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安徽大学学报cssci

2023-12-06 00:4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安徽大学学报cssci

2005年至2011年,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627项,获得纵向科研经费3276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2项;签订技术开发合同236项,争取横向科研经费1亿多元;发表学术论文7150篇,SCI、EI、STP收录论文数771篇,出版著作619部;鉴定、评审科研成果121项,获得国家和地方各级各类科研奖励97项,授权专利15项。根据汤森路透集团2012年发布的ESI数据显示,安徽大学化学学科、物理学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这反映了安徽大学在这两个学科领域成果丰硕。 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总共1065个,安徽大学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近十年(2002-2012年) 论文总数为680篇、排名667位,总被引频次4515次、排名902位。物理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高校和科研机构总共763个,安徽大学物理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近十年(2002-2012年)论文总数为716篇、排名588位,总被引频次为4875次、排名757位。 馆藏资源截至2013年,全校各种纸质文献约270万册(件),其中图书馆入藏有中文图书约210万册、外文图书20余万册、古籍线装书约13万册、合订本报刊近20万册。馆藏古籍线装书中有善本688部9752册(部分为珍本和孤本),还收藏有《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续编》、《四库存目丛书》、《丛书集成》、《册府元龟》、《太平御览》、《中华大藏经》、《新修大正大藏经》等大型古籍丛书、类书。图书馆入藏有中外文报刊9000余种,其中解放前报刊670种,核心期刊约700种。入藏中文电子图书56.2万种,112.4万册,外文电子图书4000多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7000多种(其中现刊3000余种),中文全文电子期刊9000多种,国内外数据库系统30多种(按出版商计算)。其中大型数据库有:Elsevier、EBSCO、Springer-Link、PQDD(北美博硕士论文库)、部分美国学协会数据库和John Wiley数据库、OCLC基本组数据库、BA、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国研网等。 学术期刊《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大学主办,是面向全国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双月刊,大16开,逢单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南京大学)、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武汉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被国内外以下十余种重要检索性文摘和数据库收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德国《数学文摘》(ZM),俄罗斯《文摘杂志》(AJ)和《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电子科技文摘》、《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ED)、《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电子期刊服务》(CEPS)等。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科技核心期刊(科技部)。 安徽大学校徽原制定于80年代后期。校徽总体上为圆形,中心图案系学校教学主楼的变形、“1928”系学校创建年份,象征学校的历史;“安徽大学”中英文文字分别呈弧状围绕中心图案上下。2003年9月,安徽大学启用了由艺术系教师设计的新的校徽图案。本着连续、稳重、现代和简洁的原则,新校徽保持了原校徽的圆形构图(取“通达”、“圆通”之意),保留了原校徽使用的毛泽东手书校名,校名的英文译名及建校时间,还保留了学校重建后教学主楼这一标志性建筑作为构图主体,并作适当变形,使其既保持原有的纵深、重叠、延展等基本特点,又与新建磬苑校区的主体建筑群由东向西眺望之景观相似,以示新老校区文化一脉相承,楼的外形像书、像皇冠,楼前加上一组半圆形树冠,更显高大、深远而生机盎然。 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此8字中,有6字出自《礼记·中庸》。“至诚”是传统儒家的最高道德境界;“博学”“笃行”则被注为“诚之目”,是达到“至诚”境界的行为指南。“至坚”2字提炼自学校乃至时代对人的品格要求,同是达到“至诚”境界不可或缺的意志力因素。就今天来说,“至诚至坚”是指以诚实、诚信和坚毅、坚定为目标的人生修养过程,可视为对人“德”的要求;“博学笃行”是指以渊博、深厚和笃实、诚笃为指标的学行态度,可视为对人“才”的要求。“至诚至坚,博学笃行”8字联系起来解读,虽不外乎“德才兼备”的意思,但通过对“诚”“坚”“博”“笃”的强调,突出了对学习目的实践和对人成才的道德要求。安徽大学校训制定于1996年底。1998年,学校在筹办建校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邀请中国当代佛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了校训。 安徽大学校歌于1933年创作,由安徽大学校长程演生先生作词,上海国立音专(上海音乐学院前身)萧友梅先生作曲。歌词:潜岳苍苍,江淮汤汤。夏商肇启,雍容汉唐。文化丕成,民族是昌。莘莘多士,跻兹上庠。潜岳苍苍,江淮汤汤。缅怀先哲,管仲蒙庄。高文显学,宋清孔彰。莘莘多士,跻兹上庠。

石经海的学术成就

1)《我国刑期折抵制度之检讨》,法律出版社2008年3月版;2)《量刑个别化的基本原理》,法律出版社2010年6月版。 共公开发表中文核心(CSSCI)及其他专题学术论文50余篇(除3篇非核心论文为第二作者外,其他均为独著或第一作者),主要是: 1)当前涉黑犯罪的特点与成因调查——以重庆11个典型案件为样本,载《现代法学》2011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C类核心;2)从极端到理性:刑罚个别化的进化及其当代意义,载《中外法学》2010年第6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C类核心;3)逻辑思维规律下的量刑方法构建,载《法律科学》2010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C类核心;4)论量刑合法,载《现代法学》2010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C类核心;5)刑法现代化下的“量刑”解构——量刑规范化的科学基础探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D1类核心;6)“量刑规范化”解读,载《现代法学》2009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刑事法学》2009年第10期全文复印,校定C类核心;7)Philosophy Orientation i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easurement of Punishment(量刑规范化的基本理念界定)(CHINA LEGAL