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论文

2023-12-12 12:10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土木工程防灾与减灾论文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地域辽阔,天气变化万千,洪水、飓风、龙卷风、地震等不可抗性灾难频发,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的伤害。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自然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的现状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善、广为覆盖的气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等地面监测和观测网,建立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系列,并正在建设减灾小卫星星座系统。在气象监测预报方面,建成了较先进的由地面气象观测站、太空站、各类天气雷达及气象卫星组成的大气探测系统,建立了气象卫星资料接收处理系统、现代化的气象通信系统和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全国已形成了由国家、区域、省、地、县五级分工合理、有机结合、逐级指导的基本气象信息加工分析预测体系。为了监测江河洪水,国家组建了由数目众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组成的水文监测网,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区洪涝灾害易发区警戒水域遥感数据库,将遥感技术在“八五”期间应用于洪灾监测。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另外,利用现代科技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如农区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这些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对防灾减灾发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地震监测和抗震方面,组建了400多个地震观测台站,“十五”期间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由48个国家级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国家数字测震台网和由300多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站组成的20个区域数字测震台网以及若干个流动数字测震台网、数字强震台网构成了中国数字测震系统,建立了大震警报系统和地震前兆观测系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监测预报系统,编制了全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和震害预测图,确定了52个城市作为国家重点防震城市,对全国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区的工程建筑,实施综合性震害防御,对城市和大中型工矿企业的新建工程进行了抗震设防,完成了多条铁路干线、主要输油管线和多座骨干电厂、大型炼油厂,一批重点骨干钢铁企业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库的抗震加固。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加强了对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质灾害的勘查防治工作,采取了包括工程防御体系、生物水保防御体系、管理防护体系,社会管理体系和预测及报警体系在内的综合防御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把生态建设与防灾减灾相结合,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退田还湖、退田还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极大地防止和减轻了地质灾害的危害和损失。全国已建立了25片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实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万多条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综合治理。先后确立了包括“三北”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珠江流域防护林、辽河流域防护林、黄河中游防护林和太行山绿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业生态工程。此外,还发射了“资源一号”、“资源二号”卫星,广泛应用于资源勘查、防灾减灾、地质灾害监测和科学试验等领域。

二、我国防灾减灾科技应用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缺乏综合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是以单一灾种为主、分部门管理的模式,各涉灾管理部门自成系统,各自为战。由于没有常设的综合管理机构,各灾种之间缺乏统一协调,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动,造成了许多弊端,如缺乏综合系统的法规、技术体系政策与全局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规划;缺少系统的、连续的防灾减灾思想指导,不利于部门之间协调;缺少综合性的防灾减灾应急处置技术系统;缺少专门为灾害救援的综合型救援专家、技术型队伍;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体系;信息公开和交流渠道不顺畅;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学决策评估支持系统与财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响防灾减灾实效。

2.投入不足 资金渠道单一

全国每年投入到防灾减灾科技研发和应用的经费十分有限,在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购置、防灾工程建设、防灾减灾基础研究和先进技术推广应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为我国防灾减灾科研基本依赖于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由于防灾减灾科研具有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近期经济效益,很难吸引企业资金和社会资金主动投入,造成防灾减灾科技发展和技术推广滞后。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广的中间环节与适合防灾减灾工作规律的运行机制,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低,一些防灾减灾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率不足10%,严重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深入进行,影响了全国防灾减灾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 科技资源尚待优化配置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气象、地震、地质、环保等领域,由于缺乏宏观协调管理及传统的条块分割现状,一方面各领域主要关注本领域的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研发工作主要局限于解决本领域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开发与应用水平发展很不平衡,在基础地理信息、救灾设备和队伍建设方面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另一方面,仪器、设备、资料、数据等都由部门、单位甚至个人所有,不能实现资源共享共用,资源条件不能系统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法形成合力和整体创新优势。

4.防灾减灾科技发展缓慢

一是在不同灾种以及防灾减灾的不同环节中,科技发展与应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灾种的应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别较大,低水平重复研究较多;三是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监测能力不强,短期预测预报能力还较低;四是缺乏各类灾害的科学评估模型和方法,灾害信息共享应用和评估的技术急需完善;五是对一些重大灾害的认识与防治技术,长期徘徊不前;六是现有科研结合国情实际不够密切,科技整体支撑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灾减灾高水平科技人才匮乏

