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中兽医杂志20209

2023-12-06 01:3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兽医杂志20209

以下核心期刊可供你参考:
1.畜牧兽医学报;2.中国兽医学报;3.中国兽医科学;4.中国预防兽医学报;5.草地学报;6.草业科学;7.蚕业科学;8.中国畜牧杂志;9.中国兽医杂志;10.动物医学进展;11.中国草地学报;12.动物营养学报;13.黑龙江畜牧兽医;14.畜牧与兽医;15.中国家禽;16.饲料工业;17.中国饲料;18.中国畜牧兽医;19.家畜生态学报;20.饲料研究
望采纳!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的杂志简介

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畜牧兽医行业,成为宣传、推广、传播行业科技信息的平台,《中国畜牧兽医文摘》自2011年起全新改版,增设相关栏目,扩大版面数量,信息量更大,内容更丰富。欢迎全国畜牧、兽医行业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教师及工作在行业一线的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给予关注,欢迎大家踊跃投稿、订阅、投放广告。 本期关注(产业分析、畜牧业论坛、政策法规、专题论述)市场观察(畜产品市场、种畜市场、兽药市场分析)基础研究(畜牧兽医试验研究、兽医畜牧的生理生化、生物技术等)饲养管理(科学养殖、繁殖育种、动物福利、畜禽生产、规模养猪、家禽饲养、养牛、养羊、草食动物、经济动物及特种养殖、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疾病防控(疾病防治、疾病预防、经验交流、检验检疫、动物防疫)临床兽医(中兽医、中西兽医结合、兽药应用)牧草饲料(牧草、草地、饲料研究动态,新技术、新方法与新理论)畜产品加工(畜产品卫生检验)畜牧机械(饲料加工机械、防疫设备、孵化设备、喂料机械)蚕桑蜂科学(蚕桑及蜜蜂的资源、育种、栽培植保、饲养、加工技术研究开发)教学研究(畜牧兽医专业院校教学经验交流、探讨)科技文摘(畜牧兽医文摘)等。 1.1985年获全国农业科技情报刊物信息服务奖;2.1985年获全国科技情报检索刊物评比表扬奖;3.1989年获全国科技情报检索刊物评比三等奖;4.1992年获全国科技文献检索期刊评比二等奖;5.1992年获北京市科技期刊四通奖评选编辑质量奖;6.1992年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7.1995年获第五届全国科技文献检索期刊评比一等奖;8.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二将奖;9.1999年获第六次全国科技期刊文献检索出版物评比二等奖。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收录获奖情况:全国优秀畜牧、兽医科技期刊。

