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装饰和城市周刊哪个好,答案我个人认为城市周刊更好一些,因为城市周刊的人气更好一些,而且受用人火爆的人气,所以说城市周刊更好
《中国建筑防水》、《中国建筑装饰装修》,《城市·环境·设计》、《建筑结构》、《中国建筑》双月刊 、《中国建筑企业》、《建筑机械化》、《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中国建筑科学》、 《中国房地产业》、《世界建筑》、 《建筑创作》、《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中国智能建筑》、《中国建筑艺术》、《铁道建筑技术》、《山西建筑》、《装饰》等等,我就知道这么多,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i可以查查,一般的杂志社,除了正常的出版之外,都会有电子版的。
智慧消防体系概括目前对于“智慧消防”体系的定义并没有明确的规定。
各专家对“智慧消防”体系的定义也各执己见。
金辉认为智慧消防的核心是通过理论知识在传统消防体系上进行创新应用,目的是推进消防事业的创新,而不只是对物联网、大数据进行应用。
傅永才则认为智慧消防就是对于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借助科学技术将消防技术智能化、高效化、自动化来提前发现消防中的安全隐患,以及对灭火救援信息进行快速判断。
通过各位专家对智能消防体系的定义,我们可以总结出智能消防体系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云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来实现城市消防的智能化、高效化以及准确化,最终在降低火灾发生率的同时也保障快速有效地进行消防工作。
智慧消防与传统消防的区别
1.重点部位可视化监管方面传统消防在重点部位可视化监管方面上采取传统监控方法,即在视频传输上对所有存在安全隐患的监控视频进行上传。
这种方法首先无法快速获取有用的信息,其次对于海量的视频进行上传,容易造成资源存储出现极大浪费现象,同时上传图像质量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
以上缺点加大了消防人员对存在安全隐患地区的检测难度。
智慧消防在重点可视化监管方面上对所监控的领域进行不间断分析,在发现异常事件时,通过对其进行检查进一步判断,若发现存在的问题则即刻报警并且录像保存上传。
通过对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准确发现危险,同时减少资源浪费以及埋没有用信息等情况,降低了消防人员对安全隐患的检查难度,提高了消除威胁的速度。
2.社会单位安全隐患巡查方面传统消防在社会单位安全巡查方面采取纸质方式进行检查与记录,这种方法易造成档案堆积、寻找相关资料耗时长、防火巡查不到位等缺点。
智慧消防在社会单位安全巡查方面采用RFID技术,通过在手机上进行扫描来记录每日防火巡查工作,通过对消防设施进行关联,系统可以自动提示有关消防设施的更新与维护,这种方法可以有效节约时间,同时利于相关资料的调查。
来源: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0年06期)
高铁站消防工程设计的改进对策
1.排烟气流设计改进方法排气组织作为防烟排烟系统主要设施,交通枢纽建筑覆盖的面积大,所以设计排烟系统非常复杂,不同区域排烟管道众多,这也是和其他管道重合的原因,该种状态下易导致排烟管道尺寸变化、排烟管道长度变化,故而不能达到排烟功能设计方面的标准。
2.排烟风机选型、配置设计改进方法结合消防性能设计,将地下交通换乘层排烟设备设置为每小时
7.35×104m_,3层排烟设备设置为每小时
8.71×104m_,站台公共区域行李火灾机械排烟量布置为每小时812×104m_。
如果发生轨道区域列车火灾,应考虑到列车火灾溢出站台后排气量>行李火灾烟气量,站台公共区域烟气量遵循地铁设计规范烟气量方法并加以准确计算,对于短站台层机械烟量设定为每小时
1.06×105m_,反之为长站台层机械烟量为每小时
2.32×105m_,轨道区机械烟量为每小时
5.05×105m_。
3.烟气控制模式设计改进方法
(1)出现火灾安全事件前按照楼层高度,通过防烟排烟方式加以控制,认真遵循枢纽站排烟相关标准进行防排烟系统设计。
(2)地下1层交通转换层火灾,需启动排烟系统,及时关闭地下一层的送风系统,通过区域出口自然补风;
(3)地下2层候车厅如果发生火灾事件,应在第一时间开启防排烟系统、关闭送风系统,借助地下1层送风的方式补风;
(4)地下3层站台层公共区火灾的产生,需要启动轨顶排烟系统、站台层排烟系统,并且将该层送风系统闭合,通过地下2层送风补风处理;
(5)针对轨道区列车火灾来讲,因排烟量大、车辆两侧活塞轴自然补气,实行地下2层送风机械补气,列车轨道区火灾烟气会溢出站台区域,这时应该参照轨道区域、轨道区域邻近站台烟气排放原则,对烟气控制进行科学设计。
4.旅客候车大厅排烟设计改进方法通过自然排烟形式排烟,高架层候车大厅吊顶、吊顶尚不与外界相通部分,维护结构的开口面积应较地面面积高出
1.8%左右,因烟气温度降低后会在吊顶聚集,建议合理设置清除冷烟通风的系统,通风量为每小时103/m2,同时借助顶部机械的作用,作以排烟处理,排烟量为每小时130万m3。
来源: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 (202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