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点:
行业报刊对美术和版式设计要求不高,全国水平都一样。
行业杂志期刊比较注重美术与版式设计,尤其是封面设计。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时尚期刊相比,其设计水平差距很大。市场上的时尚杂志设计,可以说琳琅满目,争芳斗艳。如:例如我们熟知的《时尚》《瑞丽》《ELLE世界时装之苑》《女友》《新周刊》《汽车族》《幽默大师》《新居室》等时尚类期刊,哪一本不是抓人眼球?
封面是一本期刊的面容和外形,直接展现着这本期刊的精神风貌。它具有如下功能:首先是起到保护期刊的作用,故封面要选用较好的纸张;其次是“自报家门”,告诉读者这是一本什么刊名什么类型的期刊;第三,体现期刊的特定信息,因而不管在封面上是否登出本期要目文字,封面设计时都要考虑如何体现这本期刊的内容、性质和特点,以准确传递出这本期刊的特定信息;第四,艺术鉴赏作用,读报先读题,看刊先看皮,设计精美、格调高雅、清新醒目的封面,会给读者以美的印象、美的感受,从而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相同点:
一本杂志期刊,除了封面设计,都属于内文版式设计的范围。
而报纸,则全都是版式设计。因而内文版式设计的内容很多,包括确定所有版面的安排,版面要素如文字、图表、色彩之间的配合,确定文字的字号、字体,标题、图、表的设计、安放等。上所占的空间位置,文字的排版形式,文行间距,图和表的配备位置,版面装饰及色彩(有的是彩印)的使用等。简言之,报刊的版面设计就是要规范、美观地确定版面各要素的合理布局,并使之符合印刷工艺的要求,以保证刊物版面的科学性、艺术性。从读者对报刊阅读的顺序来看,依次是大标题,图片,小标题,表格,内文,补白等。
读者看报最根本的目的是获取信息,这当然要靠内容提供来满足,但是版面设计的作用恰恰就在于降低读者的“费力程度”,处处贯彻“方便”原则,提高报纸的“易读性”,用最简捷最有效的版面美术编辑语言把信息传递给读者。因此,有研究者提出,现代报纸设计的特点,概括起来只有4个字:简洁、易读。而简洁最终也是为了易读。
主题要明确 不能让配角超过主角
把一些杂志的颜色尽量 拥有质感 让人看的舒服
分辨率要够
附加的内容像文字 广告 要注意排版 不能超主角 但也要起到宣传的作用
杂志一般 比 书报 要是炫 文章的东西 缺少
书报就书本封面 或则文图封面 还是有主次之分在内
报纸
报头。指报纸刊登报名的地方,一般都在第一版的上端,横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左,竖排报纸大多在上端偏右,也有把报头放在上端正中的。除报名外,报头上还刊登出版单位、当日出版日期、当日出版版数、出版总期数、当日的天气预报、刊号、邮发代号等;上了计算机网的报纸还刊登本报的网址;有的还标明报纸的性质和隶属。报头的位置通常是固定的,但也有些报纸在某一特定日子移动报头的位置,以吸引读者注意。许多报纸的报头在特定的日子套色印刷,有的报纸报头每期都套色印刷。
报眼。又称报耳。指横排报纸报头旁边的版面。报眼所占版面不大,但因位置显著,一般用来刊登比较重要而又短小的新闻,也有用来刊登当天本报的内容提要(也有用来登广告的)。有时报眼不单独编排,而与其下面的版面打通编排。
报线。指版芯的边线。目前多数报纸只有上端的边线,其宽府与版芯相同,叫天线,又叫眉线;只有最后一版既有天线又有地线(下端的边线)。地线之下刊登报社的地址、邮编、电话号码、定价、广告许可证号、昨天报纸开印时间、印完时间等等。还有的报纸连天线也没有。
报眉。指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包括报名、版次、出版日期、版面内容标识等。有的报纸报眉布局是。眉线上方正中是报名,一般都是一版上报名字体的缩小;眉线上方的一端是当天报纸的出版日期、版次,另一端是版面内容标识,如“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教育?科学?文化”等等。有的报纸,如《光明日报》没有眉线,而是在版芯上方靠近报纸折缝的一端放置版面内容标识,另一端置一短线,线上为报名、出版日期、版次。报眉的作用是便于读者检索。由于第一版放置报头,所以所有的报纸第一版都没有眉线和报眉。
中缝。指报纸同一面上两个相对的版的中间部分。一些大报为了版面的庄重大方,中缝都保持空白。也有不少报纸,特别是四开报纸,为了更充分地利用版面,在中缝刊登广告和知识性资料。
通版。指把报纸同一面上两个相对的版打通而形成的版。通版的面积包括两个版和这两个版之间的中缝。通版一般用于报道重大事件,其优势在于可以将要刊登的材料放在更大的版面空间来安排,比较集中、灵活,且能采用较大的标题、图片和装饰,比一般版面更具有气势。但通版一般是围绕一个中心来组织的,内容比较单一,占据版面又多,不宜常用。对开报纸的版面本已较大,很少采用通版;采用通版形式的多为四开报纸。
杂志
