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70年代少年文艺杂志

2023-12-06 18: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70年代少年文艺杂志

《少年文艺》创刊于1953年,是中国原创儿童文学第一刊。第一时间刊发一线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最新作品。小说、童话、美文、诗歌、报告文学,不同的体裁带你体验不同的情感和人生,纯净的品质给你阅读的纯粹和美好。是少年时代最佳的成长伴侣、心灵鸡汤。 《少年读者文摘》(《少年文艺》下)精选国内外书籍报刊上适合孩子阅读的短篇佳作,以及儿童文学经典名篇,契合友情、感恩、责任、勇气等学生作文中的常见主题,短小精悍,睿智隽永,可快速提升孩子的阅读水平、鉴赏水平和写作水平。是孩子写作必备的优质素材库。 《少年文艺》1953年创刊于上海,编辑部位于上海延安西路1538号。由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宋庆龄题写刊名,并撰写发刊词。《少年文艺》创刊后,受到诸多国家领导人、著名作家、艺术家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扶持。1960年第6期《少年文艺》的封面是名少先队员站立于高山顶上,左手擎日,右手托月,周围是喷发的火箭和旋转的卫星。意寓立雄心大志,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这也是当时少先队和少年儿童的口号之一,表现出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少年儿童的社会背景和精神风貌。“文革”期间,《少年文艺》被迫停刊。1973年易名《上海少年》重新出版,1977年7月仍复刊为《少年文艺》。1998年《少年文艺》被中国新闻出版署确定为1998~1999年度“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之一。2002年增办了下半月刊《阅读前线》,2013年更名为《少年读者文摘》,为文摘版,是孩子写作必备的优质素材库。《少年文艺》已伴随中国的少年儿童度过了60余年,曾刊发过《小电话员》(李楚成,1953)、《没头脑和不高兴》(任溶溶,1956)、《歪冠子的小母鸡》(葛翠琳,1957)、《小茶碗怎样变成大脸盆》(任大霖,1959)、《猪八戒回家》(包蕾,1961)、《谁是未来的中队长》(王安忆)、《今夜月儿明》(丁阿虎)、《小百合》(玉清)、《啊,少男少女 》(张成新)、《独船》(常新港)、《赤色小子》(张品成)等一系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许多连环画名家如董天野、华三川、韩兴、韩伍、毛用坤、乐小英曾为刊物配插图画,使得杂志图文并茂,情趣盎然,为广大少年读者朋友所喜爱。《少年文艺》这本新中国成立以来创刊最早的儿童文学杂志,先后获得国家期刊题名奖、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等奖项。它是目前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原创儿童文学刊物之一,用纯净的文字记录了新中国儿童文学的成长轨迹和发展面貌。这里,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诞生地。  这里,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们的最初出发地和最重要的舞台。  这里,是一代又一代孩子的阅读圣地和最美丽的青春记忆。  这里,奉献给你的,永远是值得阅读的阅读,值得记忆的记忆,值得珍藏的珍藏。

少年文艺的《少年文艺》书库

“《少年文艺》60年金品典藏书系”包括六本小说卷,两本童话卷,一本散文卷和一本诗歌卷。精选《少年文艺》创刊60年以来最富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文本,多层面、多角度地展示了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成长轨迹和发展面貌。出版时间:2013年7月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定价:19元/本《星河流影》(小说卷1)精选了《少年文艺》20世纪50年代初创刊至60年代中叶的小说作品《岁月花语》(小说卷2)精选了《少年文艺》20世纪70年代中叶至80年代中叶的小说作品《逆光飞翔》(小说卷3)精选了《少年文艺》20世纪80年代中叶至90年代中叶的小说作品《盛夏光年》(小说卷4)精选了《少年文艺》20世纪90年代中叶至新世纪初期的小说作品《蓝调青春》(小说卷5)精选了《少年文艺》2000年至2007年间的小说作品《草长莺飞》(小说卷6)精选了《少年文艺》2008年至2012年间的小说作品《云朵的牧场》(童话卷1)精选了《少年文艺》20世纪50年代初创刊至80年代末期的童话作品《天使的呼吸》(童话卷2)精选了《少年文艺》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2012年间的童话作品《秋千的私语》(散文卷)精选了《少年文艺》创刊60年以来优秀的散文作品《青鸟的秘密》(诗歌卷)精选了《少年文艺》创刊60年以来优秀的诗歌作品 “《少年文艺》典藏书坊”是《少年文艺》编辑部2014年倾力打造的书系,结集历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全部获奖作品,荟萃当代最前沿儿童文学作家最新原创短篇佳作。这些作品代表了当今我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创作的至高水准,值得阅读、研习并珍藏。 出版时间:2014年7月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定价:18元/本《一条杠也是杠》 (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①)《轻轻对你说》 (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②)《冰蜡烛》 (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③)《夏天的小数点》 (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④)《爱喝糊粮酒的倔老头》 (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⑤)《风吹柳笛声》 (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金品典藏⑥)

