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舰船知识杂志八八舰队

2023-12-06 09: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舰船知识杂志八八舰队

完胜日本。因为现在海自的船基本都是美国的。而冷战中 毛子的反舰武器都是针对美国的 尤其是 针对航母的 SS-N系列导弹(SS-N-19海难 北约给的绰号说明了他的强大 SS-N-22晒斑 美国的航母无法有效拦截(去网上搜搜 最后防线的试金石) 更不用说 SS-N-26宝石 和 俱乐部(过天顶垂直攻击???) 鱼雷(冰雹鱼雷 超空泡飓风直航鱼雷 很原始 但是速度很快 你很难躲开)。
而且苏联海军的作战是 多兵种联合 饱和立体攻击 。 基辅级的航母放完舰载机后 能够发射24枚反舰导弹。而这个时候 挂着AS-6王鱼的图-95 和带着其他反舰导弹的图-22逆火 也会发起攻击,并为在550KM外由 奥斯塔级 发射反舰导弹提供中继制导。这个时候 攻击潜艇在海自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 再从水下突破。外加海上的导弹快艇。苏联导弹多为2。5马赫 掠海4-5米 蛇形不规则机动的。尤其是SS-N-22晒斑 和空射型KH-31 KH-41

值得一提的是 SS-N-19 海难 好像实现了 导弹与导弹之间的数据交换 造成目标不冲突 同种导弹中 一弹一船。 而且 美国一直嘲笑苏联反舰导弹 外形的笨重 体积庞大。但是 当这个笨重庞大的东西 以2倍多音速冲你的船直冲过来的时候,你指望垂直发射 的标准 20MM的密集阵 小战斗部海麻雀能做什么?把他摧毁,开玩笑 光导弹的残骸就能把你的船撞成重伤。更不用说后面的尾随的另一大堆 大型笨重的超高速反舰导弹了。

美国人做武器 花哨 玩电子 注重观赏性 。

苏联人做武器 简约 看效果 注重实用型

舰船知识的杂志内容

随着我国国力以及国际地位的逐步提升,海洋战略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大国在海上的争夺变得日益复杂,我国周边海域的海事争端日益受到国人关注。舰船以及海防建设受到越来越多读者的注意。这给该杂志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舰船知识》杂志编辑部调整了办刊思路,抓好编辑团队建设,优化作者队伍,注意提高杂志的趣味性,根据读者需求调整栏目,同时注意在创新中提升杂志的专业水准。传播知识中不忘肩负的责任。《舰船知识》这个编辑团队办刊中注意在传播科普知识的同时激发读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每当有重大国际海事事件特别是国际海洋争端发生时,国际、国内舆论不一,当一些混淆视听的舆论弥漫时,《舰船知识》及时介入,先做技术层面解读,再一步步深入,努力做到重大事件不缺位,关键时候不失语,主动发声,发出的声音又要即时、准确、有高度、有深度。如2011年7月,我国第九批护航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国外舆论对此做种种猜测,有的还做了不恰当的解读。该杂志即时策划编发了一组文章,其中《“青海湖”号首次护航亚丁湾》,对“青海湖”号远洋综合补给舰的建造历史、船身特点以及舰队人才建设等做了详细介绍,同时通过“青海湖”号挺进大洋,全方位见证了中国海军保卫祖国、传播友谊、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闪光航迹,这些文章使读者在了解舰船知识中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选题策划:专家讨论,立意求新。《舰船知识》每期专题都瞄准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在开选题讨论会时,他们请有关专家参加讨论,听取多方面的意见,经过反复论证,最后确定选题。例如,随着我国南海争端的升温,“南海问题”成为多家媒体报道的热点,杂志从新的角度切入此问题。《舰船知识》2011年第8期策划“谁向中国海洋权益说不”专题,其中,《我国与南海周边国家的权益争端》从历史、法律角度对南海诸岛岛屿主权引发的管辖海域争端做认真的梳理,特别是用不同色线标识的周边国家对南海诸岛非法主张示意图,让读者对南海形势有更清晰的认识。专业的作者和专业的把关。专业文章需要专业的作者和专业的把关。为了保证刊物的质量,他们依托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并与各大科研院所建立密切联系,同时聘请有关军事方面的研究专家。他们利用专业研究队伍,一方面从中挖掘作者资源,另一方面对杂志内容进行把关,使这份杂志有了可靠的保证。当谈到如何培养作者时,社长蒋华说:“我们杂志的专业性很强,编辑记者不可能每篇文章都自己写,这就要求有自己的作者。很多作者要我们去发现、去培养,通过半年以上的磨合才能有一个理想效果。”有关海事争端方面的话题往往为外交、军事、科研等方面研究所关注。这些话题也为读者广为关注。每当有重要海事事件发生时,杂志社宋晓军等同志经常被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媒体聘请作特约嘉宾制作特别节目。他们那些有技术支撑的分析和思考,更易让人们信服,在业界产生了较好的影响。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在做杂志的同时,也参与国家海防战略课题的研究,发挥自己积极的作用。做科研做杂志,双向互动,有力促进。说到这本刊物编辑记者的功力,蒋华介绍说,“仅有技术优势是不够的,这本杂志的很多文章涉及各国的海防建设和战略发展动向,我们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挖掘资源,保持并提高这方面的优势。同时我们自己也积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编辑记者也经常撰写一些国际海防建设方面的文章,很多媒体特约我们的编辑记者做特约评论员,一些学校和机构也经常请他们讲学。”这一方面说明刊物凝聚的智慧产生了一定的张力,另一方面这在无形中提升了刊物的品牌影响力。贴近读者,创新内容。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阅读人群以及读者的阅读口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杂志社也同样面临这方面的挑战;再者,舰船方面知识的科学性、技术性很强,对其介绍,很容易陷入枯燥尴尬的境地,这也是很多科普期刊以及其他一些媒体的通病。据《舰船知识》的编辑介绍,他们一直注意这个问题。在内容方面,围绕读者的需求,按照读者的阅读习惯,调整刊物内容,由过去偏重技术知识的介绍,转向侧重对与重要海事事件相关的舰船知识的介绍,很多文章增加了对事件背景以及各国海洋战略的解读。如我国南海专题、我国航母下水专题等,许多文章既有背景知识介绍,又有趣味故事,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具体到有的文章,他们对作者的语言风格也有一定的建议,如文章尽量不出现公式、运算方程等,注意语言的生动活泼。例如,2011年第8期《一次大战中的英国舰船迷彩》,舰船涂色本身就是枯燥的话题,该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诠释迷彩,使艺术和智慧在舰船这里得到完美的结合,让读者受到一种美的享受。翻开杂志2011年第9期,《GOOGLE南海之毕生礁》一文中,笔者的视线停在一幅眼熟的插图上,这幅插图是越南士兵“守礁”的插图。包括互联网,很多媒体都引用过此插图,但仔细观察,杂志中的这幅图有很大的不同,对原图的内容做了标识,其中有“扩建堤坝的工程机械”、“12.7毫米高射机枪”、“水泥掩体”。如果没有这些标示,图中很多信息,普通读者是不易辨识的。标示后的这幅插图更易被读者理解,不仅让读者对越南在我岛上的海防部署了然于心,更激发加强海防建设的紧迫感。

