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泽教授在《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论文60多篇。“复式簿记在中国发展的回顾” 《会计研究》94年3期“从资本经营目标看我国财务报告的改进” 《财务与会计》 2000年3期“论知识经济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影响” 《会计研究》 2000年3期“我国会计规范采用会计制度形式是中国国情决定的” 《中国财经报》2001年“油田维护费会计问题研究” 《会计研究》 2001年9期“解决做假账问题更多的要从体制上入手” 《财务与会计》2001年8期“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导向的选择” 《会计研究》 2002年11期“会计目标的定位” 《会计研究》 2005年8期“国有资本预算相关问题探究” 《国有资产管理》 2005年7期
1、刘宗超,刘粤生.地球表层系统信息增殖,《自然杂志》,1991(6)2、刘宗超,刘粤生. 地球表层系统研究的新视角——从物理观到生态文明观,《大自然探索》,1995(3)3、 刘宗超,刘粤生. 全球生态文明观---地球表层信息增殖范型,《自然杂志》,1993(11)4、 刘宗超,刘粤生. 社会进步的信息增殖进化论, 《大自然探索》,1998(1)5、 刘宗超. 中国西部开发的生态产业战略, 《经济消息报》,2001.1.46、 刘宗超, 黄顺基. 中国西部发展生态产业的理论探索,《科技导报》,2001(4)47、黄顺基,刘宗超. 生态文明观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4(9)8、 刘宗超. 自然地理系统及其熵变,《自然杂志》,1988(6)9、刘宗超. IGBP与全球变化问题,《自然杂志》,1989(9)10、 刘宗超. 生态系统的熵及其演化,《熵与交叉科学》(93-96),气象出版社,198811、 刘宗超. 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大自然探索》,1995(1)12、刘宗超. 广义生态环境演替的改进模型,《干旱区地理》,1989(2)13、刘宗超. 生态环境与全球变化问题,《现代生态学透视》(316-322),科学出版社,199014、刘宗超、昝廷全. 生态协同学基础,《现代生态学透视》(118-126),科学出版社,199015、 昝廷全、刘宗超. 生态热力学基础,《现代生态学透视》(109-117),科学出版社,199016、昝廷全、刘宗超. 非线性生态系统分析,《现代生态学透视》(261-272),科学出版社,199017、刘宗超. 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对策—罗浮山生态规划实践, 《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5(2)18、 刘宗超. 生态产业---21 世纪的主导产业,《县市乡镇长周刊》,2001.4.319、刘宗超,生态文明—21世纪人类的选择,《中国财经报》,2002.8.1020、刘宗超. 中国西部开发的生态产业战略,《经济消息报》,2001.1.421、刘宗超. 中国农业的出路,《科学中国人》,2001(6)22、刘宗超. 湿土冻结及其测定,《中国矿业学院学报》,1986年(3)23、刘宗超. 冻土系统演化的热力学分析, 《干旱区地理》,1991(3)24、刘宗超.生态农业、效益农业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大自然探索》,1996(3)25、刘宗超,张孝德.论中国可持续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世界经济评论》,199626、刘宗超. 地球表层的自组织,《第三届天地生会议论文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7、刘宗超.地球表层学进展,《理论之声》,1989(3)28、刘宗超. 星际生态文明的演变,《飞蝶探索》,1997(1)29、刘宗超.积雪物理概论,《物理》,1987(4)30、刘宗超、丁德文,承载土的冻结点及其测定,《科学通报》,1989(19)31、马洪、刘宗超、孙莉、蔡国堂、杨志安,太阳辐射对积雪温度场影响的一维解《科学通报》199132、马洪、刘宗超、刘一峰、胡汝骥,中国西部天山季节性积雪的能量平衡研究和融雪速率模拟,《科学通报》,1992(4)33、刘宗超.中国天山西部山地积雪辐射平衡研究,《干旱区地理》,1989(4)34、刘宗超. 中国天山西部山地积雪辐射平衡的若干特征,《干旱区地理》,1988(2)35、刘宗超.论积雪的系统研究,《干旱区地理》,1986(4)36、刘宗超,A.G.Wilson 学术思想评介,《干旱区地理》,1987(1)37、刘宗超,于法稳. 入世后中国农业极待解决的几个根本问题,《科技导报》,2000(6)38、刘宗超,加入WTO后中国农业“新四化”道路探索,《科技导报》,2002(12)39、 刘宗超. 中国农业的出路,《科学中国人》,2001(6)40、刘宗超,刘绍光一元数理论简介《熵与交叉科学》(181-189),气象出版社,198841、刘宗超,刘绍光及其一元数理论,《大自然探索》(103-111), 1988(2)42、刘宗超,地震形成的一元数机制,《潜科学杂志》, 87年6期43、刘宗超,宏观螺旋全息律探索,《大自然探索》, 1989(3)44、刘宗超,宏观螺旋全结构,《潜科学杂志》(24-25), 7卷6期45、刘宗超、刘粤生. 熵理论在地球表层研究中的困境,《熵理论的一场大辩论---全国第三次熵与交叉科学研讨会论文集》(181-189),四川科技术出版社,199346、刘宗超. 建瓯竹业调查启示录,《中国林业》,中国林业杂志社,200447、刘宗超. 世界粮食形势及中国的对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48、刘宗超. 论草业在现代生态农业中的基础地位,《中国林业》,中国林业杂志社,200549、刘宗超.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直党建》,《中直党建》杂志社,200550、刘宗超. 关于林草牧三位一体《湖南草食畜牧业发展模式》中的探索,《中国林业》,200451、刘宗超. 我国农业“新四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52、刘宗超,科技进步与生态文明观,《现代科学技术导论》(P190-218),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黄天授、黄顺基、刘大椿主编),1995年版53、刘宗超,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经济学导论》(P433-459),经济科学出版社(周绍鹏、王健主编),1998年版54、刘宗超,刘粤生,信息增殖进化论,《信息革命在中国》(P24-6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黄顺基主编),1998年版55、刘宗超,新世纪经济发展的哲学基础的重建,《跨世纪中国经济》(P355-393),新华出版社(肖灼基顾问、王世荣、何深思主编),1999年版。56、刘宗超,面向东盟走农业“新四化”之路 提高广西的农业竞争力,《农村实用工程技术绿色食品专刊》2004年5期57、 张国春、刘宗超,植企业管理于文化之根,《中外科技政策与管理》,1994年12期。58、刘宗超,加强效益农业建设 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日报》,1996年5月20日。59、刘宗超,全球生态问题的根源及其对策,《国际生态与安全》2006年第10期P28-31。