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传记片审美探寻的特点
【摘 要 题】环球视域
【正 文】
传记片作为历史人物与现代电影艺术结合的产物,其内在特殊的规定性构建了真实与虚构、历史与艺术之间独特的传记美学。好莱坞电影人在试图诠释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这一美学命题的过程中,对于电影内在的美学特质进行了一次重新的解构与颠覆。在奥斯卡中的屡获殊荣也说明了其探索上的成功,其中的传记片最终以在经典人生中“游戏”审美的独特追求,缔造了好莱坞电影史上的又一个神话。
“任何能够多年存在的样式都很有可能存在固有的电影特性”。(注: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第217页。)20世纪30、40年代制片厂制度兴盛的好莱坞,将“生产”概念引入电影创作之中,创造出一批具有相对固定的制度模式,相似的风格、主题、结构关系及共同的样式特征——戏剧化的叙事结构、容易判断的人物性格、固定的电影语言模式、漂亮耀眼的明星、惊异罕见的奇观和回避现实的娱乐效果等特点的电影——类型电影。“按照约定俗成的类型要求或原则制作出来的影片”,(注:汪流主编:《中外影视大辞典》,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第99页。) 体现了好莱坞与其模仿生活,不如模仿一部经典故事的美学理念。所以,人们开始纷纷探索类型片内在的电影价值,并试图艺术地利用这些价值。作为类型电影中特殊题材的传记片在美学探寻和变革传统类型电影的叙事理念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真实与虚构、历史与艺术构成了传记影片的二律悖反,在整个影片的拍摄过程中,导演必须寻找到最好的切入点和平衡点。如果只是纪实必然丢失了艺术,如果偏离现实太远也就不再是传记片了。虽然人物人格的先在魅力是影片的一个亮点,但如何将其恰如其分地表现又成了最大的难点,无论历史人物的杰出和伟大在电影中得到消解,还是被无限地夸大,都可谓是一种失败。导演的任何想象、润饰和虚构都是在一种近乎于真实感的营造中完成的。艺术化的处理并不能“间离”受众的审美心理,只有提高电影的拍摄、构图、语言、视角等各方面的艺术思维,才能使之具有吸引受众的艺术魅力。这对于导演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吸引。在奥斯卡的获奖及其提名影片中,传记影片所占据的比重之大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从《公民凯恩》、《辛德勒名单》、《莎翁情史》、《巴顿将军》到《美丽心灵》、《钢琴师》等,传记片一路走来,在奥斯卡屡获殊荣充分肯定了其在艺术表现和创新上对于电影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传记片本身的美感特征不仅能很好地实现电影人所期望的人文关怀与艺术创造契合,而且能使受众在现实世界中感悟历史,在精神对话中理解伟大,一种崇高而静穆的美学精神也自然地流淌其中。总而言之,奥斯卡传记片在美学探寻中的审美思维是独特的,本文仅从以下三个方面予以阐释。
人性的支点与文学性的阐释统一
传记片既然是以历史上杰出或有影响的人物的生平业绩为题材的一种影片,人物自然也就成了整部影片审美意蕴展现的核心。在拍摄之前,导演与人物之间必须达成某种默契。换句话说,只有当导演真正走进被塑造人物心灵的时候,才能使一个伟大的灵魂“复活”。在超越时空的精神性对话中,人性的力量毋庸置疑成了燃烧导演创作激情的火种,同时也是传记影片结构全片的支点。
众所周知,斯皮尔伯格一向是以游戏心态拍摄惊险片、恐怖片和科幻片而著称于世的“孩童”导演。然而,在他已享誉世界之时,他却一改往昔的风格,放弃了惯用的电影特技,耗资2300万美元拍摄了一部长达195分钟的传记影片《辛德勒名单》。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斯皮尔拍格挑战这一全新的体验,将摄像机直面现实的呢?他自己的一段表白帮我们揭开了谜底:“拍摄《辛德勒名单》对我来说好像不只是一部电影,因为那代表的是一个深刻的旅行,进入一个奇怪的男人的心灵的旅行,并且也是我自己的心灵之途。制作《辛德勒名单》不止因为我的信念,而且改变了我的一生。因为通过讲奥斯卡•辛德勒的故事,我理解了为什么一个人,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个人能这么出名。”原来,他在用电影去阐释伟大的人性。
伟大并不等于完美,人们往往在英雄情结的利诱下,在伟人身上平添了很多美丽的光环。所以,传记影片的拍摄实际上面临着两种美学原则的诱惑。一是以人为中心的诗性美学;二是以史为中心的纪实美学。直接表现出一个导演从什么角度,或者说选择什么样的立场拍摄传记片,是仰视地造神给其头上添加光环,把天才置于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神龛?还是平视地接近和深入,尝试让人们理解他的生活贴近他的内心,从而让人们的心灵获得一种巨大的支持,导演的思维也经历一场伟大的探险。奥斯卡传记影片对于这两种不同的美学倾向都有所尝试。例如《美丽心灵》中对于数学天才的美化,以及在《辛德勒名单》中的人性最低劣和最闪光都集于一身的辛德勒这一形象的塑造,就是这两种美学风格的融会统一,“艺术化的历史”或是“历史化的艺术”的取舍和评定,必须由艺术的自然选择来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突出人物、淡化背景的奥斯卡传记片中,把人性表达得既饱满又真实到足以支撑起整部影片的艺术追求,并未仅仅靠声画、色彩、造型这种单纯的艺术性的表现来表达,而是都不约而同地借助了文学性的阐释来完成艺术的升华——把潜藏于感官享受背后的具有生命意识的东西呈现出来。
影视的艺术产生并不能使其摆脱文学性的影响,在消费时代,传统非文学性的话语开始迷恋修辞,文学性逐渐泛化到整个文化发展之中,电影的文学性在“梦工厂”制作中,有意识或者是无意识地成为电影最具生命性的元素并不奇怪。随着消费文化进入中国,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个潜藏在好莱坞电影中的很可贵的元素。纵观奥斯卡优秀的传记影片,任何一种技术的探寻,例如《公民凯恩》中长镜头和精神镜头的运用;或是摄影的深层内涵和艺术价值缔造,例如《辛德勒名单》中那个红衣女孩的两次出现,或是对于人物进行非真实的艺术化的处理,例如《美丽心灵》留下的质疑;或是导演别有新意的艺术想象,例如《巴顿将军》在一次战役中表现一生铁血的成功,都共同指向了同一个核心,那就是追寻对于人性的文学性的阐释。生命深刻的东西并没有因为艺术化的处理而被消解,观众在影片内在生气和灵魂的支撑下,得到了享受和心灵的净化。传记影片人性的审美意蕴和文学性阐释带给人们的震撼,成了真实与虚构、历史与艺术的传记影片获得成功的先机。当然,奥斯卡传记片能够成功地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这一美学命题,还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和电影思维上的创新。
长镜头思维与蒙太奇思维交汇
