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关于民间艺术的议论文

2023-12-08 17:1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关于民间艺术的议论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精华】民间艺术作文九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们学校要求做工艺品,我们班的特色是“纸盘画”,就是在盘子上画画,可难哩!

最初,盘子是不画的,中间是一首中的诗意,然后就写上诗;然后,老师提倡:中间依然画诗意和写诗,边沿画一些图案,会更美观。有一少部分同学画了,但是有一大部分同学仍旧没画;现在,老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改一改,改为边沿画一些精美的图案,中间不画,只写诗。”“哇!这么难!”有同学说道。我说:“为什么?”“你没有听吗?”“有呀,这么啦?”“老师说要画精美的图案呀,精美的图案画在边沿,边沿又小,图案要精美,实在很难呀!”他说很难,我画起来却很好画,很好看,并不像他说的这样难。我明白了只要认真,再难的事都可以办好。

在我家的电视上,摆放着一个小巧玲珑的沙漏,它不像别的艺术品那么大,而是很小,但很精致。

它的两个圆顶分别在两边,由三根黑色的小柱子顶着,中间是两个圆锥形的玻璃,玻璃正中间有一个很窄的缝隙,玻璃中的沙子就从缝隙中流过。整个沙漏不是五颜六色的,而是只有黑、白两种颜色,但我觉得有这两种颜色就足够了。如果它是五颜六色,会使人觉得很刺眼,显不出它的独特的美。所以,我觉得只有黑、白两种颜色搭配出来才协调,给人奇妙无比的感觉。

沙漏的用法是:把它倒过来,让沙子通过缝隙流到另外一个圆锥形的玻璃中。

虽然只是沙子流过,但却包含着深刻的含义:那银白色,闪闪发光的沙子的流逝,在告诉我们时间也在流逝,要我们珍惜每一分每一秒,不能让时间白白流逝,要发奋读书,认真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想如果这沙子是黑色的,看到它流过,时间就仿佛黑夜一样,悄然无息地流过。

这就是我家的艺术品——沙漏,不要看它小巧玲珑,不太显眼,却非常富有深意。每当看到沙子的流逝,就好像看到时针和分针两兄弟在赛跑,让我们珍惜时间。所以,我对这件艺术品爱不释手。

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讲民间艺术剪纸。

剪纸是汉族民间艺术之一,是一种镂空艺术,在视觉上给人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每逢过年或者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气氛也因此被烘托的更加热烈。

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发现,是1967年,我国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昌遗址附近的阿斯塔那古北朝墓群中,发现的两张团花剪纸,都是折叠型祭祀剪纸,他们的发现为我国的剪纸形成提供了实物佐证。

剪纸常用的材料是纸,比如单色纸、彩色纸、金箔纸……所用的工具也很简单,主要是剪刀和刻刀。

这些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就可以剪出:象征富贵的“年年有余”、“富贵牡丹”和象征喜庆的.“喜上眉梢”。还可以剪出活灵活现的“十二生肖”和栩栩如生的各种动物,比如:飞鸟、小兔子、小猴子……

现在你了解剪纸艺术了吧?你也喜欢剪纸吗?

今天,天气秋高气爽,妈妈准备带我和张育霖他们一起去“和坊街”寻找民间艺术。

我们一起乘坐地铁来到了“和坊街”。我一到“和坊街”就发现这里的人真多呀,真是不计其数,超级热闹!我和张育霖像两只快乐的小鹿,使劲往人群中挤去看热闹。

我看到这里的房子颜色可真奇怪,全都跟古代建筑颜色竟然一模一样。还真有点像来到了古代的感觉。

我和张育霖走着走着来到了一个小店铺前,我看见这个小店的墙壁上挂满了用稻草编织而成的草鞋。这些人的手可真巧啊,居然能把稻草编成鞋子。

我看这些草鞋一定很透气,穿上肯定会很舒服。

忽然,我们被一阵“嗬呦嗬呦”的吆喝声吸引了。我们走过去一看,原来这里是卖桂花糕的。只见两位叔叔身穿白色背心和花短裤,头上戴着一个套水果的红色泡沫袋。我觉得他们的样子真滑稽搞笑。他们一人拿着一个大木锤使c劲地打着一块大大的桂花糕。他们一边打着桂花糕,一边“嗬呦嗬呦”

地唱着歌。我想,他们一定很快乐吧!

