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词条李少白
1. 李少白,著名摄影家.1942年出生于重庆市,曾就读北京体育学院足球专业,毕业于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技术专业。先后任《大众摄影》、《中国摄影》、《摄影与摄像》等杂志的编委,并任中央民族大学现代图像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李少白先生是一位坚持从人本主义的审美角度展现、诠释中国传统标志性建(群)的著名摄影家,出版了《李少白摄影作品选》、《神秘的紫禁城》、《伟大的长城》、《走进故宫》、《中国长城之最-司马台长城》、
《长城野韵》、《看不见的故宫》、《看不见的长城》等多本画册,视角独特,影响深远。
长城和故宫摄影作品曾在北京、上海、台湾等地展出,并在法国、德国、日本、爱沙尼亚、瑞士、美国等国展出。
2. 李少白,湖南宁乡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历任长沙市刘正街小学教师,楚怡小学教导主任、副校长,长沙市青少年宫主任,长沙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文学创作一级。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3. 李少白,1931年7月1日出生于安徽太和县的一个偏僻乡村,他的中、小学朝代在战争的动荡中度过,其父是皖北一带有名的医生,其刻苦,严谨的治学态度对李少白产生很大影响,使李少白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学习,对他后来从事电影理论研究影响颇大。
1949年,李少白弃学从军,1950年被分配到重庆西南大区影片经理公司工作,那时公司除放映国产片和苏联片外,还接收了大量美、英等影片,这样使李少白对影片有了比较广泛的接触,开始了对电影的学习和钻研,1951年底在《大公报》上发表《谈苏联影片<起死回生>》,从这时开始,他经常在报刊上发表影评文章。
1954年李少白调到北京电影发行总公司宣传处工作,还参加公司的选片工作,这一时期他又撰写了大量关于《罗马11点钟》、《没有留下地址的信》、《马路天使》、《南海潮》等国内外影片的评论文章。1956年,他被《文艺报》聘请为电影方面的评论员,1957年他调到影协,1958年调到该会电影史研究室,参加了《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二卷)的编写工作,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工作,1963年,我国第一部电影史终于问世了。此后,李少白着意于电影理论和电影美学的研究。1978年后,李少白发表大量理论文章及书籍。如《谈影片故事性》、《论电影人物形象塑造》、《中国电影历史及理论》,李少白一面从事中国电影史和电影艺术理论的研究,一面带电影研究生和博士生,他是我国唯一的电影博士生导师。近年来,他还参与了大量的关于电影的专题片的监制工作。
李少白 笔名少白。1939年生,湖南宁乡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儿童诗集《长胡子的娃娃》《捎给爱美的孩子》《小小蝌蚪会唱歌》《少先队活动朗诵诗》《淡绿的月亮》,童话集《大尾巴奇遇记》《傻熊多多的故事》等。还写过不少歌词,由他作词的儿童歌曲《我向党来唱支歌》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二等奖;《来吧,来踢球》在1988年世界儿童音乐节中获奖。
中国风景摄影家你有了解过吗?跟着我来了解一下这位摄影家吧
一,职业简历
王建军,男,1954年出生,祖籍山东。1970年参军,1995年转业。1986年开始摄影创作,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专业委员会艺术委员,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著名风光摄影家。多年来,专心致力于中国西部风光、人文地理以及历史题材的拍摄和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摄影艺术风格,其作品被大量采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业界颇具影响。
近年来,被瑞典哈苏、日本佳能、美国柯达、日本富士等公司聘为专业形象大使,在国内外做巡回幻灯演示和讲座。曾多次赴丹麦、瑞典、南非、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柬埔寨、美国、南非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和拍摄。2003年被评为哈苏摄影大师;2003年9月在澳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天地之间”摄影个展;2004年应邀参加北京故宫国际摄影大展。多次担任国际全国及省、市等影赛、影展的评委工作。
主要著作有《中国西部风光》、《康定》、《柬埔寨》、《粤赣神韵》、《情铸广贺》、《中国西藏风光》、《永恒的记忆》等画册。
二,主要业绩
一、1986年开始摄影创作,足迹走遍了整个中国西部和几万公里的西部边陲。主要工作和成果有:
1989年在部队工作期间,担任老山前线文化干事和战地摄影工作,拍摄了大量的战地资料和影像,成功的策划和组织举办了《老山颂》影展,受到了部队的表彰。
1990年参加总政组织的《中国西部边关五万里》摄影采访工作,历时七个多月,行程五万多公里,走完了整个西部边防线,园满地完成了采访任务。
1992年与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共同完成了《七百年后的马可波罗》画册的拍摄工作。
二、 获奖作品主要有:在九十年代有百余幅作品分别荣获国际国内摄影大赛的金、银、铜奖。
作品《沙漠行军》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六全国影展铜奖; 作品《沸腾的矿山》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影展铜奖;