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专业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中,基层防灾减灾机构普遍缺少技术应用人才,与我国防灾减灾工作重点结合不密切,特别缺乏防灾减灾领域的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另外,研究经费、待遇等方面条件较差,影响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人才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够

缺乏统一的防灾减灾科普规划,没有固定的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经常性的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活动,使防灾减灾科普缺乏系统性、连续性,致使我国社会公众防灾减灾知识、防灾减灾意识的科普教育水平较低,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差,最终影响我三、我国防灾减灾科技支撑的对策建议

1.建立统一综合的防灾减灾组织保障体系

设置统一的具有危机管理性质的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机构,负责对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大政方针做出决策,逐步实现从部门为主的单一灾种管理体制向政府和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综合应急管理体制转变。

加强科技主管部门与涉灾管理部门的协同,形成跨部门、跨地区、跨学科、多层次、分布式的协同管理职能和机制。

成立集合各灾种、各专业及相关管理部门专家的顾问团体;建立防灾减灾决策的专家咨询系统,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2. 完善防灾减灾科技进步政策与创新机制

制定科技支撑防灾减灾办法与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人才培养选拔等方面给予支持;将防灾减灾科普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工作计划,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级学校教育中适当引入防灾减灾课程及读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灾减灾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机制、科技投入机制、成果转化机制、政策激励机制与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研究,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推广应用。

3. 多渠道增加对防灾减灾的科技投入

将防灾减灾发展所需投入纳入每年科技经费预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开发工作、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技术装备、参加国际交流等。并使防灾减灾科技投入的增长幅度不低于科技经费增长的总体水平。

建立社会防灾减灾基金,吸收企业、社会团体、公民及海外人士对防灾减灾的捐赠,按比例将部分基金用于科技投入。

用给予引导资金的方式,促进地方政府增加防灾减灾科技投入,引导技术开发机构与企业投资防灾减灾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

4. 促进防灾减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借助全国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整合全国各灾害管理部门的分类灾害信息资源,全天候运转监测网;以网络技术为纽带,积极推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控系统(R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技术,建设覆盖至全国各乡村的主要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及网络技术,综合集成防灾减灾各单位上报的灾情信息,构建包括灾害应急响应、灾害信息分析、灾害救援决策、救援信息反馈等在内的防灾减灾技术及信息资源平台。

5.加强防灾减灾科技能力与科技队伍建设

通过科研体制改革和现代院所制度建设,进行课题制、首席专家负责制和科研经费预算等防灾减灾科技机构科研管理制度建设;鼓励科研与地方防灾减灾需要紧密结合,开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和治理;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防灾减灾技术和装备,实现产业化;与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推广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和管理方法,探索区域防灾减灾综合管理模式;参与重点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在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大力培训一线工作的防灾减灾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改善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通过科研项目、激励措施、分配制度、考核选拔等吸引和稳定人才队伍,培育有竞争力的研究群体,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培养防灾减灾后备人才,逐步在我国高校中开办防灾减灾专业教育。

6. 加强国内外防灾减灾科技交流与合作

鼓励防灾减灾科研机构、管理部门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获得先进的应用技术及管理经验,追踪最新技术。在跨国、跨区域的防灾减灾工程建设中,政府应积极协调,为项目实施提供帮助和保障。

土木工程师如何应对各种自然灾害?1500字左右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主要灾害种类有地震、火灾、洪灾、地质灾害、风灾、雷电等。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噪声、疾病、工业事故、交通事故、建设性破坏等城市灾害也有加重的趋势,且还会不断出现新的灾害源。

如超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地下空间利用、天然气生产和使用、核技术利用中存在的致灾隐患等。可以说,我国防灾减灾的任务非常艰巨。

防灾减灾与土木工程有着密切的关系。灾害之所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多与土木工程的破坏有关。因此,土木工程师对防灾减灾负有重大责任。