封面是杂志的外貌,它既体现杂志的内容、性质,同时又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并且还起着保护书籍的作用。杂志的封面设计,一般具有连续性。在设计时主要考虑杂志的名称以及与名称相呼应的图案装饰等,另外,还有主办单位、年号、月份、期数等,也有将条形码印在封面上的。杂志,不论是半月刊还是月刊、双月刊、季刊,都有一定的时间性,时间性决定了刊物的连续性与统一。月刊,一年12期,这12期要有一个共同的、连续性的特点。即使每月换一个底色,或改变刊名的位置,但仍要有一个贯穿于各期的整体标识,或用字体相同的杂志名称,或用同一种构图布局,在统一中求得各期之间的变化。
正文 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
封底
书籍
书籍 - 正文 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原指典籍。图书包括书籍、画册、图片等出版物。书籍是用文字、图画和其他符号, 在一定材料上记录各种知识,清楚地表达思想,并且制装成卷册的著作物,为传播各种知识和思想,积累人类文化的重要工具。它随着历史的发展,在书写方式、所使用的材料和装帧形式,以及形态方面,也在不断变化与变更。
书籍的功能和作用 从书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它在逐步得到轻便、耐久,易于记载、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材料上, 通过不断完善的技术手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传递信息,具有宣告、阐述、贮存与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书籍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书籍生产过程中的装潢设计工作。又称书籍艺术。
书籍装帧是在书籍生产过程中将材料和工艺、思想和艺术、外观和内容、局部和整体等组成和谐、美观的整体艺术。
书籍装帧设计是书籍造型设计的总称。一般包括选择纸张、封面材料、确定开本、字体、字号,设计版式,决定装订方法以及印刷和制作方法等。
正文版式设计是书籍装帧的重点,设计时应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正文字体的类别、大小、字距和行距的关系。
2.字体、字号符合不同年龄人们的要求。
3.在文字版面的四周适当留有空白,使读者阅读时感到舒适美观。
4.正文的印刷色彩和纸张的颜色要符合阅读功能的需要。
5.正文中插图的位置以及和正文、版面的关系要恰当。
6.彩色插图和正文的穿插要符合内容的需要和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在设计过程中应掌握3个基本原则:有效而恰当地反映书籍的内容、特色和著译者的意图。符合读者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的需要,还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欣赏习惯,并体现不同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符合当代的技术和购买能力。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儿童类书籍 形式较为活泼,在设计时多采用儿童插图作为主要图形,再配以活泼稚拙的文字,来构成书籍封面。
2.画册类书籍 开本一般接近正方形,常用12开、24开等,便于安排图片。常用的设计手法是,选用画册中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再配以文字。
3.文化类书籍 较为庄重,在设计时,多采用内文中的重要图片作为封面的主要图形,文字的字体也较为庄重,多用黑体或宋体;整体色彩的纯度和明度较低,视觉效果沉稳,以反映深厚的文化特色。
4.丛书类书籍 整套丛书设计手法一致,每册书根据介绍的种类不同,更换书名和主要图形。这一般是成套书籍封面的常用设计手法。
5.工具类图书 一般比较厚,而且经常使用,因此在设计时,防止磨损多用硬书皮;封面图文设计较为严谨、工整,有较强的秩序感。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的整体设计。它包括的内容很多,其中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是其中的三大主体设计要素。
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设计艺术的门面,它是通过艺术形象设计的形式来反映书籍的内容。在当今琳琅满目的书海中,书籍的封面起了一个无声的推销员作用,它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购买欲。
图形、色彩和文字是封面设计的三要素。设计者就是根据书的不同性质、用途和读者对象,把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内涵,并以一种传递信息为目的和一种美感的形式呈现给读者。