“蒙太奇”和“长镜头”作为电影的两种基本语言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和不断地发掘,随着对两者探讨的深入,它们存在的价值已不单纯是一种镜头技术层面上的组接或是延伸,作为最基本的电影思维模式它们具有独立的美学意义。奥斯卡传记片,让“蒙太奇”和“长镜头”在技术与思维两个维度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人们在日常观察事物和思考题时,既可以通过连续的跟踪而不破坏现实的时空统一进行,也可以通过分割现实打乱现实的时空统一进行。在电影中,把分割的、离散的、跳跃的思维方式称之为蒙太奇思维,而把完整的、连续的、静止的思维方式称为“长镜头思维”。
在整个电影的发端时期,蒙太奇理论是垄断性的理论,在单纯的蒙太奇思维指导下也创作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作品。长镜头理论起步相对晚一些,其中技术革新给长镜头的应用带来了可能,然而真正使人们关注并使用长镜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在于传记片《公民凯恩》的问世。
《公民凯恩》(又译《大国民》)这部长达117分钟的黑白片可谓是电影由传统走向现代的里程碑之作。导演奥逊•威尔逊,以20世纪初叶新闻业巨头威廉•兰道尔夫•赫斯特为原型,用多视角的主观叙事格局和长焦距镜头的系统运用表现了报业大王凯恩的一生。长镜头理论最终也具有了与蒙太奇理论相提并论的地位。我们不否认威尔逊由于受文学技巧和他的广播剧的影响做出非凡尝试,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传记片拍摄特点的一些内在的驱使。
表现性和再现性,虚构和真实在一部影片中同时得到最完美的呈现,这是传记片内在特质的要求。导演奥逊•威尔逊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其合理地利用了蒙太奇和长镜头各自的特点,将影片整体结构的虚构与细节真实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公民凯恩》的整体构思和创意在当时而言是大胆而前卫的,以闪回的方式通过五个人主观的叙述再现凯恩的一生,这本身是以打破生活的逻辑的一种虚构作为承载真实人物一生的一种新的尝试,观众原有的视觉思维的惯性在不断闪回的镜头中被无情地撕裂了。但是人们并没有在这种视野受挫的时候觉得失掉了真实,就在于导演将长镜头的照相机似的摄影美学,用于真实的细节再现之中,“小真实”触发了“大真实”的审美情感,最终非常成功地完成了导演试图在大胆剪辑下凸显纪实之感的美学追求。《公民凯恩》的成功,就在于导演对于长镜头应用的成功,由于其银幕时间与现实时间相同,不仅实现了逼真之感,而且也积淀了情绪,促使受众在虚构中聚焦真实,填补了观众对于传记影片特殊的期待视野。除了技术层面的创新之外,两种贴近日常生活感官特点的思维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孕育和应用使得这一部作品具有了超凡脱俗的美学韵味。
纵观此后奥斯卡传记影片的拍摄,在纷繁复杂的背后都不同程度地延续了《公民凯恩》中长镜头和剪辑技巧相结合的模式和思维特点。概而言之,就是造型与情绪两大元素的重视与应用,即经典片断+时空闪回。传记影片在心理上常与往事的追溯联系在一起,同追溯的印象性和不完整性相对应,情绪和造型成了影片的重要表现因素。电影的独特思维,就是声音和画面的思维。不论声音造型,还是画面造型,都应成为导演构思的主导,造型的作用无可置疑地在导演构思中具有美学价值。观众看过影片后不一定记住多少情节内容,却极有可能因造型而生出一些印象式感受,从而获得某种对历史情境的直观领悟,更真切地贴近历史本质和人物心灵。这种领悟也许不是那么清晰明了,可以条分缕析,却能因此而更显得情韵深长,耐人寻味。例如《巴顿将军》第一个画面,美国国旗的星条色彩与巴顿将军的结合;赤裸的身体向天空中自由飞翔的表达……这些造型和画面都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那种人性中最本真的契合变成了情感流淌最好的通道。整个影片的结构剪辑,通过蒙太奇的运用打破现实中线性的发展模式,营造出一种节奏和情绪,在动态中感受现实与回忆时空交错的美感效果,不仅为电影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同时也体现了长镜头和蒙太奇在传记影片中的极致发挥。正如前面所说的,这种发挥又非常符合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情绪、思维、心理所呈现的状态。人类本性的东西在完全不必受到任何限制的自由条件下得到亲切的迎合,所以,奥斯卡传记片能够得到欣赏者一致的青睐也就不言而喻了。
审美游戏与经典缔造共生
好莱坞传记片之所以能够创造“银幕神话”,对于人天性的关注不容忽视。从某种意义上讲,艺术与人的游戏的天性不可分割。追溯人类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游戏和艺术的产生都是天性使然,两者都在试图“摆脱来自感性的特技强制和理性的道德强制”,游戏的状态先于艺术给予了人们以愉悦的享受,使得过剩的生命能量以一种最自然和快乐的方式得到了释放。可见,审美、游戏、快乐本质上就具有异质同构的相似性,伽利释尼最终将其阐释成“审美游戏”。当今社会,受到生存和社会双重挤压的现代人群,在紧张的生活焦虑中往往会故意保留自己一点点心性和能量留给艺术,或许正是这种游戏天性的集体无意识的传承和绵延。
在这里,游戏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和消遣,它变成了一件十分严肃的、触及灵魂的事情,“精力在这样毫无结果的活动中按照一定规则找到出路,这就是游戏”。(注:席勒:《关于美学的论文》,莫斯科版,1935年,第224页,转引自《美学》1984年第3期,第43页。)“对艺术的高度享受,就是共同参与‘游戏’”。(注:席勒:《关于美学的论文》,莫斯科版,1935年,第224页,转引自《美学》1984年第3期,第43页。)“游戏”的原则也就成了美的原则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席勒所说:“人仅仅当他是一个完整的意义上的人时,他才游戏;而只有在游戏时,他才是一个完全的人。”(注:席勒:《关于美学的论文》,莫斯科版,1935年,第224页,转引自《美学》1984年第3期,第43页。)
影视艺术的发生和繁荣本质上也是与大众娱乐游戏的心性密切相关的。传记影片的制作,在某种意义上说与游戏的审美本质的关系更近。游戏动作的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情势的两重性。在游戏中人们模仿某物,但又不与模仿物相混,对它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人们在游戏中,往往处于一种相信“这个如此”,又同时知道“这个不是如此”的矛盾之中,因为游戏者同时处于两个圈子里——假定的和真实的。忘了情势的两重性质,就意味着停止游戏。这与人们欣赏传记片的审美心理是完全一样的,传记片所寻求的虚构与真实的关系就蕴藏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规则之中。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好莱坞在经典的传记影片拍摄中,导演往往不约而同选择了在经典人生中“游戏”审美的美学路径。
