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12-06 15: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 陈计, 二次根式的三角代换, 中学数学教师(丛刊), 1982年第1期, 42-44.[2] 陈计, 艾尔兑斯——莫迪尔不等式的推广, 数学通讯, 1984年第1期(总第149期), 27-31.   [3] 陈计, 反向Fermat问题的推广, 数学通讯, 1984年第5期(总第153期), 26.   [4] 陈计, Kummer判别法的增补, 工科数学, 1984年第2期(总第2期), 55-56.   [5] 陈计, 朱尧辰不等式的推广,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1985年第3期(总第77期), 15.   [6] 陈计, 初等对称函数的一个不等式, 厦门数学通讯, 1986年第1期, 15-16, 26.   [7] 陈计, 一个不等式的推广, 数学教学研究, 1986年第4期(总第16期), 34.   [8] 陈计, 关于Hardy不等式, 玉溪师专学报(综合版), 1987年第3期(总第10期), 57-60.   [9] 陈计, 王振, 罗承辉, 关于几个猜想的讨论, 玉溪师专学报(综合版), 1987年第6期(总第13期), 39-44.   [10] 陈计, Polya-Szego不等式的多边形推广, 数学通讯, 1987年第6期(总第190期), 7.   [11] 陈计, Heron公式的指数推广及其应用, 数学通讯, 1987年第12期(总第196期), 3-4.   [12] 王挽澜, 王鹏飞, 陈计, 一些新不等式的注,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年第1期(总第7期), 15-17.   [13] 陈计, 林祖成, 关于若干平均值不等式的推广,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年第2期(总第8期),75-76.   [14] 陈计, 何明秋, 涉及两个三角形的不等式, 数学通讯, 1988年第1期(总第197期), 3-4.   [15] 陈计, 舒海斌, Ostle-Terwilliger不等式的推广, 数学通讯, 1988年第3期(总第199期), 7-8.   [16] 陈计, 马援, Neuberg-Pedoe不等式的四边形推广, 数学通讯, 1988年第5期(总第201期), 5-6.   [17] 陈计, 王振, Garfunkel-Bankoff不等式的一个证明, 数学通讯, 1988年第10期(总第206期), 7-8.   [18] 陈计, 王振, Barrow-Lenhard不等式的指数推广, 数学通讯, 1988年第12期(总第208期), 7-8.   [19] 陈计, 王振, Heron平均和幂平均的不等式, 湖南数学通讯, 1988年第2期(总第43期), 15-16.   [20] Ji Chen, Zhen Wang, The power mean and the Heron mean inequalities, Crux Mathematicorum, Vol.14 (1988), No. 4, 97-99.   [21] 陈计, Mitrinovic-Djokovic不等式的推广, 中学数学教学(上海), 1988年第4期, 18, 35.   [22] 陈计, 张焕明, 费恩斯列尔哈德维格尔不等式的一个类似, 数学教学研究, 1988年第5期(总第27期), 26-27.   [23] 王挽澜, 李广兴, 陈计, 关于平均值的比的一些不等式,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88年第6期(总第42期), 83-88.   [24] 张在明, 陈计, 刘竞欧,Woodall不等式的一个证明, 六盘水师专学报, 1989年第1期, 86-87.   [25] 陈计, 刘竞欧, 关于圆形区域的最初几个Heilbronn数,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89年第1期(总第3期), 6-9.   [26] 陈计, Mitrinovic-Djokovic不等式的推广,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89年第1期(总第3期), 115-117.   [27] 陈计, 李广兴, Erdos-Florian不等式的加强(英文),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89年第2期(总第4期), 12-14.   [28] Ji Chen, An extension of Oppenheim's area inequality for triangles, Crux Mathematicorum, Vol.15 (1989), No. 1, 1-3.   [29] Ji Chen, Zhen Wang, A generalization of Lenhard's inequality, Crux Mathematicorum, Vol.15 (1989), No.9, 257-259.   [30] 陈计, 马援, 涉及两个单形的一类不等式, 数学研究与评论, Vol.9 (1989), No.2, 282-284; 几何不等式在中国,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第一版, 397-400.   [31] 陈计, 李广兴, 多边形中的不等式, 湖南数学通讯, 1989年第3期(总第50期), 32-33.   [32] 李广兴, 陈计, 樊畿不等式的推广, 湖南数学通讯, 1989年第4期(总第51期), 37-39.   [33] 陈计, 胡波, Klamkin不等式的推广, 数学教学研究, 1989年第4期(总第32期), 2-3.   [34] 李文志, 陈计, 一道有奖征解题的推广,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年第4期(总第12期), 13-15.   [35] 陈计, 王振, 关于Erdos和Fejes Toth的猜想, 数学通讯, 1989年第5期(总第213期), 3-4.   [36] 陈计, Barrow-Oppenheim不等式的推广及其应用, 数学通讯, 1989年第6期(总第214期), 3-4.   [37] 陈计, 高海明, 一道征解题的拓广和加强, 数学通讯, 1989年第8期(总第217期), 4-5.   [38] 陈计, 刘竞欧, Catalan不等式的指数推广, 数学通迅, 1989年第11期(总第220期), 3.   [39] 陈计, Guggenheimer不等式的指数推广, 数学通讯, 1989年第12期(总第221期), 3.   [40] Ji Chen, Bo Hu, The identric mean and the power mean inequalities of Ky Fan type, Facta Universitatis(Nis), Series: Mathematics and Informatics, 4 (1989), 9-12.   [41] 王振, 陈计, Ky Fan不等式的推广(英文),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0年第1期(总第5期), 23-26.   [42] 胡波, 陈计, Heron平均和幂平均的樊畿型不等式,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0年第2期(总第6期), 32-35.   [43] 陈计, 王振, 关于对数平均的下界,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总第50期), 100-102.   [44] 刘启铭, 陈计, 关于Beckenbach不等式的推广,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总第50期), 117-118, 124.   [45] 陈计, 关于单位分数的一个定理的初等证明,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1990年第2期(总第50期), 119-123.   [46] 陈计, Makowski-Berkes不等式的变形, 数学教学研究, 1990年第2期(总第36期), 34.   [47] 陈计, Padoa不等式的加权推广(研究通讯2), 湖南数学通讯, 1990年第3期(总第56期), 40.   [48] 王振, 陈计, n(≥5)边形的最大面积一般不能用边长的根式表示,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年第1期, 38-42.   [49] 陈计, 关于多边形面积的Oppenheim不等式的推广(英文),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1年第1期(总第7期), 17-20.   [50] Mitrinovic, Pecaric, Volence, 陈计, 专著《几何不等式新进展》的补遗(I)(英文),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1年第2期(总第8期), 79-145. (定价: 3.00元)   [51] 王振, 陈计, 关于Erdos-Mordell不等式, 数学通讯, 1991年第7期(总第240期), 28-29.   [52] 陈计, Janous不等式的初等证明, 数学通讯, 1991年第11期(总第244期), 14.   [53] 陈计, 《几何不等式》中译本序,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9月第一版, 1-2. (定价: 3.20元)   [54] Zhen Wang, Ji Chen, A generalization of Ky Fan inequality, Math. Balkanica, 5 (1991), 373-380.   [55] 陈计, Bencze不等式的加强,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1期(总第28期), 37-38, 40.   [56] 陈计, 王振, 一个分析不等式的证明,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2年第2期(总第10期), 12-14.   [57] 李国富, 陈计, 次数k≤10的Steinhaus循环的计算,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2年第2期(总第10期), 15-25.   [58] 陈计, 关于Kooistra不等式的推广,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3期(总第23期), 43-46, 13.   [59] 王振, 陈计, Mitrinovic-Djakovic不等式的推广(英文), 数学季刊, 1992年第4期, 95-99.   [60] 陈计, 埃德温·福特·贝肯巴赫教授逝世十周年纪念, 玉溪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5期(总第42期), 34-35.   [61] 陈计, 关于Gerber不等式的加强, 福建中学数学, 1992年第5期(总第75期), 8-9.   [62] 陈计, Janous不等式的一个加强, 福建中学数学, 1992年第6期(总第76期), 8-9.   [63] 陈计, 《几何不等式》书评, 数学通讯, 1992年第5期, (总第250期), 40.   [64] 陈计, Janous猜想的简单证明, 数学通讯, 1992年第9期(总第254期), 16-17.   [65] 陈计, 泰国提供给第31届IMO的预选题2创作的一些看法, 数学通讯, 1992年第10期(总第255期), 39-40.   [66] 陈计, 一个三角不等式的加强, 湖南数学通迅, 1992年第6期(总第71期), 27, 7.   [67] 陈计, 一个三角不等式的加强, 中学数学(武汉), 1992年第8期(总第126期), 23-24.   [68] 陈计, 关于三角形的一个不等式的新证, 中学数学(武汉), 1992年第10期(总第128期), 33.   [69] 陈计, 两个新发现的三角不等式, 中学数学(武汉), 1992年第12期(总第130期), 21.   [70] 陈计, 一个几何不等式的加强, 中学数学(苏州), 1992年第10期(总第113期), 20.   [71] 陈计, 关于三角形的不等式族,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2年第10期(总第139期), 29-30.   [72] 陈计, 一个新的三角不等式,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2年第12期(总第141期), 23-24.   [73] 陈计, 王振, Neuberg-Pedoe不等式与Oppenheim不等式, 初等数学研究论文选,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年10月第一版, 303-334. (定价:10.00元)   [74] 陈计, Erdos-Klamkin不等式的推广(英文),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3年第1期(总第11期), 98-100.   [75] 王振, 陈计, OYZ不等式的初等证明,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3年第2期(总第12期), 25-27.   [76] 王振, 陈计, 三角形角平分线的平方和,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3年第1期(总第142期), 34-36.   [77] 陈计, 谈一个三角不等式的加强及其它,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3年第7期(总第148期), 29-30.   [78] 陈计, 两个三角形不等式链的加细,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3年第11期(总第152期), 15-17.   [79] 何明秋, 陈计, 平面凸图形内n点问题,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3年第12期(总第153期), 23-24.   [80] 陈计, 一个三角不等式的加强, 数学通讯, 1993年第1期(总第258期), 22-23.   [81] 陈计, 从Garfunkel的猜想谈起, 数学通讯, 1993年第9期(总第266期), 22-23.   [82] 陈计, 两个新的三角不等式, 上海中学数学, 1993年第2期, 37-38.   [83] 陈计, 一个新的三角形不等式链, 中学数学(武汉), 1993年第2期(总第132期), 2, 22.   [84] 陈计, 何明秋, 三角形内八点问题, 中学数学(武汉), 1993年第8期(总第138期), 26-27.   [85] 王振, 陈计, Mitrinovic-Djakovic不等式的另一个扩展(英文), 数学季刊, 1993年第3期, 108-110.   [86] 陈计, 王振, 广义Heron平均和幂平均的不等式,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年第4期(总第28期), 6-8.   [87] 王振, 陈计, 一个三角形不等式的再加强(研究简讯40), 湖南数学通讯, 1993年第6期(总第77期), 39.   [88] 陈计, 关于一个几何不等式的探讨(一), 福建中学数学, 1993年第6期(总第82期), 10-11.   [89] 陈计, 王振, 最初几个Heilbronn数的计算, 福建省初等数学研究文集,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3年7月第一版, 49-53. (定价: 4.20元)   [90] 陈计, 胡波, 指数平均和幂平均的樊畿型不等式, 福建省初等数学研究文集,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3年7月第一版, 53-56.   [91] Ji Chen, Xei-Zhi Yang, On A. Zirakzadeh inequality to the triangles inscribed one inthe other, Univ. Beograd. Publ. Elektrotehn. Fak., Ser.: Mat., 4 (1993), 25-27.   [92] 陈计, 王振,一个分析不等式的反向,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4年第1期(总第13期),13-15.   [93] 陈计, Bager第二图的改进,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4年第2期(总第14期), 10-15.   [94] 陈计,余切和下界的改进, 福建中学数学, 1994年第1期(总第83期), 12.   [95] 陈计, 黄军华,两个三角不等式的加细, 湖南数学通讯, 1994年第1期(总第78期), 44-45.   [96] 黄军华,陈计,一个三角不等式链的加细(研究简讯56), 湖南数学通讯, 1994年第5期(总第82期), 44-45.   [97] 王振,陈计,第25届IMO第1题的讨论,数学通讯,1994年第1期(总第270期), 33-34.   [98] 陈计,王振,Neuberg-Pedoe不等式的四面体推广, 数学通讯, 1994年第2期(总第271期),22-24.   [99] 陈计,对一个三角形不等式的加细(标题文摘), 数学通讯,1994年第6期(总第275期), 22.   [100]陈计,两个三角形不等式的加细(标题文摘), 数学通讯,1994年第6期(总第275期), 22-23.   [101]陈计, 关于∑sin3A-∑cos3A的下界,数学通讯, 1994年第10期(总第279期), 25-26.   [102]陈琦, 陈计,凸图形和覆盖问题, 中学数学(武汉), 1994年第3期(总第145期), 33-36.   [103]陈计, 关于Carlitz-Klamkin不等式,中学数学教学(合肥), 1994年第6期(总第90期), 41.   [104]王振, 陈计,两个猜想不等式的加强及其它, 中学教研(数学版), 1994年第7-8期(总第160期), 51-53.   [105]陈计,一个几何不等式的别证, 初中生数学学习, 1994年第7-8期(总第117-118期), 67.   [106]王振, 陈计, 从一道Putnam竞赛题谈起,数学竞赛, 第18辑,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年4月第一版, 27-32. (定价: 2.70元)   [107]陈计,从三角形的圆心距谈起, 数学竞赛, 第19辑,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年4月第一版, 82-87. (定价: 2.70元)   [108]陈计, 王振,一个三角形不等式族的完善, 数学竞赛, 第21辑,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4年4月第一版, 105-112. (定价:2.70元)   [109]王振, 陈计,一个三角不等式的简证及应用,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5年第1期(总第15期),70-72.   [110]陈计,季文,某些分析不等式的矩阵类似,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5年第3期(总第17期),21-26.   [111]石世昌, 陈计,三元二次初等对称平均对幂平均的分隔及其应用,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年第2期(总第34期),2-8.   [112]陈计, 王振,Garfunkel-Kuczma循环不等式的推广, 安徽教育学院(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2期(总第62期), 8-10.   [113]陈计,关于三角形的一个不等式, 中学数学(武汉), 1995年第3期(总第157期),34.   [114]陈计,关于四边形旁切圆半径的不等式, 福建中学数学,1995年第3期(总第89期), 10-11.   [115]王振, 陈计,初等对称函数的一个不等式, 湖南数学年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专辑),Vol.15(1995),No.4(Summary No.32),3-5.   [116]陈计,关于三角形重心的垂足三角形, 湖南数学年刊(国际奥林匹克数学专辑),Vol.15(1995),No.4(Summary No.32),42-44.   [117]陈计,几个樊畿型不等式, 湖南数学通讯, 1995年第5期(总第88期), 30-32.   [118]陈计,一道全俄数学奥林匹克试题的推广与改进,数学通讯,1995年第9期(总第290期), 28-29.   [119]陈计, 单墫,一个角平分线不等式的推广, 数学通讯, 1995年第11期(总第292期),17-18.   [120]朱再宇, 陈计,关于锐角三角形的一个不等式,中国中学数学教师优秀论文集(第二卷),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5年5月第一版, 177-178. (定价:8.80元)   [121]Zhen Wang, Ji Chen, Another extension of the Mitrinovic-Dokovic inequality, Univ. Beograd.Publ. Elektrotehn. Fak., Ser.: Mat., 6 (1995), 25-28.   [122]陈计,有关四面体的一个不等式的加强, 中学数学教学(合肥),1996年第1期(总第97期), 36.   [123]陈计,关于中线的若干估计(研究简讯), 湖南数学通讯,1996年第1期(总第90期), 39.   [124]陈计, 王振, Oppenheim不等式推广的简单证明,数学研究与评论, Vol. 16 (1996), No. 1, 62-64;几何不等式在中国,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第一版, 213-217.   [125]陈计, 庞火茂, 陈聪杰,角平分线构成的三角形, 数学通讯, 1996年第3期(总第296期), 29-31.   [126]陈琦, 陈计,关于三角形半径的一个不等式链,中国中学数学教师优秀论文集(第三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6年3月第一版, 95-96. (定价:10.00元)   [127]王振, 陈计, 互补型Ky Fan不等式的推广, 初等数学前沿(第一辑),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4月第一版, 56-69. (定价:13.60元)   [128]王振, 陈计, Zirakzadeh不等式的推广,初等数学前沿(第一辑),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4月第一版, 104-111.   [129]王巧林, 陈计, 叶中豪,编后记, 初等数学前沿(第一辑),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4月第一版, 470-471.   [130]陈计, 陈聪杰,三角形中的线性不等式, 几何不等式在中国,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第一版, 87-110. (定价:13.40元)   [131]陈计, 陈聪杰,三角形中的负一次不等式, 几何不等式在中国,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9月第一版, 111-121.   [132]Zhen Wang, Ji Chen, Guang-Xing Li,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Ky Fan inequality, Univ. Beograd. Publ. Elektrotehn. Fak., Ser.: Mat., 7 (1996), 9-17.   [133]陈计, 庞火茂, Bager第三图的完善,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7年第1期(总第23期), 12-15.   [134]王振, 陈计, 盛宓杰,Bager第四图的完善,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7年第3期(总第25期),74-78.   [135]陈计, 陈聪杰, Bager第五图的完善,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1997年第4期(总第26期), 49-55.   [136] 陈计, 王振,一个三角形不等式的推广和加强,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2期(总第46期), 1-5.   [137]陈计, 夏时洪,虞立军,Bager第六图的完善,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8年第3期(总第29期),52-56.   [138] 陈计,黄勇,夏时洪,关于Neuberg-Pedoe不等式高维推广的一个注记,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2期(总第128期), 197-200.   [139] 许康华,陈计,Euclid平面上8点间的不同距离,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9年第4期(总第34期), 16-22.   [140] 陈计,通用数学软件及其网址,科学,1999年(第51卷)第5期,61-62.   [141] 田廷彦,陈计,凸四边形的边长与直径的不等式,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0年第2期(总第36期), 43-47.    [142] 陈计,量词对7种联结词的分配律 --计算机自动推理的1个实例,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01年第3期(总第41期),60-63.   [143] 季潮丞, 陈计, 一道越南竞赛题的推广,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07年第6期, 44-45.   [144] 季潮丞, 陈计, Gordon不等式的推广,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08年第5期, 48.   [145] 季潮丞, 陈计, 浅谈不等式与恒等式的关系,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09年第12期,26-28.   陈计翻译的文著目录   [1] Albert W. Marshall, Ingram Olkin 著; 陈计, 曹冬极 译; 张在明 校,不等式优超方法引论, 玉溪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第4期(总第23期), 86-101.   [2] R. E. Woodrow 编选; 陈计提供, 初等数学问题选, 福建省初等数学研究文集, 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3年7月第一版, 235-242.   [3] H. Harborth, A. Kemnitz著,陈计 编译,Fibonacci三角形, 数学通讯, 1994年第5期(总第274期),41-42.   [4] S. Vajda著, 陈计 编译,广义Fibonacci数列简介, 数学通讯, 1994年第12期(总第281期), 24-25.   [5] O. Bottema著, 陈聪杰,陈计, 陈胜利 译, 关于R, r与s的不等式, 初等数学前沿(第一辑),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4月第一版,378-391. (定价: 13.60元)   陈计指导的学生论文目录   [1] 杨任尔, 曹冬极, 对数平均的推广(英文),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89年第2期(总第4期), 105-108.   [2] 王呈斌, 章建成, 关于SOP数的估计,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0年第2期(总第6期), 125-129.   [3] 连加志, Garfunkel-Kuczma不等式的多边形推广, 数学通讯, 1992年第1期(总第246期), 22-23.   [4] 徐一萍, 反调和平均与幂平均的Ky Fan型不等式(英文), 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2年第2期(总第22期), 10-12.   [5] 杨任尔, 一个三角形不等式的加强, 数学通讯, 1992年第11期(总第256期), 20-21.   [6] 杨任尔, Child不等式与Kooistra不等式的加强, 初等数学研究论文选,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2年10月第一版, 359-364.   [7] 丁义明, 再谈自生数, 数学通讯, 1993年第4期(总第261期), 35-36.   [8] 丁义明, 自守数,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3年第2期(总第12期), 39-48.   [9] 陈聪杰,一个几何问题的解与推广,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1995年第3期(总第17期),76-78.   [10] 丁义明, 裘伟平,连加志, Kaprekar映射周期轨的衍生性, 初等数学前沿(第一辑),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第一版,24-47.

