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民,男,1963年3月生.1984年6月毕业于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原扬州师院化学系).1984年8月—1986年8月,在盐城师院化学系工作.1986年9月—1989年7月,在南开大学化学系攻读有机化学硕士, 1989年9月获理学硕士.1989年9月-1999年3月在盐城师院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及功能高分子研究,历任盐城师院化学系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兼副主任,党总支书记兼副主任.1999年3月—1999年7月在南京大学环境学院作学术访问.2000年2月至2002年6月在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攻读博士.2002年6月提前毕业.2002年12月获工学博士学位.1990年1月晋升讲师,1996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9月晋升教授.2002年12月被南京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2003年3月被南京大学聘为博士生导师.兼任江苏省有机毒物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环保产业协会水处理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江苏省环保产业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江苏环保科技》及中国化学工业核心刊物《离子交换与吸附》编辑委员会编委,江苏南大戈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成就及荣誉
由于出色表现,1992年,1996年两次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骨干青年教师,1995年被评为省教委"八五"先进科技工作者,1999年荣获省教委"红杉树园丁奖",2000年被确定为盐城市"111工程"拔尖人才培养对象,2001年被评为盐城市首届科技先进工作者,盐城市新长征突击手并获得盐城市"青春献盐城特别贡献奖",2002年被确定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梯队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并获南京大学"交通控股"奖学金,2003年被盐城市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4年获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主要研究方向:工业废水的治理与资源化;环境功能材料的合成及应用
主要科研成果目录(1997年起)
承担基金
1997年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互贯网络弱酸树脂应用性能研究,项目负责人,资助1.0万元
2000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治理芳香类有毒有机废水的复合功能吸附树脂的研究 (资助5万元,项目编号:BK2000016,名列第三,已结项,评价等级为优)
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合功能吸附树脂的合成,性能及应用研究(2003-2005年)(项目编号:20274017,名列第三)
2002年科技部批准的2002年度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有毒有机工业废水的处理和资源化(资助25万元,项目编号:2002EC000189,名列第二)
2002年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治理高浓有机物废水的集成技术研究(项目编号: JH02-066,项目负责人,资助7万)
2002年南京大学重大预研项目:树脂法处理芳香磺酸类生产废水研究(资助10万,名列第二)
2003年江苏省科技厅高技术项目: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治理及资源化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资助40万,项目编号:GB2003030,项目主持人)
2003年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复合功能吸附树脂(2003-2005年)(项目编号:2003ED105005,资助30万,名列第二)
2003年江苏省环保厅重点项目:水体微污染治理示范工程(资助90万,分课题负责人)
2003年南京市科技局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高浓度水溶性有机化工废水治理及资源化的胺基修饰复合功能树脂(项目编号:200308011,资助15万,项目负责人)
2003年国家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高浓度水溶性有机化工废水治理及资源化的胺基修饰复合功能树脂(项目编号:03C26213210950,资助60万,项目第二负责人)
2004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新型中孔复合功能吸附树脂的合成,性能及其在有毒有机废水治理与资源化中的应用(项目编号BK2004088,资助7.5万,项目负责人)
2004年江苏省环保厅重点项目:树脂法回收处理有机毒物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编号:2004001,批准号:苏环计2004[10],资助35万,项目主持人)
2004年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及资源化的胺基修饰复合功能树脂的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编号:BE2004080,资助50万,项目第二负责人)
论文
1.左育民,李爱民,液相色谱用球形聚合物柱填料,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12(10),1331-1334.CA 117:234998收录
2.左育民,李爱民,含酯基聚合物液相色谱填料的制备与性能,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12(3),1542-1545 ;CA 119:14066 收录
3.李爱民,交联聚苯乙烯液相色谱固定相的填充,色谱,1993,11(6),368-369; AA 1994,56(6)6B48收录;CA 120:94395收录
1934年12月27日 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1952年8月至1956年7月 厦门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56年9月至今 厦门大学化学系任教。1982年7月至1984年7月 英国伦敦城市大学化学能源研究中心访问学者。1985年10月至今 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1986年6月至今 厦门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博士点博士生导师并兼任副校长、校长(至1999年4月)。1986年10月至1990年10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一、二届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1992年4月至今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化学学科评审组成员。1992年12月至今 中国电子学会化学与物理电源专业分会副主任委员。1994年至今 《中国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
刘方明 男,1966年11月出生,山东崂山人,九三学社会员,理学博士,分别就读于新疆大学和兰州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应用化学硕士点负责人,浙江省“151”第二层次培养人选,浙江省膜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糖化学及氮唑稠杂环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等省部级项目多项;共在科学通报、化学学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 Heterocyclic Chem.、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有机化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2000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获奖情况:1、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宝钢教育基金会,2000年12月;2、新疆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一完成人,2000年11月。
黎乐民1935年12月6日生于广东省电白县大衙铺贝村,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58年转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59年在该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65年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研究生毕业。1977年起回到北京大学化学系工作至今。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理学部和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理论与计算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B辑:化学)执行副主编、《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中国化学快报》副主编等学术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