“人的心理具有一种超越物质现实处境的特有天性,这一天性不仅决定了人类事业的开阔与抱负的高远,也赋予人以奇特的幻想天赋”。(注:邹红主编:《影视文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16页。)所以当人摆脱了一切顾虑进入审美游戏的时候,人的内心非常敏感,它开始感受到一种自由,“使人类摆脱关系网的一切束缚,把人从一切物质和竞争的力中解放出来”。(注: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38页。) 在无形间,人们对于艺术有着一种浪漫和暧昧的期待。这也正是好莱坞电影主导的、内在的基调没有多少变化的原因——较少个人性和主观色彩,用浪漫的色调沐浴现实,其主旨永远是使全世界及其居民不仅异常美,而且绝对纯洁。对于现实存在的这种持之以恒的浪漫表现,迎合了人性本身对于艺术的期待和满足。
传记影片的主题一般都是比较庄严和神圣的。因为经典的人生往往都是与沉重或是悲剧相伴,人们期待感受这份凝重,但是又并不愿意仅仅了解到这份沉重,而是更多地为了一种滋养。伟大的导演们都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有《公民凯恩》中玫瑰花蕾的秘密的悬设," Moss, moss, moss……" 一个简单的单字重复,道尽了繁华落尽的凄凉。这是“却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壁残垣”的寥落,也是“画檐蛛网,曾为歌舞潮”的人生慨叹。物是人非,晚年的凯恩最终只有终日形影相吊,任生命走向尽头。到凯恩辞世的时刻,主观的情绪物化在一个蕴涵生命奥秘的水晶球上凝结了。《美丽心灵》用悬疑片的方式来表现纳什的幻觉世界,抓住了观众的心,同时造成了“间离的”效果,娱乐要素和怪异的枝节在观众与主人公之间垒起了一道墙,使得我们被感官刺激和紧张的剧情紧紧吸引,在真实与虚构中质疑。当节奏终趋平缓,刺激消失时,纳什一个人的战争也已接近尾声,我们似乎在看一个非凡的天才的独幕剧,戏中没有我们,但我们却会怀着敬意和欣慰站起来,鼓掌,然后走出影院,和平凡的生活混为一体。《巴顿将军》、《辛德勒名单》……中都有相似的创意,在不同程度上暗合着人们游戏的心理,当假定的东西在我们面前掩饰起来,仿佛生活本身一样时,“在场效果”就具有它深刻的美学内涵。
审美游戏直接引发了影片艺术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艺术趣味引导着人们在一种自在的状态中去接受,不会因为题材的严肃性或者因为意蕴的庄严性而产生一种欣赏的疲劳,造成艺术效果不必要的流失。
综上所述,好莱坞传记片成功的拍摄经验是建立在对真实与虚构、历史与艺术间这种传记美学的充分认识基础之上的,无论是人性的发掘、文学性的阐释,艺术思维、艺术效果的探索,以至于对于人的审美、游戏的天性的关注,都很好地诠释了传记影片中孕育的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美学命题。好莱坞的电影人在传记片中重新结构和延续着类型电影的神话,我们也希望能在对经典电影类型的深入剖析中找寻到中国电影人可以借鉴之路,最终使得中国电影早日与奥斯卡经典“对话”。
艺术赏析课应充分发挥艺术感性形式的优势,以情切入,以理导引,情理并重,才能引导学生以切实的内心体验参与艺术的感悟,以情感激发理性,促进艺术教育目标的达成。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艺术作品赏析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参考范文篇1
试谈《镀金时代》中黑色幽默语言艺术的应用
《镀金时代》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这部小说揭露了当时美国社会扭曲的价值观以及人们对于财富的疯狂向往。其中,应用了大量的黑色幽默表达方式,让“镀金时代”这个词语成为美国社会的代名词。本文拟对《镀金时代》中黑色幽默语言的应用进行探析,以深入理解马克?吐温的写作手法。
一、《镀金时代》的创作背景
《镀金时代》是马克?吐温创作生涯中的首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为读者展现是美国经济膨胀时期人们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扭曲。《镀金时代》完成于1873年,当时南北战争结束,为经济的发展扫平障碍,大量移民聚集到美国,希望可以趁机发笔横财,而当时美国西部的矿产资源也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者,整个美国经济实力开始膨胀,一跃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美国南北战争彻底摧毁了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工业革命大大提升了当时的工业生产效率,让美国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马克?吐温用诙谐、幽默的表达手法创作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镀金时代》。
二、《镀金时代》中蕴含着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语言
《镀金时代》中,作者应用大量蕴含现实主义的黑色幽默语言来讽刺与鞭笞当时美国社会的掠夺和投机行为,成功的刻画出西部投机者、政府官吏与东部企业家等人物形象,将当时社会的投机取巧、贫富差别、巧取豪夺刻画的入木三分。书中内容描写的是美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阶段,看起是“黄金时代”,实际上人性异化、物欲横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单纯,而演变为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每一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着小算盘。
在《镀金时代》中,郝金斯老爹为了给子女带来巨额财富,期望他们“生活得像王子,受到追求和崇拜,名字在大洋与大洋之间传播”,于是乎大肆买地,在当时人们的思想中,有钱就拥有了一切。小说的主人翁塞勒斯上校一贫如洗,但是内心深处却有很多的发财计划,其中一个计划就是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销售假的眼药水。一些贪婪的投机者,骗取他人钱财来给自己投资,露丝的父亲正是因为想一夜暴富而屡屡被骗子欺诈。露丝不禁向父亲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难道所有戴着大钻石胸针的人,都是这样在餐桌上挥舞刀叉,讲话时语法错误百出的来欺骗么?”