后来我们还看到了捏泥人,木制大刀,冰糖葫芦,木制弹弓……今天真是令我大开眼界啊!

7月13日星期三晴

中午1点的高温,挡不住寻缘团的成员们前行的脚步。成员们乘坐52路前往马岙街道文化教育中心进行教学,并邀请到黄素芬老师一行进行现场表演教学。

此次活动分两个部分:“寻缘”团成员介绍、黄素芬老师现场表演教学。寻缘团成员通过ppt展示向小朋友们介绍了舟山非遗的基本概况,并播放了东科学子的锣鼓表演视频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非遗小知识问答环节更是将气氛推向了高潮,孩子们踊跃举手,热情高涨。

黄素芬老师首先表演了一段走书。虽然由于语言的问题,有一大半故事我没有听懂,但是我被黄素芬老师那圆润的唱腔,笔挺的身姿,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的铿锵有力,传神韵味所折服。随后,几名孩子们和成员们现场拜师学艺。黄素芬老师分别从翁洲走书的基本常识、唱腔以及走书表演的技巧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并现场传授。老师教的仔细,学生学的认真。

这一次的活动我收获良多。其一便是现场欣赏了黄素芬老师精彩的走书表演。其二则是感受到了小孩子们的活力与热情。那种天真烂漫,打打闹闹都是存于我记忆中的。今日被小孩子们所触发,回忆起自己少时与小伙伴们无忧无虑的童年,这样,真好。

今天下午,民间艺术团来到我们学表演。

首先,闪亮登场的是鼓手们的表演。瞧,他们身穿红色背心,白色的靴子,手上拿着两根棍子。突然,“蹦”的一声,把大家都吓了一跳。可能是我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了主持人身上,鼓手们生气了,把鼓敲的震耳欲聋。接着一些整齐、干脆的鼓声让我对这些鼓手充满了敬佩。

然后,一位叔叔搬了一张桌子走上舞台,我好像在哪见过他呀!只见他拿着一个还没有捏完的泥人,一捏,一粘。一转眼,一个活灵活现小泥人正对我笑呢!

可不只这些哟!还有很多很多的节目呢!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那条长长的“龙”。它的嘴巴旁有两条长长的须。那身体差不多有4米多长(我数了数,必须得要9个人,才能让那条龙“飞”起来),斑纹趁着一些小斑点。当表演者让龙“排山倒海”的时候,感觉像是海上的浪一样,一会“浮”,一会“起”。

原来民间艺术这么多,看来我要好好学习呀!

艺术,不是天生就懂的,而是要靠后天的努力才会的,我也一样。我掌握的民间艺术的种类中,比较拿手的就属剪纸了。

有一次,我们上美术课,老师正在给我们讲关于剪纸的要领,我只顾着做当天的作业,老师的每句话,我都是左耳进右耳出。就这样,一节美术课变成了一节作业课。老师讲的无论那句话,我都没有记住。

过了一个星期,上美术课时,由于我上个星期没听课,所以我不知道要剪纸。正当我心里责怪自己怎么没听课时,老师突然大喊:“开始做!20分钟以内剪不出四个的同学别走!”我立马慌了,我连剪什么,怎么剪都不知道,更别说20分钟内做四个了,如果这样的话,岂不是要五分钟内做一个?

我心里想“唉,四个就四个吧,大不了随便剪四个,应付一下呗“。我立马动手,在自己的白纸上随手剪了四个不规则的图形。

我拿着这四张不规则的图形,又对比了一下同桌剪的一张精美的蝴蝶,顿时觉得还是认真剪比较好。我仔细观察着同桌的动作。首先,把纸对折两次,接着就可以开始剪了。我看完,心中暗想就这么简单。十分钟内剪四个,没问题啊。我马上按这种方法剪了起来。可是,当我剪完了,把纸展开的时候,图形却散开了,没有像我想象的那样连起来,到底是哪儿错了?我心里思索着,肯定是我没有观察仔细。于是,我又仔细观察同桌,发现她在剪纸的时候,是没有把纸边完全剪掉。我顿时明白了,原来纸的边上,必须要保存一些地方,以此来连接。我马上按这种方法简单四个,每个周形既整齐又好看。看来想把剪纸剪好,必须善于思考和观察才行啊!

