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刊号

2023-12-07 20: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刊号

1990年获陕西省优秀期刊三等奖;1996年获陕西省优秀期刊二等奖;2000年获陕西省优秀期刊一等奖;2006年获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读评优编辑出版优秀奖;2007年国家科技期刊出版形式规范检查合格单位;2007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出版形式规范检查评比中荣获优秀期刊奖;2009年陕西省科技期刊审读评比中荣获“陕西省特色科技期刊奖”。 国内检索系统: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医学文摘·检验与临床》核心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引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国际检索系统:美国化学文摘社《化学文摘》收录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来源期刊;英国《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文摘》收录期刊;英国《全球健康》收录期刊;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期刊;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收录期刊。

检验专业可以投稿的杂志(2019年)

Clin Chem 7.292

Crit Rew Clin Lab Sci 4.677

Advan Clin Chem 3.367

Clin Chem Lab Med 3.595

Clin Biochem 2.573

Arch Pathol Lab Med 4.094

Clin Chim Acta 2.615

Biochem Medica 2.114

Clin Lab Med 2.598

Ann Lab Med 2.803

Int J Lab Hematol 2.141

Ann Clin Biochem 2.044

J Clin Lab Anal 1.504

Scand J Clin Lab Invest 1.475

Lab Med 1.084

J Med Biochem 暂无

Clin Lab 0.940

Ann Clin Lab sci 0.927

国内杂志: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文核心)

中华微生物和免疫学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科技核心)

检验医学(科技核心)

医学检验与临床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

临床输血与检验(科技核心)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科技核心)

中国实验诊断学(科技核心)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科技核心)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科技核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科技核心)

中国免疫学杂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是不是核心期刊

非核心期刊。
本刊收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7年版)
提示: 《引证报告》2007年版影响因子: 0.084
本刊收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8年版)
提示: 《引证报告》2008年版影响因子:0.183
本刊收录在: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2009年版)
提示: 《引证报告》2009年扩刊版影响因子:0.268

WS/T 463—2015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简介

WS/T 463—2015 xuè qīng dī mì dù zhī dàn bái dǎn gù chún jiǎn cè

Measurement of serum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CS 11.100 C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463—201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Measurement of serum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06月23日发布,自2015年12月31日起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北京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医院。本标准起草人:周新、郑芳、陈永梅、陈文祥、王抒、董军。

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

本标准规定了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及其质量保证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实验室的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也供有关体外诊断厂商参照使用。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分析系统  *** ytical system

适合对某检验项目在规定浓度范围内给出分析结果的一组按规定条件使用的仪器和装置,包括试剂和物品。

注1:对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分析系统主要由按规定条件使用的仪器、试剂和校准物组成。

注2:其他标准(如GB/T 22576—2008)中的类似概念为“检验程序”,但检验程序包括更广泛内容,对于本文件,分析系统相当于检验程序的分析部分。

注3:改写ISO/IEC导则99:2007,定义3.2。

2.2

验证 verification

提供客观证据,考虑任何测定不确定度,说明给定事物满足规定要求。

[ISO/IEC导则99:2007,定义2.44]

注1:本标准主要是指分析系统的验证,即某分析系统在本实验室的性能是否与规定性能指标或厂商提供的性能指标一致。

注2:有关概念是“确认”(validation),即“规定要求”满足指定用途的验证,本标准的验证包含确认的含义。

2.3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应用经典的分离和定义脂蛋白的超速离心法,按密度从低到高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等。血清LDL是指密度1.019 kg/L~1.063 kg/L的脂蛋白,以LDL中的胆固醇(LDLC)物质的量浓度(mmol/L)表示。血清LDLC浓度的传统单位是mg/dL,mg/dL换算为mmol/L的换算系数为0.0259(1 mmol/L1 mg/dL×0.0259)。

我国人群血清LDLC第5百分位数和95百分位数分别约1.5 mmol/L和4.3 mmol/L。LDLC个体内生物学变异约8%,个体间生物学变异约26%。

LDLC主要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危险分析。LDLC升高是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国内外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都以降LDLC作为心血管病患者降脂治疗的第一目标。划分LDLC采用固定切点,LDLC<3.37 mmol/L为合适水平,LDLC 3.37 mmol/L~4.12 mmol/L为边缘升高,LDLC≥4.14 mmol/L为升高。