作品《转场》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影展铜奖;
作品《古格神韵》荣获全国第六届尼康杯大奖赛金牌;
1991年作品《边关古堡的畅想》荣获四川首届巴蜀文艺奖;
1992年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十大青年摄影家》
称号;同年荣获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第二届摄影艺术金像奖提名奖;
1994年作品《边关古堡畅想》获美国柯达杯全国专业大奖赛金牌;1995年作品《西部神韵》获爱克发全国专业摄影大奖赛金牌;
1997年作品《高原晨曦》荣获第五届中日文化交流会风光摄影金奖。
三、主要影展有:
2001年在山东东营一品国际摄影节举办了《山远水远》摄影艺术展;
在1992、2001、2007、2009年期间,应邀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二、五、七、八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分别举办了《山远水远》、 《天地之间》和《在那遥远的地方》、《中国西部风》的讲座和影展;
2003年9月参加中国平遥国际摄影节风光电视论坛;
2004年3月在澳门举办了《天地之间》摄影艺术个展和讲座;
2004年9月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天地之间》摄影艺术个展;2004年10月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北京故宫国际摄影大师邀请展,并做专场幻灯演示;
2006年在青海第一届国际摄影节举办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摄影艺术展;
2011年在深圳雅昌艺术馆举办《越过海洋的握手》摄影艺术个展;2012年参加了在中国美术馆《花椒欲望》摄影艺术展览;
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瞬间世界》、香港、澳门、马来西亚等电视台邀请做访谈嘉宾。
四、多年来,积极参与和组织策划了各种摄影活动和影展,主要工作有:
1、2001冬成功策划组办了《首届海螺沟冰川摄影节》,并创办“海螺沟冰川摄影创作基地”。
2、2006、2007年策划和参与了第一届、第二届青海省国际摄影节。
3、2007年参与策划了《成都一日》摄影活动。
4、多年来,参与策划了四姑娘山、九寨沟、海螺沟、康定、金川等风景区的拍摄和推广宣传活动,为宣传中国西部贡献出智慧和力量。
5、应中国摄影家协会下属《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杂志社、《大众摄影》杂志社及各地摄影家协会、著名品牌厂商以及各团体机关的邀请,每年平均在全国各省市及大专院校进行多达几十场摄影艺术讲座和培训,对普及和提高影友的摄影水平,做出了积极和富有成效的工作。
6、积极与《中国摄影报》、《中国摄影》杂志社、《大众摄影》杂志社等摄影媒体合作, 组织影友及海内外摄影家到中国西部进行摄影创作,为提高影友的摄影水平,繁荣摄影创作做了大量的工作,成效显著。
7、多年来,应瑞典哈苏、日本佳能、美国柯达、日本富士公司、捷信脚架、乐摄宝公司的邀请,聘为专业形象大使、特约讲师,并在国内外作巡回和专业幻灯演示讲座。其作品多次应邀在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丹麦、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展出。1993年与日本佳能公司合作,成立了第一个“中国佳能摄影俱乐部”,对日中摄影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1999年应哈苏公司邀请参观了哈苏公司总部、并在北欧最大的“Massan”国际摄影节上,代表哈苏公司在做专场幻灯演示。作品《珠峰夕照》被瑞典哈苏公司艺术中心收藏,并作为《中国摄影》等专业摄影刊物的形象广告大量采用,2003年被授予“哈苏摄影大师”称号。近年来曾多次赴南非,赴柬埔寨、尼泊尔,马来西亚、汶来、新加坡、越南,德国,奥地利,波兰,法国,西班牙,美国等国进行国际交流和摄影创作。
8、多次担任全国、各省、市和自治区摄影节及摄影比赛的评委工作。主要担任有:平遥国际摄影节、《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亚洲风采》等重大摄影比赛的评委。
五、用摄影服务于社会,主要工作有:
1、自九十年代中期,渐渐远离了各种摄影比赛和名利的诱惑,沉下心来,专心致力于中国西部风光、人文地理以及历史题材的探索和拍摄,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摄影艺术风格,用摄影服务于社会和大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内外颇具影响。拍摄的大量图片被摄影媒体和各种画册、报刊、杂志,CD封面和广告业选用,影响甚广。作品《九寨沟.长海》、《贡嘎山》被邮电部用作邮票小型张;积极参与国内重大建设项目的拍摄,为记录工程建设,讴歌建设者的精神风貌做了大量的工作。
2、几十幅中国西部风光的影像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及上海世博会采用和展示,为宣传中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3、2008年5月12日,四川发生了里氏8级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积极勇敢的投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和朋友们一道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灾区的情况和抗震救灾的英雄气概和精神,并以最快的速度出版了反映“5.12”大地震的中国第一本黑白画册《四川大地震》,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此画册为灾区获得捐款1240万元,全部捐助给了德阳市天齐村,为灾区修建了一千多间临时过渡房,为灾区重建家园做出了贡献。作品《不屈的信念》先后共计拍卖了14万元,全部捐献给了地震灾区和“邱光华”英雄机组。