王谦的学术成果

(一)著作:专著、编著、主编、参编并出版专著12本:12. 专著:《物联网与政府管理模式创新》,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定稿);(300千字)11. 主编:《电子政府案例》(中组部新时期党员干部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0月;(224千字)10. 编著:《电子政务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280千字)9. 编著:《电子政务——战略、标准、绩效与智能决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461千字)8. 主编:《现代城市公共管理》,重庆大学出版社,MPA系列丛书,2005年1月; (382千字)7. 主编:《旅游管理信息系统》,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287千字)6. 编著:《电子商务——信息时代的管理与战略》,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419千字)5. 参编、编委:《电子政务知识读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 参编、编委:《中国电子政务》,人民出版社,2004;3. 参编、编委:《公务员电子政务知识教程》,人民人事出版社,2003年;2. 参编:《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1. 参编:《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理论与实务》,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二)在学术期刊发表文章共71篇,其中,核心期刊共42篇,三大检索EI共8篇,三大检索ISTP共7篇,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共11篇,第一作者共40篇,第二作者共25篇(其中第一作者是我的研究生的有18篇),第三作者共1篇:71. “The limits of planning in China:equalizing basic education through the Internet”,《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第二作者,2015.2,(SSCI——A刊);70 “观念与认知的转变在高校基地干部短期培训中的重要性研究——以信息革命为例”,《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一作者,2015.1,第1期,PP112-116,(中文核心期刊——C刊);69.“地方政府网站建设困局的制度诱因与理性出路”,《经济体制改革》,第一作者,2015.1,第1期,PP85-89,(中核心期刊——C刊);68.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搭建与管理研究——基于物联网管理模式下的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15.1,第1期,PP145-149,(中文核心期刊——C刊);67. “基于物联网管理模式的环境污染监控新思考”,《管理观察》,第一作者,2014.11,第560期,PP180-182,(CNKI普刊);66. “建设智慧旅游城市的顶层设计与关键因素分析”,第一作者,《旅游纵览》,2014.12,第12期,PP53-54,(CNKI普刊);65. “基于物联网管理模式的智慧物流模式构建”,《中国市场》,第一作者,2014,12,d第50期,PP79-82,(CNKI普刊);64. “基于物联网管理模式四川省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公共服务资源整合新平台的搭建与研究”,《商》,第一作者,2014.11,第27期,PP72-75,(CNKI普刊);63. “成都市城市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的困境与对策——基于物联网管理模式”,《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一作者,2014.11,第6期,PP60-66,(中文核心期刊——C刊);62. “物联网管理模式下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和途径研究”,《西藏大学学报(社科版)》,第一作者,2014.12,第4期,PP166-171,(中文核心期刊——C刊);61. “政府治理中网络众包模式的生成、构建及效用”,《公共管理学报》,第一作者,2014,10,第4期,PP61-70,(中文核心期刊——C刊);60.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platform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Management Model”,《2014年物流工程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LEM2014)》,第一作者,2014.9,PP916-921,(EI检索——C刊);59 “Traff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 Management Modle”,《2014年物流工程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ICLEM2014)》,第一作者,2014.9,PP1162-1168,(EI检索——C刊);58.“物联网管理模式——基于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的管理思辨”,《四川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14.10,第5期,PP119-126,(中文核心期刊——B刊);57. “Evaluation Model of IT Outsourcing Service of E-government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and AHP”, Proceedings of 2009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Second,2009.10(ISSHP/ISTP检索);56. “政府视觉下的电子政务服务外包影响因素分析”,《中国行政管理》,第一作者,2009 .6,(CSSCI,中文核心期刊,政治学类第一位,管理学类第一位);55.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ransport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Model”,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 2009,The First,2009.10(EI全文检索);54.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China’s E-government Service Quality”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 2008,The Second,2008.10(EI全文检索);53. “国债、国债规模及其管理:研究综述”,《中国行政管理》,第二作者,2008年12期,(CSSCI,中文核心期刊);52. “Evaluating Index Design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of Urban Public Security”, 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first,2008.9VII(ISSHP/ISTP检索);51. “The Performance Measure of Government Reconciling Leadership Based on DEA Model”, 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first,2008.9VI(ISSHP/ISTP检索);50. “灰色系统师资预测模型”,《全国高等教育研究论丛》,第二作者,1992年8月;49. “电子信息能力与素养对公众电子政务使用行为的影响分析”,《公共管理学报》,第一作者,2008年3期,(CSSC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定的22种期刊之一);48. “切实推进农村信息化的战略举措”,《科技管理研究》,第二作者,2008年9月(CSSCI,中文核心期刊);47. “电子政务系统外包过程中群体决策的应用研究”,《情报资料工作》,第二作者,2008年5月,(CSSCI,中文核心期刊);46. “政府绩效评估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二作者,2006,(04);45. “电子政务绩效管理的平衡计分卡实施”,《办公自动化》, 第一作者,2005 (11);44.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管理体制现状及其发展对策”,《产业与科技论坛》,第二作者,2008年1月;43. “乡镇改革诌议”,《美中公共管理》,第二作者,2006.6;4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ing 2007, The Second, 2007.10(EI全文检索);41. “The Model of Government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Fuzzy Linguistics”, Proceedings of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first,2007.10(ISSHP/ISTP检索);40. “数据采集渠道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分析”,《煤矿安全》,第一作者,2007.8(中文核心期刊);39. “强化行政体制创新,建设廉洁高效政府初探”,《电子政务》,第二作者,2007.6;38. “电子政务知识社群服务品质评估模式建构分析”,《电子政务》,第二作者,2007.4;37. “关于高校师资职称最优结构的理论探讨”,《系统工程》,第二作者,1994.1,(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36. “师资预测一类纵横统计推进模型”,《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一作者,1993.4;35. “An application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in Government Objective by Management”, Proceedings of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second,2006.10(ISSHP/ISTP检索);34.