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靠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才能成功。”现在我把这句话改了一下,“艺术是靠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四十九点五的努力,以及百分四十九点五的观察才能创造的。”这,就是我的剪纸的感悟。

剪纸,又叫刻纸,是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顾名思义是用剪刀把纸剪成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玻璃上、门上、灯笼上,表达了浓郁热烈的喜庆气氛。

剪纸的作品丰富多彩,那美丽的小鸟好像在欢快地歌唱;十二生肖正在举行森林大会呢;寿桃里刻着飞舞的凤凰——栩栩如生;两只伶俐的燕子正在梅花枝头上说着悄悄话……多姿多彩、变幻无穷。剪纸真是美的享受啊!

我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是“兔子吃草”。那只小兔子的眼睛像钻石一样亮,它的尾巴像一颗小球上面沾满了绒毛舒服极了,整个身体像是一朵朵雪花组成——漂亮极了,吃草的样子更是惟妙惟肖。

看着这些精美的剪纸,我也手痒痒的,跟着电脑上的照片也动起手来。首先我一折就三下五除二剪好了,但是一看作品吓了一大跳,作品尽然变成了两半;不服输的我又重新再剪了一遍,这次虽然不是两半,但是仍然要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图案。我仔细地研究了一下后终于找到了窍门,第三次折了三下后再剪,最后一个漂亮的“月饼剪纸”展现在我面前。

剪纸,我发现看起来简单剪起来真的有点难,难怪会被称为国家文化遗产呢!

今天爽极了!爸爸答应带我去看“珠海市民间艺术大巡游”,我可是有“嘉宾证”的哟!

早上我一大早就起来了,往窗外一看,天哪!雾真大!漫天的浓雾,使大地变得模模糊糊,一片昏暗。东方的太阳只能看到一点昏黄色的圆光。坐车时,玻璃也朦朦胧胧,远处的实验中学隐隐约约只剩下一团灰影。

不一会儿,爸爸开车来到了体育中心,哇噻!这里的情景只能用宋丹丹的一句话来形容:那这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那可是相当的壮观!我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挤到了嘉宾席上。天变化得真快,刚刚坐到位置上,雾就不知道哪去了,火红的太阳取而代之,树梢纹丝不动,空气都是热的,闷得人喘不过气来,我更是热得汗流浃背、“哭天喊地”。

这次的巡游节目内容很丰富,有花车9台和27个表演方阵,譬如高新区的“活力无限”方阵、香洲区的“中外朋友闹元宵”方阵、斗门区的“水上婚嫁”方阵、高栏港的“海泉湾”方阵,各有特色,当然还少不了我最喜欢的“乾务飘色”方阵。

“乾务飘色”方阵里有一台“天仙配”飘色。天仙配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说的是一个名叫董永的人,父亲死了没钱安葬,就卖身到地主家打工。有一天,天宫的七位仙女下凡,与董永相遇,知道了董永家的情况后,第七位仙女非常同情他,见他很老实很孝顺,就和他结亲了。不久,玉皇大帝发现他的第七个女儿竟然在人间和一个平平凡凡的人结婚,大动肝火,便派出二郎神活生生地把他俩拆散,永远不能见面。这台“飘色”由八个孩子表演,改变以往只有一、两个“色芯”的传统表演形式。

这次大巡游肯定是许多艺术家和工作人员辛苦的结晶,首先要感谢他们为这次大巡游所付出的辛勤劳动。通过这次表演,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珠海的强大文化,更加喜欢珠海了。那个“中外朋友闹元宵”方阵就可以说明这一点,从五湖四海来的这些外国人肯定很喜欢珠海,否则怎么会来珠海表演呢?

今天真是爽!

民间艺术作文400字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民间艺术作文400字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面人,俗称“捏面人”。它是以糯米面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而今大多数都已经被橡皮泥所取代。据了解,虽然面人的制作方式比较简单,但是却是一种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

在节假日,大街上、公园里、饭店门口有时有捏面人的民间艺人,我们小朋友看见了,必定要去围观。那面人有文学作品中的孙悟空、林黛玉等,有动画片里的黑猫警长、乖乖虎等,还有玫瑰花、传说中的龙等。小朋友看见喜欢的,会请求家长买一个,回家细细品赏。

周四作文课上,张老师带了一个面人,是三国人物关羽。她说这个面人她已经收藏了十多年,当时花80元钱,从山东济南的趵突泉公园买的。

这个面人关羽,身高十多厘米。头带蓝巾,身着五彩战袍。那战袍花纹精细,脉络清晰。和戏剧舞台上的战袍一样华美,真是巧夺天工呀!他右手握大刀,放在身后。左手放在胸前,好像在大喊:“哪个跟俺大战三百回合”。

