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求是杂志社内刊编辑部

2023-12-12 10: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求是杂志社内刊编辑部

出版社名称 出版社地址 出版社电话
《求是》杂志社印刷厂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
北京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
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成府路205号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8号
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四号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136室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高粱斜街44号
北京科文剑桥图书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208号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6号
北京跨世纪文化事务所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满庭芳园D座
北京劳动就业报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3号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9号理工科技大厦
北京人才市场报 北京市东城区劳动人民文化宫内
北京人教励耘教育书社 北京市东城区鼓楼东大街东公街60号
北京人教育馨公司 北京市丰台区芳城园三区13号楼
北京人手册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41号
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同心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北京师大附中书刊发行部 北京市宣武区安平里1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市天主教天光编辑部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74号天主教堂天光编辑部
北京市燕山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100号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大街体育大学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东路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
北京威科商律出版顾问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9号国际大厦后楼201B
北京新鸿文投资有限公司 北京市海淀区首体南路20号
北京亚太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西里二区13号楼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兵器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车道沟10号
长城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40号
当代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4号
党建读物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西街甲7号
地震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9号
地质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1号
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3号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2号
法律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西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德外大街4号
工商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纪家庙育芳园东里23号
光明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106号
国防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南路23号
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长春桥路6号
海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31号
海洋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路8号
航空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小关东里14号
红旗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沙滩北街2号
华龄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库大街甲10号
华文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府右街力学胡同3号
华夏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香河园北里4号
华语教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化学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3号楼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
教育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46号
金城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十一区37楼一层
金盾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5号
经济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28号
经济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右安门内大街65号北京商业银行506
经理人杂志社北京分部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8号盛世嘉园B座12B01
竞赛画报杂志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8号红都商务会馆B座
军事史林杂志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9号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7号
开明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19号
科技与人才(职海) 北京市新世界北办公楼1001崇外大街38号
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东黄城根北街16号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路15号
科学普及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6号
蓝天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14号
劳动人事出版社北京代理发行站 北京市东城区广义街甲2号
劳务信息 北京市骡马市大街魏染胡同49号
旅游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南里1号
煤炭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35号煤炭信息研究711室
民族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气象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前程周刊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18号招商局大厦14层
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
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洼西里33号清华同方产业楼三层
全国化工工程建设标准编辑中心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化工大院3号楼
群言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厂胡同北巷1号
人民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166号
人民法院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人民交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0号
人民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沙滩后街55号
人民军医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丙23号B座
人民美术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2号
人民日报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
人民体育出版社 北京市崇文区体育馆路8号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芳群园三区3号楼
人民文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大街166号
人民音乐编辑部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人民音乐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2号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
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 北京市崇文区夕照寺街14号A座人民邮电出版社《电信科学》编辑部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上海浦东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发行部 北京市丰台区北甲地路2号院玺萌鹏苑6-27-D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先晓胡同10号
石油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二区1号楼
世界知识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干面胡同51号
市场报《人才》周刊 北京市金台西路2号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红庙金台里2号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
团结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皇城根南街84号
外文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文化艺术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西苑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石路15号