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Based on Combinatorial Evaluating Methods”, Proceedings of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first,2006.10(ISSHP/ISTP检索);33. “高校建立电子政务实验室的理性思考”,《实验技术与管理》,第一作者,2007.4,第4期。(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32. “构建电子政务战略绩效管理体系的平衡计分卡”[J]《内江科技》,第二作者,2006(1):25(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31. “信息化条件下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的初步探索”[J].《内江科技》,第二作者,2006(2):24(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30. “政府绩效评估的可持续性发展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二作者,2006.2:28~30,(中文核心期刊);29. “加强定量分析方法教育,提高行政管理研究生培养质量”,《中国当代教育核心杂志》,第一作者,2006.6第2卷第3期(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8. “对电子政务促进和谐质监构建的思考”,《电子政务》,第二作者,2006.3;27. “公共部门公众满意度评价的一种实现途径”,《中国行政管理》,第一作者,2006.1 ,(CSSCI,中文核心期刊,政治学类第一位,管理学类第一位);26. “我国营销渠道管理发展与探讨”,《沿海企业与科技》,第二作者,2006.1;25. “浅谈客户关系管理对电子政务建设的启示”,《电子政务》,第二作者,2005.22;24. “浅论电子政务与和谐政府构建的关系”,《沿海企业与科技》,第二作者,2005.12;23. “推进政务流程再造,促进电子政务发展”,《天府新论》,第二作者,2005.6,(CSSCI);22. “电子政务、和谐政府与和谐四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与探索》,第一作者,2005.12(获政府奖);21. “基于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方法的构建与实施”,《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三作者,2005.5;20. “农村‘留守子女’的抚育撂荒”,《管理研究》,第二作者,2005.4;19. “制定与政府战略相适应的电子政务战略途径研究”,《管理研究》,第二作者,2005.4;18. “电子政务、和谐政府与和谐社会”,《电子政务》,第一作者,2005.14;17. “电子政务与信息孤岛”,《电子政务》,第二作者,2005.11;16. “A New Method of Evaluating Government Performance:Rouph Sets”,《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second,2005.10(ISTP全文检索) ;15.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Public Satisfaction Degree Evaluation in Government Department”,《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The first,2005.10(ISTP全文检索);14. “煮粥原理及其应用”,《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第一作者,2002.10;13. “构建完善的电子政务建设管理体系推进和谐成都”,《同心同德共建和谐社会·成都论坛论文集》,第一作者,2005.7;12. “公共管理部门的目标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一作者,2003.4,(EI全文检索,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1. “公共部门绩效评价的标杆管理与数据包络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版),第一作者,2004.5,(EI全文检索,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10. “关于高层管理人才培养中的一点浅见”,《中华教育杂志》,(香港),第一作者,2003.7;9. “关于当前城市低保体制建设中的几点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第一作者,2003.4,(CSSCI,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8. “基于标杆管理的DEA算法对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中国管理科学》,第二作者,2003.6,(CSSCI,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7. “便携式条形码识别存储器”,《计算机应用研究》,第二作者;1997.9,(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6. “试论管理科学与自然科学本质区别与区别本质”,《东华大学学报》,第二作者,2001.1,(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5. “高等数学教学与MATHEMATICA使用”,《工科数学》,第一作者,1999.10,(中文核心期刊);4. “模糊多目标规划的可能性理论模型及算法”,《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第一作者,1997.8,(EI全文检索,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3.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探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一作者,2000.4,(CSSCI,中文核心期刊);2. “煮粥原理及其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中国行政管理》,第一作者,2002 .6,(CSSCI,中文核心期刊,政治学类第一位,管理学类第一位);1. “政府再造与电子政府的非技术分析”,《经济体制改革》,第一作者,2002.1,(CSSCI,中文核心期刊)。 主持和主研项目共21项,其中,主持项目18项,主研项目3项:21. (主持)中组部干部教育局项目:“观念与认知的转变在高校基地干部短期培训中的重要性研究——以信息革命为例”,2014年8-10月,无经费;20.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物联网与政府管理模式创新”,2013年7月12日-2014年12月31日,经费:18万,项目批准号:13FZZ002;19. (主持)成都市武侯区残疾人联合会项目:“’智慧残联.和谐武侯’武侯区残疾人民生服务系统顶层设计”,2013年4月-2013年6月,经费:3万;18. (主持)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度政务调研项目:“物联网管理模式下四川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新模式和途径研究”,2013年7月23日-2013年12月31日,川办函【2013】55号,无经费;17. (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公共管理信息化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基于物联网的西部基础教育资源均衡模式构建研究——以全域成都为例”,2013年8月6号-2015年8月6号,经费:1.5万,项目批准号:QGXH13-01;16. (主持)2011年度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政府管理遭遇物联网时代——现代信息革命与管理创新”,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项目经费:3万,项目批准号:skcb201104;15. (主持)获国家应用专利:《便携式条形码识别存储器》,1997年,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分类号:G06K9/18;14. (主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电子商务经济效率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2002年~2003年;13. (主研)四川省教委项目:《西部地区高校工科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现代化研究与实践》,2002年~2005年(完成);12. (主持)铁道部运输局项目:《铁路货运事故处理质量考核标准研究》,2003年~2004年(完成);11. (主持)四川省科委软课题项目:《基于电子政务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绩效考评方法与实证研究》,2004年~2005年(03ZR025-070)(完成);10. (主持)四川省科委软课题项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电子政务发展战略和实施标准研究》,2004年~2005年(03ZR025-071)(完成);9. (主持)西南交通大学校基金项目:《西部电子政府的构建及其博弈分析与实施》,2002年~2005年(2002A05);8. (主持)四川省科委软课题项目:《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岗位绩效评估体系研究》,2006年~2007年。(06ZR0185);7. (主持)四川省科委软课题项目:《加强农业标准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研究》,2006年~2007年(06ZR0180);6. (主持)四川省法改委项目:通江县、宜宾县、乐至县《发展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2006年4月-2006年6月(完成);5. (主持)成都市龙泉驿区科委项目:《关于完善龙泉驿区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定位和招商引资业务流程的立项报告》,2007年9月-2008年2月;4. (主研)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2007年-2010年(06ZJB0014);3. (主研)铁道部软课题项目:《人才预测系统》,1991年~1992年,获得铁道部科技优秀设计方案奖。(铁道部人字[1992]164号文件);2. (主持)西南交通大学校基金项目:《电子政务绩效考评测试》,2003年~2005年(2003A06);1. (主持)西南交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2009年09月-2011年09月(项目编号2009YZ12,经费4万,西交校研【2009】7号)。

