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每日闲情版的文章确实不错。
有的时候,会在“每日闲情”版登出投稿邮箱,一般是比较多。都可以投稿的。如果你不放心,可以几个邮箱都发一次。
《广州日报》·每日闲情投稿邮箱一般是:。
其他邮箱如是编辑个人工作邮箱,zhangxue=张雪,资深编辑。
其他如等,都可以投稿。
但编辑并非一周都值班。所以建议投稿。
李婉芬,女,1959年生,研究生,高级编辑,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广州日报社总编辑,中共党员。兼任广州新闻学会会长、广州杰出青年协会主席。曾担任第八届广东省人大代表、第八、第九届广东省政协委员。曾获省新闻金枪奖。获第六届广东省“南粤巾帼十杰”荣誉称号、广东省、广州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第四届广州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广州十佳优秀中青年新闻出版工作者荣誉称号、广州抗击非典标兵荣誉称号、广州市优秀专家称号等。2010年入选中宣部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第四批“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秦兵马俑发现人的种种说法
被称为世界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我们是2005年 11月29日从延安回来以后看的。我十年前到这里看过,当时设备还很简单,现在修起楼房,建好了展出大厅。不愧为世界八大奇迹的气魄。秦兵马俑据《史记》记载曾动用七十多万人花了37年的时间建造。从这个数字看就非同小可。它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它的发现还有一个小故事:
据我们的导游小吕说, 兵马俑的所在地西安临潼区西杨村有个农民叫杨志发。1974年当时还是生产队,当年天旱,他和几个社员负责打井抗旱,在打井的过程中发现地下有几个泥做的人头,他们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出于好奇而带回村里,村民看了,有的说挖出了鬼,有的说是挖出了当年的城隍庙,迷信的村民给城隍烧香膜拜,有的不知是凶是吉心中惶惶,有的人家里死了人埋怨杨志发触犯了了神灵,要杨志发充当孝子,披麻带孝乞求神灵赦免。这样搞了一阵子,杨志发害怕了,为了避免人们的责难,他跑到山上躲子起来。
挖出泥人头的事后来传到一个记者的耳躲里,这位记者蹬着自行车到这条村里进行实地观看,并带走了两个陶俑。其实他也不懂这是什么东西,仅据他的知识找到了县文化馆的熟人研究。文化馆开始重视这一发现,从而逐级上报到北京。北京博场馆很重视这一发现,专门派人到现场,最后带走了几车陶俑进了京,经过多方考证证实这是秦俑,从而轰动了世界。有一年英国女皇访华,到西安时安排参观兵马俑,女皇提出接见兵马俑的发现者,有关部门找到了杨志发见了女皇,女皇请他签字留念,当时杨志发大字不懂一个,便在纸上按了个手印。后来当地领导找了有名的书法家教杨志发学签字,并任命杨志发为兵马俑展览馆名誉馆长。自此杨志发改变了他的命运,他练习写字给游人签名留念,为展览馆努力工作。现在人们在赞领杨志发的奉献精神。
这个故事使我久久不能忘记,但对一些情节我半信半疑。 “新中国的农民连自已的名字也不会写吗?” “新中国的农村迷信到要迫逼一个偶然发现陶俑的人为死者作孝子吗?” “逼迫他的势力来自何方?”我百思不解。后来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是事出有因,还牵涉到《广州日报》、《杂文选刊》、《读者》三家媒体的一场官司:
2002年1月4日,《广州日报》“每日闲情”版刊登了署名赵牧的杂文,题目为《三个画圈人》。该文以鲁迅小说中人物阿Q为陪衬和比照,指名道姓地对杨志发作了失实的报导。该文把杨志发说成了“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1998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访华到西安参观兵马俑时,求见兵马俑发现者,在工作人员的劝导下,“杨志发哆哆嗦嗦在本子上画了三个小圆圈。”该文还为了论证“命运”、“喜剧”,更是编虚造假说,“上头指示安排当地最有名的书法家教杨志发练了几个月书法——专练签名”,“杨志发被任命为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据说月薪8000元人民币,据说如今年逾70的杨志发如果每月在馆内坐馆10天,为中外游客签名,还可另得5000元津贴……”
2002年3月,《杂文选刊》第三期“人生解读”栏目全文转载了《三个画圈的人》,同时还特意配了一幅题图漫画,题图中一小人物张开双臂扎于巨人的牙齿之间,文尾对题图注释道:“有时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实在不是自己能掌握的,往往是被某些人的嘴在一张一合之间就定了乾坤。”…..