兽医是什么

  词目:兽医   拼音:   
  兽医
  shòu yī   英语:Veterinarian(一般简称为vet)或animal doctor   基本解释   [veterinarian; veterinary] 专治家畜家禽疾病的医生   详细解释   古指掌疗兽病之官。后泛指治疗家畜家禽疾病的医生。   《周礼·天官·兽医》:“兽医,掌疗兽病,疗兽疡。”《旧唐书·职官志三》:“兽医掌疗马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兽医》:“世以疗马者曰兽医,疗牛者曰牛医。《周礼·天官·冢宰篇》‘兽医下士八人’注:‘兽,牛马之属。’按此,则疗牛者亦当曰兽医矣。”《水浒传》第七十回:“ 张清 在 宋公明 面前,举荐 东昌府 一个兽医。” 沈从文《牛》:“它希望它的脚快好,就是让凶恶粗暴不讲理的兽医揉搓一阵也很愿意。”[1]编辑本段分类
  给动物进行疾病预防、诊断并治疗的医生。狭义的兽医工作对象为人工饲养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兽医按工作分工可以分为:执业兽医(动物诊疗)、官方兽医(动物防疫执法)和兽医研究者。   维护动物健康、保证畜牧安全、指导畜牧生产、保障食品安全、控制人畜共患病、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编辑本段执业资格
  自2007年9月开始所有兽医执业必须通过国家统一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具有兽医相关专业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兽医资格考试;考试合格的,由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颁发执业兽医资格证书;从事动物诊疗的,还应当向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申请注册。经注册的执业兽医,方可从事动物诊疗、开具兽药处方等活动。但乡村兽医条件可适当放宽。乡村兽医服务人员可以在乡村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编辑本段兽医学
  支持兽医行业的学科是兽医学。该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病原、流行病学、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等专业内容,实施畜产品卫生检验、有关人畜(禽)共患疾病防治的理论和实践。兽医学涉及的分支学科有兽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毒理学、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寄生虫病学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兽医科学的发展,在目前,这门科学除直接保障畜牧业生产外,已扩大到公共卫生、环境保护、人类疾病模型和医药工业等领域。编辑本段历史发展
  动物科学专业是1998年教育部调整本专业时由畜牧兽医(部分)、畜牧、蜂(部分)和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几个专业合并而成的。主要由农业院校或综合大学(浙江大学、扬州大学、延边大学)和民族学院(西北、西南)中的农学院或畜牧兽医院(系)等开设。目前全国(暂不含台、港、澳地区)共有50所院校开设有该专业,遍及全国各省(区、市),相当一部分院校可以跨省区招生。   动物科学专业现包括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硕士点和博士点,根据2000年博士生招生简章统计,共计有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内蒙古、山西、东北、南京、华南、华中、湖南、广西、甘肃农业大学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等13个单位、46位博士生导师。   动物科学在中国是随着20世纪初叶现代高等教育的萌芽而起始的,如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所设的农学、兽医学门就开设有许多畜牧类课程,1921年11月教育部批准设畜牧学门。此后各地农科院校或畜牧兽医院校普遍设畜牧学科,开展教学和科学研究。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通过院系调整,相对而言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建立了较集中强大的畜牧学科,这些院校也是较早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的院校。当前一方面畜牧业向设施畜牧业发展,对动物科学高等教育无论从数量以及质量水平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生命科学的突破性发展,如无性繁殖(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转基因动物,为动物科学注入了高科技的强大生命力,并将推广动物科学专业有较快的发展。正是社会和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高等畜牧教育的基础,而高等畜牧教育的发展并将极大地推动畜牧产业的兴旺和发展。编辑本段兽医课程
  动物解剖   动物生理   动物营养与饲料配方   畜禽繁殖与育种 人工授精等   畜禽饲养管理   药理学   病理学   疾病诊治与预防   动物检疫与卫生编辑本段证件获得