现代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华里504号
线装书局 北京市朝阳区春秀路太平庄10号
新华出版社 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
新华丛书编委会 北京市西城区佟麟阁路95号
新世界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路24号
星球地图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69号
学苑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南方庄2号院1号楼
言实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里五区4号院6号楼
冶金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嵩祝院北巷39号
语文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朝阳门内南小街51号
原子能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43号
招工招聘快讯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6号月坛公园内西南角
知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中共党史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芙蓉里南街6号院1号楼
中国标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
中国长安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14号
中国城市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21号
中国出版集团 北京市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郊定福庄东街一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术语中心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北大街17号
中国档案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丰盛胡同21号
中国地图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白纸坊西街3号
中国电力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6号
中国电影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2号
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大街东后巷28号
中国发展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金果胡同8号
中国方正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41号
中国纺织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南大街6号
中国妇女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甲24号
中国工人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鼓楼外大街45号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 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9号
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海关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甲9号中国远东大厦305室
中国华侨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20号院3号楼304室
中国画报出版社人文中国编辑部 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西路33号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普惠南里14号
中国检察出版社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西路5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北配楼
中国金融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小红庙南里3号
中国经济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北街3号
中国精神文明大典编委会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路郑常庄323号
中国矿业报《财富珠宝》周刊编辑部 北京市西城区北礼士路70号
中国劳动保障报职业导刊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3区号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1号
中国林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内大街刘海胡同7号
中国旅游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甲9号
中国盲文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城内街39号
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总编委会 北京市东城区前海西街18号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玉林里7号
中国农业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甲2号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企业家大辞典编辑部 北京市东城区东旺胡同41号
中国青年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94号万信商务大厦502室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6号
中国人口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南街80号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1号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兴发大厦807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南里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8号
中国人事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育慧里5号
中国三峡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太平路23号院12号楼
中国商务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东后巷28号
中国商业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报国寺1号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二条21号
中国社会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甲33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中国摄影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红星胡同61号
中国石化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58号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十条24号
中国书店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琉璃厂东街115号
中国书籍出版社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楼
中国蔬菜实用新技术大全编辑部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6号
中国税务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槐柏树后街21号
中国税务杂志社 北京市宣武区枣林前街68号中国税务杂志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
中国统计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75号
中国文联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中国文史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23号
中国物价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小街2号院3号楼
中国物资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北街25号
中国戏剧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大钟寺南村甲81号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东单三条9号
中国新闻社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南街12号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南里17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东兴路7号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新中街11号
中华诗词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兵马司17号
中华书局 北京市丰台区太平桥西里38号楼
中信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亮马河南路14号塔园外交办公大楼一单元四层
中信联合发行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朝阳区塔园外交办公大楼一单元701号
中央编译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斜街36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160号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27号
中央文献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大街前毛家湾1号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北京市西城区鲍家街43号中央音乐学院西小院
中医古籍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北新仓18号
紫禁城出版社 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前街4号