面人关羽的头部,只有花生豆大小。枣红色的脸上,眉毛眼睛清晰可见。你可以看到他,紧锁眉头,怒目而视,十分威武。真是一个“单枪匹马,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士。

这个面人关羽真是栩栩如生,可见捏面人的艺人技艺真是高超啊!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证,证实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00年1100年。过去剪纸常用于民俗活动和宗教仪式。而现在,剪纸更多地是用于装饰,也可以作为礼物赠送给亲朋好友。

由于地域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的不同,全国各地剪纸存在不同的风格,而广东佛山剪纸就是其中的一种。佛山剪纸历史悠久,源于宋代,盛于明朝时期。从明代起佛山剪纸艺术在民间广泛流传,并远销南洋各国。佛山剪纸按其制作原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别有铜衬、纸衬、纸写、铜写、银写、木刻套印、铜凿、染色、纯色等九大类。剪纸分为阴刻和阳刻两种不同的剪纸表现方法,可以剪人物、花草、动物等。

要想学好剪纸,先要学好它的基本功:绘画,等绘画过关后就可以开始学习最简单的'用剪刀来剪。剪纸艺术中的基本符号有小圆孔、月牙形、锯齿形、柳叶形、水滴形和三角形。等绘画和用剪刀剪的基本功都练得很好之后,就可以尝试着用刻刀刻了,但是用刻刀时一定要非常小心。

我以前所就读的学校三年前就开始开设了剪纸这门学科,因此学校的同学和老师的剪纸都非常出色。《圣诞琴声》、《收获》、《花舞》等作品都是我们学校的师生精心创作出来的,在多次剪纸比赛中获奖。

剪纸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现在已被列为省首批文化遗产重点抢救对象,让我们用心去学,用心去剪,做好剪纸传承的接班人吧!

我国的传统文化很多,但我最喜欢剪纸这个民间艺术。

关于剪纸,有一个传说: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四处作恶,只要是小孩遇到他,就会发烧生病,所以人人都很害怕。有一次他见到了一个卖红鞭炮的小孩,“年”被那个颜色和形状吓到了,转身就跑掉了。后来大家听说了这个事情,就争先恐后地去买红鞭炮,去吓唬“年”。后来因为放鞭炮太吵,也不美观,于是慢慢地就转变成了红色的剪纸。

剪纸的样式和题材都很丰富,有的浑厚、粗犷,有的秀丽、精巧;有单色剪纸,也有套色剪纸;有花木、有虫鸟;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也有自然景观。人们经常剪贴莲花和金鱼,象征“连年有余”;剪贴喜鹊、梅花寓意“喜上眉梢”;还有用桃子象征长寿,用鸳鸯象征爱情。真是五彩缤纷,气象万千。

剪纸最讲究的是构图,你必须要先想好什么东西放在哪个位置,以何种方式跟其他图案相连接,然后才能开始动手剪。当然剪纸艺术也离不开灵活的双手!

我曾经在二年级的美术课上学过简单的剪纸技术,当然我们只能剪最简单的窗花。首先我们把纸对折了好几次,因为这是剪出对称图形最关键的一步,折好后再简单剪几个图案,打开就是一幅很漂亮的窗花了。当然我希望能有机会再继续学习,更上一层楼!

历史悠久的中国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我们一定要尽力让它好好传承下去!

剪纸,又叫刻纸,是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顾名思义是用剪刀把纸剪成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玻璃上、门上、灯笼上,表达了浓郁热烈的喜庆气氛。

剪纸的作品丰富多彩,那美丽的小鸟好像在欢快地歌唱;十二生肖正在举行森林大会呢;寿桃里刻着飞舞的凤凰——栩栩如生;两只伶俐的燕子正在梅花枝头上说着悄悄话……多姿多彩、变幻无穷。剪纸真是美的享受啊!

我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是“兔子吃草”。那只小兔子的眼睛像钻石一样亮,它的尾巴像一颗小球上面沾满了绒毛舒服极了,整个身体像是一朵朵雪花组成——漂亮极了,吃草的样子更是惟妙惟肖。

看着这些精美的剪纸,我也手痒痒的,跟着电脑上的照片也动起手来。首先我一折就三下五除二剪好了,但是一看作品吓了一大跳,作品尽然变成了两半;不服输的我又重新再剪了一遍,这次虽然不是两半,但是仍然要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图案。我仔细地研究了一下后终于找到了窍门,第三次折了三下后再剪,最后一个漂亮的“月饼剪纸”展现在我面前。

剪纸,我发现看起来简单剪起来真的有点难,难怪会被称为国家文化遗产呢!