这种哭笑不得的幽默表达方式给读者揭示出当时美国社会人们心理的畸形,其中应用了大量的现实主义表达手法,也让马克?吐温氏的黑色幽默更加直逼人物内心。
三、以反语、讽刺表达手法为基础的黑色幽默艺术
《镀金时代》语言中最显著的艺术特色就是反语与讽刺表达手法的应用,这种表达手法,在《镀金时代》的卷首语中便得到了体现。马克?吐温在描写亨利与参议员的交往时,就应用可这样的表达手法:
“参议员热情好客,喜欢在自己的家中招待朋友,亨利谈笑风生、口若悬河,参议员听起来觉得非常有趣,连最忙碌的政治家们、最虔诚的人,都会抽空来散散心。”然而,亨利的虔诚,是对自己利益和金钱的虔诚,参议员所谓的忙碌,并不是为了人民而忙碌,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种畸形的虔诚与忙碌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屡见不鲜,也是美国社会的一个缩影。马克?吐温反语、讽刺表达手法的应用极为成功,起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四、源自与小生活环境的黑色幽默语言
在马克?吐温生活的美国社会,相当一部分的民众都是早期建设开荒者,他们的生存环境非常艰难,只能够苦中作乐,后期移民时代中又到处充斥着文化冲突,因此,幽默也开始成为人们化解生活烦恼的重要手段。研究显示,幽默主义是早期美国人缓解生活压力的重要手段,在艰难的环境下,美国社会中大量充斥着幽默、乐观的精神。马克?吐温《镀金时代》的最大价值就是多元化的幽默讽刺艺术,这种艺术的应用与马克?吐温的自身经历密不可分。
马克?吐温黑色幽默艺术的诞生正是来源于他对于美国太平洋沿岸、边境矿区与西南部的深刻感悟,当时的边疆生活异常艰苦,文娱活动匮乏,面对着生活的苍凉与冷瑟,马克?吐温产生了深刻的悲观主义情绪,交织着憎恨与愤怒的情绪。一个长期悲观的人,需要用乐观的情绪来丰富他们的生活,于是马克?吐温开始用独特的幽默艺术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黑色幽默能够将憎恨、愤怒和乐观的情绪融为一体,有的时候,他会用乐观的语言来描写血腥的流血事件,令人人俊不俊的同时却又毛骨悚然。马克?吐温由于对边疆生活的绝望和失落,用幽默的表达方式为人们讲述这一个个的故事,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摆脱这种绝望的生活,马克?吐温的黑色幽默中既有讽刺,也有哀怨。
总而言之,马克?吐温在《镀金时代》中大量使用黑色幽默语言,不仅为了逗人发笑,而是为了引起人们心灵上的共鸣。他曾经说过:“幽默本身的来源并非快乐,而是悲伤”。《镀金时代》中的人物和语言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笑料,但是却能够从中透视到社会的荒诞。
艺术作品赏析论文参考范文篇2
从电影《大鱼》看影视艺术中的文化隐喻
《大鱼》是美国哥伦比亚影业公司于2003年出品的一部奇幻片。该影片由导演蒂姆?伯顿执导,由伊万?迈克格雷戈、阿尔伯特?芬尼、杰西卡?兰格主演。故事改编自丹尼尔?华勒斯于1998年创作的小说《大鱼老爸》,从儿子威尔?布鲁的视角叙述其父爱德华?布鲁的传奇一生。
一、影片名称的隐喻
影片名称“大鱼”的多重隐喻已为人所知,本文据此探讨这些隐喻中的文化内涵。
首先,最直观的是,爱德华讲述的故事中有一条黑色的大怪鱼,它不会被任何人钓到。爱德华说:“有些鱼人们抓不到,不是因为他们壮硕敏捷,而是因为它们拥有别的特质。”这里的鱼可以理解为文化:文化是自由的,是没有国界的,也是不可捉摸的。
其次,影片的英文名“big fish”可以通过“big fish story”的语境进行理解。“big fish story”是美国俗语,意为有趣的或夸张的童话,弥天大谎。这一名称暗示了爱德华讲述的奇幻故事是不真实的,或者说是经过修饰的。事实上,承载各民族文化意象的神话传说都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编造出来的,而这些传说正是人们价值观的体现,它们深植于民族文化之中。
最后,大鱼也可以指代爱德华本人。影片中爱德华读到百科全书里“养在小鱼缸里,金鱼就会一直维持它的大小。若有更多空间,金鱼就会数倍化地成长。”这句话时,认为自己在艾许镇里是“小池塘里的大鱼”,因此要出走寻找更大的世界。这一隐喻暗示了文化不能固守一隅,而需要在交流得以传承和发展。
二、主人公的经历与美国文化
《大鱼》作为一部美国奇幻片,不可避免地带有美国文化的特点。爱德华的传奇一生在某种意义上讲其实是“美国梦”,即美国文化,的体现。自美国宣布独立以来,美国人深信只要经过自身不懈的奋斗就可以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影片中的爱德华正是这样一个乐观并对生活充满热情与向往的人。他心中虽有畏惧,但仍旧提起勇气走到女巫门前。他不满足于自己在家乡艾许镇的成就,满怀雄心抱负探索镇外的世界。他偶然来到了充满欢声笑语、绿草如茵的丰都镇,却不打算在这世外桃源中安度一生,而是对镇民说:“我还没准备要落脚在任何地方。”他为马戏团免费干活三年之久,仅仅为了获取他心爱的姑娘的消息。他用尽一切浪漫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姑娘。他在他的生命即将结束时,仍旧乐观地面对一切。美国文化深深地潜藏在这些美好的故事中,正如爱德华的一生笼罩在为自己编织的梦境中。
但也应清晰地认识到,“美国梦”只是一个美好的期许和幻想。资本主义世界更多地是在为人们编织一个个梦境,让人们沉迷于虚假的满足之中,而缺乏实现梦境的现实路径。我们应警醒这样的美国文化。
三、作为文化载体的影视画面
画面作为视觉符号,是电影语言符号的表现载体,也是影视文化的载体。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对影视作品而言,“能指”指电影画面,“所指”指电影画面所反映的事物的概念与内涵。因此,电影画面往往有其内在的含义,即文化的体现。通过分析电影画面,可以解读电影中包含的文化内涵。电影《大鱼》中,当巨人卡尔出现在艾许镇时,导演并非直接将他的真容展现在观众面前,而是通过几个镜头――墙上的洞、巨人偷羊羔时的影子和大手等,让观众想象巨人的身形。这种充满悬念的画面正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危机与冒险。当爱德华从阴森的树林中来到丰都镇,画面色彩由灰暗变成亮绿。这种色彩的对比突出了爱德华“绝处逢生”的惊喜。这一系列画面不止与美国文化中的乐观色彩有关,也与中国文化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概念产生交流。
