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如何克服杂志媒体的劣势

2023-12-11 22:2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如何克服杂志媒体的劣势

杂志广告 magazine advertising
  刊登在杂志上的广告。杂志可分为专业性杂志(professional magazine)、行业性杂志
  (trade magazine)、消费者杂志(consumer magazine)等。由于各类杂志读者比较明
  确,是各类专业商品广告的良好媒介。刊登在封二、封三、封四和中间双面的杂志广告
  一般用彩色印刷,纸质也较好,因此表现力较强,是报纸广告难以比拟的。杂志广告还
  可以用较多的篇幅来传递关于商品的详尽信息,既利于消费者理解和记忆,也有更高的
  保存价值。 杂志广告的缺点是:影响范围较窄。因杂志出版周期长,经济信息不易及时
  传递。
  杂志和报纸相同,它也是一种传播媒体,它的形式是以印刷符号传递信息的连续性出版物。
  1.保存周期长
  杂志是除了书以外,比其他印刷品更具持久性的一种媒体。杂志的长篇文章多,读者不仅阅读仔细,并且往往分多次阅读。这样,杂志广告与读者的接触也就多了起来。保存周期长,有利于广告长时间地发挥作用,这是杂志的优势所在。
  2.有明确的读者对象
  杂志有其特定的读者范围。杂志种类繁多,从出版时间上看,有周刊、旬刊、半月刊、双月刊、季刊;从内容上看,有政治、军事、娱乐、文化、经济、生活、教育等。专业性杂志针对不同的读者对象,安排相应的阅读内容,因而就能受到不同的读者对象的欢迎。比如《少年文艺》活泼多趣,适宜儿童阅读;《十月》内容严谨,作品质量高,适宜成人阅读。杂志的读者虽然广泛,但也是相对固定的。从广告传播上来说,这种特点有利于明确传播对象,广告可以有的放矢。
  3.印刷精致
  报纸的纸质比较粗糙,杂志的纸质相对来说,要细腻得多。杂志的封面、封底常彩色印刷,图文并茂。杂志有较确定的栏目,所刊登的内容比较稳定,还有一定的连续性,这些都能吸引读者阅读,对于广告读者来说,效果尤为显著。广告作品往往放在封底或封里,印制精致,一块版面常常只集中刊登一种内容的广告,比较醒目、突出,有利于吸引读者仔细阅读欣赏。