智能优化算法:灰狼优化算法

@[toc]
摘要:受 灰 狼 群 体 捕 食 行 为 的 启 发,Mirjalili等[1]于 2014年提出了一种新型群体智能优化算法:灰狼优化算法。GWO通过模拟灰狼群体捕食行为,基于狼群群体协作的机制来达到优化的目的。 GWO算法具有结构简单、需要调节的参数少,容易实现等特点,其中存在能够自适应调整的收敛因子以及信息反馈机制,能够在局部寻优与全局搜索之间实现平衡,因此在对问题的求解精度和收敛速度方面都有良好的性能。

灰狼属于犬科动物,被认为是顶级的掠食者,它们处于生物圈食物链的顶端。灰狼大多喜欢群居,每个群体中平均有5-12只狼。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它们具有非常严格的社会等级层次制度,如图1所示。金字塔第一层为种群中的领导者,称为 α 。在狼群中 α 是具有管理能力的个体,主要负责关于狩猎、睡觉的时间和地方、食物分配等群体中各项决策的事务。金字塔第二层是 α 的智囊团队,称为 β 。 β 主要负责协助α 进行决策。当整个狼群的 α 出现空缺时,β 将接替 α 的位置。 β 在狼群中的支配权仅次于 α,它将 α 的命令下达给其他成员,并将其他成员的执行情况反馈给 α 起着桥梁的作用。金字塔第三层是 δ ,δ 听从 α 和 β 的决策命令,主要负责侦查、放哨、看护等事务。适应度不好的 α 和 β 也会降为 δ 。金字塔最底层是 ω ,主要负责种群内部关系的平衡。

<center>图1.灰狼的社会等级制度

此外,集体狩猎是灰狼的另一个迷人的社会行为。灰狼的社会等级在群体狩猎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捕食的过程在 α 的带领下完成。灰狼的狩猎包括以下 3个主要部分:
1)跟踪、追逐和接近猎物;
2)追捕、包围和骚扰猎物,直到它停止移动;
3)攻击猎物

在狩猎过程中,将灰狼围捕猎物的行为定义如下:

式(1)表示个体与猎物间的距离,式(2)是灰狼的位置更新公式。其中, 是目前的迭代代数, 和 是系数向量, 和 分别是猎物的位置向量和灰狼的位置向量。 和 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是收敛因子,随着迭代次数从2线性减小到0, 和 的模取[0,1]之间的随机数。

灰狼能够识别猎物的位置并包围它们。当灰狼识别出猎物的位置后,β 和 δ 在 α 的带领下指导狼群包围猎物。在优化问题的决策空间中,我们对最佳解决方案(猎物的位置)并不了解。因此,为了模拟灰狼的狩猎行为,我们假设 α ,β 和 δ 更了解猎物的潜在位置。我们保存迄今为止取得的3个最优解决方案,并利用这三者的位置来判断猎物所在的位置,同时强迫其他灰狼个体(包括 ω )依据最优灰狼个体的位置来更新其位置,逐渐逼近猎物。狼群内个体跟踪猎物位置的机制如图2所示。

<center>图2.GWO 算法中灰狼位置更新示意图

灰狼个体跟踪猎物位置的数学模型描述如下:

其中, 分别表示分别表示 α , β 和 δ 与其他个体间的距离。 分别代表 α , β 和 δ 的当前位置; 是随机向量, 是当前灰狼的位置。

式(6)分别定义了狼群中 ω 个体朝向 α ,β 和 δ 前进的步长和方向,式(7)定义了 ω 的最终位置。

当猎物停止移动时,灰狼通过攻击来完成狩猎过程。为了模拟逼近猎物, 的值被逐渐减小,因此 的波动范围也随之减小。换句话说,在迭代过程中,当 的值从2线性下降到0时,其对应的 的值也在区间[-a,a]内变化。如图3a所示,当 的值位于区间内时,灰狼的下一位置可以位于其当前位置和猎物位置之间的任意位置。当 时,狼群向猎物发起攻击(陷入局部最优)。

灰狼根据 α ,β 和 δ 的位置来搜索猎物。灰狼在寻找猎物时彼此分开,然后聚集在一起攻击猎物。基于数学建模的散度,可以用 大于1 或小于-1 的随机值来迫使灰狼与猎物分离,这强调了勘探(探索)并允许 GWO 算法全局搜索最优解。如图3b所示, 强迫灰狼与猎物(局部最优)分离,希望找到更合适的猎物(全局最优)。GWO 算法还有另一个组件 来帮助发现新的解决方案。由式(4)可知, 是[0,2]之间的随机值。 表示狼所在的位置对猎物影响的随机权重, 表示影响权重大,反之,表示影响权重小。这有助于 GWO算法更随机地表现并支持探索,同时可在优化过程中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另外,与 不同 是非线性减小的。这样,从最初的迭代到最终的迭代中,它都提供了决策空间中的全局搜索。在算法陷入了局部最优并且不易跳出时, 的随机性在避免局部最优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最后需要获得全局最优解的迭代中。

<center>图4.算法流程图

[1] Seyedali Mirjalili,Seyed Mohammad Mirjalili,Andrew Lewis. Grey Wolf Optimizer[J]. Advances in Engineering Software,2014,69.