影视画面之所以成为文化的载体,一方面因为电影的制作者本身便是某个文化的一部分,他们深受其民族文化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也必然处处体现该文化的精神内核;另一方面因为“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影视作品即是某种生活方式的荧幕展现,同时它也加强并塑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四、音乐与文化
音乐作为影视艺术的一部分,无疑具有文化的属性。包含在音乐中的文化属性必然外化为具体的音乐形式。电影《大鱼》的配乐在这种意义上讲,正蕴含着美国文化。《大鱼》的配乐由好莱坞著名电影作曲家丹尼?艾夫曼创作,并于2004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提名。配乐或优美动听,或紧张诡异,具有丰富多彩的心理暗示作用。当爱德华内心忐忑地走向女巫的房间时,音乐颇为诡异,有着明显的节拍,好像他的心跳,又像他一顿一顿的脚步声。当女巫打开门蓦地出现时,声调立即变高,符合爱德华瞬时惊恐的情绪。这是美国悬疑文化的体现。爱德华坐在马戏团的观众席时,音乐节奏欢快活泼,则表现出他离开丰都镇后准备探索世界的愉快心情。他对未来充满期待,正像音乐所描绘的那样。这正是美国文化的体现――年轻人应该出游世界去冒险。当爱德华追求他的爱人珊卓提普顿时,音乐是梦幻轻柔的,体现了美国人对浪漫爱情的向往。音乐是人类世界共通的语言,它不受时空限制而为全人类所理解。这些与画面内容相符合的配乐能够帮助受众理解人物情感,从而使他们理解影视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五、小结
影视艺术是文化交流的桥梁。人类的语言各有不同,但影视作品可以不受语言和国界限制被解读。文化便通过影视这一载体在世界范围进行沟通。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一代一代积淀下来的,我们生长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中,应该懂得欣赏自己文化中的韵味。同时,人们常常有崇拜自己文化的倾向,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又是巨大的。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人们很可能对外来文化产生不解和偏见。当处理自己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尊重其他文化,尝试以另一种思维方式理解其他文化。如果说爱德华象征浪漫主义文化,威尔则象征现实主义文化。文化与文化之间的碰撞,正像影片中威尔与父亲经历思想碰撞后相互理解的过程。文化最终会在交流中得到融合,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正像威尔最终融入了父亲的故事,与父亲达成和解。
猜你喜欢:
1. 艺术类毕业论文参考范文
2. 浅谈绘画艺术赏析论文
3. 艺术鉴赏论文范文参考
4. 有关艺术鉴赏方面的论文参考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真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颀赏性。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许多同学在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影视鉴赏能力,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写好影评呢? 影评,是文艺评论的一种,是对各种电影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它主要是对蕴藏在电影艺术中的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及其思想意义的揭示、开掘,是对电影艺术创作规律的探索,并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失贩的教训。所以,好的影评,一方面可为电影的友展和质量的提高提供反馈信息,一方面又能帮助观众正确理解电影,培养和提高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电影《花季,雨季》时,在一片叫好声中,有同学冷静地认为编导将银幕中的学生形象给拔高了,就很有思考。 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每年的美国奥斯卡电影大奖评选,世界各国的影展都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虽不能亲临其境,但通过多种媒体一样能了解动态,捕捉到世界电影发展的最新信息。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师范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电影最直观可感的,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如:《历史和时代的搏击者——评银幕上的共产党员形象》,《悲剧在红色中渗透——评电影》。 我们在写影评的过程中,要不断总结学习他人的写作经验,丰富自己的写作实践,在日积月累的基础上,通过影评的写作,不断促进我们知识结何的完善,提高我们的颀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一、电影基础知识 1. 