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网路安全形势的主要特点和趋势
(一)主要大国加紧制定和完善网络安全战略
美国首次将网络安全置于恐怖主义之前,列为美战略安全最突出问题。美国虽网络实力超强,但对网络的依赖也最大,面临来自其他国家和非国家实体的网络攻击多重威胁,因此在以网络为抓手全面巩固其政治、军事、经济霸权的同时,也对包括我国在内主要国家网络能力发展日益焦虑。奥巴马上任不到4个月,就将网络战争视为“最严重的经济和国家安全挑战之一”,承认网络战争“从理论走向实战”[1]。美国相继发表《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网络空间行动战略》、《网络空间政策报告》、《国家网络作战军事战略》等政策文件,将网络空间治理重点“从国内扩展到国际”、“从被动防御转向武力报复”以构建全球网络霸权。美国又启动“大数据研发计划”
将其定义为“未来的新石油”,视数据主权为继边防、海防、空防后的又一大国博弈空间。英、法、德也分别出台了《新版英国网络安全战略》、《信息系统防御和安全战略白皮书》、《国家网络安全战略》等报告,明确将把网络空间威胁列为国家生存发展所面临的“第一层级”威胁和“核心挑战”网络安全被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视网络攻防建设与陆、海、空三军建设同等重要。在美国的背后支持下,北约网络防务中心也发布了《网络战适用国际法手册》,该手册是国际上首个就网络战适用国际法问题做出规范的文件,标志着网络战日益从“概念”走向“现实”,反映出网络安全正逐步上升为西方核心安全关切。
(二)网络空间军事化进程明显加快
美、英、德、俄、日、韩、印、澳等国相继组建网络部队,纷纷成立“网络司令部”或“网军”,加强信息战研究和投入,研究信息战战法和战略,研发的高破坏性“网络武器”已达千种之多,信息战已经成为美国等西方大国对我牵制遏制的重要手段和选择,我国面临的信息战威胁趋于上升。美国是网络战的先行者,在网络空间谋求压倒性军事优势,实现制网谋霸。美军网络司令部人数为8.87万人,通过启动“国家网络靶场”项目多次举行网络战演习,并注意在常规联合军演中注入网络战元素。美国还定期邀请英、法、韩等国参与“网络风暴”演习,加强多国间信息共享和危机联合处置能力。韩国组建200人组成的国防情报本部网络司令部。印度国防部拟在2017年前组建7个信息战旅和19个信息战营。日本提出建立以应对网络攻击为核心的组织机构并培养相关人才。此外,各国网络战策略也正发生由守转攻的变化,出现将网络攻击视为武装攻击的趋向。北约出台的《网络战适用国际法手册》明确提出网络战在现实中可能产生与实战相似的效果,并不因为发生在互联网上就不是战争,国际法同样适用于网络战。美日等国已明确表示将推进攻击型网络部队建设,必要时发动网络战争。值得关注的是,美、俄己开始发展“先发制人”的网络刺探与反制能力,强化网络战攻击手段,以实现“以攻代防”、“以攻促防”网络空间的攻防对抗更趋复杂严峻。
(三)围绕网络规则的国际斗争加剧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出于政治需要,把网络变成推行国家政策的工具,人为地夸大网络空间的整体性和开放性,引入“基本人权”概念,鼓吹“网络自由”、“人权”高于“主权”,借此否定国家“网络主权”。他们宣称现有国际法原则可适用网络空间,没有必要制定新准则,反对设立全球互联网治理机制,大力阻止由联合国等政府间国际组织介入互联网治理,声称监管网络有损言论自由,将削弱和抹杀技术创新,不利于保护知识产权。坚持网络规则应以由政府、私营部门、民间社会、消费者等组成的“多利益攸关方”模式共同制定,强调行业自律,真正实现互联网自由、开放、无界和安全。美国公布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就强调要力推美国网络“法治”观,互联网使用应顾及“法治、人权、基本自由和保护知识产权”,美国首先要同“立场相近国家”进行协调,确立舆论主导权,然后由点到面,逐步扩大国际合作,最终确立新的规则,以争夺“网络治理”的主导权和绝对控制权。为此,他们竭力推动各方加入欧盟的《网络犯罪公约》和“伦敦进程”等机制,企图在联合国框架外建立网络空间国际规则体系,来削弱甚至取代联合国主导的互联网治理论坛。广大发展中国家不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对互联网资源的垄断和控制,担忧网络监管不力可能破坏本国社会安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坚持政府对网络空间拥有管辖权,关注滥用言论自由特别是网络言论自由损害他人权力和尊严。呼吁建立多边、透明和民主的网络国际治理机制,强调发挥联合国等政府间国际组织在互联网治理方面的主导作用。中、俄及非洲、阿拉伯国家成功推动2012年国际电联国际电信世界大会将互联网发展、接入权及网络安全等问题纳入新修订的《国际电信规则》及有关决议,尽管美国及一些欧盟国家拒绝签署,但该规则对今后的互联网治理必将产生积极影响。总之,互联网日益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政治、安全、经济、社会利益相互交织,已成为各国的必争之地。围绕网络安全问题,各主要大国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必将长期存在。网络国际治理领域的斗争,也势将成为继气候变化之后以一个各国利益激烈博弈的新战场,其斗争的尖锐性、复杂性将更加突出。同时也要看到,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和威胁具有全球性质,各国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国际社会对于网络空间国际合作的必要性也有普遍认识。围绕网络安全问题,近年来联合国、欧盟、20国集团、上合组织、金砖5国等多边合作及美与中俄印、中英等双边“基层”对话趋于活跃,反映了各国携手共同有效应对具有合作的巨大空间。
二、维护我国网络安全之对策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升温使我国信息网络管理与运用面临严峻挑战。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近40%,博客用户超过2.94亿,微博用户超过3亿,2011年就有5.13亿网民和8.59亿手机用户,是全球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预计2014年我国即时通讯用户规模将达到6.3亿人。网民中年轻人占比高,20岁以下超过35%。但网络监管手段相对滞后,网络立法尚处起步阶段,有关法规条文不够明确。网络监管机制缺乏统筹协调,相关监管部门多是“分兵把守、各自为战”的信息安全防控思路已不适应网络空间安全威胁的新变化。硬件上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监管技术有限,专职从事网络舆论引导和监管的力量也严重不足,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和切实有效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还未形成,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工作亟待加强,我国信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受到国外遏制与渗透,华为与思科、摩托罗拉之间的残酷竞争就是明证。摩托罗拉曾在2010年7月突然在美国控告中国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盗窃其商业秘密,半年后华为反击,起诉摩托罗拉,理由同样是知识产权遭侵害,旨在阻止摩托罗拉非法向诺基亚西门子网络转移华为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最后双方已达成和解,也证明之前所有有关华为侵权的指控毫无根据。华为经过与思科、摩托罗拉多年的斗争,终于学会了维护自身知识产权。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涉及我国战略安全和综合安全的重大课题,网络空间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新战场,利益冲突愈加激烈。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网络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紧迫性,也要看到网络安全问题存在转“危”为“机”的空间,化挑战为机遇,加强战略谋划,内外兼顾,趋利避害,维护我国网络安全。
、***关于精准扶贫工作思想
2、公平正义与社会体制改革创新
3、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4、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国家战略
5、户籍制度改革与推进城镇化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民工现状(劳动报酬、生活成本、子女教育等问题)
7、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8、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与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