当然有的封面设计则侧重于某一点。如以文字为主体的封面设计,此时,设计者就不能随意地丢一些字体堆砌于画面上,否则只仅仅按部就班地传达了信息,却不能给人一种艺术享受。岂不说这是失败的设计,至少对读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殊不知,没有读者就没有书籍,因而设计者必须精心地考究一番才行。设计者在字体的形式、大小、疏密和编排设计等方面都比较讲究,在传播信息的同时给人一种韵律美的享受。另外封面标题字体的设计形式必须与内容以及读者对象相统一。成功的设计应具有感情,如政治性读物设计应该是严肃的;科技性读物设计应该是严谨的;少儿性读物设计应该是活泼的等等。
好的封面设计应该在内容的安排上要做到繁而不乱,就是要有主有次,层次分明,简而不空,意味着简单的图形中要有内容,增加一些细节来丰富它。例如在色彩上、印刷上、图形的有机装饰设计上多做些文章,使人看后有一种气氛、意境或者格调。
书籍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种文化。因而在封面设计中,哪怕是一根线、一行字、一个抽象符号,一二块色彩,都要具有一定的设计思想。既要有内容,同时又要具有美感。达到雅俗共赏。
扉页是现代书籍装帧设计不断发展的需要。一本内容很好的书如果缺少扉页,就犹如白玉之瑕,减弱了其收藏价值。爱书之人,对一本好书将会倍加珍惜,往往喜欢在书中写些感受或者缄言之类的警句,若此时书中缺少扉页,该是多少的遗憾。
书中扉页犹如门面里的屏风,随着人们审美观的提高,扉页的质量也越来越好,有的采用高质量的色纸;有的还有肌理,散发出清香;有的还附有一些装饰性的图案或与书籍内容相关并且有代表性的插图设计等。这些对于爱书的人无疑是一份难以言辞的喜悦,从而也提高了书籍的附加价值,吸引更多的购买者。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进步,扉页设计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真正优秀的书籍应该仔细设计书前书后的扉页,以满足读者的要求。
插图设计是活跃书籍内容的一个重要因素。有了它,更能发挥读者的想象力和对内容的理解力,并获得一种艺术的享受。尤其是少儿读物更是如此,因为少儿的大脑发育不够健全,对事物缺少理性认识,只有较多的插图设计才能帮助他们理解,才会激起他们阅读的兴趣。
目前书籍里的插图设计主要是美术设计师的创作稿、摄影和电脑设计等几种。摄影插图很逼真,无疑是很受欢迎,但印刷成本高,而且有的插图受条件限制而通过摄影难以达到,如科幻作品,这时必须靠美术设计师创作或电脑设计。在某些方面手绘作品更具有艺术性,或者是摄影力所不及的。总之,各有所长。
总之,一本好的书籍不仅要从形式的吸引上打动读者,同时还要经得“耐人寻味”,这就是要求设计者具有良好的立意和构思,从而使书籍的装帧设计从形式到内容形成一各完美的艺术整体。
网页
将版面构成要素――文字字体、图片图形、线条线框和颜色色块诸因素。
网页的版面构成肩负着双重使命:一是作为信息发布的重要媒介,二是它要让读者通过版面的阅读产生美的遐想与共鸣,让设计者的观点与涵养能进入读者的心灵。
1、先说《北京青年报》。特别是前几年,该报追求超强度的“视觉冲击力”,版面设计追求感官刺激,“五步三秒”效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曾把读者买报的过程描述为“五步三秒”。要做到在五步三秒里,新闻标题和新闻照片直逼人眼,有极强的吸引力、冲击力,使读者一眼便可发现它,喜欢它,进而产生购买欲。因为倾向于商业性,前两年的《北京青年报》喜欢用大标题、大图片,犹不过瘾,还要大框套小框,框线还粗,还浓丽,当然前提是和谐好看的。想来,那帮美编每天都搞得很累。
话说人文地理。可以理解,北京大气,那北青报也不负北京的水土养育,做得就跟故宫和天坛似的,很有皇家的霸道气质。版面上以浓墨重彩和强对比来增加视觉冲击力,提高实际零售率。例如,版面采用框架式结构,整版都加上全封闭的粗实线。标题根据空间来决定字号,尽可能排满,甚至有通栏的大标题设计,还频繁的使用反白,灰黑色块的反衬使标题显得更加满当。正文的编排也尽可能的排满,几乎没有留白。但前提是,新闻本身好看(说到这,想起参观北京青年报社时,在底楼展示栏上看到的一句话:“新闻是有重量的”),否则,只是版面抢眼,也骗不过素质越来越高的读者。
但《北京青年报》今年作了版面调整,去掉了那些浓丽的粗框线,复归平民化,版面情绪温和多了,爽快多了,新闻版差不多只用细线(破栏问题,现场观摩)。而从阅读上来说,读者的眼睛不累。持续强刺激,再强壮的人也会趴下,是不是这个道理。所以北青报聪明,尽管已做出了独有的风格个性,但还是改版,适宜市场需求,兼具政治性报纸和商业性报纸的特色,既追求利润,又追求政治效应。但仍是“浓眉大眼”的一张“脸”——疏朗大气的硬汉形象。
2、《南方周末》的版面采用竖式的模块结构,这样的设计使得一个版面上多篇内容同时突出,各篇之间的对比不强,视觉冲击减弱,表现出《南方周末》公平分析、客观报道的风格。正文以外,淡化所有的装饰性设计。图片应用少,一般来说,一个版面上只配一两幅很小的图片(当然,特殊情况下也有大图片,如特刊,如第一版位置)。而对色彩的应用也是“吝啬”到极致,正文和标题一律用黑,除报头、分版报头和少数的图片外,整叠报纸不见颜色。