民间美术方面的论文精选

  民间美术是一个多义的概念,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艺术,它是劳动群众自己创作,并在他们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艺术形式。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民间美术方面的论文精选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民间美术方面的论文精选篇1
  论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价值

  一直以来,民间美术在我国美术教育中便占有一席之地。当下,在视觉艺术多元化的时代艺术语境中,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愈加受到重视。

  将民间美术引入高校美术教育,对于双方来说是互惠互利的,民间美术因学校教育的继承,可以避免在传承上断裂的命运,并且能够不断向前蓬勃发展;学校美术教育因为有民间美术的加入能增加新的活力,丰富教学内容,民间美术所蕴涵的拙朴的造型、古朴的色彩、文化内涵、传统艺术观念等,对学校美术教学有着借鉴与启示作用。通过对民间美术的学习,学生能提高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开拓创造思维,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情感,形成独特的审美观,进而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

  1.传统文化修养的提高

  美术教育的目标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人的生命感受,而且能作为重要的协作因素,帮助完成人的德育、智育和体育。美术教育对人的精神的陶冶、提升,本身就是德育所追求的目标。可以说美育与德育密不可分。美术教育肩负着审美教育之重任,审美性是美术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很多美术教育家一直致力于将民族的东西带入当代美术课堂。如董希文先生在教学中便坚持不懈地贯彻油画民族化,引导学生广泛地研究古今各种优秀艺术遗产和中国民间艺术,以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全面的艺术修养。在美术教育中引进民间美术可以避免美术教育中过于侧重技巧、美术技法、关注操作程式,忽略审美教育对学生精神层面陶冶与启迪的弊端。

  对我国民间美术的重新认识,是推动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探求美术教育工作中本土化与全球化之间平衡、全球化背景下美术教育发展之关键所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出美术教育资源,以新世纪的视角对中国民间美术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最终形成一种具有时代内涵,又不失传统底蕴的中国的现代美术文化建构。林风眠曾说:“一个民族的文化,一定是固有的文化为基础,我们有5000年文化,每个时代都有其很好的时代感的创造,我们要保存我们固有的、很好的东西,吸收外面的东西。”[1]传统文化是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的宝贵资源,将其转化为多元的美术教育资源,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拓展视野,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教育的目的。

  民间美术是劳动群众为了满足自身与社会生活需要而创造的艺术,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态,代表着民族文化群体的中国本原宇宙观、美学观、感情气质和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其独特造型与审美方法,产生出质朴淳厚的美感,其中所蕴藏着的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老一辈民间艺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物质水平较为低下,可在艺术作品中却总是抒发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勃发的情怀。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包含着的真、善、美,给精神以满足,有助于净化心灵,无形中给人们的生活和创作态度带来有益影响,使人们提高艺术鉴赏力和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2.创造思维的开拓

  在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只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真正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育,使人在创造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可以民间美术作为美育的媒介,帮助学生寻找艺术的切入点。

  有些美术院校聘请当地民间艺人进行实践指导,通过艺人的授课掌握其所运用的造型、色彩、花纹等各具特色的塑造型技巧,以及造型轮廓形式和材料工艺特点,使学生的视觉感官得到积极的刺激,增强观察事物的敏锐性、理解性和选择性,提高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找到美的共性,从而获得自身审美情感的丰富和成熟。在学习过程中寻求创作灵感、拓展视野、提高审美情趣,从而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1986年,中央美术学院设立了民间美术系,将乡间艺术的研究与教学引进我国最高美术学府。并于当年组织了一次民间美术教学,邀请六位农民艺术家走上美术学院的讲台传授民间艺术,在教学总结会上,同学们纷纷说:“画出了几年来画不出来的东西,学到了以往课堂教学中难以学到的内容。”而教师们也认为:“找到了自己多少年来苦苦求索的艺术真谛。这是一次令人鼓舞、令人振奋的教学。”[2]

  3.民间美术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对中国传统美术来说,多元化的层次决不是简单并列的,而是在民间美术的根基上发展起来的。民间美术是一切美术的基础,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因此,“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规律及其创作方法,完全应该与其他美术规律和创作方法并驾齐驱地存在于中国的美术学府里,只有这样,中国的美术教育才是名副其实的、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完整的面貌独立于世”。[3]