《舰船知识》杂志的期刊号什么

【国内统一刊号】CN11-1007/U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7148
【邮发代号】2-133
【联合征定代号】LD111007

舰船知识的基本信息

【刊物名称】《舰船知识》【英文名称】 NAVAL&MERCHANTSHIPS【刊物类别】月刊【主管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主办单位】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编辑出版】舰船知识杂志社【出版日期】每月1日【国内统一刊号】CN11-1007/U【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7148【邮发代号】2-133【联合征定代号】LD111007【刊物版式】16开40页顾 问:王义山社长、主编:蒋华总审:俞东海网络版主编:宋晓军社址:北京市学院南路70号邮编:100081通信地址:北京8132信箱定价:10.00元(港澳:30港元)

舰船知识的历史发展

一是初始科普传播阶段。《舰船知识》杂志是在“文革”后全国科学大会带来的盎然春意中萌芽发展起来的。这个时期,该杂志主要着眼于对舰和船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介绍,偶尔也会报道一些海战故事和航海模型比赛的新闻。二是军事科普腾飞阶段。1990年的海湾战争对国防科普杂志来说是个重大的机遇,如果说之前的国防科普杂志更多地关注知识的传播,那么自海湾战争始,在关注科学知识传播的同时,科普杂志也开始了对时事军事相关知识的跟踪和内容挖掘。随着军迷数量的激增,有限的军事刊物成为人们追逐的对象。正是从这一年起,《舰船知识》杂志开始了长足的发展,月发行量曾高达近40万册,军事科普杂志迎来了发展的最高峰。三是媒体激烈竞争阶段。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国内报纸、电视、电台等媒体由于市场经济等因素都在纷纷扩大自己的领地,国防科普杂志在时事和军事方面的竞争更加激烈。这个时期也是国防科普杂志最为迷茫的时期。四是打造精品杂志阶段。本世纪初以来,由于大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我国周边海域和海防及其装备建设。这给该杂志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办一份反映我国舰船以及我国海防装备发展的精品期刊?怎样将专业性强、阅读对象相对集中的刊物办成品牌大刊?《舰船知识》杂志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这个阶段里,该杂志不仅关注舰船科技,也注重时事军事方面的深度分析,还有对我军装备发展和大国谋略方面的探讨,从纵向和横向上,不断拓展读者的视野。同时,他们注意提高杂志的专业性和可读性。为此,他们练好内功,抓好编辑团队建设,严把质量关,注重选题策划,不断提升杂志的品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