作家出版社 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求是》杂志社总编辑:“中国震撼”是一种什么样的震撼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包括学术界、思想界在内的世界许多人都把眼光投向东方,关注着中国所发生的变化。的确,在中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30多年,中国从贫穷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第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00多美元,进入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人们要问,中国在短短的时间内所发生的这种奇迹般的变化,魔力在哪里、奥秘在哪里?这是个“时代之谜”,揭示谜底就像魔法一样吸引着所有关注和瞩目中国的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以下简称《中国震撼》)一书,给出了自己探究中国崛起之谜的答案。对于这个答案或许会有不同看法和评说,但在思想界、学术界乃至社会生活中所引起的冲击和热议则是肯定的,甚至可以说在对中国的发展持有种种顽固偏见和肤浅短视的议论那里,也不失为一个“震撼”。 “中国震撼”首先来自中国的崛起。《中国震撼》一书,开篇之首,就是以翔实的资料和确凿的事实讲述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客观实在。尽管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分配差距拉大、资源环境约束、权钱交易腐败等种种问题,尽管还会有各种各样的质疑和想法,尽管抱有偏见和别有用心的“唱衰中国”的声音也从来没有中断过,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来自中国发展和崛起的震撼,是一种什么样的震撼,读完《中国震撼》一书,会很自然得出以下三点感悟。 一是和平发展崛起的震撼。在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史、13亿人口、幅员辽阔、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现现代化、实现振兴和崛起,无疑是一个时代前沿的大课题。这个课题本身就具有难以比照的巨大吸引力。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不用说是始于当代,但作者分析探究的眼光并不固着于当代的几十年、也不固着于近代以来的上百年,而是把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置放在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历史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因而有了“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这个主题。这个主题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有着没有中断的五千多年文明历史而又在现代发展崛起的国家,中国是绝无仅有的。正如作者所讲:“数千年古老文明与现代国家形态几乎完全重合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 那么,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什么方式的崛起?是一种和平发展的崛起。这是产生中国震撼的第一个冲击波。该书在阅览古今中外大国崛起的历史轨迹之后写道:“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崛起的最大特点就是和平,对外没有发动战争,对内保持了安定团结,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非同寻常的奇迹。回顾世界历史,西方崛起的过程几乎就是一部动荡与战争的历史。”史实确实如此。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的崛起哪一个不是充满侵略、战争、屠杀、征服、奴役,是不光彩的、血与火崛起的历史。中国的发展和崛起则完全不同。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复兴走的是和平发展的道路,对外是推动和谐世界建设,对内是倾力建设和谐社会,这不就是当代文明的最重要内涵和标志!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文明发展的道路,这取决于中国的国策方针、取决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取决于当今以和平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环境,但也取决于中国几千年热爱和平的文明历史传统。显而易见,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崛起是和平发展的崛起,是一种发展文明的崛起。所以,“中国震撼”首先是和平发展崛起的震撼。 二是发展模式崛起的震撼。《中国震撼》一书认为“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也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崛起”,“中国崛起的背后是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并把中国发展模式概括为八大特点,即“实践理性、强势政府、稳定优先、民生为大、渐进改革、顺序差异、混合经济、对外开放”,强调“这些特点是我对30年中国改革开放经验的总结。”显然,在作者那里,中国模式及其八大特点指的就是中国发展道路的基本特征、中国发展经验的基本概括,在这里,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中国道路是相通的,是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的指代称谓。应该讲,经过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30多年的发展,我们已经找到和形成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积累和凝聚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创立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也是党的十七大概括的,中国的成功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个理论体系”。这个概括既是中国现代化发展历史的科学凝练的总结,也是中国与其他国家现代化发展历史的鲜明显著的区别。蕴含其中的主要原则、成功经验和基本特征,尽可以开掘和丰富,尽可以有或多或少的不同解读,但其核心和精髓的内容大体是一致的。比如:书中用“实践理性”来表述的实事求是,以及政府作用、社会稳定、注重民生、渐进改革、对外开放等等。这些原则和经验,在研究和讨论中国发展和崛起的境内外学术界、思想界就不断地被提到、被阐述。为什么用中国道路的基本特征、中国模式的基本特点、中国经验的基本原则所概括的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崛起,竟那样的相同相似、大同小异?原因就在于研究立场的公正客观、理性良知,就在于受中国国情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状况的制约和决定。只要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去考察研究当代中国,就会走到一起,就会形成较多的共识。比如:讲到政府的作用,作者说:“中国的超大型的规模意味着国家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每年一个短短的春运就有超过20亿的人次上路。2010年春运的客运流达到25亿人次。”“这意味着把美洲、欧洲和非洲的人口在一个月内挪动了一下。除了像中国这样一个比较高效运转的政府体制外,没有任何一种体制可以处理这种挑战。”这样的论证应该说是有力有理,令人信服的。其实,春运还不是最大最难的事情,中国的底子薄、基础差、资源紧缺、发展不平衡,人口13亿多,又处于转轨变型的深刻变革中,吃穿住行、柴米油盐哪一样事情不大不难!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洪灾、旱灾等,筹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界博览会、广州亚洲运动会等,更是具有挑战性的难事大事。如果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政府领导和组织,要办大事、难事、喜事、急事是不可想象的,其结果也是难以预料的。此外,作者也指出,不能把中国模式绝对化、封闭化、凝固化,要作为不断开放、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来看待,这和不能把中国经验、中国道路绝对化、封闭化、凝固化的道理是一样的。由此可见,“中国震撼”又是中国发展模式崛起的震撼。 三是政治价值观念崛起的震撼。作者还认为,中国的崛起不仅是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也不仅是一种发展模式的崛起,还是一种政治话语的崛起,也就是一种政治价值观念的崛起。这一看法是很有见地的。确实如此,中国的崛起,不单单是经济的发展,也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民主政治价值观念的发展。民主政治制度及其民主政治价值观念的建设始终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的目标,我们也矢志不渝地为之而奋斗。只要不是无知,只要不抱偏见,就会看到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民主政治、平等自由、公平正义、人权保障等事业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和长足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观、人权观、自由平等观,这是不能否认的、也是难以抹杀的。但问题是,总有些人格外钟情偏爱西方那一套政治制度以及附着其上的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观念,把西方的政治制度以其价值观念绝对化、神圣化,顶礼膜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观念的过程中,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一切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这是没有问题的,也是坚定不移的。但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和实际。不顾中国的国情和实际,试图机械照搬西方那一套政治制度和政治价值观念,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行不通的。正如作者写的:“中国这种‘文明型国家’,如果采用西方政治模式,自己的优势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最后整个国家就会走向崩溃。”“中国模式的相对成功表明:不管什么政治制度,最后一定要落实到‘良政’才行,落实到中国人讲的‘以人为本’、‘励精图治’才行。”“中国人认为无论是什么制度,最终都必须体现在是否能够实现良政上,体现在自己人民的满意和认同上,并认为这才是民主的实质。”这些关于良政更为重要、更能体现民主实质的论述,是富有很大启发意义的。尤其作者告诫:“不被西方话语忽悠”,“西方多党民主制度在很多地方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游戏民主’,其特点是把民主等同于竞选,把竞选等同于政治营销,把政治营销等同于拼金钱、拼资源、拼公关、拼谋略、拼形象、拼演艺表演。”作为走过100多个国家、专注研究现实政治的作者,特别是亲眼看到了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给某些国家带来“散、软、短、泛、粹”的民主综合征以及经济社会陷入停滞倒退的困境,他关于民主问题的告诫和论述是在比较鉴别中选择,更是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显而易见,“中国震撼”同时还是中国政治价值观念崛起的震撼。 (作者张晓林 系《求是》杂志社总编辑) 《中国震撼》的思想震撼 清醒的自信 亲和的解疑——读《中国震撼》有感邓小平英文翻译张维为:中国崛起是非常不容易的

在延安邮局如何订阅《求是》,如何填写订阅资料

到邮局告诉工作人员邮发代号2--371(求是)就可以订阅了。·邮发代号: 2-371·开张页码: 16开66页·出版周期: 半月刊·出刊日期: 0116·单 价: 5.80 元/期·国内刊号: CN11-1000/D·年 价: 139.20 元/年·国际刊号: ISSN1002-4980·主办单位: 求是杂志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