4、积极参加中国文联和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的“送温暖,下基层”活动,分别赴黑龙江,吉林,广西,贵州等地进行慰问和服务,园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和任务。2007年作为代表参加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同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建国以来为摄影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者”;2008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评为“2008年抗震救灾优秀摄影家”。
六、主要著作画册有:
《中国西部风光》、《康定》、《柬埔寨》、《粤赣神韵》、《情铸广贺》、《中国西藏风光》、《永恒的记忆》、《中国西部的守望者》等。
1953年 生于河南开封1969年 至1978年在东北辽宁做过“知青”、电工、小提琴演奏员1978年 考入沈阳音乐学院管弦系深造1980年 任河南省歌舞团管弦乐队首席中提琴1984年 调入河南省艺术研究所从事专业摄影1993年 北京当代美术馆首次举办个人专题摄影展 《场景》1995年 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摄影集《场景》1996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摄影家》 杂志社主办,在北京召开《场景》——姜健摄影艺术研讨会1997年 美国旧金山、洛杉矶——《场景》摄影展1998年 法国巴黎、阿哈斯——《场景》摄影展2000年 丹麦奥胡斯国际艺术节——《场景》摄影展2000年 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摄影集《主人》2000年《主人》系列作品荣获“柯达杯”《中国摄影》2000年度专业反转片优秀摄影师奖2001年 北京大众影廊举办《主人》摄影展并由《大众摄影》杂志社、中国摄影出版社联合举办姜健摄影艺术研讨会2001年 荷兰那顿国际摄影节——《主人》《场景》摄影展2001年 法国尼斯国际摄影节——《主人》摄影展2001年《主人》系列摄影作品荣获第三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 ”人物服饰类一等奖2002年《主人》摄影画册荣获2002年平遥国际摄影大展“阿尔卡特”中国优秀画册二等奖2003年《纱阁戏人》系列作品于法国蓬皮杜中心展出 并为法国 《国家摄影中心》收藏2004年 法国阿尔勒——《中国在法国》摄影联展2004年 法国巴黎——《平遥在巴黎》摄影联展2004年 美国缅因洲贝茨学院美术馆——《中国掠影》摄影联展2004年 北京 〈 紫禁城国际摄影大展〉〈主人〉影像之路姜健在他的影像之路上独行,他用最直截了当的肖像手段去记录人、记录时代,而他做的事不止于写实。姜健对在旁人看来没有意义的农村生活景观——《场景》中注入了自己的温情与思索,并以极大的耐心细细刻画;在《主人》中,他以环境肖像摄影的形式辅以大景深的环境细节描写,为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农民造像,展示了农民生活空间中的现实景观。2004年8月开始,姜健继续致力于挖掘历史和记忆的领域,历时一年,他完成了新纪实摄影——《孤儿档案》。姜健一直为自己的图像能成为公共记忆而工作着。他的一系列肖像作品建立了中国的民间社会和传统文化的珍贵档案,是一份可以据此解读中国某个地区的农民生存状态的视觉文献。
王克举,自由鸟类摄影者,齐齐哈尔梦鹤苑“苑主”。1959年生于齐齐哈尔,1999年开始摄影,2001年获《中国摄影》反转片“摄影十杰”,在福建莆田举办“丹顶鹤”影展,2002年在北京大众影廊举办“丹顶鹤”影展,作品《仙鹤下凡》获斯里兰卡国家获,作品《鹤击长风》在美国世界摄影家协会首届比赛中获奖。
距扎龙湿地2公里处的一处沼泽中,有一座清一色的红砖到顶红瓦罩盖的中国民间传统建筑,在芦苇和零星水面的掩映下显得古朴而端庄。
这座建筑就是扎龙湿地上著名景观———中国扎龙梦鹤苑主题公园。
走进公园,展馆共7栋,每一栋面积约100平方米。有扎龙仙鹤、天鹅、鸟类展馆,世界鹤类展馆、鹤类剪纸、鹤类刻画展馆、鹤与人油画展馆、扎龙满族历史展馆等七个展馆。公园用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了世界15种鹤和扎龙多种鸟类。每一幅摄影作品的下面,还有相关鸟类生态环境和生活习性的文字说明。
这个公园的主人叫王克举。
利用民营资金兴建鹤文化主题公园,王克举是国内第一人。
2002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致电竣工剪彩的梦鹤苑“苑主”王克举,称:“个人创办以自然生态为内容的主题公园,是人民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一种尝试。”
百万富翁举债建梦鹤苑
45岁的王克举有着与许多同龄人类似的经历,1976年下乡,1979年返城。1991年,王克举借了900元钱开了一家小印刷厂。5年后,王克举成为百万富翁。
在一些人眼里,王克举是个“不务正业”的人,有了钱,王克举开始四处宣传“保尔柯察金”式的英雄司晶的事迹。6年时间,王克举奔波在全国各地,为司晶策划了上百场演讲,并自费编辑出版了4本宣传司晶精神的书籍。司晶的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激励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人。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司晶背后的支持者是一个名字叫王克举的人。
王克举的“不务正业”还表现在他的“突发奇想”上:2001年,拍鹤小有名气的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创建一个全国独一无二的鹤文化主题公园!
