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物馆的专业,大概三类。一类是博物馆学专业,一类是历史艺术等对对口专业,再一类是传统意义上专业不对口的那些。
1.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它的主要课程包括: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博物馆经营管理、物质文化史、文化人类学、文物学概论、文物管理与法规、中国历史地理、古代工艺美术等。关于开设学校和排名,比较老牌的高校有北大、南开、复旦、川大、兰大、吉大、陕师大等等,欢迎大家补充。如果想报考这些学校,可以关注一下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建设情况,本科就业越来越难;另外真正招收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文化机构并不多,选择这个专业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2.主流对口专业。这一类就包括历史啊艺术啊考古啊各种文博相关的专业,直觉上题主是个喜欢文史的同学,如果是的话,我比较推荐题主选择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基础学科专业,比如历史,比如中文,相关的差不多都行。如果能去211及以上,尽量去一个大城市的学校;偏远211和大城市双非,综合考虑一下;如果211以下,优先考虑文史专业强项的学校,这东西吧只要有兴趣肯下功夫,又有一两个好老师,肯定能学出来,硕士可以考更好地学校。另外特别提醒题主,学好外语,特别有用。选择宽出口的专业还有个好处,如果以后不想去博物馆上班,其他对口的选择多一些。当然了,文史类的专业普遍就业不太好,要有心理准备。
3.不对口专业一般特别想进入博物馆工作的人,不会没有相关的基础,如果没有基础,那他的这种进入博物馆的愿念,往往只是一种一时兴起的冲动。我希望题主不是这样的。也许存在极少的一种人,他真的特别喜欢博物馆,并且对博物馆事业有相当地了解,还愿意放弃已有的大概率更高薪的工作来做博物馆,那或许从自己擅长的专业切入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比如如果是学金融的,可以做文化产业相关的投资,大不了去博物馆当个会计嘛!这个方案,可以给题主留作备选,选择一个目前来看有钱途、有保障的应用型专业,如果10年后依然想进博物馆,还是有很多转型机会的。如果推荐一个,我推荐软件工程、应用统计等数理方面的专业,这种专业就业尚可,硕士也可以考虑转行,另外文博行业越来越需要这样的人才。
这个得看具体报考的博物馆需要哪方便专业的人才。博物馆大都需要的是历史方面的专业人才,历史硕士这个门槛是需要的。但是还有一些馆需要别的专业的人才,因为一个馆有好多部门,比如文字方面的、计算机方面的、甚至是小语种专业的,也都需要,只不过量上没有历史学需要的多罢了。如果有意去博物馆工作,不妨多看看每一年博物馆招考的要求,上面都有专业或学位上的要求,自己可以提前按要求准备。
想成为《博物》杂志编辑部的编辑,需要具备知识量的储备,多积累博物类的知识,还要有审美能力,可以考策划类的证书,要有策划一类优秀的作品。
网友问:小亮,做你这样的工作要什么专业?我也要学,我也要去你们单位。这个思路其实有点风险。
狐主任:我是南农植保本科,中农昆虫硕士。但我们单位绝大部分都不是农大的,不是植保的。来了我们单位,工作也大概率不会和我一样。实际上,上农大、学植保、进这个杂志社、以拍生物视频为工作的,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我社大部分同事都是坐办公室更多。我的部门其他同事也没一个是自然专业出身,都是因编导、摄影等才能而入职。
千万别计划复制我的人生,我的人生是由很多巧合、机遇组成的。我中学时正是论坛时代,我在自然类论坛很活跃,博物杂志的编辑
@天冬 正好去我高中讲课,我正好去听了,网友见面了。正好当时博物杂志有个栏目叫博物少年,介绍喜欢自然的小孩,我才被登上某一期杂志,认识了博物的编辑们。读研时又想起了这茬,就去投稿、实习。正好当时微博兴起,博物官博又没专人管理,主编对我说:你还没毕业,没法到岗,正好官博给你管吧。我这才开始管微博。管了十年微博,跟无数网友交流,主编对我又宽松,不瞎指挥我,才锻炼出我的网感,知道怎么说话大家听得懂,大家爱听,这都是网上磨出来的,不是我在学校学的。
哦对了,我实习两年后毕业,准备入职时,博物却只缺一个学文的岗位,不想招自然科学出身的。所以那些问我啥专业能进杂志社的朋友,连我都因为这个专业差点没进去!好在我大学因为喜欢李小龙,自学了双截棍,那年杂志社年会,编辑们正发愁表演什么,让我去耍棍,我也豁出去了,两根双截棍,一手一根,耍得周身银光护体,位于第一排的社长战术后仰的同时,又觉得我朝气蓬勃,特批我入职。这种事情,你说怎么复制!
工作十年后,短视频又兴起,我决定开号。前十年的微博经验、我的声线、口音,甚至长相,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以前我的长相是大缺点,一露面就几万几万地掉粉,结果后来藏狐表情包一流传,竟然把我给带火了,成了卖点。哪儿说理去?各位想想,我那些视频,如果画面、文案丝毫不变,只是换一个人来说,能有一样的效果吗?不会。后来社长欣赏我的视频风格,让我成立融媒体中心,从杂志编辑改为拍视频。如果换个社长,可能还觉得我不务正业,要打压我呢。
大家回头看这每一步,都和大时代的机遇有关,和爹妈给的特性有关,和巧合有关,和领导有关,和学校、专业当然也有关,但不是最大的因素,更不是决定性因素。
我当年考大学,选植保,进杂志社时,完全没想到自己会做今天这些工作。只是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业,应该比其他行业更有信心做好。连我的同学、同事,都没有一个跟我的发展轨迹一样的。再说我这样就真好吗?我见过很多人在直播间里品评我的采访视频,说他就是个被捧起来的文化符号,对社会没有贡献,百京人拿提笼架鸟当正事儿干,教人认点虫子跟拯救了世界似的,其实大家没你照样活得好。所以我得提醒想走我这条路的孩子,考虑一下这些观点,不无道理。可以拿我当成参考,但一定要根据你个人的情况选择专业。刨去我的因素,要是还想去这专业这学校这单位,那就去。以后得意了别感谢我,失意了也别怪我,就行。一辈子是给自己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