LDLC分析原理有多种,包括超速离心法、电泳法、色谱法,匀相法(直接法)、沉淀法、间接法(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等。LDLC常规检验目前主要采用匀相法和间接法。

注1:我国LDLC常规检验日前推荐采用匀相法。

注2:本文件针对匀相法等实验方法,间接法适用范围见4.3。

匀相法又称直接法,有多种方法,常见的有选择性遮蔽法、清除法等。选择性遮蔽法采用硫酸α环糊精和镁离子等遮蔽CM和VLDL,用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多聚醚遮蔽HDL,胆固醇酶试剂只作用于LDLC产生显色物质。清除法先用一种表面活性剂使胆固醇酶试剂只作用于CM、VLDL、HDL的胆固醇,但不显色,随后用另一种表面活性剂使胆固醇酶试剂作用于LDLC产生显色物质而被检测。

间接法又称为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Friedewald公式以VLDL组成恒定[VLDL的胆固醇(VLDLC)除以甘油三酯(TG)0.2]的假设为前提,计算公式为:LDL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TG/5(TG/5为按mg/dL计,以mmol/L计则为TG/2.2)。应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的条件是:

a) 空腹血清不含乳糜微粒;

b) TG浓度在4.52 mmol/L以下;

c) 无Ⅲ型高脂血症。

Friedewald公式计算法在TG低于250 mg/dl。(2.82 mmol/L)的情况下有一定的可靠性,但TG高于250 mg/dl。(2.82 mmol/L)时可靠性下降,TG高于400 mg/dl。(4.52mmol/L)时失去可靠性。此外由于CM含TG的比例较VLDL高,所以CM的存在也会造成LDLC的测定偏差。此法最大的优点是低成本、简便,但不能用于TG>400 mg/dL(4.52 mmol/L)或某些异常脂蛋白血症的标本。显然,用此公式计算LDLC的可靠性受TC、TG、HDLC三项指标测定质量的影响。

5.2 患者准备和血液样品采集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患者在采集样品前应处于稳定代谢状态;

b) 患者在采集样品前至少2周内保持通常饮食习惯,保持体重稳定;

c) 患者在采集样品前24 h内不进行剧烈体育运动;

d) 患者在采集样品前禁食约12 h;

e) 患者在采集样品前坐位休息至少5 min;

f) 静脉穿刺过程中止血带使用不超过1 min。

a) 血液样品保持密封,样品管处垂直状态,封口朝上;

b) 血液样品管轻取轻放,避免剧烈震荡,防止引起溶血;

c) 血液样品在采血后1 h~2 h内离心,分离血清,含促凝剂采血管可在更短时间内离心(参照采血管说明书);

d) 分离的血清样品在分析前保持密封;

e) 血清在室温下的存放时间不大于4h,若需贮存4 h~48 h,应存于4℃环境,若需更长时间贮存,应置于70℃以下环境;血清不可反复冻融。

6.1.1 根据实验室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类型分析系统,主要包括仪器、试剂和校准物,若采用半自动仪器,还包括适宜的移液设备和温育设备等。

注1:仪器主要分白动和半自动仪器,日前多数实验室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小型实验室可能采用半自动分析仪。

注2:可见下列类型分析系统:

——封闭系统,仪器、试剂和校准物来自同一厂商,供配套使用,见于部分使用白动分析仪的情况;

——开放系统,试剂和校准物来自同一厂商,供配套使用,仪器另选,见于部分使用自动分析仪的情况和使用   半自动分析仪的情况;