几年来的折腾,已经使王克举口袋里的钱所剩不多,于是他又四处借债60万元,用一年多时间完成了他的另一件作品———梦鹤苑,并于2002年8月竣工开园。
龙江湿地万里踏访记者一行在梦鹤苑参观时,不知不觉地被王克举的仙鹤情结感染了。流连于梦鹤苑那一幅幅摄影作品前,我们也心潮难平。他在作品中表现的无论是晨光初现、落日熔金时的鹤,还是搏击长空、沐浴凌波时的鹤,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这些作品都是王克举全身心投入的杰作,无不反映着他的灵性,透射出他与仙鹤的心神交融。
省旅游局局长宁士敏参观梦鹤苑后评价说:“黑龙江旅游景观有两处最有文化,一是阿城金文化,一是梦鹤苑鹤文化。”
王克举说,梦鹤苑刚刚起步,目前还举步维艰,他打算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继续二期工程,筹建“扎龙湿地生态公园”、复原鹤城古迹“梦鹤亭”、修建“鹤仙子徐秀娟纪念塔”,还要建丹顶鹤版画馆、国画馆、年画馆、民间艺术馆、“鹤与人”摄影馆,将“梦鹤苑”建成中国独一无二的鹤文化名园。
摄影“小字辈”走上清华大学讲坛
2002年1月11日,王克举在北京举办完《鹤问》主题摄影展览后,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邀请到清华大学举办了《呼唤绿色环保爱惜珍稀鸟类》的专题摄影讲座。
1999年才拿起相机的王克举,“神话”一样地登上了清华大学的讲坛。
说起摄影,王克举有说不完的传奇经历。
王克举从迷上摄影到成为著名摄影家仅用了两年的时间,这被业内人士广泛称为“具有传奇色彩”。
1999年秋,在陪朋友到扎龙游玩时,王克举“突然间领悟了丹顶鹤的美”,这也是他第一次把镜头对准丹顶鹤。此时的扎龙天高水阔,碧波万顷,芦花俊逸,大气磅礴。在蓝天阔水之间,丹顶鹤或大翅舒展,或优雅漫步,或玉立风中,或仰天高歌,万千姿态令王克举无限感动和深深震撼。
从此,仙鹤就成了他的知音和另一个自我。从此,他找到了与大自然沟通的载体,开始了与鹤共舞的摄影生涯,创造了令人吃惊的辉煌。
王克举是一条道跑到黑的人。为了拍鹤,他去过扎龙500余次,有时一天竟往返二三次,一辆旧斯克达轿车当越野车用。
今年7月,在拉着辽宁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到扎龙拍鹤时,王克举的老爷车终因积劳成疾报废在去扎龙的路上。
为了拍鹤,他让助手将他“扔”在扎龙腹地,身上盖上厚厚的草,趴在湿地上,“一蹲就是一天”。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一般的相机都要受影响,王克举用的是自动相机,常常拍半个多小时就冻得不好使了。后来,他就做了一件小棉袄给相机穿上。有时候,为了避免惊动鹤,他连小便都躺在地上侧过身去解决。体重近100公斤的王克举,患有严重的气管炎,一遇冷风就咳喘不止,所以,整个漫长的冬季,他的胸腔一直风箱一样地嘶鸣着。
王克举计划拍全拍好全世界15种鹤,他像一只候鸟一样,南来北往地随鹤而动。在云南拍鹤时,高原乏氧使他举步维艰,而且一天之中要经历天气的不断变化,忽而白雪缤纷,忽而狂风大作,忽而深雾弥漫,由于条件所限,常常是一白天只吃几个被当地人称作“洋芋”的土豆……
就这样,到目前王克举拍摄了5万多张照片,记录下了鹤们无数个精彩的瞬间。一个作者在采写介绍王克举的文章中称套用了美国电影《与狼共舞》的片名,称他为“与鹤共舞”。
在王克举拍摄的大量摄影作品中,有10余幅丹顶鹤作品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国际影展中获奖,成为中国丹顶鹤摄影国际获奖最高最多的人。他也先后应邀在国内国际摄影艺术节举办丹顶鹤影展,有10幅作品被制作成为邮票和邮资明信片公开发行。
“拍鹤”之心在于“人鹤和谐”
摄影创作取得成就后,王克举仍旧郁郁寡欢:当年摄影记者解海龙的一张“大眼睛”,唤起了中外各界对我国失学儿童的关注,进而开展的“希望工程”,让数以万计的失学儿童重返校园。
“我拍鹤又当如何呢?!”