电影:由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一种综合性现代艺术。发明于19世纪末。1895年12月28日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首次对观众放映,故将这一天定为世界电影诞生日。 二、电影的本性: 1.作为大众文艺样式的艺术观赏性; 2.作为实现利润、扩大再生产手段的商品性; 3.作为意识形态载体的工具性。 三、对电影事业的要求: 1.体现个性力量的艺术创造性; 2.适应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思想性; 3.实现经济价值的功利性。 四、电影的两大风格类型: 1.纪实风格:源于路易·卢米埃尔兄弟放映的《工厂大门》《婴儿喝汤》《水浇园丁》等影片对生活的纪实。二战后意大利掀起“新现实主义”创作思潮,产生《偷自行车的人》《罗马十一点钟》等影片,中国三、四十年代时早于意大利就运用这种方法,强调真实客观地反映生活的本来面目。 2.戏剧风格:源于美国用电影对舞台演出的纪录,注重场面繁华、情节曲折、明星效应,形成好莱坞式电影风格,对故事片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成为电影市场中主要的影片样式。 五、电影主要表现手段: 蒙太奇:将片断镜头加以组合,并与声音配合,创造出特殊电影时空的结构方式。 英国梅里爱的发现与探索。美国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中成功的运用。苏联电影家森斯坦、普多夫金等将蒙太奇上升为理论。“库里肖夫实验”,一个毫无表情的脸与喝汤、棺村、小孩的画面连接,产生不同的效果。 蒙太奇强调剪辑的作用。有多种表现手法,如镜头、音响、对比、平行、声画分立、声画对位等。蒙太奇极大地增强了电影的表现力。 长镜头:指对一个运动志面较长时间的连续不间断地表现,保持运动着画面的整体性。这是法国电影理论家巴赞反对蒙太奇造成的虚假而提出的一种电影闰美学理论。强调电影的照相本体属性,强调生活的真实性。 二、电影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一、电影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1. 从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最普及、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视只是传输方式的改进,其以声画为手段的表现特,质与电影一致),列宁说:“对于我们来说,在一切艺术样式中,最重要的就是电影。”电影对人的行为、生活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美国现在人均每年看6次电影。 2. 对人类文化信息传输方式的巨大变革,使人类进入影视文化(信息文化)的发展阶段。西方学者认为人类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以语音为载体的口头语言文化,以文字为载体的书面语文文化,以音像为载体的影视文化。 二、电影评论的作用: 1. 影评是一种科学的活动,是电影艺术与观众的桥梁,是实现电影三重价值(艺术的、社会的、经济的)的重要手段。国外影评主要作用于票房价值,中国影评侧重于社会性,形成中国特有的、最广泛的群众影评浪潮,形成中国文艺评论独特景观。 2. 影评本身是一门艺术,有利于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思辩能力、写作能力。从写作学的要求看,影评写作需要信息处理能力,也是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能力的综合运用。许多人从影评起家,走上专业文化工作道路。上海市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97年高考语文中有一道小作文题,要求学生写影评,题目是《推荐一部影视剧》,15分,这一举措使学校掀起起电影热,97年的《文汇电影时报》和98年2月11日《新民晚报》对此作了报道。国外文科大学一般都有电影课程。 三、影评写作的角度 一、思想评论: 1.评主题。力求有独到见解,深入挖掘。《秋收起义》一片多数文章都认为这部影片反映了秋收起义历史,成功地刻画了毛泽东的形象,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斗争方向。而我根据列宁关于领袖的论述和中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界定中认识到,影片反映了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革命领袖在斗争中成长的历程,也揭示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与过程,从这一新的视角展开评论(见《银海珠光》)。 2.评现实意义。也与主题有关,但更侧重于现实作用,现实题材的影片如《孔繁森,我对你说》的评论重在党员干部的廉政爱民方面,评《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大写的人》重在新时期学雷锋的积极意义。历史影片的评论也要观照现实。 3.写观后感。要联系现实,融进自我,或是褒扬先进,批语落后,针贬时弊;或是进行自我观照,寻找差距,激励鞭策。中小学生的影评文章多属此类。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写成“故事简介+自我对照”,二是要紧扣影片,而不是从影片中抽出一个话题,离开对影片的评论。如评《甲午风云》的《透过甲午的硝烟》不是泛泛而谈“落后挨打”,而是扣紧影片中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联系历史事实,结合世界著名海战,对比联想,针对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发出呼吁。