9、"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
10、持续推进台湾海峡两岸交流合作
11、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12、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3、中日关系及钓鱼岛争端
14、南海争端的新动向
15、中印关系
16、"一带一路"建设
二、形势与政策论文题目范例
1、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
2、西方制裁下的俄罗斯经济形势与政策
3、当前中国经济内外均衡问题的探讨
4、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财政政策
5、关于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的探究
6、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
7、经济结构优化下的财政政策要点
8、新形势下提升宁波外贸财政政策绩效的路径选择
9、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
10、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财政政策取向--全球经济再失衡态势初显与中国创新驱动战略
11、"新常态"经济形势下的财政政策探讨
12、当前中国宏观经济方向研究
13、探讨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
14、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分析与相关政策的思考苗志芹
15、国内外货币与金融政策分析
16、当前中国经济内外均衡问题的探讨
17、国际形势新变化下的中国关税政策运用研究
18、-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19、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重点分析
20、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分析
21、新形势下中国铁路物流货运组织改革的政策驱动
22、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格局转变与政策选择分析
23、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
24、当前中国的经济金融形势与政策分析
25、生育政策调整后的人口探讨与反思
26、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战略选择
27、"十三五"时期中国的环境保护形势与政策方向
28、中国棉花贸易形势特点分析
29、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宏观政策的几点看法--兼谈新的增长点
30、浅议就业形势的影响因素
31、当前形势下某企业PPP项目风险分析
32、租购并举形势下金融政策支持物业行业路径研究
33、当前中国经济内外均衡问题的探讨
34、宏观经济形势与供给侧框架下的金融协同
35、关于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协调的探究
36、当前金融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37、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支持探微
38、美国经济当前形势及全年走势
39、中国的货币电子化与货币政策有效性
40、当前国内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中国货币政策的分析
41、当前经济形势判断与调控技术
42、房贷利率政策对海南省房地产形势影响及建议
43、国内外货币与金融政策分析
44、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45、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与当前国际金融形势
46、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与中国经济形势刍议
47、目前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调控
48、央行沟通的股票市场稳定效应研究--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
49、稳中有变形势下加强货币政策预期引导和管理的思考
50、新时期经济形势基本导向与财政金融政策有效组合的探究
51、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财政政策取向分析
52、新形势下的中国货币政策
53、构建新宏观形势下的财政政策分析框架
54、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支持相关探讨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双向的、互相影响的。社会因人的存在而存在,又因人的发展而发展,而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又带给人们更大的发展空间。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看,每个人都必须承担一份社会责任。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自古以来,东西方的哲学家都认为,社会是有契约的,人一生下来就与社会存在着“自然”或“强加”的合作关系。不论何种形式的契约,都包含着责任意识。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阐述中,无论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还是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蕴含着社会责任的理念。没有这个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就是空想。
人与社会的关系,大多以公民个人、家庭、企业、组织机构、团体、单位等渠道显现出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就是增强公民个人、家庭、企业、组织机构、团体、单位等各个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首先要增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社会责任意识。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努力做到:一、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重要地位,加强关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杜绝违背科学发展观的不负责任的行为。二、要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包括: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断增强社会活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维护社会稳定,建立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工作机制;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做好新形势下的各项工作等。三、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正在开展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对人民负责、致力于社会发展的态度,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四、要加强自身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做表率。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和改进领导艺术,加强和提高管理能力,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是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形式。企业应当努力做到:一、为社会提供合格的产品和服务。不生产、出售有害人民健康的产品,不从事有违社会公德的生产行为,杜绝坑蒙拐骗消费者的行为。二、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要严格遵循《劳动法》和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尊重职工的人权、保护员工人身安全。三、自觉保护环境。不从事有损生态环境的生产和服务。