SCIENCE2008.2),载《中国法学》(英)2008年第2期,校定D1类核心;8)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的罪与非罪——以杨天庆等人涉黑案为例,载《2010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论文集:刑法理论与实务热点聚焦》(下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9)刑法修正案(七)》的罪名确定,载《2009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论文集:新中国刑法60年巡礼(下)-聚焦《刑法修正案(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10)刑法分则的司法本质与量刑基准的界定,载《2008年度中国刑法学年会论文集:刑法实践热点问题探索》(下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11)我国刑法与CCPR之比较与对接——以罪刑法定原则为研究对象,载《法商研究》2010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C类核心;12)醉酒驾车行为定性之我见,载《人民检察》2010年第6期,中文核心,校定C类核心;13)杨天庆等涉黑案的特点、成因与防控类似违法犯罪的对策,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校定D2类核心;14)我国羁押立法之实体规范检讨,载《刑事法评论》第2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CSSCI来源集刊,校定D1类核心;15)论羁押制度的内核,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D1类核心;16)我国羁押制度的法文化考察,载《法律科学》2008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C类核心;17)论违法适用羁押的刑事责任,载《法学杂志》2008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D1类核心;18)反腐公约的预防机制与我国反腐的新课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第3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D1类核心;19)刑期折抵立法比较研究,载《环球法律评论》2008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C类核心;20)刑期折抵的理论定位,载《现代法学》2008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C类核心;21)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的刑期折抵,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年第1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D1类核心;22)论滥用诉讼,载《刑事法前沿》(第4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作者;23)Reflections on the Evolution of Custody system in China(我国羁押制度的流变省思)(CHINA LEGAL SCIENCE2007),载《中国法学》(英)2007年,校定D1类核心;24)从劣质奶粉事件看农村伪劣商品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与对策,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7年第5期;25)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若干问题,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1期,中文核心,《刑事法学》2007年第4期全文复印,校定C类核心;26)刑法视域的羁押探究,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4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D1类核心;27)审前羁押的刑事实体救济论纲,载《刑事法前沿》第3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8)临泉毒品犯罪泛滥的文化原因分析,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5年第12期;29)司法拘留与民事拘留新论,载《法学杂志》2005年第2期,中文核心,校定D1类核心;30)试论破坏村委会选举行为之罪与非罪,载《人民司法》2004年第11期,中文核心,校定C类核心;31)论刑期折抵的若干问题,载《法律科学》2004年第6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C类核心;32)刑期折抵制度的刑法精神,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6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C类核心;33)巨贪萧作新经济犯罪原因剖析,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3年第8期,2000年版中文核心;34)如何确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存款人的诉讼地位,载《人民检察》2003年第5期,中文核心,校定C类核心;35)论拘留的刑期折抵,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年第4期,CSSCI,校定D1类核心;36)完善村委会选举立法的建议,载《法学杂志》2003年第2期,中文核心,校定D1类核心;37)略论“刑事拘留”的若干问题,载《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D1类核心;38)从一起少年投毒杀人案看农村局部未成年人犯罪成因及对策,载《犯罪与改造研究》2001年第11期,2000年版中文核心;39)首要分子与主犯关系新论,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CSSCI,中文核心,校定C类核心;40)略论事实重婚行为之罪与非罪,载《探索》1998年第1期,中文核心;41)论司法拘留与民事拘留”,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42)“最高公安机关也应是法定的刑事司法解释主体”,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43)“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存款人诉讼地位研究”,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44)“司法拘留适用的几个问题”,载《经济与法》2001年第5期;45)“民事制裁拘留”适用探析”,载《青海师专学报》2001年第4期;46)“略论学校使未成年人远离犯罪的几项工作”,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2期;47)“村党组织成员为“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质疑”,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4年第6期;48) 