版面对装饰的克制,反而突出了文章自身的张力,表现出报纸的严肃性和对文章质量的极大自信。版面风格整体上看,平稳规矩,严谨有序,但不死板,很有灵性。这种灵性,主要体现在恰到好处的留白及标题字体的艺术运用。要掌握此火候,还要点功夫的。人家南方周末那帮人,就是文化底子高,且还悟性了得。
《南方周末》的文化版面为吸引读者,设计上强调趣味性、文化性,打破了很多版面设计的陈规旧矩,借鉴了期刊杂志新颖的设计手法,留白,像中国画一样。淡雅有韵味。(我们的彝海和旅游、文艺版等副刊是否可借鉴?原来做新闻周刊时,我们尝试用过……)
《南方周末》——“清雅挺拔”的一张“脸”。
3、两年多以前,北京街头出现了一份叫《新京报》的报纸,它疏朗、大气、时尚而优雅的风格吸引了很多高端读者的目光,它不但在内容报道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且在视觉上在国内同行中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新京报》是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创办的一张新型都市日报,是中国第一份得到国家主管部门正式批准的跨集团、跨地区创办的报纸,承载着中国新闻体制改革与创新的使命。
作为北京新锐主流媒体之一,《新京报》以其丰富权威的资讯、清新时尚的风格,得到了北京市民的高度关注。特别是一系列全方位、立体化的报纸推广活动及策划特刊,引起了巨大的市场反响。
这次学习中,《新京报》视觉总监何龙盛,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十分欣赏他的文化底蕴、及把其文化底蕴在报纸版面上很好地表现出来。
他提出了全新的版面意识,即:不强迫阅读。
所谓不强迫阅读,就是说,犯不着追求强度的“视觉冲击力”,和版面设计上追求所谓的“轰炸”般的感官刺激。版面视觉设计要力求新颖大胆,在吸收国外报纸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更要注重“中国文化”的融合表达。
我本人之所以一眼就喜爱《新京报》的版面风格,是因为它传达出这样一些符号感觉:大气、平和、理性、新锐、简约、时尚。
——事实上,《新京报》视觉总监何龙盛也谈道,《新京报》倾心于这样一种平衡:厚重,但不失其轻松;高端,但不失其亲切;主流,但不失其时尚。以简约细腻的版式设计理念,造就清新大气、优雅时尚的版面形象,让源源不绝的阅读快感,从第一印象开始。形式就是内容,形式放大内容,用设计提升报纸格调,让形式呈现出思想。
《新京报》从某种意义上承担着现代版面设计与视觉化整合运作的探索者角色。新京报的定位是时政类主流报纸,视责任感为使命和魂魄,这决定了报纸内容的严肃与主流。当然这不意味着报纸有理由板起面孔拒人于千里之外。
《新京报》在图片运用、版面设计方面简洁大方,相当的现代。现代都市生活要求简洁清新的版面风格以方便人们的阅读,它们的设计理念、图片运用和视觉部的结构,代表了中国报纸的一种发展方向。(不单纯注重信息量,现代咨讯多,可上网,但报纸必须做好看的新闻)
90年代中后期以来,“扩版增张”成为综合性都市日报快速扩张的普遍策略,如广州的《南方都市报》,在一再扩版之后,现在日出报版数都在100版以上。
2003年才创刊的《新京报》,在创刊伊始,就定下日均80个版的高起点。可以说,我国报界在经历“单报种时代”和“多报种时代”之后,开始步入“厚报时代”。(像杂志样的,拿在手上沉甸甸的,在车上和地铁里都可以看)
“厚报时代”的来临,以及现代人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预示着报纸的阅读方式将从传统的精读方式过渡到速读方式。报纸要做到向速读方式的转变,更多的以视觉方式传递新闻信息。
美国主流大报《华尔街日报》向来忽视图片的使用,但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需要,也开始尝试使用图片报道形式。而大量使用图片、强调速读和易读性的《今日美国》报,如今则成了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据统计,《今日美国》)平均每个版面的“视觉要素”,74%是新闻图片),并且其办报准则越来越多地影响着美国其它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报纸。厚报时代为视觉传播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我们深知,一份现代报纸的品质不只系于内容,真正的高水准,必然是内外兼修,形神俱备,厚实的报纸内容和艺术的版面设计并重,理性的文字传播和感性的视觉传播并重。基于对报纸视觉传播流程的整体优化,他们致力于成就一份可读——易读——悦读的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