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论文

2023-12-07 19: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论文

姓名:王素梅 性别: 女
职务:儿科主任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硕士生导师
工作单位:北京四惠中医医院 毕业学校: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

社会兼职: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北京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 北京市丰台区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 全国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终审专家
学习经历
1974.8—1977.8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学习
1979.9--1980.9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西学中班学习
1985.1—1986.1北京市儿童医院进修学习
1993.5—1993.6北京医科大学小儿肾脏病高级研修班学习
2000.4--2000.5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全国抗感染学习班学习
2002.5--2002.6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临床研究培训中心学习班
工作经历
1977.9---1985.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住院医师
1986.9--1993.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治医师
1993.9---1999.1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副主任医师
1999.9—至今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2017.2—至今北京四惠中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学术成就
从事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27年,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较好的疗效。一直工作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参加国家“七·五”攻关课题“重症肌无力、眼肌型的临床研究”,并荣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研究”。1988年评为北京市教育工会先进工作者;1989年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2002年评为优秀共产党员。曾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腹泻43例临床观察”、“射干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咽炎353例报告”、“抽动秽语综合症105例不同疗法疗效观察”等文章20余篇。担任《中医儿科治疗大成》《儿科病中医诊疗》北京市精品教材《中医儿科学》副主编,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协编教材《中医儿科学》编委;新世纪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第一版)《中医儿科学》编委;负责“全国中医执业医师、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指南、习题集”儿科部分的编写工作。现担任校级课题“轻健胶囊治疗小儿单纯性肥胖临床研究”等2项科研课题负责人。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的李新民这个人怎么样啊

李新民大夫简介
科  室: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感谢信9封
职  称: 主任医师 教授
擅  长:
小儿癫痫、肾炎、肾病、过敏性紫癜及哮喘、肺炎、外感发热、湿疹、厌食等
执业经历:
李新民,男,主任医师,教授,儿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儿科教研室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常务理事,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

专病治疗特长:从医时间20余年,师从于著名儿科专家李少川教授等名师,一直从事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小儿癫痫、肾炎、肾病、过敏性紫癜及哮喘、肺炎、外感发热、湿疹、厌食等病证方面,疗效显著。临床用药重护脾胃,如从肺脾论治小儿过敏性紫癜,小儿癫痫重调肝脾,理肺和中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等,逐步形成其证治特色。

科研、教学及发表学术论文著作情况:在小儿癫痫、肾病、哮喘等疾病方面,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三等奖7次,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参编《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硕士研究生教材·中医儿科学》、《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教材。先后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天津市市级优秀教师”、“天津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收起
爱医院领导:
我的女儿已经九岁也是李主任老病号每年换季都会上李主任报到可每一次看病李主任总是耐心细心为孩子诊治并认真叮嘱家长注意事项我女儿在他精心调理身体好了很多感谢贵院培养这样好大夫更感谢李主任精湛医术

中医本科五年的课程目录

、五年制本科专业

1.中医学专业(中医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中医、西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的具有创新思维的现代中医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和为中医事业献身的精神。具有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中医临床专业知识,有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深厚的现代医学基础理论和诊疗技能。具有一定的古汉语水平,掌握一门外国语。
〖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开设有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中医诊法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古典医籍、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中西医专业基础课;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等临床专业课;进入临床医学院进行毕业临床实习,并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医疗机构中以中医、中西医结合为主的内、外、妇、儿、伤等临床医师工作,以及从事中医教学、科研等岗位。

2. 中医学专业(骨伤科学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药基础理论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突出掌握中医骨伤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能胜任各级中医机构及综合性医疗机构的骨伤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以及中医院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骨伤科医师。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医学、现代医学基础、中医骨伤科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中医整骨学、中医筋伤学、中医骨病学、骨伤影像诊断学、骨科手术学、骨科生物力学、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中、西医疗机构中骨伤学科的临床医疗工作,以及相关临床学科,如:针灸、推拿、康复等的医疗工作;各类医学院中骨伤及相关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3.针灸推拿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医学发展需要,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知识、针灸推拿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等方面知识、能力、素质扎实的人才,能在各级中医院、各级综合性医院中医科、中医院校、中医学科科研机构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的中医师。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学、针灸推拿学
主要课程:中医学基础、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经络腧穴学、刺法灸法学、针灸治疗学、推拿治疗学、推拿手法学、中医骨伤科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中、西医疗机构中的推拿、针灸等相关学科的临床医疗工作以及相关临床科室,如:康复、骨伤等工作;各医学院中针灸、推拿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4.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中医学、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实践技能,能对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治疗以及常见急、难、重症进行救治和处理,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中医基础医学、西医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
主要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西医诊断学、医古文、英语、计算机、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生理学实验技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中医古典医籍(内经、伤寒、金匮要略、温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学等。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医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毕业后能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医学专门人才。