60、刘宗超,培育柚木用材林的构想与政策建议,《世界经济调研》(中社会科学院内部上报),2007年12月3日61、生态安全与生态文明观,《非传统安全――-世界与中国论坛》,中国战略学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主持,2007年12月15-16 。62、 生态农业的新科技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7年4月10日第3版,2000字。63、清洁发展机制下的中国产业发展战略,中国财经报,2008年11月11日。64、刘宗超,贾卫列.论大生态期理论对生态文明及地球生物进化的终极意义,环境教育,2009(10):5-7。刘宗超早在1988年就提出“地球表层信息增值进化与全球生态文明观”全新理念。1996年-2000年,主持完成了中国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生态文明与生态伦理的信息增值基础”(96AZX022),先后发表了生态文明与生态产业方面论文近20余篇,科技论文50余篇、并出版了生态文明专著3本,书名分别为《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生态文明观与全球资源共享》(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生态文明观》(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年);生态农业专著4本。在这些论文与著作中,较为完整地建构了生态文明观理论体系和生态农业模式。从1996年开始,刘宗超在实践与技术层面上,提出构建生态农业的“管理—生产—交换—消费—分—还原—再生”七环节循环经济概念,创立了生态还原技术,研制出高效安全的生态型肥料,并在全国各地先后建立加工厂近20家,推行以农作物秸秆造纸黑泥生活污水滤泥等工农畜牧业废弃物为原料的生态肥料生产工艺;推广以施用生态性肥料改良、净化、清洁土壤为技术路径的生态安全种植工艺;有效地促进了县域乡镇的循环经济发展。该技术被中国科学技术部列入农村生态环境和循环经济建设“十二五” 重点计划。至今,在刘宗超及其团队的努力下,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2000年,刘宗超发起创建北京生态文明科技发展中心、2003年发起创建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这是首家以建设生态文明和发展生态产业为目标的研究和开发机构。刘宗超先后巡回全国,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思想举办生态文明、生态产业、生态安全、生态技术、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全球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讲座数百场,刘宗超及其团队为数十个县市乡镇和企业进行生态项目规划,有效地普及了生态文明观念、推广了生态技术。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于2008年10月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生态文明传播一等奖。2006年6月,刘宗超以创立生态文明理论体系和生态农业模式被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授予院士称号。2012年4月,刘宗超博士获得美国第五届“柯布共同福祉奖”,以表彰其在创建生态文明理论和生态农业模式方面的贡献。“柯布共同福祉奖”由世界生态领域的学者共同评选。前四届获奖者为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主任廖晓义、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马克·安尼尔斯基、耶鲁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玛丽·塔克、后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先驱迪安·弗罗伊登伯格。刘宗超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进行了有机融合,力求使之融为一体。他将汉字“甦”作为生态文明的中国文化之根、并将“甦家”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学派的称谓,赋予“甦”字全新的生态意蕴。刘宗超确信,经过数代人的努力,人类将会进入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中国人 “天地一体、万物同源,生态文明、道法自然” 的大一统有机整体宇宙观将会成为生态文明社会的主流思想,“甦”所代表生态文明理念也将成为一种世界精神。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已经宣布成立“刘宗超全球生态文明奖”,旨在奖励世界范围内为生态文明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在《会计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统计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财务分析在企业重组中的应用,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3论资本增量经营目标与预算,财经问题研究,2000.8独立董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中国财经报,2001.5资本增值计算与评价理论及方法,财经问题研究,2002.3股票期权理论及在公司激励中的应用研究,会计研究,2002.7建立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框架的探讨,财经问题研究,2003.11基于管理控制程序的管理控制系统,财务与会计,2003.11
韦秀长,男,安徽合肥人。现任中国联合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管理学博士,正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财政部全国会计领军人才,中国会计学会资深会员,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咨询专家,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兼职副教授和校外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企业财务管理学会副会长,中央企业青年联合会委员。
截止目前为止:出版学术专著一本,参与编辑2本。在《经济管理》、《财务与会计》、《资本市场》、《财会月刊》、《中国财经报》等期刊杂志上发表了逾60篇学术论文。接受《中国财经报》、《中国会计报》、《中国税务报》等国家级媒体采访超过17次。主持或参与了财政部等立项的课题9项。
获得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暨首届十大企业总会计师(2009年)、广西五四青年奖章标兵(2007年)等在内数项国家、省部级社会性奖励。广西会计学会年会论文一等奖(2008年)、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年会论文三等奖(2007年)、第十届国家级二等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2003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等在内数项学术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