  兽医专业资格的取得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需要经过全国统考, 考试合格者, 发给兽医师或兽医技师资格证书,   兽医师资格考试报考资格: 在正规兽医学院通过六年学习取得了兽医专业学位的毕业生; 外国学生先要通过兽医水平等效性考试和本地语言( 如英语) 水平考试。实行此项考试制度初期, 对现有人员, 一般认可已经取得的兽医师资格, 同时允许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和通过师承关系学习的兽医工作人员报考。但经过几年的过渡期后, 就只限于正规兽医学院兽医专业毕业生了。   兽医技师考试报考条件: 在地方兽医学校通过二至四年学习取得了兽医或动物卫生专业学位的毕业生。实行此项考试制度初期, 一般认可已经取得的兽医技师资格, 同时允许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和通过师承关系学习的兽医工作人员报考。经过几年过渡期后, 就只限于经过正规兽医学校的兽医或相关专业毕业生了。   考试: 兽医学院的毕业生一般在毕业前一年开始准备兽医专业资格考试。此项考试分理论部分和临床部分; 每年举办一次到两次; 考试地点设在兽医学院或专门的考试场所; 考试方式为纸质答卷或电子答卷; 考试合格分数线由专门人员研究确定。在实行此项考试后一段时间内, 边远地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立自己的合格分数线; 同时允许各省设立申请在本省执业人员的审核标准。兽医专业资格考试由国家兽医专业资格考试机构主办, 各省兽医执业管理机构组织报名和考试工作。考试成绩由国家兽医考试机构组织审批, 审批结果通报各省管理机构, 省管理机构负责通知报考人。考试合格人员取得考试成绩后向省管理机构申请兽医专业资格证书并缴纳相应费用。省管理机构向通过审核的申请人颁发兽医师资格证书, 同时进行注册登记, 并报国家执业兽医管理机构备案。编辑本段兽医名人
  现代中兽医学奠基人、著名中国兽医史专家于船教授生平业绩   于船教授,原名孙裕川,1924年11月生,陕西三原县人。1946年毕业于陆军兽医学校,随后任种马场一等技佐;1948年到华北大学农学院任教,并提任兽医专修科主任和畜牧兽医教育工作站主任;1950年转入北京农业大学(即今中国农业大学),历任教研室主任、兽医系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曾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兼任中国兽药典副主任及中药组组长、《中国兽医杂志》主编,是世界兽医学会会员、中国农业历史学会顾问。2005年11月2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医三院去世。   于船教授是中国现代中兽医学奠基人。从20世纪40年代起,他便擎起恢复和振兴中兽医事业的大旗,团结和荐举民间中兽医人员,收集和总结中兽医诊疗经验。1956年倡议并成立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组,主编《中兽医专题资料及研究报告》和《中国古农书丛刊·畜牧兽医之部》,兼任河北定县中兽医学校(今河北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中兽医教学指导,1958年又在北京农业大学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兽医本科专业,1974年倡议建立了全国中西兽医结合协作组及六个协作片区,并首次主持各高等农林院校内部联合铅印了全国高等农林院校《中兽医学》教材,1979年倡建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西兽医结合研究会并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中兽医学硕士点并担任导师,1979年和1985年先后两次主持修订高等农业院校《中兽医学》统编教材即“第一版”和“第二版”,1991年主编了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中兽医专业本科统编教材并承担了《中兽医基础理论及诊断学》编写工作。于船教授也是激光兽医学奠基人,他从70年代起就把激光技术应用到兽医针灸领域中,他和他的14个研究生(其中1人是60年代培养的病理生理研究生)一起对动物经络与穴位的生物物理特性进行了长期的深入的研究,其成果至今仍居世界前列。   于船教授是中国现代中兽医学奠基人,不仅只指他是利用现代科学研究中兽医学的权威,而且也还指他是中兽医医史(中国兽医史)文献研究的权威。在整理和发掘中兽医古籍方面,于船教授在查阅大量历史文献和多方寻找的基础上,终于觅得明版《元亨疗马集》,据此整理出版了《元亨疗马集校注》,使该书的原貌重现于世。在他的努力下,散落民间的《牛经切要》、《疗马集》、《串雅兽医》等书得以整理刊行。他还组织整理、审定、推荐出版了《司牧安骥集》、《痊骥通玄论》、《新编集成马医方牛医方》、《世济牛马经》、《猪经大全》等中兽医古籍。于船教授对中国兽医史进行了系统研究。他在50年代就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家畜阉割术在中国商代(前1600--前1046)就已出现并得到了应用,而非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前384--前322)首先提出;针灸起源于中国,而非印度;直肠检查术早在汉代就有记载是中国人的发明,而非有些人认为的是近代欧美人发明传入中国的。80年代后,他除继续撰写中国兽医史料外,还与人合作编著了《中兽医史略》、《中兽医学简史》等书,首次比较系统完整地论述了中国兽医学的起源和发展。在2003年于船教授80寿辰之际,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兽医教研室联合编辑的《于船文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共收录于船教授的各种论文、报告等133篇92万字,具体分为兽医史料(38篇)、专题论著、学术活动3类,书末附有“于船教授主编、参编及审校的图书目录”、“于船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名录”、“于船教授年表”。该书基本总结了于船教授一生的学术成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