评《南京大屠杀》的评论《城的断想》围绕“城”字做文章,从“屠城”、“纸城”、“不设防的城”、“钢铁长城”和“国防之城”,扣得紧、放得开、收得拢。 二、人物评论。 这是较为普遍的评论样式,可分为单一人物评论、同一类人物评论、不同人物的对比评论。收录在《银海珠光》中的评《背起爸爸上学》的4篇人物评论各有特色。《细节描写与宏伟意象》展开了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对比评论。《在炮火中升腾的雪莲》对《红河谷》中丹珠的形象把握个性特点,作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化的评析。在人物评论写作中,最好力求不仅评析人物形象的意义,而且要结合人物塑造的方法,把握人物独有的个性,如人物特有的行为、动作、理想、志趣、才干,从中更深地挖掘出人物形象意义,如评《炮兵少校》的《一团寂寞的火》改变了单纯着眼于对英雄人物的热情赞颂,而更多地溶进了新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三、美学评论(样式、风格、审美特性等) 1.艺术样式评论。如《不庄不谐笑从何来》结合喜剧样式对影片《甲方乙方》展开评论;《屏幕涌动纪实潮》从纪录片美学特色分析纪了优秀录片取得成功的原因;《红河谷:动人心魄的视觉交响乐》就该片所具有的交响诗式的结构样式进行评论。 2.艺术风格评论。如《充满诗情的战场写意》通过影片《大转折》中几个主要战斗场面的不同诗意内涵的分析,对该片以泼墨的方式抒发的浓郁的诗情,给人以震颤心弦的视听感受。对于引起较大争议的《红色恋人》,《诗电影的意象美》从电影风格和创新的角度给予肯定。 3.审美特性评论。《对亲情与人伦的呼唤》从当代悲剧审美特性入手,指出当代悲剧重在探索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性,唤起人们对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枣亲情与人伦的珍视。评《小鬼当家》的文章《“小鬼”为什么逗人喜爱》结合儿童审美心理的分析。 四、电影特性的评论。 这类评论写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对电影的语言、结构、修辞、悬念、音响、色彩、音乐、摄影、特技、表演、导演等方面的评论。试举例如下: 1. 电影语言评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起点和成功之路》。 2. 电影结构评论。《复合交融 的结构艺术》。 3. 电影修辞评论。电影修辞包括多种手法,如对比、夸张、象征、拟人等,如《中的象征手法赏析》。 4. 电影节奏评论。《满怀深情的韵律美枣谈电影<周恩来>的节奏艺术》 5. 电影悬念评论。《悬念迭设扣人心弦枣谈美国片<碟中碟>的悬念技巧》 6、电影音响评论。《摹声会音皆有情枣<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音响》 7. 电影色彩评论。《张艺谋为何偏爱红色》《在“形式”中强化“意味”》。 8. 电影细节评论。《耐人寻味的“纳银密账”》、《一串闪光的项链》。 9. 电影表演评论。《眼之魅》 10.电影音乐评论。 以上评论角度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渗透、交叉、兼容的。评论的视角可以是复合的,如评论人物,除了上述的评一个人,评一类人,或对立人物的对照分析,也可以就几部影片或某一类影片中同类人物进行综合分析,或对某种创作倾向进行评论。如《忧患意识与英雄主义》对美国影片普遍性的主题的分析;“新时期军人银幕形象剖析”、“青年女演员为什么不能长青”、“何必都往浴缸里跳”、“丑星为什么走红”等论题是综合某类影片创作倾向选的。 电影评论的文体样式可以多种多样,一般以论文体为主,也可以用书信体、对活体、问答体、随感录。近年也有散文体,散文体多以抒发情感为主,轻灵活泼、文笔优美,但一般缺少严密的论证,较少逻辑力量,理论色彩较单薄,在影评百花园中应当允许各种文体样式存在。 四、影评写作要求 一、紧扣“电影”与“评论”。 所评论的内容必须是影片提供的,而不能从说明书和报刊故事中寻找。 要抓住电影艺术的特质,评论的对象有画面感、运动感。让没有看过电影的人也能获得对影片的大致了解,认同你的观点。 要展开评论,明确中心,严密地进行说理与论证,切忌“故事加感想”或有观点而无论证。 二、总体把握,细部突破。 首先对一部影片有正确的总体评价,在此基础选择一个较小的视角深入挖掘,做到高屋建瓴,品鉴入微。避免面面俱到,人云亦云。 另一方面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树林。力求写出鞭辟入里的专论,不要写泛论、散论。目前各类报刊包括专业电影报刊为了抢时效,搞“炒作”,发表的大多是新闻记者根据编导散发的资料摘编的综合评介,陷入“故事情节+主题思想+艺术特色+演员介绍+拍摄花絮”公式。 三、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侧重于社会意义的评论要注意兼顾影片的艺术性,要用影片提供的银幕形象进行说明与论证。有一学生写《火烧圆明园》的影评,只是对这一历史事件抒发感慨,全文与影片毫无关系,严格讲这样的文章不是影评。 侧重于艺术价值的评论要把握艺术表现中体现的思想内涵。 要讲究评论文章自身的艺术性。 四、注重思辩、讲究文采。 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力求新颖、深刻,宁可是“深刻的片面、伟大的偏见,创造性的误解”,不要趋同,说一些人人都明白的“正确观点”。构思立意如同兵家谋略,“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耳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以奇制胜。 注意评论语言的生动活泼、形象鲜明,注意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既要有理论色彩,又要明白晓畅,让理论文章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 《黄河绝恋》主要情节与场景 1.海空大战。先声夺人,以快节奏的战斗场面调动观众情绪。 