论刑事拘留主体”,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1998年第1期;49)“皖北农村毒品犯罪的文化原因分析”,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期;50)“曹操法治思想探析”,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4期;51)“第四届刑事法前沿问题研讨会综述”,载《刑事法前沿》(第4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版;52)“谈谈我国的拘留”,载《法律科学》98年增刊;53)“提高企业素质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1995年第1期;54) “论农村伪劣商品违法犯罪事件的致因——以劣质奶粉恶性事件为例”,载《韶关学院学报》2007年第7期 1)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定罪量刑实证研究(主持,2010年-2012年,编号:10BFX041);2)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法学本科专业多学科课程间交叉渗透的研究与实践——以刑法课程与相关课程为例(主持,2011年-2013年,编号:112048);3)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项目:量刑指导意见研究(主持,2010年-2011年,编号:CLS-C1019);4)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执行刑研究(单独承担,2008年-2010年,编号:08SFB3016);5)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科研项目:关于刑期折抵的77个司法解释研究(单独承担,2005年-2007年,编号:05SFB3008);6)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项目:毒品犯罪刑罚适用轻缓化研究(主持,2009年-2010年,编号:CLS-D0958);7)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项目:刑法视野的我国羁押体制完善研究(主持,2007年-2008年,编号:C0734);8)西南政法大学校级重大项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防控机制及法律对策研究·重庆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典型案例研究(本子项目主持人,西政校发〔2009〕329号);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量刑规范化的基本理论研究(单独承担,中博基字[2009]15号,编号:20090460721);10)安徽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我国拘留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1998年-2001年,编号:JW98080);11)安徽省教育厅社科基金项目:皖北农村新型犯罪现象对该区农民奔小康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主持,2005年-2007年,编号:2005sk165);12)安徽省高校人才规划项目:刑事实体法视域的审前羁押研究(主持,2005年-2007年,编号:2005jqw079);13)另主持其他校级课题若干;参与国家社科规划课题和中国社科院重大规划课题若干。 1)第三届中国法学家论坛(主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法制保障;杭州,中国法学会和人民论坛联合主办,2007.9.6-8);2)全国量刑规范化学术研讨会(南京,2009.6.6-.6.7);3)全国二十城市中级法院刑事审判研讨会(量刑规范化专题)(天津,2009.11.18-20);4)2006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杭州,2006.10.8-10);5)2007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吉林,2007.9.17-23);6)2008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南京,2008.9.-23,受专题组推荐向大会作“刑法分则的司法本质与量刑基准的界定”的主题发言);7)2009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昆明,2009.8.18-21);8)2010年全国刑法学术年会(兰州,2010.9.11-13);9)第19届中国犯罪学学术研讨会(海口,2010.11.6-8);10)第三届刑事法前沿论坛(北京,2005.11.10-11);11)第四届刑事法前沿论坛(北京,2006.11.10-11);12)第五届刑事法前沿论坛(北京,2007.11.10-11);13)第六届刑事法前沿论坛(北京,2008.11.10-11,作“量刑的逻辑思维规律”的主题发言);14)第七届刑事法前沿论坛(北京,2009.11.21-22,作“量刑规范化的问题与对策”的主题发言)。

刘华文的成果

成果一览表:CSSCI论文1. “道”与“逻各斯”在汉诗英译中的对话《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年第8期CSSCI论文2. 翻译:寻找另一处精神家园《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1年第4期 CSSCI论文3. 拓展翻译研究的话语空间《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 CSSCI论文4. 试论双语词典的认知模式《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5. 他者与我者的对话:汉诗英译中的审美感应 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报》2002第7期6. 从原文到译文:一种跨语指涉《外语研究》2003年第1期 CSSCI论文7. 英汉翻译中的认知映射和还原映射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CSSCI论文8. 有无之境与抑扬之法——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审美辩证运动香港中文大学《翻译学报 2004 年 第9期9. 诗歌翻译中的同一性梯度与审美性梯度——诗歌翻译的认知修辞学考察《外语学刊》2005年第3期 CSSCI论文10. 汉英翻译中再范畴化的认知性特征《外语研究》2005年第4期 CSSCI论文11. 翻译研究的立体透视——试评《翻译论》《外语研究》2005年第5期 CSSCI论文12. 从名词的配价看语义平面在英汉词典中的展开 《辞书研究》2006年第1期13. 言意之辨与象意之合——试论汉诗英译中的言象意关系《中国翻译》2006年第3期 CSSCI论文14. 汉诗英译的认知性主体身份:分析性与意向性之间 《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外文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15. 文化意象:对意象的一种消解《文景》2005年第12期16. “首席翻译家”笔下的《米》《文景》2006年第2期17. 翻译能把虚构延伸多长 《文景》2006年第4期18. 认知结构差异性对翻译技巧的启示 《21世纪英语教育周刊》2007年9月17日19. “名”的建构与解构:翻译名学辨 《中国翻译》2007年第6期 CSSCI论文20. 翻译研究何以封后 《外语研究》2008年第1期 CSSCI论文21. 《管锥编》的英译与中西文化异同之争 《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3期 CSSCI论文22. 汉英翻译中动词和句式再匹配现象研究 《中国外语》2008年第5期 CSSCI论文23. 中国传统译论话语体系建立中的关联性问题 《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2008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文集》 2008年24. 翻译的他我融合审美感应与英译汉诗的经典化 《译学新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年25. 