2002年6月,《读者》第12期“社会”栏目也全文转载了《三个画圈的人》,同时也配以插图,将杨志发绘成同阿Q,一律衣衫褴褛、屈膝叩首,眼巴巴地看着正在转的钱币,其旁放有斩牌和锄头,并有一个挂“哨子”的人居中裁判。
杨志发面对三家媒体对他的丑化和贬损。认为自己出生于1938年3月,小学文化程度,1958年参军,1964年退伍回乡务农,曾担任过大队民兵连长,多次担任生产队长,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同村民为生产队打井时,挖出了埋藏的秦兵马俑,1995年6月,被秦兵马俑博物馆旅游服务公司请去为游客签名,1998年6月,在会见来参观访问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时,曾将签好名的书送给了克林顿。给旅客签名留念是事实,但未担任秦兵马俑博物馆名誉馆长,更无8000元月薪及5000元津贴这一说。三媒体刊登、转载及配有题图《三个画圈的人》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从而向法院起诉三家媒体。
临潼区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后,迅速组成了合议庭,并依法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开庭时,第一被告广州日报来人同原告杨志发达成和解协议,由《广州日报》在该报“每日闲情”版刊登致歉声明,为原告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并赔偿原告人民币4000元,法庭予以准许。
被告《杂文选刊》杂志社答辩称,《三个画圈的人》没有对原告构成侵权,该篇文章均选取于新闻媒体的报道,文章行文也看不出对原告的贬损和丑化,文章突出的是原告淳朴、敦厚的老实农民形象,任何读者阅读此文均会对原告产生敬意,而不会有什么讽刺与丑化之感。认为原告索要精神赔偿于法无据,是借诉讼之名行炒作之实。要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但未出庭。
被告《读者》杂志社未答辩,亦未出庭参加诉讼。
2002年11月8日,临潼区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为:报刊、杂志对发表的用真人真实姓名的作品,负有核实事实的义务,反映的事情应当真实。《三个画圈的人》的作者,编造虚构事实等情节,《杂文选刊》、《读者》杂志社转载时又加配了明显贬低、丑化原告的插图,给原告的名誉造成一定侵害,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20条之规定,判令《杂文选刊》、《读者》杂志社为原告杨志发在各自刊物上发表恢复名誉、清除影响,并各赔偿原告名誉损失2万元及承担诉讼费用。
宣判后,原、被告均未提起上诉,判决书已发生法律效力。”
看了法院的判决,我对兵马俑的发现者有了一个较清楚的了解。但还有没有其他发现人呢?2003年10月10日《陕西日报》发表记者成全勃以《临潼出现4名“秦俑发现人”为题的文章说明了当时发现秦兵马俑的一些人员资料,谈到四个人:
杨志发
临潼农民杨志发是公认的当事人之一。据杨志发讲,秦俑是他和本村村民王普志、杨彦信3人挖井时发现的。那天,他同往常一样,从家中扛了把老镢头来到井下。当井挖到2米多深时,发现了红土层,这层红土很硬实,但又与生土层不太一样。里面有不少看上去很像火木灰之类的黑色东西。当他一镢头挖向井筒西壁时,一个大土块掉下来,土坑坑里露出一个圆圆瓦器,继续挖,挖出了一个真人大小的“黑瓦人”,再往下挖,又挖出了这个“黑瓦人”的头。第一个兵马俑就这样重见天日。当时,他们3个人将这个兵马俑搬运到井上。最初,谁也不认识这是个啥文物,只是觉得很像庙里的神像。再后来,他们和村中的几个人,用架子车把出土的七八个神像运到了临潼文化馆。王普志、杨彦信这两位“发现人”现均已离世。
杨培彦
据今年75岁的杨培彦老人讲,秦俑是他和杨志发等8人集体发现的。8人中,4个“发现人”都已去世,现在仅剩下了他和杨志发、杨新满、杨全义四人。老人回忆说,当时,他在村上当队长,下面有3个组。毛主席号召兴修水利,公社指示打井抗旱,他和副队长杨文学一人拿竿子、一人拿线绳,先画的井位。那井叫“大坑井”,直径4米。那年3月天气很冷,大家干累了就在井下“歇暖暖”。这口井是由他领导打的。打到快3米深,发现了红土。“淘井”淘到4米时,发现了一层“铅砖”,并挖出了七八个残缺不全的兵马俑。兵马俑大多数都是东边一条胳膊,西边一条腿,上边一个身子,下边一个头。大家轮流干活,因而是“集体发现的”。是他向公社领导做的汇报,并安排杨志发往临潼文化馆送的。送的时候,他还用纸将车上的文物给盖上。