在拍鹤的过程中,王克举走进了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徐秀娟烈士的精神世界,深深地为徐秀娟献身环保的精神所倾倒。他立志,要用手中的相机弘扬烈士的不朽精神,捕捉丹顶鹤的美丽瞬间,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于是,他在《中国摄影》、《大众摄影》、《人与自然》等十几家报刊杂志发表了大量的丹顶鹤摄影专题,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大湿地,世界鹤家乡”的美丽自然风貌。
2002年6月,为纪念徐秀娟殉难15周年,王克举策划发起,并与中华环保基金会共同承办了纪念徐秀娟殉职15周年《一个真实的故事———仙鹤姑娘摄影展》。这次活动共制作150块展板,其中有王克举的丹顶鹤摄影精品100幅。这些展板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直到目前,这些展板仍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
“这些年,我抛家舍业,义无反顾地走进这块水禽湿地,为了什么?决不仅仅是为了摄影。我营造梦鹤苑,是想给全国各地来扎龙拍摄丹顶鹤的摄影人提供一个良好的拍摄和观摩的环境,更想给后人留下点超越于物质之外的东西。”王克举说。
游客戴景春在看梦鹤苑后留言:感谢丹顶鹤,提升了我们追求真实发展的意境;感谢王克举,是他使我悟出了点滴人鹤相谐,从人鹤相谐到人人相谐的真谛。
2004年9月3日,国际鸟类基金会主席吉姆.哈里斯到梦鹤苑参观后在“游客意见留言簿”上留下了如下的“意见”:“非常感谢能够和你一起分享梦鹤苑,在这里我能够看到美丽的鸟,芦苇,还有你照片上表现出的天堂。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广泛的一系列的美,你是一个拿相机的艺术家,对于这些照片,我任何语言都无法描述,这些独一无二的照片的美,简直令人无法相信。能够看到你的照片和艺术是我的荣幸,我非常感谢这次非同寻常的经历。”
摄影师王克举访谈
主持人:王克举我看过你不少拍仙鹤的照片,而且从朋友那儿也知道你从1999年的秋天才开始第一次摸照相机开始拍仙鹤,但是对于我来说你给我的一个直觉,你好像不是一个摄影人。
王克举:其实我也不是摄影人,99年秋天之前我从来没有搞过摄影。
主持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契机让你选择拍照片了呢?
王克举:96年的时候我结识一个保尔柯察金式的英雄,我利用六年的时间在全国各地策划了他一百多场演讲,包括(在)北京大学,(这些演讲)激励感染了千千万万的人。那个时候我为他编辑出版了四本书,这些书用的图片都是求搞摄影的朋友去拍摄,不一定每一次都能去拍摄(好),这样就丢了很多镜头,我就准备自己拍,结果就买了一套佳能相机。
主持人:其实本来您要开始摄影的打算是为了给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拍人物照片那怎么会最后展示给大家的都是仙鹤的照片呢?
王克举:实际人物照片我已经拍了很多,我做这件事的时候做得也很累这(用了)六年的时间,我自己有一个企业,我把企业(都)交给别人经营,也不顾企业受到一些损失,而且我耗费了很多精力来做这件事。尽管我是幕后策划,也不在乎名和利,但是遭到了一些人的误解,就是觉得身心特别疲惫。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你觉得您自己心灵上受到一种伤害,那一个人可能在心灵上受伤害或者有压抑的感觉的时候他会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某一件事情上,想宣泄出来那你选择的是……
王克举:就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带着相机和几个摄影界的朋友来到扎龙保护区,看到丹顶鹤,应该说这是古代的高洁之士的象征,我立刻被丹顶鹤的仙姿所打动,从此就是一发不可收拾,就开始拍丹顶鹤,而且在拍鹤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大概去(扎龙)有五百多次。
主持人:拍了多少照片呢?
王克举:大概有将近四万张。
主持人:摄影毕竟依赖于照相机和胶卷这些技术特征,那您向谁学习呢?
王克举:最开始的时候我不懂,我根本就不知道还有正片和负片之分,我就知道人们平时拍只有胶卷。在摸相机头三个月的时候,我用的全是负片当我看到一些朋友演示幻灯片的时候,我被幻灯片的效果深深的打动了,色彩特别饱和,所以从那儿以后我就再也没用过负片,除非拍纪念照。
主持人:从这个挂着的这张照片上看,它整个画面动感很强,快门的速度相对来说可能跟丹顶鹤的运动速度相比的话,它显得慢了一点,这样的一张照片出去是一个初学者看到之后,他可能会说我这个照片是虚的不能用吧。这张照片是您自己挑出来的吗?
