间神舞并结合佛教密宗法术达到了这一目的。从此之后藏传佛教各派每当举行这一活动的时候,树有一个叫做“灵卡”的魔鬼俑像,桑耶寺的喇嘛们叫他“如扎纳布”。无论是“阿羌母”或是“铜羌母”,它们所表现的基本内容都是各种护法神镇压魔鬼的情景。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的投稿须知

1.来稿应说明研究问题的切入点、创新点;引用他人的成果,须注明出处;引证不能用来构成本人论文的主要或实质部分;不得一稿多投或变相重复发表。2. 题名:20个字以内为宜,可加副标题;不用“试论”、“浅谈”等表谦词语。3. 在首页地脚标注作者简介,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工作单位(单位全称,省市名,邮编、电话、Email),职称,学位,研究方向及代表作。理论研究类文章署名作者应为执笔者,一般不得超过2名。4. 关键词: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词或词组3-8个,从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包括该文所属二级学科名称,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的名称以及有利于检索的其他词。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5. 摘要:100-300字,陈述论文的目的、方法、结论、依据,不谈背景信息、常识性内容,不用第一人称及“本文”、“作者”等字样;不对论文的内容作评价;不使用修饰词,不出现图表、公式、标题层次序号、非公知公用符号。6. 正文:以8000字左右为宜。正文的各级标题书写样式为:一、(二) 3. (4)。7. 注释:对正文特定内容的解释与说明,以及未公开发表的资料和“转引自”等类文献的著录,用圈码标引,在页下注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