随着电子媒体的发展,纸质媒体如何应对

  随着电子媒体的发展,纸质媒体应对方法:
  首先,纸质媒体要增强自身的时效性,缩短发行周期。传统的报刊一般是周刊或者是日刊,而网络一般几分钟就能更新一次,2008年5月12号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等地发生8.0级特大地震,在震后几分钟内网络就率先做出了报道,而如果想在报纸上看到相关的报道至少应该等到第二天,这样在时效性方面纸质媒体的劣势就非常明显了。我们无可否认报刊具有深度报道和详实分析等优势,但时效性因素对受众的去留的影响有时是致命的,因此我们建议纸质媒体特别是报刊缩短发行周期,日报可以发行晨刊、午刊、晚刊三刊以保证其时效性,同时缩短发行周期,使发行渠道更加通畅,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读到重大新闻,不能让新闻“失鲜”太多,否者纸质媒体就会遭到读者的遗弃。增强时效性是一连串的整个工作程序的体现,记者采稿、编辑编稿、审稿、印刷、发行整套都要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保证质量。
  其次,纸质媒体要增强与读者的交流与互动。纸质媒体要经常展开调查,了解读者的思想动态,根据他们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纸质媒体要克服固有的闭塞通病,要展开互动,在数字化语境下新媒体呈现出强烈的互动性,新媒体的发展甚至模糊了传播者和受众的界限,丹·吉尔默提出:“我们即媒体”的概念,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可以称为信息的发布者,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传播的过程中来,以调动其积极性。以网络为例,其互动性远远超过了纸质媒体,如果纸质媒体不能做出相应的变革,只能让更多的受众流失。在2007“全球传播论坛”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约翰·帕夫利克(JohnPavlik)教授认为,传统媒体应该打破传统,通过互动的方式将受众抓回来。在增强互动性的具体措施方面,纸质媒体可以集思广益,以一种受众更加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同时可以借鉴网络的经验,比如,为了争取更多群体和领域的读者,可以发展不同群体和阶层的通讯员或者是特约记者,以通过纸质媒体表达他们的观点与心声的方式争取注意力,这样报刊就可以打破传统意义上一味充当主流喉舌的角色,能够呈现出更多副可爱的面孔,报道角度的多元化理应会导致读者群体的多元。
  再次,纸质媒体应该广泛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自身科技含量的同时要展开和电子媒介、新媒体的合作。纸质媒体要全面完成电子版的前提下,利用电子版的注意力和特定优势不断推销母报,不断对受众进行文化和品牌意识的渗透。同时,要不断和新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新媒体崛起后夺走了纸质媒体相当一部分的受众,这些受众之中当时的“目光转移”要么是源于新媒体的巨大魅力,要么是对于纸质媒体不思进取的反感,那么要想夺回这些受众就要采取“解铃还须系铃人”的策略,利用新媒体这个平台展示自己的进步和现状,以及表达出纸质媒体本身的改革决心。2006年3月,中国百度公司就推出“泛媒体联盟”决议,旨在和包括纸质媒体在内的各种媒体进行广泛的合作,对于此决议,不少大的报业集团采取了积极的合作态度,这种合作态度让我们看到可纸质媒体本身寻去发展的进取心,但是,在当代传媒快速发展的今天,纸质媒体改革以及更新的步伐还是慢了。在落后就要挨打的时代里,做一个主动出击的强者才是是唯一的出路。2006年12月,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决定与新浪公司开展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将探索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合作共赢的全新模式,建立联合传播平台,在新闻内容、市场经营和资本运作等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不失为一种先见之明的做法,这种模式乃至更加具有创新的方式值得其他报业集团效仿。
  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与营销模式,探索更加具有创意的营销与推广通道。传统的报刊管理模式呈现了分散、弱小等弊端,自1996年报业集团在中国出现后,报团成为报刊发展的大趋势,母报和子报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同时报团和报团之间也可以尝试合作,以实现强强联合。在营销策略上,报刊还需要探索一条更加适合现代生活快节奏的渠道,同时注意创意的重要作用,在大力倡导文化产业的今天,创意能够创造无限的财富,把无限的创意运用到报刊的管理与营销之中去,不仅能够产生注意力效应,而且能够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出创意这张牌,是年迈力衰的纸质媒体的战略选择。
  纸质媒体还要注意巩固固有的优势,不能因为模仿最后导致变形乃至扭曲。报纸与广播、电视相比,具有深度报道、选择性强等优势;报纸与网络相比,具有新闻发布的权威性等特征,报刊应该在努力扩大自己优势的基础上去弥补自身的不足。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衰退、灭亡的过程,报刊等纸质媒体也不例外,但是发现衰退的趋势后,力所能及地采取挽救措施还是能够延长其生命周期的。

试述杂志传播的优点和缺点。

试述杂志传播的优点和缺点。
查看答案解析 【正确答案】 杂志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
①针对性强
杂志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每种杂志都有自己的特定读者群,传播者可以面对明确的目标公众制定传播策略,作到“对症下药” ,以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②信息的覆盖与更替周期长
杂志的篇幅较长,因此在信息的深度上比报纸更为突出。而且,由于其编辑时间较长,虽然它失之于时效性,然而它对问题的分析与调查更为深刻、详尽,信息量更大。这使杂志信息的生命周期会无限延长,无疑会增强其传播效果。
③印刷精良,装帧较好,更具保存价值
由于杂志所提供的信息,较报纸更具深度和理性,加之其精美的印刷,良好的内容兼具美的形式,决定了其较高的重复阅读率,因此容易取得公众心理上的认同。
2.缺点:
①缺乏灵活性与时效性;
由于杂志出版周期较长,因而时效性方面就难免不尽人意,不能及时刊登瞬息万变的经济信息。再者,由于其出版周期长,一旦定稿之后,难于临时更改,灵活性方面远不及报纸和电子传媒。
②阅读范围的局限性;
杂志对读者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某些专业性强的杂志更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业务知识,因此其读者数量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信息传播可更具针对性,但同时覆盖面却又受到了限制。
③感染力较差。
杂志虽比报纸生动,但它毕竟是用文字符号来传播的,与电子媒体相比,仍嫌呆板、机械,其感染力也较逊一筹。在面向低层次的受众传递信息时,公共关系人员要慎用此媒介。
【答案解析】 参见教材P131-132。
本题知识点:公共关系的传播媒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