一、土木工程中的灾害及其分类土木工程中的灾害主要分为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

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中物质变化、运动造成的损害。例如,强烈的地震,可使上百万人口的一座城市在顷刻之间化为废墟;滂沱暴雨泛滥成灾,可摧毁农田、村庄,使成千上万居民流离失所;严重干旱可使田地龟裂、禾苗枯萎、饿殍遍野;火山喷发出灼热的岩浆,可使城镇化为灰烬;强劲的飓风、海啸可使沿海村镇荡然无存??诸如此类,都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天灾”。

人为灾害是由于人的过错或某些丧失理性的失控行为给人类自身造成的损害。

二、灾害的基本属性

(1)普遍性和恒久性灾害是物质运动形式普遍发生,不断发生,直至永恒。

(2)多样性与差异性每一类灾害都各具特点,既有多样性,也有差异性。

(3)全球性与区域性全球处处有灾害,不同区域灾害种类各不相同,严重程度也不一样。

(4)随机性与预测困难性根据时间、地点、强度和范围的不同,增加了灾害的随机性和预测困难性。

(5)突发性和迟缓性突发灾害如地震、火山、海啸爆发等;迟缓灾害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6)迁移性、滞后性与重现性迁移性,如加拿大酸雨来自美国污染;滞后性,如人口膨胀等;重现性,如每10年一次大地震,中国每年约遭遇20次台风袭击等。

(7)后果的严重性如火山灰经风化后可成沃土;台风给沿海地区带来降雨和降温;地震使矿床上移;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但利于光合作用等。

三、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防护性无论从筑巢穴居,还是到近代的地下指挥所、核电安全壳都需要土木工程的防护。

2. 超前性防护设施必须建在遭受袭击之前,如交通需要先修路架桥、发电先建电厂等。

3. 基础性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具有投入大、效益大、服役周期长等特点。

4、普遍性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土木工程,而其对土木工程也有不同程度的依存关系。

5、恒久性浅谈土木工程中的灾害临沧汇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罗仕姜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类型多、发生频繁、灾害损失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过去的40年间,每年灾害经济损失约占同年国家财政总收入的六分之一至四分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每年约1000亿元,个别年份甚至达数千亿元,严重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各种土木工程灾害也时有发生,使建筑者们也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四、土木工程中的灾害和防治笔者以下五种灾害为例,阐述并总结土木工程中的灾害的防治

(1)地震中国多为30千米以内的浅震,6度设防城市超过80%。历史上死亡2万人以上的地震有十余次,中国占四次,其中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华县、潼关大地震中死亡人数为83万,为历史之最。

防治的主要方法为提高热度,防震减震。

(2)山体滑坡、泥石流山体滑坡与泥石流是一种由气象灾害引发的次生灾害。

这类灾害具有分布广、破坏性强、隐蔽性及容易链状成灾等特点,不仅会阻塞河道与交通、毁坏农田和建筑物,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防治的主要方法为锚索加固,挡土结构。

(3)洪水河南1975年8月因台风北移,大片积雨云遇冷骤降,连续暴雨三昼夜。总降水量达到1605mm,若干水库溃坝,不少堤坝被迫炸口分洪。有29个县113万平方千米农田被淹,1100万人口受灾,9万人死亡,损失超过100亿元。

防治的主要方法为溢洪防洪,拦洪蓄洪。

(4)沙漠化世界每年沙漠化面积6万平方千米,受沙漠侵蚀的面积为21万平方千米。其中,全球35%的土地,25%的人口受到沙漠化的威胁。中国沙漠化面积约为20万平方千米。沙漠化地域主要集中在北方。每年扩大2100平方千米,危及400万公顷农田,467万公顷草场因为沙漠化每年损失783~918亿元。

2000年3月22~30日的一场席卷华北,延及南京、上海的沙尘暴起自内蒙西部阿拉善沙漠,大范围的沙尘和泥雨波及京、津、冀、陕等地,汽车和马路上被泥雨污染得斑斑点点,污渍不堪。

防治的主要方法为引水改沙、编织固沙。

(5)核泄漏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原本以列宁的名字来命名)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该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辐射量相当于500颗美国投在日本的原子弹。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未雨绸缪重视土木工程灾害的防治工作,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方法有效地防治,把土木工程灾害所造成的各项损失降到最低点,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的安全。