汉英翻译中动词和句式再匹配现象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09年第1期 CSSCI论文26 Semantic Orientation, Syntactic Position and Pragmatic Function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Meta (54)A&HCI论文27.汉英翻译中运动事件的再词汇化过程《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5期 CSSCI论文28.汉英翻译中非事件化的名词化形式《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第10期 CSSCI论文29.诗歌翻译的审美距离《安徽大学学报》 2009年第3期 CSSCI论文30.诗歌翻译中格物、感物和体物《外语研究》2010年第3期 CSSCI论文31.汉英翻译中的虚拟性再概念化特征《外国语文研究》2010年第1期32.主体互动关系中的术语翻译 《术语翻译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33.翻译批评的三种中国古典批评模式 《外语研究》2011年第5期CSSCI期刊;34.叶威廉的诗歌模子论与古典汉诗英译 《译林》(学术版)2011年第2期;35.汉语多事件句的英译压模理据研究(第二作者) 《外语教学》2011年专刊 CSSCI期刊专著: 1《汉诗英译的主体审美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出版2《汉英翻译与跨语认知》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3《翻译的多维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出版词典: 1. 《新时代英汉大词典》编委之一 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2. 《最新四六级英语考试词汇一典通》主编之一,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出版3. 《英汉双解学习词典》主编,译林出版社2008年出版4. 《最新高级英语学习词典》副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2011年出版5. 《译文版牛津英汉双解词典》执行主译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出版译著: 1.《绝对权力》(与人合译) 译林出版社1998年出版2.《网络就是新生活》(与人合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3.《坎特维特家的鬼》商务印书馆 2007年出版4.《神秘幻想故事集》商务印书馆 2007年出版5.《海德格尔》译林出版社 2009年出版6.《企业教练宝典》(与人合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7.《路边十字架》《译林》2010年第4期8. 《康德》译林出版社2011年出版编著: 《中国译学:传承与创新----2008年中国翻译理论研究高层论坛文集》张柏然,刘华文,张思洁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柏下立雪集——翻译学、词典学论文集》,刘华文、魏向清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汉语典籍英汉研究导引》(大学翻译学研究型系列教材) 刘华文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12月出版

田飞的个人履历

籍贯为河南郸城,出生于安徽合肥。现工作在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人口研究所,是安徽大学教授,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1976年春至1978年春知识青年插队于安徽宣城,1982年春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制造设备及工艺专业,1997年夏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及应用专业,2003年冬毕业于美国爱达荷大学统计学专业,2005年回国任教。 (一)科研概况主持科研项目:迁移人口预测的仿真系统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安徽省人口变动研究(省人口计生委),新形势下安徽贫困线的测定(省教育厅)等。主要教授课程: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SPSS软件、人口统计学、人口信息分析技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学研究方法等。自2004年以来,已公开发表19篇学术论文,其中,有12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有7篇刊登在CSSCI来源期刊上,有2篇在美国发表。(二)科研项目1、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入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大学2012年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2012.11--2014.11)  2、合肥市就业人口从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包河区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委托课题,2012.11--12)3、蚌埠市人口规模及布局研究(项目负责人,蚌埠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课题,2012.4-5)4、安徽省人口容量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委托研究课题,2012.1--2012.12)5、合肥市人口发展与城市聚集能力、承载能力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重点研究课题,2011.11--2012.3)6、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合肥市软科学项目,2011.11.16--2012.11.15)7、提高返乡农村妇女创业能力的行动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国家妇联/李嘉诚基金会委托项目)8、安徽省人口容量比较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委托研究课题,2012.1--2012.12)9、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2011年合肥市软科学项目,2011.11.16--2012.11.15)10、合肥市人口发展与城市聚集能力、承载能力研究(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重点研究课题)11、合肥市人口承载力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2、迁移人口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大学2011年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13、合肥市蜀山区流动人口计生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及需求调研(主要成员,2011年合肥市蜀山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局课题,已结项)14、安徽省老年妇女社会支持的城乡比较研究(主要成员,2010年度安徽省社科规划课题,AHSKF09-10D12)15、合肥市人口自然变动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16、合肥市一千万人口可行性研究(项目负责人,合肥市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17、安徽返乡农民工素质与再就业问题研究(主要成员,2010年度安徽省教育厅基地重点项目,2010sk)18、社会学与安徽城乡社会发展研究(研究骨干,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学术创新团队,SKTD008A)19、我国产业集群的营销模式和耦合机制实证调查研究(主要成员,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0BGL025)20、安徽省“十二五”人口变动分析研究(项目负责人,安徽省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21、安徽省“十二五”人口老龄化及保障服务问题研究(主要成员,安徽省人口发展战略“十二五”规划研究 ,已结项)22、农民能力建设指标体系的建构(三级子项目负责人,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科研项目,一级:“经济学与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二级:“农民能力建设”子项目)23、迁移人口预测的仿真系统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08BRK010)24、安徽农村人口迁移实证研究(项目负责人,2008年度省教育厅基地一般项目,2008sk072,已结项)25、新形势下安徽贫困线的测定(项目负责人,省教育厅2006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07sk033,已结项)26、安徽高校创新型文化建设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主要成员,2007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AHSKF05-06D23,已结项)27.Spatial statistics based on GIS network to forecast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over time and space in north centre of Idaho. SAS, S-Plus, ArcVIEW and ArcINFO. 2003.28.EGARCH model for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aiwan’s stock variation from 1980’s to current. SAS and S-Plus. 2003—200429.Bacterial data analysis with 158 observations and 12 variables in Idaho. SAS and Excel. 2003.30.Water quality survey of six state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Logistic model. SAS.2002--2004.31.Logistic model on cow pregnancy data with 9 farms in Idaho.SAS.2002--2004.32.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daho. SAS, S-PLUS, and C++.2002.33.Discrimination analyses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in Idaho. SAS, C++ programming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ry technology. 2002.34.Multiple regressions on a dia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observations. SAS. 2002.35.Physical education comparison survey between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hinese ones. Questionnaire. SAS and Excel. 2003.36.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on water survey data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lso combined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for statistical analyses.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indows. 2002--2004.37、学校田径运动会管理系统,项目负责人,研制及试运行,1996.2--1997.7。(待续)(三)教研项目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安徽大学2010年校级精品课程教研项目)2、《社会统计学》(安徽大学2009年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教研项目)3、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主要成员,省教育厅2007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校际合作项目,2007jyxm005)4、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主要成员,省教育厅2007年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07jyxm021)5、全国中专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试题库系统,软件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年出版。6、全国电力中专机械零件试题库管理系统,软件主编,1992年发行。7、全国电力中专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试题库管理系统,主编(题库及软件),1991年发行。(待续)(四)工程项目1、安徽电力公司电气仿真培训装置,软件工程师,参与设计、编程及调试。1992.2--1994.4。2、安徽电力公司电气仿真培训装置,硬件工程师,参与硬件安装及调试。1992.2--1994.4。3、黑龙江电力公司电气仿真培训装置,软件工程师,功能拓宽软件设计,编程及调试。1993.5--1994.2。4、材料力学实验室建设,独自完成,1991.7--1992.2。(待续) (部分课程)(一)双语课程1、SPSS软件(本科生核心课程)2、SPSS应用(研究生必修课程)3、社会统计学(本科生核心课程、研究生选修课)4、管理信息系统(MBA必修课程)5、统计软件(全校素质教育课)6、统计思想(全校素质教育课)7、抽样设计(本科生必修课)8、定量分析(本科生必修课)(二)本科生课程1、《社会调查研究方法》,72学时(含课程设计),校级精品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2、《社会统计学》,72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3、《SPSS软件》,36课程(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必修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4、《高级社会统计学--抽样设计》,72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5、《微积分》,72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6、《线性代数》,36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7、《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6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8、《统计思想》,36学时,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双语教学。