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投稿人

2023-12-09 14: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投稿人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文版、双月刊),《矿业科学技术》(英文版、双月刊)都是由中国矿业大学主办、具有矿业特色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刊登自然科学各个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是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20多种国内外重要检索刊源数据库收录。《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编委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如教授、钱鸣高教授、韩德馨教授、周世宁教授和彭苏萍教授等38位国内知名学者、教授和8位国外知名学者、教授组成,《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中文版、英文版双双成为Ei 收录的核心期刊。目前,国内高校中只有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9所高校的学报中文版和英文版同时被Ei Compendex收录,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缪协兴教授担任编委会主任。组成人员:编辑部主任,骆振福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投稿好中么

很不容易投的,

随着近几年矿业的几个大学学报被EI踢出,仅存的矿大学报更紧俏了,对外校稿件要求也更为苛刻。这里提醒那些非211高校且不是关系户的作者,就别浪费那两个礼拜时间了(初审要等,而且往往直接退稿),退稿理由简单粗暴:与本刊要求有差距,或者学术水平不高,创新性不强,或不适合在本刊发表等。

张东晨的发表论文

近年来发表的部分论文1、Dong-chen, Zhang、Ming-xu, Zhang、Qing-ru, Chen, Study on Coal Bio-Magnetizing Desulphurization[J], 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ining Science & Technology, Procedia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v 1, n 1, p 673-678, September 2009(EI检索收录)2、张东晨、张明旭、吴学凤、葛家君、吴金鑫,煤炭生物絮凝工艺条件的优化试验,中国煤炭,2009.35(1)3、张东晨、吴学凤、刘志勇、孙培林,煤炭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3)4、张东晨、张明旭、陈清如,煤炭微生物浸出脱硫效果的灰色预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36(6)(EI检索收录)5、张东晨、张明旭、陈清如等,脱硫微生物氧化亚铁硫杆菌遗传特性的分子生物学试验,煤炭学报,2006年(1)(EI检索收录)6、张东晨、张明旭、陈清如,煤中黄铁矿表面细菌氧化的XRD及SEM/TEM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6) (EI检索收录)7、张东晨、张明旭、陈清如等,脱硫菌磁化培育及生物浸出脱除煤中黄铁矿硫的研究,洁净煤技术,2005(6)8、张东晨、张明旭、陈清如,煤炭脱硫菌磁化培育及磁生物效应机理的研究,煤炭学报,2005(4) (EI检索收录)9、张东晨,煤炭微生物脱硫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洁净煤技术,2005(2)10、张东晨、张明旭、陈清如等,草分枝杆菌选择性絮凝脱除煤中黄铁矿硫的研究,煤炭学报,2004(5) (EI检索收录)11、张东晨、张明旭、陈清如,煤泥水处理中絮凝剂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展望,选煤技术,2004(2)12、张东晨,新型床面摇床分选机理及试验研究,煤炭学报,2003(5)13、张东晨,关于摇床差动特性评定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 (EI检索收录)14、张东晨,关于选煤厂降耗增效的探讨,选煤技术,2003(4)15、张东晨,绿色化学与煤炭生物脱硫,中国煤炭,2003(3)16、张东晨,等厚筛分原理实质的探讨,矿山机械,2003(1)17、Dongchen zhang, Study on Essence of Equal Material-layer Screening Principle, Pr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ry Coal Cleaning ,Clean Coal Technology,2002.618、Dongchen zhang, Research of Screening Efficiency of the Moving Tracks of Various Vibrating Screen Surface, Proceeding of Fir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Dry Coal Cleaning ,Clean Coal Technology,2002.6(EI检索收录)19、张东晨,旋流筛的研究与发展,矿山机械,2000(4)20、张东晨,XZY-73型摇床差动特性的研究,矿山机械,2000(1)

杨兰和的已发表论文:

[1]杨兰和 刘淑琴 梁杰.煤炭地下气化动态温度场及浓度场数值分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2(4):349~[2]杨兰和 梁杰.急倾斜煤层地下气化数学模型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3,31(3):193~[3]杨兰和 刘淑琴 等.废碱液同时吸收CO2和H2S方法与传质模型的研究[J].煤炭学报,2003,28(1):64~[4]杨兰和 梁杰.缓倾斜煤层反向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模型实验[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2):47~[5]杨兰和.煤炭为地下气化干馏气渗流运动多场耦合数值模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36(7):752~[6]杨兰和 刘裕国 等.倾斜煤层煤炭地下气化模型试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31(1):10~[7]杨兰和.煤炭地下气化双火源两阶段方法现场试验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2,30(2):119~[8]杨兰和 余力.煤炭地下气化工业试验[J].化工学报,2001,52(11):1012~[9]杨兰和.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温度场模型[J].化工学报,2001,52(3):273~[10]杨兰和.煤炭地下气化多阶段数学模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1,35(8):1203~[11]杨兰和.急倾斜煤层移动点两阶段地下气化模型试验[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1(5):72~[12]杨兰和.煤炭地下气化热爆炸技术模型实验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1,30(3):244~[13]杨兰和 梁杰 等.煤炭地下气化反应动力学特性的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01,29(3):223~[14]杨兰和.盲孔式煤炭地下气化模型实验[J].煤炭学报,2001,26(3):318~[15]杨兰和.煤炭地下气化“三带”特征及影响变量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5):533~[16]杨兰和 梁杰.煤炭地下气化燃空区范围TEM探测方法[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5(2):200~[17]杨兰和.多点两阶段煤炭地下气化方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2):111~[18]杨兰和.爆破漏斗实验及动力作用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2):148~[19]杨兰和.煤炭地下气化三维非稳定对流扩散的数学模型[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34(11):44~[20]杨兰和.非等温条件下雷管热爆炸临界温度数值计算[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0(5):12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