2. 迫降遇险。继续以惊险场面吸引观众,小孩救人;悬崖坠机;小孩被炸。 3. 长城获救。情绪舒缓,历经沧桑的长城,苍茫浩瀚的群山,构成了具有深沉内涵的历史地理环境;小鸟、红叶营造出温馨安宁;黑子吹奏悲怆的叶哨;欧文窥见安洁腿上青痕与胸前红布包,设下伏笔;学吹叶哨表现出对东方文化的好奇。 4. 山村遭劫。劫后山村惨状,坑上被杀害的小孩、老人,墙角烧焦的女人,碾上血肉四绽的婴儿,山谷群尸,滤过色的闪回镜头展现日寇罪行。 5.山洞争论。波尔对转山沟的看法,关于“真正军人”的争论,两种文化观的初次冲突。 6. 劫车遇险。再掀高潮,一战士为救波尔拉响手榴弹与敌同归于尽,对欧文冒险行为及盲动观念的否定。 7.黑子家中。三炮唱歌,见花花捉蝎治伤;欧文见花花红肚兜,引出闪回镜头:日寇毒气杀人,哥哥出窗被枪杀。 8.山寨受困。过河被民团俘;狱中欧文“光荣的投降”与黑子“只要有一口气绝不停止抵抗”的争论;三炮对寨主谈“外人、亲人、仇人”的关系。三炮看黑子,“赵家害得我丧了男儿身”;闪回:械斗。 9.刑场脱险。刑场行刑在即,安洁救人,鬼子枪杀安洁――寨主梦醒(内心斗争);安洁出窗奔刑场,拉手榴弹威胁父亲,救人。 10.古庙栖身。花花放蝎子咬日本军官;古庙,东方文化神秘气氛,营造相爱氛围;欧文学汉语“我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我是ANGIEL的最好最好的朋友”,“YES”。群山夕照,古烽火台上“你们……都有许多爱”,初步理解,相爱的开始。 11.屈辱回忆。黑子夜访寨主,晓以大义(讲述安洁的不幸,促使寨主转变);芦苇丛中,安洁痛苦回忆;波尔明白“一个弱女子宁可放弃生命,不能放弃人的尊严”。 12.憧憬未来。玩家家,捏泥人,对未来的相往与服役期的争论,“别人把刀架在你头上时,你就什么权利也没有了。”欧文赠刀:“但愿你再也不用这个东西。” 13.黄河留影。进入抒情高潮。黄河奔腾咆哮,这是生命与力量的源泉;安洁的舞姿,动人的身影,“你能把照片给我吗?”“一定!”留下永恒的瞬间。 14.三炮就义。渡口,寨主遇难;三炮点火报警;三炮被埋,唱信天游。 15.河边激战。渡河遭敌伏击;花花被绑、火烧;欧文假降,拿出手榴弹威胁敌人救出花花;安洁中弹,黑子掩护,扑向敌机枪;激流中,“我们到家了”的呼喊声中,安洁举刀割断绳索;重伤的黑子拉响手榴弹,激流、巨浪、波光;岸上,波尔、安洁、花花三人迎着残阳和一片血红向前。 16.祭奠忠魂。一张张照片――小孩、花花、父亲、黑子、安洁的照片放入激流中,“让生命还归黄河”,信天游的叶哨响起,闪回:匕首、手榴弹、黄河留影…… 评论角度 一、评主题:1、抗日斗争,揭露日寇罪行,歌颂人民不屈精神、博大胸怀、崇高人性;2、生命价值与民族命运;3、对和平和期呼唤与社会的发展的期望;4、在人类之爱基础上不同文化观念的撞击与交融。 二、人物评论:1、单一人物;2、某类人物;3、对比性人物;4、从人物关系评析,如中外、父女、民族与宗族等关系入手。 三、场景细节:几次争论;手榴弹的出现;小刀的运用;几个人物对的选择;照片的作用。 四、悬念设置:人物命运为主线,将人物经常处于生关头,环环紧扣。 五、矛盾冲突:1、进步与反动、民族解放与法西斯专制;2、东西方观念;3、宗族。 六、叙事线索:三种时态,现在时着眼于战争与和平的对比,调节情绪、深化主题,给作者一个自由的叙述时空;过去时表现矛盾冲突与情节发展的主线;过去完成时重点在揭露日寇罪恶。 七、情节与节奏:战斗高潮与抒情段落的设置;紧张与舒缓情绪的起伏;镜头节奏快与慢的转换。 八、中外影片比较:与《拯救大兵雷恩》相比,同是以回忆形式讲述拯救生命与回归家园,但《黄河绝恋》避开为什么救人的争论,避免说教,容纳更多内涵;多种矛盾冲突;群像式人物各有鲜明个性;战争与爱情两条线索推进,更富有抒情色彩。 九、与《红河谷》比较:文明冲突的合理性;叙事特色强化故事性;人物塑造在对比中展现性格的发展,注意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1、《beautyandthebeast》电影《美女与野兽》影视原声
《美女与野兽》是一个创作于18世纪的古老法国童话,原作者是Gabrielle-SuzanneBarbotdeVilleneuve。故事讲述了一个被施了咒语的王子变成了一个面目可怕的野兽,后来有一个美丽的女孩爱上了野兽,从而解除了魔法。这个故事早在1946年就曾被法国导演拍成过电影,1991年的迪士尼动画版本则更让它更加家喻户晓。
据悉,比尔·康顿(BillCondon)为迪士尼导演的这部《美女与野兽》还将从1994首演的迪士尼同名百老汇音乐剧中取材。后者根据动画片改编,剧中由艾伦·曼肯(AlanMenken)和蒂姆·赖斯(TimRice)创作的多首歌曲,都是动画片里所没有的。
2、《TheTwoTowers》为电影《指环王》影视歌曲
霍华德肖《HowardShore》为托尔金的《指环传奇》中获得巨大成功的第一部电影章节所作的音乐为他赢得了奥斯卡(Oscar)最佳原创配乐奖,这给了他一个惊喜,因为这部音乐有着雄心勃勃的规模和坚定的黑暗意味,这些因素轻易地模糊了典型电影幻想音乐和完成的音乐会作品之间的界限。
它的续集采用了同样的,通常是瓦格纳式的戏剧手法,按照电影的故事情节,进入了更加阴郁和不祥的黑暗角落。前一部由霍比特人启发而成的牧歌在这里被丰富的民族结构所取代,这些结构扩展了中土世界和人类世界的音乐范围;挪威小提琴哈丹格尔代表了罗汉和北非的瑞塔,为摩尔多主题增添了色彩;而圆木鼓、迪卢巴、木木琴和西姆巴隆则增添了迷人的纹理。在那里。乐谱中隐约出现的管弦乐云朵因肖尔出色的合唱作品而变得明亮起来,这部作品将古老的礼仪影响与伊莎贝尔·贝拉克达利安、独立流行歌手希拉·钱德拉、本·德尔·马斯特罗和伊丽莎白·弗雷泽的各种独奏曲相融合。”戈伦的歌曲《作曲家与抒情诗人弗兰沃尔什的最后合作》是埃米利亚娜·托里尼的后现代主义焦虑中的比约基,有助于突出故事的现代寓意。
3、《BreakingDawn》是《暮光之城:破晓》的影视原声
加州乐团Castaneda主唱VegaSchenk最新企划的普普风电气双人组TheBoomCircuits,其繁星闪烁般的电子乐音碎片,搭配有如DeathCabForCutie主唱BenGibbard的嗓音,给人惊喜的错觉。好像从清澈的吉他picking漫舞渐入至层层堆砌出的合成器浓雾中,然后又在沉沦迷走之后步出薄暮、迎接外头洒下的暖阳光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