三、四年制本科专业

1. 中药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中医药传统理论知识和现代生物医药技术,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能从事中药研究、生产等多种岗位工作,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级中药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中药学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知识结构上体现传统中药学与现代药学的结合,中药学与医学、生物学的结合,掌握运用现代实验研究技术、中药制药技术、中药新药研究技术,在中药专业领域中具有独立工作和研究创新能力。
〖课程设置〗 本专业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有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等。另外,在选修课课程中设置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药营销三大选修模块。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举,并安排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医院见习、毕业专题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理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 与中药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生产单位;药品检验与管理机构;各级各类医院药剂科和药品经营企业。

2.药学专业(中外合作)
[培养方向和目标]
本专业为适应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社会对中医药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而设立,旨在培养能参与国际竞争,具有较强双语能力和掌握相关药学知识及技能,适合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和研究领域从事药物鉴定、药物设计、药品质量控制、药效评价、药物制备、药物销售及临床合理应用等方面工作的药学专业技术人才。
本专业由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英国伦敦城市大学(London Metropolitan University)联合办学,课程设置涵盖中英两国相关专业本科教育的主要科目。课程教学注重英语能力的培养,部分主要课程由伦敦城市大学教师全英语授课任教。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本学习药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药学实验方法和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评价及指导合理用药的基本能力。
[课程设置]
主干课程涉及药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主要课程有:分析化学、药理学、药物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生药学、药物分析学、临床医学概论、药事管理、微生物学、中药学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天目山野外实习和毕业专题实习。
[学位授予情况]
四年内修完规定学分,可同时获得本校药学专业理学士学位和伦敦城市大学理学士学位。英语水平达到规定要求(雅思6.0),可直接申请赴伦敦城市大学继续学习一年,修完规定学分后,将获得硕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
与药学、中药学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单位、生产经营企业,药品检验、管理机构。
[备注]
本专业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应达到90分以上。学费标准19000元/年;赴英国学习一年,学费按伦敦城市大学规定缴费。考生一经录取入学,不能申请专业调整。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管理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医学专业知识和现代卫生事业管理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科研能力,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信息素质、良好的人文素质,能在卫生管理部门特别是中医药卫生事业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医学特别是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卫生预防基础知识、公共卫生政策、法规等,在卫生管理专业领域具有独立工作和研究创新能力。
〖课程设置〗除公共基础课外,主要有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管理学基础、西方经济学、卫生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心理学、预防医学、医院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卫生事业管理学、药物经济学、卫生法学、现代医院营销战略、财务管理、药品质量管理、组织行为学、公共管理学、战略管理等。另外在选修课程中设置社会医学、逻辑学、自然辩证法、经济法、流行病学、医学心理学等课程。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部门,与卫生管理领域相关的教学、科研单位,相关的医疗卫生企业管理部门。

4.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和医学发展需要的系统掌握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中西医结合的康复医学特色、扎实的中西医医学基础、合理知识结构、鲜明专业特色、较强实践能力的康复医学医疗技能的应用人才。
〖课程设置〗基础课主要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人体解剖学,诊断学基础等;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主要有:康复医学导论、康复疗法学、康复评定、康复治疗、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外科学、运动医学等。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理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各级康复医疗机构,包括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的康复科、各类运动康复机构,老年康复院等;各级医疗机构中的相关临床科室,如针灸科、推拿科、骨伤科等;医学院校中康复医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5.护理学专业
〖培养方向和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较深的现代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必需的基础医学、卫生保健、临床医学、中医学等基础知识;掌握中西医护理技能和专科护理技能,能够灵活地运用中医整体观开展身心整体护理的高级护理应用型人才。具有较高的英语听说能力和科研、教学能力。
〖课程设置〗主干学科有医学基础、护理学等;主要课程有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社会人文学科、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医护理学基础、西医护理学基础、社区护理学、精神卫生护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中医临床护理。
〖学位授予情况〗完成学业成绩合格者,根据《国家学位条例》授予理学士学位。
〖毕业生择业方向〗上海市各级医疗机构及护理教学机构,从事护理临床、护理科研和护理教育等工作。
〖备注〗本专业限招身高1.65米及以上男生和身高1.55米及以上女生,品貌端正(面部无生理缺陷及明显缺陷)。

四、三年制大专
护理专业(中外合作)

五、三年制高职
1. 护理专业(中西医结合)
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老年管理与服务方向)
3.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中医美容方向)
4.医学营养专业(中医营养方向)
5.中药制药技术专业
6.护理专业(梅陇校区)
7.医学营养专业(营养与卫生方向)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