[2] 张晓凤,王秀英.灰狼优化算法研究综述[J].计算机科学,2019,46(03):30-38.


文献复现:
文献复现:基于翻筋斗觅食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DSFGWO)
[1]王正通,程凤芹,尤文,李双.基于翻筋斗觅食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J/OL].计算机应用研究:1-5[2021-02-01]. .

文献复现:基于透镜成像学习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LIS-GWO)
[1]龙文,伍铁斌,唐明珠,徐明,蔡绍洪.基于透镜成像学习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J].自动化学报,2020,46(10):2148-2164.

文献复现:一种优化局部搜索能力的灰狼算法(IGWO)
[1]王习涛.一种优化局部搜索能力的灰狼算法[J].计算机时代,2020(12):53-55.

文献复现:基于自适应头狼的灰狼优化算法(ALGWO)
[1]郭阳,张涛,胡玉蝶,杜航.基于自适应头狼的灰狼优化算法[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9(01):60-63+73.

文献复现:基于自适应正态云模型的灰狼优化算法 (CGWO)
[1]张铸,饶盛华,张仕杰.基于自适应正态云模型的灰狼优化算法[J/OL].控制与决策:1-6[2021-02-08]. .

文献复现:改进非线性收敛因子灰狼优化算法
[1]王正通,尤文,李双.改进非线性收敛因子灰狼优化算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20,41(02):122-127.

文献复现:一种基于收敛因子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
[1]邢燕祯,王东辉.一种基于收敛因子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J].网络新媒体技术,2020,9(03):28-34.

文献复现:基于莱维飞行和随机游动策略的灰狼算法(GWOM )
[1]李阳,李维刚,赵云涛,刘翱.基于莱维飞行和随机游动策略的灰狼算法[J].计算机科学,2020,47(08):291-296.

文献复现:一种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EGWO)
[1]龙文,蔡绍洪,焦建军,伍铁斌.一种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J].电子学报,2019,47(01):169-175.

文献复现:改进收敛因子和比例权重的灰狼优化算法(CGWO)
[1]王秋萍,王梦娜,王晓峰.改进收敛因子和比例权重的灰狼优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9,55(21):60-65+98.

文献复现:一种改进非线性收敛方式的灰狼优化算法研究(CGWO)
[1]谈发明,赵俊杰,王琪.一种改进非线性收敛方式的灰狼优化算法研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9,36(05):89-95.

文献复现:一种基于Tent 映射的混合灰狼优化的改进算法(PSOGWO)
[1]滕志军,吕金玲,郭力文,许媛媛.一种基于Tent映射的混合灰狼优化的改进算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8,50(11):40-49.

文献复现:基于差分进化与优胜劣汰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IGWO)
[1]朱海波,张勇.基于差分进化与优胜劣汰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8,42(06):678-686.

文献复现:基于 Iterative 映射和单纯形法的改进灰狼优化算法(SMIGWO)
[1]王梦娜,王秋萍,王晓峰.基于Iterative映射和单纯形法的改进灰狼优化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8,38(S2):16-20+54.

文献复现:一种基于混合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EPDGWO)
[1]牛家彬,王辉.一种基于混合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01):16-19+32.

文献复现:基于随机收敛因子和差分变异的改进灰狼优化算法(IGWO)
[1]徐松金,龙文.基于随机收敛因子和差分变异的改进灰狼优化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18(23):252-256.

文献复现:一种基于差分进化和灰狼算法的混合优化算法(DEGWO)
[1]金星,邵珠超,王盛慧.一种基于差分进化和灰狼算法的混合优化算法[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17(16):266-269.

文献复现:协调探索和开发能力的改进灰狼优化算法(IGWO)
[1]龙文,伍铁斌.协调探索和开发能力的改进灰狼优化算法[J].控制与决策,2017,32(10):1749-1757.

文献复现:基于Cat混沌与高斯变异的改进灰狼优化算法(IGWO)
[1]徐辰华,李成县,喻昕,黄清宝.基于Cat混沌与高斯变异的改进灰狼优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7,53(04):1-9+50.

文献复现:具有自适应搜索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SAGWO)
[1]魏政磊,赵辉,韩邦杰,孙楚,李牧东.具有自适应搜索策略的灰狼优化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7,44(03):259-263.

文献复现:采用动态权重和概率扰动策略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IGWO)
[1]陈闯,Ryad Chellali,邢尹.采用动态权重和概率扰动策略改进的灰狼优化算法[J].计算机应用,2017,37(12):3493-3497+3508.

文献复现:具有自适应调整策略的混沌灰狼优化算法(CLSGWO)
[1]张悦,孙惠香,魏政磊,韩博.具有自适应调整策略的混沌灰狼优化算法[J].计算机科学,2017,44(S2):119-122+159.

文献复现:强化狼群等级制度的灰狼优化算法(GWOSH)
[1]张新明,涂强,康强,程金凤.强化狼群等级制度的灰狼优化算法[J].数据采集与处理,2017,32(05):879-889.

文献复现:一种新型非线性收敛因子的灰狼优化算法(NGWO)
[1]王敏,唐明珠.一种新型非线性收敛因子的灰狼优化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6,33(12):3648-3653.

文献复现:重选精英个体的非线性收敛灰狼优化算法(EGWO)
[1]黎素涵,叶春明.重选精英个体的非线性收敛灰狼优化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1,57(01):62-68.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