9、《统计软件》,36学时,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双语教学。10、《调查设计》,36学时,人文与科技素质教育选修课。11、《社会调查方法》,36学时,新闻学专业必修课程。12、《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54学时(含课程设计),政治与行政学专业核心课程,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系列课程之一。(三)研究生课程1.《人口统计学》,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核心课程。2.《人口信息分析技术》,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3.《区域人口预测》,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4.《区域人口规划》,36学时(含课程设计),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5.《西方人口学》》,36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人口学专业选修课程。6.《管理信息系统》,36学时,双语教学,MBA核心课程。7.《管理研究方法》,36学时(含课程设计),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核心课程。8.《SPSS应用》,36学时(含课程设计),双语教学,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9.《社会统计学》,36学时,社会学专业选修课。10.《高级社会学统计学》,36学时,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待续......) (二)学术论文(自2004年以来公开发表的部分学术文章)1、田飞、王仙慧、张然.区域划分对合肥市水资源生态足迹的积极影响[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2):9-15.2、宋佩锋、田飞.21世纪初合肥市人口承载力趋势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6):8-11.3、李梦迪、田飞.农民工的阶层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CGSS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206-208.4、宋佩锋、田飞.基于生态足迹模型测算合肥市人口容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4):23-285、孙宇凡、李梦迪、田飞. 社会资本的建构过程--以皖北C村云南籍婚迁流入妇女为例[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3):60-666、田飞. 未来40年安徽省户籍人口变动趋势[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29(1):26-337、田飞. 人口预测方法体系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核心、CSSCI扩展),2011(5):151-1568、田飞. 场景预测方法与概率预测方法的比较[J].统计与决策(CSSCI、核心),2011,342(18):20-229、田飞. 人口概率预测方法及应用[J]. 西北人口(CSSCI、核心),2011,32(5):9-1310、田飞. 西方人口预报评价动态[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CSSCI扩展),2011(1):40-4311、田飞、张颖. 我国供方贫困线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核心),2010(31):17842-1784412、田飞. 贫困指标体系问题研究[J].学术界(CSSCI、核心),2010(11):211-21913、田飞. 西方人口分布预测研究动态[J].西北人口(CSSCI、核心),2010,31(4):73-7614、田飞. 西方人口概率预测研究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CSSCI、核心),2010(3):306-30915、田飞. 21世纪初人口场景预测研究回顾[J].人口与发展(CSSCI、核心),2010,16(2):48-5116、田飞. 用贫困指数测度安徽农村贫困线[J].合肥学院学报,2010,27(2):32-2617、张颖、田飞.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类型的实证研究[J].成功.教育,2008(3):201-202.18、田飞、郭江平、曹威麟.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值类型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 (核心),2008(5):120-121.19、田飞、曹威麟. 学风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核心、CSSCI扩展), 2008(2):15-21.20、田飞、郭江平、曹威麟. 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与管理(CSSCI扩展),2007(5):61-64.21、田飞. 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对学风影响的实证研究[J].江淮论坛(核心),2007(6):111-116.22、田飞. 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指标体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核心),2007,31(6):92-95.23、曹威麟、郭江平、田飞.基于员工离职风险的培训投资决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7(7):84-85.24、曹威麟、董玉芳、田飞.论心理契约中不可或缺的暗示沟通[J].江淮论坛 (核心),2007(2):21-25.25、田飞.用马蒙模型解决社会调查研究中数据缺损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核心)2006,30(4):146-149.26、Tian, Fei, T. S. Prather, B. Shafii, W. J. Price, and L. W. Lass. 2005. Modeling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in canyon grasslands of Idaho. Abstract. Weed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45: 120.27、Tian, F., B. Shafii, C. J. Williams, T. S. Prather, W. J. Price, and L. W. Lass. 2004. Predic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survival and movement over time and space. Pages 74-96 in Proceedings of the Sixteenth Annual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Applied Statistics in Agriculture. Manhattan, KS: Kansas State University.