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阶段,方法原理的建立1801年W.Cruikshank,发现金属的电解作铜和银的定性分析方法.1834年M.Faraday 发表关于电的实验研究论文,提出Faraday定律Q=nFM.1889年W.Nernst提出能斯特方程.1922年,J.Heyrovsky,创立极谱学.1925年,志方益三制作了第一台极谱仪.1934年D.Ilkovic提出扩散电流方程.(Id = k C)电分析方法体系的发展与完善电分析成为独立方法分支的标志是什么呢 就是上述三大定量关系的建立.50 年代,极谱法灵敏度,和电位法pH测定传导过程没有很好解决. 固体电子线路出现,从仪器上开始突破,克服充电电流的问题,方波极谱,1952 G.C.Barker提出方波极谱.1966年S.Frant和 J.Ross提出单晶(LaF3)作为F— 选择电极,膜电位理论建立完善.其它分析方法,催化波和溶出法等的发展,主要从提高灵敏度方面作出贡献.时间和空间上体现快,小 与大 .(1)化学修饰电极(chemically modified electrodes)(2)生物电化学传感器(Biosensor)(3)光谱一电化学方法 ( Electrospectrochemistry)(4)超微电极(Ultramicroelectrodes)(5)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微型计算机的应用,使电分析方法产生飞跃. 1.已知电极反应Ag+ + e- Ag的 为0.799V,电极 反应Ag2C2O4+2e- 2Ag+C2O42-的标准电极电位为0.490V,求Ag2C2O4的溶度积常数.解 提示:标准电极电位 是电对Ag+/Ag在化学反应:2Ag++ C2O42- Ag2C2O4平衡时,[C2O42-]=1mol·L-1的电极电位.根据能斯特方程: = E Ag+,Ag =+0.059lg[Ag+] ==已知 =0.490V,=0.799,令[C2O42-]=1得到0.490=0.799+0.59lg(ksp/1)1/2lgKsp=-0.309×2/0.059=-10.475Ksp=3.4 × 10-112.计算AgCl+e Ag+Cl-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 EAgCl,Ag =0.799V,氯化银的Ksp=1.8×10-10)解 提示:标准电极电位是指电极反应中个组分活度等于1时的电极电位.本题中,Ag和AgCl是固体,活度是常数,作为1.故只要计算出[Cl-]=1时银电极的电极电位,就是该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位.根据能斯特方程,银电极的电极电位为:+0.0591lg[Ag+]由于Cl-与Ag+发生沉淀反应,沉淀平衡为:Ag++ Cl-= AgCl↓当溶液中[Cl-]=1mol·L-1时,可求得Ag+浓度:[Ag+]=Ksp/ [Cl-]= Ksp于是得到:= E Ag+,Ag= +0.0591lg Ksp=0.799+0.059lg(1.8×10-10)=0.224V3. KMnO4在酸性溶液中发生电极反应:其标准电极电位为1.51V.已知试问:PH=2时,KMnO4能否氧化Br-和I-,当PH=6时,能否氧化Br-和I-.解 设[MnO4-]=[Mn2+]得到:当PH=2时,故KMnO4可以氧化Br-和I-当PH=6时,故KMnO4可以氧化I-,但不能氧化Br-1.浓度均为1*10-6mol /L的硫,镍离子,对氯化银晶体膜电极的干扰程度,硫 镍(填>,=或<.已知:KCl,Br=KCl,S)(南开大学2002年)2.活动载体膜电极的敏感膜是( )A 晶体膜 B 固态无机物C 固态有机物 D 液态有机化合物(南开大学2001年)3.氨气敏电极是以0.01mol/L氯化铵作为缓冲溶液,指示电极可选用( )A Ag-AgCl电极 B 晶体膜氯电极C 氨电极 D pH玻璃电极(南开大学2003年)4.制造晶体膜电极时,常用氯化银晶体掺加硫化银后一起压制成敏感膜,加入硫化银是为了( )A.提高电极的灵敏度 B. 提高电极的选择性C.降低电极的内阻 D.延长电极的使用寿命5. pH玻璃电极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A)膜内外电子转移 (B)氢离子得电子(C)氢氧根失电子(D)溶液中和玻璃膜水化层的氢离子的交换作用(郑州大学2002年)6.用钙离子选择电极测定3.30*10-4 mol/L CaCl2溶液的活度,若溶液中存在0.20mol/L的NaCl.计算:(1).由于NaCl的存在所引起的相对误差是多少 (已知KCa2+.Na+ = 0.0016)(2)欲使钠离子造成的误差减少至2%,允许NaCl的最高浓度是多少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当时这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它的发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的前进。化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
(一)化学的萌芽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二)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为求得仙丹或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而后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也相继出现。炼丹家、炼金术士们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燃素化学时期:这个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为化学元素指明科学的概念。继之,化学又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在燃素说流行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家为解释各种现象,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多种气体的存在,积累了更多关于物质转化的新知识。这一时期成为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
(四)定量化学时期:这个时期从1775年到1900年,是近代化学发展的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化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接着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化学才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这一时期,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李比希和维勒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这些都使化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科学相互渗透时期:这个时期基本上从20世纪初开始,是现代化学时期。20世纪初,化学和物理学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理论逐步完善。同时,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生物化学等得到快速的发展。
诚然,科学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因而化学的发展也决不会停滞不前。
在19世纪无机化学知识逐渐系统化的时候,贝里采乌斯(Jöns Jakob Berzelius)分析天平的发明和使用,使测量得到的实验数据更加接近真实值,这样任何一个定律都有一个确凿的事实证明.贝里采乌斯把测定原子量的很多新方法,新试剂,新仪器引用到分析化学中来,使定量分析精确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后来人们都尊称他为分析化学之父. 在定性分析方面,1829年德国化学家罗斯(Hoinrich Rose)编写了一本《分析化学教程》,首次提出了系统定性分析方法.这与目前通用的分析方法已经基本相同了.而到18世纪末,酸碱滴定的各种形式和原则也基本确定. 而对于分析化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光谱分析,则是从牛顿开始的.牛顿从1666年开始研究光谱,并于1672年发表了他第一篇论文《光和色的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