  优秀艺术皆根植于自己所生长的土地,只有认清自己的根在哪里,从根本上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不可或缺性,才能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当下有些青年艺术者不屑于民间美术,认为这些来自乡间的东西是粗俗的,土得掉渣,盲目崇尚西方所谓的一些主义或是样式,殊不知只有积累丰厚的传统文化涵养,才能创造出高品位的艺术作品。在借鉴别国优秀艺术形式的同时,更要明白我国的传统,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中的营养,把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元素、民族文化精神融汇于现代艺术,才能创作出具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

  近些年,教育界越来越重视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作用。美术教育除要求学生熟悉和掌握基本的表现法则和造型规律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对描写对象的内心感受,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对象、把握对象的基础上满怀激情地把对象概括而生动地表现出来,注重把自己的感受、意志融入作品中,准确地表现自己的个性与风格。

  这些民族化的特色在民间美术样式上都有着深刻及鲜活的表达。在艺术界,在目前这种风格与形式大爆发与大融合的情形之下,通过对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民族心理特质、传统美学观念及独特造型方法的剖析与学习,美术教育可以摆脱原有美术教学体系中机械论与虚无论的缺憾,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灵性与自然的精华,造就出时代精神与文化底蕴交相辉映的审美教育风格。最终这种审美教育所形成的人格力量将渗透到个人的精神生活的潜意识层次,并跨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形成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结语

  当代美术教育应立足并根植于民族传统文化,把发展民族传统精神、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主导性工作。优秀艺术作品无不根植于深厚的民族土壤之中,民族精神是艺术创作的灵魂,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注入民间美术教育意识,思考中国美术发展战略,提高和强化全民族艺术素质培养的前瞻性,奠定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修养、行为规范,使其树立民族情感,为传承国家传统文化精粹,保障社会团结统一、进步发展而开展有意义的实质性工作,这也是当今乃至今后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方向。
  民间美术方面的论文精选篇2
  浅谈民间美术的发展

  【摘 要】中国的民间美术遍布农村。在那里,几乎没有一个人不与民间美术有着亲密的关系。他们或者是创造者,或者是享用者,无不置身其中。而民间美术的审美形态和形式种类丰富多彩,其文化内涵深远丰厚,与远古的原始文化艺术观念遥相呼应,并且两者有着渊源嬗变的血缘关系。他的许多造型、图式可以上溯到华夏民族的起源与中国文明的源头。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民俗学、民族学、历史考古和文化人类学的价值。

  【关键词】民间美术 装饰 艺术

  民间美术是一个多义的概念,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艺术,它是劳动群众自己创作,并在他们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艺术形式。民间美术,可以说是民族艺术中最具民族特色和本土精神的一部分。民间美术的作者是人民群众和民间匠师,其中绝大 多数是在劳动生产的业余时间制作的,或作为副业生产, 又主要为自己使用、欣赏,因此表现了他们的心理、愿 望、信仰和道德观念。

  民间美术和民俗活动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伴随民俗活动而发展的。在民间的节日庆典、 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民间美术创作也最为活跃。如中国春节前后用年画、剪纸、春联装 饰环境,为孩子赶制服装,社火花会的戏具,庆贺元宵节 的花灯纸扎;端午节悬挂的天师符,钟馗像、五毒服装 饰件及龙舟彩船;中元节的荷花灯、中秋节的月饼花模、 泥塑兔儿爷;结婚用的嫁衣、喜花、喜帐;祝贺幼儿百天和生日用的虎头帽、虎头鞋、长命锁、长命衣。少数 民族民俗节日中的歌舞集会中的服饰布置也用丰富的美 术品点缀。

  藏族供神的酥油花,傣族泼水节男女互赠的 花荷包等。民间美术分布于全国各地区,由于中国地域 广阔,民族众多,在地理条件、风俗、感情、气质等互 有差异,又在民间美术中形成了丰富的品类和多采的风 格,这些美术品有的供生活使用(如灯具、食器、家具), 有的用于装饰和美化环境(如年画、窗花),具有实用价 值和审美价值统一的特点;民间美术的制作材料大都是 普通的木、布、纸、竹、土,然而制作技巧高超、构 思奇巧、很少自然主义的模拟物象,而是善于大胆想像和夸张表现强烈的感情,又常用于人们熟悉的寓意谐音的手法通过优美的形象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艺术上刚健清新活泼淳朴,带有鲜 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由此可见,民间美术正是沿着人类本源艺术一直发展延续到今天的。