同学还是自己写一下吧。

比如结构抗震设计、选择建筑位置、基础选择等等。

土木工程施工未来在防治灾害上的发展

“在五千年发展史中,人类遇到了无数次的各种灾害。但是,在这些灾害中,还有一类危害极大、影响极广的灾害迄今尚未被人类所认识。这个灾害就是‘土木工程灾害’。”地震与防灾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礼立的这一观点在当天座谈会上引起了很多院士的共鸣。

  谢礼立认为,虽然没有土木工程就不会有现今的人类文明,但是土木工程在带来文明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土木工程灾害产生的机理是,由于人们不当的知识——选址、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导致所建造的土木工程不能抵御突发的载荷,而致使土木工程失效和破坏,乃至倒塌而造成了灾害。这些土木工程包括所有的建筑,地上和地下的土木设施,铁路、水库、隧道以及各种港口、矿山和工厂等。

  “包括四川汶川县地震等在内的地震灾害是典型的土木工程灾害。此外,风灾、滑坡、泥石流、煤气管线爆炸、地下水管爆裂、煤矿塌陷、溃坝等也都属于土木工程灾害的范畴。”谢礼立指出,减轻这种灾害的主要手段和手法是科学的土木工程方法,即注意对工程进行正确的选址、施工、设计、加固、维护和保养等。

  “一个国家的防灾减灾工作做得好或不好,就是要看这个国家是‘灾前忙’还是‘灾后忙’。”谢礼立强调。这次汶川地震发生后,当地损失惨重,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的灾前预防工作还不到位,在防震减灾方面仍存在很大问题。

  谢礼立认为,在这次地震中我们应当接受这样的教训:要将减轻地震灾害的重点放在土木工程减灾方法上来,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助于土木抗震的经济有用的方法和技术;要重视人类居住环境的选择,尽量将居住地点选在安全的地带和地段上,适当避开活动的断层及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恶劣环境;要重新审视和总结我国目前的防震减灾体制及思路,调整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技术路线等。

  “组织指挥要统一”

  “就医疗卫生工作而言,目前最关键的措施有两个:救治伤病员和防疫。”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表示。

  他认为,这次抗震救灾中的救治伤病员工作是一个相对长期的任务。在专业人员方面,开始主要是外科和骨科医生,很快就会需要肾透析和呼吸机等比较复杂的医疗救治。在地震灾情严重的地区,当地医院很快就会人满为患,届时,需要安排附近的城市医院来容纳更多的伤病员。除了专业人员、医院、设备这些必要条件外,后勤供应(包括药品、消费品等)也是关键。

  此外,在着手进行紧急救治时,“防疫战”也要全面开打,以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在这方面,主要是保证饮用水、食物和环境的卫生。其中,饮水净化和消毒是最关键的。如果没有冲水厕所,则粪便消毒也十分重要。在有水的情况下,要注重个人卫生,包括认真洗手。另外,对居住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对于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也很有必要。

  野战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强调:“对于救灾时的急救医疗工作而言,统一的组织指挥非常重要。”此时,应该在指挥部统一领导下,成立临时急救医疗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和协调灾区所有医疗卫生力量。一般来说,领导小组应由军队和地方医疗卫生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下设医疗救护组、伤员后送组、卫生防疫组、药材供应组和通信联络组。救治工作应分为三级:第一级为现场抢救,包括进入灾区后搜寻和发现伤员、指导自救互救等;第二级为早期救治,位置离现场不远,对现场送来的伤员进行检伤分类和早期应急处理;第三级是专科治疗,将病人送至离地震现场较远的地方进行救治。

  “统筹考虑灾害防治”

  这次地震灾难反映出我国在防灾救灾方面还尚未建立起成熟、高效的应急体制和机制,这表现在通信、医疗、交通等多个方面。在此次座谈会上,这一观点成为院士们的共识。此外,如何加强土木工程、水利、交通和通信等设施的防灾、抗灾能力也是院士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王正国建议,相关部门在“和平时期”就应该设计出发生地震灾害时的救治预案,确定指挥和专业技术人员,专门储存物资装备、通信器材等。相关人员要进行模拟训练,做到各司其职、忙而不乱。对有保存期限的药品等物资要作定期检查,及时更换将过期的物品。