(二)教研论文1、田飞、郭江平、曹威麟.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值类型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08(5):120-121.2、田飞、曹威麟. 学风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2):15-21.(更新中......待续) 1、合肥市特大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专题研讨会(2011年8月在翰林奥体宾馆举行,市委宣传部主办)2、合肥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评审会(2011年8月2日在合肥虹瑞金陵大酒店评审通过人口所的研究报告)3、安徽省人口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2011年5月22日在万豪花园酒店,文章获三等奖)4、安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评审会(2010年8月,合肥黄山大厦)5、城市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研究(2007年8月31日上午9:100--12:00,星期五,博学北楼B305)6.Tian, F., T. S. Prather, B. Shafii, W. J. Price, and L. W. Lass. 2005. Modeling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in canyon grasslands of Idaho. Presented at the 45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Weed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February 7 - 10, 2005, Honolulu, Hawaii.7.Tian, F., B. Shafii, T. S. Prather, W. J. Price, C. Williams, and L. W. Lass. Dispersal of Yellow Starthistle can be Predicted from Community Susceptabil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57th meeting of the Western Society of Weed Science, March 9-11, Colorado Springs, Colorado.8.Tian, F., B. Shafii, C. J. Williams, T. S. Prather, W. J. Price, and L. W. Lass. Predic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survival and movement over time and spa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ixteenth Annual Kansas State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Applied Statistics in Agriculture, April 25-27, 2004. Manhattan Kansas.9、西方社会学研究中定量分析的应用现状(2005年11月26日下午1:30-3:00,星期六,新校区南楼C101)10、定量分析在社会学研究中的发展历史11、用地理统计学方法预测美国西部地区某种野草的蔓延趋势(2003 USA)(待续) 在美国的科研情况:◦Spatial statistics based on GIS network to forecast yellow starthistle dispersal over time and space in north centre of Idaho. SAS, S-Plus, ArcVIEW and ArcINFO. 2003.◦EGARCH model for analysis and forecast of Taiwan’s stock variation from 1980’s to current. SAS and S-Plus. 2003—2004◦Bacterial data analysis with 158 observations and 12 variables in Idaho. SAS and Excel. 2003.Water quality survey of six states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Logistic model. SAS.2002--2004.Logistic model on cow pregnancy data with 9 farms in Idaho.SAS.2002--2004.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daho. SAS, S-PLUS, and C++.2002.◦Discrimination analyses for image classification of yellow starthistle in Idaho. SAS, C++ programming and remote sensing imagery technology. 2002.◦Multiple regressions on a dia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observations. SAS. 2002.Physical education comparison survey between American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hinese ones. Questionnaire. SAS and Excel. 2003.◦Multiple regression and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on a dairy data in Idaho with 47 variables and 486 observations for dairy nutrition analysis. SAS. 2002.◦Logistic model with MCMC and Bayesian techniques on a dose-response data in Idaho. SAS, S-Plus, and C++. 2002.◦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on water survey data in the Pacific Northwest, also combined with Internet technology for statistical analyses.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indows. 2002--2004.◦Cre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atabase structures, data entry programs, coding schemes and validation for the search of the publication and presentation records from the Statistical Programs by means of web pages. MySQL, PHP, Html, Linux and Windows.2002--2003.