任大霖简介

任大霖(1929~1995)
浙江萧山人。1947年考入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在校参加进步的文艺社团活动。开始业余从事儿童文学创作。杭州解放后,以学生代表出席了杭州市各界代表大会。1949年7月,参加杭州青年干部学校,学习两个月后,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浙江省委工作。195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调到上海,在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先后担任过编辑、编辑室副主任、主任和《少年文艺》主编等职。其间,参加了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学习,并去浙江深入生活、进行创作。70年代中,担任《朝霞》编辑室负责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任上海文艺出版社文艺编辑室主任。1980年8月,回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担任编审。1989年,任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兼任《少年文艺》、《儿童文学选刊》、《巨人》等杂志主编。1990年,主持’90上海儿童文学研讨会(120多名中外作家参加),并倡议组织成立了“中日儿童文学美术交流上海中心”。一生创作了几百万字的作品,出版了数十本儿童文学作品。
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山岗上的星》、《童年时代的朋友》,儿童剧集《水淹春花田》,童话集《鹰妈妈和她的孩子》,中篇小说《我们的田庄》、《喀戎挣扎》、《哥哥二十四我十五》,短篇小说集《蟋蟀》、《秀娟姑娘》、《少先队员的心灵》、《心中的百花》,通讯集《红泥岭的故事》等。
《蟋蟀》获第二届全国少年儿童文学艺术奖一等奖;《儿童小说创作论》获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和全国儿童文学理论奖。曾任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上海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第一批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1994年,获中国福利会妇幼事业樟树奖。
任大霖文章:这一年的夏天,天气特别热,我们溪岭乡虽说是个山乡,白天也闷热得叫人受不了,你浑身脱个精光,只穿条短裤,汗水还是直淌。要到傍晚太阳落了山,方才有风打北干山那边吹来,凉飕飕的,夹着苦艾和松树脂的气息。
任大霖《蟋蟀》
任大霖,l929年7月出生于萧山城厢镇姚家谭。l949年7月毕业于浙江省立杭州师范。同年7月参加工作,任《浙江青年》编籍、记者。l953年l0月调上海从事出版工作,先后任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文学编辑、主任、编审,l980年起,任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编审。
任大霖从事编海工作40年,策划、编辑或复审、终审书稿约200仲,其中不少是大型丛书、重点书、获奖丛书。由他策划、主编的《中国神怪故事大观》出版后受到社会各方面的欢迎,获国家级优秀少儿读物奖、上海市优秀图书奖,部分内容已改编为动画片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台湾东华书局已购买版权在台出版,受台湾学术家的好评。他还长期主编有影响的《少年文艺》月刊,近年又担任大型文学丛刊《巨人》主编。
任大霖从事文学创作亦40余年,先后出版单行本20余种,200余万字,获各种优秀创作奖l0余次.其中儿童小说集《蛤蝉》l980年获全国少儿文艺一等奖,《童年时代的朋友》、《喀戎在挣扎》、《心中的百花》等作品均获文学界好评,文艺理论专著《儿童小说创作论》获全国儿童文学评论一等奖及全国优秀编辑奖。他创作的《我们院子里的朋友》、《牧童和毒龙》、《风筝》等作品已译成英、日、德、法等国文字出版。国内出版的《儿童文学概论》、《当代儿童文学史》均有他的专节,《儿童文学辞典》、《文学家辞典》及日本《儿童文学大事典》均有他的条目。

l99l年,任大霖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证书,并终身享受政府的特殊津贴

《少年文艺》是报纸还是书籍??

是一本杂志
上海版《少年文艺》创刊于上世纪1953年7月,由宋庆龄题写刊名,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创刊最早的儿童文学刊物。她是培养文学新人的园地,被誉为“作家的摇篮”。全国许多著名作家的处女作都在《少年文艺》上发表。《少年文艺》除了刊登反映当代少年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各类文学作品外,还有“新芽”栏目专门发表高小和初中学生自己的习作,在全国少年读者和家长中具有广泛影响。新世纪的《少年文艺》将以全新的面貌面向广大青少年读者。2002年增办了下半月刊《阅读前线》,为文摘版,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