  中国的民间美术虽然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但它们还是有很多共同的特性,这些特性从则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种:

  1.积极向上性。

  中国的民间艺术是一种“乐感文化”,是一种欢乐的艺术,与西方的“罪感文化”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基督教的原罪思想为出发点的大部分西方文化,认为生活目的只是为了赎罪,以获得原谅从而获得新生。这种思想观念在他们的艺术作品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中国,几千年来,以个体农业为基础而生存的庶民阶层,他们摆脱不了天灾人祸、饥寒和贫穷,他们只能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慰籍中求生,他们祈祷万物有灵,祈求生命和生殖繁衍,幻想着喜庆和吉祥。其哲学观念是轮回的――“今天不好,明天会好”,“今生修好,来世有报”,他们总是对将来、对来世充满着希望。因此,他们的美术作品大多不表现现实生活的艰苦,而极力去表现理想中所期待的美好。

  2.象征性。

  劳动者是最先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获得了抽象创作的原动力,原始美术和民间美术成为抽象艺术的先导。

  民间艺人在形象的塑造上,多因时、因地、因材制宜,不假虚饰,以抽象性的手法表现出物象自然、质朴的本来面貌。抛开现实形象的细节,用极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形象:在织绵刺绣和桃花这类民间美术种类中,除少数具象图案外,大部分都是点、线、面组成的几何形图案。这种抽象造型能力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彩陶的表面有圆点、三角、旋涡、波折、齿纹、鱼纹、蛙等多种纹样,抛开现实本身的各种细节和不规则因素,用极简单的线条概括抽象现实的形象。把各种动物、植物、抽象为几何图案,不但要仔细观察。抓住对象的主要特征,集中概括,夸张变形,而且还要饱含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古老的造型意识;云南沧源文化和古老的造型意识具有的抽象、象征含义。汉族的民间服饰,日用品装饰上也可以看到概括的抽象几何图形,如百家衣、百纳幛。

  这种以菱形的碎布拼制而成,以色彩的拼接和几何状的结构,完整呈现出某种动物、植物造型,色调鲜艳和谐;生殖崇拜的华中树、鱼人、鸡头鱼、双鱼,气氛热烈喜庆。民间美术概括性表现在程式化造型。如“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斤尾巴掉后头”的画诀,表现出大胆取舍,夸张、提炼其本质,舍弃、弱化细枝末节,并夸张画中的内容:贵州民间泥玩中,野猪的造型十分奇特,头部和嘴占了大半位置,躯干几乎被省略了,却将野猪的生猛表现得鲜活生动。河北武强木版年画为突出门神的勇武,尽量横向夸张,把人体比例缩减为四个头长,形成方厚如山的气度,而仕女则被刻画得格外清秀,细腰削肩极尽婀娜之态。民间木刻版画在处理大场面时,以简略的笔画表现出多种物象。在戏剧表演中,几个兵卒就是千军万马,版画中几组细浅排列的草就是一片草地,这种造型上的省略手法存在合理性,言未尽而意已明。

  3.教育性。

  讲到教育性我们就要重点提到它的道德教化功能,可以说中国的民间美术在中国几千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美术以其特有的亲和力,把思想理性内容融入艺术形象中,以其特有的方式寓教于乐,对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人生价值、是非观念、审美情趣等以启迪和教育,有着重要的欣赏、审美和教育的意义,这也是其自身存在价值及相对独立发展的内驱力。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旨在表彰宣扬先烈事迹、忠孝贤良、圣贤风范以及侠义行为等题材占很大的比重,它往往把民间传说、历史典故、小说或戏曲人物等作为表现主题,借助审美力量和娱玩方式宣道施教,是宣扬信仰观念和道德思想的物化形式,这方面的作品在皖南徽派建筑中的木雕、砖雕及石雕中比比皆是,如:“岳母刺字”、“八仙过海”、“水泊梁山”、“武松打虎”等。
猜你喜欢:
1. 艺术方面的论文优秀范文

2. 民间美术特征浅析论文

3. 谈谈民间美术 美术研究学术毕业论文

4. 对当代中国民间美术的认识和思考论文

5. 艺术方面的论文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