张明林的近三年业绩材料目录

1运用现代契约理论化解高违约率难题. 经济问题((CSSCI) ,2005,58(6) 独撰2产业集群形成机制超边际分析理论模型初探,企业经济(核心),2005,70(1) 第一作者3农产品加工业: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突破口,求实(核心), 2005, 92(6). 第一作者4集体行动与农业合作组织的合作条件,企业经济(核心),2005,18(8) 第一作者5从劳动分工视角看农业产业化,江苏农村经济(核心),2005,30(4) 第一作者6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成长机制研究,生产力研究(CSSCI) 2006.6 独撰7基于劳动分工理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分析 安徽大学学报(CSSCI) 2007.11 第二作者8江西省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商场现代化(核心) 2007.6 第一作者9资源禀赋对农民创业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西北大学学报(CSSCI ) 2007.12 第一作者10南昌市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及其对策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CSSCI ) 2007.11 第一作者11江西省农民创业现状、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商业时代(核心) 2007.8 第一作者12中旅集团多元化战略调整与反思 中国高新区 2007.11 第一作者13江西省民营经济发展路径实证分析 科技管理研究(CSSCI ) 2007.6 第一作者14推动农民创业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求实(核心) 2007.5 第一作者15江西城市建设进程中发展规模预测 江西教育科研(核心) 2007.5 第二作者16集体选择、智猪博弈与农业合作机制研究,商业研究(核心)2006.6 第一作者17农业产业链成长机制的超边际模型分析 农业系统与综合科学(会议论文) 第一作者18经济租金与非相关多元化战略 商业时代(核心) 2007.10 第一作者19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效率比较:一个合作博弈分析思路 统计与决策(CSSCI ) 2007.9 第一作者20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特征、现状与对策,乡镇经济 (核心)2006.6 第一作者21推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研究,考古农业 (核心)2006.4 第一作者22江西省大学创业模式探讨,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5(4) 第一作者23产业集群演进及对策,《中部发展与区域合作》,北京出版社, 2005.2 第一作者24创业教育——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江西日报(理论版),2005.7.4 第一作者25江西省绿色产品产业化模式初探,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第一作者26提升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核心),2005,74(1). 第二作者27培育中西部地区支柱产业的经济学思考,企业经济(核心),2004,103(4) 第二作者28创业机理与创业教育关系之辩,商业时代(核心),2006.30 第二作者29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成长机理研究,统计与决策(核心),2006.10 第二作者30技术知识管理与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核心),2004,32(3). 第三作者31技术知识管理与高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人大复印(高新技术产业化)2005(2) 第三作者32鄱阳湖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对策研究,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9(2) 第二作者33高科技企业技术知识管理与核心竞争力,《中部发展与区域合作》,北京出版社, 2005.2 第二作者 1《确立和完成你的创业计划》,中国社会出版社(编著),2005.6 (完成8万字) 第一主编2《创新与创新服务体系--江西省为例》(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12(完成5万字)第二作者3《创业理论与实务》,江西人民出版社(编著),2004.4(完成5万字) 第三主编4《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产业链成长研究》2007.12 (独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万) 在出版中 1“江西省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与支持体系研究” 江西省“十五”教育规划(已结题) 主持人2“江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化模式及支持体系” 江西师范大学青年基金 (已结题) 主持人3“中国水资源利用经济学分析研究(水资源价值)”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子课题 参与人4“江西农业生态经济模式、技术选择和评价体系”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已结题) 第二完成人5“培育江西六大支柱产业对策研究” 江西省经贸厅课题(已结题) 第二完成人6“我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创新服务体系研究” 国家软科学项目 子课题负责人7“高科技企业科技知识管理研究”江西省软科学项目(已结题) 第五完成人8“基于生态原理的科技知识管理研究”江西省高校人文课题(已结题) 第四完成人 1推进江西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对策研究 江西省软科学项目 (1.0万)江西省软科学项目 主持人2基于个体创业的江西省农民创业政策设计与优化研究(0.4万)教育厅高校人文课题 主持人3基于大学创业素质结构优化的创业教育实验研究(0.2万)“十一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 主持人4学分制条件下创业教育课题体系建设(0.3万)省教育厅教改项目 主持人5长江中下游蓄洪区移民脱贫与农民创业模式研究 国家社会基金 (排名第2)子课题负责人6中部地区资源性城市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及衰退产业援助机制研究(10.0万)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 子课题负责人7“江西省高科技企业创业环境研究” (1.0万) 江西省软科学项目 第三完成人 1江西省教育厅高等创业教育优秀论文二等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