王克举:对。
主持人:这张照片我有意尝试了这种拍摄方式。刚摸相机的时候我对一些拍摄方法也不太明白,但是我挺注意看一些幻灯片,我想尝试。这幅作品叫《仙鹤下凡》,仙鹤嘛,我想怎么把它的仙劲表示出来,所以我尝试在一个高的角度用三脚架把相机架好,用大概是十五分之一秒拍摄,最后拍了有六七张,选出来这张我认为还是比较满意。鹤像仙女(舞动)那个长袖一样从天而降,翅膀的层次也表现出来了。这部片子还在斯里兰卡获国家奖。
主持人:我觉得那可能在选择题材的时候您占了一个先手,因为对于摄影来说比较难的可能是把不太好看的东西拍的让人觉得印象深刻,而仙鹤无论是从外形还是气质上讲都是一种非常优美的动物,那摄影师在面对这样的动物,不管怎么拍可能都不会太难看。
王克举:有这个原因,但是我更多的是拍之前有一个思考,就是我按一个专题来拍,就是像挖井一样,一口井挖出水,再换一个地方再挖。
主持人:您的专题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王克举:丹顶鹤是文化鸟,有几千年的鹤文化历史,亚洲国家的人都喜欢,而且它是吉祥美丽高贵的一种象征,我喜欢拍鹤还有一个原因,鹤是那种高洁之士的化身,古人有很多文人墨客以养鹤显示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所以丹顶鹤属于这样的形象,这也是我非常喜欢拍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个重要的精神寄托。
主持人:给我的感觉你在一开始拍鹤的时候可能是为了寄托自己个人的一种情绪,但是现在您再拍鹤的时候好像目的已经变了。
王克举:我现在主要是想通过拍鹤呢使人们更加喜欢这个珍惜的鸟类,我现在拍鹤主要目的就是说把丹顶鹤拍深拍透,延续咱们有几千年鹤的历史文化,另外通过展示丹顶鹤仙姿让人们喜欢它,保护它,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另外,鹤也是一种爱情的象征,两只鹤一般都是形影不离,有一次这两只鹤在洗澡,我想能不能抓几套类似一种谈情说爱(的情景),能不能把这种东西表现出来。这个作品叫《相思河畔》。我在远距离观察、等待。最后它出水的时候像出水芙蓉一样抖动着身上的水珠,这个时候那个鹤看它上岸,以后两只鹤有一种呼应,这个时候我按动了快门。拍出了以后,感觉动感和呼应里头有一种内涵在里面。
主持人:我看您的照片里有不同的色彩,在不同的光线和时间下面拍仙鹤您现在找到什么窍门了吗?
王克举:没什么窍门,就是勤奋,实际就是拍到我这个程度应该说一般人能拍,就是一般人没有下到我这个功夫。
主持人:你这么执着地拍仙鹤究竟是为什么呢?
王克举:是排遣孤独的一种方式。再就是8月16号我创建了一个中国扎龙蒙河院,其中有四个是摄影的展览馆,有一个丹顶鹤摄影艺术馆,我拍完鹤之后我要把它尽量地运用,能够让社会受益,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主持人:等于是把丹顶鹤的照片用于社会让人们能更多的认识到。
王克举:另外就是今年的6月1我发起并策划了纪念徐秀鹃烈士牺牲15周年“一个真实故事——仙鹤姑娘”影像展,主办单位是国家环保总局、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北京大学环保办,承办单位就是我创办的公园还有中华环保基金会。展出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通过看徐秀鹃烈士的事迹,能够感受到英雄献身环保的意义,能(把环保)变成一种自觉行动。
主持人:我看到您的一年四季都到鹤乡去拍照片。
王克举:是。我们那儿冬天一般都在零下二、三十度,一般的相机,机械相机长时间(在露天下)都要受影响,你像我用的都是自动相机,像上次就是我用的那个宾德64N,买的时候非常兴奋,拍了大概有半个多小时冻得就不好使了,不干活了。后来我就吸取教训给相机做了一个小棉袄穿上了。三月份是丹顶鹤交尾的一个季节。为了拍到一种非常精彩的在野生环境当中丹顶鹤交尾的镜头。每天早上起得非常早,开着车停到芦苇旁边,这个时候 还是冬天呢,积雪都很厚,踩上去深一脚浅一脚。因为三脚架很重,还带着长镜头135的、120的,因为有时候不知道遇到什么情况,只带一种相机恐怕会失去机会。大概有个十多天时间,每天早晨都这样,累的有时候坐在雪地里就不愿意起来了,就到那种程度。但是最终终于拍到了太阳升起的时候鹤的交尾,拍到太阳和鹤拍到一起这样的一个非常难得的瞬间。
主持人:我看过一篇写您拍丹顶鹤的文章,标题套用了美国的电影《与狼共舞》的标题叫做《与鹤共舞》,您觉得您现在跳起来了吗?