——组合系统,仪器、试剂和校准物来自不同厂商或机构,由实验室自己组合,见于部分使用自动和半自动分   析仪的情况。

6.1.2 宜尽量选用封闭系统或开放系统,必要时,可使用组合系统。

注:使用组合系统的理由,可能是有证据表明配套校准物缺乏可靠性,也可能是其他合理原因。

6.1.3 宜尽量选用分析结果可溯源至公认参考系统(参见附录A)的分析系统。

注1: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胆固醇参考方法实验室网络(CRMLN)运行LDLC分析系统溯源认证计划,该   计划用多份(>40)患者血清将常规方法直接与参考测定程序或指定比对方法对比。CDC在其网站保持有效   期内的通过认证的分析系统列表。

注2:还可以有其他溯源方式,GB/T 21415—2008对临床检验量值溯源原理及要求做出说明。

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应按厂商说明使用;使用组合系统,或对分析系统做其他改变(如各种分析参数、条件或方式等),需有充足理由,并需对分析系统性能进行充分验证(见6.4)。

分析系统应达到下列性能指标:

a) 所测的分析物与LDLC定义(见2.3)一致,一般情况下不受其他血清成分的明显干扰(特异性);

b)分析结果的总变异系数小于4%(精密度);

c) 分析结果的偏倚在±4%范围内(正确度);

d) 测定范围1.2 mmol/L~9.0 mmol/L。

任何新选用的分析系统,在用于患者样品检验前,应进行性能验证。可采用的验证程序参见附录B。

下列情况应验证6.3所列全部性能:

a) 采用封闭系统或开放系统,厂商未给出6.3所列之性能指标;

b) 采用封闭系统或开放系统,厂商给出的性能指标不满足6.3之要求;

c) 采用组合系统或做过改变的分析系统;

d) 采用封闭系统或开放系统,厂商给出6.3所列之性能指标且符合要求时,可仅验证正确度。

7.1 应根据工作经验、行业交流、科学文献等选用性能可靠的分析系统(主要是试剂和校准物品牌)。应尽量保持使用同种分析系统,不宜随意、经常更换分析系统。

7.2 应进行内部质量控制。质控品应适宜用于脂蛋白分析,足够均匀、稳定,浓度在医学决定水平附近,至少两个水平;应尽量长期保持使用同种质控品,不宜经常更换质控品;每批检验至少分析一次质控品。

注:有些商品生化质控品由于来源、组成、性质等原因,可能不适宜用作LDLC质控品。白制、足量、 70℃以下温度保存的新鲜冰冻血清是LDLC的良好质控品。

7.3 应参加经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机构组织的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

应以我国法定计量单位mmol/L报告LDLC测定结果,需要时,另外给出传统单位mg/dL结果。以mmol/L为单位的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有效数字。检验报告应注明医学决定水平,需要时,另外注明参考区间。LDLC升高的判断,需考虑分析变异、个体内生物学变异及检验次数等因素。

LDLC尚无国际公认的参考方法。国际影响较大的LDLC参考方法是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的超速离心/肝素锰沉淀/AK胆固醇测定法(β定量法)。此法用5 mL血清在1.006 kg/L的密度下超速离心[离心条件:40000 r/min(离心力105000g),4℃,18.5 h],切割中部离心管,去除血清中密度小于1.006 kg/L的组分(顶部组分,主要为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乳糜微粒CM),将底部组分(主要为HDL和LDL,简称LHDL)完全转移到5 mL容量瓶中,定容。准确吸取2 mL底部组分到试管中,用80μL肝素(5000 U/mL)和100μL氯化锰(1.0 mol/L)选择性沉淀LHDL中的LDL,离心分离上清中的HDL。用CDC的胆固醇参考方法AK法测定LHDL和HDL中的胆固醇(LHDLC和HDLC),白LHDLC中减去HDLC得LDLC。

LDLC没有国际公认的参考物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的参考物质1951b有LDLC的参考定值,定值方法为美国CDC的β定量法。我国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3种冰冻人血清LDLC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 09178,GBW 09179,GBW 09180)。