四、讲诚信、守约定、遵合同,不为一时的利益而做出有违企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事情。五、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关爱社会,反馈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家庭的参与。一是家庭的自身建设。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爱、平等相待,同舟共济、相互鼓励,积极向上、和谐相处。二是家庭的法治意识。家庭成员应当具有法制观念,有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家庭与外界发生关系,既要符合一般习俗、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更要遵守法律法规。三是家庭的道德规范。家庭成员要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与邻里街坊相处要谦虚平和;对社会公共事业要热心参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理想。从广义上理解,每一个公民都应当树立热爱祖国的信念,为国家的富强、文明、民主作出贡献。从狭义上理解,每个公民要有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习惯,承担公民的义务和责任;要培养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文明程度;要有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最核心的问题是诚信。诚信对个人而言,属于道德的范畴;对社会而言则显现为社会的品质。个人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础,社会诚信是个人诚信的集合。诚信是衡量人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标尺。没有诚信就不会有社会责任意识,更不可能履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有了诚信、才能做到与别人和谐相处,平等友爱;有了诚信,才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帮助别人。总之,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前提和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规范。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即主权独立、领土安全、政治稳定等。随着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和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在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的情况下,国家安全仍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和挑战,影响国家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不确定化。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
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树立新的国家安全观。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
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没有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就根本不可能有国家安全。政治安全是指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保持稳定,不受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国防安全是指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受外来军事威胁或侵犯。
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科技安全是指国家的科学技术系统能够有效地应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的能力和状态。文化安全是指一国人民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制度,独立自主地控制和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生态安全是指国家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能够维系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公共安全是国家预防、控制、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突发灾害事故,以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一)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
《国家安全法》、《刑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我国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国家安全法》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刑法》专门规定了危害国家安全罪,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等具体罪名。
(二)国防安全法律制度
我国国防安全法律制度主要由《国防法》、《反分裂国家法》、《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
(三)经济安全法律制度
我国目前虽然缺乏有关经济安全的专门立法,但很多经济法律法规都包含了有关国家经济安全的规定,具有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功能。
(四)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
为了维护国家的网络和信息安全,我国制定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这些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利用互联网实施的各种违法行为及其处罚办法。
(五)生态安全法律制度
我国的生态安全法律制度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我国制定的有关生态安全保障的法律法规,另一部分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有关国际生态安全保护的条约。
(六)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
为了保证社会治安、公共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国家制定了《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消防法》、《食品卫生法》(新的《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
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1)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2)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3)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4)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5)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6)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
我觉得当前是电脑普及、网络进万家的时代,网络安全不仅仅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注重比如商业机密,企业内部管理,小到个人的私人信息,都是最值得注意的,如最近层出不穷的艳照门,因此拥有普通职员或普通公民拥有网络安全意识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是保证网络安全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