王克举:现在刚刚起步吧。
1965年出生于重庆黔江的土家族摄影家刘俊阳,是一名体制内的官员,也是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刘俊阳是勤奋的,他几乎把自己的全部业余时间都交给了摄影,这自然比起那些只谈论少实践的所谓爱好者甚至摄影家强很多,这也是他能快速提高技艺的关键;刘俊阳是好学的,在我创办摄影培训高级班一年里,他几乎每次课、每次点评都不落下,而且还奔走各地,听邓维、索久林等大师们的讲座,观摩连州国际展、第二十四届国展等著名影展,这是他不断自我纠正,增加艺术储备,完善创作思维的较好手段;刘俊阳是用心的,他不只是在拍摄,而且善于思考,关注社会,乐于助人,这是摄影作品提高到一定层次对摄影家个人修养的要求和必然选择。
摄影创作就是一种修行,是自我人格完善的过程,也是摄影家灵魂的旅行。丰富生动的影像,在摄影人这种心灵旅行中吟唱,发出他自己内心深处的,而且是这个世界所期待的声音。
这些年,他的作品开始在网络和中国主流摄影媒体上频频亮相,受到广泛关注。《半边天》、《苗乡盛事》在《中国摄影》杂志发表;《家在黔江》、《掌中大世界》在《大众摄影》杂志发表;《苦练》、《基础》等作品在《中国摄影报》发表;《五彩生活》入选重庆市第十六届书法美术摄影联展;《苗乡盛事》入选2013年贵州梵净山国际摄影展;《掌柜午餐》在《大众摄影》最近的征集活动中获得一级佳作奖;刚刚评选结束的2013首届“天翼手机杯”全国摄影大展中,他的《喜讯》获得了最高荣誉——金质收藏奖。
2
刘俊阳喜欢摄影的时间也不算太短,但前些年他的作品很少引起我的关注,过去的印象中他喜欢拍摄些自然风光、花卉小品、美女模特什么的。曾经让我感觉就是一般官员摄影群体和沙龙摄影的拍摄路数,玩玩小资情调,追求唯美和快乐。然而,最近一年多来,他的创作出现了明显变化,作品中多了对社会生态的观察,对人本意识的思考,对民生万象的关注。换言之,他的作品中有了更多思想和精神层面的东西,语境出现了新的变化,语言的张力明显增强,作品显现出更多耐人寻味的东西。看刘俊阳这些年摄影作品的发展和变化,让我想起了2013年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主题——告别经验。
在艺术渐渐沦为生产的时代,在摄影图片疯狂增长的今天,我们曾经拥有的艺术经验,不断受到批评和诟病。我们需要告别过去,告别经验,重构摄影理论的细节和评价体系,重新审视自己镜头和作品,重新思考我们所拍摄的图片到底要拿来干什么?它对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作用?这一年来,刘俊阳或许正是经历了这样的思考、变化甚至是阵痛。
任何一种艺术创作最可悲的莫过于不断地重复自我。叙述方式、语言情趣、题材取向等已成了不少摄影家的包袱。每一张摄影作品都是摄影师内心世界的情感密码,他们感觉自己前面的路越来越窄,感觉无法跟上时代的变化,感觉自己的世界已经没有了秘密,甚至难以对他人的作品产生共鸣。这个时候,摄影家应该做的,就是和刘俊阳一样,果断地向经验告别,重新寻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更有利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创作方向。或者告别没有出路的天空,或者告别没有天空的出路,重新开始。
3
当代艺术不再强调形式感和装饰性,不再拥戴形式上的纯粹主义。1970年代以来,摄影转向用批判的目光看待视觉艺术,开始强调观念的表达和批判性实践。那些所谓权威和大师们按他们的经验制定的摄影艺术游戏规则,其实大可一笑而过,将我们的镜头指向人类所共同面对的问题与困境,才是摄影作为当代艺术应该担当的责任,这也是摄影本质的所在,即便不把摄影创作当成艺术也没什么大不了。刘俊阳作品明显经历了这样的变化,特别是从他在《大众摄影》获奖而编的作品集《驿站》中可以看见这样的“告别”与“前行”。
《半边天》是刘俊阳第一次在摄影圈认可的几种专业媒体之一《中国摄影报》(2013年44期)上发表的第一张作品,或者叫严格意义的处女作。作品拍摄于重庆黔江濯水古镇上的小酒厂里,就是那种传统煮酒的作坊,水泥砖砌成的简陋的作坊里雾气升腾,红衣女在雾气中挥铲劳作,从酒锅里铲出酒糟。这口大酒锅,在广角镜前,只半边就占据了画面的一半,这半边锅的视觉形象就是这女人的“半边天”,形式感和空间效果是作者没有放弃的“经验”,也可能是这幅作品被编辑选择的理由。放弃了“陪体”之“经验”反而增强了内容的孤独感,突出了“女人能顶半边天”的中国式女性颂歌。这张作品后来又发表在《中国摄影》2013年9期上。
《苦练》首度发表于2013年59期《中国摄影报》。这幅作品貌似用定焦镜头、大光圈,靠近被摄对象拍摄,大光圈所营造出的虚实对比,很好地表现出点面的关系和纵深感,也突出了主体形象。准确的用光,有力的双手,下巴上欲滴的汗珠,极好地体现出行伍本色。严肃的神情中透露出军人的特质,也成功地刻画了人物形象。从这张作品上可以看出刘俊阳良好的摄影技术功底和构图经验。