杨新满
杨新满讲,县博物馆只承认自己和杨全义、杨志发、杨彦信4人是“秦俑发现人”。1995年5月时,县文化馆馆长赵康民给他和杨志发、杨全义3个人补发了“发现人”证书。而杨彦信在发现的第二年就去世了。
赵康民
今年68岁的赵康民曾任临潼县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据赵康民介绍,当时打井的农民有6个,分别是杨全义、杨志发、杨彦信、杨新满等。1974年3月25日,他们开始打井,27日碰上坚硬的红烧土和夯土层,29日杨志发在井壁西壁上挖出兵马俑之后,陆续挖出七八个兵马俑个体。他们都不认识这是重要的文物,更不知这是秦始皇兵马俑,因而被运上井的兵马俑残体被扔在地上无人问津,有的俑身蹲着,俑头被架到树上,一些善男信女还对着点香烧纸。挖出的“铜箭头”(即驽机箭头)还被当废铜烂铁卖进了废品收购站。直到兵马俑被挖出的第28天,也就是1974年的4月25日,才向公社书记付永仁作了汇报,付安排文书李淑芳打电话向县博物馆报告,“秦俑”的命运才出现了转机。当时,我在县博物馆任文博专职干事,接到李淑芳电话,立即和副馆长王进成、工作人员丁耀祖骑自行车赶赴现场,通知立即停工,进行发掘。发掘中,参与的村民就多了。根据这出土的“铅砖”与秦始皇陵出土的“铅砖”一对,以及“瓦人”服饰及“铜箭头”,我当时推断并命名其为“秦武士陶俑”,属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正式发掘后又发现了陶马俑,才有了“秦始皇兵马俑”这个统一的称谓。就是因为发现并命名,自己被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还被评为全国文博战线先进工作者。赵康民说,根据《辞海》,“发现”一词的解释,“本有的事物或规律,经过探索、研究,才开始知道”叫作发现。由此判定,自己才是当之无愧的秦俑发现人”。
为了更清楚一点了解这个“考古”的实况我还看了《三秦都市报》记者赵福生以《秦俑发现人杨志发昨来本报接听热线回忆当年难忘一幕》一文是这样写的:
“昨日上午,68岁的秦俑发现人杨志发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友谊商店总经理张建军陪同下做客本报新闻热线室,与读者在电话中交流“发现秦俑”与“文物保护”等话题。
杨志发在接听读者询问中,讲了当年发现秦俑的经过:1974年3月29日,他与村民王普志、杨彦信等人像往常一样,扛了把老镢头来到井下继续打井。当时井已挖到了两米多深,出现了红土层,里面有不少看上去很像火灰之类的东西。这个井叫方坑井,直径4米,大家轮流挖土、运土。当轮到他下到井底挖土时,一镢头挖向西边的井壁,挖到了一个硬东西上。土块落地,井壁露出一个黑东西,再挖,挖出了一个像真人一般高低大小的“黑瓦人”。这样,第一个兵马俑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后,重见天日。世界第八大奇迹就这样在他那把老镢头下震惊了世界。
秦俑发现后,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对外正式开放后,中外游客络绎不绝,外国元首纷至沓来。众多游客要求与发现人见面、合影、请发现人签字留念、听发现人讲述发现奇迹的经过。由此,杨志发在他58岁那年,被秦俑博物馆友谊商店的张建军总经理聘进店内,“坐堂”签名售书,从此杨志发告别农业生产,像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工资。”
这就是秦兵马俑发现的大体过程。我相信杨志发的介绍。但在一些具体细节上及具体人在当时所处的位置所起的作用等等我无从考证,作为一个旅游者只是了解一下作为饭后茶余的议论话题而已。在我们生活中也往往遇到一些本来很简单的事,却被复什化了。
广州日报,里面的每日闲情,都会有感情的文章的,或描述恋爱、婚姻,或劝人家珍惜、把握机会,总会让你觉得不拍拖很奇怪似的。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都会遇见喜欢的人,或者最后无法在一起,或者根本就没想过在一起,然而,却依然想着她的日志里的主角是自己,她伤心的原因是因为自己。往往你无法忍受她的缺点,却想着和她在一起,有时逃避她,是害怕走得太近。有的人说这是缺乏勇气,但更多的是你也知道她根本不适合你。
曾经劝过一些人其实他们是没可能的,但是他们依然很义无反顾的继续下去,或许是不舍,或许是很难遇到一个这样的人吧。但其实真真正正的相处,过一下平平淡淡的日子,就知道,能不能继续走下去了,不能,更需要勇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