参考系统的应用方式包括应用参考物质或应用参考测定程序。LDLC参考系统主要应用于以下方面:

a) 分析系统的溯源和质量评价;

b) 试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c) 校准物质的制备、定值及质量评价;

d) 新常规方法的发展及评价;

e) 室间质评计划中的靶值确定;

f) 协作研究中血脂分析的质量保证。

采用分割样品对比评价特异性、精密度和测量范围,收集合适样品,用待验证分析系统和另一分析方法(对比方法)同时分析样品,比较分析结果。

收集至少10份病人血清样品,浓度在测量范围内基本均匀分布,每份血清分装3份,形成3套样品,密封70℃保存。

首选参考方法或指定比对方法,不可行时,可选用另种常规方法,最好是不同原理的方法,且有证据证明是性能可靠的方法,如经CRMLN认证的方法。

上述3套样品,分3次独立实验,用待验证方法和对比方法分析LDLC。

B.1.5.1 计算每份病人样品待验证方法3次分析结果的变异系数(CV),计算所有病人血清结果的平均CV。

B.1.5.2 计算每份病人样品两种方法3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计算每份病人血清待验证方法结果的偏倚和绝对偏倚,计算所有病人血清结果的平均偏倚和平均绝对偏倚。

若平均CV小于4%,平均偏倚在±4%内,则分析系统精密度、特异性和测量范围符合要求。

B.2.1 若B.1实验中的对比方法为参考方法或指定比对方法,B.1.6结果同时说明正确度符合要求。

B.2.2 若B.1实验中的对比方法是常规方法,用待验证方法分析有证参考物质或其他符合要求的参考物质至少3次,计算分析结果平均值与参考物质定值的差值(偏倚),若在±4%内,正确度符合要求。

[1] WS/T 225—2002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收集与处理

[2] GB/T 22576—2008 医学实验室 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

[3] GB/T 21415—2008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 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

[4] Bachorik PS,Ross JW.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remendations for meas urement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executive summary. Clin Chem,1995,41 (10):14141420

[5]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Expert Panel. Executive summary of the third report of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NCEP)expert Panel on detection,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cholesterol in *** s (Adult Treatment PanelⅢ).JAMA,2001,285:24862497

[6] 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血脂专家委员会,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182184

[7]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8] 王抒,陈文祥,血脂和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检测的标准化.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574576

[9] Miller WG, Waymack PP, Anderson FP, et al.Performance of four homogeneous direct methods for LDLcholesterol.Clin Chem ,2002,48(3):489498

[10] Nauck M,Warnick GR,Rifai N.Methods for measurement of LDLcholesterol:a critical asses *** ent of direct measurement by homogeneous assays versus calculation.Clin Chem,2002,48(2):236254

[11] Friedewald WT,Levy RI,Fredrickson DS.Estimation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pla *** a,without use of the preparative ultracentrifuge.Clin Chem 1972;18:499502

[12] Rifai N,Warnick GR,McNamara JR,Belcher JD,Grinstead GF,Frantz ID,Jr.Measurement of lowdensity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serum:a status report.Clin Chem 1992; 38:150160

[13] 董军,国汉邦,王抒,等,超速离心一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8): 742746

[14] Smith SJ ,Cooper GR,Myers GL,Sampson EJ.Biological variability in concentrations of se rum lipids: sources of variation among results from published studies and posite predicted values. Clin Chem.1993 J un; 39(6):101222

[15] Carmen R.Desirable Specifications for Total Error,lmprecision, and Bias, derived from intraand interindividual biologic variation[DB/OL].Madison: Westgard QC,1999 (2008)[20091130] westgard/biodatabasel.

[16] 国汉邦,李红霞,赵海舰,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匀相法试剂评价.临床检验杂志.2009,27(6):427430

[17] 李红霞,国汉邦,周伟燕,等,血清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标准物质的研究.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1,26(4):1013

医学检验论文往哪个期刊投稿易发表?

国内主要检验医学杂志:(中华检验、中华微免、临床检验是CSCD)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中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
•临床检验杂志
•检验医学
•中国实验诊断学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实验与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与临床
•临床输血与检验
•放射免疫学杂志

国外主要检验医学杂志:
•ClinicalChemistry (CC:稳坐检验医学头把交椅)
•Clinical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ClinicalBiochemistry
•ClinicaChimicaActa•Annals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Laboratory Hematology
•Journal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rchivesof Patholog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
•TheJournal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
•American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