非常难得的是,《中国摄影报》发表《苦练》之后的下一期报上,紧接着又发表了刘俊阳的《基础》。暗光下的拍摄,再次证明了他的技术功底。这也是一张形式感极强的作品,柱基之下,深穴之中,工人依稀可见,柱洞形成的圆圈,营造出很强的空间感和节奏感。这一基础不只是城市建设之基础,也表达出对民工的情感,他们也是中国社会发展之基础。由这幅作品,我看到了作为官员的刘俊阳,对基层民众的观注,对社会民生的解理,对人类发展的思考。
《苗乡盛事》首先发表于《中国摄影》2013年11期。拍摄角度也非常独特,构图上突破并告别了日常“盛会”拍摄的经验。仍然是他惯用的定焦头、大光圈手法,虚化了那些本来就不可能清晰的“盛事”,进一步突显主体,突出表现三个苗家女的头帕,很好地刻画了 “苗乡”女人服饰上的特点,完成了作品朴素而又准确的记录表达。
《五彩生活》这幅作品是我和作者还有其它几位影友一起拍摄的。同一画面的作品在国内多项比赛和展出中亮相。刘俊阳这一幅也入选了重庆市第十六届书画摄影展,并获得优秀奖。一面墙前,洁白的墙面上描绘着她们对生活的追求和梦想,她们不是在自由创作,自由构思,自由抒发情感,她们不为浪漫,而是一种劳动,为了生活和梦想的劳动。画面中这个小小女生则是这幅作品成功的关键,是这张照片的亮点、焦点、兴趣点。成人与儿童、站与蹲、明与暗、心中之境与笔下之境的对比,也表达出民工孩子别样的周末或假日。作品真实再现了农民工的生活境遇,也表达了作者善良、客观而丰富的人本精神。从这些作品开始,我看到了刘俊阳摄影作品的根本变化,他开始了直面社会、直面生活、直面自己更真实的内心和摄影本真,也开始了作品生活化新风格之旅。
这张《掌中大世界》最初获得的是大众摄影杂志网络天地 “一级佳作奖”,并发表于《大众摄影》2013年第10期,后来又以《喜讯》之名,在2013首届“天翼手机杯”全国摄影大展获金质收藏奖。这也是他第一次获得全国大赛金奖。作品拍摄于重庆市正阳工业园区一个钢材销售企业库房。画面简洁而不简单,人物单纯而不单调。在夏天,这种钢筋圈里,是民工们午睡的地方,闷热时节,这里面反而显得凉快许多,钢筋圈里已经磨得光滑的稻草和纸板,可以看出这里是他们常常休息的地方。然而这个小伙子却没有睡意,他蜷缩在里面,专注于手机,甜美的神情中流露出幸福和快乐。这一刻,打工生活的种种体验丰满而充实。
《掌柜午餐》于近期获得了《大众摄影》微征集活动一级收藏奖,并获准免费印制了他的第一本作品集。作品给我们分享了一个春节前夕春联摊点的故事。一个看摊的小女孩,看似中午正饿的时候,一边看摊,一边很满足地吃着烧饼。黄金分割线上的主体人物形象而生动,目光关注着这新年将至的时刻。温暖的红色透出浓浓年味,年味中自然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孩子们从小学习着生活的担当。这样的图片更显真实,更有生活气息,这是民俗事项很好的叙述方式,在生动的叙述中表达作者的真情。
刘俊阳还有很多优秀的作品可让我们玩味,让我们为之感动,通过对部分作品的分析,我们粗略了解了他摄影作品的变化历程,知道了他经历变化后作品的基本风格,也感觉到了他告别固有经验之后新的前行。
4
我以为,刚刚所分析的这些作品,是刘俊阳告别经验之后的影像行吟。然而这种告别还只是一种对自我经验的告别,还带着明显的他人经验或者说是摄影的固有经验。这应该是他继续前行中,摄影留给他的一个思考。
从他的作品中,观念和思想并不是一眼可以洞察的东西,他把这些都退到了影像的背后,把思考留给了读者。然后,对自我观念的表达,自己真的是清楚的吗?我们可以不把话说完,但不可以心中不清楚。因而我想,明确自己每一张作品的内在观念,应该是他可以突破的一个方向。
我相信,刘俊阳一直在努力将心像变为镜像,同时也在努力将镜像变为心像。因为映像中他一直努力于摄影的后期的学习和研究。从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印记。不过,我更愿意看到,有一天,他能够心镜合一,淡忘那些所谓的PS技术,少一些匠气,多一份自然,回到相机最初的功能上来,实现在影像语境中自由呼吸,以最原始也是最真实的方式直面社会,直面内心,创作出更多不但有档案意义,也有现实意义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有人说摄影是“有钱、有闲”人的玩法,作为体制内的摄影人,要在工作之余进行创作,特别是还要做到有所突破,有所收获,更不容易。刘俊阳有这样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是人人都有的。我祝愿他在摄影路上一路前行,并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