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发表论文>论文发表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点评

2023-12-09 14: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点评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是不是核心期刊?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创刊,双月刊。目前还未入选过核心期刊目录。
属于一般省级期刊。
ISSN: 1007-9068
CN: 45-1233/G4

复合影响因子:0.237
综合影响因子:0.112

广西教育学院好吗,教学如何?

广西教育学院创建于1953年,是自治区直属的本科高等院校,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区中心。 学院主要承担本、专科学历教育任务。现有中文系、教育管理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外语系、政治经济系、旅游与环境学系、现代教育技术系、艺术系、文化与传播学系等9个系,共8个普通本科专业和23个普通专科专业(含专业方向),涵盖了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 ●办学历史悠久 师资力量雄厚 我学院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已度过了55个春秋,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教育事业腾飞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学院教职工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及研究生学历的111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66.5%;具有高级职称的125人(其中正高职称19人,副高职称106人),占专任教师总人数的74. 8%,高于全区高校平均水平。其中,有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获得者,有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的荣誉勋章获得者,还有多名教师被国内高水平大学聘任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 ●学生发展为本 培养模式多样 我院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突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优化,实行多样、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推行学分制,允许学生修满学分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年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选修课程,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度。 实行主辅修制,学生在校期间攻读主修专业的同时,还可辅修第二专业。开设的辅修专业有:文秘、计算机应用、经贸英语、行政管理、旅游管理、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实施专升本制,专科毕业生成绩优良、符合升本条件者,可免试直接升入普通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学习。 采取多种方式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等国家科研机构及高校建立了学术交流和校际合作关系,并开展留学生教育。校际学术交流频繁,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的多位博士生导师受聘为我校的名誉或客座教授。 近年来,我院毕业生以良好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率较高。 ●教育资源丰富 校园文化多彩 在55年的办学历程中,广西教育学院的教育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教育信息资源丰富,建立了校园网,数字化校园初见成效;图书馆藏书约30万册,数字化图书馆更为师生提供着高质量的服务。我院还拥有《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基础教育研究》、《中学文科》、《中学理科》、《小学教学参考》、《创新作文》等6个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刊物。 教育培训资源丰富。我院是广西中小学师资培训、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等方面的重要基地。广西教育学会秘书处挂靠我院;“广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承担广西中小学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任务的教研部设在我院,广西中小学校长培训、广西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教育理论培训基地、广西普通话水平培训和测试基地、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指定语言文化培训机构、广西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秘书处以及广西高中毕业会考工作办公室等均设在我院。 教育研究资源丰富。我院已取得各类科研成果共计1400多项。其中,有全国、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也有国家、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在获奖成果中有全国“五个一工程”作品优秀剧本奖、国家优秀图书奖、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全国优秀科研成果奖和全区优秀教学成果奖等。学院现有生态文化、人力资源、教育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行政管理等5个研究所。 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多年来,一直开展以文化节、艺术节、体育运动会等形式的文体活动,并以学生社团为阵地,卓有成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校园洋溢着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你要是上了二本线,第一志愿也填了他的话应该就可以读了~要是不上的话就读他的专科咯~

黄佩华的作品评论索引

漂向大河/评论/黄神彪/劳动者报/1991.8.14现实与寓言/评论/石一宁/文艺报/ 1992.5.16黄佩华的小说创作/评论/常弼宇/民族文学/ 1992.2文学的感悟与自觉/评论/容本镇/三月三/ 1992.1现实与寓言/评论/石一宁/广西日报/1993.5.14《当代》93广西作品研讨专辑/周昌义等/南方文坛/1993.6独秀,在林立的峰峦/评介/许树侠/党纪/1994年1期意蕴沉重文体潇洒/评论/刘永娟/民族文学研究/1996.1一部纯粹小说的出炉/创作谈/黄佩华/当代生活报/2002.12.8地主的爱情/评论/凡一平/当代生活报/2002.12.8家族,一台永恒的游戏机/评论/张颐武、师力斌/南方文坛/2003.3红河家族叙事与乡村现实主义/马相武/南方文坛/2003.3涉过红水走过《生生长流》/创作谈/黄佩华/文艺报/2003.7.26黄佩华:壮族小说给我很大安慰/访谈/陈大明/南宁日报/2007.1黄佩华:与红河对话/访谈/胡红一/南国早报/2007.11《生生长流》中农宝田的形象分析/评论/潇潇、李凡/湘潮/2008.4黄佩华,沉默中的激情飞越/访谈/黄土路/广西法制报/黄佩华的民间文化姿态论/评论/黄雪婷、韦德强/百色学院学报/2007.1此处真情别样浓/评论/崔志强/小说评论/2007年s1期一个家族与二十世纪的风云——评黄佩华的长篇小说《生生长流》/评论/西南农业大学学报/刘兰萍/2007.2温暖的现实主义 读黄佩华小说《公务员》/评论/文艺报/石一宁/2007.5.15论黄佩华小说的反现代性品格/评论/探索与争鸣/刘纪新/2009.6论壮族作家黄佩华的现代主义小说/评论/广西大学学报/刘纪新/2009.4从自然到社会――论黄佩华小说红水河三部曲/评论/民族文学研究/黄伟林/2010.1守候与寻找——评黄佩华新作《杀牛坪》/评论/文艺报/刘澎珊/2010.38期找寻即将遗落的生灵与风景——评黄佩华新作《杀牛坪》/评论/广西日报/刘澎珊/2010.11.5河流·家园·女性——论壮族作家黄佩华小说的生态意蕴/评论/广西社会科学/石群山/2011.6光华内敛 温润如玉——黄佩华《杀牛坪》悖论性叙事及叙事风格/评论/小说评论/周淑婷/2012.S1黄佩华小说的文化内涵阐释/评论/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张淑云/2011.6黄佩华《杀牛坪》中天人合一思想解读/评论/作家/刘澎珊/2011.6寻找与守候——评黄佩华长篇小说《杀牛坪》/评论/作家/刘澎珊/2011.12桂西北叙事与红水河情结 ―― 黄佩华小说论/评论/河池学院学报/温存超/2012.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