  此次地震中出现的中小学校教学楼倒塌情况已引起了普遍关注。包括杨秀敏、黄熙龄等在内的多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均表示,应当把对中小学教学楼质量问题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其防震抗灾能力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保证。另外,院士们认为,由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决定,我国应该统筹考虑灾害防治问题,提出综合治理的解决办法。一味增加土木、水利等工程的抗震系数并不是一个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做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一些简单、经济的手段,来有效提高工程设施的防震抗灾能力。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建筑工程的规范性。

跪求《土木工程概论》大一期末毕业论文。

我对土木工程的认识和理解
最初听到“土木工程”这个词的时候,我还是一个初上高中的学士很浅很薄的小孩儿。我所理解的“土木工程”,最简单的来说就是:修路和建道。并且我一直以为“土木工程”就是单纯的修路和建道的工程而已。
直到我上了“土木工程概论”这一门课之后才对“土木工程”有所了解。土木工程,不仅仅包括了我所认识和理解的那一点,而且还包括了很多很多的工程。并以我最简单的理解,所有关于“土”和“木”的工程(包括更多的建材)都可以算是在土木工程的范畴。
土木工程的建树可谓随处可见,大到世界闻名的建筑群,小到无人知晓的小道儿(比如:我们中华民族为是骄傲的万里长城和校园林荫小道),几乎无不和土木工程相关。或许,“土木工程”这个词,这个专业名词没多少人认识理解和或者会准确而且无误的叫出来,就像我一样,但“土木工程”所影响和建成的见过的、听说过的、地上地下、水中的…几乎无所不在。我在想,从最原始的社会开始发展到现在,都必须需要这门学科。飞机要起飞、大船要靠港、大江要建坝、轿车要上高速、火车要行驰于轨道、横渡要建桥,大大小小的房屋、威挺的高楼大厦…几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土木工程”的脚步。如:北京故宫、金门大桥、伦敦大桥、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著名的埃及金字塔、万里长城、都江堰水利工程、卢沟桥、赵州桥、天坛、珍珠港、三峡水坝、长江大桥、凯旋门、卢浮宫、悉尼歌剧院、人民大会堂、鸟巢、水立方、内蒙古科技大学第一教学楼、游泳池、国贸大厦、帝国大厦、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杨浦大桥、京广铁路、意大利比萨斜塔、勃朗峰索道、紫禁城…
我从书本上了解到,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的对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水中的各种工程设施,也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所进行的勘测、涉及、施工、管理、养护、维修等专业技术。它也可以做防护、保暖、防灾减灾赈灾等措施,同时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无法磨灭和撼动的。因此,土木工程涉及的领域十分宽广。从建设对象看,土木工程包含建筑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道路工程、铁路工程、矿山建筑、港口工程、海洋工程、水利工程等,过去还包括给排水工程和建筑设备工程。从土木工程所用的材料看,可分成金属结构、混凝土结构、高分子材料结构、木结构、土结构等。从技术性质看,土木工程涉及到勘测、设计、施工、管理、养护、维修等。从职业分工看,有从事土木工程的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研究人员、监理、咨询和教师等。
而土木工程和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土木工程所建造的满足我们的东西是很多的,所以,土木工程的基本任务就是建造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各种工程设施。如:生活必需的,娱乐场所等等。这说明,土木工程不仅仅与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有关,而且与人类生存和生活和密密相关,且密不可分。
从中国还是世界的发展历史来看,土木工程都是个古老的学科,因为从很早很早的时期开始人类便有了土木工程活动,不仅把其运用到民生且频繁的用于军事攻略,如军事防护、军事进攻等等。但同时也是个在现在和今后长盛不衰的学科,因为只要人类存在,就必然有土木工程活动。无论何时何地。
这就是我对土木工程的初步认识和理解,但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会更加认识土木工程的作用及其所用到之处,更加深刻且深入地了解这门学科的。

土木工程论文怎么写

土木工程类论文写作方法是:先结合案例具体的,根据案例来阐述自己提出的理论和方法,然后根据正文来写摘要,再写结束语,最后写引言研究背景,其实写作很讲求方法和技巧的,你百度下:普刊学术中心,很多论文写作类视频教程值得学习下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